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6838U - 一种手术电钩刀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术电钩刀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96838U CN211796838U CN202020253781.6U CN202020253781U CN211796838U CN 211796838 U CN211796838 U CN 211796838U CN 202020253781 U CN202020253781 U CN 202020253781U CN 211796838 U CN211796838 U CN 2117968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king
- working section
- shape
- tool bit
- seg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电钩刀头,包括第一工作段、第二工作段、尾部,三者依次按一定角度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一工作段的前端部呈“犁”形,其背面延长度方向向外鼓起一个弧形,第二工作段与尾部之间的夹角为40°~50°,第一工作段和第二工作段设置为“V”字形,二者之间的夹角为100°~110°,第一工作段与尾部平行线的夹角为20°~40°,两工作段位于“V”字形的外侧面呈“棱”形,“棱”形边缘设置为圆角。上述手术电钩刀头形状独特,具有多个工作点和工作面,手术时刀头与患者机体组织表面的接触面可大可小,分离效果和电凝效果更好,操作性、时效性、安全性更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医疗器械,特别指一种外科手术电钩刀头。
背景技术
手术电刀是外科医生实施外科手术最常用的医疗器械之一,术者执刀实施手术时,整个电刀与患者机体组织平面形成45°~60°的夹角。目前术中常用的电刀刀头类似于长方体,前端为圆弧形,使用时刀刃与患者机体组织形成线接触,这在操作时极易产生组织切割深度不同的问题,术者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刀面倾斜,造成刀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切割,误伤切割面深部的重要组织,特别是在骨骼化手术中,现有的手术刀头很容易误伤血管、胆管等,在进行较精巧细小组织的切割时此类风险更大,问题更突出。此外,现有的电刀刀头功能单一,手术过程中必须频繁更换不同形状的刀头才能满足需要,这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也增大了手术的风险。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外形独特,功能先进,多工作面,手术时操作性、时效性及安全性更高的手术电钩刀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形状独特,同时具有多个工作点和工作面,且手术时刀头与患者机体组织表面的接触面可大可小,在做手术时分离效果以及电凝效果更好,操作性、时效性及安全性更高的手术电钩刀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由如下结构来实现:一种手术电钩刀头,包括第一工作段(1)、第二工作段(2)、尾部(3),所述第一工作段(1)和第二工作段(2)、尾部(3)依次按一定角度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
所述第一工作段(1)长度为4~5mm,前端部呈“犁”形,这一形状使前端部背面与切割组织平面形成面与面的接触,便于将精细组织从另一组织平面提拉分离开,从而进行电切,同时对于一些组织可起到电凝作用;所述第一工作段(1)的背面延长度方向向外鼓起一个弧形,这一形状使第一工作段(1)在手术过程中与患者机体组织的接触面积较小,有效避免在电切、电凝的过程中损伤周围其它组织;
所述第二工作段(2)长度为3~5mm,与尾部(3)之间的夹角为40°~50°,这便于术者观察手术部位,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所述第一工作段(1)和第二工作段(2)设置为“V”字形,两工作段之间的夹角为100°~110°,所述第一工作段(1)与尾部(3)平行线的夹角为20°~40°,这一角度便于术者分离组织,对一些出血点进行精细电凝,同时有利于避免外侧面圆弧处接触到所要分离组织的后方,误伤周围其他组织,对于一些无法钝性分离的组织,术者可利用这样的结构打开一个平面,用前端电切或者钝性分离,从而进行精细解剖且时效性更好;所述第一工作段(1)和第二工作段(2)位于“V”字形的外侧面呈“棱”形,“棱”形边缘设置为圆角,这一形状能起到钝性分离和刮的作用,在手术过程中,避免使一些纤细、质软的组织因推、刮、剥而破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术电钩刀头的前端和外侧面,可电凝或者电切机体组织,并能对组织进行钝性分离,进行刮的操作,从而形成多个工作面,与传统刀头头部相比,接触组织的表面积更大,手术时的电凝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手术电钩刀头侧视图;
图2手术电钩刀头内侧形状示意图;
图3手术电钩刀头外侧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手术电钩刀头,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第一工作段1、第二工作段2、尾部3,所述第一工作段1和第二工作段2、尾部3依次按一定角度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
所述第一工作段1长度为5mm,前端部呈“犁”形,这一形状使前端部背面与切割组织平面形成面与面的接触,便于将精细组织从另一组织平面提拉分离开,从而进行电切,同时对于一些组织可起到电凝作用;所述第一工作段1的背面延长度方向向外鼓起一个弧形,这一形状使第一工作段1在手术过程中与患者机体组织的接触面积较小,有效避免在电切、电凝的过程中损伤周围其它组织;
所述第二工作段2长度为4mm,与尾部3之间的夹角为45°,这便于术者观察手术部位,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所述第一工作段1和第二工作段2设置为“V”字形,两工作段之间的夹角为105°,所述第一工作段1与尾部3平行线的夹角为30°,这一角度便于术者分离组织,对一些出血点进行精细电凝,同时有利于避免外侧面圆弧处接触到所要分离组织的后方,误伤周围其他组织,对于一些无法钝性分离的组织,术者可利用这样的结构打开一个平面,用前端电切或者钝性分离,从而进行精细解剖且时效性更好;所述第一工作段1和第二工作段2位于“V”字形的外侧面呈“棱”形,“棱”形边缘设置为圆角,这一形状能起到钝性分离和刮的作用,在手术过程中,避免使一些纤细、质软的组织因推、刮、剥而破裂。
本实用新型所述手术电钩刀头的前端和外侧面,可电凝或者电切机体组织,并能对组织进行钝性分离,进行刮的操作,从而形成多个工作面,与传统刀头头部相比,接触组织的表面积更大,手术时的电凝效果更好。
Claims (3)
1.一种手术电钩刀头,包括第一工作段(1)、第二工作段(2)、尾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段(1)和第二工作段(2)、尾部(3)依次按一定角度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一工作段(1)长度为4~5mm,前端部呈“犁”形,背面延长度方向向外鼓起一个弧形;所述第二工作段(2)长度为3~5mm,与尾部(3)之间的夹角为40°~50°;所述第一工作段(1)和第二工作段(2)设置为“V”字形,两工作段之间的夹角为100°~110°,所述第一工作段(1)与尾部(3)平行线的夹角为20°~40°;所述第一工作段(1)和第二工作段(2)位于“V”字形的外侧面呈“棱”形,“棱”形边缘设置为圆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电钩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段(1)长度为5mm,所述第二工作段(2)长度为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术电钩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段(1)和第二工作段(2)之间的夹角为105°,所述第一工作段(1)与尾部(3)平行线的夹角为30°,所述第二工作段(2)与尾部(3)之间的夹角为4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53781.6U CN211796838U (zh) | 2020-03-04 | 2020-03-04 | 一种手术电钩刀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53781.6U CN211796838U (zh) | 2020-03-04 | 2020-03-04 | 一种手术电钩刀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96838U true CN211796838U (zh) | 2020-10-30 |
Family
ID=72997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25378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96838U (zh) | 2020-03-04 | 2020-03-04 | 一种手术电钩刀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9683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45842A (zh) * | 2021-12-27 | 2022-03-08 | 常州唯精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 电凝钩、手术器械及手术机器人 |
-
2020
- 2020-03-04 CN CN202020253781.6U patent/CN21179683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45842A (zh) * | 2021-12-27 | 2022-03-08 | 常州唯精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 电凝钩、手术器械及手术机器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50209624A1 (en) | Scissors for piercing and cutting anatomical vessels | |
CN211796838U (zh) | 一种手术电钩刀头 | |
JPH07284498A (ja) | 外科用メス | |
CN101461735B (zh) | 多面手术电刀刀头 | |
CN208274615U (zh) | 一种带微创单极电刀功能的新型双极电凝镊 | |
CN206355109U (zh) | 头部带凹槽设计的钩状神经剥离子 | |
CN2857868Y (zh) | 高频电刀的电极 | |
CN110882039B (zh) | 一种显微外科手术剖切刀及刀片 | |
CN214073492U (zh) | 一种用于椎间盘髓核切除的手术刀 | |
WO1998016162A1 (en) | Hook/spatula electrosurgery device and methods of forming and of using the same for tissue dissection | |
CN210749418U (zh) | 一种专用于单刃腱鞘切开刀 | |
CN201847715U (zh) | 一种静脉剥脱器具套组 | |
CN207253362U (zh) | 一种外科用组织剪 | |
CN222237772U (zh) | 一次性血管刀 | |
CN211156098U (zh) | 一种腔镜手术体表戳孔刀片 | |
CN110833442A (zh) | 一种手术刀片 | |
CN206080682U (zh) | 弧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专用电刀 | |
CN211355755U (zh) | 一种适用于脊柱科手术的多功能手术刀 | |
CN219846763U (zh) | 乳腺皮瓣剥离器 | |
CN220588325U (zh) | 神经剥离子 | |
CN217488771U (zh) | 一种蛛网膜剥离刀 | |
CN215914870U (zh) | 一种刮吸型伸缩刀 | |
CN211187503U (zh) | 具有电切电凝功能可重复使用的剪刀和血管钳及刮匙套组 | |
CN214907773U (zh) | 一种等深度组织切开器 | |
CN215960238U (zh) | 一种双极电凝剪的剪刀头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