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789838U - 一种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9838U
CN211789838U CN202020574373.0U CN202020574373U CN211789838U CN 211789838 U CN211789838 U CN 211789838U CN 202020574373 U CN202020574373 U CN 202020574373U CN 211789838 U CN211789838 U CN 211789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terminal
socket
blad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743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慧黠
王成
杨巨沁
潘余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743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9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9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9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座,涉及插座技术领域。该插座包括壳体、接线端子、插口端子和合分闸组件。接线端子和插口端子安装于壳体内。合分闸组件包括驱动装置、传动组件和闸刀组件。驱动装置安装于壳体内。传动组件活动安装于壳体且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闸刀组件活动安装于壳体且与传动组件连接,传动组件能带动闸刀组件相对壳体移动,且选择性地合闸或分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能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电器长期不断电,使得少部分电子元件处于长期通电工作状态导致易老化寿命减少,且消耗电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现今市场售卖空调,特别是室内壁挂机(家用空调主流产品)和部分商用机型其空调插座一般设置于较高处,过高的插拔作业要求往往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针对于小孩及独居老人,一般需登高作业,该项作业还带有一定的触电及坠落风险。而家用电闸往往有且只有一个,其控制家庭用电的总供电,在只需要断开空调用电的情况下,并不能使用电闸控制。
若空调长期不使用且不断电(拔插头),空调内部少部分电子元件处于长期通电工作状态,长此以往,电子原件易老化,其使用寿命减少,同时消耗电能。另一方面,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电压过高、电路检修、台风、雷暴等,出于安全考虑,所有电器必须切断电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电器长期不断电,使得少部分电子元件处于长期通电工作状态导致易老化寿命减少,且消耗电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包括壳体、接线端子、插口端子和合分闸组件。
所述接线端子和所述插口端子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接线端子用于连接电源线,所述插口端子用于连接外接用电器。
所述合分闸组件包括驱动装置、传动组件和闸刀组件。
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传动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闸刀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能带动所述闸刀组件相对所述壳体移动,且选择性地合闸以使得所述接线端子和所述插口端子通过所述闸刀组件电连接,或选择性地分闸以使得所述接线端子和所述插口端子断开连接。
本申请中提供的插座能通过合分闸组件在适当的时候合闸,进而使得空调器等用电器能正常的使用。或者,在满足预设条件时,通过合分闸组件的分闸实现插座的断电,便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器长期不断电,使得少部分电子元件处于长期通电工作状态导致易老化寿命减少,且消耗电能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件和滑动件,所述传动件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且所述滑动件连接于所述闸刀组件,所述传动件能带动滑动件沿直线滑动以带动所述闸刀组件移动。
可选地,所述滑动件包括滑杆和支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滑杆,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闸刀组件,所述滑杆能相对所述壳体沿直线滑动,且带动所述支撑杆移动以带动所述闸刀组件移动。
可选地,所述滑动件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且所述滑块与所述闸刀组件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杆能沿直线移动以带动所述滑块相对所述闸刀组件滑动且带动闸刀组件移动。
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承重杆,所述承重杆与壳体连接,所述传动件为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承重杆且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闸刀组件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闸刀和第二闸刀,所述第一闸刀和所述第二闸刀均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闸刀和所述第二闸刀,所述第一闸刀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并使得所述第一闸刀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接线端子,所述第二闸刀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第二闸刀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插口端子。
可选地,所述合分闸组件还包括导电座,所述导电座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第一闸刀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导电座的一端,所述第二闸刀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导电座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合分闸组件还包括第一合闸柱和第二合闸柱,所述第一合闸柱靠近所述接线端子设置且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闸刀选择性地连接于第一合闸柱或脱离所述第一合闸柱;
所述第二合闸柱靠近所述插口端子设置且于所述插口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闸刀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合闸柱或脱离所述第二合闸柱。
可选地,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和地线端子,所述插口端子包括火线插口端子、零线插口端子和地线插口端子。
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且将所述外壳内部分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火线端子、所述火线插口端子、所述零线插口端子和所述零线端子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所述地线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所述零线端子和所述零线插口端子电连接,所述地线端子与所述地线插口端子电连接。
所述合分闸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所述合分闸组件选择性地导通所述火线端子和所述火线插口端子,或者断开所述火线端子和所述火线插口端子。
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且与所述第一隔板共同围成第三空腔。
所述插座还包括电源组件,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源组件用于向所述驱动装置提供电能,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空腔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插座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插座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插座自动开合控制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插座自动开合控制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插座;100-壳体;110-外壳;120-第一隔板;121-第一空腔;122-第二空腔;130-第二隔板;131-第三空腔;200-接线端子;210-火线端子;220-零线端子;230-地线端子;300-插口端子;310-火线插口端子;320-零线插口端子;330-地线插口端子;400-合分闸组件;410-驱动装置;420-传动组件;421-传动件;4211-承重杆;4212-支撑座;422-滑动件;4221-滑杆;4222-支撑杆;423-滑块;430-闸刀组件;431-第一闸刀;4311-滑槽;432-第二闸刀;433-导电座;434-第一合闸柱;435-第二合闸柱;510-控制器;520-电源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插座10,该插座10能实现自动开合的功能,进而实现用电器的自动断电,无需手动插拔插座10的目的。在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避免插拔作业带来的触电危险。即,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插座10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器长期不断电,使得少部分电子元件处于长期通电工作状态导致易老化寿命减少,且消耗电能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插座10可以用于连接空调器、除湿器或者其他用电设备。在本实施例中,以插座10用于空调器为例说明。
其中,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插座10包括壳体100、接线端子200、插口端子300和合分闸组件400。接线端子200和插口端子300均设置在壳体100内部,且接线端子200用于连接电源线,插口端子300用于连接用电器。合分闸组件400设置在壳体100内部,且合分闸组件400能选择性地合闸以使得接线端子200和插口端子300电连接,或者分闸以使得接线端子200和插口端子300断开连接。当合分闸组件400处于合闸状态时,空调器可以与插口端子300连接实现空调器通电的目的。当合分闸组件400处于分闸状态时,实现空调器的断电设置,此时,不需要对空调器的电源插头进行插拔即能完成空调器的断电,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器长期不断电,使得少部分电子元件处于长期通电工作状态导致易老化寿命减少,且消耗电能的问题。
进一步地,合分闸组件400包括驱动装置410、传动组件420和闸刀组件430。其中,驱动装置410安装在壳体100内部,且驱动装置410连接于传动组件420以将动能传递至传动组件420。传动组件420用于传递驱动装置410输出的动能,且传动组件420连接于闸刀组件430,即传动组件420能将动能传递至闸刀组件430,进而带动闸刀组件430移动。其中,闸刀组件430与壳体100活动连接,以使得闸刀组件430中在接收到动能时能相对壳体100移动,并且能选择性地合闸或者分闸。
其中,通过驱动装置410向传动组件420输出动能,并且传动组件420将动能传递至闸刀组件430,进而使得闸刀组件430能相对于壳体100移动,进而实现闸刀选择性地合闸和分闸。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插座1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510,控制器510与驱动装置410电连接,并且能通过控制器510依据预设条件控制驱动装置410输出动能,便能实现合分闸组件400的自动开合功能,进而实现用电器的自动断电,无需手动插拔插座10的目的。在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避免插拔作业带来的触电危险。即,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插座10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器长期不断电,使得少部分电子元件处于长期通电工作状态导致易老化寿命减少,且消耗电能的问题。其中,预设条件可以是空调器的关机时间,或者接线端子200处的输入电压等。
控制器51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控制器5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单片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嵌入式ARM等芯片,控制器510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空调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以存储可供控制器510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控制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是独立的外部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存储器还可以与控制器510集成设置,例如存储器可以与控制器510集成设置在同一个芯片内。
可选地,传动组件420包括传动件421和滑动件422。传动件421和驱动装置410传动连接,以使得驱动装置410输出动能能通过传动件421输出。滑动件422滑动连接于壳体100,且能相对于壳体100做直线往复运动,同时滑动件422与传动件421传动连接,以使得传动件421能将动能传递至滑动件422以带动滑动件422相对于壳体100移动。另外,滑动件422还连接于闸刀组件430,以使得滑动件422在相对于壳体100做直线往复运动时能带动闸刀组件430相对于壳体100移动,进而实现闸刀组件430的选择性合闸和分闸。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件421为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驱动装置410传动连接且于滑动件422传动连接,以将动能传递至滑动件422。另外,传动组件420还可以包括承重杆4211,承重杆4211与壳体100连接,传动齿轮转动连接于承重杆4211,进而能通过承重杆4211向传动齿轮提供承载作用,保证传动齿轮在传递动能时的稳定性。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承重杆4211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00,另一端朝向接线端子200和插口端子300之间的空间延伸,并使得承重杆4211的自由端能大致位于设置接线端子200的空间的中部,进而使得传动齿轮在将动能传递至滑动件422时,滑动件422在壳体100的内部空间足够的滑动空间,进而确保能带动闸刀组件430完成合闸或分闸。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插座10还包括以支撑座4212,支撑座4212安装于壳体100上,承重杆4211则固定连接于支撑座4212上,即能向承重杆4211提供承载作用。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支撑座4212的设置,进而使得承重杆4211直接连接在壳体100上。
滑动件422包括滑杆4221和支撑杆4222,其中,滑杆4221滑动连接于壳体100且与传动件421传动连接,以使得传动件421输出的动能能传递至滑杆4221,进而带动滑杆4221相对于壳体100做直线运动。支撑杆4222的一端连接于滑杆4221,另一端连接于闸刀组件430,以使得滑杆4221在相对于壳体100做直线运动时,能带动支撑杆4222做直线运动,此时支撑杆4222便能带动闸刀组件430相对于壳体100移动,以通过闸刀组件430实现合闸和分闸。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滑杆4221上设置有与传动齿轮相适配的齿条,以便于传动齿轮将动能传递至滑杆4221。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内部还设置有供滑杆4221滑动的固定块,滑杆4221和固定块之间可以通过滑轨和滑槽4311的方式实现滑动连接,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4222的一端连接于滑杆4221的其中一个端部,且支撑杆4222与滑杆4221共同形成L形。且支撑杆4222位于滑杆4221靠近支撑座4212的一端,能增大支撑杆4222和闸刀组件430之间的空间,进而能避免支撑杆4222与闸刀组件430相互影响。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滑杆4221和支撑杆4222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不同,例如,支撑杆4222和滑杆4221相互连接形成T形,或者支撑杆4222设置为弧形或者异形等。
在本实施例中,闸刀组件430包括第一闸刀431和第二闸刀432,其中,第一闸刀431和第二闸刀432相电连接,第一闸刀431活动连接于壳体100且能相对于壳体100移动并选择性地连接于接线端子200,进而使得第一闸刀431和接线端子200电连接,或者能脱开接线端子200以与接线端子200断开连接。第二闸刀432活动连接于壳体100且能相对于壳体100移动并选择性地连接于插口端子300,进而使得第二闸刀432和插口端子300电连接,或者能脱开插口端子300以与插口端子300断开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其中,上述驱动装置410、传动组件420均为两个,且分别于第一闸刀431和第二闸刀432相配合,以分别驱动第一闸刀431和第二闸刀432移动。
当第一闸刀431与接线端子200电连接,且第二闸刀432与插口端子300电连接时,此时为合闸状态,即接线端子200和插口端子300通过第一闸刀431和第二闸刀432电连接。当第一闸刀431脱开接线端子200,和/或,插口端子300脱开插口端子300,此时便为分闸状态,此时接线端子200和插口端子300断开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两个驱动装置410均于控制器510电连接,即控制器510能同步控制两个驱动装置410,两个驱动装置410则能同步驱动第一闸刀431和第二闸刀432,即,当第一闸刀431与接线端子200电连接时,第二闸刀432与插口端子300电连接;或者,当第一闸刀431脱开接线端子200时,第二闸刀432脱开插口端子300。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驱动装置410也可以独立控制,即,第一闸刀431和第二闸刀432可以相对独立操控,即当第一闸刀431与接线端子200电连接时,第二闸刀432也可以脱开插口端子300等。
进一步地,插座10还包括导电座433,导电座433连接于壳体100,且导电座433与支撑座4212分别位于设置接线端子200的空间中相对的两个内周壁。并且,导电座433位于接线端子200和插口端子300之间,第一闸刀43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导电座433的其中一端,第二闸刀43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导电座433的另一端。即,滑动件422能带动第一闸刀431和第二闸刀432相对于导电座433转动,并使得第一闸刀431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200电连接,同样使得第二闸刀432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200电连接,便能实现合闸的目的。同理,能使得第一闸刀431的另一端脱离接线端子200,并使得第二闸刀432的另一端脱离插口端子300。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导电座433的设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闸刀431和第二闸刀432分别于对应的滑动件422活动连接,且第一闸刀431和第二闸刀432的结构相同,在此以第一闸刀431为例说明。
其中,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3,滑动件422还包括滑块423,滑块423转动连接于支撑杆4222的端部。第一闸刀431的一侧设置有与滑块423相适配的滑槽4311,滑块423滑动设置于滑槽4311内部,以使得支撑杆4222做直线运动并带动第一闸刀431相对导电座433转动时,能通过滑块423在滑槽4311中的滑动实现第一闸刀431和支撑杆4222的相对移动,保证第一闸刀431转动的顺畅。
另外,合闸组件还包括第一合闸柱434和第二合闸柱435,第一合闸柱434靠近接线端子200设置,且于接线端子200电连接,第一闸刀431能选择性地与第一合闸柱434连接或脱开第一合闸柱434。第二合闸柱435靠近插口端子300设置,且与插口端子300电连接,第二闸刀432能选择性地与第二合闸柱435连接或脱开第二合闸柱435。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取消第一合闸柱434和第二合闸柱435的设置,可以直接通过第一闸刀431与接线端子200之间电连接实现合闸,同理可以直接通过第二闸刀432与插口端子300电连接实现合闸。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200包括火线端子210、零线端子220和地线端子230,火线端子210、零线端子220和地线端子230均设置在壳体100内部。插口端子300包括火线插口端子310、零线插口端子320和地线插口端子330,且火线插口端子310、零线插口端子320和地线插口端子330均设置在壳体100内部。并且,在本实施例中,零线端子220和零线插口端子320电连接,地线端子230和地线接口端子电连接。合分闸组件400设置在火线端子210和火线插口端子310之间,且合分闸装置能选择性地合闸以使得火线端子210和火线插口端子310电连接,或者,分闸以使得火线端子210和火线插口端子310断开连接。
其中,第一合闸柱434靠近火线端子210设置且与火线端子210电连接,第二合闸柱435靠近火线插口端子310设置,且与火线插口端子310电连接。
进一步地,插座10还包括电源组件520,电源组件520与控制器510和驱动装置410均电连接,以向控制器510和驱动装置410提供能源。另外,壳体100包括外壳110、第一隔板120和第二隔板130。其中,第一隔板120和第二隔板130均设置在外壳110内部。第一隔板120将外壳1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空腔121和第二空腔122。其中,地线端子230和地线插口端子330设置在第二空腔122内部。驱动装置410、传动组件420、合分闸组件400、火线端子210、零线端子220、火线插口端子310、零线插口端子320和第二隔板130均设置在第一空腔121内部,且上述支撑座4212连接于该第一隔板120上。第二隔板130连接于第一隔板120,且与第一隔板120共同围成第三空腔131。控制器510和电源组件520均设置在第三空腔131内部,以降低或消除电源组件520与火线端子210之间的电磁效应。
可选地,插座10还可以包括信号接收板,信号接收板能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指令。且信号接收板与控制器510通信连接,进而能使得信号接收板接收到指令之后发送至控制器510,以便于控制器510控制驱动装置410运作,实现合分闸组件400的合闸和分闸控制。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插座10还可以包括断电时间检测装置和电压检测装置,其中,断电时间检测装置可以与插口端子300电连接,以便于检测用电器断电时间,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断电时间检测装置与火线插口端子310电连接。另外,电压检测装置与接线端子200电连接,以便于检测电源线输入的电压,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电压检测装置与火线端子210电连接。
基于上述插座10,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插座自动开合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器长期不断电,使得少部分电子元件处于长期通电工作状态导致易老化寿命减少,且消耗电能的问题。请参阅图4,插座自动开合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接收用电器断电时间和/或电压值。
其中,“和/或”指代的是,控制器510可以仅接收用电器断电时间,或者仅接收电压值,也可以接收用电器断电时间且接收电压值。
步骤S20、判断用电器断电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和/或,判断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电压值。
其中,“和/或”指代的是,当步骤S10中仅接收了用电器断电时间,在步骤S20中则仅判断用电器断电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当步骤S10中仅接收了电压值,在步骤S20中则仅判断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电压值。当步骤S10中接收了用电器断电时间和电压值,在步骤S20中则判断用电器断电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且判断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电压值。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间的取值为72h,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可以是24h-96h。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电压值的取值为290V,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预设电压值的取值范围可以是260V-300V。
步骤S30、若判断用电器断电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的结果为是,或,判断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电压值的结果为是,则控制合分闸组件400分闸。
需要说明的是,当用电器断电时间大于预设时间,说明用电器长时间未使用,此时通过控制合分闸组件400分闸,便能使得空调器断电,便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用电器长期不断电,使得少部分电子元件处于长期通电工作状态导致易老化寿命减少,且消耗电能的问题。当电压值大于预设电压值时,表明火线端子210的输出电压过高,可能造成用户触电的情况,能通过控制合分闸组件400分闸的方式避免用户触电,提升用户体验。
另外,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插座自动开合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41、接收合闸信号。
其中,合闸信号可以是用户通过遥控器发出,也可以通过用户直接通过空调器输入等。
步骤S42、判断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电压值。
步骤S43、若是,则控制合分闸组件400保持分闸状态。
当电压值大于预设电压值时,表明火线端子210的输出电压过高,可能造成用户触电的情况,能通过控制合分闸组件400保持分闸状态的方式避免用户触电。
步骤S44、若否,则控制合分闸组件400合闸。
当电压值小于预设电压值时,说明能正常的使用,此时便能通过控制合分闸组件400合闸,进而正常使用空调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合分闸组件400合闸和分闸。例如,遥控器上包括【开关】、【制冷】、【制热】键,当按【开关】、【制冷】、【制热】键,控制器510接收命令,控制合分闸组件400合闸,电源连接供电;再次按【开关】、【制冷】、【制热】键,空调器开机,正常使用。又例如,在空调器关机状态下,长按【开关】键一段时间,控制器510接收命令,控制合分闸组件400分闸,停止供电等。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插座10及插座自动开合控制方法能通过合分闸组件400在适当的时候合闸,进而使得空调器等用电器能正常的使用。或者,在满足预设条件时,通过合分闸组件400的分闸实现插座10的断电,便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器长期不断电,使得少部分电子元件处于长期通电工作状态导致易老化寿命减少,且消耗电能的问题。并且,在电压过高时,能通过控制器510控制合分闸组件400分闸,能避免用户使用时触电,保证用户的安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接线端子、插口端子和合分闸组件;
所述接线端子和所述插口端子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接线端子用于连接电源线,所述插口端子用于连接外接用电器;
所述合分闸组件包括驱动装置、传动组件和闸刀组件;
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传动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闸刀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能带动所述闸刀组件相对所述壳体移动,且选择性地合闸以使得所述接线端子和所述插口端子通过所述闸刀组件电连接,或选择性地分闸以使得所述接线端子和所述插口端子断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件和滑动件,所述传动件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且所述滑动件连接于所述闸刀组件,所述传动件能带动滑动件沿直线滑动以带动所述闸刀组件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滑杆和支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滑杆,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闸刀组件,所述滑杆能相对所述壳体沿直线滑动,且带动所述支撑杆移动以带动所述闸刀组件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且所述滑块与所述闸刀组件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杆能沿直线移动以带动所述滑块相对所述闸刀组件滑动且带动闸刀组件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承重杆,所述承重杆与壳体连接,所述传动件为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承重杆且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刀组件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闸刀和第二闸刀,所述第一闸刀和所述第二闸刀均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闸刀和所述第二闸刀,所述第一闸刀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并使得所述第一闸刀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接线端子,所述第二闸刀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第二闸刀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插口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分闸组件还包括导电座,所述导电座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第一闸刀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导电座的一端,所述第二闸刀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导电座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分闸组件还包括第一合闸柱和第二合闸柱,所述第一合闸柱靠近所述接线端子设置且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闸刀选择性地连接于第一合闸柱或脱离所述第一合闸柱;所述第二合闸柱靠近所述插口端子设置且于所述插口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闸刀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合闸柱或脱离所述第二合闸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和地线端子,所述插口端子包括火线插口端子、零线插口端子和地线插口端子;
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且将所述外壳内部分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火线端子、所述火线插口端子、所述零线插口端子和所述零线端子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所述地线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所述零线端子和所述零线插口端子电连接,所述地线端子与所述地线插口端子电连接;
所述合分闸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所述合分闸组件选择性地导通所述火线端子和所述火线插口端子,或者断开所述火线端子和所述火线插口端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且与所述第一隔板共同围成第三空腔;
所述插座还包括电源组件,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源组件用于向所述驱动装置提供电能,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空腔内部。
CN202020574373.0U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插座 Active CN211789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4373.0U CN211789838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4373.0U CN211789838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9838U true CN211789838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60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74373.0U Active CN211789838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98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3969A (zh) * 2020-04-17 2020-07-1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座及插座自动开合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3969A (zh) * 2020-04-17 2020-07-1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座及插座自动开合控制方法
CN111403969B (zh) * 2020-04-17 2024-07-1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座及插座自动开合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8706C (zh) 一种电法勘探信号发送机
CN211789838U (zh) 一种插座
CN102662386A (zh) 一种控制模式可切换的智能短信温度开关
CN101639273B (zh) 空调温度自动监控仪
CN111403969A (zh) 一种插座及插座自动开合控制方法
CN103414062A (zh) 智能遥控插座
CN203722007U (zh) 节能安全插座
CN214757623U (zh) 一种超薄电箱
CN101162386A (zh) 电器无功耗伺服装置
CN109441791B (zh) 一种注水站双泵联控注水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1425996Y (zh) 一种数显计时定时电源插座
CN201191364Y (zh) 一种带电源控制器的电器控制系统
CN204179634U (zh) 突波电流检测开关
CN201549791U (zh) 配电柜控温装置
CN207515166U (zh) 一种低功耗家用空调
CN222050748U (zh) 一种电源时序器
CN209877393U (zh) 一种基于nb-iot无线传输技术的壁挂炉启动装置
CN102436191B (zh)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
CN204230564U (zh) 一种空调无线控制电源插座
CN212431132U (zh) 一种低功耗待机的空调外机系统及空调器
CN221447021U (zh) 一种机械电气联锁装置
CN205621964U (zh) 一种智能插板
CN218631039U (zh) 一种wifi开关控制器
CN218730565U (zh) 一种配电箱按钮无线触发装置
CN214366659U (zh) 一种空压机电源时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9

Address after: 315191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after: AUX AIR CONDITION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No.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before: Ningbo Oxfam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5191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AUX AIR CONDITION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AUX AIR CONDITION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