CN211889749U - 退卸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退卸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89749U CN211889749U CN202020237188.2U CN202020237188U CN211889749U CN 211889749 U CN211889749 U CN 211889749U CN 202020237188 U CN202020237188 U CN 202020237188U CN 211889749 U CN211889749 U CN 2118897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workpiece
- piece
- withdrawal device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622 cold dra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退卸装置,退卸装置用于拆卸套设在第一工件上的第二工件,退卸装置包括:支撑件,用于与第二工件连接;定位件,用于与第一工件连接,定位件上设置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与第一工件的待定位部相适配,以使待定位部插设在定位凹槽内;移动件,移动件与支撑件连接并相对支撑件沿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移动件在移动过程中抵设在定位件上,以推动定位件和第一工件移动并使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分离。本实用新型的退卸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拆卸联轴节的过程中易造成联轴节和连接轴的损伤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拆卸工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退卸装置。
背景技术
动车组装过程中涉及到联轴节的组装,部分型号的联轴节采用1:10锥度配合联接,组装时采用温差法加热组装,退卸采用冷拔法退卸。在联轴节组装过程中,联轴节热装完成后需计算装入行程;若联轴节装入行程在合格范围内,则联轴节热装合格;若超出范围,则需对联轴节进行热装退卸,重新组装。冷装联轴节测量冷装尺寸后,联轴节需进行冷装退卸。
目前,联轴节冷装退卸的方法为:沿联轴节退出方向快速拉动联轴节外筒,使外筒与内部的小齿轮产生撞击,以完成联轴节的冷装退卸。
然而,联轴节外筒与小齿轮产生撞击后可能会产生痕迹,而且,撞击部位在联轴节内部,从外面无法观察,势必会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对联轴节及电机小轴的损伤较大,会产生次生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退卸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拆卸联轴节的过程中易造成联轴节和连接轴的损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退卸装置,用于拆卸套设在第一工件上的第二工件,退卸装置包括:支撑件,用于与第二工件连接;定位件,用于与第一工件连接,定位件上设置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与第一工件的待定位部相适配,以使待定位部插设在定位凹槽内;移动件,移动件与支撑件连接并相对支撑件沿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移动件在移动过程中抵设在定位件上,以推动定位件和第一工件移动并使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分离。
进一步地,定位件上设置有定位孔,移动件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头,定位头与定位孔相适配,以在移动件抵设在定位件上时使定位头插设在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支撑件具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相连通;定位件的至少部分用于插设在第一开孔内;移动件的部分插设在第二开孔内,移动件在第二开孔内可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移动件为丝杠,第二开孔为螺纹孔,丝杠插设在螺纹孔内。
进一步地,丝杠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定位头设置在丝杠的第一端,丝杠的第二端设置有操作部,操作部具有多个夹持侧面。
进一步地,退卸装置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与支撑件连接,连接件与第二工件可拆卸地设置。
进一步地,连接件为多个,多个连接件绕定位件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连接件为螺栓,螺栓的螺纹的两端分别与支撑件和第二工件连接。
进一步地,定位件远离支撑件的一端设置有柔性件。
进一步地,第一工件为连接轴,第二工件为联轴节;其中,支撑件用于与联轴节的齿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退卸装置用于拆卸套设在第一工件上的第二工件,退卸装置包括支撑件、定位件和移动件,在对第二工件进行拆卸操作时,将定位件旋紧在第一工件并将支撑件与第二工件连接,然后使移动件朝向定位件移动,以推动定位件和第一工件,以使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分离,该退卸装置便于操作,避免损伤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退卸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工件;11、待定位部;20、第二工件;30、支撑件;31、第一开孔;32、第二开孔;40、定位件;41、定位凹槽;42、定位孔;50、移动件;51、定位头;60、连接件;70、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退卸装置,请参考图1,用于拆卸套设在第一工件10上的第二工件20,退卸装置包括:支撑件30,用于与第二工件20连接;定位件40,用于与第一工件10连接,定位件40上设置有定位凹槽41,定位凹槽41与第一工件10的待定位部11相适配,以使待定位部11插设在定位凹槽41内;移动件50,移动件50与支撑件30连接并相对支撑件30沿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移动件50在移动过程中抵设在定位件40上,以推动定位件40和第一工件10移动并使第一工件10与第二工件20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退卸装置用于拆卸套设在第一工件10上的第二工件20,退卸装置包括支撑件30、定位件40和移动件50,在对第二工件20进行拆卸操作时,将定位件40旋紧在第一工件10并将支撑件30与第二工件20连接,然后使移动件50朝向定位件40移动,以推动定位件40和第一工件10,以使第一工件10和第二工件20分离,该退卸装置便于操作,避免损伤第一工件10和第二工件20。
具体实施时,支撑件30为法兰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40上设置有定位孔42,移动件50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头51,定位头51与定位孔42相适配,以在移动件50抵设在定位件40上时使定位头51插设在定位孔42内。这样的设置便于推动定位件40。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0具有第一开孔31和第二开孔32,第一开孔31与第二开孔32相连通;定位件40的至少部分用于插设在第一开孔31内;移动件50的部分插设在第二开孔32内,移动件50在第二开孔32内可移动地设置。
优选地,移动件50为丝杠,第二开孔32为螺纹孔,丝杠插设在螺纹孔内。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件5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定位头51设置在移动件50的第一端,移动件50的第二端设置有操作部70,操作部70具有多个夹持侧面。这样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扳手或其他工具夹持操作部70,以带动移动件50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退卸装置还包括连接件60,连接件60与支撑件30连接,连接件60与第二工件20可拆卸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60为多个,多个连接件60绕定位件40的周向间隔设置。优选地,多个连接件60绕定位件40的周向均布。
优选地,连接件60为两个或四个。
具体实施时,连接件60为螺栓,螺栓的螺纹的两端分别与支撑件30和第二工件20连接。优选地,连接件60为M10螺栓。
优选地,定位件40远离支撑件30的一端设置有柔性件。这样的设置可以在定位件40朝向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移动时通过柔性件与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接触,避免损伤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
具体实施时,第一工件10为连接轴,第二工件20为联轴节;其中,支撑件30用于与联轴节的齿轮连接。
本申请是针对E28车型联轴节组装退卸所开发的专用退卸装置,通过该申请将丝杠产生的轴向拉力传递到联轴节上,采用静拉力来对联轴节完成冷拔退卸。避免了原有联轴节破坏性退卸造成的联轴节以及电机小轴(即待定位部11)的划伤、报废。
具体实施时,定位件40通过精加工,定位凹槽41尺寸与小轴外侧密贴配合。通过2个M10螺栓紧固后,牢固将支撑件30、定位件40与联轴节的小齿轮、小轴连接紧固成一体。支撑件30通过M10螺栓抓紧联轴节小齿轮,用扭力扳手旋紧丝杠,产生的轴向力通过定位件40传递到小轴,完成小齿轮的轴向拉拔退卸。
本申请解决了传统撞击退卸法中联轴节外筒与小齿轮产生撞击后可能会产生痕迹,而且撞击部位在联轴节内部从外面无法观察,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的问题。
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1、成功实现了联轴节(即第二工件)的冷拔退卸。退卸联轴节时将定位件40旋紧在小轴(即待定位部11)轴端,利用螺栓将支撑件30连接到联轴节的小齿轮(即上述的联轴节的齿轮)上,旋紧丝杠,通过定位件40将退卸拉力传递到小轴上,实现联轴节冷拔退卸功能;2、退卸成功率高。两侧移动件50的紧固作用将支撑件30紧紧固定在联轴节的小齿轮上,成功率100%;3、作业安全。常温直接退卸,工艺无需注油退卸或加热退卸的方法,避免注油退卸造成的人员击伤或加热造成的烫伤,不容易挤伤手指。使用本申请解决了实际中联轴节冷拔退卸容易损伤的问题,装置小巧、方便,不受空间和人力的局限性,1人便可操作完成,可较大节省退卸周期,不造成联轴节报废、电机报废,保证退卸质量。冷拔退卸工装避免了取下联轴节时潜在的安全隐患,保护了员工的人身安全。也避免了原操作方法,可能会产生的联轴节内部组件磕碰的质量隐患。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退卸装置用于拆卸套设在第一工件10上的第二工件20,退卸装置包括支撑件30、定位件40和移动件50,在对第二工件20进行拆卸操作时,将定位件40旋紧在第一工件10并将支撑件30与第二工件20连接,然后使移动件50朝向定位件40移动,以推动定位件40和第一工件10,以使第一工件10和第二工件20分离,该退卸装置便于操作,避免损伤第一工件10和第二工件2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退卸装置,用于拆卸套设在第一工件(10)上的第二工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卸装置包括:
支撑件(30),用于与所述第二工件(20)连接;
定位件(40),用于与所述第一工件(10)连接,所述定位件(40)上设置有定位凹槽(41),所述定位凹槽(41)与所述第一工件(10)的待定位部(11)相适配,以使所述待定位部(11)插设在所述定位凹槽(41)内;
移动件(50),所述移动件(50)与所述支撑件(30)连接并相对所述支撑件(30)沿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所述移动件(50)在移动过程中抵设在所述定位件(40)上,以推动所述定位件(40)和所述第一工件(10)移动并使所述第一工件(10)与所述第二工件(20)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40)上设置有定位孔(42),所述移动件(50)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头(51),所述定位头(51)与所述定位孔(42)相适配,以在所述移动件(50)抵设在所述定位件(40)上时使所述定位头(51)插设在所述定位孔(4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0)具有第一开孔(31)和第二开孔(32),所述第一开孔(31)与所述第二开孔(32)相连通;所述定位件(40)的至少部分用于插设在所述第一开孔(31)内;所述移动件(50)的部分插设在所述第二开孔(32)内,所述移动件(50)在所述第二开孔(32)内可移动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退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50)为丝杠,所述第二开孔(32)为螺纹孔,所述丝杠插设在所述螺纹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退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定位头(51)设置在所述丝杠的第一端,所述丝杠的第二端设置有操作部(70),所述操作部(70)具有多个夹持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卸装置还包括:
连接件(60),所述连接件(60)与所述支撑件(30)连接,所述连接件(60)与所述第二工件(20)可拆卸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退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0)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60)绕所述定位件(40)的周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退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0)为螺栓,所述螺栓的螺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件(30)和所述第二工件(2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退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40)远离所述支撑件(30)的一端设置有柔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退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件(10)为连接轴,所述第二工件(20)为联轴节;其中,所述支撑件(30)用于与所述联轴节的齿轮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37188.2U CN211889749U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退卸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37188.2U CN211889749U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退卸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89749U true CN211889749U (zh) | 2020-11-10 |
Family
ID=73302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237188.2U Active CN211889749U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退卸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89749U (zh) |
-
2020
- 2020-02-28 CN CN202020237188.2U patent/CN21188974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983478A (en) | Tube forming on an end fitting | |
US8214988B2 (en) | Bearing handling tool | |
CN211889749U (zh) | 退卸装置 | |
CN201244801Y (zh) | 一种螺栓拆卸器 | |
CN108312101A (zh) | 一种螺栓螺母组合件安装工装 | |
CN103419171A (zh) | 用于柴油机气缸盖定位销拆卸的专用工具 | |
EP0865332B2 (en) | Tube forming on an end fitting | |
CN213673919U (zh) | 一种定位销拆卸装置 | |
CN212635571U (zh) | 用于接线箱上电缆接头的便捷式紧固工具 | |
CN205237936U (zh) | 一种主轴拉刀杆拆卸工装 | |
CN213859060U (zh) | 液力耦合器脱轴装置 | |
CN216940523U (zh) | 一种装配拆卸装置 | |
CN209239943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壳体盲孔薄壁套退套装置 | |
CN221774399U (zh) | 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拆销装置 | |
CN209936817U (zh) | 一种齿轮拆卸装置 | |
WO2008073198A1 (en) | Coldwork tool assembly | |
CN105459012A (zh) | 无螺纹孔定位销的拔销装置 | |
CN208051807U (zh) | 一种起销工具 | |
CN111660249B (zh) | 铰制孔用螺栓的拆卸装置及拆卸方法 | |
CN207120175U (zh) | 一种拆卸工具 | |
CN218837641U (zh) | 一种壳体螺纹衬套拆装工具 | |
CN220842749U (zh) | 一种坦克的扭力轴拆卸夹具 | |
CN205254842U (zh) | 一种夹紧治具 | |
CN222177517U (zh) | 销轴拆卸装置 | |
CN202572315U (zh) | 燃油泵齿轮拆卸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