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781798U - 降温装置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降温装置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1798U
CN211781798U CN202020428528.XU CN202020428528U CN211781798U CN 211781798 U CN211781798 U CN 211781798U CN 202020428528 U CN202020428528 U CN 202020428528U CN 211781798 U CN211781798 U CN 211781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ontrol box
electric control
cooling pipe
coo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2852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
娄琳娜
高力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2852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1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1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17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降温装置和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降温装置包括安装件和降温管,降温管设置于安装件上,用于供降温介质流动,安装件用于与电控箱连接,以使降温管与电控箱接触,即通过降温管对电控箱降温散热,以防止电控箱内温度过高,从而保证电控箱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降温装置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温装置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当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时,空调模块水机的外机电控箱内的温度会更高,为了防止内部电器件的损坏,可以通过在电控箱四周增加散热风机来散去内部的热量,但增加散热风机会造成安装风机的地方会有孔洞,会爬进去一些虫子,有损坏电控箱内部器件的隐患;也可以将电控箱一部分置于空调风机的风道内,利用风机运行时吸引的风流经电控箱时对电控箱进行冷却,但此方法在环境温度高时流经电控箱周围的风温度也很高,降温的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电控箱的降温效果不好,电控箱内的元器件容易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温装置和空调器。
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降温装置,用于对模块水机的电控箱降温,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安装件和降温管,所述降温管设置于所述安装件上,用于供降温介质流动,所述安装件用于与所述电控箱连接,以使所述降温管与所述电控箱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温装置用于对电控箱降温,其中,安装件布置降温管,并使该降温管安装与电控箱接触。降温管内可以流动有降温介质,当降温介质在降温管内流动时,能够吸收降温管以及与该降温管接触的电控箱的热量。电控箱的热量被降温介质吸收后,温度降低,从而达到降温效果,也有效避免了电控箱因温度过高引起的设备故障,保证用户正常使用空调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降温管在所述安装件上成蛇形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件包括壳体和安装部,所述壳体具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的周缘,用于与所述电控箱连接,所述降温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侧壁连接并围成所述安装空间,所述安装部与所述侧壁连接,所述降温管设置于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中的至少一者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降温管通过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部、延伸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安装件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降温管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包覆于所述安装件外侧,用于对所述安装件隔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降温阀门,所述降温阀门设置于所述降温管上,用于导通或关闭所述降温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泄水阀门,所述泄水阀门设置于所述降温管上,用于将所述降温管内的降温介质排出。
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电控箱和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降温装置,所述安装件与所述电控箱连接,用于使所述降温管与所述电控箱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其模块水机的电控箱通过降温装置降温。其中,安装件布置降温管,并使该降温管安装与电控箱接触。降温管内可以流动有降温介质,当降温介质在降温管内流动时,能够吸收降温管以及与该降温管接触的电控箱的热量。电控箱的热量被降温介质吸收后,温度降低,从而达到降温效果,也有效避免了电控箱因温度过高引起的设备故障,保证用户正常使用空调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空调器;30-降温装置;31-安装件;31a-壳体;31b-安装部;31c-底壁;31d-侧壁;32-降温管;33-固定件;33a-第一固定部;33b-延伸部;33c-第二固定部;34-隔热层;35-降温阀门;36-泄水阀门;40-压缩机;50-四通换向阀;60-翅片换热器;70-电控箱;80-壳管换热器;91-第一温度传感器;92-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100的模块水机的示意图,该模块水机可以包括压缩机40、四通阀、风侧翅片换热器60以及电控箱70,如图1所示,该模块水机还包括降温装置30,该降温装置30用于对电控箱70降温,能有效防止电控箱70内温度过高,保证电控箱70的正常工作,从而保证空调器100正常运行。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降温装置30包括安装件31和降温管32,降温管32设置于安装件31上,用于供降温介质流动,安装件31用于与电控箱70连接,以使降温管32与电控箱70接触。
应当理解的是,该安装件31布置降温管32,并使该降温管32安装与电控箱70接触。降温管32内可以流动有降温介质,当降温介质在降温管32内流动时,能够吸收降温管32以及与该降温管32接触的电控箱70的热量。电控箱70的热量被降温介质吸收后,温度降低,从而达到降温效果,也有效避免了电控箱70因温度过高引起的设备故障,保证用户正常使用空调器100。
可选地,该降温介质可以为水,水具有良好的吸热效果,并且便于获取,成本也低。水在降温管32内流动时,能够带走电控箱70的热量,从而对电控箱70散热。
可选地,该空调器100还可以设置水侧的壳管换热器80,壳管换热器80与四通换向阀50和风侧的翅片换热器60连接,降温管32的两端分别与壳管换热器80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即在该壳管换热器80中流动有冷媒,通过该冷媒对上述的降温介质冷却或制冷。该降温介质温度降低后,温度较低区域的压力高于温度较高区域的压力,在该压力差的作用下,降温介质能够在降温管32内流动并循环,从而提高对电控箱70的降温效果。可以通过控制四通换向阀50,将冷媒传递至该壳管换热器80,并通过该壳管换热器80冷却该降温介质,并使该降温介质在降温管32内流动和循环。
可选地,在模块水机上还可以安装用于检测温度的传感器,比如在风侧翅片换热器60上安装第一温度传感器91,该第一温度传感器91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在电控箱70内安装第二温度传感器92,该第二温度传感器92用于检测电控箱70内的温度。空调器100的控制器可以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9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92检测的温度值,控制降温装置30对电控箱70降温,从而达到对电控箱70降温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设置有上述的壳管换热器80的方案中,空调器100的控制器在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9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92所检测的温度值,控制四通换向阀50,以使降温介质在降温管32内循环,从而实现对电控箱70降温。
可选地,为了增大降温管32与电控箱70之间的接触面积,起到更好的降温效果,该降温管32可以在安装件31上成蛇形设置。此处所谓的“蛇形”指的是降温管32的形状来回蜿蜒,呈多个首尾相接的“S”形。降温管32呈蛇形设置,也可以增加降温介质在降温管32内的流动路径,进一步提升对电控箱70的降温效果。
可选地,该降温管32可以为铜管,以使该降温管32具有更加良好的导热效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安装件31可以包括壳体31a和安装部31b,壳体31a具有安装空间,安装部31b与壳体31a连接并位于壳体31a的周缘,用于与电控箱70连接,降温管32设置于壳体31a并位于安装空间内。
应当理解的是,壳体31a具有安装空间,降温管32设置在该安装空间内,且在与电控箱70连接时,该壳体31a能够罩设在电控箱70的外侧,能够遮挡外界温度,对电控箱70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该安装部31b用于与电控箱70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为螺钉连接、卡接或者其他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安装部31b与电控箱70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该壳体31a和安装部31b可以为钣金件,并通过一体成型工艺进行制造。
进一步地,该壳体31a可以包括底壁31c和侧壁31d,底壁31c与侧壁31d连接并围成安装空间,安装部31b与侧壁31d连接,降温管32设置于底壁31c和侧壁31d中的至少一者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降温装置30还可以包括固定件33,降温管32通过固定件33设置于安装件31上,以保证降温管32与安装件31之间的连接强度。
请参阅图3,进一步地,该固定件33可以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部33a、延伸部33b和第二固定部33c,第一固定部33a与安装件31连接,第二固定部33c与降温管32连接。
可选地,第一固定部33a和延伸部33b大致呈L形,第一固定部33a可以焊接、粘接或卡接在安装件31上。同时,第一固定部33a可以与上述的底壁31c或侧壁31d连接,在图中所示的方案中,固定件33的数量为多个,且其中一些固定件33与底壁31c连接,另一者与侧壁31d连接。第二固定部33c可以套设在降温管32上,或者将降温管32卡在第二固定部33c上等。
可选地,该第一固定部33a、延伸部33b和第二固定部33c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工艺进行制造。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降温装置30还可以包括隔热层34,隔热层34包覆于安装件31外侧,用于对安装件31隔热,从而将降温装置30与外界隔开,有利于减少外部热量通过安装件31进入到降温管32的降温介质中,从而提高了降温介质对电控箱70的降温效果和效率。
可选地,该隔热层34可以为隔热棉,该隔热棉包覆与安装件31的外侧,即包覆在壳体31a的外侧,其包覆位置包括上述的底壁31c和侧壁31d。隔热棉与安装件3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粘接,即通过粘合胶将隔热棉包覆于安装件31的外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降温装置30还可以包括降温阀门35,降温阀门35设置于降温管32上,用于导通或关闭降温管32。
应当理解的是,设置降温阀门35有利于对降温管32的导通和关闭进行控制,从而控制通过降温管32对电控箱70降温的操作。可选地,该降温阀门35与空调器100的控制器电连接,即可以通过该控制器控制降温阀门35,控制降温管32导通或关闭,从而控制对电控箱70降温,或者停止对电控箱70降温。
可选地,该降温阀门35为电磁阀。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降温装置30还可以包括泄水阀门36,泄水阀门36设置于降温管32上,用于将降温管32内的降温介质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降温管32内有降温介质,在外界温度较低时,比如接近该降温介质的凝固点时,降温介质凝固可能会损坏降温管32。为了避免降温介质在降温管32内凝固,可以在外界温度接近降温介质的凝固点前,通过开启该泄水阀门36,将降温管32内的降温介质排出降温管32。比如,在降温介质为水时,可以在外界温度处于2℃左右,控制该泄水阀门36开启排水。应当理解的是,该泄水阀门36可以与空调器100的控制器电连接,以通过控制器对该泄水阀门36进行控制。
可选地,该泄水阀门36为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100,包括电控箱70和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降温装置30,安装件31与电控箱70连接,用于使降温管32与电控箱70接触。该空调器100通过降温装置30对模块水机的电控箱70降温,保证了电控箱70的工作性能,也为用户正常使用空调器100提供了保障。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温装置30以及包括该降温装置30的空调器100:降温装置30用于对电控箱70降温,其中,安装件31布置降温管32,并使该降温管32安装与电控箱70接触。降温管32内可以流动有降温介质,当降温介质在降温管32内流动时,能够吸收降温管32以及与该降温管32接触的电控箱70的热量。电控箱70的热量被降温介质吸收后,温度降低,从而达到降温效果,也有效避免了电控箱70因温度过高引起的设备故障,保证用户正常使用空调器100。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降温装置,用于对空调器(100)的电控箱(70)降温,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30)包括安装件(31)和降温管(32),所述降温管(32)设置于所述安装件(31)上,用于供降温介质流动,所述安装件(31)用于与所述电控箱(70)连接,以使所述降温管(32)与所述电控箱(70)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管(32)在所述安装件(31)上成蛇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31)包括壳体(31a)和安装部(31b),所述壳体(31a)具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部(31b)与所述壳体(31a)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31a)的周缘,用于与所述电控箱(70)连接,所述降温管(32)设置于所述壳体(31a)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a)包括底壁(31c)和侧壁(31d),所述底壁(31c)与所述侧壁(31d)连接并围成所述安装空间,所述安装部(31b)与所述侧壁(31d)连接,所述降温管(32)设置于所述底壁(31c)和所述侧壁(31d)中的至少一者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30)还包括固定件(33),所述降温管(32)通过所述固定件(33)设置于所述安装件(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3)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部(33a)、延伸部(33b)和第二固定部(33c),所述第一固定部(33a)与所述安装件(31)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33c)与所述降温管(3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30)还包括隔热层(34),所述隔热层(34)包覆于所述安装件(31)外侧,用于对所述安装件(31)隔热。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30)还包括降温阀门(35),所述降温阀门(35)设置于所述降温管(32)上,用于导通或关闭所述降温管(32)。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30)还包括泄水阀门(36),所述泄水阀门(36)设置于所述降温管(32)上,用于将所述降温管(32)内的降温介质排出。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箱(70)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降温装置(30),所述安装件(31)与所述电控箱(70)连接,用于使所述降温管(32)与所述电控箱(70)接触。
CN202020428528.XU 2020-03-27 2020-03-27 降温装置和空调器 Active CN211781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8528.XU CN211781798U (zh) 2020-03-27 2020-03-27 降温装置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8528.XU CN211781798U (zh) 2020-03-27 2020-03-27 降温装置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1798U true CN211781798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29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28528.XU Active CN211781798U (zh) 2020-03-27 2020-03-27 降温装置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17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6747A (zh) * 2020-03-27 2020-06-1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控箱降温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6747A (zh) * 2020-03-27 2020-06-1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控箱降温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N111306747B (zh) * 2020-03-27 2024-02-0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控箱降温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2852B (zh) 冷却装置和具有该冷却装置的空气调节机
CN104640421A (zh) 空调机组
CN203744424U (zh) 变频空调器控制模块冷却装置及变频空调器
JP2000055411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9959182B (zh) 制冷系统以及空调器
CN204074094U (zh) 半导体制冷恒温恒湿试验箱
CN108072117A (zh) 一种嵌入式商用空调室内机
CN211781798U (zh) 降温装置和空调器
CN207530321U (zh) 一种自循环半导体制冷降温电力柜
CN111050514B (zh) 一种耐高温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CN204313412U (zh) 冷暖型空调器
CN207459411U (zh) 一种半导体除湿控制装置
CN209857252U (zh) 空气调节系统和空气调节装置
CN220815978U (zh) 用于冷水机组的压缩机防凝露装置、冷水机组
CN109959082B (zh) 空气调节装置及电控盒组件
JP2010002121A (ja) 冷凍装置
CN219286051U (zh) 一种ssd固态硬盘稳定性测试装置
KR102191814B1 (ko) 제어반 냉각 제습기
CN217817042U (zh) 空调器
CN110062566A (zh) 一种机柜空调
CN212508721U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热保护装置
CN213208057U (zh) 除湿器
CN209857250U (zh) 空气调节系统和空气调节装置
CN210014481U (zh) 空气调节装置及空气调节装置的电控盒组件
CN209857251U (zh) 空气调节系统和空气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5191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