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84987U - 多功能美容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美容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84987U CN211884987U CN202020143265.8U CN202020143265U CN211884987U CN 211884987 U CN211884987 U CN 211884987U CN 202020143265 U CN202020143265 U CN 202020143265U CN 211884987 U CN211884987 U CN 2118849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 tool
- head
- hand
- radio frequency
- multifunctional cosme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美容设备。所述多功能美容设备,包括多个手具;所述手具包括握持部、设置于握持部一端处的头部以及分布于所述头部的多个电极头,所述电极头用于产生射频电磁波。本申请的多功能美容设备的多个手具可适用于人体身体的不同部位,从而能够提高对身体不同部位的美容效果,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美容设备。
背景技术
美容仪是利用物理、电子技术发生微波,从而在作用于人体时能够将微波渗透到皮下深层组织,带动细胞收缩运动而达到美容紧肤效果。
然而,现有的美容仪一般仅能作用于一个部位或者通过一个美容手具作用于身体的不同位置,但由于身体不同位置的作用面积不同、曲线不同,因此现有的美容仪工作效率低、美容效果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美容设备,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美容仪的工作效率以及美容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美容设备,包括多个手具;
每个所述手具包括握持部、设置在所述握持部的一端处的头部以及分布于所述头部的多个电极头,所述电极头用于产生射频电磁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所述手具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手具的头部形成有吸附凹槽,所述吸附凹槽用于连接真空装置,以使所述吸附凹槽内形成负压;
且形成有吸附凹槽的所述手具的多个所述电极头分布于所述头部的表面和/或所述吸附凹槽的内壁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所述手具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手具的头部对应所述电极头处形成有定位凹槽,所述电极头位于所述定位凹槽内并与所述定位凹槽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极头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头部的表面,且所述电极头凸出于所述头部的部分的端面为弧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所述手具包括第一手具、第二手具、第三手具和第四手具;
所述第一手具上设置有四个所述电极头,所述第二手具上设置有六个所述电极头,所述第三手具上设置有八个所述电极头,所述第四手具上设置十二个所述电极头;
且所述第二手具和所述第四手具上分别形成有所述吸附凹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多功能美容设备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形成有定位孔,所述手具的握持部的至少部分能够穿过所述定位孔,以使所述手具搭载于所述支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多功能美容设备还包括主机,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主机上,所述主机内设置有射频发生器,所述射频发生器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手具的电极头电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主机内设置有所述真空装置,所述真空装置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吸附凹槽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主机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射频发生器和所述真空装置电连接;
所述手具的头部的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手具的头部的表面的温度信息,所述控制器能够获取所述温度信息并根据温度信息所述控制所述射频发生器产生的射频电磁波的频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主机底部设置有可移动底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的多功能美容设备通过设置多个适用于身体不同部位的手具,并通过对应的手具作用于身体的对应位置,从而提高了美容效果,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美容设备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美容设备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美容设备的第一手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美容设备的第二手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美容设备的第三手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美容设备的第四手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美容设备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手具,11-头部,12-握持部,13-电极头,14-吸附凹槽,15-定位凹槽,16-温度传感器,2-第二手具,3-第三手具,4-第四手具,5-支架,51-定位孔,52-开口,6-主机,7-可移动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多功能美容设备。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美容设备,包括主机6、支架5和多个手具,支架5设置于主机6上,多个手具能够搭载于支架5上,多个手具可以分别用于作用于人体身体的不同部位,以实现对身体不同部位的美容作用。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8,具体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多功能美容设备的主机6、支架5和手具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参见图3至图6所示,手具包括握持部12、设置于握持部12一端处的头部11以及分布于头部11的多个电极头13。握持部12设置于头部11的一侧,以便于操作人员握持。电极头13设置于头部11背离握持部12的一侧,且电极头13的部分或全部凸出于头部11的表面,以便于接触人体的皮肤。电极头13通过连接线(图中未示出)与主机6内的射频发生器相连接,以将射频发生器产生的射频电磁波通过电极头13传导至人体的皮肤,从而使人体的皮肤细胞进行收缩运动,进而使皮肤发热升温并达到肌肤新陈代谢、美容紧肤效果等功效,尤其能达到瘦身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射频发生器与电极头13配合作用产生射频电磁波为现有技术,因此对于其产生射频电磁波的原理不再详述。
本申请的多功能美容设备包括多个手具,多个手具的头部11的表面面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各个手具上对应的电极头13的数量也可以相同或不同,具体各个手具的结构和尺寸可根据其作用于的人体的部位的不同而设置,例如,当手具作用于人体的背部或腹部时,手具的头部11的表面面积较大,当手具作用于人体的面部、下颌部或颈部时,手具的头部11的表面面积较小。因此,本申请的多功能美容设备通过设置多个适用于身体不同部位的手具,并通过对应的手具作用于身体的对应位置,从而提高了美容效果,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参见图4和图6所示,多个手具中的部分或全部的手具的头部11形成有吸附凹槽14,吸附凹槽14连通主机6内的真空设备,从而通过真空设备的作用使吸附凹槽14内产生负压。当手具作用于人体的皮肤时,受吸附凹槽14的负压作用能够将皮肤向吸附凹槽14内吸入。而形成有吸附凹槽14的手具的多个电极头13分布于头部11的表面或吸附凹槽14的内壁面或头部11的表面和吸附凹槽14的内壁面,当吸附凹槽14的内壁面分布有电极头13时,吸入吸附凹槽14内皮肤能够与吸附凹槽14的内壁面的电极头13相接触,以对皮肤进行美容作用。且通过吸附凹槽14对皮肤的吸附作用,能够提高皮肤与电极头13的接触面积以及皮肤和电极头13接触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多功能美容设备对人体的美容效果。
优选地,吸附凹槽14设置于头部11的表面的中部,手具的多个电极头13均布于头部11的表面和吸附凹槽14的内壁面。
此外,参见图6所示,多个手具中的部分或全部的手具的头部11上对应电极头13处形成有定位凹槽15,电极头13位于定位凹槽15内,且电极头13与定位凹槽15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在手具的电极头13与皮肤接触时,由于皮肤具有一定弹性,皮肤与电极头13的端面和侧面都能够接触,且电极头13与定位凹槽15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能够进一步增大皮肤与电极头13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电极头13的射频电磁波的作用范围和对皮肤的作用深度,进而提高多功能美容设备的美容效果。
此外,电极头13凸出于头部11的部分的端面为弧面,弧面的设置一方面能够避免对人体的皮肤产生刮伤等,另一方面能够增大电极头13与皮肤的接触面积。
此外,参见图3至图6所示,手具的头部11的表面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用于检测手具的进行美容操作时人体皮肤的温度信息。温度传感器16与主机6内的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将温度传感器16检测到的手具的头部11的表面的温度信息(即头部11所接触的皮肤表面的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根据该温度信息来控制射频发生器产生的电磁波的频率,以调整其对人体的作用效果。
由于人们美容时常进行美容的部位为面部和下颌线、腹部、肩颈以及背部,因此下面以针对上述部位设置的四手具多功能美容设备为例,说明本申请的多功能美容设备的一种优选结构。
本申请的多功能美容设备的多个手具包括第一手具1、第二手具2、第三手具3和第四手具4。
参见图3所示,第一手具1设置有四个电极头13,因此第一手具1可以定义为四极操作手具,主要用于作用于人体的面部和下颌部。第一手具1的头部11的端面呈椭圆形,第一手具1不设置吸附凹槽,四个电极头13呈环状均布于头部11的端面,且四个电极头13绕着温度传感器16设置。第一手具1的端面的面积为10cm2,电极头13的直径为7.5mm,电极头13凸出于头部11的端面的高度为8.5mm,电极头13能够与皮肤的接触深度为4mm。
参见图4所示,第二手具2设置有六个电极头13,第二手具2的头部11的端面呈椭圆形,其头部11设置有吸附凹槽14,六个电极呈环状且环绕吸附凹槽14均布于头部11的端面,因此第二手具2可以定义为负压六极操作手具,主要用于作用于人体的肩颈。第二手具2的端面的面积为15.4cm2,第二手具2上的吸附凹槽14的负压吸附体积为3461.8mm3,电极头13的直径为7.5mm,电极头13凸出于头部11的端面的高度为8.5mm,电极头13能够与皮肤的接触深度为4mm。
参见图5所示,第三手具3设置有八个电极头13,第三手具3的头部11的端面呈圆形,其头部11不设置有吸附凹槽,八个电极呈环状均布于头部11的端面,因此第三手具3可以定义为八极操作手具,主要用于作用于人体的背部。第三手具3的端面的面积为47.6cm2,电极头13的直径为14mm,电极头13凸出于头部11的端面的高度为13.4mm,电极头13能够与皮肤的接触深度为7.9mm。
参见图6所示,第四手具4设置有十二个电极头13,第四手具4的头部11的端面呈圆形,第四手具4的头部11设置有吸附凹槽14,十二个电极中的八个电极呈环状且环绕吸附凹槽14均布于头部11的端面,其他四个电极均布于吸附凹槽14的内壁面,因此第四手具4可以定义为负压十二极操作手具,主要用于作用于人体的腹部。第四手具4的端面的面积为64.6cm2,第四手具4上的吸附凹槽14的负压吸附体积为9748.7mm3,电极头13的直径为14mm,电极头13凸出于头部11的端面的高度为10.5mm,电极头13能够与皮肤的接触深度为7.6mm。此外,第四手具4的头部11上对应电极头13形成有定位凹槽15。
上述四个手具配合使用以对人体不同的身体部分进行针对性的美容,提高了美容效果以及工作效率。
对于本申请的多功能美容设备的支架5,支架5设置于主机6上,支架5上形成有多个定位孔51,多个手具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定位孔51内,且手具的握持部12的部分或全部穿过对应的定位孔51,定位孔51的孔径小于对应的手具的握持部12的根部(握持部12与头部11连接的位置)或头部11的直径,以使手具的握持部12或头部11能够搭载于支架5上,因此在不使用手具时能够将手具搭载于对应的定位孔51处,方便操作人员取放手具。
优选地,定位孔51沿其径向设置有贯穿定位孔51和支架5的开口52,开口52的设置便于连接手具和主机6的连接线的活动。
对于本申请的多功能美容设备的主机6,主机6内设置有射频发生器、真空装置以及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射频发生装置和真空装置相连接,以控制射频发生器和真空装置的启停以及控制射频发生器产生的射频电磁波的振荡频率。射频发生装置通过连接线与手具的电极头13相连接,真空装置通过连接线内的管路与手具的吸附凹槽14相连通。控制器与手具的温度传感器16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连接,以获取温度传感器16检测到的人体皮肤的温度信息,当人体皮肤的温度大于预定温度时,为避免手具的射频作用对皮肤造成伤害,控制器能够降低射频发生器产生的射频电磁波频率或关闭射频发生器和真空装置,直至人体皮肤的温度降至合理范围内。当人体皮肤的温度小于预定温度时,为增强对皮肤的美容效果,控制器能够提高射频发生器产生的射频电磁波频率,直至人体皮肤的温度提升至合理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多个手具可以分别工作或同时工作,当多个手具分别工作时,多个手具分别与射频发生器相连接,控制器能够切换各个手具与射频发生器的连接关系,以通过一个射频发生器配合多个手具工作。当多个手具可以同时工作时,主机内设置有多个射频发生器,多个射频发生器一一对应的与多个手具相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手具与对应的射频发生器的连接与否,且当多个手具可以同时工作时,多个操作人员可以各持一个手具对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美容,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参见图1所示,主机6底部设置有可移动底盘7,可移动底盘7的设置便于美容设置的移动,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具体地,例如,可移动底盘7的底部可以设置4个轮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手具;
每个所述手具包括握持部、设置在所述握持部的一端的头部以及分布于所述头部的多个电极头,所述电极头用于产生射频电磁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手具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手具的头部形成有吸附凹槽,所述吸附凹槽用于连接真空装置,以使所述吸附凹槽内形成负压;
且形成有吸附凹槽的所述手具的多个所述电极头分布于所述头部的表面和/或所述吸附凹槽的内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手具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手具的头部对应所述电极头处形成有定位凹槽,所述电极头位于所述定位凹槽内并与所述定位凹槽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头部的表面,且所述电极头凸出于所述头部的部分的端面为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手具包括第一手具、第二手具、第三手具和第四手具;
所述第一手具上设置有四个所述电极头,所述第二手具上设置有六个所述电极头,所述第三手具上设置有八个所述电极头,所述第四手具上设置十二个所述电极头;
且所述第二手具和所述第四手具上分别形成有所述吸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形成有定位孔,所述手具的握持部的至少部分能够穿过所述定位孔,以使所述手具搭载于所述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机,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主机上,所述主机内设置有射频发生器,所述射频发生器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手具的电极头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内设置有所述真空装置,所述真空装置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吸附凹槽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射频发生器和所述真空装置电连接;
所述手具的头部的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手具的头部的表面的温度信息,所述控制器能够获取所述温度信息并根据温度信息所述控制所述射频发生器产生的射频电磁波的频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美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底部设置有可移动底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43265.8U CN211884987U (zh) | 2020-01-20 | 2020-01-20 | 多功能美容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43265.8U CN211884987U (zh) | 2020-01-20 | 2020-01-20 | 多功能美容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84987U true CN211884987U (zh) | 2020-11-10 |
Family
ID=73303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43265.8U Active CN211884987U (zh) | 2020-01-20 | 2020-01-20 | 多功能美容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84987U (zh) |
-
2020
- 2020-01-20 CN CN202020143265.8U patent/CN21188498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013581B1 (ko) | 전기 피부 미용기 | |
US11890245B2 (en) | Skin care device | |
KR100856736B1 (ko) | 전기 침술기 및 전기 침술 시스템 | |
CN212941026U (zh) | 一种多功能脸部美容仪 | |
CN211884987U (zh) | 多功能美容设备 | |
CN210728194U (zh) | 射频微震动美容仪 | |
CN209575517U (zh) | 一种石墨烯保健仪 | |
CN206586576U (zh) | 一种舒适的面部清洁刷 | |
CN211486245U (zh) | 一种整形美容用体外除颤器 | |
CN211513180U (zh) | 一种美容仪 | |
CN221513304U (zh) | 一种射频仪 | |
CN211326726U (zh) | 一种多功能按摩头铲皮美容仪 | |
CN210963579U (zh) | 一种红外测温多功能纤体机 | |
CN214050190U (zh) | 一种双头美颜仪 | |
CN221106751U (zh) | 便携式单级射频仪 | |
CN218774178U (zh) | 一种美容仪护理头 | |
CN218010664U (zh) | 射频超声协同手柄及治疗仪 | |
US20240181252A1 (en) | Suction-type composite handpiece and beauty device including same | |
CN213157599U (zh) | 眼部护理设备的疏通按摩头 | |
CN214762892U (zh) | 一种理疗装置 | |
CN218010665U (zh) | 射频超声治疗手柄及治疗仪 | |
CN217794093U (zh) | 一种离子导入仪 | |
CN212699593U (zh) | 一种减肥塑形按摩手具及包括该手具的减肥塑形按摩装置 | |
CN213158929U (zh) | 一种微针构件和微针射频治疗头 | |
CN215504219U (zh) | 一种铲皮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