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18339U - 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18339U CN211618339U CN201922462402.4U CN201922462402U CN211618339U CN 211618339 U CN211618339 U CN 211618339U CN 201922462402 U CN201922462402 U CN 201922462402U CN 211618339 U CN211618339 U CN 2116183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folding
- conveying device
- frame
- sli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涉及一次性手套包装折叠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够对一次性手套进行自动折叠的装置。机架上安装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按工件进给顺序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首端输送装置、中段输送装置和末端输送装置;首端输送装置、中段输送装置和末端输送装置分别与机架滑动配合以实现装配;折叠装置包括底板、第二电动机、转动板和折叠刀;底板与第二电动机固定联结,转动板由第二电动机驱动,转动板上设置可开合的两片折叠刀;机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之间设有空隙,一次性手套的折叠只需要两次折叠,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使横向折叠刀在缠绕折叠一次性手套的过程中更加平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手套包装折叠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够对一次性手套进行自动折叠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消费观念的升级,一次性手套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例如在医院、生物研究、餐饮等等领域,一次性手套的供应量大,需求高,而现有技术下的一次性手套在包装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进行包装,包装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下,包装质量差等问题。
虽然,目前市面上存在一些一次性手套折叠包装装置,其折叠方式大多为:通过折叠刀先对手套进行纵向折一次,而后再横向折一次,再次的纵向折一次,再次的横向折一次,最后在手套的中部腰部折一次过后进袋。采用上述方式,虽然比人工折叠包装效率高,但是需要折叠刀反复对一次性手套进行纵向、横向折叠,其工作效率还是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达到快速对一次性手套进行折叠,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一种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纵向折叠装置、横向折叠装置和输送装置;机架的首端与上料装置联结;
所述机架上安装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按工件进给顺序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首端输送装置、中段输送装置和末端输送装置;首端输送装置、中段输送装置和末端输送装置分别与机架滑动配合以实现装配;
所述首端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夹具和活动架,第一夹具包括上夹取板和下夹取板;活动架的上端板通过气缸与上夹取板联结,下端通过气缸与下夹取板联结,上夹取板的上端面与下夹取板的下端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凸起;
所述中段输送装置具有第二夹具和滑动架,第二夹具包括外壳体、第一L形夹片和夹指,滑动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外壳体,外壳体设有下端面和两侧面设有开口的空腔,空腔内安装有气缸和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外壳体的侧壁通过轴转动联结,第一L形夹片的一端与第一齿轮固定联结,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齿条和夹指联结,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
所述末端输送装置包括滑动板和第三夹具,滑动板的上端通过第一导轨与机架滑动联结,下端安装有第三夹具;所述第三夹具包括双轴气缸和第二L形夹片,滑动板上对称安装有两双轴气缸,双轴气缸的伸缩轴上与第二L形夹片固定联结;
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两组折叠装置,分别为纵向折叠装置和横向折叠装置;纵向折叠装置与第三导轨呈纵向滑动配合,第三导轨与机架呈横向滑动配合,横向折叠装置与机架固定联结,纵向折叠装置和横向折叠装置的折叠刀相互垂直布置;
所述的折叠装置包括底板、第二电动机、转动板和折叠刀;底板与第二电动机固定联结,转动板由第二电动机驱动,转动板上设置可开合的两片折叠刀;
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之间设有空隙,空隙的宽度与折叠刀的宽度相对应;所述机架上通过伸缩缸与第一下夹板连接,第一下夹板位于第二放置板的一侧;
所述机架分别通过伸缩缸与第二上夹板和第二下夹板连接,第二上夹板放置在第二下夹板上方;
首端输送装置行程的起始位置位于中段输送装置位置处的两第一夹具之间,终止位置位于上料装置处;中段输送装置行程的起始位置位于首端输送装置的终止位置,终止位置位于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的末端位置;末端输送装置行程的起始位置位于第二上夹板和第二下夹板的末端位置,终止位置位于第一下夹板的末端;纵向折叠装置行程的起始位置位于第一下夹板的首端位置,终止位置位于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之间的空隙位置,横向折叠装置位于第一下夹板与第二下夹板之间。
上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板和伸缩缸,上料板与机架滑动联结,机架与上料板之间通过伸缩缸联结。
上述机架与首端输送装置的滑动联结方式为,机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两耳板,每侧的两耳板之间通过第二导向杆连接,活动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通孔,第二导向杆穿过活动架两侧的导向通孔;首端输送装置通过伸缩缸驱动。
上述机架的上料板位置处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包括支撑架和伸缩缸,支撑架上安装有气缸,伸缩缸的活塞杆与压板连接,伸缩缸和压板位于上料板的上方。
上述机架与中段输送装置的滑动联结方式为,机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滑动架的上端设有滑槽,第一导轨放置在滑动架的滑槽中;中段输送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
上述滑动板与机架滑动联结方式为,滑动板的上端设有滑道,第一导轨放置在滑动板的滑道中。
上述机架与滚压装置滑动联结,滚压装置包括双轴伸缩缸和压轮,双轴伸缩缸的活塞杆与旋转架联结,旋转架与压轮转动联结,压轮位于第一下夹板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一次性手套放置在上料板上,启动压紧装置,使压紧装置上的压板压在一次性手套的边料处;
2.启动首端输送装置的运动伸缩缸,使首端输送装置运动到上料板处,首端输送装置的上夹取板和下夹取板相对运动,穿过上料板的滑道夹住一次性手套,继而使伸缩缸带动首端输送装置复位,向中段输送装置位置处运动;
3.启动中段输送装置,使中段输送装置的第二夹具工作,第二夹具的夹指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齿条向下运动,第一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L形夹片向夹指方向运动,从而使第一L形夹片和夹指夹住一次性手套,首端输送装置的伸缩缸复位,使上夹取板和下夹取板松开一次性手套,启动驱动装置带动中段输送装置运动到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的末端,将一次性手套放置在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上,中段输送装置的第二夹具的伸缩缸复位,使第一L形夹片和夹指松开一次性手套后复位;
4.启动纵向折叠装置,伸缩缸带动纵向折叠装置首先沿第二导轨向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位置处移动,当运动到第二放置板的首端时,再沿第三导轨运动,纵向折叠装置的两折叠刀移动到第一放置板与第二放置板之间的空隙位置,启动折叠装置的伸缩缸,使纵向折叠装置的两折叠刀夹住一次性手套,启动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带动纵向折叠装置的两折叠刀转动,使一次性手套缠绕在纵向折叠装置的折叠刀上,启动驱动第一上夹板的伸缩缸,第一上夹板压在纵向折叠刀的上端;
5.启动第一下夹板,使第一下夹板上升到与第二放置板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启动纵向折叠装置的运动伸缩缸,使纵向折叠装置带动一次性手套运动到第一下夹板正上端位置;
6.启动末端输送装置,使末端输送装置运动到一次性手套位置夹住一次性手套的一端,使纵向折叠装置复位;
7.使末端输送装置复位,带动将一次性手套拉倒第二上夹板和第二下夹板位置处,使第二上夹板和第二下夹板夹住一次性手套的末端,启动横向折叠装置,使横向折叠装置的两折叠刀夹住一次性手套的中间位置,启动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带动横向折叠装置的两折叠刀转动,从而使一次性手套缠绕在横向折叠装置的折叠刀上,从而完成对一次性手套的折叠。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装置分别具有两横向折叠刀和纵向折叠刀,两横向折叠刀首先将一次性手套夹住,然后两横向折叠刀旋转,将一次性手套缠绕在横向折叠刀上,继而将完成横向折叠的一次性手套夹在两纵向折叠刀之间,旋转纵向折叠刀,从而完成一次性手套的纵向折叠。综上所述,本装置对一次性手套的折叠只需要两次折叠,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装置具有板型毛刷,纵向折叠刀在缠绕折叠一次性手套的过程中,板型毛刷能够顶在一次性手套的下方,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一次性手套能够完全缠绕在纵向折叠刀上。
3、本装置具有第一上夹板、第一下夹板、第二上夹板和第二下夹板,第一上夹板、第一下夹板和第二上夹板、第二上夹板能够分别夹在一次性手套的两端,从而使横向折叠刀在缠绕折叠一次性手套的过程中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中段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套抓取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首端输送装置和中段输送装置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纵向折叠装置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末端输送装置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为了叙述方便,以本装置中安装上料装置的一端为首端,另一端为末端。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纵向折叠装置、横向折叠装置和输送装置。
所述机架1的首端与上料装置2联结,上料装置2包括上料板203和伸缩缸,上料板203与机架1滑动联结,机架1与上料板203之间通过伸缩缸联结,上料板203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条滑道,机架1与上料板203的滑动联结方式为:机架1的首端安装有第一导向杆201,上料板203的下端与第一导向块202联结,第一导向块202上设有导向通孔,第一导向杆201穿过第一导向块202上的导向通孔。
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首端输送装置4、中段输送装置6和末端输送装置8。
所述机架1的上料装置2位置的末端安装有首端输送装置4,首端输送装置4与机架1滑动联结,首端输送装置4与机架1通过伸缩缸联结,首端输送装置4包括活动架404和第一夹具,第一夹具包括上夹取板402和下夹取板401,活动架404的上端板通过伸缩缸与上夹取板402联结,下端通过伸缩缸与下夹取板401联结,上夹取板402的上端面与下夹取板401的下端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凸起,凸起的位置与上料板203滑道位置相对应。当一次性手套放置在上料板203上时,上夹取板402与下夹取板401的凸起能够穿过上料板203的滑道夹住一次性手套。
所述机架1与首端输送装置4的滑动联结方式为:机架1的两侧分别设有两耳板,每侧的两耳板之间通过第二导向杆403连接,活动架404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通孔,第二导向杆403穿过活动架404两侧的导向通孔。
优化方案中,所述机架1的上料板203位置处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压紧装置3,压紧装置包括支撑架302和伸缩缸,支撑架302上安装有伸缩缸,伸缩缸的活塞杆与压板301连接,伸缩缸和压板301位于上料板203的上方。当伸缩缸的活塞杆伸长时,压板301能够压在一次性手套的边料处,当首端输送装置4输送一次性手套时,能够将一次性手套的边料撕掉。
如图4所示,所述机架1的首端输送装置4位置的末端安装有中段输送装置6,中段输送装置6与机架1滑动联结,中段输送装置6与机架1之间通过驱动装置联结,中段输送装置6包括滑动架601和第二夹具,第二夹具包括外壳体606、第一L形夹片604和夹指603,驱动装置包括主动皮带轮101、从动皮带轮102和第一电动机104,机架1的上端分别与主动皮带轮101和从动皮带轮102转动联结,主动皮带轮101与第一电动机104的电机轴联结,第一电动机104安装在机架1上,主动皮带轮101和从动皮带轮102通过皮带103联结,皮带103与滑动架601联结,滑动架60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外壳体606,外壳体606设有下端面和两侧面设有开口的空腔,空腔内安装有伸缩缸和第一齿轮605,第一齿轮605与外壳体606的侧壁通过轴转动联结,第一L形夹片604的一端与第一齿轮605固定联结,伸缩缸的活塞杆与第一齿条602和夹指603联结,第一齿轮605与第一齿条602相啮合,当伸缩缸的活塞杆伸长带动第一齿条602向下运动时,第一齿条602带动第一齿轮605转动,第一齿轮605带动第一L形夹片604转动,第一L形夹板502在转动过程中,夹指603向下运动,第一L形夹板502与夹指603接触时,能够夹住一次性手套。
所述机架1与中段输送装置6的滑动联结方式为: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105,滑动架601的上端设有滑槽,第一导轨105放置在滑动架601的滑槽中。
所述机架1的末端与末端输送装置8滑动联结,机架1与末端输送装置8之间通过伸缩缸联结,末端输送装置8包括滑动板803和第三夹具,滑动板803的上端通过第一导轨105与机架1滑动联结,下端安装有第三夹具,其滑动联结方式为:滑动板803的上端设有滑道,第一导轨105放置在滑动板803的滑道中,所述第三夹具包括双轴伸缩缸和第二L形夹片801,滑动板803上对称安装有两双轴伸缩缸,双轴伸缩缸的伸缩轴上与第二L形夹片801固定联结。
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两折叠装置5,分别为纵向折叠装置和横向折叠装置,纵向折叠装置与第三导轨106在纵向即垂直于工件行进方向上呈滑动配合,纵向折叠装置与第三导轨106之间设置伸缩缸以实现纵向折叠装置的驱动。第三导轨106与机架1在横向即顺沿工件行进方向上呈滑动配合,其滑动联结方式为: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导轨107,第三导轨106下端设有导向槽,第二导轨107放置在第三导轨106的导向槽内,第三导轨106通过伸缩缸与机架1联结。横向折叠装置与机架1固定联结。纵向折叠装置和横向折叠装置的布置方式为:二者的折叠刀506是相互垂直的。
如图9所示,所述折叠装置5包括底板501、第二电动机502、转动板505、套筒503和折叠刀506,底板501的一端与套筒503固定联结,另一端与第二电动机502固定联结,套筒503与转动轴转动连接,其转动连接方式为:套筒503的通孔与轴承的外圈相配合,轴承的内圈与第一转动轴相配合,转动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传动装置与第二电动机502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接头504的内筒连接,旋转接头504的外筒与套筒503固定连接,旋转接头504的一端与转动板505固定连接,转动板505上对称安装有两伸缩缸,伸缩缸的内杆与折叠刀506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缸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折叠刀506固定连接,旋转接头504为气动旋转接头,气缸通过管路依次与气动旋转接头和开关与气源连接。
所述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放置板108和第二放置板109,第一放置板108和第二放置板109之间设有空隙,空隙的宽度宽于折叠刀506的宽度,其中一折叠装置的折叠刀的侧面与第一放置板108和第二放置板109的侧面平行,当使用时,将纵向折叠装置的折叠刀506移动到第一放置板108第二放置板109的空隙位置,启动伸缩缸,使纵向折叠装置的两折叠刀506夹住一次性手套,启动纵向折叠装置的第二电动机502,第二电动机502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板505转动,转动板505带动折叠装置的两折叠刀506转动,使一次性手套缠绕在纵向折叠装置的两折叠刀506上。
所述第一放置板108和第二放置板109空隙和横向折叠装置的折叠刀506的下方分别安装有板型毛刷,板型毛刷安装在机架1上,纵向折叠刀506在缠绕折叠一次性手套的过程中,板型毛刷能够顶在一次性手套的下方,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一次性手套能够完全缠绕在纵向折叠刀506上。
所述机架1上通过伸缩缸与第一下夹板111连接,第一下夹板111位于第二放置板109的一侧,当伸缩缸的活塞杆伸长时,第一下夹板111能够与第二放置板109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底板501通过L形支架与伸缩缸连接,伸缩缸的活塞杆与第一上夹板110连接,两纵向折叠装置的折叠刀506位于第一上夹板110与第一下夹板111之间,第一上夹板110和第一下夹板111的末端设有U形槽口,从而方便末端输送装置8夹取一次性手套。当一次性手套缠绕在两纵向折叠装置的折叠刀506上时,启动伸缩缸,第一上夹板110压在纵向折叠刀506的上端,启动纵向折叠装置与机架1之间的伸缩缸,伸缩缸带动纵向折叠装置运动,使两纵向折叠装置的折叠刀506运动到第一下夹板111位置,使两纵向折叠刀506和一次性手套夹在第一上夹板110和第一下夹板111之间。
所述机架1与滚压装置7滑动联结,滚压装置7包括双轴伸缩缸和压轮701,双轴伸缩缸的活塞杆与旋转架702联结,旋转架702与压轮701转动联结,压轮701位于第一下夹板111的上方。其滑动联结方式为: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第四导轨112,双轴伸缩缸的上端与第二导向块703连接,第二导向块703上设有滑槽,第四导轨112嵌合在第二导向块703的滑槽内。
所述滚压装置7与机架1之间通过伸缩缸联结。
所述机架1分别通过伸缩缸与第二上夹板113和第二下夹板114连接,第二上夹板113和第二下夹板114位于第一下夹板111的末端;第二上夹板113放置在第二下夹板114上方,使用末端输送装置8将一次性手套拉到第二上夹板113和第二下夹板114位置处,使第二上夹板113和第二下夹板114夹住一次性手套的末端,使横向折叠装置的两折叠刀506夹住一次性手套的中间位置,启动第二电动机502,第二电动机502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板505转动,转动板505带动两横向折叠装置的折叠刀506转动,从而使一次性手套缠绕在横向折叠装置的折叠刀506上,从而完成对一次性手套的折叠。
如图5所示,所述机架1通过伸缩缸与手套抓取装置9联结,机架1上安装有一套管115,套管115上设有滑道,手套抓取装置9与第三导向杆901连接,第三导向杆901插在套管115的滑道中。所述手套抓取装置9包括气动手指气缸、连接架902、驱动伸缩缸、第二齿轮904和第二齿条903,连接架902的一端与第三导向杆90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驱动伸缩缸固定连接,气动手指气缸通过转动架905与第二齿轮904固定连接,第二齿轮904与连接架902通过轴转动连接,驱动伸缩缸的活塞杆与第二齿条903固定连接,第二齿条903与第二齿轮904相啮合,气动手指气缸的手指上与夹取片906连接,当驱动伸缩缸的活塞杆运动时,活塞杆带动第二齿条903运动,第二齿条903带动第二齿轮904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气动手指气缸转动。
所述首端输送装置4行程的起始位置位于中段输送装置6位置处的两第一夹具之间,终止位置位于上料装置2处;中段输送装置6行程的起始位置位于首段输送装置4的终止位置,终止位置位于第一放置板108和第二放置板109的末端位置;末端输送装置8行程的起始位置位于第二上夹板113和第二下夹板114的末端位置,终止位置位于第一下夹板111的末端;纵向折叠装置行程的起始位置位于第一下夹板111的首端位置,终止位置位于第一放置板108和第二放置板109之间的空隙位置,横向折叠装置位于第一下夹板111与第二下夹板114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缸为气缸或液压缸。
操作流程如下:使用本装置时,将一次性手套放置在上料板203上,使用首端输送装置4和中段输送装置6将一次性手套放置在第一放置板108和第二放置板109上,通过伸缩缸将纵向折叠装置的折叠刀506移动到第一放置板108与第二放置板109之间的空隙位置,启动伸缩缸,使纵向折叠装置的两折叠刀506夹住一次性手套,启动第二电动机502,第二电动机502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板505转动,转动板505带动纵向折叠装置的两折叠刀506转动,使一次性手套缠绕在纵向折叠装置的折叠刀506上,启动伸缩缸,第一上夹板110压在纵向折叠刀506的上端,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纵向折叠装置运动,使两纵向折叠装置的折叠刀506运动到第一下夹板111位置,使两纵向折叠装置的折叠刀506和一次性手套夹在第一上夹板110和第一下夹板111之间;继而使用末端输送装置8将一次性手套拉倒第二上夹板113和第二下夹板114位置处,使第二上夹板113和第二下夹板114夹住一次性手套的末端,启动横向折叠装置,使横向折叠装置的两折叠刀506夹住一次性手套的中间位置,启动第二电动机502,第二电动机502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板505转动,转动板505带动横向折叠装置的两折叠刀506转动,从而使一次性手套缠绕在横向折叠刀506上,从而完成对一次性手套的折叠,此时,启动手套抓取装置9,驱动伸缩缸702的活塞杆运动,带动第二齿条903运动,第二齿条903带动第二齿轮904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气动手指气缸707转动,气动手指气缸707两夹取片906位于一次性手套的上下两端位置,启动气动手指气缸707,使两夹取片906夹取一次性手套,再起启动伸缩缸,使手套抓取装置9复位,将完成折叠的一次性手套抽出横向折叠装置的折叠刀506。
此外,如图6~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的手套折叠方法。
1.将一次性手套放置在上料板203上,启动压紧装置3,使压紧装置3上的伸缩缸带动压板301压在一次性手套的边料处。
2.启动首端输送装置4,使伸缩缸驱动启动首端输送装置4,首端输送装置4运动到上料板2出,首端输送装置4上夹取板402和下夹取板401相对运动,穿过上料板2的滑道夹住一次性手套,继而使伸缩缸带动首端输送装置4复位,向中段输送装置6位置处运动。
3.启动中段输送装置6,使中段输送装置6的第二夹具工作,第二夹具的夹指603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齿条602向下运动,第一齿条602带动第一齿轮605转动,第一齿轮605带动第一L形夹片604向夹指603方向运动,从而使第一L形夹片604和夹指603夹住一次性手套,首端输送装置4的伸缩缸复位,使上夹取板402和下夹取板401松开一次性手套,启动驱动装置,使驱动装置的第一电动机104带动主动皮带轮101转动,主动皮带轮101带动皮带103运动,皮带103带动中段输送装置6运动到第一放置板108和第二放置板109的末端,将一次性手套放置在第一放置板108和第二放置板109上,中段输送装置6的第二夹具的伸缩缸复位,使第一L形夹片604和夹指603松开一次性手套后复位。
4.启动纵向折叠装置,伸缩缸带动纵向折叠装置首先沿第二导轨107向第一放置板108和第二放置板109位置处移动,当运动到第二放置板109的首端时,再沿第三导轨106运动,纵向折叠装置的两折叠刀506移动到第一放置板108与第二放置板109之间的空隙位置,启动折叠装置的伸缩缸,使纵向折叠装置的两折叠刀506夹住一次性手套,启动第二电动机502,第二电动机502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板505转动,转动板505带动纵向折叠装置的两折叠刀506转动,使一次性手套缠绕在纵向折叠装置的折叠刀506上,启动驱动第一上夹板110的伸缩缸,第一上夹板110压在纵向折叠刀506的上端。
5.启动第一下夹板111,使第一下夹板111上升到与第二放置板109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启动纵向折叠装置,使纵向折叠装置带动一次性手套运动到第一下夹板111正上端位置。
6.启动末端输送装置8,使末端输送装置8运动到第一下夹板111的末端,夹住一次性手套的一端,启动滚压装置7,使压轮701压在一次性手套的一端,使纵向折叠装置复位,启动滚压装置7,使其沿一次性手套运动,将一次性手套内的气泡挤出。
7.使末端输送装置8复位,带动将一次性手套拉倒第二上夹板113和第二下夹板114位置处,使第二上夹板113和第二下夹板114夹住一次性手套的末端,启动横向折叠装置,使横向折叠装置的两折叠刀506夹住一次性手套的中间位置,启动第二电动机502,第二电动机502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板505转动,转动板505带动横向折叠装置的两折叠刀506转动,从而使一次性手套缠绕在横向折叠装置的折叠刀506上,从而完成对一次性手套的折叠。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纵向折叠装置、横向折叠装置和输送装置;机架(1)的首端与上料装置(2)联结;
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按工件进给顺序依次安装在机架(1)上的首端输送装置(4)、中段输送装置(6)和末端输送装置(8);首端输送装置(4)、中段输送装置(6)和末端输送装置(8)分别与机架(1)滑动配合以实现装配;
所述首端输送装置(4)包括第一夹具和活动架(404),第一夹具包括上夹取板(402)和下夹取板(401);活动架(404)的上端板通过气缸与上夹取板(402)联结,下端通过气缸与下夹取板(401)联结,上夹取板(402)的上端面与下夹取板(401)的下端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凸起;
所述中段输送装置(6)具有第二夹具和滑动架(601),第二夹具包括外壳体(606)、第一L形夹片(604)和夹指(603),滑动架(60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外壳体(606),外壳体(606)设有下端面和两侧面设有开口的空腔,空腔内安装有气缸和第一齿轮(605),第一齿轮(605)与外壳体(606)的侧壁通过轴转动联结,第一L形夹片(604)的一端与第一齿轮(605)固定联结,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齿条(602)和夹指(603)联结,第一齿轮(605)与第一齿条(602)相啮合;
所述末端输送装置(8)包括滑动板(803)和第三夹具,滑动板(803)的上端通过第一导轨(105)与机架(1)滑动联结,下端安装有第三夹具;所述第三夹具包括双轴气缸和第二L形夹片(801),滑动板(803)上对称安装有两双轴气缸,双轴气缸的伸缩轴上与第二L形夹片(801)固定联结;
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两组折叠装置(5),分别为纵向折叠装置和横向折叠装置;纵向折叠装置与第三导轨(106)呈纵向滑动配合,第三导轨(106)与机架(1)呈横向滑动配合,横向折叠装置与机架(1)固定联结,纵向折叠装置和横向折叠装置的折叠刀(506)相互垂直布置;
所述的折叠装置(5)包括底板(501)、第二电动机(502)、转动板(505)和折叠刀(506);底板(501)与第二电动机(502)固定联结,转动板(505)由第二电动机(502)驱动,转动板(505)上设置可开合的两片折叠刀(506);
所述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放置板(108)和第二放置板(109),第一放置板(108)和第二放置板(109)之间设有空隙,空隙的宽度与折叠刀(506)的宽度相对应;所述机架(1)上通过伸缩缸与第一下夹板(111)连接,第一下夹板(111)位于第二放置板(109)的一侧;
所述机架(1)分别通过伸缩缸与第二上夹板(113)和第二下夹板(114)连接,第二上夹板(113)放置在第二下夹板(114)上方;
首端输送装置(4)行程的起始位置位于中段输送装置(6)位置处的两第一夹具之间,终止位置位于上料装置(2)处;中段输送装置(6)行程的起始位置位于首段输送装置(4)的终止位置,终止位置位于第一放置板(108)和第二放置板(109)的末端位置;末端输送装置(8)行程的起始位置位于第二上夹板(113)和第二下夹板(114)的末端位置,终止位置位于第一下夹板(111)的末端;纵向折叠装置行程的起始位置位于第一下夹板(111)的首端位置,终止位置位于第一放置板(108)和第二放置板(109)之间的空隙位置,横向折叠装置位于第一下夹板(111)与第二下夹板(11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2)包括上料板(203)和伸缩缸,上料板(203)与机架(1)滑动联结,机架(1)与上料板(203)之间通过伸缩缸联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与首端输送装置(4)的滑动联结方式为,机架(1)的两侧分别设有两耳板,每侧的两耳板之间通过第二导向杆(403)连接,活动架(404)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通孔,第二导向杆(403)穿过活动架(404)两侧的导向通孔;首端输送装置(4)通过伸缩缸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上料板(203)位置处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压紧装置(3),压紧装置包括支撑架(302)和伸缩缸,支撑架(302)上安装有气缸,伸缩缸的活塞杆与压板(301)连接,伸缩缸和压板(301)位于上料板(203)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与中段输送装置(6)的滑动联结方式为,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105),滑动架(601)的上端设有滑槽,第一导轨(105)放置在滑动架(601)的滑槽中;中段输送装置(6)通过驱动装置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803)与机架(1)滑动联结方式为,滑动板(803)的上端设有滑道,第一导轨(105)放置在滑动板(803)的滑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与滚压装置(7)滑动联结,滚压装置(7)包括双轴伸缩缸和压轮(701),双轴伸缩缸的活塞杆与旋转架(702)联结,旋转架(702)与压轮(701)转动联结,压轮(701)位于第一下夹板(111)的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62402.4U CN211618339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62402.4U CN211618339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18339U true CN211618339U (zh) | 2020-10-02 |
Family
ID=72634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46240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18339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1833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03303A (zh) * | 2019-12-31 | 2020-04-14 | 姚永刚 | 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 |
-
2019
- 2019-12-31 CN CN201922462402.4U patent/CN21161833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03303A (zh) * | 2019-12-31 | 2020-04-14 | 姚永刚 | 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 |
CN111003303B (zh) * | 2019-12-31 | 2024-11-22 | 姚永刚 | 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03303B (zh) | 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 | |
CN201069810Y (zh) | 一种自动切边折边烫边机 | |
CN101602184A (zh) | 金属板材除锈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5730734A (zh) | 一种自动绕胶带机构 | |
CN103832624B (zh) | 双层袋整理装置 | |
CN111605776A (zh) | 一种塑料袋生产用自动捆扎设备 | |
CN202529161U (zh) | 管材自动包装机的套袋装置 | |
CN104718992A (zh) | 自动套袋机的供袋装置 | |
CN211618339U (zh) | 一次性手套折叠装置 | |
CN105416646A (zh) | 一种自动打包机 | |
CN207205481U (zh) | 一种汽车排气管切割装置 | |
CN201971443U (zh) | 一种印花板输送转弯装置 | |
CN207550643U (zh) | 一种用于冰箱包装的自动套袋机 | |
CN209366566U (zh) | 一种覆膜机 | |
CN204660054U (zh) | 一种包装袋的自动包装装置 | |
CN205239993U (zh) | 一种自动打包机 | |
CN103204268B (zh) | 全自动码垛装箱机中的循环开箱送箱装置 | |
CN207154476U (zh) | 汽车左前门侧围亮条三维拉弯装置 | |
CN106510102B (zh) | 一种绳带自动包胶装置 | |
CN214875828U (zh) | 一种不间断梨套网设备 | |
CN212501194U (zh) | 一种可调卷包机 | |
CN212891082U (zh) | 一种卷包机用包装膜提拉装置 | |
CN204265969U (zh) | 一种绗缝机的自动压紧张紧机构 | |
CN210212940U (zh) | 一种玩具说明书包装机 | |
CN208499011U (zh) | 一种打火机加工的双面贴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