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42648U - 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42648U CN211642648U CN201922191134.7U CN201922191134U CN211642648U CN 211642648 U CN211642648 U CN 211642648U CN 201922191134 U CN201922191134 U CN 201922191134U CN 211642648 U CN211642648 U CN 2116426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sleeve
- bottom plate
- bag
- du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3329 compou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72 quality te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8267 milk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10000004080 milk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5000013336 milk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58 packag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2254 Catostom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31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65 semifinished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站,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传送带,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传送带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机箱,机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该全自动无尘投料站,通过设置开袋气缸配合吸盘可实现自动开袋,而在开袋气缸两侧设置吸尘管,可在灌注奶粉等粉料时,将弥漫出来的残余粉末吸走,既可降低粉尘爆炸的几率,也可避免造成设备表面的污染,而通过向吸尘管内斜向通入向左的气流来使吸气孔产生吸力吸取粉末的方式,可避免其对应的气泵内部沾染粉末,易于维护,且设置活塞配合拉杆使用,可定期清理吸尘管,避免其内壁沾染粉末过多而导致堵塞,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站。
背景技术
包装设备是指能完成全部或部分产品和商品包装过程的设备。包装过程包括充填、裹包、封口等主要工序,以及与其相关的前后工序,如清洗、堆码和拆卸等。此外,包装还包括计量或在包装件上盖印等工序。使用机械包装产品可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并满足清洁卫生的要求。
目前市场中,奶粉袋装的整体流程全部依靠人工完成,半成品包装袋(内膜袋)需要人工开袋,人工倒料,并对有瑕疵的人工垃圾(废弃内膜袋)人工收集,鉴于目前国家对工厂质量及卫生的严格控制,人工操作流程存在粉尘多及易导致明火爆炸的安全隐患;人工接触造成二次污染;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站,解决了人工操作流程存在粉尘多及易导致明火爆炸的安全隐患;人工接触造成二次污染;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站,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传送带,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传送带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开袋气缸,且开袋气缸的输出端连通有吸盘,所述固定板的内部且位于开袋气缸的两侧均贯穿有吸尘管,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机箱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箱,且吸尘管远离吸盘的一端与收集箱的一侧连通,所述吸尘管顶部的中间连通有进气嘴,所述进气嘴的一端连通有充气管,所述吸尘管的顶部且靠近吸盘的一侧开设有吸气孔,所述吸尘管靠近吸盘的一端卡接有密封盖,所述吸尘管的内部且位于吸气孔与密封盖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塞,且活塞远离密封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贯穿收集箱并延伸至收集箱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开袋气缸一端的气管和充气管的底端均与机箱内部的气泵连通,所述传送带的主动辊轴与机箱内部的步进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中间和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机架,两组所述机架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出料套筒和进料套筒,所述出料套筒内表面的右侧转动连接有混料滚筒,且混料滚筒内表面的右端与进料套筒外表面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混料滚筒、出料套筒和进料套筒均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进料套筒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所述进料套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低速电机,所述低速电机输出轴的左端贯穿进料套筒并延伸至混料滚筒的内部,且低速电机输出轴的左端通过连接架与混料滚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料套筒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中间和右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和密封门,且密封门的右侧与出料套筒的左侧压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与密封门左侧的中间转动连接,所述出料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滑槽。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传送带的外部和机箱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质检装置,所述传送带的右侧且位于质检装置和机箱之间分别设置有卸料机械臂和废袋收集框,所述传送带的顶部设置有撑袋架。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全自动无尘投料站,通过在机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内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开袋气缸,且开袋气缸的输出端连通有吸盘,固定板的内部且位于开袋气缸的两侧均贯穿有吸尘管,底板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机箱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箱,且吸尘管远离吸盘的一端与收集箱的一侧连通,吸尘管顶部的中间连通有进气嘴,进气嘴的一端连通有充气管,吸尘管的顶部且靠近吸盘的一侧开设有吸气孔,吸尘管靠近吸盘的一端卡接有密封盖,吸尘管的内部且位于吸气孔与密封盖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塞,且活塞远离密封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拉杆的一端贯穿收集箱并延伸至收集箱的外侧,通过设置开袋气缸配合吸盘可实现自动开袋,而在开袋气缸两侧设置吸尘管,可在灌注奶粉等粉料时,将弥漫出来的残余粉末吸走,既可降低粉尘爆炸的几率,也可避免造成设备表面的污染,而通过向吸尘管内斜向通入向左的气流来使吸气孔产生吸力吸取粉末的方式,可避免其对应的气泵内部沾染粉末,易于维护,且设置活塞配合拉杆使用,可定期清理吸尘管,避免其内壁沾染粉末过多而导致堵塞,操作方便。
(2)、该全自动无尘投料站,通过在底板顶部中间和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机架,两组机架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出料套筒和进料套筒,出料套筒内表面的右侧转动连接有混料滚筒,且混料滚筒内表面的右端与进料套筒外表面的左侧转动连接,混料滚筒、出料套筒和进料套筒均倾斜设置,进料套筒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进料套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低速电机,低速电机输出轴的左端贯穿进料套筒并延伸至混料滚筒的内部,且低速电机输出轴的左端通过连接架与混料滚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出料套筒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底部的中间和右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和密封门,且密封门的右侧与出料套筒的左侧压接,电动推杆的底端与密封门左侧的中间转动连接,出料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滑槽,通过在混料滚筒与出料套筒之间设置混料滚筒,可利用混料滚筒的滚动来将多种物料混合,而将混料滚筒、出料套筒和进料套筒均倾斜设置,可使物料在混合过程中向左移动,配合出料套筒左侧的电动推杆和密封门,即可实现自动混料和灌注,连续自动化操作,节省人力和时间。
(3)、该全自动无尘投料站,通过在底板的顶部且位于传送带的外部和机箱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质检装置,传送带的右侧且位于质检装置和机箱之间分别设置有卸料机械臂和废袋收集框,传送带的顶部设置有撑袋架,通过在灌注设备前设置质检装置和卸料机械臂,可检验出质量明显有问题的包装袋,并将其集中处理,省去人工挑拣,配合其他工序,实现了全程自动化操作,大大降低了成本,也可避免人工接触导致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袋气缸与吸尘管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质检装置与卸料机械臂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底板、2-传送带、3-机箱、4-固定板、5-开袋气缸、6-吸盘、7-吸尘管、8-收集箱、9-进气嘴、10-充气管、11-吸气孔、12-密封盖、13-活塞、14-拉杆、15-机架、16-出料套筒、17-进料套筒、18-混料滚筒、19-进料斗、20-低速电机、21-支撑板、22-电动推杆、23-密封门、24-延伸滑槽、25-质检装置、26-卸料机械臂、27-废袋收集框、28-撑袋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站,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传送带2的外部和机箱3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质检装置25,传送带2的右侧且位于质检装置25和机箱3之间分别设置有卸料机械臂26和废袋收集框27,传送带2的顶部设置有撑袋架28,通过在灌注设备前设置质检装置25和卸料机械臂26,可检验出质量明显有问题的包装袋,并将其集中处理,省去人工挑拣,配合其他工序,实现了全程自动化操作,大大降低了成本,也可避免人工接触导致的污染,底板1顶部中间和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机架15,两组机架15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出料套筒16和进料套筒17,出料套筒16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底部的中间和右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22和密封门23,且密封门23的右侧与出料套筒16的左侧压接,电动推杆22的底端与密封门23左侧的中间转动连接,出料套筒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滑槽24,通过在混料滚筒18与出料套筒16之间设置混料滚筒18,可利用混料滚筒18的滚动来将多种物料混合,而将混料滚筒18、出料套筒16和进料套筒17均倾斜设置,可使物料在混合过程中向左移动,配合出料套筒16左侧的电动推杆22和密封门23,即可实现自动混料和灌注,连续自动化操作,节省人力和时间,进料套筒17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19,进料套筒1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低速电机20,低速电机20输出轴的左端贯穿进料套筒17并延伸至混料滚筒18的内部,且低速电机20输出轴的左端通过连接架与混料滚筒1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出料套筒16内表面的右侧转动连接有混料滚筒18,且混料滚筒18内表面的右端与进料套筒17外表面的左侧转动连接,混料滚筒18、出料套筒16和进料套筒17均倾斜设置,底板1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传送带2,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传送带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机箱3,机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内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开袋气缸5,且开袋气缸5的输出端连通有吸盘6,开袋气缸5一端的气管和充气管10的底端均与机箱3内部的气泵连通,传送带2的主动辊轴与机箱3内部的步进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固定板4的内部且位于开袋气缸5的两侧均贯穿有吸尘管7,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机箱3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箱8,且吸尘管7远离吸盘6的一端与收集箱8的一侧连通,吸尘管7顶部的中间连通有进气嘴9,进气嘴9的一端连通有充气管10,吸尘管7的顶部且靠近吸盘6的一侧开设有吸气孔11,吸尘管7靠近吸盘6的一端卡接有密封盖12,吸尘管7的内部且位于吸气孔11与密封盖12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塞13,且活塞13远离密封盖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14,拉杆14的一端贯穿收集箱8并延伸至收集箱8的外侧,通过设置开袋气缸5配合吸盘6可实现自动开袋,而在开袋气缸5两侧设置吸尘管7,可在灌注奶粉等粉料时,将弥漫出来的残余粉末吸走,既可降低粉尘爆炸的几率,也可避免造成设备表面的污染,而通过向吸尘管7内斜向通入向左的气流来使吸气孔11产生吸力吸取粉末的方式,可避免其对应的气泵内部沾染粉末,易于维护,且设置活塞13配合拉杆14使用,可定期清理吸尘管7,避免其内壁沾染粉末过多而导致堵塞,操作方便。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使用时,先将机箱3、电动推杆22和低速电机20连接控制设备并通电,然后将奶粉等物料倒入进料斗19内,物料通过进料套筒17滑进混料滚筒18内,低速电机20带动混料滚筒18转动,使其内的物料翻滚进行混合,然后利用机器将放有内膜袋的撑袋架28放到传送带2上,传送带2将其向前传送至质检装置25内进行扫描质检,若有不合格的产品,在传送出来后由卸料机械臂26将其夹持到废袋收集框27内,合格的产品继续传送到延伸滑槽24下方停下(撑袋架28指定位置停止可通过间歇传送机构或红外扫描机构实现),然后控制气泵向开袋气缸5充气,将吸盘6压在内膜袋两侧,再抽取开袋气缸5内的空气,使吸盘6产生负压将内膜袋吸住,吸盘6被堵住后,后续降低的气压可使开袋气缸5的推杆缩回,进而将内膜袋撑开,再控制电动推杆22收缩,并拉动密封门23转动,将混料滚筒18内的奶粉放出,并利用延伸滑槽24引导至内膜袋内,即可完成袋装的工作,之后将装好的内膜袋运到下一个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站,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传送带(2),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传送带(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机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内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开袋气缸(5),且开袋气缸(5)的输出端连通有吸盘(6),所述固定板(4)的内部且位于开袋气缸(5)的两侧均贯穿有吸尘管(7),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机箱(3)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箱(8),且吸尘管(7)远离吸盘(6)的一端与收集箱(8)的一侧连通,所述吸尘管(7)顶部的中间连通有进气嘴(9),所述进气嘴(9)的一端连通有充气管(10),所述吸尘管(7)的顶部且靠近吸盘(6)的一侧开设有吸气孔(11),所述吸尘管(7)靠近吸盘(6)的一端卡接有密封盖(12),所述吸尘管(7)的内部且位于吸气孔(11)与密封盖(12)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塞(13),且活塞(13)远离密封盖(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14),所述拉杆(14)的一端贯穿收集箱(8)并延伸至收集箱(8)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袋气缸(5)一端的气管和充气管(10)的底端均与机箱(3)内部的气泵连通,所述传送带(2)的主动辊轴与机箱(3)内部的步进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中间和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机架(15),两组所述机架(15)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出料套筒(16)和进料套筒(17),所述出料套筒(16)内表面的右侧转动连接有混料滚筒(18),且混料滚筒(18)内表面的右端与进料套筒(17)外表面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混料滚筒(18)、出料套筒(16)和进料套筒(17)均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套筒(17)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19),所述进料套筒(1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低速电机(20),所述低速电机(20)输出轴的左端贯穿进料套筒(17)并延伸至混料滚筒(18)的内部,且低速电机(20)输出轴的左端通过连接架与混料滚筒(1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套筒(16)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底部的中间和右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22)和密封门(23),且密封门(23)的右侧与出料套筒(16)的左侧压接,所述电动推杆(22)的底端与密封门(23)左侧的中间转动连接,所述出料套筒(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滑槽(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传送带(2)的外部和机箱(3)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质检装置(25),所述传送带(2)的右侧且位于质检装置(25)和机箱(3)之间分别设置有卸料机械臂(26)和废袋收集框(27),所述传送带(2)的顶部设置有撑袋架(2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91134.7U CN211642648U (zh) | 2019-12-10 | 2019-12-10 | 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91134.7U CN211642648U (zh) | 2019-12-10 | 2019-12-10 | 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42648U true CN211642648U (zh) | 2020-10-09 |
Family
ID=72695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191134.7U Active CN211642648U (zh) | 2019-12-10 | 2019-12-10 | 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4264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52652A (zh) * | 2022-04-20 | 2023-10-27 | 苏州浩谱嘉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pvc粉末产线智能取样系统 |
-
2019
- 2019-12-10 CN CN201922191134.7U patent/CN21164264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52652A (zh) * | 2022-04-20 | 2023-10-27 | 苏州浩谱嘉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pvc粉末产线智能取样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224507B (zh) | 一种真空包装系统 | |
CN100513264C (zh) | 开袋机 | |
CN106697358B (zh) | 一种对血袋运输前进行包装的包装装置 | |
CN111216965B (zh) | 一种全自动粮食装袋打包设备 | |
CN216003182U (zh) | 一种锂电新型吨袋脱气热合装置 | |
CN113734544A (zh) | 一种试剂盒包装设备 | |
CN211642648U (zh) | 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站 | |
CN212373791U (zh) | 一种直线式灌装封口机 | |
CN213048246U (zh) | 一种贴膏剂联动生产设备 | |
CN107826299A (zh) | 一种全自动面膜折叠包装机 | |
CN215086942U (zh) | 一种肥料颗粒造粒生产线 | |
CN108120682B (zh) | 一种电机换向器自动化视觉检测系统用上料装置 | |
CN113650836A (zh) | 一种新型双列直线式灌装封口机 | |
CN210192034U (zh) | 一种机器人控制的管接头贴标包装设备 | |
CN211108386U (zh) | 抽尘压包机 | |
CN209321381U (zh) | 一种全自动面膜生产系统 | |
CN207725708U (zh) | 一种镜片自动包装装置 | |
CN104609354B (zh) | 一种灌装机 | |
CN216070627U (zh) | 一种新型双列直线式灌装封口机 | |
CN218949647U (zh) | 一种自动封口装置 | |
CN115489819B (zh) | 一种奶粉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 | |
CN111413045A (zh) | 一种汽车零部件密封性检测装置 | |
CN211569451U (zh) | 一种全自动无尘投料站 | |
CN215922609U (zh) | 一种用于猪饲料生产的包装机 | |
CN104443582B (zh) | 粉体大包装袋内袋破损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9 Address after: 158100 No. 1, industrial Street, Hulin Town, Hulin City, Jixi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ilongjiang zhenyuanfang Dai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room 2001, yaxia automobile building, 501 Wangjiang West Road, high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u Rongrong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