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22868U - 一种研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研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22868U CN211722868U CN202020088791.9U CN202020088791U CN211722868U CN 211722868 U CN211722868 U CN 211722868U CN 202020088791 U CN202020088791 U CN 202020088791U CN 211722868 U CN211722868 U CN 2117228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inding
- grinding disc
- disc assembly
- container
- abrad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706 fil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41000533293 Sesbania eme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2171 hot beverag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640 tas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2/00—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 A47J42/12—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having grinding discs
- A47J42/16—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having grinding discs mechanically drive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2/00—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 A47J42/12—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having grinding discs
- A47J42/18—Adjusting mechanis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2/00—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 A47J42/12—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having grinding discs
- A47J42/20—Grinding disc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2/00—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 A47J42/38—Parts or detai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2/00—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 A47J42/38—Parts or details
- A47J42/40—Parts or details relating to discharge, receiving container or the like; Bag clamps, e.g. with means for actuating electric switches
- A47J42/42—Drawers for receiving ground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研磨装置,包括研磨主机;研磨主机包括机主体和研磨部;研磨部包括设于机主体上的驱动机构、由驱动机构驱动而旋转的下磨盘组件和安装在机主体上并位于下磨盘组件上方的上磨盘组件,上磨盘组件与下磨盘组件之间形成研磨间隙,上磨盘组件可相对于下磨盘组件沿自身轴线上下调整;机主体设有入料通道,入料通道与研磨间隙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研磨装置,其结构精简,小巧,便于携带,并且能够稳定地进行咖啡粉粗细度的调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研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渐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咖啡作为一种日常饮品已经进入了诸多普通家庭当中。咖啡的品质好坏关键在于咖啡豆的质量,但其实咖啡的口感还是取决于咖啡粉的新鲜程度。因为即使是品质上佳的咖啡豆,若磨成咖啡粉后放置一定时间,其质量也会出现一定的下降。基于此,越来越多的咖啡忠实爱好者更愿意自备咖啡豆研磨机,通过自行磨制咖啡豆以获取更加新鲜的咖啡粉。然而,传统的研磨机存在如下问题:
(1)传统的研磨机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
(2)传统的研磨机通常只能研磨出一种粗细度规格的咖啡粉,根本无法适应不同口味的用户对不同粗细度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研磨装置,其结构精简,便于携带,并且能够稳定地进行咖啡粉粗细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研磨装置,包括研磨主机;所述研磨主机包括机主体和研磨部;
所述研磨部包括设于所述机主体上的驱动机构、由驱动机构驱动而旋转的下磨盘组件和安装在所述机主体上并位于所述下磨盘组件上方的上磨盘组件;
所述上磨盘组件与所述下磨盘组件之间形成研磨间隙,所述上磨盘组件可相对于所述下磨盘组件沿自身轴线上下调整;
所述机主体设有入料通道,所述入料通道与所述研磨间隙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主体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盛接容器;所述盛接容器与所述机主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盛接容器设有容器入口;当所述盛接容器与所述机主体装配到位后,所述上磨盘组件和下磨盘组件穿过所述容器入口并收容于所述盛接容器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触发启动所述驱动机构的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启动开关设于所述机主体底部且位于与所述盛接容器的容器入口边沿的上侧;当所述盛接容器与所述机主体装配到位后,所述容器入口边沿触发所述启动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弹性触发机构,所述弹性触发机构包括可上下移动地装设在所述机主体上的触发件和将所述触发件下推的第一弹性件,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启动开关和所述容器入口边沿之间;
所述触发件在最低位置时其下端与所述盛接容器相抵接以阻碍所述盛接容器安装到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大于所述研磨主机内装满待研磨原料时的重量;当所述盛接容器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压缩且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启动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盛接容器上,所述过滤组件设有滤液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斗和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滤斗内侧的过滤层,所述滤液出口设于所述滤斗上,所述滤斗的外侧还设有用于将所述滤斗架设在所述盛接容器上的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容器入口边沿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包括主板体和设置在所述主板体底部的两个齿板,两所述齿板相互平行,两所述齿板之间形成所述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斗的底部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对应所述支架的位置设有容置槽,所述支架靠近所述滤斗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相铰接,以使所述支架能够向内翻转并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当所述支架收容于容置槽内时,所述过滤组件能够收容于所述盛接容器内,且所述滤斗的入口位于所述容器入口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滤斗的入口上的斗盖,所述斗盖设有上下贯穿的落粉口;所述过滤层的上沿夹设在所述斗盖和滤斗之间且过滤层将所述落粉口与所述滤液出口分隔。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斗盖和所述滤斗通过第一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斗盖上还设有提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主体设有投料仓,所述投料仓位于所述入料通道的上方且所述投料仓的底部与所述入料通道的入口相连通,所述机主体设有与投料仓相连通的投料入口,所述投料入口位于所述投料仓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于所述投料入口上的投料盖板,所述投料盖板用于封盖所述投料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投料入口处设有与所述投料盖板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投料盖板的一端插设在所述滑槽内并可沿所述滑槽滑动以改变所述投料入口与外界连通处的大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上磨盘组件的上方;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轴向贯穿所述上磨盘组件后与所述下磨盘组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磨盘组件的端面设有与所述入料通道相连通的入料口,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轴向贯穿所述入料口后与所述下磨盘组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入料口内设有引导待研磨原料流入所述研磨间隙的导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磨盘组件和所述机主体通过第二螺纹连接以使所述上磨盘组件可沿自身轴向方向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螺纹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磨盘组件的外壁上的外螺纹和设置在所述机主体的内侧的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主体上设有多个可伸缩的顶杆,所述上磨盘组件上设有多个凹陷部;所述上磨盘组件与所述机主体连接以使所述研磨间隙达到设定需求时,各所述顶杆与各所述凹陷部分别配合以使所述上磨盘组件得以限位固定,避免所述上磨盘组件发生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套设在所述顶杆上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将所述顶杆抵推向所述上磨盘组件,所述顶杆与所述凹陷部接触的一端为圆滑端部,所述凹陷部的形状与所述圆滑端部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磨盘组件包括调整盘和与所述调整盘固定连接的上刀盘;所述调整盘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可上下调整地安装在所述机主体上,所述调整盘的上端面设有所述凹陷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磨盘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调整盘和所述上刀盘之间的粉罩,所述粉罩将所述上刀盘与所述调整盘分隔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磨盘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调整盘和所述粉罩之间的密封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设有扁位部,所述下磨盘组件的端面上设有扁孔;所述扁位部插入所述扁孔时,所述扁位部与所述扁孔周向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研磨主机还包括下磨盘固定螺母;
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三螺纹,其位于所述扁位部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的头部之间;当所述扁位部与所述扁孔扁位配合后,所述下磨盘固定螺母与所述第三螺纹进行螺纹配合,以将所述下磨盘组件固定连接于驱动机构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磨盘固定螺母上凸设有抓持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抓持部为设置在所述下磨盘固定螺母下端面上的突棱。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磨盘组件的外壁均布有限位刻度线,所述机主体上设有可与所述限位刻度线对应的标记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主体的下端设有插入所述容器入口的内裙边,所述内裙边的外围轮廓与所述容器入口的内围轮廓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主体的下端设有设有外裙边,所述外裙边的内围轮廓与所述容器入口的外围轮廓相匹配,所述盛接容器的上端可插入所述外裙边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盛接容器的外侧壁上还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外周面上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研磨装置,其结构简单,去除了常规的研磨机的多余的功能配件,更加精简,体积更小,便于携带,方便外出时使用;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研磨装置,其上磨盘组件可上下调整,进而可以调整研磨间隙,从而可以实现咖啡粉粗细度的调节;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研磨装置中,其设置了盛接容器,在研磨时,上磨盘组件和下磨盘组件均收容于所述盛接容器内,与外界分隔,防止人手在研磨时触碰到上磨盘组件和下磨盘组件,造成伤害,确保了使用安全性;此外,若本实用新型用于研磨咖啡豆时,研磨后的咖啡粉直接落入到该盛接容器中,减少了倒粉的动作,还可以直接使用该盛接容器进行冲泡,无需另外准备冲泡容器,即只要有热水供应,就可以速制一杯现磨手冲的咖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研磨主机的爆炸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整体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另一视角的整体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1的上磨盘组件的前视图;
图6是图5中沿A-A的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1的上磨盘组件的轴测视图;
图8是实施例1的研磨主机的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1的盛接容器的爆炸视图;
图10是实施例1的过滤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11是实施例1的过滤组件安装在盛接容器上进行冲泡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剖视图;
图13是实施例2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2的整体剖视图;
图15是实施例2的整体爆炸视图。
附图标记:
1-研磨主机;
11-机主体;111-入料通道;112-投料仓;1121-投料入口;113-投料盖板;114-滑槽;115-内螺纹;116-顶杆;1161-圆滑端部;117-第二弹性件;118-标记线;119-内裙边;1110-外裙边;
12-研磨部;121-驱动机构;1211-输出轴;12111-扁位部;12112-第三螺纹;
122-下磨盘组件;1221-扁孔;1222-下磨盘固定螺母;1223-抓持部;
123-上磨盘组件;1231-入料口;1232-导块;1233-外螺纹;1234-凹陷部;1235-调整盘;1236-上刀盘;1237-粉罩;1238-密封环;1239-限位刻度线;
124-研磨间隙;
125-电源接口;
126-启动开关;
127-弹性触发机构;1271-触发件;1272-第一弹性件;
2-盛接容器;21-容器入口;22-防滑套;221-防滑纹;
3-过滤组件;31-滤斗;311-支撑部;312-容置槽;313-滤液出口;32-过滤层;33-支架;331-主板体;332-齿板;333-卡槽;34-斗盖;341-落粉口;342-第一螺纹;35-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1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研磨装置,其包括研磨主机1。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研磨主机1包括机主体11和研磨部12。
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研磨部12包括设于所述机主体11上的驱动机构121、由驱动机构121驱动而旋转的下磨盘组件122和安装在所述机主体11上并位于所述下磨盘组件122上方的上磨盘组件123,所述上磨盘组件123与所述下磨盘组件122之间形成研磨间隙124,所述上磨盘组件123可相对于所述下磨盘组件122沿自身轴线上下调整。通过对上磨盘组件123在机主体11上的上下调整,进而可以调整研磨间隙124,从而调整研磨的粉末的粗细,适应不同的用户需求。关于上磨盘组件123的调整结构,下面会进行详解,在此先不提。
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机主体11设有入料通道111,所述入料通道111与所述研磨间隙124相连通。研磨时,待研磨原料从入料通道111内排入到研磨间隙124中进行研磨,通过该入料通道111,用户不需要将待研磨原料一一放入研磨间隙124,避免了用户与上磨盘组件123、下磨盘组件122的接触,从而避免用户被上磨盘组件123与下磨盘组件122弄伤。其中,研磨原料可以是咖啡豆或者其它的需要研磨成粉的原料。
在实际的使用中,本研磨装置需要配合盛接容器来使用,盛接容器可以是用户自己准备的容器,用来盛接研磨出的粉末,也可以是本研磨装置的生产厂家生产配套的盛接容器2。优选地,采用生产厂家生产配套的盛接容器2。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盛接容器2与所述机主体1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盛接容器2设有容器入口21;当所述盛接容器2与所述机主体11装配到位后,所述上磨盘组件123和下磨盘组件122穿过所述容器入口21并收容于所述盛接容器2内。在研磨时,上磨盘组件123和下磨盘组件122收容于所述盛接容器2内,与外界分隔,防止人手在研磨时触碰上磨盘组件123和/或下磨盘组件122,造成伤害,从而有效地确保研磨的安全性;此外,将本研磨装置用于研磨咖啡豆时,研磨后的咖啡粉直接落入到该盛接容器2中,减少了倒粉的动作;还可以直接拆卸下盛接容器2,使用该盛接容器2进行冲泡咖啡,无需另外准备冲泡容器。
在实际的运用中,驱动机构121可以为手动摇杆,通过该手动摇杆驱动下磨盘组件122进行转动;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121也可以为电机,通过电机的自动旋转来驱动下磨盘组件122转动。
当驱动机构121为电机时,可以通过电机的电源的连通来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具体为:所述机主体11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电源接口125,所述电源接口125与所述驱动机构121电连接,当该电源接口125接上电时,即可启动该驱动机构121,进而进行研磨动作;而当需要停止研磨动作时,将该电源接口125与外部的电源断开连接即可。
优选地,本研磨装置还包括用于触发启动所述驱动机构121的启动开关126,所述启动开关126与所述驱动机构121电连接。该启动开关126的设置,可以在电源接口125接上电时控制电机的开启或关闭,即:当该启动开关126被触发启动时,则启动电机进行研磨;当该启动开关126断开时,则停止电机,停止研磨动作。
优选地,为了避免用户不小心触发该启动开关126,对该启动开关126进行了安全设置。如图2和图14所示,所述启动开关126设于所述机主体11底部且位于与所述盛接容器2的容器入口21边沿的上侧;当所述盛接容器2与所述机主体11装配到位后,所述容器入口21边沿触发所述启动开关126。即只有盛接容器2安装到位后,才会触发该启动开关126,安装不到位时,不会触发,从而避免了用户不小心触发启动研磨动作而造成损伤。
该启动开关126的安全设置的结构,具体为:如图2和图14所示,本研磨装置还包括弹性触发机构127,所述弹性触发机构127包括可上下移动地装设在所述机主体11上的触发件1271和将所述触发件1271下推的第一弹性件1272,所述触发件1271位于所述启动开关126和所述容器入口21边沿之间。
所述触发件1271在最低位置时其下端与所述盛接容器相抵接以阻碍所述盛接容器2安装到位,所述第一弹性件1272的弹力大于所述研磨主机1内装满待研磨原料时的重量;当所述盛接容器2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一弹性件1272被压缩且所述触发件1271触发所述启动开关126。其中,第一弹性件1272可以是弹片、压缩弹簧或弹性块。
由于第一弹性件1272的弹力大于研磨主机1内装满待研磨原料时的重量,即使将盛接容器2安装到研磨主机1下方后,也不能够触发启动研磨动作,用户还需要用力将研磨主机1下压,使盛接容器2与研磨主机1安装到位,进而触发该启动开关126,启动研磨,当用户松手不再下压时,第一弹性件1272的弹力则将研磨主机1和盛接容器2分离,进而触发件1271与启动开关126分离,不再触发该启动开关126,则研磨动作自动停止。即通过弹性触发机构127,将用户的按压动作转换为研磨动作的开启和停止的控制动作,省去了研磨装置的控制电路,更加精简,进一步缩小研磨装置的体积,使其便于携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12所示,所述机主体11设有用以放入待研磨原料的投料仓112,所述投料仓112位于所述入料通道111的上方且所述投料仓112的底部与所述入料通道111的入口相连通,所述机主体11设有与投料仓112相连通的投料入口1121,该投料入口1121位于投料仓112的上方。用户一次性将一定量的待研磨原料从该投料入口1121放入投料仓112内,待研磨原料则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该入料通道111中,再进入研磨间隙124被研磨,则最下方的待研磨原料先被研磨成粉,并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的下落进研磨间隙124中研磨成粉,无需用户重复添加待研磨原料。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机主体11还包括设于所述投料入口1121上的投料盖板113,所述投料盖板113用于封盖所述投料入口1121,可以通过该投料盖板113将投料入口1121封盖,防止其它异物落入投料仓112内。
具体地,所述投料入口1121处设有与所述投料盖板113相匹配的滑槽114,如图2所示,所述投料盖板113的一端插设在所述滑槽114内并可沿所述滑槽114滑动以改变所述投料入口1121与外界连通处的大小。换言之,该投料盖板113通过滑槽114安装在投料入口1121处,可以改变投料入口1121的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121位于所述上磨盘组件123的上方;所述驱动机构121的输出轴1211轴向贯穿所述上磨盘组件123后与所述下磨盘组件122连接。即本研磨装置的驱动机构121为上置式,下磨盘组件122随驱动机构121的驱动而旋转,上磨盘组件123则与机主体11相固定。
具体地,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上磨盘组件123的端面设有与所述入料通道111相连通的入料口1231,该入料口1231的下方与研磨间隙124相连通,所述驱动机构121的输出轴1211轴向贯穿所述入料口1231后与所述下磨盘组件122连接。入料通道111内的待研磨原料从该入料口1231进入研磨间隙124中,进而被研磨成粉。驱动机构121的输出轴1211轴向贯穿所述入料口1231后与所述下磨盘组件122连接,在保证了下磨盘组件122转动的同时又不与上磨盘组件123、驱动机构121等发生干涉,即这一结构设置在精简研磨部12的整体结构的同时,还能保证研磨动作的正常进行。
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入料口1231内设有引导待研磨原料流入所述研磨间隙124的导块1232。该导块1232的设置,方便入料通道111内的待研磨原料(例如咖啡豆)进入研磨间隙124,也起到对待研磨原料进行限流的作用,防止一下子太多的待研磨原料进入研磨间隙124,而阻碍下磨盘组件122的旋转。
如图2至图8所示,上磨盘组件123可在机主体11处进行上下调节的结构具体为:所述上磨盘组件123和所述机主体11通过第二螺纹连接以使所述上磨盘组件123可沿自身轴向方向移动。通过第二螺纹的连接配合,只需要将上磨盘组件123转动,即可对其沿第二螺纹在机主体11上进行上下调整,进而可以调节上磨盘组件123和下磨盘组件122之间的研磨间隙124的大小,从而实现对研磨的粉末的粗细的调整。
具体地,第二螺纹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磨盘组件123的外壁上的外螺纹1233和设置在所述机主体11的内侧的与所述外螺纹1233相匹配的内螺纹115,即上磨盘组件123通过外螺纹1233和内螺纹115的相互配合,不仅可以与机主体11进行可拆卸的连接,而且可以实现对研磨间隙124的调整。
为了防止调整好研磨间隙124后上磨盘组件123在研磨过程中的位置发生变动,所述上磨盘组件123与所述机主体11连接以使所述研磨间隙124达到设定需求时,所述上磨盘组件123得以限位固定以避免发生旋转,其结构形式包括:
如图2至图4,所述机主体11上设有多个可伸缩的顶杆116,所述上磨盘组件123上设有多个凹陷部1234;所述上磨盘组件123与所述机主体11连接以使所述研磨间隙124达到设定需求时,各所述顶杆116与各所述凹陷部1234分别配合以使所述上磨盘组件123得以限位固定,避免所述上磨盘组件123发生旋转。即通过顶杆116和凹陷部1234的配合,可以在调整好研磨间隙124后对上磨盘组件123进行限位,避免上磨盘组件123发生旋转,从而防止上磨盘组件123的上下位置的变动,进而防止研磨间隙124的变动。
具体地,本研磨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顶杆116上的第二弹性件117,如图2至图4,所述第二弹性件117将所述顶杆116抵推向所述上磨盘组件123,所述顶杆116与所述凹陷部1234接触的一端为圆滑端部1161,所述凹陷部1234的形状与所述圆滑端部1161相匹配。由于顶杆116的端部为圆滑端部1161,且凹陷部1234的形状与圆滑端部1161相匹配,因此,当用户需要调整研磨间隙124时,用户只需要扭转上磨盘组件123,便可使顶杆116与凹陷部1234滑脱,从而可以在纵向调整上磨盘组件123的位置,进而调整研磨间隙124,在调整过程中,若顶杆116在第二弹性件117的弹力作用下再次落入凹陷部1234内,则上磨盘组件123又得以限位。其中,第二弹性件117可以是弹片、压缩弹簧或弹性块。
其中,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上磨盘组件123包括调整盘1235和与所述调整盘1235固定连接的上刀盘1236;所述调整盘1235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可上下调整地安装在所述机主体11上,所述调整盘1235的上端面设有所述凹陷部1234。上刀盘1236和调整盘1235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所述上磨盘组件12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调整盘1235和所述上刀盘1236之间的粉罩1237,所述粉罩1237将所述上刀盘1236与所述调整盘1235分隔开。粉罩1237的设置,可以避免研磨出的粉末飞散在调整盘1235内,避免难以清洗等问题。
优选地,所述上磨盘组件12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调整盘1235和所述粉罩1237之间的密封环1238,密封环1238将调整盘1235和粉罩1237的最外侧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以进一步将调整盘1235与研磨出的粉末分隔。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机构121的输出轴1211上设有扁位部12111,所述下磨盘组件122的端面上设有扁孔1221;所述扁位部12111插入所述扁孔1221时,所述扁位部12111与所述扁孔1221周向固定,通过扁位部12111和扁孔1221的设置,使得下磨盘组件122能够和驱动机构121的输出轴1211进行同步转动。
如图2所示,所述研磨主机1还包括下磨盘固定螺母1222;所述驱动机构121的输出轴1211上设有第三螺纹12112,其位于所述扁位部12111与所述驱动机构121的输出轴1211的头部之间;当所述扁位部12111与所述扁孔1221扁位配合后,所述下磨盘固定螺母1222与所述第三螺纹12112进行螺纹配合,以将所述下磨盘组件122固定连接于驱动机构121上。通过下磨盘固定螺母1222将下磨盘可拆卸地固定在驱动机构121的输出轴1211上,方便下磨盘组件122的拆卸,便于对下磨盘组件122进行清洗。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下磨盘固定螺母1222上凸设有抓持部1223,所述抓持部1223具体为设置在所述下磨盘固定螺母1222下端面上的突棱。抓持部1223的设置,方便用户用手拧动下磨盘固定螺母1222,进而取下下磨盘固定螺母1222,以对下磨盘组件122进行清洗。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上磨盘组件123的外壁均布有限位刻度线1239,所述机主体11上设有可与所述限位刻度线1239对应的标记线118。用户可以依照限位刻度线1239和标记线118调整到所需的研磨间隙124,以研磨出所需粗细的咖啡粉。
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机主体11的下端设有插入所述容器入口21的内裙边119,所述内裙边119的外围轮廓与所述容器入口21的内围轮廓相匹配。内裙边119对盛接容器2的安装进行了定位,以确保安装时盛接容器2不发生偏斜,保证上磨盘组件123和下磨盘组件122都被收容进盛接容器2中再进行研磨。
也可以设置为:所述机主体11的下端设有设有外裙边1110,所述外裙边1110的内围轮廓与所述容器入口21的外围轮廓相匹配,所述盛接容器2的上端可插入所述外裙边1110内。同样地,通过外裙边1110对盛接容器2的安装进行了定位,以确保安装时盛接容器2不发生偏斜,保证上磨盘组件123和下磨盘组件122都被收容进盛接容器2中再进行研磨。
当然也可以同时设置外裙边1110和内裙边119,两者同时对盛接容器2的安装进行定位。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研磨装置还包括过滤组件3,所述过滤组件3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盛接容器2上,所述过滤组件3设有滤液出口313。过滤组件3在研磨时可以不安装在盛接容器2上,在研磨后需要冲泡时再将过滤组件3装上,对咖啡粉进行过滤和冲泡。
其中,如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滤斗31和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滤斗31内侧的过滤层32,滤液出口313设于滤斗31上,所述滤斗31的外侧还设有用于将所述滤斗31架设在所述盛接容器2上的支架33。过滤组件3通过该支架33可拆卸地安装在盛接容器2上,过滤层32可以对用于冲泡的咖啡粉末进行过滤,滤斗31作为过滤层32的支撑件,维持过滤层32的形状。其中,过滤层32为滤纸,呈漏斗型。
具体地,如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支架33的底部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容器入口21边沿的卡槽333,通过该卡槽333将滤斗31架设在盛接容器2上。更具体地,所述支架33包括主板体331和设置在所述主板体331底部的两个齿板332,两所述齿板332相互平行,两所述齿板332之间形成所述卡槽333。
优选地,如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滤斗31的底部设有支撑部311,所述支撑部311对应所述支架33的位置设有容置槽312,所述支架33靠近所述滤斗3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311相铰接,以使所述支架33能够向内翻转并收容于所述容置槽312内;当所述支架33收容于容置槽312内时,所述过滤组件3能够收容于所述盛接容器2内,且所述滤斗31的入口位于所述容器入口21的下方。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支架33收拢起来,使过滤组件3收容在盛接容器2内,则在研磨时研磨出的粉末(如咖啡粉末)就直接落在滤斗31内。研磨完成后,移走研磨主机1,将过滤组件3取出并展开支架33,将过滤组件3架设在盛接容器2上,往过滤组件3内加入热水,形成的热饮(如咖啡液)通过过滤组件3过滤并流入盛接容器内,从而实现了研磨和快速冲泡的一体化设计。
其中,如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过滤组件3还包括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滤斗31的入口上的斗盖34,所述斗盖34设有上下贯穿的落粉口341;所述过滤层32的上沿夹设在所述斗盖34和滤斗31之间且过滤层32将所述落粉口341与所述滤液出口313分隔。通过斗盖34和滤斗31的可拆卸连接,将过滤层32装夹在滤斗31上,不仅便于对过滤层32进行固定,而且便于过滤层32的拆卸和更换。
其中,所述斗盖34和所述滤斗31通过第一螺纹342连接,具体是滤斗31的上沿设有外螺纹1233,斗盖34上设有内螺纹115。
此外,如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斗盖34上还设有提手35,提手35与斗盖34相铰接,便于将过滤组件3从盛接容器2内取出。
优选地,如图9所示,所述盛接容器2的外侧壁上还设有防滑套22,所述防滑套22的外周面上设有防滑纹221,避免用户使用时脱手。在本实施例中,盛接容器2的主体呈杯状,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2:
如图13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研磨装置,其与实施例1所述的研磨装置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的研磨装置不设置过滤组件3,其盛接容器2仅是一个盛接粉末(如咖啡粉等)的粉盒,研磨完成的粉末(如咖啡粉等)直接落入到该盛接容器2内,再将粉末(如咖啡粉等)倒出到冲泡的杯子内进行冲泡,从而得到所需热饮。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所述的研磨装置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研磨装置的其它内容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35)
1.一种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研磨主机;所述研磨主机包括机主体和研磨部;
所述研磨部包括设于所述机主体上的驱动机构、由驱动机构驱动而旋转的下磨盘组件和安装在所述机主体上并位于所述下磨盘组件上方的上磨盘组件;
所述上磨盘组件与所述下磨盘组件之间形成研磨间隙,所述上磨盘组件可相对于所述下磨盘组件沿自身轴线上下调整;
所述机主体设有入料通道,所述入料通道与所述研磨间隙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主体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盛接容器;所述盛接容器与所述机主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盛接容器设有容器入口;当所述盛接容器与所述机主体装配到位后,所述上磨盘组件和下磨盘组件穿过所述容器入口并收容于所述盛接容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触发启动所述驱动机构的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开关设于所述机主体底部且位于与所述盛接容器的容器入口边沿的上侧;当所述盛接容器与所述机主体装配到位后,所述容器入口边沿触发所述启动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触发机构,所述弹性触发机构包括可上下移动地装设在所述机主体上的触发件和将所述触发件下推的第一弹性件,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启动开关和所述容器入口边沿之间;
所述触发件在最低位置时其下端与所述盛接容器相抵接以阻碍所述盛接容器安装到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大于所述研磨主机内装满待研磨原料时的重量;当所述盛接容器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压缩且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启动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盛接容器上,所述过滤组件设有滤液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斗和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滤斗内侧的过滤层,所述滤液出口设于所述滤斗上,所述滤斗的外侧还设有用于将所述滤斗架设在所述盛接容器上的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容器入口边沿的卡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主板体和设置在所述主板体底部的两个齿板,两所述齿板相互平行,两所述齿板之间形成所述卡槽。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斗的底部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对应所述支架的位置设有容置槽,所述支架靠近所述滤斗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相铰接,以使所述支架能够向内翻转并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当所述支架收容于容置槽内时,所述过滤组件能够收容于所述盛接容器内,且所述滤斗的入口位于所述容器入口的下方。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滤斗的入口上的斗盖,所述斗盖设有上下贯穿的落粉口;所述过滤层的上沿夹设在所述斗盖和滤斗之间且过滤层将所述落粉口与所述滤液出口分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斗盖和所述滤斗通过第一螺纹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斗盖上还设有提手。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主体设有投料仓,所述投料仓位于所述入料通道的上方且所述投料仓的底部与所述入料通道的入口相连通,所述机主体设有与投料仓相连通的投料入口,所述投料入口位于所述投料仓的上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投料入口上的投料盖板,所述投料盖板用于封盖所述投料入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入口处设有与所述投料盖板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投料盖板的一端插设在所述滑槽内并可沿所述滑槽滑动以改变所述投料入口与外界连通处的大小。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上磨盘组件的上方;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轴向贯穿所述上磨盘组件后与所述下磨盘组件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盘组件的端面设有与所述入料通道相连通的入料口,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轴向贯穿所述入料口后与所述下磨盘组件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内设有引导待研磨原料流入所述研磨间隙的导块。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盘组件和所述机主体通过第二螺纹连接以使所述上磨盘组件可沿自身轴向方向移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磨盘组件的外壁上的外螺纹和设置在所述机主体的内侧的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主体上设有多个可伸缩的顶杆,所述上磨盘组件上设有多个凹陷部;所述上磨盘组件与所述机主体连接以使所述研磨间隙达到设定需求时,各所述顶杆与各所述凹陷部分别配合以使所述上磨盘组件得以限位固定,避免所述上磨盘组件发生旋转。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顶杆上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将所述顶杆抵推向所述上磨盘组件,所述顶杆与所述凹陷部接触的一端为圆滑端部,所述凹陷部的形状与所述圆滑端部相匹配。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盘组件包括调整盘和与所述调整盘固定连接的上刀盘;所述调整盘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可上下调整地安装在所述机主体上,所述调整盘的上端面设有所述凹陷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盘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调整盘和所述上刀盘之间的粉罩,所述粉罩将所述上刀盘与所述调整盘分隔开。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盘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调整盘和所述粉罩之间的密封环。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设有扁位部,所述下磨盘组件的端面上设有扁孔;所述扁位部插入所述扁孔时,所述扁位部与所述扁孔周向固定。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主机还包括下磨盘固定螺母;
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三螺纹,其位于所述扁位部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的头部之间;当所述扁位部与所述扁孔扁位配合后,所述下磨盘固定螺母与所述第三螺纹进行螺纹配合,以将所述下磨盘组件固定连接于驱动机构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磨盘固定螺母上凸设有抓持部。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部为设置在所述下磨盘固定螺母下端面上的突棱。
3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盘组件的外壁均布有限位刻度线,所述机主体上设有可与所述限位刻度线对应的标记线。
33.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主体的下端设有插入所述容器入口的内裙边,所述内裙边的外围轮廓与所述容器入口的内围轮廓相匹配。
34.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主体的下端设有外裙边,所述外裙边的内围轮廓与所述容器入口的外围轮廓相匹配,所述盛接容器的上端可插入所述外裙边内。
35.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接容器的外侧壁上还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外周面上设有防滑纹。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88791.9U CN211722868U (zh) | 2020-01-15 | 2020-01-15 | 一种研磨装置 |
PCT/CN2020/108138 WO2021143113A1 (zh) | 2020-01-15 | 2020-08-10 | 一种研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88791.9U CN211722868U (zh) | 2020-01-15 | 2020-01-15 | 一种研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22868U true CN211722868U (zh) | 2020-10-23 |
Family
ID=72881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88791.9U Active CN211722868U (zh) | 2020-01-15 | 2020-01-15 | 一种研磨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22868U (zh) |
WO (1) | WO2021143113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56249A (zh) * | 2021-01-04 | 2021-04-16 | 欧庆国 | 一种立式双层研磨咖啡研磨机 |
CN115804536A (zh) * | 2022-11-22 | 2023-03-17 | 宁波博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可拆卸的研磨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418568B (sv) * | 1974-09-16 | 1981-06-15 | Schnitzer Johann G | Spannmalskvarn som tillsatsapparat till koksmaskin |
DE3903018A1 (de) * | 1989-02-02 | 1990-08-09 | Hawo S Kornmuehlen Gmbh | Kornmuehle |
KR100552222B1 (ko) * | 2003-04-11 | 2006-02-14 | 주식회사 롯데기공 | 원두커피 분쇄장치 |
IT1397305B1 (it) * | 2009-12-01 | 2013-01-04 | Mazzer Luigi S R L | Dispositivo di bloccaggio della regolazione micrometrica della macinazione in macina caffe'. |
CN201775518U (zh) * | 2010-07-22 | 2011-03-30 | 张国平 | 具有转盖调节研磨细度的研磨器 |
CN208740701U (zh) * | 2017-07-28 | 2019-04-16 | 广东百胜图科技有限公司 | 磨豆机构及磨豆装置 |
CN208808265U (zh) * | 2018-05-09 | 2019-05-03 | 湖南中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燕尾槽的研磨器 |
CN110693352A (zh) * | 2019-10-29 | 2020-01-17 | 金文� | 一种研磨机构、研磨机和研磨方法 |
CN211130766U (zh) * | 2019-10-29 | 2020-07-31 | 金文� | 一种研磨机构和研磨机 |
-
2020
- 2020-01-15 CN CN202020088791.9U patent/CN211722868U/zh active Active
- 2020-08-10 WO PCT/CN2020/108138 patent/WO202114311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56249A (zh) * | 2021-01-04 | 2021-04-16 | 欧庆国 | 一种立式双层研磨咖啡研磨机 |
CN115804536A (zh) * | 2022-11-22 | 2023-03-17 | 宁波博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可拆卸的研磨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143113A1 (zh) | 2021-07-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114808B2 (en) | Apparatus for metering coffee beans | |
CN211722868U (zh) | 一种研磨装置 | |
AU2016203881B2 (en) | Improved Coffee Grinder Apparatus | |
US11529013B2 (en) | Coffee grinder apparatus | |
WO2017059670A1 (zh) | 磨豆咖啡机 | |
CN112168016A (zh) | 一种研磨装置 | |
GB2435609A (en) | Hand-held coffee grinder and infusion apparatus | |
CN211130766U (zh) | 一种研磨机构和研磨机 | |
CN213850231U (zh) | 电动咖啡磨豆机 | |
CN214208078U (zh) | 一种磨豆咖啡机 | |
CN210121084U (zh) | 一种手摇式咖啡豆研磨机 | |
JPS58426Y2 (ja) | ミル付コ−ヒ−メ−カ− | |
CN218500508U (zh) | 一种煮磨一体式咖啡机 | |
CN213345378U (zh) | 一种咖啡豆研磨机 | |
KR102143137B1 (ko) | 휴대용 커피 추출기 | |
CN220236642U (zh) | 一种研磨机构及磨豆咖啡机 | |
JPS6346042Y2 (zh) | ||
CN214072944U (zh) | 一种便携式咖啡机 | |
KR102375163B1 (ko) | 올인원 드리퍼 보틀 | |
CN210008926U (zh) | 一种研磨机构及其装置 | |
CN222443876U (zh) | 一种进料清洁结构及咖啡机 | |
CN221450488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磨豆机 | |
CN220876593U (zh) | 一种双通道进料的咖啡磨豆机 | |
CN213248454U (zh) | 一种电动研磨萃取一体机 | |
JPH0117213Y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