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822982U - 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2982U
CN211822982U CN201922317615.8U CN201922317615U CN211822982U CN 211822982 U CN211822982 U CN 211822982U CN 201922317615 U CN201922317615 U CN 201922317615U CN 211822982 U CN211822982 U CN 211822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rail
door
plat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176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玉路
陈维佳
黄进杰
彭青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lc Shangha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llc Shangha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llc Shangha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llc Shangha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176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2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2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2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该系统包括箱体、热交换器(2)和鼓风装置,所述的热交换器和鼓风装置设置在箱体内部,热交换器和鼓风装置并排放置,所述的箱体包括上箱盖(11)和门板(15),上箱盖(11)和门板(15)使用铰链连接,所述的鼓风装置包括将进风,送风,回风,排风的路径分割的机身泡沫(33),该机身泡沫(33)一体成型,且与箱体之间紧紧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主机厚度小,隔音、保温、密封性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作为一种解决室内外空气交换的设备,越来越被广泛的使用在建筑中。一般新风系统的主机大多安装在厨房或卫生间的吊顶中,因国内住房大多已公寓平层为主,层高有一定的限制,而且大多房屋的厨房及卫生间毗邻客厅和卧室,所以新风主机的厚度,运行噪音已成为新风系统的一项重要参数。新风主机其功能决定了结构,而这些部件的性能决定了其尺寸大小,加上机器内部的风道设计以及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固定,最终决定了主机的大小与厚度以及运行时的噪音程度。
目前市面上的热交换新风主机大多厚度较厚,很难满足吊顶较低的房屋的安装要求。维护门板多在垂直方向底面,维护检修区域需要较大空间。机身内的风道以钣金结构为主,分为进风,送风,回风,排风四个路径,风机与机身采用硬连接,机壳内壁仅贴一层薄海绵或是较薄的泡沫,实际很难达到隔音,保温,以及整机密封性的效果。在我国北方,因室外温差较大,为了避免主机机身内的冷凝水结冰,整机的密封性和保温非常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主机厚度小,隔音、保温、密封性好的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该系统包括箱体、热交换器和鼓风装置,所述的热交换器和鼓风装置设置在箱体内部,热交换器和鼓风装置并排放置,所述的箱体包括上箱盖和门板,上箱盖和门板使用铰链连接,所述的鼓风装置包括将进风,送风,回风,排风的路径分割的机身泡沫,该机身泡沫一体成型,且与箱体之间紧紧贴合,其本身的结构即为风道,将进风,送风,回风,排风的路径合理分割,因机身泡沫为一体成型结构,本身没有结构上的缝隙,避免了不同路径的空气之间的流窜,保证了机身内部的密封性,同时因内部结构的简化,大大降低了主机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鼓风装置还包括送风风机和回风风机,所述的送风风机镶嵌在机身泡沫上方,所述的回风风机镶嵌在机身泡沫下方,所述的送风风机和回风风机与机身泡沫之间均设有风机减震泡沫,送风风机和回风风机均通过风机安装板与箱体抵接,机身泡沫大小与箱体内壁尺寸相匹配,完全贴于箱体内侧,使主机内部空气与外壳金属材料完全隔绝,达到理想的保温性能。
风机安装于风机安装板,使用螺丝固定,回风风机通过风机安装板由下而上嵌入机身泡沫底部同样形状的凹槽内,风机减震泡沫与风机安装板形状相同,送风风机由下而上插入机身泡沫底部的凹槽,将风机安装板压牢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还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的右侧板上靠近门板一侧开设有室内送风口,远离门板的一侧开设有室内回风口,所述的左侧板上靠近门板一侧开设有室外排风口,远离门板的一侧开设有室外新风口,送风风机的风路与室内送风口对应,回风风机的风路与室内回风口对应,室内为热空气,室外为冷空气,各个风口使用螺丝安装于箱体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有多个缓冲垫,左侧板和右侧板通过缓冲垫的四周面和上下面达到减震效果,缓冲垫通过安装挂件固接在左侧板或右侧板上,所述的左侧板上设有将室外排风口和室外新风口的风分割开的侧隔板,该侧隔板还与下文所述的左边导轨抵接,和左侧板使用螺丝固定于机身内部,隔开室外新风和室外排风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还包括下箱盖和后背板,所述的下箱盖上还设有下面导轨,所述的门板与下箱盖卡合连接,所述的下箱盖和左侧板之间设有两个左盖板,左盖板分别与门板和后背板靠近左侧板的一侧抵接,所述的下箱盖和上箱盖之间还设有两个导轨压板,导轨压板分别与门板和后背板远离左侧板的一侧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个左盖板之间设有左边导轨,所述的两个导轨压板之间设有右边导轨,两条边导轨分别使用螺丝固定于左盖板和导轨压板之间,所述的上箱盖上还设有上面导轨,所述的热交换器卡接在左边导轨、右边导轨、上面导轨和下面导轨之内,热交换器安装采用塑料导轨,与导轨精密配合,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边导轨与下面导轨之间,左边导轨与上面导轨之间,右边导轨与下面导轨之间,均设有初效滤网,该初效滤网与热交换器的外部轮廓抵接,初效滤网顺着边导轨和面导轨插入安装于机身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交换器和机身泡沫之间还设有高效滤网,该高效滤网与前盖板垂直连接,并设置在滤盒内,可以通过滤盒将高效滤网拆卸下来,该前盖板与机身泡沫抵接,并与门板并排连接,这样一来就把新风系统的前面全部封死了。
进一步地,所述的前盖板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电控盒和接线座,所述的接线座安装在前盖板上,使用螺丝固定在前盖板上,接线座上方罩有电控盒用以保护,整个控制电路的线盒也安装于前盖板上,并使用螺丝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门板内还设有防止漏风的门板密封棉。
风机、滤网等组件嵌于机身泡沫内或与机身泡沫抵接,不使用螺丝固定,最大程度上降低了部件之间因运行产生的振动与噪音,系统内部部件均为软连接,安装与拆卸无需任何工具,减轻了前期生产与后期维护的时间成本。
上箱盖和门板使用铰链连接,方便用户从侧面打开门板,而侧开方式,有效节省维护和检修空间,只需开45cm*45cm的标准检修口即可,方便更换新风系统内部的热交换器、鼓风装置或滤网等零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机身泡沫一体成型,且与箱体之间紧紧贴合,机身泡沫本身的结构即为风道,将进风,送风,回风,排风的路径合理分割,因机身泡沫为一体成型结构,本身没有结构上的缝隙,避免了不同路径的空气之间的流窜,保证了机身内部的密封性,同时因内部结构的简化,大大降低了主机的厚度和重量;
(2)机身泡沫大小与箱体内壁尺寸相匹配,完全贴于箱体内侧,使主机内部空气与外壳金属材料完全隔绝,达到理想的保温性能;
(3)风机安装于风机安装板,使用螺丝固定,回风风机通过风机安装板由下而上嵌入机身泡沫底部同样形状的凹槽内,风机减震泡沫与风机安装板形状相同,送风风机由下而上插入机身泡沫底部的凹槽,将风机安装板压牢固定,这样实现了结构一体化,既能节约空间,又可以减少震动;
(4)热交换器安装利用了导轨,热交换器与导轨精密配合,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密封性;
(5)风机、滤网等组件嵌于机身泡沫内或与机身泡沫抵接,不使用螺丝固定,最大程度上降低了部件之间因运行产生的振动与噪音,系统内部部件均为软连接,安装与拆卸无需任何工具,减轻了前期生产与后期维护的时间成本;
(6)上箱盖和门板使用铰链连接,方便用户从侧面打开门板,而侧开方式,有效节省维护和检修空间,只需开45cm*45cm的标准检修口即可,方便更换新风系统内部的热交换器、鼓风装置或滤网等零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新风系统爆炸图;
图2为实施例中热交换器和鼓风装置组装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中热交换器和鼓风装置组装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新风系统立体图;
图5为实施例中新风系统装配图;
图6为实施例中新风系统俯视图;
图7为实施例中新风系统主视图;
图8为实施例中热交换器内第一管道分布图;
图9为实施例中热交换器内第二管道分布图;
图中标号所示:上箱盖11、上面导轨111、下箱盖12、下面导轨121、导轨压板123、左边导轨124、右边导轨125、左盖板126、侧隔板127、后背板13、右侧板14、室内回风口141、室内送风口142、缓冲垫143、门板15、门板密封棉151、左侧板16、室外新风口161、室外排风口162、热交换器2、送风风机32、回风风机31、机身泡沫33、风机减震泡沫34、风机安装板35、初效滤网41、高效滤网42、前盖板43、电控盒51、接线座52、吊顶6、检修口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如图1-7所示,该系统包括箱体、热交换器2和鼓风装置,热交换器和鼓风装置设置在箱体内部,热交换器和鼓风装置并排放置,箱体包括上箱盖11和门板15,上箱盖11和门板15使用铰链连接,鼓风装置包括将进风,送风,回风,排风的路径分割的机身泡沫33,该机身泡沫33一体成型,且与箱体之间紧紧贴合,其本身的结构即为风道,将进风,送风,回风,排风的路径合理分割,因机身泡沫33为一体成型结构,本身没有结构上的缝隙,避免了不同路径的空气之间的流窜,保证了机身内部的密封性,同时因内部结构的简化,大大降低了主机的厚度。热交换器2和机身泡沫33之间还设有高效滤网42,该高效滤网42与前盖板43垂直连接,并设置在滤盒内,可以通过滤盒将高效滤网42拆卸下来,该前盖板43与机身泡沫33抵接,并与门板15并排连接,这样一来就把新风系统的前面全部封死了。门板15内还设有防止漏风的门板密封棉151。
热交换器2内部设有导风通道,如图8-9所示,这样可以保证进风和出风两条风路即可以互不干扰,又可以在热交换器2内进行一定程度的热交换。图 2-3中的两支箭头是指两股风的大致流动方向,并不是具体方向,因为气流是在热交换器2内部的导风通道内流动的。
鼓风装置还包括送风风机32和回风风机31,送风风机32镶嵌在机身泡沫33上方,回风风机31镶嵌在机身泡沫33下方,送风风机32和回风风机 31与机身泡沫33之间均设有风机减震泡沫34,送风风机32和回风风机31 均通过风机安装板35与箱体抵接,机身泡沫33大小与箱体内壁尺寸相匹配,完全贴于箱体内侧,使主机内部空气与外壳金属材料完全隔绝,达到理想的保温性能。风机安装于风机安装板,使用螺丝固定,回风风机31通过风机安装板由下而上嵌入机身泡沫底部同样形状的凹槽内,风机减震泡沫与风机安装板形状相同,送风风机32由上而下插入机身泡沫底部的凹槽,将风机安装板压牢固定。
箱体还包括左侧板16和右侧板14,右侧板14上靠近门板一侧开设有室内送风口142,远离门板的一侧开设有室内回风口141,左侧板16上靠近门板一侧开设有室外排风口162,远离门板的一侧开设有室外新风口161,送风风机32的风路与室内送风口142对应,回风风机31的风路与室内回风口141 对应,室内为热空气,室外为冷空气,各个风口使用螺丝安装于箱体外侧。左侧板16和右侧板14上分别设有多个缓冲垫143,左侧板和右侧板通过缓冲垫的四周面和上下面达到减震效果,缓冲垫143通过安装挂件144固接在左侧板16或右侧板14上,左侧板16上设有将室外排风口162和室外新风口161 的风分割开的侧隔板127,该侧隔板127还与下文左边导轨124抵接,和左侧板16使用螺丝固定于机身内部,隔开室外新风和室外排风区域。箱体还包括下箱盖12和后背板13,下箱盖12上还设有下面导轨121,门板15与下箱盖 12卡合连接,下箱盖12和左侧板16之间设有两个左盖板126,左盖板126 分别与门板15和后背板13靠近左侧板16的一侧抵接,下箱盖12和上箱盖 11之间还设有两个导轨压板123,导轨压板123分别与门板15和后背板13 远离左侧板16的一侧抵接。两个左盖板126之间设有左边导轨124,两个导轨压板123之间设有右边导轨125,两条边导轨分别使用螺丝固定于左盖板126 和导轨压板123之间,上箱盖11上还设有上面导轨111,热交换器2卡接在左边导轨124、右边导轨125、上面导轨111和下面导轨121之内,热交换器安装采用塑料导轨,与导轨精密配合,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密封性。
左边导轨124与下面导轨121之间,左边导轨124与上面导轨111之间,右边导轨125与下面导轨121之间,均设有初效滤网41,该初效滤网41与热交换器2的外部轮廓抵接,初效滤网41顺着边导轨和面导轨插入安装于机身内部。前盖板43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电控盒51和接线座52,接线座52安装在前盖板43上,使用螺丝固定在前盖板43上,接线座52上方罩有电控盒51用以保护,整个控制电路的线盒也安装于前盖板43上,并使用螺丝固定。
该新风系统安装在吊顶6上,并在吊顶上开设有检修口7,风机、滤网等组件嵌于机身泡沫33内或与机身泡沫33抵接,不使用螺丝固定,最大程度上降低了部件之间因运行产生的振动与噪音,系统内部部件均为软连接,安装与拆卸无需任何工具,减轻了前期生产与后期维护的时间成本。
上箱盖11和门板15使用铰链连接,方便用户从侧面打开门板,而侧开方式,有效节省维护和检修空间,只需开45cm*45cm的标准检修口即可,方便更换新风系统内部的热交换器、鼓风装置或滤网等零部件。

Claims (10)

1.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该系统包括箱体、热交换器(2)和鼓风装置,所述的热交换器(2)和鼓风装置设置在箱体内部,热交换器(2)和鼓风装置并排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包括上箱盖(11)和门板(15),上箱盖(11)和门板(15)使用铰链连接,所述的鼓风装置包括将进风,送风,回风,排风的路径分割的机身泡沫(33),该机身泡沫(33)一体成型,且与箱体之间紧紧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鼓风装置还包括送风风机(32)和回风风机(31),所述的送风风机(32)镶嵌在机身泡沫(33)上方,所述的回风风机(31)镶嵌在机身泡沫(33)下方,所述的送风风机(32)和回风风机(31)与机身泡沫(33)之间均设有风机减震泡沫(34),送风风机(32)和回风风机(31)均通过风机安装板(35)与箱体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还包括左侧板(16)和右侧板(14),所述的右侧板(14)上靠近门板一侧开设有室内送风口(142),远离门板的一侧开设有室内回风口(141),所述的左侧板(16)上靠近门板一侧开设有室外排风口(162),远离门板的一侧开设有室外新风口(1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板(16)和右侧板(14)上分别设有多个缓冲垫(143),缓冲垫(143)通过安装挂件固接在左侧板(16)或右侧板(14)上,所述的左侧板(16)上设有将室外排风口(162)和室外新风口(161)的风分割开的侧隔板(12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还包括下箱盖(12)和后背板(13),所述的下箱盖(12)上还设有下面导轨(121),所述的门板(15)与下箱盖(12)卡合连接,所述的下箱盖(12)和左侧板(16)之间设有两个左盖板(126),左盖板(126) 分别与门板(15)和后背板(13)靠近左侧板(16)的一侧抵接,所述的下箱盖(12)和上箱盖(11)之间还设有两个导轨压板(123),导轨压板(123)分别与门板(15)和后背板(13)远离左侧板(16)的一侧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左盖板(126)之间设有左边导轨(124),所述的两个导轨压板(123)之间设有右边导轨(125),所述的上箱盖(11)上还设有上面导轨(111),所述的热交换器(2)卡接在左边导轨(124)、右边导轨(125)、上面导轨(111)和下面导轨(121)之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边导轨(124)与下面导轨(121)之间,左边导轨(124)与上面导轨(111)之间,右边导轨(125)与下面导轨(121)之间,均设有初效滤网(41),该初效滤网(41)与热交换器(2)的外部轮廓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2)和机身泡沫(33)之间还设有高效滤网(42),该高效滤网(42)与前盖板(43)垂直连接,该前盖板(43)与机身泡沫(33)抵接,并与门板(15)并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盖板(43)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电控盒(51)和接线座(52),所述的接线座(52)安装在前盖板(43)上,接线座(52)上方罩有电控盒(5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板(15)内还设有防止漏风的门板密封棉(151)。
CN201922317615.8U 2019-12-22 2019-12-22 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 Active CN211822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7615.8U CN211822982U (zh) 2019-12-22 2019-12-22 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7615.8U CN211822982U (zh) 2019-12-22 2019-12-22 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2982U true CN211822982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33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17615.8U Active CN211822982U (zh) 2019-12-22 2019-12-22 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29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7526A (zh) 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07688351U (zh) 一种内部全泡沫结构的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机
CN207279799U (zh) 带有新风系统的弧形管道壁挂空调机
KR100798498B1 (ko) 방송국 스튜디오의 벽부형 공조시스템
CN201028730Y (zh) 一种自动换热式建筑防噪音通风装置
CN211822982U (zh) 一种侧开门全热交换空气净化新风系统
JP2000506965A (ja) 換気装置及びその取付用窓
CN214468963U (zh) 一种户式五衡新风空调机组
JPH10318578A (ja) 換気空調ユニット
CN212644826U (zh) 一种具有室内环境调节系统的集装箱
CN211503041U (zh) 一种吊顶式新风净化换气装置
CN209541094U (zh) 一种带取暖功能壁挂空气置换主机
CN114459141A (zh) 风管机吊顶安装结构
JP3903844B2 (ja) 熱交換換気装置
CN208431867U (zh) 壁挂式新风净化系统
CN209068671U (zh) 多面摆放立式新风机
CN217876086U (zh) 一种取暖新风净化主机
CN112728647A (zh) 户式五衡新风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1854011A (zh) 一种具有室内环境调节系统的集装箱
CN221172421U (zh) 一种带增压结构的中央热空调
JP5446220B2 (ja) 送風装置
CN221172497U (zh) 单向流新风机以及风管机
CN222298152U (zh) 一种新风设备及其外壳组件
CN212720138U (zh) 一种有热交换器的吊顶式新风空气净化机
CN220083253U (zh) 一种用于热交换新风设备改造的厨卫排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