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83139U - 展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展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83139U CN211883139U CN202020205341.3U CN202020205341U CN211883139U CN 211883139 U CN211883139 U CN 211883139U CN 202020205341 U CN202020205341 U CN 202020205341U CN 211883139 U CN211883139 U CN 2118831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 supporting
- arm
- display device
- sh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play Ra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展示装置,包括:支撑部;多个展示部,与支撑部连接;柜体,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和展示部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柜体中;其中,至少两个展示部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任两个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展示部之间设有间隙。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扩大了产品的展示空间以及取放空间,可实现同时展示多种不同的物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陈列用家具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家装家饰类材料或商品的展示以及售卖过程中,商家通常将瓷砖、底板、柜体板材等材料平铺于店面的墙壁上以供顾客挑选。
由此带来的不足之处是,店面中展示空间有限,展示空间的利用率低,商家无法在较小的空间内较大限度地展示多种多样的产品。
另外,整个说明书对背景技术的任何讨论,并不代表该背景技术一定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整个说明书中的对现有技术的任何讨论并不代表该现有技术一定是广泛公知的或一定构成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展示装置,包括:支撑部;多个展示部,与支撑部连接;柜体,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和展示部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柜体中;其中,至少两个展示部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任两个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展示部之间设有间隙。
在该技术方案中,展示装置包括支撑部和多个展示部。其中,支撑部起到支撑展示部的作用,防止展示部移出展示装置,提高了展示装置的稳定性。另外,展示装置中包括多个展示部,并设置相邻的展示部之间设有间隙,使得可以根据展示物品的不同调整展示部之间的间隙,以盛放不同的展示商品,实现了可以同时展示多种商品,改善了展示商品的单一性情况。最后,设置至少两个展示部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使展示部有规则的进行排列,提高了展示装置的观赏性。展示装置设置了柜体,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和展示部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柜体中,以保护待展示的产品。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柜体具有以下结构之一:长方体结构、圆柱体结构、直角弯折结构。
长方体结构的柜体适用于设置在室内空间的边缘位置,其形状规整,易于摆放。圆柱体结构的柜体适用于设置在室内空间的中部位置,其占地面积小,并且便于客户围绕展示装置进行浏览。直角弯折结构的柜体便于摆放在室内空间的角落位置,以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柜体设置于地面或悬挂于墙面。
落地式的地柜便于顾客和使用者由展示装置中取放产品,悬挂式的墙柜可达到节省室内空间的目的。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柜体包括:支撑脚,设于柜体的下部位置,展示装置通过支撑脚与地面接触;和/或悬挂部,设于柜体的侧部位置和/或上部位置,展示装置通过悬挂部与墙面连接。
支撑脚可便于将柜体支撑于地面,悬挂部可便于将柜体悬挂于墙面之上。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展示装置还包括:照明装置,与支撑部连接,并设于柜体中;其中,照明装置设于展示部的侧部位置和/或上部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展示装置上设置照明装置可以有效对展示装置进行照明,防止因光线暗淡,导致看不清展示装置的情况,提高了展示装置的。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展示部由与支撑部连接的一端向远离支撑部的一端由上至下地沿倾斜于水平面的方向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展示部设置为倾斜于水平面的方向,一方面,改善了展示装置的观赏性,另一方面,使展示部上盛放的展示物品便于观看以及便于获取。由于展示部倾斜与水平面,可根据展示部倾斜水平面的方向获取到展示商品,进而提高了观赏和获取展示物品的便捷性,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展示部包括:第一展示臂;第二展示臂,与第一展示臂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其中,第一展示臂和第二展示臂分别与支撑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展示部设置第一展示臂和第二展示臂,且将第一展示臂与第二展示臂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即第一展示臂和第二展示臂为对称关系,以使展示部更加美观,改善展示装置的观赏性。另外,第一展示臂和第二展示臂分别与支撑部连接,使支撑部可以有效支撑第一展示臂和第二展示臂,防止第一展示臂和第二展示臂移出展示装置,以使展示装置更加稳定,提高了展示装置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第一展示臂和第二展示臂可以共同盛放物品,提高了盛放展示物品的可靠性。其中,设置第二展示臂与第一展示臂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使第二展示臂和第一展示臂可以有效对称,使展示部更加美观。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展示装置还包括:第一挡壁,设于第一展示臂远离支撑部的一端,与第一展示臂包围限定出第一夹角;第二挡壁,设于第二展示臂远离支撑部的一端,与第二展示臂包围限定出第二夹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展示部设置第一挡壁和第二挡壁,以有效防止放置在展示部上的展示物品移出展示装置,提高了放置展示物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地,将第一挡壁设置在第一展示臂远离支撑部的一端,并与第一展示臂包围限定出第一夹角,一方面,如果盛放在展示部的展示物品沿着展示臂的方向滑落,由于第一展示臂和第一挡壁之间限定出第一夹角,使得展示物品不能够滑出展示装置,还可以使展示物品便于取出,提高了展示装置的可靠性和获取展示物品的便捷性。同样地,将第二挡壁,设于第二展示臂远离支撑部的一端,与第二展示臂包围限定出第二夹角,使两边与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设置,提高了展示装置的可靠性和获取展示物品的便捷性。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展示部包括:第一展示部;第二展示部,与第一展示部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其中,第一展示部和第二展示部分别与支撑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展示部包括第一展示部和第二展示部,在并设置第二展示部与第一展示部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即第一展示部和第二展示部为对称设置状态,以使展示部更加美观,改善了观赏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展示部和第二展示部沿第三方向,使顺着展示部的方向就可观看或者获取到展示物品,提高了观赏和获取展示物品的便捷性。另外,设置第一展示部和第二展示部分别与支撑部连接,也即,由于支撑部对第一展示部和第二展示部的支撑作用使得展示部不会移出展示装置,提高了展示物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支撑部包括:支撑座;支撑杆,与支撑座连接,并由支撑座的表面沿第一方向伸出;支撑架,与支撑座和支撑杆分别连接;其中,展示部的一端与支撑杆连接,展示部的另一端与支撑架连接。
通过在支撑部中设置支撑座和支撑杆,以有效支撑展示装置中的展示部,防止展示部移出导致在展示部盛放的展示商品的滑落,提高了展示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外,设置支撑座的表面沿第一方向伸出支撑杆,并将展示部与支撑杆连接,使得展示部沿着第一方向有规律的设置在支撑杆上面,一方面是展示部更加美观,另一方面由于有支撑座支撑支撑杆,由此提高了展示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展示装置的第一侧面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展示装置的第一俯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展示装置的第二侧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展示装置的第二俯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展示装置的第三侧面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展示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展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7图中标记与结构的对应关系如下:
100:展示装置,110:支撑部,112:支撑座,114:支撑杆,116:支撑架,120:展示部,122:第一展示臂,124:第二展示臂,126:第一展示部,128:第二展示部,132:第一挡壁,134:第二挡壁,140:照明装置,150:柜体,152:支撑脚,154:悬挂部,X:第二方向,Y:第一方向,Z:第三方向,S: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展示装置100,包括:支撑部110、多个展示部120和柜体150。多个展示部120与支撑部110连接。支撑部110的至少一部分和展示部120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柜体150中。其中,至少两个展示部120沿第一方向Y排列设置,任两个在第一方向Y上相邻的展示部120之间设有间隙S。
在本实施例中,展示装置100包括支撑部110和多个展示部120,多个展示部120沿第一方向Y依次在支撑部110上进行排列设置,且多个展示部120均与支撑部110连接。其中,展示部120向远离支撑部110的方向延伸,可以扩大展示部120的展示空间以及取放空间,方便在展示部120上取放物品。支撑部110起到支撑展示部120的作用,防止展示部120移出展示装置100,提高了展示装置100的稳定性。另外,展示装置100中包括多个展示部120,并在相邻的两个展示部120之间设有间隙S,使得便于在展示部120上展示不同的商品,多个展示部120以盛放不同的展示商品,可以同时展示多种商品,改善了展示商品的单一性情况。另外,设置至少两个展示部120沿第一方向Y排列设置。使展示部120有规则的进行排列,提高了展示装置100的观赏性。
其中,展示装置100可用于售卖产品的商户。如果一家店铺售卖多种商品,可以根据售卖商品的大小来调整两个展示部120之间的间隙S,以在每一个展示部120上放置一种商品。这样可以实现同时展示不同商品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展示装置100包括柜体150,柜体150的作用在于容纳支撑部110和展示部120。柜体150的至少一部分可为玻璃等透明材料,以便于向顾客展示产品。此外,柜体150的侧部或上部可设置推拉门体或旋转开闭门体,以供使用者取放被展示的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尤其适用于对瓷砖、地板、柜体板材等建筑装饰产品进行展示。建筑装饰产品通常为板状材料,其样式、色彩和花纹的种类较多。本实施例的展示装置100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Y排列设置的展示部120,多个展示部120尤其适用于承载和展示多种多样的板状建筑装饰产品,其便于顾客浏览选购,亦便于使用者或商户陈列布置被展示的产品。此外,由于建筑装饰产品的重量通常较大,其一旦意外地从展示装置100上跌落,不仅容易导致产品损坏,还容易砸伤顾客。因此,本实施例为展示装置100设置了柜体150,支撑部110的至少一部分和展示部120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柜体150中,以保护被展示的产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展示装置100,除上述实施例1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柜体150具有以下结构之一:长方体结构、圆柱体结构、直角弯折结构。
本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的店面空间布置和使用者的展示需求,对柜体150的形状在长方体结构、圆柱体结构、直角弯折结构之中进行选择。其中,长方体结构的柜体150适用于设置在室内空间的边缘位置,其形状规整,易于摆放。圆柱体结构的柜体150适用于设置在室内空间的中部位置,其占地面积小,并且便于客户围绕展示装置100进行浏览。本实施例的直角弯折结构是指由两个长方体结构相互拼接而成的结构,直角弯折结构的柜体150便于摆放在室内空间的角落位置,以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展示装置100,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柜体150设置于地面或悬挂于墙面。
换言之,本实施例的柜体150可为落地式的地柜或悬挂式的墙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的店面空间布置和使用者的展示需求,对柜体150的设置位置进行选择。落地式的地柜便于顾客和使用者由展示装置100中取放产品,悬挂式的墙柜可达到节省室内空间的目的。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展示装置100,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柜体150包括:支撑脚152和/或悬挂部154。支撑脚152设于柜体150的下部位置,展示装置100通过支撑脚152与地面接触。悬挂部154设于柜体150的侧部位置和/或上部位置,展示装置100通过悬挂部154与墙面连接。
支撑脚152可便于将柜体150支撑于地面,悬挂部154可便于将柜体150悬挂于墙面之上。本实施例的支撑脚152可为长方体形状的支撑脚或圆柱或圆台形状的支撑脚,支撑脚152由柜体150的下表面伸出,与地面相互抵触,以支撑柜体150。悬挂部154与墙面之间可通过螺钉、铆钉等紧固件连接,以保证柜体150悬挂的稳定程度。
实施例5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展示装置100,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展示装置100还包括:照明装置140,与支撑部110连接,并设于柜体150中;其中,照明装置140设于展示部120的侧部位置和/或上部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照明装置140可以设置成箱体结构,位于支撑部110的一侧,除了能够起到照明的作用,还可以使得展示装置100的整体结构更稳定。通过在展示装置100上设置照明装置140可以有效对展示装置100进行照明,防止因光线暗淡,导致看不清展示装置100的情况,提高了展示装置100的整体视觉效果。
其中,照明装置140可以进行选择配置,现在很多的商场中相对光线比较暗淡,都需要设置照明灯对所售卖的商品进行照明,使用户看的更加清楚。还可以对照明的光线进行调节,使照明灯光下的商品在灯光下显得更加明亮,设置照明装置140可使展示装置100被观看的更加清楚。
实施例6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展示装置100,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展示部120由与支撑部110连接的一端向远离支撑部110的一端由上至下地沿倾斜于水平面的方向设置。
通过将展示部120设置为倾斜于水平面的方向,一方面,改善了展示装置100的观赏性,另一方面,使展示部120上盛放的展示物品便于观看以及便于获取。由于展示部120倾斜于水平面,可根据展示部120倾斜水平面的方向获取到展示商品,进而提高了观赏和获取展示物品的便捷性,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其中,倾斜的角度可以人为进行设置,但是如果设置的倾斜方向与水平的垂直线接近平行,会导致展示部120过于陡峭,使放在展示部120上的商品容易滑落。如果设置倾斜的角度接近于水平方向,则属于普通设置,展示部120上展示的物品进入视线的范围受限,不容易从整体上观看展示部120上的物品,且由于平视的视觉角度,使多个展示部120展示的各种不同物品更不容易尽可能地一眼就观看到,这对需要“扫视”展示装置100以获取展示部120上陈列的物品的信息的用户带来了不便。另外,水平放置的商品也容易带来审美疲劳。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倾斜设置展示部120,将商品放在展示部120上,也就更容易从整体上观看展示部120上所展示的物品,甚至在距离展示装置100比较远的位置就可以观看到展示部120上陈列的物品的大部分外部特征甚至全貌,使得观看商品非常的便捷,更全面地发挥了展示部120的展示功能。
实施例7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展示装置100,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展示部120包括:第一展示臂122和第二展示臂124。第二展示臂124与第一展示臂122沿第二方向X相对设置。其中,第一展示臂122和第二展示臂124分别与支撑部11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展示臂122的一端与支撑部110连接,同样地,第二展示臂124的一端也与支撑部110连接,第一展示臂122和第二展示臂124均相对支撑部110向外延伸,使支撑部110可以有效支撑第一展示臂122和第二展示臂124,防止第一展示臂122和第二展示臂124移出展示装置100,以使展示装置100更加稳定,提高了展示装置100的稳定性。第一展示臂122与第二展示臂124沿第二方向X相对设置,使第一展示臂122和第二展示臂124之间间隔开了一定距离,既起到了支撑被展示物品的作用,又减轻了展示部120的整体重量。另外,第一展示臂122和第二展示臂124对称设置,以使展示部120更加美观,可以改善展示装置100的观赏性。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展示臂122和第二展示臂124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既可以通过第一展示臂122和第二展示臂124支撑被展示的物品,还可以在第一展示臂122和第二展示臂124上放置板体,例如铁板或木板,板体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板体上既可以放置物品,也能够对展示部120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由于将商品直接放置在第一展示臂122和第二展示臂124上,长时间使用状态下会对第一展示臂122和第二展示臂124造成磨损,从而降低展示部120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展示臂可以盛放用以盛放展示物品的材料,以有效盛放展示物品,提高了盛放展示物品的可靠性。其中,设置第二展示臂124与第一展示臂122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使第二展示臂124和第一展示臂122可以有效对称,使展示部120更加美观。
第一展示臂122的材质和第二展示臂124的材质均可以为木质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也可以为铁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其中,当第一展示臂122和第二展示臂124选择铁质材料或不锈钢材料等金属材料制作时,展示部120就可以盛放更重的商品。当第一展示臂122和第二展示臂124选择木质或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制作时,展示部120就可以盛放一些轻质物件,比如玩具或者生活用品以及食物等等。另外,选择非金属的轻质材料来制作第一展示臂122和第二展示臂124,还可以减轻与支撑部110连接时,支撑部110需要承受的重量,容易保证第一展示臂122和第二展示臂124与支撑部110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实施例8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展示装置100,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展示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挡壁132和第二挡壁134。第一挡壁132设于第一展示臂122远离支撑部110的一端,与第一展示臂122包围限定出第一夹角。第二挡壁134设于第二展示臂124远离支撑部110的一端,与第二展示臂124包围限定出第二夹角。
第一挡壁132和第二挡壁134设置在展示部120远离支撑部110的一端,类似展示部120在远离支撑部110的一端设置一个弯钩状的结构,通过在展示部120设置第一挡壁132和第二挡壁134,以有效防止放置在展示部120上的展示物品移出展示装置100,提高了放置展示物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地,将第一挡壁132设置在第一展示臂122远离支撑部110的一端,并与第一展示臂122包围限定出第一夹角,一方面,如果盛放在展示部120的展示物品沿着展示臂的方向滑落,由于第一展示臂122和第一挡壁132之间限定出第一夹角,使得展示物品不能够滑出展示装置100,还可以使展示物品便于取出,提高了展示装置100的可靠性和获取展示物品的便捷性。同样地,将第二挡壁134,设于第二展示臂124远离支撑部110的一端,与第二展示臂124包围限定出第二夹角,使两边与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设置,提高了展示装置100的可靠性和获取展示物品的便捷性。其中,挡壁与展示臂限定出的夹角可以进行设置,最好是小于90度,如果有商品沿着展示臂滑下来,可以使商品不至于再向下滑出展示装置100。
实施例9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展示装置100,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展示部120包括:第一展示部126和第二展示部128。第二展示部128与第一展示部126沿第三方向Z相对设置。其中,第一展示部126和第二展示部128分别与支撑部11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展示部126和第二展示部128相对支撑部110在第三方向Z相相反的方向延伸设置,为对称设置,能够保证支撑部110对第一展示部126和第二展示部128进行支撑时,支撑结构的稳定性使得展示部120不会移出展示装置100,提高了展示物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进一步地,第一展示部126和第二展示部128之间呈一定的夹角设置,夹角为锐角,使第一展示部126和第二展示部128从上到下延伸,为了进一步保证支撑部110对第一展示部126和第二展示部128起到更稳定的支撑作用,第一展示部126和第二展示部128与第三方向Z的夹角分别为45°。
另外,第一展示部126和第二展示部128以对支撑部110为对称中心相对设置,也充分利用了空间,可以展示更多的物品,且在视觉上没有凌乱感,使展示部120的整体视觉上更加美观,改善了观赏性。另一方面,将第三方向Z设置成面向人体方向,在观看各个展示部120上展示的商品时,稍微侧视就容易做到整体全部观看,因此,通过将第一展示部126和第二展示部128沿第三方向Z设置,使面向展示部120的方向就可观看或者获取到展示物品,提高了观赏和获取展示物品的便捷性。
实施例10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展示装置100,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支撑部110包括:支撑座112、支撑杆114和支撑架116。支撑杆114与支撑座112连接,并由支撑座112的表面沿第一方向Y伸出。支撑架116与支撑座112和支撑杆114分别连接。其中,展示部120的一端与支撑杆114连接,展示部120的另一端与支撑架116连接。
支撑杆114为矩形杆状结构,支撑杆114沿第一方向Y设置,第一方向Y为在空间上下延伸的方向,将第一展示部126设于支撑杆114的第一侧,第二展示部128设于支撑杆114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均沿Z方向设置,使得第一展示部126与第二展示部128呈对称位置关系,提高了展示部120的美观性。支撑座112可以设置成矩形框架结构,不仅能够起到对支撑杆114的支撑作用,还能够减轻展示装置100整体的重量,便于搬运。为了进一步减轻重量,矩形框架结构由方管组成,例如可以是方钢管。在矩形框架结构内设置十字架,十字架也可以由方管组成。支撑杆114的一端与十字架的交叉处连接,十字架可以设置成将矩形框架结构的内部空间进行均匀分隔的结构,使支撑座112的对称结构能够进一步保证支撑座112对支撑杆114起到更稳定的支撑作用。因此,通过在支撑部110中设置支撑座112和支撑杆114,可以有效支撑展示装置100中的展示部120,防止展示部120移出导致在展示部120盛放的展示商品的滑落,提高了展示装置100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外,设置支撑座112的表面沿第一方向伸出支撑杆114,并将展示部120与支撑杆114连接,使得展示部120沿着第一方向Y有规律地设置在支撑杆114上,并使支撑杆114可以更好地承重。
支撑架116可以设置成倒U形结构,支撑架116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支撑座112连接,且支撑杆114的一端与支撑架116的弧形部分的中部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支撑部110的结构稳定性。另外,支撑架116的厚度与支撑杆114的厚度相同时,第一展示部126和第二展示部128贴合支撑杆114的表面向外延伸至支撑架116的侧部,支撑架116的侧部对第一展示部126和第二展示部128也相互贴合,因此,支撑架116的侧部对第一展示部126和第二展示部128能够进一步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展示部126和第二展示部128结构的稳定性。因此,支撑架116可以支撑展示装置100中的支撑部110不移出展示装置100,以提高展示装置100的可靠性。其中,设置支撑部110与支撑座112和支撑杆114分别进行连接,可以更加充分,且有效地对支撑杆114进行固定,提高了展示装置10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1.多个展示部120可以同时展示多种商品,改善了展示商品的单一性情况,提高了展示装置100的观赏性和整齐程度。
2.展示装置100设置了柜体150,支撑部110的至少一部分和展示部120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柜体150中,以保护待展示的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部;
多个展示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柜体,所述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展示部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柜体中;
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展示部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任两个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展示部之间设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具有以下结构之一:
长方体结构、圆柱体结构、直角弯折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柜体设置于地面或悬挂于墙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包括:
支撑脚,设于所述柜体的下部位置,所述展示装置通过所述支撑脚与地面接触;和/或
悬挂部,设于所述柜体的侧部位置和/或上部位置,所述展示装置通过所述悬挂部与墙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照明装置,与所述支撑部连接,并设于所述柜体中;
其中,所述照明装置设于所述展示部的侧部位置和/或上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展示部由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由上至下地沿倾斜于水平面的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部包括:
第一展示臂;
第二展示臂,与所述第一展示臂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展示臂和所述第二展示臂分别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挡壁,设于所述第一展示臂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展示臂包围限定出第一夹角;
第二挡壁,设于所述第二展示臂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展示臂包围限定出第二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部包括:
第一展示部;
第二展示部,与所述第一展示部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展示部和所述第二展示部分别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
支撑座;
支撑杆,与所述支撑座连接,并由所述支撑座的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伸出;
支撑架,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支撑杆分别连接;
其中,所述展示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展示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05341.3U CN211883139U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展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05341.3U CN211883139U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展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83139U true CN211883139U (zh) | 2020-11-10 |
Family
ID=73290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205341.3U Active CN211883139U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展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83139U (zh) |
-
2020
- 2020-02-25 CN CN202020205341.3U patent/CN21188313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062402A (en) | Modular merchandising display rack | |
US20080272078A1 (en) | Display tray | |
US20100148024A1 (en) | Display Stand With Table | |
US4255001A (en) | Display case | |
US20050173359A1 (en) | Store lead-in fixture for a product dump table | |
US4276984A (en) | Wine rack | |
CN111166112A (zh) | 展示装置 | |
CN104094332A (zh) | 展示柜 | |
US20100148025A1 (en) | Display mounting | |
CN211883139U (zh) | 展示装置 | |
US4844395A (en) | Suction-cup with a clutch flexible pipe, fitted to prop up some points of support for clothes on transparent or not transparent panels, particularly suitable to prepare shop-windows, shows, etc. | |
CN208658449U (zh) | 一种日用百货分类用展示柜 | |
CN108634720A (zh) | 展示架 | |
US10019917B1 (en) | Sign holder and sign for a chair | |
CN211883200U (zh) | 展示装置 | |
EP1014837B1 (en) | Display unit | |
CN104717908B (zh) | 冷却装置及检修门 | |
CN111202396A (zh) | 展示装置 | |
US7757418B1 (en) |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 |
CN212066344U (zh) | 一种电商产品展示装置 | |
US6131745A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CN210643431U (zh) | 一种具有自动升降玻璃门的展柜 | |
JP2017506567A (ja) | ファーニチャーシステム | |
CN213721054U (zh) | 一种带二十二点五度开启式球面玻璃的服务柜 | |
KR102048247B1 (ko) | 쥬어리 전시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