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7773U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77773U CN211577773U CN201922341824.6U CN201922341824U CN211577773U CN 211577773 U CN211577773 U CN 211577773U CN 201922341824 U CN201922341824 U CN 201922341824U CN 211577773 U CN211577773 U CN 2115777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device
- accommodating
- electronic equipment
- electronic
- supporting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包括卡接于第一本体上的用于卡接另一电子设备的容纳装置,电子设备通过容纳装置能够与另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容纳装置所具有的第一容纳空间的尺寸与另一电子设备的尺寸相匹配,且另一电子设备位于第一容纳空间时的上表面与第一本体卡接容纳装置一侧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一连接装置,用于可拆卸连接第一本体和电子设备的第二本体;第二本体,第二本体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位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扣合时,显示屏与容纳装置接触的一面。这样,不仅能够减小另一电子设备与容纳装置之间的缝隙,而且能够避免另一电子设备会凸出或者凹陷于本申请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表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通信技术,涉及但不限于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所具备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以笔记本电脑为例,由于笔记本电脑具有携带方便等优势,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笔记本电脑。但是由于笔记本电脑具有处理器等硬件结构,会增加其自身的重量,且通过笔记本电脑显示手机上的文件时,需要安装对应的软件。这时,可以使用手持显示器结合手机来替换笔记本电脑的功能。
例如,可以建立手机与手持显示器之间的通讯连接,进而将手机上的文件显示到手持显示器的屏幕上,这样,在不安装额外的软件的基础上,也能实现在手持显示器上显示手机上的文件的功能,且由于手持显示器的外形与笔记本电脑比较相似,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与笔记本电脑相似的感受。目前,一般是直接将手机放置在手持显示器上的设定空间,但是该设定空间的尺寸与手机的尺寸往往不是很匹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包括卡接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用于卡接另一电子设备的容纳装置,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容纳装置能够与所述另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容纳装置所具有的第一容纳空间的尺寸与所述另一电子设备的尺寸相匹配,且所述另一电子设备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时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本体卡接所述容纳装置一侧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第一连接装置,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本体;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扣合时,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容纳装置接触的一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上卡接容纳装置,基于该容纳装置卡接另一电子设备,并使该容纳装置所具有的第一容纳空间的尺寸与另一电子设备的尺寸相匹配,且另一电子设备位于第一容纳空间时的上表面与第一本体卡接容纳装置一侧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这样,不仅能够减小另一电子设备与容纳装置之间的缝隙,而且能够避免另一电子设备会凸出或者凹陷于本申请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容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与容纳装置的卡接关系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与多种尺寸的容纳装置的卡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的侧面示意图一;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的侧面示意图二;
图7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的正面示意图;
图7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的背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拆解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旋转示意图一;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旋转示意图二;
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与支撑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的侧面示意图三;
图10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的侧面示意图四;
图10D为相关技术中的手持显示器的显示本体与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E为相关技术中的手持显示器的显示本体与支撑组件的尺寸示意图;
图10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和支撑组件的尺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这里,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持显示器。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手持显示器101的外形与笔记本电脑的外形相同。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200,包括:
第一本体201,包括卡接于第一本体201上的用于卡接另一电子设备202的容纳装置203,该电子设备通过容纳装置203能够与另一电子设备202建立通信连接,容纳装置203所具有的第一容纳空间204的尺寸与另一电子设备202的尺寸相匹配,且另一电子设备202位于第一容纳空间204时的上表面与第一本体201卡接容纳装置203一侧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第一连接装置205,用于可拆卸连接第一本体201和电子设备的第二本体206;
第二本体206,第二本体206设置有显示屏207,显示屏207位于第一本体201与第二本体206扣合时,显示屏207与容纳装置203接触的一面。
这里,第一本体201上卡接有容纳装置203,该容纳装置203可以用于卡接另一电子设备202。例如,可以在容纳装置203上的设定位置设置具有第一容纳空间204的凹槽,这样,就能够将另一电子设备202卡接于具有第一容纳空间204的凹槽中。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容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容纳装置203所具有的第一容纳空间204的长度为D1,宽度为C1,高度为F1,另一电子设备202的长度为D2,宽度为C2,厚度为F2,其中,C1=C2,D1=D2,F1=F2。这样,由于C1=C2,D1=D2,当将另一电子设备202放入容纳装置203所具有的第一容纳空间204时,能够实现另一电子设备202与容纳装置203之间的无缝结合,由于F1=F2,另一电子设备202位于第一容纳空间204时的上表面与容纳装置203的上表面刚好平齐。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上卡接容纳装置,基于该容纳装置卡接另一电子设备,并使该容纳装置所具有的第一容纳空间的尺寸与另一电子设备的尺寸相匹配,且另一电子设备位于第一容纳空间时的上表面与第一本体卡接容纳装置一侧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这样,不仅能够减小另一电子设备与容纳装置之间的缝隙,而且能够避免另一电子设备会凸出或者凹陷于本申请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表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纳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容纳空间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用于卡接另一电子设备。
这里,以电子设备是手持显示器,另一电子设备是手机为例,这里,容纳装置则可以为具有第一凹槽的手机壳,该第一凹槽具有第一容纳空间。在实现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尺寸的手机设计不同的手机壳,各个手机壳所具有的第一容纳空间不同。在需要将手持显示器与手机结合使用时,可以针对该手机的尺寸选择对应的手机壳,将该手机壳卡接于手持显示器上,并将手机卡接于该手机壳内。由于手机壳具有的第一凹槽的第一容纳空间的尺寸与该手机的尺寸是相对应的,能够实现手机与手机壳之间的无缝结合,且手机位于第一容纳空间时的上表面与手机壳的上表面刚好平齐。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本体还包括具有第二容纳空间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第一本体的第一区域,用于卡接容纳装置;
第一本体还包括键盘,键盘位于第一本体的第二区域,用于操控另一电子设备;
其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不同,且键盘与第二凹槽位于同一面。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与容纳装置的卡接关系示意图,如图4A所示,第一本体201还包括具有第二容纳空间的第二凹槽401,第二凹槽401位于第一本体201的第一区域,用于卡接容纳装置203;第一本体还包括键盘402,键盘402位于第一本体201的第二区域,用于操控另一电子设备202;其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不同,且键盘402与第二凹槽401位于同一面。
这里,第二凹槽401所具有的第二容纳空间的长为A1,高为B1,容纳装置203的长为A2,厚度为B2,其中,A1=A2,B1=B2。由于A1=A2,B1=B2,在将容纳装置203插入第二凹槽401的时候,能够实现容纳装置203与第一本体201之间的无缝结合,且容纳装置203位于第二容纳空间时的上表面与第一本体201上表面刚好平齐。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与多种尺寸的容纳装置的卡接关系示意图,如图4B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针对第二凹槽401设置多个用于容纳不同尺寸的另一电子设备的容纳装置,例如,第一容纳装置401b,第二容纳装置402b,第三容纳装置403b。在需要将另一电子设备202卡接于电子设备200时,可以从多个容纳装置中选择与另一电子设备202的尺寸相匹配的容纳装置,例如,如果另一电子设备202的尺寸与第二容纳装置402b的尺寸相匹配,则可以将另一电子设备202卡接于第二容纳装置402b所具有的第一凹槽,并将第二容纳装置402b卡接于电子设备200的第二凹槽401。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装置,还用于建立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的双向连接;
对应地,
键盘上的按键字符为双向的,按键字符的方向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连接状态相对应。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如图5所示,图5中的第一本体201的第一端501通过第一连接装置205与第二本体206的第一端502连接,这时,第一本体201和第二本体206的连接状态处于第一连接状态。由于第一本体201与第二本体206之间是可拆卸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一本体201和第二本体206拆开,将第一本体201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连接装置205与第二本体206的第一端501连接,即将第一本体201和第二本体206的连接状态由第一连接状态切换至第二连接状态,其中,第一本体201的第二端可以是第一本体上除第一端501的任意一端。
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便于用户操作,可以将键盘上的按键字符为双向的,且使按键字符的方向与第一本体201和第二本体206的连接状态相对应。例如,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处于第一连接状态时,按键字符的方向处于便于用户操作的第一方向,如果将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连接状态切换至第二连接状态时,则可以将按键字符的方向从第一方向切换至第二方向,这时,第二方向即为便于用户操作键盘的方向。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根据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连接状态自动切换键盘上的按键字符的显示方向,能够提高使用该电子设备的便利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相互扣合的位于第一本体的第一连接件和位于第二本体的第二连接件;
当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分开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分开为两个独立的部分。
这里,当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互扣合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共同构成电子设备。当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分开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可以分开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这时,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可以分别独立使用,即第一本体能够单独实现键盘的功能,而第二本体能够单独实现显示屏的显示功能。通过将第一连接装置设置为能够分开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开时,将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单独使用,能够提高使用电子设备的灵活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外接信号线的插孔;
对应地,
容纳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通孔,通孔用于穿过信号线,使电子设备通过容纳装置与另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四,如图6A所示,容纳装置203包括有通孔601,信号线602的一端插入至电子设备所包括的插孔,另一端可以穿过通孔601,使电子设备200与另一电子设备202建立通信连接。其中信号线602可以为可伸缩信号线。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五,如图6B所示,在将另一电子设备202卡接于容纳装置203的第一凹槽,将容纳装置203卡接于电子设备200的第二凹槽,并建立电子设备200与另一电子设备202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后,可以将另一电子设备202作为触摸屏使用,也就是说,能够通过另一电子设备202输入触控信号,并基于该触控信号控制电子设备200上的画面显示。由于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板的位置也设置在第一本体的第一区域,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另一电子设备卡接于第一本体的第一区域,能够使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享有使用笔记本电脑相同的感受。
在其他实施例中,另一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确定另一电子设备与电子设备建立了通信连接时,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显示相应的画面。
这里,还是以电子设备是手持显示器,另一电子设备是手机为例,由于手机具有处理器,在手机与手持显示器建立了通信连接时,可以控制手持显示器显示手机中的画面。例如,可以基于手持显示器上的显示屏显示手机中的图片、文档或者视频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本体还包括支撑组件;
支撑组件用于支撑第二本体,还用于容纳电子设备中相应的元器件。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的侧面示意图一,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的侧面示意图二,如图7A和7B所示,第二本体206还包括支撑组件701,且支撑组件701位于第二本体的背面,该支撑组件701可以用于支撑第二本体206,还用于容纳第二本体206中相应的元器件。图7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的正面示意图,如图7C所示,第二本体206的正面包括有显示屏207。图7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的背面示意图,如图7D所示,第二本体206的背面包括有支撑组件701。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拆解示意图,如图8所示,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组件后盖801,组装件802,按键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803,电池804,转轴固定件805,印刷电路板组装(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组件806,转接板807,支撑组件前盖808等。其中,组装件802包括螺丝等用于组装电子设备的辅助部件。这里,通过将电子设备中相应的元器件容纳于支撑件,能够减少电子设备的第二本体的厚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组件通过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二本体连接,且支撑组件能够绕第二连接装置向第二本体背向显示屏一面的方向旋转。
这里,由于支撑组件设置在第二本体的背面,当支撑组件绕第二连接装置向第二本体背向显示屏一面的方向旋转设定角度时,能够对第二本体起到支撑作用。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旋转示意图一,如图9A所示,图9A示出的为第二本体206与支撑组件701之间的旋转夹角从0度旋转至85度的状态,在第二本体206与支撑组件701之间的旋转夹角为0度时,第二本体是无法独立地站立在水平面上的;在第二本体206与支撑组件701之间的旋转夹角为85度时,支撑组件701对第二本体206起到支撑作用,能够使第二本体206站立在水平面上。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旋转示意图二,如图9B所示,图9B示出了第二本体206与支撑组件701之间的旋转夹角为90度时的状态。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装置包括转轴固定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
支撑组件通过转轴固定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与第二本体的边缘侧连接,且支撑组件能够绕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旋转,支撑组件与第二本体之间的旋转夹角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
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与支撑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10A所示,第二连接装置包括转轴固定件1001、第一转轴1002和第二转轴1003;支撑组件701通过转轴固定件1001、第一转轴1002和第二转轴1003与第二本体206的边缘侧连接,且支撑组件701能够绕第一转轴1002和第二转轴1003旋转,支撑组件701与第二本体206之间的旋转夹角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
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的侧面示意图三,如图10B所示,第二本体206与支撑组件701之间有旋转夹角,且第二本体206能够站立在水平面上。图10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的侧面示意图四,如图10C所示,支撑组件701能够绕第一转轴1002和第二转轴1003旋转,以使第二本体206与支撑组件701之间有旋转夹角,使第二本体206能够站立在水平面上。
图10D为相关技术中的手持显示器的显示本体与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D所示,当支撑组件1001d与本体1002d之间的旋转角度为0时,会增加本体1002d的厚度,甚至额外增加鼓包。图10E为相关技术中的手持显示器的显示本体与支撑组件的尺寸示意图,如图10E所示,本体的厚度为6.7毫米,支撑组件和本体的总厚度为12.7毫米,支撑组件的宽度是本体的宽度的40%。例如,本体的宽度是60厘米,则支撑组件的宽度可以为24厘米。
图10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和支撑组件的尺寸示意图,如图10F所述,第二本体的厚度为5.5毫米,支撑组件的厚度为7.5毫米。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本体的背面设置支撑组件,并通过支撑组件容纳第二本体的元器件,能够在独立使用第二本体能够使第二本体站立在水平面的基础上,减少第二本体的厚度。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包括卡接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用于卡接另一电子设备的容纳装置,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容纳装置能够与所述另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容纳装置所具有的第一容纳空间的尺寸与所述另一电子设备的尺寸相匹配,且所述另一电子设备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时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本体卡接所述容纳装置一侧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第一连接装置,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本体;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扣合时,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容纳装置接触的一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装置包括具有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卡接所述另一电子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具有第二容纳空间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区域,用于卡接所述容纳装置;
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键盘,所述键盘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区域,用于操控所述另一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不同,且所述键盘与所述第二凹槽位于同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还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双向连接;
对应地,
所述键盘上的按键字符为双向的,所述按键字符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连接状态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相互扣合的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连接件和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连接件;
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开时,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分开为两个独立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外接信号线的插孔;
对应地,
所述容纳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穿过所述信号线,使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容纳装置与所述另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另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了通信连接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显示相应的画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还包括支撑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本体,还用于容纳所述电子设备中相应的元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通过第二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且所述支撑组件能够绕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向所述第二本体背向所述显示屏一面的方向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转轴固定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
所述支撑组件通过所述转轴固定件、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本体的边缘侧连接,且所述支撑组件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旋转,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旋转夹角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41824.6U CN211577773U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一种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41824.6U CN211577773U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一种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77773U true CN211577773U (zh) | 2020-09-25 |
Family
ID=72548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41824.6U Active CN211577773U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一种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77773U (zh) |
-
2019
- 2019-12-23 CN CN201922341824.6U patent/CN21157777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02478B (zh) | 便携式电子设备 | |
CN109167151B (zh) | 电子设备 | |
EP3920167A1 (en) | Rotary connecting assembly and folding terminal device | |
EP3364635B1 (en) |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 |
EP0947910B1 (en) | A palm-sized computer assembly | |
US7808549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8879072B (zh) | 电子设备 | |
US8654084B2 (en) | Portable terminal | |
KR20090083714A (ko) | 휴대용 정보 단말기 | |
KR20130095084A (ko) | 이동 단말기 | |
CN107548479B (zh) | 谨慎布线的双枢轴机械铰链 | |
CN209748968U (zh) | 保护壳以及具有该保护壳的电子设备 | |
CN108810204A (zh) | 柔性电子设备 | |
CN108540616B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WO2002063789A1 (en) | Mobile terminal | |
CN208522831U (zh) |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211577773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EP1701239A2 (en) | Portable display apparatus | |
EP1359731A1 (en) | Replaceable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cradle for a telephone | |
CN116868147A (zh) | 用于可折叠设备的柔性电气组件间耦合电路 | |
CN110602286A (zh) | 电子设备、传感器扩展装置和电子设备组件 | |
CN105554197B (zh) | 外壳及移动终端 | |
JP4319507B2 (ja) | 携帯電子機器 | |
CN111221383B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JP2009289590A (ja) | 端子部品及び携帯電子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