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2501U - 一种风机并网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机并网逆变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92501U CN211792501U CN202020962337.1U CN202020962337U CN211792501U CN 211792501 U CN211792501 U CN 211792501U CN 202020962337 U CN202020962337 U CN 202020962337U CN 211792501 U CN211792501 U CN 2117925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fixedly connected
- heat dissipation
- fixed
- f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70 easy-to-clea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5 non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风机并网逆变器,包括机箱,机箱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隔板,隔板内壁与限位块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表面相贴合,两块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条,隔板远离排风机的一面设置有限位条,隔板靠近固定条的一面上端内接有固定球,固定球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当逆变器不使用时,可向上拉动固定条,固定球在拉动下向上滑动,当达到机箱上部时固定球弹出卡接在限位块和固定板中间,此时开设在隔板与机箱错位,遮挡住进风机和排风机以及散热孔,使得散热装置不会裸露在外,防尘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机并网逆变器。
背景技术
通常逆变器安装在通用的机柜中,机柜是一个具有一定保护能力的机壳,能够将内外设备和装置进行包封,机柜壳体可以采用金属或者非金属材料制造,具有散热性差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不断变化,人们对逆变器的需求越来越明显,逆变器在工作的过程中产生极大的热量,如果不对逆变器进行散热处理,那么逆变器的使用寿命将大大的降低,使得维修费用增大,为了兼顾逆变器散热与防尘性能,可变式防尘等级逆变器显得尤为重要,当机柜内温度过高时候,为了保证逆变器正常运行,必须牺牲装置一定的防尘能力并且增加通风散热能力从而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防尘装置能极大地保护着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对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起关键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并网逆变器,具备散热快,散热效果好,防尘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机并网逆变器,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后表面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机箱左右表面上端开设有孔一,所述孔一内部放置有排风机,所述机箱左右表面下端开设有孔二,所述孔二内部放置有进风机,所述机箱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内壁与限位块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表面相贴合,两块所述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隔板远离固定条的那一面上方开设有孔三,所述孔三与孔一正对,所述孔三与孔一大小相等,所述隔板远离固定条的那一面下方开设有孔四,所述孔四与孔二正对,所述孔四与孔二大小相等,所述隔板远离固定条的那一面中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隔板远离排风机的一面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隔板表面相贴合,所述限位条与机箱固定连接,所述进风机靠近机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远离进风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管。
所述隔板靠近固定条的一面上端内接有固定球,所述固定球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隔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箱左表面和右表面上均开设有与隔板正对且大小相等的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限位条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隔板前表面和后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槽和滑块相适配。
优选的,两个所述两个风管分别连接散热风管的前四根风管和后四根风管。
优选的,所述散热风管贴近逆变器内部发热装置放置。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并网逆变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风机并网逆变器,通过机箱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隔板,隔板内壁与限位块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表面相贴合,两块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条隔板靠近固定条的一面上端内接有固定球,固定球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与隔板固定连接,限位条内部设置有滑槽;隔板前表面和后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槽和滑块相适配的结构,使得逆变器不使用时,可向上拉动固定条,将两块隔板向上拉动,固定球在拉动下向上滑动,当达到机箱上部时固定球弹出卡接在限位块和固定板中间,此时开设在隔板表面的孔三和孔四刚好与孔一和孔二错开,隔板遮挡住进风机和排风机以及散热孔,使得散热装置不会裸露在外,防尘效果更好,延长了逆变器的使用寿命。
2、该风机并网逆变器,通过机箱左右表面上端均开设有孔一,孔一内部放置有排风机,机箱左右表面下端均开设有孔二,孔二内部放置有进风机,隔板远离排风机的一面设置有限位条,限位条与隔板表面相贴合,限位条与机箱固定连接,进风机靠近机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管,风管远离进风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管的结构,使得使用时,逆变器产生热量,冷风由进风机吹入风管中,通过散热风管带走一部分内部热量,当风从散热风管上端吹出时向两边扩散,风的压力带动排风机扇叶转动向外出风,多余的热风可通过开设在左右两面的散热孔排出,使得逆变器的散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板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控制单元、3孔一、4排风机、5孔二、6进风机、7固定板、8限位块、9隔板、10固定条、11孔三、12孔四、13散热孔、14限位条、15风管、16散热风管、17固定球、18弹簧、19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风机并网逆变器,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后表面设置有控制单元2,机箱1左右表面上端均开设有孔一3,孔一3内部放置有排风机4,机箱1左右表面下端均开设有孔二5,孔二5内部放置有进风机6,机箱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限位块8远离固定板7的一端设置有隔板9,隔板9内壁与限位块8远离固定板7的一端表面相贴合,两块隔板9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条10,隔板9远离固定条10的那一面上方开设有孔三11,孔三11与孔一3正对,孔三11与孔一3大小相等,隔板9远离固定条10的那一面下方开设有孔四12,孔四12与孔二5正对,孔四12与孔二5大小相等,隔板9远离固定条10的那一面中部开设有散热孔13,使用时,逆变器产生热量,冷风由进风机6吹入风管中,通过散热风管16带走一部分内部热量,当风从散热风管16上端吹出时向两边扩散,风的压力带动排风机4扇叶转动向外出风,多余的热风可通过开设在左右两面的散热孔13排出,使逆变器散热效果更好,机箱1左表面和右表面上均开设有与隔板9正对且大小相等的散热孔,隔板9远离排风机4的一面设置有限位条14,限位条14内部设置有滑槽,隔板9前表面和后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滑槽和滑块相适配,使得拉动固定条10时隔板9能顺利向上移动,限位条14与隔板9表面相贴合,限位条14与机箱1固定连接,进风机6靠近机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管15,风管15远离进风机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管16,两个风管15分别连接散热风管16的前四根风管和后四根风管,散热风管16贴近逆变器内部发热装置放置,使冷风进入散热风管16中时散热更均匀,隔板9靠近固定条10的一面上端内接有固定球17,固定球17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8,弹簧18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9,固定块19与隔板9固定连接,当逆变器不使用时,可向上拉动固定条10,将两块隔板9向上拉动,固定球17在拉动下向上滑动,当达到机箱1上部时固定球17弹出卡接在限位块8和固定板7中间,此时开设在隔板9表面的孔三11和孔四12刚好与孔一3和孔二5错开,隔板9遮挡住进风机6和排风机4以及散热孔13,使得散热装置不会裸露在外累积灰尘难以清扫,延长了逆变器的使用寿命。
在使用时,逆变器产生热量,冷风由进风机6吹入风管中,通过散热风管16带走一部分内部热量,当风从散热风管16上端吹出时向两边扩散,风的压力带动排风机4扇叶转动向外出风,多余的热风可通过开设在左右两面的散热孔13排出,当逆变器不使用时,可向上拉动固定条10,将两块隔板9向上拉动,固定球17在拉动下向上滑动,当达到机箱1上部时固定球17弹出卡接在限位块8和固定板7中间,此时开设在隔板9表面的孔三11和孔四12刚好与孔一3和孔二5错开,隔板9遮挡住进风机6和排风机4以及散热孔13,使得散热装置不会裸露在外累积灰尘难以清扫,延长了逆变器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风机并网逆变器,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后表面设置有控制单元(2),所述机箱(1)左右表面上端均开设有孔一(3),所述孔一(3)内部放置有排风机(4),所述机箱(1)左右表面下端均开设有孔二(5),所述孔二(5)内部放置有进风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远离固定板(7)的一端设置有隔板(9),所述隔板(9)内壁与限位块(8)远离固定板(7)的一端表面相贴合,两块所述隔板(9)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条(10),所述隔板(9)远离固定条(10)的那一面上方开设有孔三(11),所述孔三(11)与孔一(3)正对,所述孔三(11)与孔一(3)大小相等,所述隔板(9)远离固定条(10)的那一面下方开设有孔四(12),所述孔四(12)与孔二(5)正对,所述孔四(12)与孔二(5)大小相等,所述隔板(9)远离固定条(10)的那一面中部开设有散热孔(13),所述隔板(9)远离排风机(4)的一面设置有限位条(14),所述限位条(14)与隔板(9)表面相贴合,所述限位条(14)与机箱(1)固定连接,所述进风机(6)靠近机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管(15),所述风管(15)远离进风机(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9)靠近固定条(10)的一面上端内接有固定球(17),所述固定球(17)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8),所述弹簧(18)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9),所述固定块(19)与隔板(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左表面和右表面上均开设有与隔板(9)正对且大小相等的散热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14)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隔板(9)前表面和后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槽和滑块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两个风管(15)分别连接散热风管(16)的前四根风管和后四根风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管(16)贴近逆变器内部发热装置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62337.1U CN211792501U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一种风机并网逆变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62337.1U CN211792501U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一种风机并网逆变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92501U true CN211792501U (zh) | 2020-10-27 |
Family
ID=72955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96233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92501U (zh) | 2020-05-29 | 2020-05-29 | 一种风机并网逆变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92501U (zh) |
-
2020
- 2020-05-29 CN CN202020962337.1U patent/CN21179250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23511207A (ja) | 電子装置カバー及び電子装置コンポーネント | |
CN206864959U (zh) | 一种电气用中置柜 | |
CN103280712B (zh) | 用于户外型光伏发电设备的柜体 | |
CN211792501U (zh) | 一种风机并网逆变器 | |
EP4048039A1 (en) | Power cabinet | |
CN207040116U (zh) | 一种微模块数据中心热能回收系统 | |
CN212337553U (zh) | 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的散热机构 | |
CN212033605U (zh) | 一种低压抽出式开关柜 | |
CN210348406U (zh) | 一种计算机用无噪音散热装置 | |
CN217421659U (zh) | 一种降噪装置及电源设备 | |
CN213601179U (zh) | 一种导热良好的平板电脑 | |
CN107769525B (zh) | 功率单元自循环风冷辅助散热结构及功率单元驱动装置 | |
CN203250996U (zh) | 用于户外型光伏发电设备的柜体 | |
CN208478148U (zh) | 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 | |
CN210491501U (zh) | 一种设有散热降噪装置的通信机柜 | |
CN210050929U (zh) | 一种电梯用降温装置 | |
CN209609100U (zh) | 一种户外逆变器或汇流箱的散热器密封结构 | |
CN207705727U (zh) | 一种硅酮胶实心填充的母线槽 | |
CN215376913U (zh) | 一种降噪系统 | |
CN218163434U (zh) | 一种用于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器的保护装置 | |
CN211320691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气设备防尘保护箱 | |
CN218472571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电气柜 | |
CN211790171U (zh) | 一种户外ssts配电设备 | |
CN220934725U (zh) |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配电箱 | |
CN216566043U (zh) | 一种机房散热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