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685921U - 一种预灌封针上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灌封针上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85921U
CN211685921U CN202020086988.9U CN202020086988U CN211685921U CN 211685921 U CN211685921 U CN 211685921U CN 202020086988 U CN202020086988 U CN 202020086988U CN 211685921 U CN211685921 U CN 211685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feeding
passageway
ejection
buffer mem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869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曦
张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king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k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king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Truk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869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85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85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85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灌封针上料系统,包括进料缓存通道和出料缓存通道,还包括至少两个分料通道,各所述分料通道的进料端均与所述进料缓存通道对接且对接处设有分料部件,所述出料缓存通道设有至少两个,各所述分料通道的出料端与各所述出料缓存通道一一对接,各所述出料缓存通道对接有泡罩输送通道,所述泡罩输送通道与所述出料缓存通道之间设有上料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预灌封针上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药品包装机械,尤其涉及一种预灌封针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预灌封针经过贴标机出料后经过一套上料装置输送至包装机,受包装机泡罩供给速度限制,无法匹配上料装置预灌封针供给速度,影响了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预灌封针上料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灌封针上料系统,包括进料缓存通道和出料缓存通道,还包括至少两个分料通道,各所述分料通道的进料端均与所述进料缓存通道对接且对接处设有分料部件,所述出料缓存通道设有至少两个,各所述分料通道的出料端与各所述出料缓存通道一一对接,各所述出料缓存通道对接有泡罩输送通道,所述泡罩输送通道与所述出料缓存通道之间设有上料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料通道包括依次对接的分料滑道、分料提升通道、以及出料滑道,所述分料滑道的进料端与所述进料缓存通道对接,所述出料滑道的出料端与所述出料缓存通道对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缓存通道包括依次对接的缓存通道、进料提升通道以及进料输送通道,所述进料输送通道与所述分料滑道对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输送通道靠近所述分料滑道的一端设有第一挡料件,进料输送通道靠近进料提升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一挡料件和第一检测件之间设有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二检测件配设有第二挡料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料滑道靠近所述进料输送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一满料检测件,分料滑道靠近所述分料提升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一缺料检测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滑道靠近所述分料提升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二满料检测件,出料滑道靠近所述出料缓存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二缺料检测件,所述第二满料检测件和第二缺料检测件之间设有调节检测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输送通道与所述出料缓存通道平行布置,进料输送通道与所述分料滑道之间设有第一弧形过渡通道,所述出料滑道位于所述出料缓存通道上方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二弧形过渡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料滑道的倾斜角度为β,则10°≤β≤3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缓存通道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出料缓存通道平行布置且出料方向相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缓存通道上设有剔废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预灌封针上料系统,在进料缓存通道和出料缓存通道之间设有两个以上分料通道,相应的出料缓存通道也设有多个并与各分料通道一一对接,对接处设置分料部件,实现各分料通道的切换;使用时,预灌封针自进料缓存通道进料、缓存,通过分料部件分料至各分料通道,然后经分料通道输送至出料缓存通道,通过出料缓存通道输送至泡罩输送通道时,由上料装置抓取、上料至泡罩输送通道输送的泡罩内,完成上料,可以实现“一进多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出料缓存通道的储料情况进行分料,有利于使泡罩供给速度与预灌封针供给速度匹配,各分料通道间歇供料也有利于防止分料部件挤压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灌封针上料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灌封针上料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料输送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分料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出料滑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出料滑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出料缓存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1、进料缓存通道;11、缓存通道;12、进料提升通道;13、进料输送通道;14、第一挡料件;15、第二检测件;16、第二挡料件;17、第一检测件;18、第一弧形过渡通道;2、出料缓存通道;21、剔废滑板;3、分料通道;31、分料滑道;32、分料提升通道;33、出料滑道;34、第一满料检测件;35、第一缺料检测件;36、第二满料检测件;37、第二缺料检测件;38、调节检测件;39、第二弧形过渡通道;4、分料部件;5、料仓;6、泡罩输送通道;7、上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预灌封针上料系统,包括进料缓存通道1和出料缓存通道2,还包括两个分料通道3,各分料通道3的进料端均与进料缓存通道1对接且对接处设有分料部件4,出料缓存通道2设有两个,各分料通道3的出料端与各出料缓存通道2一一对接,各出料缓存通道2对接有泡罩输送通道6,泡罩输送通道6与出料缓存通道2之间设有上料装置7。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增加分料通道3的数量,相应的增加出料缓存通道2、上料装置7的数量即可,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各分料通道3间歇供料也有利于防止分料部件4挤压产品。
该预灌封针上料系统,在进料缓存通道1和出料缓存通道2之间设有两个分料通道3,相应的出料缓存通道2也设有两个并与各分料通道3一一对接,对接处设置分料部件4,实现各分料通道3的切换(例如通过气缸驱动分料部件4旋转等方式,能够实现各分料通道3的通断即可);使用时,预灌封针自进料缓存通道1进料、缓存,通过分料部件4分料至各分料通道3,然后经分料通道3输送至出料缓存通道2,通过出料缓存通道2输送至泡罩输送通道6时,由上料装置7抓取、上料至泡罩输送通道6输送的泡罩内,完成上料,可以实现“一进多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出料缓存通道2的储料情况进行分料,有利于使泡罩供给速度与预灌封针供给速度匹配。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分料通道3包括依次对接的分料滑道31、分料提升通道32、以及出料滑道33,分料滑道31的进料端与进料缓存通道1对接,出料滑道33的出料端与出料缓存通道2对接。预灌封针自进料缓存通道1进入分料滑道31,经过分料滑道31下滑,然后经过分料提升通道32提升,最后经过出料滑道33再次下滑进入出料缓存通道2,分料通道3包含分料滑道31、分料提升通道32和出料滑道33,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有利于克服设备之间的高差和间距,无动力滑道能够适应较小场地的排布,同时节省成本,也不会对产品标签有损伤。其中,分料提升通道32例如可以通过平皮带或立式皮带等方式实现预灌封针的提升。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进料缓存通道1包括依次对接的缓存通道11、进料提升通道12以及进料输送通道13,进料输送通道13与分料滑道31对接。缓存通道11用于缓存上游设备输送过来的预灌封针,若后工序设备短时间出现故障,贴标机可以保持工作状态,无需停机;进料提升通道12将预灌封针提升至进料输送通道13的高度,以便后续能够顺利地进入分料滑道31上端。其中缓存通道11例如可以是通过网带实现缓存,进料提升通道12例如可以通过平皮带或立式皮带等方式实现预灌封针的提升,进料输送通道13例如可以通过平皮带实现输送。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进料输送通道13靠近分料滑道31的一端设有第一挡料件14,进料输送通道13靠近进料提升通道12的一端设有第一检测件17,第一挡料件14和第一检测件17之间设有第二检测件15,第二检测件15配设有第二挡料件16。进料提升通道12输送过来的产品被第一挡料件14挡住,当第二检测件15检测到有料后,第一挡料件14解除动作放料,同时第二挡料件16动作进行挡料,当第一检测件17检测有料时,说明进料提升通道12的进料速度偏快,需要降低进料提升通道12的进料速度,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的效率要求。其中,第一检测件17、第二检测件15例如可以是光电开关等,第一挡料件14、第二挡料件16例如可以是气缸等往复运动部件。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分料滑道31靠近进料输送通道13的一端设有第一满料检测件34,分料滑道31靠近分料提升通道32的一端设有第一缺料检测件35。当第一满料检测件34和第一缺料检测件35检测到分料滑道31内满料或缺料时,分料部件4进行切换,缺料时该分料滑道31开启进料,满料时该分料滑道31关闭停止进料。分料部件4切换频率与第一挡料件14的动作相互配合,间歇供料、补料,确保分料部件4不会挤压产品,结构简单、可靠。其中,第一满料检测件34、第一缺料检测件35例如可以是光电开关等。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出料滑道33靠近分料提升通道32的一端设有第二满料检测件36,出料滑道33靠近出料缓存通道2的一端设有第二缺料检测件37,第二满料检测件36和第二缺料检测件37之间设有调节检测件38。调节检测件38通过检测产品有无,调节前段各输送通道的输送速度,实现预灌封上料系统整体的均衡,当第二满料检测件36检测有产品时,前段各输送通道供料速度放缓或停止,相反的,当第二缺料检测件37检测无产品时,前段各输送通道供料速度加快,结构简单、可靠。其中,第二满料检测件36、第二缺料检测件37及调节检测件38例如可以是光电开关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进料输送通道13与出料缓存通道2平行布置,进料输送通道13与分料滑道31之间设有第一弧形过渡通道18,出料滑道33位于出料缓存通道2上方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二弧形过渡通道39,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其中,第一弧形过渡通道18优选与第二弧形过渡通道39类似,采用有落差的滑道结构,产品自进料输送通道13输出后,通过有高度落差的第一弧形过渡通道18进行无动力转弯进入分料滑道31;产品自出料滑道33输出后经过第二弧形过渡通道39换向并减少与出料缓存通道2之间的距离,然后水平地落入出料缓存通道2上的料仓5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分料滑道31的倾斜角度为β,则10°≤β≤30°,产品可实现全程无动力滑动,结构简单、节约成本,便于在狭小场地布局。本实施例中,β=1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适当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两个出料缓存通道2平行布置且出料方向相反,该布置方式可避免相互干涉,保证上料效率,结果紧凑、布局合理。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出料缓存通道2上设有剔废滑板21。其中,出料缓存通道2例如可以是网带等结构,剔废滑板21设于网带转角位置,对于上料不合格的泡罩,剔废滑板21将其剔除,结构简单、剔废方便。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预灌封针上料系统,包括进料缓存通道(1)和出料缓存通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分料通道(3),各所述分料通道(3)的进料端均与所述进料缓存通道(1)对接且对接处设有分料部件(4),所述出料缓存通道(2)设有至少两个,各所述分料通道(3)的出料端与各所述出料缓存通道(2)一一对接,各所述出料缓存通道(2)对接有泡罩输送通道(6),所述泡罩输送通道(6)与所述出料缓存通道(2)之间设有上料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灌封针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通道(3)包括依次对接的分料滑道(31)、分料提升通道(32)、以及出料滑道(33),所述分料滑道(31)的进料端与所述进料缓存通道(1)对接,所述出料滑道(33)的出料端与所述出料缓存通道(2)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灌封针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缓存通道(1)包括依次对接的缓存通道(11)、进料提升通道(12)以及进料输送通道(13),所述进料输送通道(13)与所述分料滑道(31)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灌封针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输送通道(13)靠近所述分料滑道(31)的一端设有第一挡料件(14),进料输送通道(13)靠近进料提升通道(12)的一端设有第一检测件(17),所述第一挡料件(14)和第一检测件(17)之间设有第二检测件(15),所述第二检测件(15)配设有第二挡料件(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灌封针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滑道(31)靠近所述进料输送通道(13)的一端设有第一满料检测件(34),分料滑道(31)靠近所述分料提升通道(32)的一端设有第一缺料检测件(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灌封针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滑道(33)靠近所述分料提升通道(32)的一端设有第二满料检测件(36),出料滑道(33)靠近所述出料缓存通道(2)的一端设有第二缺料检测件(37),所述第二满料检测件(36)和第二缺料检测件(37)之间设有调节检测件(38)。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预灌封针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输送通道(13)与所述出料缓存通道(2)平行布置,进料输送通道(13)与所述分料滑道(31)之间设有第一弧形过渡通道(18),所述出料滑道(33)位于所述出料缓存通道(2)上方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二弧形过渡通道(39)。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预灌封针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滑道(31)的倾斜角度为β,则10°≤β≤3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预灌封针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缓存通道(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出料缓存通道(2)平行布置且出料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预灌封针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缓存通道(2)上设有剔废滑板(21)。
CN202020086988.9U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预灌封针上料系统 Active CN211685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6988.9U CN211685921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预灌封针上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6988.9U CN211685921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预灌封针上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85921U true CN211685921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72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86988.9U Active CN211685921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预灌封针上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859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4411A (zh) * 2022-02-28 2022-07-01 浙江希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器变轨输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4411A (zh) * 2022-02-28 2022-07-01 浙江希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器变轨输送装置
WO2023159876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浙江希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器变轨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27884B2 (en) Vision based conveyor package density management system
US9771222B2 (en) Vision based conveyor package flow management system
US2013023952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lling a Multi-Row Packaging Tray with Fragmented Products
CN211685921U (zh) 一种预灌封针上料系统
AU2016405226B2 (en) Fish-supply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for
US3331486A (en) Bottle handling apparatus
CN210682531U (zh) 一种分料机
CN215515654U (zh) 一种电池分流输送装置
CN205634092U (zh) 一种高速网带供料结构
CN112224824A (zh) 西林瓶自动化检测理瓶机
CN212290520U (zh) 一种铝塑机的下料装置
CN215399580U (zh) 一种高速双道无序理料机
CN111232290B (zh) 一种装盒机上料系统及其上料方法
CN215884250U (zh) 一种装盒机的进料组件和装盒机
CN219790740U (zh) 一种智能组合式数粒机
EP0035813A1 (en) Surge unit
CN212419390U (zh) 一种独立式冲压工件分料装置
CN113682545A (zh) 一种高速双道无序理料机
US3651940A (en) Sorting conveyor arrangements
CN215623040U (zh) 一种装盒机与多个托入托机的有序汇合装置
US20050072654A1 (en) Conveyor assembly
CN221114678U (zh) 一种双工位的计数下料装置
US2020036164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ackaging sanitary articles
CN214718535U (zh) 一种分料设备
US3148762A (en) Apparatus for orienting elongated tailed obje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