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4595U - 凉鞋 - Google Patents
凉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94595U CN211794595U CN201921723796.8U CN201921723796U CN211794595U CN 211794595 U CN211794595 U CN 211794595U CN 201921723796 U CN201921723796 U CN 201921723796U CN 211794595 U CN211794595 U CN 2117945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le
- heel
- ball
- opening
- sand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5038 ethylene vinyl acet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1200 poly(ethylene-vinyl acet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10000003371 toe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10000002683 foot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10000001255 hallux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467 acupunct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936 stimul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56 orga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凉鞋,易于行走、且能够高效地对脚掌施加适当的刺激。凉鞋(100)的鞋底部(101)的缓冲部(101a)具有拇趾球开口部(H11)、脚后跟开口部(H13),鞋垫部(105)具有趾压凸部(P55)、拇趾球凸部(P51)、脚后跟凸部(P53)。拇趾球凸部(P51)形成为在与拇趾球附近的区域对应的位置处朝向从背面(S53)突出的方向,与拇趾球开口部(H11)嵌合。脚后跟凸部(P53)形成为在与脚的脚后跟附近的区域对应的位置处朝向从背面(S53)突出的方向,与脚后跟开口部(H13)嵌合。鞋垫部(105)由具有比鞋底部(101)更低的弹力的树脂材料形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凉鞋,特别涉及能够有效刺激脚掌的凉鞋。
背景技术
对于以往的凉鞋,使用图7进行说明。公开有一种不需要专家治疗的用于刺激脚掌穴位的健康凉鞋。该健康凉鞋1利用不同直径的刺激钉2。刺激钉可拆装地固定于健康凉鞋,能够与希望的对象人体器官的穴位相匹配而进行适当更换以及数量和位置的变更(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04-52652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所述的健康凉鞋存在如下所示的有待改善的点。在健康凉鞋中,为了支承所安装的刺激钉2,凉鞋1需要具有相当的硬度。另一方面,如果将凉鞋1变硬,则凉鞋1存在无法弯曲、难以行走、容易疲劳这些有待改善的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行走、能够高效地对脚掌施加适当的刺激的凉鞋。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凉鞋,是具有鞋底部以及鞋垫部,由规定的树脂材料形成的凉鞋,该凉鞋的特征在于,
所述鞋底部具有:
拇趾球开口部,形成为从与所述鞋垫部的背面接触的鞋垫支承面贯通至与地面接触的鞋底面的开口;
脚后跟开口部,形成为贯通至与地面接触的鞋底面的开口,
所述鞋垫部具有:
趾压凸部,形成于所述鞋垫部的表面;
拇趾球凸部,在与配置在所述趾压凸部上的脚的拇趾球附近的区域对应的位置处朝向从背面突出的方向形成,且所述拇趾球凸部与所述拇趾球开口部嵌合;
脚后跟凸部,在与配置在所述趾压凸部上的脚的后跟附近的区域对应的位置处朝向从背面突出的方向形成,且所述脚后跟凸部与所述脚后跟开口部嵌合。
由此,在由脚后跟着地的步行动作的最开始以及用拇趾球踢地面的步行动作的最后,使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不被鞋底部吸收而高效地向趾压凸部传递。进而,能够高效地对人的脚掌施加压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凉鞋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垫部由具有比所述鞋底部更低的弹力的所述树脂材料形成。
由此,鞋垫部形成为比鞋底部的弹力更低即更硬,因此使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不被鞋底部吸收而高效地向趾压凸部传递。进而,能够高效地对人的脚掌施加压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凉鞋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底部以及/或者所述鞋垫部使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而形成。
由此,不妨碍步行动作而高效地向趾压凸部传递。进而易于行走,还能够高效地对人的脚掌施加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凉鞋的一实施例的凉鞋100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从右脚用的凉鞋100卸下鞋垫部105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右脚用的凉鞋100的鞋垫部105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鞋垫部105的背面S53的图。
图5是示出从鞋底面S11侧观察将缓冲部101a与鞋垫部105组合后的状态的图。
图6是示出形成于鞋垫部105的趾压凸部P55的配置的图。
图7是示出以往的凉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凉鞋,将凉鞋100作为一例进行说明。凉鞋100由轻量且软质的树脂材料,例如以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树脂而成形。
第1凉鞋100的构成
如图1所示,凉鞋100具有鞋底部101、鞋面部103、鞋垫部105以及带子部107。
1.鞋底部101
图2示出从右脚用的凉鞋100卸下鞋垫部105的状态。鞋底部101位于鞋垫部105与地面之间。鞋底部101由轻量且软质的树脂材料形成。鞋底部101具有缓冲部101a以及侧壁部101b。
缓冲部101a作为鞋底发挥功能。缓冲部101a具有鞋底面S11(参照图5)、鞋垫支承面S13、拇趾球开口部H11以及脚后跟开口部H13。
鞋底面S11与地面接触。鞋垫支承面S13与鞋垫部105的背面S53(参照图4)接触,支承鞋垫部105。
拇趾球开口部H11形成为从鞋垫支承面S13贯通至鞋底面S11的开口。拇趾球开口部H11与形成于鞋垫部105的拇趾球凸部P51(后述)嵌合。
脚后跟开口部H13形成为从鞋垫支承面S13贯通至鞋底面S11的开口。脚后跟开口部H13与形成于鞋垫部105的脚后跟凸部P53(后述)嵌合。
侧壁部101b沿缓冲部101a的外周而形成。侧壁部101b与鞋垫支承面S13一起形成鞋垫配置空间R101。在鞋垫配置空间R101配置有鞋垫部105。
2.鞋面部103
返回图1,鞋面部103将鞋底部101的一侧边缘与另一侧边缘以拱形状连接。鞋面部103在使用时沿脚背而配置。
3.鞋垫部105
如图1所示,鞋垫部105配置在鞋底部101上,与使用者的脚掌面接触。鞋垫部105由轻量且软质的树脂材料形成,由具有比鞋底部101特别是缓冲部101a的弹力更低的树脂材料形成。即,鞋垫部105形成为比鞋底部101更硬。
图3示出右脚用的鞋垫部105的立体图。鞋垫部105具有表面S51、背面S53(参照图4)、拇趾球凸部P51、脚后跟凸部P53以及趾压凸部P55。
图4示出从背面S53观察鞋垫部105的状态。拇趾球凸部P51形成为在与配置在形成于表面S51的趾压凸部P55上的脚的拇趾球附近的区域对应的位置处从背面S53突出。拇趾球凸部P51具有从脚尖侧朝向脚后跟侧为竖长的长方体形状。此外,拇趾球凸部P51形成为朝向从背面S53突出的方向扩展。
脚后跟凸部P53形成为在与配置在形成于表面S51的趾压凸部P55上的脚的脚后跟的中央附近的区域对应的位置处从背面S53突出。脚后跟凸部P53具有长方体形状。此外,脚后跟凸部P53也与拇趾球凸部P51同样地,形成为朝向从背面S53突出的方向扩展。
图5示出从鞋底面S11侧观察将拇趾球凸部P51、脚后跟凸部P53分别与缓冲部101a的拇趾球开口部H11、脚后跟开口部H13嵌合后的状态。通过拇趾球凸部P51与拇趾球开口部H11嵌合,脚后跟凸部P53与脚后跟开口部H13嵌合,从而使鞋垫部105与缓冲部101a成为一体,防止鞋垫部105相对于缓冲部101a偏移。
拇趾球凸部P51具有拇趾球鞋底面S55,脚后跟凸部P53具有脚后跟鞋底面S57。在将拇趾球凸部P51、脚后跟凸部P53分别与缓冲部101a的拇趾球开口部H11、脚后跟开口部H13嵌合后的状态中,脚后跟凸部P53将拇趾球鞋底面S55配置于与缓冲部101a的鞋底面S11相同的平面内。即,通过拇趾球凸部P51的拇趾球鞋底面S55、脚后跟凸部P53的脚后跟鞋底面S57以及缓冲部101a的鞋底面S11形成凉鞋100的鞋底面。
人进行着最开始从脚后跟着地且最后以拇趾球踢地面的步行动作。穿凉鞋100进行步行的人在步行动作的最开始从脚后跟鞋底面S57附近接触地面。这时,人相对于地面而作用的力的反作用力从地面经由脚后跟鞋底面S57,向脚后跟凸部P53传递,进而向趾压凸部P55传递。由此,趾压凸部P55能够高效地对人的脚掌施加压力。
此外,脚后跟凸部P53形成为比缓冲部101a的弹力更低即更硬,因此使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不被缓冲部101a吸收,从而高效地向趾压凸部P55传递。进而,能够高效地对人的脚掌施加压力。
此外,穿凉鞋100进行步行的人在步行动作的最后,在拇趾球鞋底面S55附近踢地面。这时,人相对于地面而作用的力的反作用力从地面经由拇趾球鞋底面S55,向拇趾球凸部P51传递,进而向趾压凸部P55传递。由此,趾压凸部P55能够高效地对人的脚掌施加压力。
此外,鞋垫部105形成为比缓冲部101a的弹力更低即更硬,因此使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不被缓冲部101a吸收,从而高效地向趾压凸部P55传递。进而,能够高效地对人的脚掌施加压力。
另外,图6示出对于形成于鞋垫部105的表面S51的趾压凸部P55的配置。趾压凸部P55形成为与脚掌的穴位的位置对应。由此,可以适当地按压脚掌的穴位。此外,趾压凸部P55具有能够记忆由脚掌的穴位所刺激的身体的部位的形状。另外,在趾压凸部P55的表面形成更小的半球状的突起。由此,在防止脚掌的滑动的同时,提高对脚掌的按压力。
4.带子部107
带子部107在鞋面部103中,从内侧和外侧各自的缓冲部101a的边界附近开始形成为拱形状。带子部107挂住使用者的脚后跟,将使用者的脚固定在鞋垫部105上的规定的位置。
[其他实施方式]
(1)树脂材料:在所述的实施例1中,凉鞋100设为由以EVA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为主要成分的树脂等轻量且软质的树脂材料而成形,但只要是能够刺激脚掌的材料,则不限定于例示的材料。例如,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弹性体。
(2)带子部107:在所述的实施例1中,凉鞋100为具有带子部107的类型,但也可以是不具有带子部107的类型的凉鞋。
附图标记说明
100 凉鞋
101 鞋底部
101a 缓冲部
S11 鞋底面
S13 鞋垫支承面
H11 拇趾球开口部
H13 脚后跟开口部
101b 侧壁部
R101 鞋垫配置空间
103 鞋面部
105 鞋垫部
S51 表面
S53 背面
P51 拇趾球凸部
S55 拇趾球鞋底面
P53 脚后跟凸部
S57 脚后跟鞋底面
P55 趾压凸部
107 带子部。
Claims (3)
1.一种凉鞋,具有鞋底部以及鞋垫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底部具有:
拇趾球开口部,形成为从与所述鞋垫部的背面接触的鞋垫支承面贯通至与地面接触的鞋底面的开口;
脚后跟开口部,形成为贯通至与地面接触的鞋底面的开口,
所述鞋垫部具有:
趾压凸部,形成于所述鞋垫部的表面;
拇趾球凸部,在与配置在所述趾压凸部上的脚的拇趾球附近的区域对应的位置处朝向从背面突出的方向形成,且所述拇趾球凸部与所述拇趾球开口部嵌合;
脚后跟凸部,在与配置在所述趾压凸部上的脚的脚后跟附近的区域对应的位置处朝向从背面突出的方向形成,且所述脚后跟凸部与所述脚后跟开口部嵌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凉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垫部由具有比所述鞋底部更低的弹力的树脂材料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凉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底部以及/或者所述鞋垫部使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而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01904U JP3222557U (ja) | 2019-05-28 | 2019-05-28 | サンダル |
JP2019-001904U | 2019-05-2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94595U true CN211794595U (zh) | 2020-10-30 |
Family
ID=67539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2379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94595U (zh) | 2019-05-28 | 2019-10-12 | 凉鞋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222557U (zh) |
CN (1) | CN211794595U (zh) |
-
2019
- 2019-05-28 JP JP2019001904U patent/JP3222557U/ja active Active
- 2019-10-12 CN CN201921723796.8U patent/CN21179459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3222557U (ja) | 2019-08-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80289215A1 (en) | Shoe Sole Having Upwardly Sloped Front and Rear Sides | |
US20120137540A1 (en) | Composite sole assembly | |
JP2004229992A (ja) | 多機能靴中敷き | |
CN211794595U (zh) | 凉鞋 | |
CN112105274A (zh) | 刺激足部反射按摩的鞋具 | |
KR20220040811A (ko) | 지압기능을 구비한 신발깔창 | |
JP7142345B2 (ja) | 軽登山用のインソール | |
JP3134601U7 (zh) | ||
JP3134601U (ja) | 履物のインソール | |
JP2005185675A (ja) | 履物 | |
KR102130728B1 (ko) | 충격 완화, 발목 꺾임 및 질병 예방이 가능한 하이힐 | |
WO2008068871A1 (ja) | 履物台 | |
JP2018192026A (ja) | 履物用中敷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履物 | |
KR101889769B1 (ko) | 기능성 인솔 | |
JP2003135557A (ja) | 履物用つぼ刺激健康器具 | |
JP2004202074A (ja) | 靴 | |
KR101785480B1 (ko) | 발 아치의 지압효과를 향상시킬 수 있는 미드솔 분리형 신발 | |
KR200274113Y1 (ko) | 신발중창 | |
JP3626175B1 (ja) | 靴用中敷パッドおよび靴 | |
KR200456481Y1 (ko) | 기능성 보조 깔창 | |
KR100537951B1 (ko) | 발마사지가 가능한 기능성 샌들 | |
CN210539206U (zh) | 一种鞋底以及带有该鞋底的鞋子 | |
JPH0411525Y2 (zh) | ||
KR101261375B1 (ko) | 발바닥 지압이 가능한 실내화 | |
KR101967597B1 (ko) | 엄지발가락 변형 방지를 위한 하이힐용 갑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