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69049U - 一种辊筒组件及靠边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辊筒组件及靠边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69049U CN211569049U CN201921781765.8U CN201921781765U CN211569049U CN 211569049 U CN211569049 U CN 211569049U CN 201921781765 U CN201921781765 U CN 201921781765U CN 211569049 U CN211569049 U CN 2115690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groove
- roller assembly
- cassette
- rotat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辊筒组件及靠边机,辊筒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若干个卡座以及若干个辊筒,每个支撑杆的顶面间隔设有若干个卡座,卡座远离支撑杆的一侧设有卡槽,卡槽包括两个平行的槽侧面和连接两个槽侧面的槽底面,槽侧面与顶面的法向呈夹角α设置,辊筒包括支撑轴和套设于支撑轴外的旋转筒,支撑轴的一端卡设于其中一个支撑杆上的卡座、另一端卡设于另一个支撑杆上的卡座。本实用新型中卡座远离支撑杆的一侧设有卡槽,辊筒可拆卸安装于卡槽内,便于后期维护时辊筒可随时从卡槽内拆卸下来;同时,槽侧面与顶面的法向呈夹角α设置,整个卡槽为斜向设置的斜槽,当靠边机运行时可有效避免辊筒从卡槽内脱离,避免造成生产事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靠边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辊筒组件及靠边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靠边机上的辊筒与安装条之间都是通过锁具和螺丝固定连接,以防止靠边机在运行的过程中辊筒脱离安装条,从而造成生产事故,但是,这样装配后,在后期维修的过程中辊筒不能快速从安装条上拆卸下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筒组件,其解决了现有靠边机的辊筒不能快速从安装条上拆卸下来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辊筒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若干个卡座以及若干个辊筒,每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面间隔设有若干个所述卡座,所述卡座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包括两个平行的槽侧面和连接两个所述槽侧面的槽底面,所述槽侧面与所述顶面的法向呈夹角α设置,所述辊筒包括支撑轴和套设于所述支撑轴外的旋转筒,所述支撑轴的一端卡设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上的所述卡座、另一端卡设于另一个所述支撑杆上的所述卡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两端的外侧壁均具有两个相背设置并与所述槽侧面相配合的第一外侧壁以及两个相背设置并与所述槽底面相配合的第二外侧壁,所述第一外侧壁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外侧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侧壁和所述槽侧面均为平面,所述第二外侧壁和所述槽底面均为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夹角α的范围为20~70度。
进一步地,所述辊筒与所述支撑杆呈夹角β设置,所述夹角β的范围为40~80度。
进一步地,所述夹角β为60±1度。
进一步地,所述卡座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有凸板,所述支撑杆相对应的设有插口,所述凸板卡插于所述插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插口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所述支撑杆呈夹角θ设置,所述夹角θ为30±1度。
进一步地,所述卡座为板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靠边机,包括机架、第一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驱动机构、输送辊筒组以及如上述所述的辊筒组件,所述辊筒组件嵌设于所述机架中,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转动机构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分别设于所述机架的两端,所述输送辊筒组环绕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所述机架、所述辊筒组件以及第二转动机构外,且所述输送辊筒组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辊筒组转动,所述辊筒组件在所述输送辊筒组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所述输送辊筒组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在所述辊筒组件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卡座远离支撑杆的一侧设有卡槽,辊筒可拆卸安装于卡槽内,便于后期维护时辊筒可随时从卡槽内拆卸下来;同时,槽侧面与顶面的法向呈夹角α设置,夹角α范围为20~70度,整个卡槽为斜向设置的斜槽,当靠边机运行时可有效避免辊筒从卡槽内脱离,避免造成生产事故。
辊筒与支撑杆呈夹角β设置,述夹角β的范围为40~80度,以便于当靠边机运行时,与辊筒组件相配合的输送辊筒组能实现产品靠边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辊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个支撑杆、两个卡座和一个辊筒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座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辊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靠边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辊筒组件;10、支撑杆;11、插口;20、卡座;21、卡槽;211、槽侧面;212、槽底面;22、凸板;30、辊筒;31、支撑轴;311、第一外侧壁;312、第二外侧壁;32、旋转筒;40、机架;41、台面;50、第一转动机构;60、第二转动机构;70、驱动机构;80、输送辊筒组;81、输送辊;90、挡板;100、滚珠防震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辊筒组件1,辊筒组件1包括两个支撑杆10、若干个卡座20以及若干个辊筒30,每个支撑杆10的顶面间隔设有若干个卡座20,卡座20远离支撑杆10的一侧设有卡槽21,辊筒30可拆卸安装于卡槽21内,便于后期维护靠边机时,辊筒30可随时从卡槽21内拆卸下来。
请进一步参阅图5至图7,卡槽21包括两个平行的槽侧面211和连接两个槽侧面211的槽底面212,槽侧面211优选为平面结构,槽底面212优选为弧面结构,当然,槽侧面211与槽底面212也可以为其它结构,并不仅限于此,本实施例中槽侧面211与顶面的法向呈夹角α设置,夹角α的范围优选为20~70度,辊筒30包括支撑轴31和套设于支撑轴31外的旋转筒32,旋转筒32可绕支撑轴31旋转,支撑轴31的一端卡设于其中一个支撑杆10上的卡座20,支撑轴31的另一端卡设于另一个支撑杆10上的卡座20,整个卡槽21为斜向设置的斜槽,当靠边机运行时可有效避免辊筒30从卡槽21内脱离。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支撑轴31两端的外侧壁均具有两个第一外侧壁311以及两个第二外侧壁312,第一外侧壁311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二外侧壁312连接,两个第一外侧壁311相背设置并与相对应的槽侧面211相配合,两个第二外侧壁312相背设置并与相对应的槽底面212相配合,从而将辊筒30固定于卡座20上。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外侧壁311为平面,第二外侧壁312为弧面,此时,两第一外侧壁311分别贴合于两槽侧面211,第二外侧壁312贴合于槽底面212,支撑轴31与卡槽21紧密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卡座20为板体结构,这样可减少相邻辊筒30之间、相邻辊筒组件1之间的间距,使得整个靠边机上所铺设的辊筒30更紧凑。
卡座20远离支撑杆10的一侧设有凸板22,支撑杆10相对应的设有插口11,凸板22卡插于插口11内,当然,卡座20也可以用其它安装方式固定于支撑杆10上,比如锁扣连接、焊接等,用凸板22卡插,以后拆卸卡座20会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插口11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杆10的长度方向呈夹角θ设置,夹角θ为30±1度,每个卡座20都相对支撑杆10呈一定角度θ设置,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相邻辊筒30之间的间距。
当辊筒30安装于卡座20上之后,辊筒30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杆10的长度方向呈夹角β设置,夹角β的范围为40~80度,优选地,夹角β为60±1度,辊筒30与支撑杆10之间的夹角可根据插口11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杆10间所形成的夹角θ确定,这样,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卡座20的加工成本。
请进一步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靠边机,该靠边机包括机架40、第一转动机构50、第二转动机构60、驱动机构70、输送辊筒组80以及如上述所述的辊筒组件1。
辊筒组件1嵌设于机架40的台面41中,辊筒组件1的顶部略高于机架40的台面41,第一转动机构50和第二转动机构60沿机架40的长度方向分别设于机架40的两端,输送辊筒组80环绕于第一转动机构50、机架40、辊筒组件1以及第二转动机构50外,输送辊筒组80内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机构50和第二转动机构60转动连接,该结构与实际生产中传送带结构类似,驱动机构70与第一转动机构50或者第二转动机构60连接以用于驱动输送辊筒组80转动,辊筒组件1在输送辊筒组80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输送辊筒组80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输送辊81,输送辊81在辊筒组件1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以使辊筒组件1上方的物品在运行过程中靠边。输送辊筒组80在图8上只显示其中一排,现实靠边机中输送辊筒组80为多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靠边机还包括安装于机架40顶部一侧的挡板90以及用于给物品靠边形成缓冲的滚珠防震件100,滚珠防震件100安装于挡板90之靠近输送辊筒组80一侧,当物品碰触到滚珠防震件100时,滚珠防震件100可对物品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与物品直接发生刚性碰撞,同时滚珠防震件100内滚珠可随物品一起滚动,减少物品与滚珠防震件100之间的摩擦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卡座20远离支撑杆10的一侧设有卡槽21,辊筒30可拆卸安装于卡槽21内,便于后期维护时辊筒30可随时从卡槽21内拆卸下来;同时,槽侧面211与顶面的法向呈夹角α设置,夹角α范围为20~70度,整个卡槽21为斜向设置的斜槽,当靠边机运行时该卡槽21的结构可有效避免辊筒30从卡槽21内脱离,避免造成生产事故。同时,辊筒30与支撑杆10呈夹角β设置,夹角β的范围为40~80度,以便于当靠边机运行时,与辊筒组件1相配合的输送辊筒组80能实现产品靠边功能。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辊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杆、若干个卡座以及若干个辊筒,每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面间隔设有若干个所述卡座,所述卡座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包括两个平行的槽侧面和连接两个所述槽侧面的槽底面,所述槽侧面与所述顶面的法向呈夹角α设置,所述辊筒包括支撑轴和套设于所述支撑轴外的旋转筒,所述支撑轴的一端卡设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上的所述卡座、另一端卡设于另一个所述支撑杆上的所述卡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两端的外侧壁均具有两个相背设置并与所述槽侧面相配合的第一外侧壁以及两个相背设置并与所述槽底面相配合的第二外侧壁,所述第一外侧壁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外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壁和所述槽侧面均为平面,所述第二外侧壁和所述槽底面均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的范围为20~7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与所述支撑杆呈夹角β设置,所述夹角β的范围为40~8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β为60±1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有凸板,所述支撑杆相对应的设有插口,所述凸板卡插于所述插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辊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杆呈夹角θ设置,所述夹角θ为30±1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为板体结构。
10.一种靠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驱动机构、输送辊筒组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辊筒组件,所述辊筒组件嵌设于所述机架中,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转动机构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分别设于所述机架的两端,所述输送辊筒组环绕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所述机架、所述辊筒组件以及第二转动机构外,且所述输送辊筒组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辊筒组转动,所述辊筒组件在所述输送辊筒组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所述输送辊筒组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在所述辊筒组件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81765.8U CN211569049U (zh) | 2019-10-22 | 2019-10-22 | 一种辊筒组件及靠边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81765.8U CN211569049U (zh) | 2019-10-22 | 2019-10-22 | 一种辊筒组件及靠边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69049U true CN211569049U (zh) | 2020-09-25 |
Family
ID=72529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81765.8U Active CN211569049U (zh) | 2019-10-22 | 2019-10-22 | 一种辊筒组件及靠边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6904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34865A (zh) * | 2019-10-22 | 2020-02-25 | 深圳市华南新海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辊筒组件及靠边机 |
-
2019
- 2019-10-22 CN CN201921781765.8U patent/CN21156904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34865A (zh) * | 2019-10-22 | 2020-02-25 | 深圳市华南新海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辊筒组件及靠边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093479B1 (ko) | 피가공물 이송 장치 | |
CN211569049U (zh) | 一种辊筒组件及靠边机 | |
CN211569052U (zh) | 一种辊筒模组及靠边机 | |
CN211569051U (zh) | 一种靠边机 | |
CN110834864A (zh) | 一种靠边机 | |
CN107309526A (zh) | 一种h型钢自动切割下料设备 | |
KR20180003672U (ko) | 롤러락을 구비한 필름 재단 장치 | |
CN110834866A (zh) | 靠边机 | |
CN210214083U (zh) | 一种防叠板装置 | |
CN110834865A (zh) | 一种辊筒组件及靠边机 | |
CN211569053U (zh) | 靠边机 | |
CN207030373U (zh) | 一种数控凸轮轴给料装置 | |
CN212333360U (zh) | 一种建筑材料存放保护架 | |
CN210392556U (zh) | 一种皮带输送机机架 | |
CN208614531U (zh) | 一种磨床工作台横向移动机构 | |
CN112278931A (zh) | 一种瓦楞纸板加工用翻板机 | |
CN218087320U (zh) | 一种洗衣机背板输送装置 | |
CN218311549U (zh) | 一种用于钣金生产的激光切割工作台 | |
CN215046909U (zh) | 一种鸡蛋防护输送装置 | |
CN220464364U (zh) | 一种晶托夹持机构及翻转装置 | |
CN216832241U (zh) | 一种打印平台及3d打印机 | |
CN220949722U (zh) | 板体结构及运输机 | |
CN214609692U (zh) | 一种可减少故障率的五金加工用机械设备 | |
CN211727263U (zh) | 一种钢板翻板机构 | |
CN212122816U (zh) | 一种钢板坡口加工用输送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701, building A3, workshop 1, LiLang International Jewelry Industrial Park, 31 Bulan Road, xialilang community, Nanw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outh China Xinhai (Shenzh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801-1, building A3, Zhongying jewelry factory building, 31 Bulan Road, xialilang community, Nanw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XINHAI INDUSTRIAL BELTING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