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8353U - 一种密封圈防割结构及快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圈防割结构及快接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38353U CN211738353U CN201922499286.3U CN201922499286U CN211738353U CN 211738353 U CN211738353 U CN 211738353U CN 201922499286 U CN201922499286 U CN 201922499286U CN 211738353 U CN211738353 U CN 2117383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d
- pipeline
- seal ring
- opening part
- lev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圈防割结构及快接头,其中密封圈防割结构包括内壳体;外壳体,套接在所述内壳体外部,且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形成了用于管道插入的开口部;密封圈,位于所述开口部内部,且套接在所述内壳体上;阻挡机构,位于所述开口部内部,且套接在所述内壳体上,所述阻挡机构位于所述密封圈的上部,包括套接所述内壳体的套接件,以及连接所述套接件且倾斜设置的卡爪件,所述卡爪件用于阻挡未倒角的管道插入所述开口部内;所述卡爪件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内壳体上端部的水平高度,通过设置阻挡机构,提示施工人员,该管道倒角情况,进而防止未倒角的管道损坏密封圈,而造成密封圈失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圈防割结构及快接头。
背景技术
快接头是一种不需要工具就能实现管道连通或断开的接头。通过在快接头上设置密封圈,来达到快接头和管道连接的密封性。在快接头和管道连接的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管道端部进行倒角处理,不然管道端部比较锋利,以及没有导向,容易在插入快接头时割破密封圈,或者将密封圈从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内挤出,而导致密封圈失效,即无法达到密封效果。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将切割后的管道直接与快接头连接,而遗漏管道端部倒角处理步骤,因此如何防止遗漏管道端部倒角处理步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大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圈防割结构,包括:
内壳体;
外壳体,套接在所述内壳体外部,且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形成了用于管道插入的开口部;
密封圈,位于所述开口部内部,且套接在所述内壳体上;
阻挡机构,位于所述开口部内部,且套接在所述内壳体上,所述阻挡机构位于所述密封圈的上部,包括套接所述内壳体的套接件,以及连接所述套接件且倾斜设置的卡爪件,所述卡爪件用于阻挡未倒角的管道插入所述开口部内;
其中,所述卡爪件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内壳体上端部的水平高度。
可选择地,所述卡爪件和所述内壳体轴线之间形成了朝上设置的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为5°~30°
可选择地,所述卡爪件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外壳体上端部的水平高度,所述内壳体上端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外壳体上端部的水平高度。
可选择地,所述卡爪件的数量可为多个,且沿着所述套接件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择地,两个相邻所述卡爪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卡爪件沿着所述套接件周向设置的长度。
可选择地,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安装所述套接件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形状与所述套接件的形状适配。
可选择地,所述卡爪件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卡爪件。
可选择地,所述密封圈的数量为两个,且均位于所述阻挡机构的下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快接头,包括密封圈防割结构。
可选择地,所述快接头还包括:
内齿圈,位于所述开口部内,且位于所述密封圈下部,用于与管道的内壁相配合。
外齿圈,位于所述开口部内,且位于所述密封圈下部,用于与管道的外壁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封圈防割结构,当管道插入开口部内后,安装在内壳体上的阻挡机构的卡爪件,其倾斜设置在开口部内,有效防止未倒角的管道插入开口部,而割破和挤出密封圈。可见,通过设置阻挡机构,提示施工人员,该管道倒角情况,进而防止未倒角的管道损坏密封圈,而造成密封圈失效。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封圈防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密封圈防割结构的阻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密封圈防割结构与未倒角管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一种密封圈防割结构与倒角管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密封圈防割结构100,包括:
内壳体110;
外壳体120,套接在内壳体110外部,且外壳体120和内壳体110之间形成了用于管道200插入的开口部130;
密封圈140,位于开口部130内部,且套接在内壳体110上;
阻挡机构150,位于开口部130内部,且套接在内壳体110上,阻挡机构150位于密封圈140的上部,包括用于套接内壳体110的套接件151,以及连接套接件151且倾斜设置的卡爪件152,卡爪件152用于阻挡未倒角的管道200插入开口部130内;
其中,卡爪件152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卡爪件。
开口部130朝上设置,即管道200从开口部130的上部插入,当管道200插入开口部130内后,管道200的内壁与内壳体110外壁相抵接,管道200的外壁和外壳体120的内壁相抵接,即内壳体110外壁和外壳体12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插入的管道200的壁厚。而安装在内壳体110上的阻挡机构150的卡爪件152,其倾斜设置在开口部130内,有效防止未倒角的管道200插入开口部130,而割破和挤出密封圈140,参考图3。管道200插入开口部130端部设置倒角210后,其端面内径增大,同时形成与卡爪件152配合的导向面,并且卡爪件152的材质为弹性材料,因此,倒角的管道200插入开口部130时,管道200内壁将卡爪件152向内收缩,此时管道200可顺利通过阻挡机构150插入开口部130内部,参考图4。可见,通过设置阻挡机构150,提示施工人员,该管道200倒角情况,进而防止未倒角的管道200损坏密封圈,而造成密封圈失效。
如图1所示,阻挡机构150邻近内壳体110的上端部,这样,管道200能够先与阻挡机构150接触,来验证管道200是否倒角。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卡爪件152的水平高度高于内壳体110上端部的水平高度,即管道200还没有进入开口部130之前,就已经受到卡爪件152验证了。具体地,卡爪件152连接套接件151的相反端,其高出内壳体110的上端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卡爪件152的水平高度高于外壳体120上端部的水平高度,并且,内壳体110上端部的水平高度高于外壳体120上端部的水平高度。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以便于安装或更换阻挡机构150。
卡爪件152倾斜设置在开口部130内,在一个示例中,卡爪件152和内壳体110轴线之间形成了朝上设置的夹角,该夹角的角度为5°~30°。其中,外壳体120和内壳体110可同轴设置。
如图2所示,卡爪件152的数量可为多个,且沿着套接件151周向间隔设置。通过间隔设置卡爪件152,使得倒角的管道200插入开口部130内部时,能够实现卡爪件152单个向内收缩。
两个相邻卡爪件152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卡爪件152沿着套接件151周向设置的长度,这样,防止两个卡爪件152之间的距离较大,而使得未倒角的管道200能够直接插入开口部130内,而割破密封圈140。
如图1和图2所示,套接件151呈一个封闭的环形,其形状与内壳体110的形状相适配,例如,若内壳体110呈圆柱型,则套接件151呈环形。
卡爪件152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卡爪件,弹性材料包括PA、ABS等塑料弹性件)
套接件151的材质也可采用弹性材料,包括橡胶等,以便其套接在内壳体110上。
卡爪件152和套接件151可一体成型,以便于阻挡机构150安装在内壳体110上,有效提升安装效率。
如图1所述,所述内壳体110的外壁上设置有安装密封圈140的第一安装槽111,以及安装套接件151的第二安装槽112,第二安装槽112位于第一安装槽111的上部。其中,第二安装槽112的形状与套接件151的形状适配,使得阻挡机构150稳固在内壳体110上,防止管道200挤压卡爪件152,而造成阻挡机构150脱离内壳体11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槽112和套接件151的横截面均呈方形。
密封圈140的数量可为多个,且沿着内壳体110的轴线方向排列设置,通过设置多个密封圈140来提升管道200与开口部130连接的密封性,只要阻挡机构150均位于阻挡机构150的下侧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圈140的数量为两个,且均位于阻挡机构150的下侧。
综上,本实施例通过在内壳体11上安装阻挡机构150来验证管道200的端部是否倒角,具体地,未倒角的管道200无法通过阻挡机构150插入至开口部130内,而倒角的管道200,其端面内径增大,同时形成与卡爪件152配合的导向面,将卡爪件152向内收缩,因此,管道200能够顺利插入开口部130内,且不会割破和挤出密封圈140。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快接头,包括密封圈防割结构100。
所述快接头还包括:
内齿圈300,位于所述开口部130内,且套设在所述内壳体110外部,用于与管道的内壁相配合。
外齿圈400,位于所述开口部130内,且套设在所述外壳体120的内部,用于与管道的外壁相配合。
其中,内齿圈300和外齿圈400均位于密封圈140的下部,内齿圈300位于内壳体110和外齿圈400之间,当倒角的管道通过阻挡机构150可插入至内齿圈300和外齿圈400之间,通过内齿圈300和外齿圈40上的外齿咬合管道,使得管道和快接头的连接更加紧密和稳定。
在一个示例中,内齿圈300和外齿圈400上的外齿沿着管道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如图5所示,所述快接头,还包括:
可视圈500,可视圈500位于开口部130内部,具体位于内齿圈300和外齿圈400之间,当管道插入内齿圈300和外齿圈400之间时,推动可视圈500向下移动,观察可视圈500的外置,可了解外接管道是否与快接头连接到位。其中,外壳体120可采用透明材料支撑,透过外壳体120观察可视圈500的位置情况,进而了解管道是否与快接头连接到位。进一步地,所述外齿圈400上设置有通孔410,透过透明的外壳体120,以及外齿圈400上的通孔410,观察可视圈500的情况。
如图5所示,内壳体110连接阻挡机构150的相反端设置有外螺纹113,用于连接另一管道,所述内壳体110呈中空结构,进而实现连接的两个管道相连通。
如图5所示,所述外壳体120包括第一外壳121和第二外壳122,第一外壳121和内壳体110扣接,第一外壳121和内壳体110扣接的相反端与第二外壳122连接,外壳体120采用分体结构,使得安装更为便利。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密封圈防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壳体;
外壳体,套接在所述内壳体外部,且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形成了用于管道插入的开口部;
密封圈,位于所述开口部内部,且套接在所述内壳体上;
阻挡机构,位于所述开口部内部,且套接在所述内壳体上,所述阻挡机构位于所述密封圈的上部,包括套接所述内壳体的套接件,以及连接所述套接件且倾斜设置的卡爪件,所述卡爪件用于阻挡未倒角的管道插入所述开口部内;
其中,所述卡爪件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内壳体上端部的水平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防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件和所述内壳体轴线之间形成了朝上设置的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为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防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件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外壳体上端部的水平高度,所述内壳体上端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外壳体上端部的水平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防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件的数量可为多个,且沿着所述套接件周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圈防割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所述卡爪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卡爪件沿着所述套接件周向设置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防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安装所述套接件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形状与所述套接件的形状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防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件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卡爪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防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数量为两个,且均位于所述阻挡机构的下侧。
9.一种快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圈防割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齿圈,位于所述开口部内,且位于所述密封圈下部,用于与管道的内壁相配合;
外齿圈,位于所述开口部内,且位于所述密封圈下部,用于与管道的外壁相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99286.3U CN211738353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密封圈防割结构及快接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99286.3U CN211738353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密封圈防割结构及快接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38353U true CN211738353U (zh) | 2020-10-23 |
Family
ID=72868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499286.3U Active CN211738353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密封圈防割结构及快接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38353U (zh) |
-
2019
- 2019-12-31 CN CN201922499286.3U patent/CN2117383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27156C (zh) | 管接头 | |
US20150222107A1 (en) | Cable Glands | |
CN108779880B (zh) | 推入式连接配合装置、布置和方法 | |
EA031294B1 (ru) |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штуцер для трубопроводов | |
KR102154692B1 (ko) | 공구없이 분리결합가능한 플라스틱 배관용 pb이음관 그립링 손상방지장치 | |
CN209960045U (zh) | 连接管件 | |
US10883636B2 (en) | Fluid fitting | |
KR20210047379A (ko) | 스프링클러 어댑터 및 파이프 플러그 | |
RU2012122176A (ru) | Быстроустанавливаемы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 | |
CN211738353U (zh) | 一种密封圈防割结构及快接头 | |
CN203784518U (zh) | 农田水利机械用制动软管 | |
US9145989B1 (en) | Sprinkler system coupler | |
KR200490112Y1 (ko) | 캡 풀림 방지장치 | |
CN202837639U (zh) | 一种微管接头 | |
EP3441537A1 (en) | Improved toilet pan connector | |
CN108825910B (zh) | 毛细管分水接头 | |
KR20180030958A (ko) | 파이프 연결구 | |
CN214534939U (zh) | 一种保证管道可靠连接的承口密封结构 | |
CN108174609B (zh) | 用于气动系统的快速装配连接器 | |
CN211821148U (zh) | 一种管件连接件 | |
CN216868213U (zh) | 简易型房屋管道接头漏水跟踪定位装置 | |
RU2776492C1 (ru) | Соединитель | |
CN216252038U (zh) | 装配式住宅拼接缝处电气线管连接装置 | |
CN220628858U (zh) | 一种电缆管道封堵器 | |
KR20130092207A (ko) | 농업용 관체 연결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