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74231U - 睡眠感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睡眠感测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74231U CN211674231U CN202020157683.2U CN202020157683U CN211674231U CN 211674231 U CN211674231 U CN 211674231U CN 202020157683 U CN202020157683 U CN 202020157683U CN 211674231 U CN211674231 U CN 2116742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nsor
- eye movement
- sensing system
- electrode
- slee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睡眠感测系统,包含心电传感器、血氧传感器及眼动传感器。眼动传感器包含一眼电传感器,其包含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搭载于透气贴片上以配置于受测者的眼睛的周边表皮,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为上下垂直或左右水平排列。本实用新型揭露的睡眠感测系统有助于解决穿戴睡眠感测装置所造成的人体不适以及提高睡眠感测结果精准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睡眠感测系统,特别是一种包含眼动传感器的睡眠感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今繁忙的社会中,现代人多处于多重压力的状态,因此急需良好的休息以应付各种压力。睡眠为现代人得到休息的重要来源,在现代忙碌的生活型态中,如何取得良好的睡眠品质是每个人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睡眠品质的测量相关技术为现代医疗与健康生活的研究重点。
现有的睡眠侦测技术需要撷取多重生理信号,以便观察人体进入何种睡眠阶段以及睡眠状态,一般医疗场所提供的睡眠检测,大多采用睡眠多项生理检查(Polysomnography,PSG),使用数个传感器黏贴于受测人员身上,众多传感器采用有线传感器,此状态与平日于家中睡眠状态大不相同,容易造成受测人员睡眠中的不适,睡眠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降低。
针对以上问题,有提出构造较为简便的睡眠感测装置,如采用微型心电图(ECG)装置搭配智能手环,以撷取多个感测信息进行初步的睡眠检测,智能手环一般采用光体积变化描记图法(Photoplethysmography,PPG),进行心率测量,以便间接判别睡眠状态。以上测量方式大多采用无线随身装置,对受测人员睡眠干扰较小,可提升睡眠品质,并在取得装置成本也较低,一般大众使用意愿较高,但此种装置搭配因测量准确率较低,仅可供受测人员进行初步的睡眠品质状态参考,对于专业医疗人员并无法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无法利用这部分的信息进行进阶的诊断,目前还是无法替代PSG的检测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睡眠感测系统,有助于解决穿戴睡眠感测装置所造成的人体不适以及提高睡眠感测结果精准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睡眠感测系统,包含一心电传感器、一血氧传感器以及一眼动传感器。眼动传感器包含一眼电传感器,其包含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搭载于一透气贴片上以配置于受测者的一眼睛的周边表皮,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为上下垂直或左右水平排列。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睡眠感测系统,包含一心电传感器、一血氧传感器以及一眼动传感器。其中,眼动传感器包含一眼动加速度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睡眠感测系统,睡眠感测系统能感测一个或多个生理信号,包括通过眼动传感器撷取眼动信号,通过心电传感器撷取心电信号,以及通过血氧传感器撷取血氧信号。借此,睡眠感测系统的元件组成得以被简化,即使受测人员穿戴睡眠感测系统也不会过度干扰到睡眠品质。此外,相较于现有的非医疗级睡眠侦测是用单一装置检查多种生理信号,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睡眠感测系统包含可独立地检查不同生理信号的多个传感器,并且依据生理信号的类型将传感器设置在对应的身体部位,而有助于提升测量准确率。
以上的关于本揭露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
图2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
图3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
图4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
图5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
图6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
图7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
图8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
图9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
图10绘示图9中睡眠感测系统的眼动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1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
图12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十一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
图13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十二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
图14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睡眠感测流程图。
附图标记:
受测者:P
睡眠感测系统:1、2、3、4、5、6、7、8、9、10、11、12
心电传感器: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
血氧传感器:12、22、32、42、52、62、72、82、92、102、112、122
眼电传感器:13、23、33、43
第一电极:131、231、331、431
第二电极:132、232、332、432
第三电极:333、433
第四电极:434
眼动传感器:53、63、73、83、93、103、113、123
传感器主体:831、1031、1131
感测部:832、1032、1132
电子线路:1033
体动传感器:54、64、84、104
睡眠眼罩:74
头动传感器:114
面膜:124
隐形眼镜:95
光学有效区:951
非光学有效区:952
De:眼电传感器的各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
De12: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
De23:第二电极与第三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
De34: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范围及图式,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睡眠感测系统,其包含一心电传感器、一血氧传感器以及一眼动传感器。眼动传感器包含一眼电传感器,其包含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搭载于一透气贴片上以配置于受测者的一眼睛的周边表皮,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为上下垂直或左右水平排列。借此,眼电传感器的结构精简,可降低元件成本以及功率消耗。根据实际需求,眼电传感器可进一步包含放大器、数模转换器、微处理器、电源管理、电池、电极接点、通讯接点或蓝牙芯片。
眼电传感器可进一步包含一第三电极。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三电极排列成L形配置于眼睛的周边表皮。此外,眼电传感器还可包含一第四电极,并且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可配置于受测者的另一眼睛的周边表皮,并且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对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而呈现左右眼睛对称配置。借此,眼动传感器可侦测到多个方向上的眼球运动,而能得到更多种类的受测者信息,进而较为准确判断受测者目前的睡眠状态。
眼电传感器的各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e,其可满足以下状态:10毫米(mm)<De。在部分情况可满足以下状态:15mm<De<50mm。借此,能在受测者眼睛周围布置足够电极数量,各电极之间也取得足够的电位差,以获得足够的感测精确性,同时可避免因为电极贴片分布范围过大,而使受测者穿戴感到不适。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睡眠感测系统,其包含一心电传感器、一血氧传感器以及一眼动传感器,且眼动传感器包含一眼动加速度计。其中,眼动加速度计可为三轴加速度计或六轴加速度计。当使用三轴加速度计时,眼动传感器的结构精简,可降低元件成本以及功率消耗。当使用六轴加速度计时,可测量正向、横向或上下的振动及转动,因此得到更多种类的受测者移动信息,进而较为准确判断受测者目前的睡眠状态。
心电传感器可为记录心电图的装置,且心电传感器可贴附在受测人体躯干上,如受测者的心脏周围皮肤表面。其中,心电传感器可为直径小于60毫米(mm)的圆形传感器,以便进一步让心电传感器小型化。其中,心电传感器可具有多个通道(Channel)的电极数量,以便利用较多组测量信息进行侦错及优化。具体来说,心电传感器可为双通道,并且总共具有三个电极各自分布于正三角的各端点。
血氧传感器可为一脉冲式血氧浓度器(Pulse oximeter),并且脉冲式血氧浓度器可为穿透式,可夹设在受测者的手指前端或耳垂,以便降低皮肤和肌肉组织阻碍到信号撷取,进而提升撷取信号品质;或者,血氧传感器可为套设在手腕或手指上的手环或戒指,且血氧传感器可采用光体积变化描记图法,借此采用较成熟的测量技术能提供较为平价且舒适的血氧传感器。
眼动传感器的眼动加速度计可配置在眼眶范围内,并且眼动加速度计与眼球隔着眼睑相连接,眼睑皮肤较薄而不会干扰到眼动传感器的测量,有助于提高传感器的测量敏感度,同时眼睑区域的神经元较少而能降低受测者因为配戴传感器所造成的异物感及不适。进一步来说,眼动传感器可配置在受测者的上眼睑表面或下眼睑表面。由于眼动加速度计测量眼动,故需配置在可感测到眼球运动的区域,例如眼眶范围内。眼眶范围以隔着眼皮轻挤压眼球可得到回馈的区域为准。
眼动传感器可包含一传感器主体与一感测部。传感器主体可配置在受测者额头,其包含微控制器(MCU)、电池、电源管理IC(Power IC)、存储器以及I/O接口。其中,感测部包含眼动加速度计,其可配置在上眼睑表面。通过感测部与传感器主体的分离,可让感测部的体积缩小,因此当感测部配置在眼睑处时能提升受测者配戴传感器的舒适度。
眼动传感器的传感器主体可配置在受测者脸颊,且感测部包含眼动加速度计,可配置在下眼睑表面。借此,可让感测部的体积缩小。
眼动传感器的传感器主体可夹设于受测者鼻梁,且感测部包含眼动加速度计,其可配置在鼻梁周围的内侧眼睑表面。在眼动传感器配置高规格元件而导致重量较重的情况下,可利用鼻梁来支撑传感器主体,相对于将传感器主体配置于眼睛上,可提供较为舒适的配戴感。其中,眼动传感器也可为一眼镜架配置在鼻梁上。当眼动传感器配置于鼻梁时,传感器主体可为可弯曲软板,利用电池与其他IC进行鼻梁两侧配重。
眼动传感器可配置在睡眠眼罩上,且睡眠眼罩与眼睛隔眼睑相连接。借此,眼罩提供较大的内部容置空间或是表面区域,让眼动传感器中的各个元件能够分散配置,进而提供较为合适的配重与元件散热分布。其中,眼动传感器可整合至按摩眼罩中。
眼动传感器可为一微型传感器,且微型传感器内建于一隐形眼镜上;借此,可利用隐形眼镜与眼球直接接触让眼动传感器与眼球更接近,进而提供高灵敏度的眼动感测信息。进一步来说,隐形眼镜可为三明治堆叠组成结构,且眼动传感器可配置在隐形眼镜中间内层,以避免传感器元件与眼球直接接触,并且眼动传感器位于隐形眼镜的非光学有效区,可避免传感器遮挡视线。
当眼动传感器配置在隐形眼镜内时,眼动传感器可改为被动式电磁传感器(如被动式RFID或NFC标签),进而搭配眼罩进行电磁感测。通过眼动使搭载于隐形眼镜上的传感器产生位移或旋转时,可因磁场改变而产生电流并送出眼动的信号。当眼动传感器为被动式电磁传感器时,将不需要于隐形眼镜上配置电力来源(如电池),可使搭载有眼动传感器的隐形眼镜轻薄化,受测者配戴会更为舒适。
当眼动传感器配置在隐形眼镜内时,可搭配一热电发电模组,此热电发电模组搭载于隐形眼镜中,并且能利用人体体温热能发电。在搭配热电发电模组的情况下,眼动传感器与热电发电模组可配置在硬式玻璃隐形眼镜,以提高热传导效率,并同时进行挤压式近视控制。当配戴具有眼动传感器与热电发电模组的硬式玻璃隐形眼镜时,不需要于隐形眼镜上配置电力来源,同时硬式玻璃隐形眼镜可作为角膜塑型镜片,测量睡眠信息以及进行近视矫正可以一并进行。
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睡眠感测系统可进一步包含一头动传感器与一体动传感器。头动传感器可为三轴或六轴加速度计。体动传感器可包含一体动加速度计,且体动传感器配置于受测人体躯干上。头动传感器与体动传感器均用于判别受测者是否为睡眠或苏醒状态,以便进行睡眠REM感测记录,借以降低睡眠状态的误判,避免于苏醒状态时启动睡眠眼动感测或心电感测。假如无头动传感器或体动传感器,则仅能从加速度计测量的加速度大小来区分眼球转动、头部转动或身体移动,但进行上述的区分需依赖医检人员自身的经验,因此判断结果缺乏可靠性与准确性。在本实用新型中有增设头动传感器或体动传感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头动传感器及/或体动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作为辅助资料,来判断眼动加速度计测量到的加速度是否属于眼球转动产生的加速度,进而提高测量准确率。
体动传感器可用以搭配心电传感器或血氧传感器。在体动传感器搭配血氧传感器的情况下,血氧传感器与体动传感器可搭载于手环上。借此,传感器可整合于市面上贩售的智能手环或是具有RFID(无线射频辨识)标签的手环,让受测者易于穿戴且感到更为舒适。
眼动传感器的眼动加速度计与头动传感器可均为相同轴向数的加速度计,例如均为三轴或六轴加速度计,以便比对判别眼动或体动的状态。借此,能避免在某一振动方向上眼动加速度计能够测量到加速度但头动传感器却测量不到,因此头动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能作为可靠的辅助资料来判断眼动加速度计测量到的加速度是否属于眼球转动产生的加速度。
心电传感器、血氧传感器与眼动传感器各自可具有无线传输模组。所述无线传输模组采用无线电波相关传输技术。借此,睡眠感测系统不需要使用电线就能将各个传感器进行通讯连接,可防止受测者因为身体与电线缠绕而感到不适,另外不使用电线还能省略在睡眠感测系统上设置理线结构,有助于简化睡眠感测系统的元件数目。
上述本实用新型睡眠感测系统中的各技术特征皆可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图14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睡眠感测流程图。睡眠感测系统感测一个或多个生理信号,包括通过眼动传感器(或眼电传感器)撷取眼震信号,通过心电传感器撷取心电信号,通过体动传感器撷取体动信号,以及通过血氧传感器撷取血氧信号。这些生理信号经过信号前处里进行特征提取(Feature extraction)以得到特征值。针对特征值进行分类与频度演算以最终得到睡眠分析报告,并且睡眠分析报告的内容可包括睡眠分期、睡眠体位、呼吸中止频度及类型以及体动频度。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睡眠感测系统1包含心电传感器11、血氧传感器12以及眼动传感器,并且眼动传感器包含眼电传感器13。
心电传感器11为圆形传感器,其贴附在受测者P的人体躯干上。进一步来说,心电传感器11搭载于圆形的透气贴片上。
血氧传感器12为指套,其套设在受测者P的手指上。
眼电传感器13包含第一电极131以及第二电极132,其搭载于透气贴片上,以配置于受测者P的眼睛周边表皮。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为左右水平排列。
眼电传感器13的各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e,其满足以下状态:De=20mm。在本实施例,De为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之间的距离。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2,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睡眠感测系统2包含心电传感器21、血氧传感器22以及眼动传感器,并且眼动传感器包含眼电传感器23。
心电传感器21为圆形传感器,其贴附在受测者P的人体躯干上。进一步来说,心电传感器21搭载于圆形的透气贴片上。
血氧传感器22为指套,其套设在受测者P的手指上。
眼电传感器23包含第一电极231以及第二电极232,其搭载于透气贴片上,以配置于受测者P的眼睛周边表皮。第一电极231与第二电极232为上下垂直排列。
眼电传感器23的各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e,其满足以下状态:De=18mm。在本实施例,De为第一电极231与第二电极232之间的距离。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3,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睡眠感测系统3包含心电传感器31、血氧传感器32以及眼动传感器,并且眼动传感器包含眼电传感器33。
心电传感器31为圆形传感器,其贴附在受测者P的人体躯干上。进一步来说,心电传感器31搭载于圆形的透气贴片上。
血氧传感器32为指套,其套设在受测者P的手指上。
眼电传感器33包含第一电极331、第二电极332以及第三电极333。第一电极331、第二电极332与第三电极333搭载于透气贴片上,并且排列成L形配置于受测者P的眼睛周边表皮。
眼电传感器33的第一电极331与第二电极332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e12,第二电极332与第三电极333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e23,其满足以下状态:De12=30mm;以及De23=18mm。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4,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睡眠感测系统4包含心电传感器41、血氧传感器42以及眼动传感器,并且眼动传感器包含眼电传感器43。
心电传感器41为圆形传感器,其贴附在受测者P的人体躯干上。进一步来说,心电传感器41搭载于圆形的透气贴片上。
血氧传感器42为指套,其套设在受测者P的手指上。
眼电传感器43包含第一电极431、第二电极432、第三电极433以及第四电极434。第一电极431与第二电极432。第一电极431与第二电极432搭载于一个透气贴片上,以配置于受测者P的其中一只眼睛周边表皮。第三电极433与第四电极434搭载于另一个透气贴片上,以配置于受测者P的另一只眼睛的周边表皮。第三电极433与第四电极434对应第一电极431与第二电极432而呈现左右眼睛对称配置。
眼电传感器33的第一电极431与第二电极432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e12,第三电极433与第四电极434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e34,其满足以下状态:De12=20mm;以及De34=20mm。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5,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睡眠感测系统5包含心电传感器51、血氧传感器52、眼动传感器53以及体动传感器54。
心电传感器51为圆形传感器,其贴附在受测者P的人体躯干上。进一步来说,心电传感器51搭载于圆形的透气贴片上。
血氧传感器52为指套,其套设在受测者P的手指上。
眼动传感器53包含眼动加速度计,其搭载于透气贴片上。眼动传感器53配置在受测者P的上眼睑表面,并且眼动加速度计与受测者P的眼睛隔着上眼睑相连接。眼动加速度计可搭载于外径6毫米的透气贴片,可提供微型且配戴舒适的眼动传感器。
体动传感器54与心电传感器51一同设置在圆形透气贴片上,并且贴附在受测者P的人体躯干上。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6,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睡眠感测系统6包含心电传感器61、血氧传感器62、眼动传感器63以及体动传感器64。
心电传感器61为圆形传感器,其贴附在受测者P的人体躯干上。进一步来说,心电传感器61搭载于圆形的透气贴片上。
血氧传感器62为脉冲式血氧传感器,其夹设在受测者P的耳垂上。
眼动传感器63包含眼动加速度计,其搭载于透气贴片上。眼动传感器63配置在受测者P的上眼睑表面,并且眼动加速度计与受测者P的眼睛隔着上眼睑相连接。
体动传感器64与心电传感器61一同设置在圆形透气贴片上,并且贴附在受测者P的人体躯干上。
<第七实施例>
请参照图7,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睡眠感测系统7包含心电传感器71、血氧传感器72以及眼动传感器73。
心电传感器71为圆形传感器,其贴附在受测者P的人体躯干上。进一步来说,心电传感器71搭载于圆形的透气贴片上。
血氧传感器72为戒指,其套设在受测者P的手臂上。血氧传感器72采用光体积变化描记图法。
眼动传感器73配置在睡眠眼罩74上,且睡眠眼罩与受测者P的眼睛隔着眼睑相连接。通过受测者P穿戴睡眠眼罩,眼动传感器73配置在受测者P的上眼睑上方。
<第八实施例>
请参照图8,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睡眠感测系统8包含心电传感器81、血氧传感器82、眼动传感器83以及体动传感器84。
心电传感器81为圆形传感器,其贴附在受测者P的人体躯干上。进一步来说,心电传感器81搭载于圆形的透气贴片上。
血氧传感器82为指套,其套设在受测者P的手指上。
眼动传感器83包含传感器主体831与感测部832。传感器主体831为可弯曲软板,其夹设于受测者P的鼻梁。感测部832包含眼动加速度计,其配置在鼻梁周围的内侧眼睑表面。
体动传感器84与心电传感器81一同设置在圆形透气贴片上,并且贴附在受测者P的人体躯干上。
<第九实施例>
请参照图9和图10,其中图9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图10绘示图9中睡眠感测系统的眼动传感器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睡眠感测系统9包含心电传感器91、血氧传感器92以及眼动传感器93。
心电传感器91为圆形传感器,其贴附在受测者P的人体躯干上。进一步来说,心电传感器91搭载于圆形的透气贴片上。
血氧传感器92为手环,其套设在受测者P的手臂上。血氧传感器92采用光体积变化描记图法。
眼动传感器93为微型传感器,其内建于隐形眼镜95上。参照图6,隐形眼镜95具有光学有效区951以及围绕光学有效区951的非光学有效区952。眼动传感器93配置在隐形眼镜95中间内层,并且位于隐形眼镜95的非光学有效区952。
<第十实施例>
请参照图11,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睡眠感测系统10包含心电传感器101、血氧传感器102、眼动传感器103以及体动传感器104。
心电传感器101为圆形传感器,其贴附在受测者P的人体躯干上。进一步来说,心电传感器101搭载于圆形的透气贴片上。
血氧传感器102为指套,其套设在受测者P的手指上。
眼动传感器103包含传感器主体1031与感测部1032。感测部1032为圆形软板,其搭载于透气贴片上,并且感测部1032包含眼动加速度计。感测部1032可为直径6毫米的圆形软板,搭载于透气贴片上。感测部1032包含面积为4平方毫米的方形加速度计来作为眼动加速度计。传感器主体1031与感测部1032之间通过电子线路1033连接,并且电子线路1033通过透气贴片固定于受测者P身体上。感测部1032配置在受测者P的下眼睑表面。
体动传感器104与心电传感器101一同设置在圆形透气贴片上,并且贴附在受测者P的人体躯干上。
<第十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2,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十一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睡眠感测系统11包含心电传感器111、血氧传感器112、眼动传感器113以及头动传感器114。
心电传感器111为圆形传感器,其贴附在受测者P的人体躯干上。进一步来说,心电传感器111搭载于圆形的透气贴片上。
血氧传感器112为指套,其套设在受测者P的手指上。
眼动传感器113包含传感器主体1131与感测部1132。传感器主体1131配置在受测者P的额头上。感测部1132为圆形软板,其搭载于透气贴片上,并且感测部1132包含眼动加速度计。传感器主体1131与感测部1132之间通过电子线路连接。感测部1132配置在受测者P的上眼睑表面并且与受测者P的眼球隔着上眼睑相连接。
头动传感器114与眼动传感器113相连接。详细来说,头动传感器114被整合至眼动传感器113的传感器主体1131的内部,而与传感器主体1131一并配置在受测者P的额头上。
<第十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13,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十二实施例的睡眠感测系统穿载在受测者身上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睡眠感测系统12包含心电传感器121、血氧传感器122以及眼动传感器123。
心电传感器121为圆形传感器,其贴附在受测者P的人体躯干上。进一步来说,心电传感器121搭载于圆形的透气贴片上。
血氧传感器122为手套,其套设在受测者P的手掌上。
眼动传感器123搭载于面膜124上,并且通过面膜124敷在受测者P脸上而配置在受测者P的上眼睑上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睡眠感测系统能感测一个或多个生理信号,包括通过眼动传感器(或眼电传感器)撷取眼震信号,通过心电传感器撷取心电信号,以及通过血氧传感器撷取血氧信号。借此,睡眠感测系统的元件组成得以被简化,即使受测人员穿戴睡眠感测系统也不会过度干扰到睡眠品质。此外,相较于现有非医疗级的睡眠侦测是用单一装置检查多种生理信号,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睡眠感测系统包含可独立地检查不同生理信号的多个传感器,并且依据生理信号的类型将传感器设置在对应的身体部位,而有助于提升测量准确率。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心电传感器;
一血氧传感器;以及
一眼动传感器,且该眼动传感器包含一眼电传感器,该眼电传感器包含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搭载于一透气贴片上以配置于受测者的一眼睛的周边表皮,且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为上下垂直或左右水平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眼电传感器还包含一第三电极,该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与该第三电极排列成L形配置于该眼睛的周边表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眼电传感器还包含一第三电极与一第四电极,该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配置于受测者的另一眼睛的周边表皮,该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对应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呈现左右眼睛对称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眼电传感器的各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e,其满足以下状态:
10mm<De。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眼电传感器的各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e,其满足以下状态:
15mm<De<50mm。
6.一种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心电传感器;
一血氧传感器;以及
一眼动传感器,且该眼动传感器包含一眼动加速度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眼动传感器的该眼动加速度计适于配置在眼眶范围内,并且该眼动加速度计与眼球隔着眼睑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眼动传感器适于配置在受测者的上眼睑表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眼动传感器包含一传感器主体与一感测部,该传感器主体适于配置在受测者额头,且该感测部包含适于配置在上眼睑表面的该眼动加速度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头动传感器。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眼动传感器包含一传感器主体与一感测部,该传感器主体适于配置在受测者脸颊,且该感测部包含适于配置在下眼睑表面的该眼动加速度计。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眼动传感器包含一传感器主体与一感测部,该传感器主体适于夹设于受测者鼻梁,且该感测部包含适于配置在鼻梁周围的内侧眼睑表面的该眼动加速度计。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眼动传感器适于配置在睡眠眼罩上,且该睡眠眼罩与眼睛隔眼睑相连接。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眼动传感器为一微型传感器,且该微型传感器内建于一隐形眼镜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隐形眼镜为三明治堆叠组成构造,且该眼动传感器配置在该隐形眼镜中间内层。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眼动加速度计搭载于直径6毫米以下的圆形透气贴片。
17.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眼动传感器的该眼动加速度计为三轴加速度计。
1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眼动传感器的该眼动加速度计为六轴加速度计。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头动传感器,且该头动传感器与该眼动传感器的该眼动加速度计均为六轴加速度计。
2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心电传感器配置于受测人体躯干上。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体动传感器以搭配该心电传感器,该体动传感器包含一体动加速度计,且该体动传感器配置于受测人体躯干上。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心电传感器具有多个通道的电极数量。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心电传感器为直径小于60毫米的圆形传感器。
2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血氧传感器为套设在手指上的手环或戒指,且该血氧传感器采用光体积变化描记图法。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体动传感器以搭配该血氧传感器,且该血氧传感器与该体动传感器均搭载于手环上。
2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睡眠感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心电传感器、该血氧传感器与该眼动传感器各自具有无线传输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00700 | 2020-01-17 | ||
TW109200700 | 2020-01-1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74231U true CN211674231U (zh) | 2020-10-16 |
Family
ID=72776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57683.2U Active CN211674231U (zh) | 2020-01-17 | 2020-02-10 | 睡眠感测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74231U (zh) |
TW (1) | TWM60059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69244A (zh) * | 2023-05-18 | 2023-06-23 | 安徽星辰智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眼动的睡眠记忆情感张力量化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
2020
- 2020-02-10 CN CN202020157683.2U patent/CN211674231U/zh active Active
- 2020-03-26 TW TW109203471U patent/TWM600598U/zh unkno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69244A (zh) * | 2023-05-18 | 2023-06-23 | 安徽星辰智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眼动的睡眠记忆情感张力量化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CN116269244B (zh) * | 2023-05-18 | 2023-08-15 | 安徽星辰智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眼动的睡眠记忆情感张力量化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00598U (zh) | 2020-09-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20192513A1 (en) | Remote Physiological Monitor | |
US20230031613A1 (en) | Wearable device | |
CN113589554A (zh) | 一种监测用眼状况的智能眼镜及监测方法 | |
Fotiadis et al. | Wearable medical devices | |
CN109938739B (zh) | 一种颈椎监测装置 | |
CN103919539A (zh) | 一种人体生理状况监测眼镜 | |
CN110584627A (zh) | 头戴式生理参数监测装置及基于靶心率的运动提醒方法 | |
JP2014018234A (ja) | 健康管理システム、そ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眼鏡型生体情報取得装置 | |
TWM602879U (zh) | 微型穿戴生理裝置 | |
CN114397773A (zh) | 一种监测用眼状况的智能眼镜及监测方法 | |
KR20210065536A (ko) | 뇌파 신호를 이용한 우울증 자가 진단 시스템 | |
CN110101366A (zh) | 一种睡眠监测系统 | |
CN211674231U (zh) | 睡眠感测系统 | |
CN208541304U (zh) | 脑电波检测设备 | |
CN211658137U (zh) | 头戴式生理参数监测装置 | |
CN219557787U (zh) | 睡眠体征监测眼罩 | |
CN108245167A (zh) | 一种人体生理状况监测眼镜 | |
CN218572203U (zh) |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设备 | |
WO2021014179A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ssing, predicting and operating user's health in real time | |
CN211985399U (zh) | 一种人体生理信号采集设备 | |
KR102471204B1 (ko) | 인체 신호 검출 헤드셋 장치 | |
CN112932788A (zh) | 可穿戴设备 | |
Vavrinsky et al. | Concept of modern EOG system for BCI | |
CN221205449U (zh) | 一种贴片式心电监测装置 | |
CN113288164A (zh) |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