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634745U - 一种防止吸氧瓶脱落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吸氧瓶脱落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34745U
CN211634745U CN202020175666.1U CN202020175666U CN211634745U CN 211634745 U CN211634745 U CN 211634745U CN 202020175666 U CN202020175666 U CN 202020175666U CN 211634745 U CN211634745 U CN 211634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groove
oxygen therapy
oxygen
ba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756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白露
陈永
陶冁
李倩
王卿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an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Guanga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an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Guanga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01756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34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34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3474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脱落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防止吸氧瓶脱落的装置,包括输氧壳体、网兜本体和支撑杆,所述网兜本体设置在输氧壳体侧面,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在网兜本体上端,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当人们需要对吸氧瓶进行固定时,人们只需要将湿化瓶防止在网兜本体内部,然后将输氧接头卡接在输氧插口中,然后拉动把手,同时带动第一限位杆上移,从而使得第一锥块和第二锥块相互分离,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推动第二限位杆得以进行收缩在第二限位槽中,然后将设置在连接块侧面的卡块卡接在卡槽中,最后将把手松开,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得以将第一限位杆向下推动。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吸氧瓶脱落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脱落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吸氧瓶脱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重病科,曾发生一例因吸氧时流量表脱落导致病人额部皮肤裂伤的护理不良事件,给病人造成了身体上和心灵上的创伤,也给我们临床护理工作者的护理行为敲响了警钟,引发了人们的深思,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推出了以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吸氧瓶脱落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并且具有方便使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吸氧瓶脱落的装置,包括输氧壳体、网兜本体和支撑杆,所述网兜本体设置在输氧壳体侧面,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在网兜本体上端,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输氧壳体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卡接在卡槽中,所述连接块内部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网兜本体内部搭接有湿化瓶,所述输氧壳体表面设置有输氧插口。
优选的,所述湿化瓶上端固定连接有气路主体,所述气路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输氧接头,所述输氧接头卡接在输氧插口内部,所述气路主体侧面设置有调节阀,所述气路主体侧面固定连接有快速插头,所述气路主体上端设置有流量计。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开设在连接块内部,所述第一限位槽中穿设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杆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块。
优选的,所述卡块内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槽相连通,所述第二限位槽中穿设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限位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块,所述第一锥块与第二锥块相匹配,所述卡槽内壁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卡接在固定槽中。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共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网兜本体两侧,所述网兜本体的材质为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当人们需要对吸氧瓶进行固定时,人们只需要将湿化瓶防止在网兜本体内部,然后将输氧接头卡接在输氧插口中,然后拉动把手,同时带动第一限位杆上移,从而使得第一锥块和第二锥块相互分离,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推动第二限位杆得以进行收缩在第二限位槽中,然后将设置在连接块侧面的卡块卡接在卡槽中,最后将把手松开,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得以将第一限位杆向下推动,从而使得第一锥块和第二锥块相互作用,推动第二限位杆移出第二限位槽从而使得第二限位杆卡接在固定槽中,方便了人们对吸氧瓶进行固定,同时也避免了患者在进行吸氧的过程中吸氧瓶发生脱落对患者造成伤害,通过设置调节阀和流量计,当患者在进行吸氧的过程中,人们得以通过控制调节阀调节人们的的吸氧速率,同时人们得以通过观看流量计从而直接观察到患者的吸氧速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组件剖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氧壳体;2、网兜本体;3、支撑杆;4、连接块;5、固定组件;501、第一限位槽;502、第一限位杆;503、第一弹簧;504、第一限位块;505、把手;506、第一锥块;507、第二限位槽;508、第二限位杆;509、第二弹簧;510、第二限位块;511、第二锥块;512、固定槽;6、卡块;7、湿化瓶;8、气路主体;9、输氧插口;10、输氧接头;11、调节阀;12、快速插头;13、流量计;14、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吸氧瓶脱落的装置,包括输氧壳体1、网兜本体2和支撑杆3,所述网兜本体2设置在输氧壳体1侧面,所述支撑杆3固定连接在网兜本体2上端,所述支撑杆3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块6,所述输氧壳体1表面开设有卡槽14,所述卡块6卡接在卡槽14中,所述连接块4内部设置有固定组件5,所述网兜本体2内部搭接有湿化瓶7,所述输氧壳体1表面设置有输氧插口9。
具体的,所述湿化瓶7上端固定连接有气路主体8,所述气路主体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输氧接头10,所述输氧接头10卡接在输氧插口9内部,所述气路主体8侧面设置有调节阀11,所述气路主体8侧面固定连接有快速插头12,所述气路主体8上端设置有流量计13,通过设置调节阀11和流量计13,当患者在进行吸氧的过程中,人们得以通过控制调节阀11调节人们的的吸氧速率,同时人们得以通过观看流量计13从而直接观察到患者的吸氧速度。
具体的,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第一限位槽501,所述第一限位槽501开设在连接块4内部,所述第一限位槽501中穿设有第一限位杆502,所述第一限位杆5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504,所述第一限位杆502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503,所述第一限位杆5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505,所述第一限位杆5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块506。
具体的,所述卡块6内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507,所述第二限位槽507与第一限位槽501相连通,所述第二限位槽507中穿设有第二限位杆508,所述第二限位杆508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509,所述第二限位杆50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510,所述第二限位杆508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509,所述第二限位杆5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块511,所述第一锥块506与第二锥块511相匹配,所述卡槽14内壁开设有固定槽512,所述第二限位杆508的另一端卡接在固定槽512中,通过设置固定组件5,当人们需要对吸氧瓶进行固定时,人们只需要将湿化瓶7防止在网兜本体2内部,然后将输氧接头10卡接在输氧插口9中,然后拉动把手505,同时带动第一限位杆502上移,从而使得第一锥块506和第二锥块511相互分离,在第二弹簧509的作用下推动第二限位杆508得以进行收缩在第二限位槽507中,然后将设置在连接块4侧面的卡块6卡接在卡槽14中,最后将把手505松开,在第一弹簧503的作用下得以将第一限位杆502向下推动,从而使得第一锥块506和第二锥块511相互作用,推动第二限位杆508移出第二限位槽507从而使得第二限位杆508卡接在固定槽512中,方便了人们对吸氧瓶进行固定,同时也避免了患者在进行吸氧的过程中吸氧瓶发生脱落对患者造成伤害。
具体的,所述支撑杆3共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网兜本体2两侧,所述网兜本体2的材质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湿化瓶7防止在网兜本体2内部,然后将输氧接头10卡接在输氧插口9中,然后拉动把手505,同时带动第一限位杆502上移,从而使得第一锥块506和第二锥块511相互分离,在第二弹簧509的作用下推动第二限位杆508得以进行收缩在第二限位槽507中,然后将设置在连接块4侧面的卡块6卡接在卡槽14中,最后将把手505松开,在第一弹簧503的作用下得以将第一限位杆502向下推动,从而使得第一锥块506和第二锥块511相互作用,推动第二限位杆508移出第二限位槽507从而使得第二限位杆508卡接在固定槽512中,从而达到对吸氧瓶进行固定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防止吸氧瓶脱落的装置,包括输氧壳体(1)、网兜本体(2)和支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兜本体(2)设置在输氧壳体(1)侧面,所述支撑杆(3)固定连接在网兜本体(2)上端,所述支撑杆(3)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块(6),所述输氧壳体(1)表面开设有卡槽(14),所述卡块(6)卡接在卡槽(14)中,所述连接块(4)内部设置有固定组件(5),所述网兜本体(2)内部搭接有湿化瓶(7),所述输氧壳体(1)表面设置有输氧插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吸氧瓶脱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瓶(7)上端固定连接有气路主体(8),所述气路主体(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输氧接头(10),所述输氧接头(10)卡接在输氧插口(9)内部,所述气路主体(8)侧面设置有调节阀(11),所述气路主体(8)侧面固定连接有快速插头(12),所述气路主体(8)上端设置有流量计(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吸氧瓶脱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第一限位槽(501),所述第一限位槽(501)开设在连接块(4)内部,所述第一限位槽(501)中穿设有第一限位杆(502),所述第一限位杆(5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504),所述第一限位杆(502)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503),所述第一限位杆(5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505),所述第一限位杆(5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块(5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吸氧瓶脱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6)内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507),所述第二限位槽(507)与第一限位槽(501)相连通,所述第二限位槽(507)中穿设有第二限位杆(508),所述第二限位杆(508)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509),所述第二限位杆(50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510),所述第二限位杆(508)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509),所述第二限位杆(5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块(511),所述第一锥块(506)与第二锥块(511)相匹配,所述卡槽(14)内壁开设有固定槽(512),所述第二限位杆(508)的另一端卡接在固定槽(512)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吸氧瓶脱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共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网兜本体(2)两侧,所述网兜本体(2)的材质为塑料。
CN202020175666.1U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防止吸氧瓶脱落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34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5666.1U CN211634745U (zh)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防止吸氧瓶脱落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75666.1U CN211634745U (zh)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防止吸氧瓶脱落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34745U true CN211634745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84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7566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34745U (zh)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防止吸氧瓶脱落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347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9859A (zh) 一种可调节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CN211634745U (zh) 一种防止吸氧瓶脱落的装置
CN108937938A (zh) 旁流式呼末二氧化碳检测装置
CN211461654U (zh) 一种麻醉科用吸氧管
CN207940949U (zh) 一种癫痫急救用咬塞
CN219423490U (zh) 一种儿童鼻氧管
CN214971035U (zh) 一种新生儿经气管内给药装置
CN209421935U (zh) 旁流式呼末二氧化碳检测装置
CN213131424U (zh) 一种方便佩戴的安全型鼻氧管
CN205019552U (zh) 普外科用氧气导管固定装置
CN220860477U (zh) 一种防堵吸氧管
CN210472738U (zh) 一种氧气吸入器
CN214232633U (zh)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CN212522641U (zh) 一种内科吸氧用鼻塞固定装置
CN213100164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的人工呼吸装置
CN221731933U (zh) 一种吸氢或氧或氢氧混合通用的氢氧管
CN108310579A (zh) 便于使用的心内科用给药呼吸面罩
CN213218374U (zh) 一种新生儿俯卧位通气装置
CN211214819U (zh) 一种内科用多功能输氧鼻塞
CN208193363U (zh) 一种医疗吸入式麻醉装置
CN205108635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
CN210728379U (zh) 一种护理用多功能输氧鼻塞
CN214912238U (zh) 一种免入式鼻塞氧气管
CN213432356U (zh) 一种可持续气道湿化雾化器
CN208877445U (zh) 一种人工吸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