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83394U - 一种炒菜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炒菜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83394U CN211883394U CN201921984971.9U CN201921984971U CN211883394U CN 211883394 U CN211883394 U CN 211883394U CN 201921984971 U CN201921984971 U CN 201921984971U CN 211883394 U CN211883394 U CN 2118833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soning
- containing box
- liquid
- sauce
- driving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1
- 235000011194 food seasoning agent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1
- 235000015067 sauces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44000268590 Euryale ferox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5000006487 Euryale ferox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5000015203 fruit juice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5000011389 fruit/vegetable juice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29920002472 Starch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5000019698 starch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8107 starch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8157 edible vegetable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44 regulatory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44 liqu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278 EU approved seasoning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5000019640 taste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13555 soy sau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21419 vinega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052 vinega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37502 Ostre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20636 oys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2566 Capsi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2568 Capsicum frutescen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87828 Gallus gall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02 Pe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6761 Piper adun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804 Piper guineens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203593 Piper nigr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184 Piper nigr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30 chicken mea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19 thick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ason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炒菜机针对调味料的自身特点,将调味料分类为粉料、粘度较小的汁料、固液混合的勾芡汁、粘度较大的酱料,并将上述调味料分别用粉状调味料下料装置、液体调味料配料装置、勾芡汁调配装置、调味酱料添加装置进行分配。在使用时,控制器设定粉状调味料、液体调味料、勾芡汁和酱料的先后放置顺序、种类以及用量。通过时间控制,操作电机、泵等驱动件控制调味料的下料顺序、种类以及用量,从而能够使做出来的菜口感保持统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炒菜机。
背景技术
中国的菜系众多,各个菜系的调味料的种类和用量都不相同。同时,同一厨师对于同一道菜的调味料的用量也存在差异,在实际做菜过程中,还会出现少放调味料的情况。调味料种类、用量、放置顺序、放置时间等的差异都会导致菜的口感不同。一个经验丰富的厨师会较为准确地配置调味料以及用量。但是对于一个新手厨师就不太容易掌握调味料的使用,且不同的厨师对于同一道菜的调味料的使用也有差异。如果一家餐饮店换了厨师,就会导致菜品的口感发生变化,这就会影响客源的稳定性。同时,市面上有大量的餐饮连锁店,由于厨师不同,厨师的经验也不同,同一品牌的连锁店的菜品的口感很难保持一致,这就会影响餐饮行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对调味品的种类、下料间隔、用量进行准确配置的一种炒菜机。
一种炒菜机包括粉状调味料下料装置、液体调味料配料装置、勾芡汁调配装置、调味酱料添加装置、电磁炉、控制器、安置柜,所述粉状调味料下料装置、液体调味料配料装置、勾芡汁调配装置、调味酱料添加装置、电磁炉、控制器设置在安置柜内,粉状调味料下料装置、液体调味料配料装置、勾芡汁调配装置、调味酱料添加装置、电磁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以使控制器控制调味品的种类、用量以及下料间隔。
优选的,所述粉状调味料下料装置包括第一自动下料机构、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自动下料机构与第一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第一自动下料机构包括第一盛料盒、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螺旋送料杆、第二驱动电机、第二螺旋送料杆,所述第一盛料盒与第一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第一驱动电机的机身与第一盛料盒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穿过第一盛料盒的侧壁并与第一螺旋送料杆固定连接,第一螺旋送料杆位于第一盛料盒中,第二驱动电机位于第一驱动电机的下方,第二驱动电机的机身与第一盛料盒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穿过盛料盒的侧壁并与第二螺旋送料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螺旋送料杆位于第一盛料盒中并位于第一螺旋送料杆的正下方,第二螺旋送料杆的第二端正对的第一盛料盒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第一盛料盒的出料口与第二螺旋送料杆的第二端相正对,控制器与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电性连接,以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运行。
优选的,所述液体调味料下料装置包括若干第二储料机构、若干第二输送泵、若干恒定出料机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储料机构的出液口与第二输送泵的进液口通过连通,第二输送泵的出液口与恒定出料机构的进液口通过连通,若干恒定出料机构与第二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架位于第二储料机构的上方,所述控制器与第二输送泵、恒定出料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恒定出料机构包括第二盛料盒、第二控制阀、第二进液管道、第二溢流管道,所述第二盛料盒的底部设有出料口,第二盛料盒的出料口与第二控制阀连接,第二盛料盒的侧壁的下端设有进液口,第二进液管道的出液口与第二盛料盒的进液口连通,第二进液管道的进液口与第二输送泵连通,以将恒定出料机构中的液体调味料输送至第二盛料盒,第二盛料盒的侧壁的上端设有溢流口,第二盛料盒的溢流口与第二溢流管道的进液口连通,以使第二盛料盒中的调味料始终保持在同一液位处,第二溢流管道的出液口与第二储料机构连通,以将多余的调味料返回至第二储料机构,所述第二溢流管道上还设有第二单向排气阀,以使第二盛料盒中的压力始终一致,第二输送泵、第二控制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输送泵和第二控制阀的运行。
优选的,所述勾芡汁调制装置包括第二自动下料机构、第三自动下料机构、第三支撑架、第三储料机构、第三输送泵,所述第二自动下料机构、第三自动下料机构设置在第三支撑架上,且第二自动下料机构、第三自动下料机构的出料口穿过第三支撑架,第三储料机构和第三输送泵位于第三支撑架的下方,第三储料机构的出液口与第三输送泵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三输送泵的出液口与第二自动下料机构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通,以将第三储料机构中的液体输送至第二自动下料机构中,控制器与第二自动下料机构、第三自动下料机构、第三输送泵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液体盛料盒、第三控制阀、第三进液管道、第三溢流管道,所述液体盛料盒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液体盛料盒的出料口与第三控制阀连接,液体盛料盒的侧壁的下端设有进液口,第三进液管道的出液口与液体盛料盒的进液口连通,第三进液管道的进液口与第三输送泵连通,以将第三储料机构中的液体调味料输送至液体盛料盒,液体盛料盒的侧壁的上端设有溢流口,液体盛料盒的溢流口与第三溢流管道的进液口连通,以使液体盛料盒中的调味料始终保持在同一液位处,第三溢流管道的出液口与第三储料机构连通,以将多余的调味料返回至第三储料机构,所述第三溢流管道上还设有第三单向排气阀,以使液体盛料盒中的压力始终一致,所述控制器还与第三控制阀电性连接,以控制液体盛料盒中液体的流出,所述第三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淀粉盛料盒、第三驱动电机、第三螺旋送料杆、第四驱动电机、第四螺旋送料杆,所述淀粉盛料盒与第三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第三驱动电机的机身与淀粉盛料盒固定连接,第三驱动电机的转轴穿过淀粉盛料盒的侧壁并与第三螺旋送料杆固定连接,第三螺旋送料杆位于淀粉盛料盒中,第四驱动电机位于第三驱动电机的下方,第四驱动电机的机身与淀粉盛料盒固定连接,第四驱动电机的转轴穿过淀粉盛料盒的侧壁并与第四螺旋送料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四螺旋送料杆位于淀粉盛料盒中并位于第三螺旋送料杆的正下方,第四螺旋送料杆的第二端正对的淀粉盛料盒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淀粉盛料盒的出料口与第四螺旋送料杆的第二端相正对,控制器与第三驱动电机、第四驱动电机电性连接,以控制第三驱动电机和第四驱动电机的运行。
优选的,所述调味酱料添加装置包括酱料罐、三通控制阀、导流管、气动酱料泵,所述酱料罐的下端设有出料口,酱料罐的出料口与三通控制阀的上端的端口连通,三通控制阀的前端的端口与导流管的出料口连通,三通控制阀的后端的端口与气动酱料泵连通,控制器与三通控制阀、气动酱料泵电性连接,以控制三通控制阀、气动酱料泵的运行。
优选的,所述电磁炉包括支撑面板、电磁线圈、火候调控装置,支撑面板为凹面,支撑面板设置在安置柜上,电磁线圈位于支撑磁面板的下方,电磁线圈与火候调控装置电性连接,以调节电磁线圈的工作功率,火候调控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若干电磁阀、与电磁阀数量相同的顶杆机构、第四支撑架、功率调节机构,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电磁阀的进气口通过气管连通,电磁阀的出气口与顶杆机构通过气管连接,顶杆机构架设在第四支撑架上,顶杆机构与功率调节机构相正对,功率调节机构与电磁线圈电性连接,功率调节机构上设有若干功率档位,顶杆机构的数量与功率档位的数量相同,且每个功率档位与对应的顶杆机构正对,顶杆机构与功率档位能够进行磁性感应,所述顶杆机构包括套筒、复位弹簧、活动顶杆,所述套筒架设在第四支撑架上,套筒的前端的端口回缩,套筒的后端与电磁阀的出气口通过气管连通,复位弹簧、活动顶杆设置在套筒中,活动顶杆的前端设有磁性触头,活动顶杆的前端位于套筒的外部,活动顶杆的中端的直径小于磁性触头的直径,活动顶杆的中端与套筒的前端的端口的口径相同,复位弹簧套设在活动顶杆的中端,活动顶杆的后端设有挡边,挡边的直径与套筒的内径相同,以通过空气压缩机推动活动顶杆向前运动。
优选的,所述安置柜包括调味品柜、炒菜柜,调味品柜和炒菜柜相邻设置,调味品柜的侧壁上设有显示面板,以显示调味品的用料情况,炒菜柜的柜台上设有控制面板,以调节炒菜的参数,调味品柜自上而下分别设有下料区、盛料区、存料区,所述下料区与盛料区之间设置第一隔板,盛料区和存料区之间设置第二隔板,所述粉状调味料下料装置、恒定出料机构、第二支撑架、第二自动下料机构、第三自动下料机构、第三支撑架安置在下料区内,粉状调味料下料装置、液体调味料下料装置、芡汁调制装置的下料口位于第一隔板上,外界的料勺放在盛料区进行接料,第二储料机构、第二输送泵、第三储料机构、第三输送泵位于存料区内,电磁炉架设在炒菜柜的柜台上,调味酱料添加装置位于炒菜柜内,相应的,炒菜柜面向炒菜人员方向的侧壁上还设置酱料下料台,酱料添加装置的出料口位于酱料下料台的正上方,外界的料勺放到酱料下料台上接料,酱料下料台的上方还设有指示灯,以显示酱料的下料状态。
优选的,所述盛料区的面向操作人员的侧壁上设有输料机构,以便于外界将液体物料倒入第二储料机构中,所述输料机构包括抽屉、输料管,输料管的出口与第二储料机构连接,储料管的进口位于抽屉的底部,当需要向第二储料机构倒液体时,抽屉呈打开状态。
优选的,所述一种炒菜机还包括食用油下料装置,所述食用油下料装置包括第四储料机构、第四输送泵、食用油出液管,所述第四储料机构、第四输送泵位于炒菜柜内,食用油出液管架设在炒菜柜的柜台上,且食用油出液管的出液口位于支撑面板的边沿处,当锅放到支撑面板上时,食用油能够从食用油出液管的出料口处流到锅中,控制器与第四输送泵电性连接,以控制第四输送泵的运行。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炒菜机针对调味料的自身特点,将调味料分类为粉料、粘度较小的汁料、固液混合的勾芡汁、粘度较大的酱料,并将上述调味料分别用粉状调味料下料装置、液体调味料配料装置、勾芡汁调配装置、调味酱料添加装置进行分配。在使用时,控制器设定粉状调味料、液体调味料、勾芡汁和酱料的先后放置顺序、种类以及用量。通过时间控制,操作电机、泵等驱动件控制调味料的下料顺序、种类以及用量,从而能够使做出来的菜口感保持统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炒菜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粉状调味料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自动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自动下料机构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调味料配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恒定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勾芡汁调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调味酱料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置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置柜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炒菜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炒菜柜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火候调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火候调控装置的截面图。
图中:一种炒菜机10、粉状调味料下料装置20、第一自动下料机构201、第一盛料盒2011、第一驱动电机2012、第一螺旋送料杆2013、第二驱动电机2014、第二螺旋送料杆2015、第一支撑架202、液体调味料配料装置30、第二储料机构301、第二输送泵302、恒定出料机构303、第二盛料盒3031、第二控制阀3032、第二进液管道3033、第二溢流3034、第二支撑架304、勾芡汁调配装置40、第二自动下料机构401、第三自动下料机构402、第三支撑架403、调味酱料添加装置50、酱料罐501、三通控制阀502、导流管503、气动酱料泵504、电磁炉60、支撑面板601、电磁线圈602、火候调控装置603、顶杆机构6031、套筒60311、复位弹簧60312、活动顶杆60313、第四支撑架6032、功率调节机构6033、安置柜70、调味品柜701、下料区7011、盛料区7012、输料机构70121、抽屉70122、输料管70123、存料区7013、第一隔板7014、第二隔板7015、控制面板7016、炒菜柜702、酱料下料台7021、指示灯7022、食用油下料装置8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请参看图1至图17,一种炒菜机10包括粉状调味料下料装置20、液体调味料配料装置30、勾芡汁调配装置40、调味酱料添加装置50、电磁炉60、控制器、安置柜70,粉状调味料下料装置20用于调整粉状调味料的用量,液体调味料配料装置30用于调整液态调味料的用量,勾芡汁调配装置40调整控制芡汁的用量,调味浆料添加装置50用于调整酱料的用量,所述粉状调味料下料装置20、液体调味料配料装置30、勾芡汁调配装置40、调味酱料添加装置50、电磁炉60、控制器设置在安置柜70上,粉状调味料下料装置20、液体调味料配料装置30、勾芡汁调配装置40、调味酱料添加装置50、电磁炉60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以使控制器控制调味品的种类、用量以及下料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粉状调味料下料装置20包括第一自动下料机构201、第一支撑架202,所述第一自动下料机构201与第一支撑架202可拆卸连接,第一自动下料机构201包括第一盛料盒2011、第一驱动电机2012、第一螺旋送料杆2013、第二驱动电机2014、第二螺旋送料杆2015,所述第一盛料盒2011与第一支撑架202可拆卸连接,第一驱动电机2012的机身与第一盛料盒2011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2012的转轴穿过第一盛料盒2011的侧壁并与第一螺旋送料杆2013固定连接,第一螺旋送料杆2013位于第一盛料盒2011中,第二驱动电机2014位于第一驱动电机2012的下方,第二驱动电机2014的机身与第一盛料盒2011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2014的转轴穿过盛料盒的侧壁并与第二螺旋送料杆2015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螺旋送料杆2015位于第一盛料盒2011中并位于第一螺旋送料杆2013的正下方,第二螺旋送料杆2015的第二端正对的第一盛料盒2011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第一盛料盒2011的出料口与第二螺旋送料杆2015的第二端相正对,控制器与第一驱动电机2012、第二驱动电机2014电性连接,以控制第一驱动电机2012和第二驱动电机2014的运行。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盛料盒2011包括上盖体、下盒体,上盖体和下盒体螺纹连接,下盒体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第一腔室的进料口与上盖体螺纹连接,第一腔室的上端的空间为立方体状,第一腔室的下端的空间为半圆柱状,第一螺旋送料杆2013的轴线与第一腔室的半圆柱状的空间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第一螺旋送料杆2013的直径与第一腔室的宽度相同,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的下方,第一腔室的出料口与第二腔室的进料口连通,第一腔室的出料口的长度小于第一螺旋送料杆2013的长度,第一螺旋送料杆2013将粉状调味料推送至第一腔室的出料口处。在推送过程中能够挤压调味料之间的空隙,从而使调味料的密度更加一致,第二腔室为圆筒状,第二螺旋送料杆2015位于第二腔室中,第二腔室的内径与第二螺旋送料杆2015的直径相同,第二腔室远离第二驱动电机2014的一端的端口为第一盛料盒2011的出料口。所述第一螺旋送料杆2013的螺旋叶片上设有若干槽口,以使调味料能够反向通过槽口。所述第一支撑架202包括圆盘、凸盘、棱柱体,所述圆盘的中间设有通孔,圆盘的上端与凸盘、棱柱体固定连接,凸盘的直径大于棱柱体的直径,凸盘上设有若干卡槽,卡槽的数量与第一盛料盒2011的数量相同,第一盛料盒2011的底部与凸盘通过卡槽卡合连接,所述棱柱体为筒状,棱柱体的通孔内孔的大小与圆盘的通孔的大小相同,棱柱体的侧面的数量与第一盛料盒2011的数量相同,棱柱体的每个侧面的下端设有通孔,第一盛料盒2011的第二腔室的侧壁穿过棱柱体的侧面的通孔,以使第二腔室的端口位于棱柱体的内孔中;所述棱柱体的侧面与第一盛料盒2011的侧壁设有相配合的卡槽和卡块,以使第一盛料盒2011与棱柱体固定连接。所述粉状调味料下料装置20还包括按压盖,以防止第一盛料盒2011在运输过程中晃动,所述按压盖设有一个中心孔,第一支撑架202的棱柱体的上端设有封盖,封盖上设有螺杆,按压盖通过中心孔套设在螺杆上,并通过螺母固定,按压盖还设有若干环绕孔,环绕孔的数量与第一盛料盒2011的数量相同,环绕孔的直径与第一盛料盒2011的进料口的直径相对应,第一盛料盒2011的进料口与环绕孔套设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调味料下料装置包括若干第二储料机构301、若干第二输送泵302、若干恒定出料机构303、第二支撑架304,所述第二储料机构301的出液口与第二输送泵302的进液口通过连通,第二输送泵302的出液口与恒定出料机构303的进液口通过连通,若干恒定出料机构303与第二支撑架304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架304位于第二储料机构301的上方,所述控制器与第二输送泵302、恒定出料机构303电性连接,所述恒定出料机构303包括第二盛料盒3031、第二控制阀3032、第二进液管道3033、第二溢流3034管道,所述第二盛料盒303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第二盛料盒3031的出料口与第二控制阀3032连接,第二盛料盒3031的侧壁的下端设有进液口,第二进液管道3033的出液口与第二盛料盒3031的进液口连通,第二进液管道3033的进液口与第二输送泵302连通,以将恒定出料机构303中的液体调味料输送至第二盛料盒3031,第二盛料盒3031的侧壁的上端设有溢流口,第二盛料盒3031的溢流口与第二溢流3034管道的进液口连通,以使第二盛料盒3031中的调味料始终保持在同一液位处,第二溢流3034管道的出液口与第二储料机构301连通,以将多余的调味料返回至第二储料机构301,所述第二溢流3034管道上还设有第二单向排气阀,以使第二盛料盒3031中的压力始终一致,第二输送泵302、第二控制阀3032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输送泵302和第二控制阀3032的运行。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阀包括压缩气源、气动电磁阀、电磁阀,所述压缩气源与气动电磁阀通过气管连接,电磁阀设置在压缩气源与气动电磁阀之间的管道上,以通过电磁阀打开或关闭气源,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气动电磁阀的进液口与第二盛料盒3031的出料口连通,以控制液体调味料流出的速度和时间。所述第二储料机构301包括存储罐、密封盖、T型管,所述存储罐与密封盖卡合连接,存储罐的底部设有通孔,存储罐底部的通孔与T型孔的一个管口连通,T型管的另外两个管口分别作为进液管口和出液管口,T型管的出液管口与第二输送泵302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通,当存储罐需要添加调味料时,外界的调味料通过T型管的进液管口进入存储罐;当存储罐向第二盛料盒3031输送调味料时,第二输送泵302通过T型管的出液管口输出调味料,所述密封盖上设有溢流料口,恒定出料装置的溢流管道通过管道与密封盖上的溢流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支撑架304包括棱柱体、圆盘体,棱柱体的下端与圆盘体连接,棱柱体和圆盘体一体成型,棱柱体的上端均匀分布若干卡槽,相应的,第二盛料盒3031的侧壁上设有卡勾,以使第二盛料盒3031与棱柱体卡合连接,圆盘体的底部设有通孔,气动电磁阀与圆盘体固定连接,气动电磁阀的出料口穿过圆盘体的底部的通孔悬空在圆盘体的下方。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若干第一储料机构分别存储有不同的液体调味料,例如白醋、陈醋、果醋、黄酒、料酒等,控制器设定有各个调味料的预定下料时间以及下料的先后顺序以及下料的时间间隔。当需要出某种调味料时,控制器就启动对应的输送泵和控制阀,为了保证盛放盒中的液位达到了预定液位,可先启动输送泵,使调味料能够达到预定高度。高于预定高度的调味料会通过盛料盒的溢流口回流入第一储料机构。如此,在保证液位恒定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阀控制下料时间。由于这些调味料的黏性较小,密度均匀,同种调味料在同样的下料时间,出来的调味料的体积和质量都相同,从而保证了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的厨师,做同样的菜,其调味料的用量相同。也能够使不同种的调味料的加放的先后顺序、种类能够保持一致。
溢流管道上如果没有单向排气阀,当调味料从储料装置进入盛料盒401中时,盛料盒中的空气会被压缩,从而造成盛料盒中的气压不稳定,影响调味料出料时的流速,进而影响流量。设置单向排气阀后,当盛料盒中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气体会及时排出,从而使盛料盒中的液体压力始终保持恒定。
进一步的,所述芡汁调制装置包括第二自动下料机构401、第三自动下料机构402、第三支撑架403、第三储料机构、第三输送泵,所述第二自动下料机构401、第三自动下料机构402设置在第三支撑架403上,且第二自动下料机构401、第三自动下料机构402的出料口穿过第三支撑架403,第三储料机构和第三输送泵位于第三支撑架403的下方,第三储料机构的出液口与第三输送泵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三输送泵的出液口与第二自动下料机构401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通,以将第三储料机构中的液体输送至第二自动下料机构401中,控制器与第二自动下料机构401、第三自动下料机构402、第三输送泵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自动下料机构401包括液体盛料盒、第三控制阀、第三进液管道、第三溢流管道,所述液体盛料盒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液体盛料盒的出料口与第三控制阀连接,液体盛料盒的侧壁的下端设有进液口,第三进液管道的出液口与液体盛料盒的进液口连通,第三进液管道的进液口与第三输送泵连通,以将第三储料机构中的液体调味料输送至液体盛料盒,液体盛料盒的侧壁的上端设有溢流口,液体盛料盒的溢流口与第三溢流管道的进液口连通,以使液体盛料盒中的调味料始终保持在同一液位处,第三溢流管道的出液口与第三储料机构连通,以将多余的调味料返回至第三储料机构,所述第三溢流管道上还设有第三单向排气阀,以使液体盛料盒中的压力始终一致,所述控制器还与第三控制阀电性连接,以控制液体盛料盒中液体的流出,所述第三自动下料机构402包括淀粉盛料盒、第三驱动电机、第三螺旋送料杆、第四驱动电机、第四螺旋送料杆,所述淀粉盛料盒与第三支撑架403可拆卸连接,第三驱动电机的机身与淀粉盛料盒固定连接,第三驱动电机的转轴穿过淀粉盛料盒的侧壁并与第三螺旋送料杆固定连接,第三螺旋送料杆位于淀粉盛料盒中,第四驱动电机位于第三驱动电机的下方,第四驱动电机的机身与淀粉盛料盒固定连接,第四驱动电机的转轴穿过淀粉盛料盒的侧壁并与第四螺旋送料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四螺旋送料杆位于淀粉盛料盒中并位于第三螺旋送料杆的正下方,第四螺旋送料杆的第二端正对的淀粉盛料盒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淀粉盛料盒的出料口与第四螺旋送料杆的第二端相正对,控制器与第三驱动电机、第四驱动电机电性连接,以控制第三驱动电机和第四驱动电机的运行。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阀包括压缩气源、气动电磁阀、电磁阀,所述压缩气源与气动电磁阀通过气管连接,电磁阀设置在压缩气源与气动电磁阀之间的管道上,以通过电磁阀打开或关闭气源,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气动电磁阀的进液口与液体盛料盒的出料口连通,以控制液体调味料流出的速度和时间。所述第三储料机构的结构与第二储料机构301的结构相同,不再复述。所述淀粉盛料盒的结构与第一盛料盒2011的结构相同,不再复述。所述第三支撑架403包括圆盘、棱柱体、夹板,所述圆盘的中间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周围设有与液体自动下料机构数量相同的行星孔,液体自动下料机构的出料口穿过行星孔,圆盘的上端与棱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棱柱体位于圆盘的中心位置,棱柱体呈筒状,棱柱体的侧壁的下端设有与淀粉自动下料机构数量相同的通孔,淀粉盛料盒的第二腔室的侧壁穿过棱柱体的侧壁的通孔,以使淀粉落下,棱柱体的上端设有安放槽,相应的,液体盛料盒的侧壁设有卡勾,以使液体盛料盒与棱柱体卡合连接,所述夹板的底部与圆盘固定连接,夹板的上端与淀粉盛料盒的侧壁卡合连接。
由于驱动电机的转速是恒定的。通过时间控制,设置转动时间,即可使预定量的淀粉被推出。淀粉在挤压过程中的密度有可能会发生变化。通过第三螺旋送料杆的搅拌,能够使淀粉的密度保持均匀,从而使淀粉的流量一定。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可根据菜肴的不同,在控制器上设置淀粉和水的下落时间,从而控制芡汁的比例和量。淀粉从淀粉自动下料机构的出料口落下,水从液体自动下料机构的出料口落下。芡汁容器,例如勺子,可放置在第三支撑架403的中心孔的正下方,等淀粉和水全部落到勺子内后,可倒入锅中。淀粉的出料口在中心位置,在下落过程中能够避免洒落到外界。
进一步的,所述调味酱料添加装置50包括酱料罐501、三通控制阀502、导流管503、气动酱料泵504,所述酱料罐50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酱料罐501的出料口与三通控制阀502的上端的端口连通,三通控制阀502的前端的端口与导流管503的出料口连通,三通控制阀502的后端的端口与气动酱料泵504连通,控制器与三通控制阀502、气动酱料泵504电性连接,以控制三通控制阀502、气动酱料泵504的运行。
所述酱料添加装置可以对生抽、老抽、蚝油、豉油等黏性较大的调味料进行配置。酱料添加装置在使用时,先通过控制器设置酱料的出料量。当需要使用酱料时,控制器先启动气动三通控制阀502关闭导流管503的进料口,防止导流管503里面的酱料倒流。同时,控制器启动气动酱料泵504,将预定量的酱料从酱料罐501中抽到气动酱料泵504内。然后关闭酱料罐501的出料口,并打开导流管503的进料口,控制器控制气动酱料泵504向前推动,使气动酱料泵504中的酱料进入导流管503,并挤压导流管503中的酱料,使其流出。由于酱油等酱料粘度较高,且用量较少。如果直接用泵直接将酱料罐501中的酱料泵出,在短暂时间内,泵刚启动就要关闭,那么酱料的用量控制就不。本实用新型通过三通控制阀502与气动酱料泵504的配合,利用负压将酱料吸进气动酱料泵504中,气动酱料泵504的行程能够准确控制,进入气动酱料泵504的酱料的量也就是准确的。之后打开导流管503的进料口,推动气动酱料泵504,就可以实现对酱料的准确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炉60包括支撑面板601、电磁线圈602、火候调控装置603,支撑面板601为凹面,支撑面板601设置在安置柜70上,电磁线圈602位于支撑磁面板的下方,电磁线圈602与火候调控装置603电性连接,以调节电磁线圈602的工作功率,火候调控装置603包括空气压缩机、若干电磁阀、与电磁阀数量相同的顶杆机构6031、第四支撑架6032、功率调节机构6033,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电磁阀的进气口通过气管连通,电磁阀的出气口与顶杆机构6031通过气管连接,顶杆机构6031架设在第四支撑架6032上,顶杆机构6031与功率调节机构6033相正对,功率调节机构6033与电磁线圈602电性连接,功率调节机构6033上设有若干功率档位,顶杆机构6031的数量与功率档位的数量相同,且每个功率档位与对应的顶杆机构6031正对,顶杆机构6031与功率档位能够进行磁性感应,所述顶杆机构6031包括套筒60311、复位弹簧60312、活动顶杆60313,所述套筒60311架设在第四支撑架6032上,套筒60311的前端的端口回缩,套筒60311的后端与电磁阀的出气口通过气管连通,复位弹簧60312、活动顶杆60313设置在套筒60311中,活动顶杆60313的前端设有磁性触头,活动顶杆60313的前端位于套筒60311的外部,活动顶杆60313的中端的直径小于磁性触头的直径,活动顶杆60313的中端与套筒60311的前端的端口的口径相同,复位弹簧60312套设在活动顶杆60313的中端,活动顶杆60313的后端设有挡边,挡边的直径与套筒60311的内径相同,以通过空气压缩机推动活动顶杆60313向前运动。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功率调节机构6033包括塑料壳体、与顶杆机构6031数量相同的磁性开关、与顶杆数量相同的电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带有电磁线圈602的工作电路,所述塑料壳体与支撑架相邻,磁性开关、定值电阻、电磁工作电路位于塑料壳体中,所述磁性开关与定值电阻串联,且磁性开关为常开状态并与活动顶杆60313相正对,所述若干定值电阻并联在带有电磁线圈602的工作电路上,电磁线圈602用于加热灶具,定值电阻与预定功率相对应,当活动顶杆60313与正对的磁性开关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时,该磁性开关闭合,该磁性开关串联的定值电阻与电磁工作电路形成通路,电磁线圈602以对应的档位功率工作。所述支撑架为U字型,支撑架的一侧设有与顶杆机构6031数量相同的通孔,顶杆机构6031架设在支撑架的通孔上,功率调节机构6033的塑料壳体与支撑架粘接,顶杆机构6031与塑料壳体相正对。
进一步的,所述安置柜70包括调味品柜701、炒菜柜702,调味品柜701和炒菜柜702相邻设置,调味品柜701的侧壁上设有显示面板,以显示调味品的用料情况,炒菜柜702的柜台上设有控制面板7016,以调节炒菜的参数,调味品柜701自上而下分别设有下料区7011、盛料区7012、存料区7013,所述下料区7011与盛料区7012之间设置第一隔板7014,盛料区7012和存料区7013之间设置第二隔板7015,所述粉状调味料下料装置20、恒定出料机构303、第二支撑架304、第二自动下料机构401、第三自动下料机构402、第三支撑架403安置在下料区7011内,粉状调味料下料装置20、液体调味料下料装置、芡汁调制装置的下料口位于第一隔板7014上,外界的料勺放在盛料区7012进行接料,第二储料机构301、第二输送泵302、第三储料机构、第三输送泵位于存料区7013内,电磁炉60架设在炒菜柜702的柜台上,调味酱料添加装置50位于炒菜柜702内,相应的,炒菜柜702面向炒菜人员方向的侧壁上还设置酱料下料台7021,酱料添加装置的出料口位于酱料下料台7021的正上方,外界的料勺放到酱料下料台7021上接料,酱料下料台7021的上方还设有指示灯7022,以显示酱料的下料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盛料区7012的面向操作人员的侧壁上设有输料机构70121,以便于外界将液体物料倒入第二储料机构301中,所述输料机构70121包括抽屉70122、输料管70123,输料管70123的出口与第二储料机构301连接,储料管的进口位于抽屉70122的底部,当需要向第二储料机构301倒液体时,抽屉70122呈打开状态。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炒菜柜702的柜台上同样设置指示灯7022,以显示调味料的下料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炒菜机10还包括食用油下料装置80,所述食用油下料装置80包括第四储料机构、第四输送泵、食用油出液管,所述第四储料机构、第四输送泵位于炒菜柜702内,食用油出液管架设在炒菜柜702的柜台上,且食用油出液管的出液口位于支撑面板601的边沿处,当锅放到支撑面板601上时,食用油能够从食用油出液管的出料口处流到锅中,控制器与第四输送泵电性连接,以控制第四输送泵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炒菜机10根据不同调味料的特点,设置了四种类型的调味料下料装置,同时针对用量大的食用油,还设置了食用油下料装置80。所有的下料装置均采用时间控制,不需要任何传感器的配合,如此,避免了传感器的精度问题对调味料用量的影响。针对不同的菜肴,可以通过控制器设置调味料的种类、下料时间、先后顺序、用量等,如此使菜肴的口味能够保持一致。本实用新型除了可以炒制热菜之外,对于制备凉菜等同样适合。
例如,需要炒手撕苞菜时,可通过控制器设置调味品下料的种类,如油、盐、蚝油、醋、鸡精、辣椒面、胡椒粉等,然后再设置上述调味品的下料的先后顺序、下料的时间间隔以及用量,其中调味品的用料通过控制相应的执行机构的执行时间确定,执行机构例如第二驱动电机,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等。以第二驱动电机为例,第二驱动电机通过带动第二螺旋送料杆转动,使第二螺旋输送杆向前输送粉料,由于第二螺旋输送杆的转速一定,因此固定时间内从出料口流出的粉料的体积就是固定的。如此,便能够控制调味料的用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例如,将电磁炉变换为煤气炉,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状调味料精准下料装置、液体调味料精准配料装置、勾芡汁调配装置、调味酱料精准添加装置、电磁炉、控制器、安置柜,所述粉状调味料精准下料装置、液体调味料精准配料装置、勾芡汁调配装置、调味酱料精准添加装置、电磁炉、控制器设置在安置柜内,粉状调味料精准下料装置、液体调味料精准配料装置、勾芡汁调配装置、调味酱料精准添加装置、电磁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以控制调味料的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状调味料精准下料装置包括第一自动下料机构、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自动下料机构与第一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第一自动下料机构包括第一盛料盒、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螺旋送料杆、第二驱动电机、第二螺旋送料杆,所述第一盛料盒与第一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第一驱动电机的机身与第一盛料盒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穿过第一盛料盒的侧壁并与第一螺旋送料杆固定连接,第一螺旋送料杆位于第一盛料盒中,第二驱动电机位于第一驱动电机的下方,第二驱动电机的机身与第一盛料盒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穿过盛料盒的侧壁并与第二螺旋送料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螺旋送料杆位于第一盛料盒中并位于第一螺旋送料杆的正下方,第二螺旋送料杆的第二端正对的第一盛料盒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第一盛料盒的出料口与第二螺旋送料杆的第二端相正对,控制器与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电性连接,以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运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调味料精准下料装置包括若干第二储料机构、若干第二输送泵、若干恒定出料机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储料机构的出液口与第二输送泵的进液口通过连通,第二输送泵的出液口与恒定出料机构的进液口通过连通,若干恒定出料机构与第二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架位于第二储料机构的上方,所述控制器与第二输送泵、恒定出料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恒定出料机构包括第二盛料盒、第二控制阀、第二进液管道、第二溢流管道,所述第二盛料盒的底部设有出料口,第二盛料盒的出料口与第二控制阀连接,第二盛料盒的侧壁的下端设有进液口,第二进液管道的出液口与第二盛料盒的进液口连通,第二进液管道的进液口与第二输送泵连通,以将恒定出料机构中的液体调味料输送至第二盛料盒,第二盛料盒的侧壁的上端设有溢流口,第二盛料盒的溢流口与第二溢流管道的进液口连通,以使第二盛料盒中的调味料始终保持在同一液位处,第二溢流管道的出液口与第二储料机构连通,以将多余的调味料返回至第二储料机构,所述第二溢流管道上还设有第二单向排气阀,以使第二盛料盒中的压力始终一致,第二输送泵、第二控制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输送泵和第二控制阀的运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勾芡汁精确调制装置包括第二自动下料机构、第三自动下料机构、第三支撑架、第三储料机构、第三输送泵,所述第二自动下料机构、第三自动下料机构设置在第三支撑架上,且第二自动下料机构、第三自动下料机构的出料口穿过第三支撑架,第三储料机构和第三输送泵位于第三支撑架的下方,第三储料机构的出液口与第三输送泵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三输送泵的出液口与第二自动下料机构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通,以将第三储料机构中的液体输送至第二自动下料机构中,控制器与第二自动下料机构、第三自动下料机构、第三输送泵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液体盛料盒、第三控制阀、第三进液管道、第三溢流管道,所述液体盛料盒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液体盛料盒的出料口与第三控制阀连接,液体盛料盒的侧壁的下端设有进液口,第三进液管道的出液口与液体盛料盒的进液口连通,第三进液管道的进液口与第三输送泵连通,以将第三储料机构中的液体调味料输送至液体盛料盒,液体盛料盒的侧壁的上端设有溢流口,液体盛料盒的溢流口与第三溢流管道的进液口连通,以使液体盛料盒中的调味料始终保持在同一液位处,第三溢流管道的出液口与第三储料机构连通,以将多余的调味料返回至第三储料机构,所述第三溢流管道上还设有第三单向排气阀,以使液体盛料盒中的压力始终一致,所述控制器还与第三控制阀电性连接,以控制液体盛料盒中液体的流出,所述第三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淀粉盛料盒、第三驱动电机、第三螺旋送料杆、第四驱动电机、第四螺旋送料杆,所述淀粉盛料盒与第三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第三驱动电机的机身与淀粉盛料盒固定连接,第三驱动电机的转轴穿过淀粉盛料盒的侧壁并与第三螺旋送料杆固定连接,第三螺旋送料杆位于淀粉盛料盒中,第四驱动电机位于第三驱动电机的下方,第四驱动电机的机身与淀粉盛料盒固定连接,第四驱动电机的转轴穿过淀粉盛料盒的侧壁并与第四螺旋送料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四螺旋送料杆位于淀粉盛料盒中并位于第三螺旋送料杆的正下方,第四螺旋送料杆的第二端正对的淀粉盛料盒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淀粉盛料盒的出料口与第四螺旋送料杆的第二端相正对,控制器与第三驱动电机、第四驱动电机电性连接,以控制第三驱动电机和第四驱动电机的运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味酱料精准添加装置包括酱料罐、三通控制阀、导流管、气动酱料泵,所述酱料罐的下端设有出料口,酱料罐的出料口与三通控制阀的上端的端口连通,三通控制阀的前端的端口与导流管的出料口连通,三通控制阀的后端的端口与气动酱料泵连通,控制器与三通控制阀、气动酱料泵电性连接,以控制三通控制阀、气动酱料泵的运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包括支撑面板、电磁线圈、火候调控装置,支撑面板为凹面,支撑面板设置在安置柜上,电磁线圈位于支撑磁面板的下方,电磁线圈与火候调控装置电性连接,以调节电磁线圈的工作功率,火候调控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若干电磁阀、与电磁阀数量相同的顶杆机构、第四支撑架、功率调节机构,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电磁阀的进气口通过气管连通,电磁阀的出气口与顶杆机构通过气管连接,顶杆机构架设在第四支撑架上,顶杆机构与功率调节机构相正对,功率调节机构与电磁线圈电性连接,功率调节机构上设有若干功率档位,顶杆机构的数量与功率档位的数量相同,且每个功率档位与对应的顶杆机构正对,顶杆机构与功率档位能够进行磁性感应,所述顶杆机构包括套筒、复位弹簧、活动顶杆,所述套筒架设在第四支撑架上,套筒的前端的端口回缩,套筒的后端与电磁阀的出气口通过气管连通,复位弹簧、活动顶杆设置在套筒中,活动顶杆的前端设有磁性触头,活动顶杆的前端位于套筒的外部,活动顶杆的中端的直径小于磁性触头的直径,活动顶杆的中端与套筒的前端的端口的口径相同,复位弹簧套设在活动顶杆的中端,活动顶杆的后端设有挡边,挡边的直径与套筒的内径相同,以通过空气压缩机推动活动顶杆向前运动。
7.如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柜包括调味品柜、炒菜柜,调味品柜和炒菜柜相邻设置,调味品柜的侧壁上设有显示面板,以显示调味品的用料情况,炒菜柜的柜台上设有控制面板,以调节炒菜的参数,调味品柜自上而下分别设有下料区、盛料区、存料区,所述下料区与盛料区之间设置第一隔板,盛料区和存料区之间设置第二隔板,所述粉状调味料精准下料装置、恒定出料机构、第二支撑架、第二自动下料机构、第三自动下料机构、第三支撑架安置在下料区内,粉状调味料精准下料装置、液体调味料精准下料装置、芡汁精确调制装置的下料口位于第一隔板上,外界的料勺放在盛料区进行接料,第二储料机构、第二输送泵、第三储料机构、第三输送泵位于存料区内,电磁炉架设在炒菜柜的柜台上,调味酱料精准添加装置位于炒菜柜内,相应的,炒菜柜面向炒菜人员方向的侧壁上还设置酱料下料台,酱料精准添加装置的出料口位于酱料下料台的正上方,外界的料勺放到酱料下料台上接料,酱料下料台的上方还设有指示灯,以显示酱料的下料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料区的面向操作人员的侧壁上设有输料机构,以便于外界将液体物料倒入第二储料机构中,所述输料机构包括抽屉、输料管,输料管的出口与第二储料机构连接,储料管的进口位于抽屉的底部,当需要向第二储料机构倒液体时,抽屉呈打开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炒菜机还包括食用油下料装置,所述食用油下料装置包括第四储料机构、第四输送泵、食用油出液管,所述第四储料机构、第四输送泵位于炒菜柜内,食用油出液管架设在炒菜柜的柜台上,且食用油出液管的出液口位于支撑面板的边沿处,当锅放到支撑面板上时,食用油能够从食用油出液管的出料口处流到锅中,控制器与第四输送泵电性连接,以控制第四输送泵的运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84971.9U CN211883394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炒菜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84971.9U CN211883394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炒菜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83394U true CN211883394U (zh) | 2020-11-10 |
Family
ID=73300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84971.9U Active CN211883394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炒菜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8339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20828A (zh) * | 2019-11-18 | 2020-01-24 | 刘学伟 | 一种炒菜机 |
-
2019
- 2019-11-18 CN CN201921984971.9U patent/CN21188339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20828A (zh) * | 2019-11-18 | 2020-01-24 | 刘学伟 | 一种炒菜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20828A (zh) | 一种炒菜机 | |
CN105496218B (zh) | 智能炒菜机自动下料机构 | |
CN106889871B (zh) | 一种食品烹饪装置 | |
CN205458138U (zh) | 智能炒菜机自动下料机构 | |
CN106490989A (zh) | 智能炒菜机调料自动添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KR101552084B1 (ko) | 양념 자동 공급장치 | |
CN106618161A (zh) | 一种基于模块化的智能炒菜设备 | |
US5881632A (en) | Automatic cooking apparatus | |
CN211883394U (zh) | 一种炒菜机 | |
CN211243056U (zh) | 一种新型粉末状调味料添加系统 | |
CN110930591A (zh) | 一种智能桂林米粉烹饪机器人 | |
CN203953352U (zh) | 一种液体配料机 | |
CN105534296B (zh) | 一种面条烧煮机 | |
CN219270069U (zh) | 一种汤料熬制调配灌装生产线 | |
CN206880568U (zh) | 一种基于模块化的智能炒菜设备 | |
CN210643727U (zh) | 一种调料自动精确投放器 | |
CN114185282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电厨房烹饪机器人及其烹饪方法 | |
CN209899064U (zh) | 一种立体化智能厨房 | |
CN210727548U (zh) | 一种全自动智能炒菜机 | |
CN112426075B (zh) | 一种炒菜机的自动加调料装置 | |
CN214104245U (zh) | 一种炒菜机的自动加调料装置 | |
CN110720852A (zh) | 液体调味料下料装置 | |
CN215383109U (zh) | 人工智能共享烹饪机器人 | |
CN213909934U (zh) | 调味料机器人 | |
CN211883516U (zh) | 调味酱料添加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