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743016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43016U
CN211743016U CN202020826116.1U CN202020826116U CN211743016U CN 211743016 U CN211743016 U CN 211743016U CN 202020826116 U CN202020826116 U CN 202020826116U CN 211743016 U CN211743016 U CN 211743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conductive elastic
electronic device
lever
movabl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261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晓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261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43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43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430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电路板以及支撑件;按键面板;第一按键组件,第一按键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活动支架、杠杆和第一导电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按键面板上,第一导电弹性件设置在电路板上,第一活动支架位于第一弹性件和第一导电弹性件之间;第二按键组件,第二按键组件包括第二活动支架和第二导电弹性件,第二导电弹性件设置在电路板上,第二活动支架位于按键面板和第二导电弹性件之间;杠杆的第一端抵接于第一活动支架,杠杆的第二端抵接于第二活动支架,杠杆还与支撑件抵接,第一按键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二按键组件的两侧。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减少按键结构占用电子设备的安装空间。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目前,电子设备一般包括音量按键及电源按键,且音量按键和电源按键分别独立设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上。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电子设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而单独设计的音量按键及电源按键需要开设两个安装槽进行安装,需要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从而现有的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存在占用安装空间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存在占用安装空间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路板以及支撑件,所述壳体上设有按键开孔;
按键面板,所述按键面板与所述按键开孔适配;
第一按键组件,所述第一按键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活动支架、杠杆和第一导电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按键面板上,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活动支架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之间;
第二按键组件,所述第二按键组件包括第二活动支架和第二导电弹性件,所述第二导电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二活动支架位于所述按键面板和所述第二导电弹性件之间,且所述第二活动支架与所述按键面板之间具有间隙;
其中,所述杠杆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所述杠杆的第二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活动支架,所述杠杆还与所述支撑件抵接,且以所述支撑件为支点转动,所述第一按键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按键组件的两侧。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路板以及支撑件,所述壳体上设有按键开孔;按键面板,所述按键面板与所述按键开孔适配;第一按键组件,所述第一按键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活动支架、杠杆和第一导电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按键面板上,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活动支架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之间;第二按键组件,所述第二按键组件包括第二活动支架和第二导电弹性件,所述第二导电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二活动支架位于所述按键面板和所述第二导电弹性件之间,且所述第二活动支架与所述按键面板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杠杆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所述杠杆的第二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活动支架,所述杠杆还与所述支撑件抵接,且以所述支撑件为支点转动,所述第一按键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按键组件的两侧。这样,第二按键组件可以实现电源按键的功能,第一按键组件可以实现音量按键的功能,从而可以通过一个按键实现音量按键和电源按键的集成,实现减少按键结构占用电子设备的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路板以及支撑件1,所述壳体上设有按键开孔;
按键面板2,所述按键面板2与所述按键开孔适配;
第一按键组件3,所述第一按键组件3包括第一弹性件31、第一活动支架32、杠杆33和第一导电弹性件34,所述第一弹性件31设置在所述按键面板2上,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34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活动支架32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31和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34之间;
第二按键组件4,所述第二按键组件4包括第二活动支架41和第二导电弹性件42,所述第二导电弹性件42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二活动支架41位于所述按键面板2和所述第二导电弹性件42之间,且所述第二活动支架41与所述按键面板2之间具有间隙43;
其中,所述杠杆33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41,所述杠杆33的第二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活动支架41,所述杠杆33还与所述支撑件1抵接,且以所述支撑件1为支点转动,所述第一按键组件3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按键组件4的两侧。
另外,所述按键开孔可以为椭圆形的开孔,或者可以为长方形的开孔,或者可以为不规则形状的开孔,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所述按键开孔可以用于安装所述按键面板2,所述按键面板2可以位于所述按键开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31可以为金属弹片导电膜,或者可以为弹簧,或者还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按键组件3可以用于控制音量,所述第二按键组件4可以用于控制电源;或者,两个第一按键组件3中一个第一按键组件可以用于控制音量,另一个第一按键组件可以用于控制电源,所述第二按键组件4可以用于控制音量;或者,第一按键组件3和第二按键组件4还可以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其他功能实现,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例如,第一按键组件3可以用于音量控制,实现音量按键的功能;第二按键组件4可以用于电源开关控制,实现电源按键,也就是POWER按键的功能。两个第一按键组件3可以分别用于控制音量的加减。在第一导电弹性件34发生形变的形变量达到第一预设形变量时,第一导电弹性件34可以接触到电路板上的线路,从而形成回路,实现音量控制。在第二导电弹性件42发生形变的形变量达到第二预设形变量时,第二导电弹性件42可以接触到电路板上的线路,从而形成回路,实现电源开关控制。
另外,通过第二按键组件4实现电源开关控制的原理可以如下:在按压按键面板2上第二按键组件4对应的位置时,第二活动支架41朝向电路板移动,挤压第二导电弹性件42,使得第二导电弹性件42发生形变,当第二导电弹性件42达到一定形变量时,接触到电路板上的线路,从而形成回路,实现电源开关控制。在第二活动支架41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杠杆33带动第一活动支架32朝向按键面板2移动,第一活动支架32按压第一弹性件31,第一弹性件31发生形变,使得第一活动支架32能朝向按键面板2移动。因此,在按压按键面板2上第二按键组件4对应的位置时,可以实现电源开关控制,同时,不会对音量控制产生影响。
进一步的,通过第一按键组件3实现电源开关控制的原理可以如下:在按压按键面板2上第一按键组件3对应的位置时,第一活动支架32朝向电路板移动,挤压第一导电弹性件34,使得第一导电弹性件34发生形变,当第一导电弹性件34达到一定形变量时,接触到电路板上的线路,从而形成回路,实现音量控制。在第一活动支架32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杠杆33带动第二活动支架41朝向按键面板2移动,第二活动支架41与所述按键面板2之间具有间隙43,使得第二活动支架41能朝向按键面板2移动。因此,在按压按键面板2上第一按键组件3对应的位置时,可以实现音量控制,同时,不会对电源开关控制产生影响。
相关技术中,音量按键和电源按键通常分开设计,需要至少两个按键满足音量控制和电源开关控制的功能。例如,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通常设计两个按键,一个按键实现音量加减控制的功能,另一个按键实现开关机控制的功能;或者,设计三个按键,三个按键分别实现音量加控制、音量减控制以及开关机控制的功能。
然而,设计两个或三个按键实现音量控制和电源开关控制的功能,需要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上开设至少两个按键开孔,按键开孔的数量越多,对电子设备的防水防尘的要求越高;并且,设计一个按键实现音量加减控制的功能,只有在按压该按键的首尾两端才会有相应的功能实现响应,按压该按键的中间或者偏离首尾两端的部位均没有相应的功能实现响应,使得按键存在按压无响应区域;另外,电子设备按键结构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无法给用户带来好的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一个按键集成音量控制和电源开关控制的功能,电子设备的第一按键组件3中包括杠杆33,可以利用力臂越大行程越大的杠杆33原理,通过在第一按键组件3中设置第一弹性件31,从而可以实现单一按键实现音量控制和电源开关控制的功能。通过单一按键实现音量控制和电源开关控制,可以减少按键开孔;在按压所述按键面板2中间位置时,可以实现电源开关控制,避免按键存在按压无响应区域;且通过单一按键实现音量控制和电源开关控制,与现有的按键功能差异较大,避免同质化,用户体验较好。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路板以及支撑件1,所述壳体上设有按键开孔;按键面板2,所述按键面板2与所述按键开孔适配;第一按键组件3,所述第一按键组件3包括第一弹性件31、第一活动支架32、杠杆33和第一导电弹性件34,所述第一弹性件31设置在所述按键面板2上,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34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活动支架32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31和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34之间;第二按键组件4,所述第二按键组件4包括第二活动支架41和第二导电弹性件42,所述第二导电弹性件42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二活动支架41位于所述按键面板2和所述第二导电弹性件42之间,且所述第二活动支架41与所述按键面板2之间具有间隙43;其中,所述杠杆33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41,所述杠杆33的第二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活动支架41,所述杠杆33还与所述支撑件1抵接,且以所述支撑件1为支点转动,所述第一按键组件3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按键组件4的两侧。这样,第二按键组件4可以实现电源按键的功能,第一按键组件3可以实现音量按键的功能,从而可以通过一个按键实现音量按键和电源按键的集成,实现减少按键结构占用电子设备的安装空间。
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活动支架41上设置有连接板44,所述杠杆33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板44抵接。
其中,在按压按键面板2上第二按键组件4对应的位置时,第二活动支架41朝向电路板移动,在第二活动支架41移动的过程中,连接板44推动杠杆33,杠杆33可以带动第一活动支架32朝向按键面板2移动;在按压按键面板2上第一按键组件3对应的位置时,第一活动支架32朝向电路板移动,在第一活动支架32移动的过程中,杠杆33推动连接板44,连接板44可以带动第二活动支架41朝向按键面板2移动。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杠杆33与连接板44抵接,当杠杆33以所述支撑件1为支点旋转时,带动连接板44朝向按键面板2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控制所述第一活动支架32和所述第二活动支架41的联动,控制较为灵活。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34和所述第二导电弹性件42均为金属弹片导电膜,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34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32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弹性件42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二活动支架41连接。
其中,金属弹片导电膜,也可以称为Dome片,在金属弹片导电膜的中心点受到按压力时,金属弹片导电膜发生形变,金属弹片导电膜的中心点下凹,接触到电路板上的线路,从而形成回路,电流通过,实现音量控制和电源开关控制的功能。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金属弹片导电膜实现开关的作用,使用寿命较长,从而能够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31为金属弹片导电膜,所述第一弹性件31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32连接。
其中,当第一活动支架32朝向按键面板2移动时,挤压第一弹性件31,第一弹性件31的中心点下凹。
该实施方式中,采用金属弹片导电膜作为第一弹性件31,实现第一活动支架32朝向按键面板2之间的移动,金属弹片导电膜的使用寿命较长,从而能够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1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3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支撑件1与所述第二活动支架41之间的距离。
其中,杠杆33可以与第一活动支架32活动连接。杠杆33的力臂可以为支撑件1与第一活动支架32之间的距离与支撑件1与第二活动支架41之间的距离的比值。
该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距离所述第一活动支架32较远,在杠杆33以支撑件1为支点带动第一活动支架32和第二活动支架41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活动支架32的行程大于第二活动支架41的行程,结构设计较为简单。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1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32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支撑件1与所述第二活动支架41之间的距离的比值为第一比值,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34的工作行程与所述间隙43的宽度的比值为所述第一比值。
其中,工作行程可以为能够达到的最大的形变量。以第一导电弹性件34为金属弹片导电膜为例,金属弹片导电膜的工作行程可以为金属弹片导电膜起到导通作用的形变量。例如,金属弹片导电膜的工作行程为1mm,按压金属弹片导电膜使其变形,当金属弹片导电膜的形变量达到1mm时,金属弹片导电膜的中心点接触到电路板上的线路,从而形成回路。所述第一比值可以为2:1,或者可以为3:1,或者可以为4:1,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以所述第一比值为2:1为例,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34的工作行程可以为2a,所述间隙43的宽度可以为a,在按压按键面板2上第一按键组件3对应的位置时,第一活动支架32朝向电路板移动,挤压第一导电弹性件34,当第一导电弹性件34的行程为2a时,接触到电路板上的线路,从而形成回路,实现音量控制。在第一活动支架32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杠杆33带动第二活动支架41朝向按键面板2移动,当第一导电弹性件34的行程为2a时,第二活动支架41移动a,可以填充第二活动支架41与按键面板2之间的间隙43。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1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32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支撑件1与所述第二活动支架41之间的距离的比值,与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34的工作行程与所述间隙43的宽度的比值相同,从而第一活动支架32与第二活动支架41之间的联动控制的配合程度较高,使得电子设备按键的按压效果较好。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31的工作行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性件42的工作行程的比值为所述第一比值。
在实际应用中,以所述第一比值为2:1为例,第一弹性件31的工作行程可以为2a,第二导电弹性件42的工作行程可以为a。在按压按键面板2上第二按键组件4对应的位置时,第二活动支架41朝向电路板移动,挤压第二导电弹性件42,当第二导电弹性件42的行程为a时,接触到电路板上的线路,从而形成回路,实现电源开关控制。在第二活动支架41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杠杆33带动第一活动支架32朝向按键面板2移动,第一活动支架32按压第一弹性件31,当第二导电弹性件42的行程为a时,第一弹性件31的行程可以为2a。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31的工作行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性件42的工作行程的比值为所述第一比值,从而第一活动支架32与第二活动支架41之间的联动控制的配合程度较高,使得电子设备按键的按压效果较好。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31的形变力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34的形变力。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31的形变力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34的形变力,在按压力的作用下,第一导电弹性件34比第一弹性件31先发生形变,使得电子设备按键的按压效果较好。
可选的,所述第一比值为2:1。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比值为2:1,使得杠杆33控制所述第一活动支架32和所述第二活动支架41的联动的效果较好。
可选的,所述第一按键组件3用于控制音量,所述第二按键组件4用于控制电源。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按键组件3用于控制音量,所述第二按键组件4用于控制电源,通过一个按键集成音量控制和电源开关控制的功能,用户体验较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路板以及支撑件,所述壳体上设有按键开孔;
按键面板,所述按键面板与所述按键开孔适配;
第一按键组件,所述第一按键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活动支架、杠杆和第一导电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按键面板上,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活动支架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之间;
第二按键组件,所述第二按键组件包括第二活动支架和第二导电弹性件,所述第二导电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二活动支架位于所述按键面板和所述第二导电弹性件之间,且所述第二活动支架与所述按键面板之间具有间隙;
其中,所述杠杆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所述杠杆的第二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活动支架,所述杠杆还与所述支撑件抵接,且以所述支撑件为支点转动,所述第一按键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按键组件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支架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杠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板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导电弹性件均为金属弹片导电膜,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弹性件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二活动支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金属弹片导电膜,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活动支架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活动支架之间的距离的比值为第一比值,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的工作行程与所述间隙的宽度的比值为所述第一比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工作行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性件的工作行程的比值为所述第一比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形变力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弹性件的形变力。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值为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组件用于控制音量,所述第二按键组件用于控制电源。
CN202020826116.1U 2020-05-18 2020-05-18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743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6116.1U CN211743016U (zh) 2020-05-18 2020-05-18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6116.1U CN211743016U (zh) 2020-05-18 2020-05-18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43016U true CN211743016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51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26116.1U Active CN211743016U (zh) 2020-05-18 2020-05-18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4301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1827A (zh) * 2021-08-30 2021-10-29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位装置及机械车位
CN113580979A (zh) * 2021-08-30 2021-11-02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对位装置及机械车位
CN113782366A (zh) * 2021-09-14 2021-12-1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防护自锁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1827A (zh) * 2021-08-30 2021-10-29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位装置及机械车位
CN113580979A (zh) * 2021-08-30 2021-11-02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对位装置及机械车位
CN113782366A (zh) * 2021-09-14 2021-12-1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防护自锁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782366B (zh) * 2021-09-14 2023-10-2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防护自锁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43016U (zh) 电子设备
CN101616555A (zh) 电子设备及其按键模组
CN204680577U (zh) 一种按键及使用该按键的终端
CN202816751U (zh) 一种手机按键
WO2023179726A1 (zh)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2523606U (zh) 电子设备
CN112992580B (zh)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4477088U (zh)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EP3745436B1 (en) An integrated switch
CN221726988U (zh) 一种集成按钮
CN210516544U (zh) 一种单刀双掷型按键开关
CN217933562U (zh) 一种拨动开关
CN202443893U (zh) 滑动开关
CN210670227U (zh) 侧键结构以及移动终端
CN115458355A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10535553U (zh) 一种按压行程可调的微动开关
CN208922950U (zh) 一种接插微动开关
CN218887048U (zh) 一种高导电触头
CN216015112U (zh) 一种基于转接fpc的按键控制机构
CN105931906A (zh) 一种弹力可调按键
CN109411276B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205810633U (zh) 一种弹力可调按键
CN213042823U (zh) 弹片式微动开关及游戏设备
KR100617152B1 (ko) 사이드 버튼 장치
CN220043486U (zh) 一种手机壳的多功能调节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