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550419U - 一种自动张紧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张紧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50419U
CN211550419U CN201922150992.7U CN201922150992U CN211550419U CN 211550419 U CN211550419 U CN 211550419U CN 201922150992 U CN201922150992 U CN 201922150992U CN 211550419 U CN211550419 U CN 211550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hole
wall
main body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509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炎铭
刘世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weike (Suzhou) Automotive System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ayco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yco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yco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509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50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50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50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张紧轮,包括摇臂总成、弹簧、弹簧盖、枢轴、衬套以及密封圈;摇臂总成包括主体、连接在主体上的安装凸台、同时贯穿主体和安装凸台的通孔;枢轴穿设在通孔内且与摇臂总成的主体连接;弹簧套设在安装凸台外,弹簧盖套设在枢轴外并与枢轴过盈配合,摇臂总成的主体和弹簧盖的端部分别与弹簧的两端抵接;衬套设置在枢轴和通孔之间,衬套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贴合;枢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密封圈位于衬套的端部,密封圈朝向衬套的侧壁、通孔的内壁以及枢轴的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从而使得衬套与外部环境中的杂质隔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案,具有避免衬套被灰尘等杂质磨损,延长张紧轮使用寿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张紧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发动机轮系配件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自动张紧轮。
背景技术
皮带轮靠摩擦力传动,在安装时,皮带必须张紧。但皮带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被拉长变松,容易打滑,必须重新张紧。如果两传动轮的中心距无法调整时,则必须使用张紧轮以保证皮带正常传动而不致打滑。张紧轮利用弹簧或油压等产生一个用于将皮带绷紧的力,使得皮带能以合适的压力压在工作皮带轮上。
重型卡车、农用机和割草机等经常在相对恶劣的工况下工作,灰尘容易通过张紧轮上各个部件之间的间隙进入张紧轮内部,导致张紧轮的衬套被严重磨损,从使得张紧轮和摇臂之间发生倾斜,产生异响,严重时会割破皮带,影响张紧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张紧轮,其具有防止衬套被灰尘等杂质磨损,延长衬套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自动张紧轮使用寿命的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张紧轮,包括摇臂总成、弹簧、弹簧盖、枢轴、衬套以及密封圈;所述摇臂总成包括主体、连接在所述主体上的安装凸台、同时贯穿所述主体和所述安装凸台的通孔;所述枢轴穿设在所述通孔内且与所述摇臂总成的主体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安装凸台外,所述弹簧盖套设在所述枢轴外并与所述枢轴过盈配合,所述摇臂总成的主体和所述弹簧盖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弹簧的两端抵接;所述衬套设置在所述枢轴和所述通孔之间,所述衬套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贴合;所述枢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衬套的端部,所述密封圈朝向所述衬套的侧壁、所述通孔的内壁以及所述枢轴的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从而使得所述衬套与外部环境中的杂质隔绝。
具体的,所述枢轴与所述主体铆接。
具体的,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密封圈的第一沟槽。
具体的,所述枢轴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密封圈的第二沟槽。
具体的,所述弹簧盖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簧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部与所述弹簧抵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安装凸台的端部的第二容纳腔,所述安装凸台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底部之间不接触。
具体的,所述密封圈的横截面呈圆形。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张紧轮,为了解决传统自动张紧轮中衬套容易磨损的问题,其衬套的长度略小于用于安装枢轴的通孔的长度,枢轴与通孔之间因此可以存在一个用于安装密封圈的间隙,通过在该间隙中设置密封圈,可以使衬套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避免外部环境中的杂质通过衬套的两端进入通孔内与衬套产生摩擦,从而避免衬套被磨损,延长了衬套的使用寿命,进而实现了延长自动张紧轮的使用寿命。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张紧轮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摇臂总成;11、主体;12、安装凸台;2、弹簧;3、弹簧盖;31、第一容纳腔;32、第二容纳腔;4、枢轴;5、衬套;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张紧轮包括摇臂总成1、弹簧2、弹簧盖3、枢轴4、衬套5以及至少两个密封圈6。
摇臂总成1的一端用于与弹簧3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皮带轮(图中未示出)连接,以将弹簧3的扭矩传递于皮带,提供轮系所需的张力。具体的,摇臂总成1包括主体11、连接在主体11上的安装凸台12、同时贯穿主体11和安装凸台12的通孔。较佳的,主体11和安装凸台12一体成型。
枢轴4穿设在上述通孔内且与摇臂总成1的主体11连接,具体可采用旋铆进行铆接。
弹簧2套设在安装凸台12的外侧壁上,弹簧盖3套设在枢轴4的外壁上并与枢轴4过盈配合。摇臂总成1的主体11和弹簧盖3的端部分别与弹簧2抵接。
衬套5设置在枢轴4和通孔之间,衬套5的外壁与通孔的内部贴合,换句话说,衬套5与通孔的内壁过盈配合。较佳的,衬套5的长度略小于通孔的长度。枢轴4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6,每一端的密封圈6位于衬套5的端部。密封圈6朝向衬套5的侧壁、通孔的内壁以及枢轴4的外壁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容纳衬套5的封闭空间,从而使得衬套5与外部环境中的杂质隔绝。换句话说,为了避免衬套5的两端容易被磨损,可以将衬套5的长度设计得比通孔的长度小一些,如此一来,由于衬套5的存在,枢轴4两端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之间存在一个间隙,为了避免外部环境的杂质通过该间隙对衬套5的两端造成影响,本实施例采用的方案是在该间隙中设置一个密封圈6,密封圈6大体上能覆盖该间隙,使得外部环境中的杂质无法通过该间隙进入通孔内部,避免杂质对衬套5产生磨损。
具体的,如图1所示,通孔的内壁上可以设有用于容置密封圈6的第一沟槽。当然,用于容置密封圈6的沟槽也可以设置在枢轴4上,因此,枢轴4的外壁上也可以设有用于容置密封圈6的第二沟槽。
具体的,继续参照图1所示,弹簧盖3设有用于容纳弹簧2的第一容纳腔31,第一容纳腔31的底部与弹簧2抵接。进一步的,第一容纳腔31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容置摇臂总成1的安装凸台12的端部的第二容纳腔32,安装凸台12的端部与第二容纳腔32的底部之间不接触。采用这种方案,可以确保弹簧2套装在安装凸台12上的稳定性,也避免了摇臂总成1与弹簧盖3连接时会产生干涉,降低了摇臂总成1和弹簧盖3的加工精度要求。
具体的,密封圈6的横截面优选为圆形,便于安装。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张紧轮,为了解决传统自动张紧轮中衬套5容易磨损的问题,其衬套5的长度略小于用于安装枢轴4的通孔的长度,枢轴4与通孔之间因此可以存在一个用于安装密封圈6的间隙,通过在该间隙中设置密封圈6,可以使衬套5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避免外部环境中的杂质通过衬套5的两端进入通孔内与衬套5产生摩擦,从而避免衬套5被磨损,延长了衬套5的使用寿命,进而实现了延长自动张紧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自动张紧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摇臂总成、弹簧、弹簧盖、枢轴、衬套以及密封圈;所述摇臂总成包括主体、连接在所述主体上的安装凸台、同时贯穿所述主体和所述安装凸台的通孔;所述枢轴穿设在所述通孔内且与所述摇臂总成的主体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安装凸台外,所述弹簧盖套设在所述枢轴外并与所述枢轴过盈配合,所述摇臂总成的主体和所述弹簧盖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弹簧的两端抵接;所述衬套设置在所述枢轴和所述通孔之间,所述衬套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贴合;所述枢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衬套的端部,所述密封圈朝向所述衬套的侧壁、所述通孔的内壁以及所述枢轴的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从而使得所述衬套与外部环境中的杂质隔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张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与所述主体铆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张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密封圈的第一沟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张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密封圈的第二沟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张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盖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簧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部与所述弹簧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张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安装凸台的端部的第二容纳腔,所述安装凸台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底部之间不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张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横截面呈圆形。
CN201922150992.7U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自动张紧轮 Active CN211550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0992.7U CN211550419U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自动张紧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0992.7U CN211550419U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自动张紧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50419U true CN211550419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504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50992.7U Active CN211550419U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自动张紧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50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1912C (zh) 辅机驱动用带的张力调节装置
US20090188778A1 (en) Conveyor chain with side roller
US8662046B2 (en) Balancer integrated with crankcase
CN211550419U (zh) 一种自动张紧轮
JPWO2014112553A1 (ja) 装軌式作業車両のためのローラ装置、ローラシェルユニットおよびローラシェル
JP4877489B2 (ja) 回転変動吸収ダンパ
CA2720242A1 (en) Tensioner assembly with sealed pulley
CN213743553U (zh) 一种传动机构及发动机
JP2005282813A (ja) ローラチェーン
US20080234080A1 (en) Motorcycle wheel isolator
CN213116300U (zh) 一种采煤机用牵引驱动块组件
CN216922110U (zh) 一种采煤机用大扭矩免维护行走齿轮箱
CN212766527U (zh) 一种传送器链节驱动轮组
JP6093545B2 (ja) プーリアームの支持構造及び補機用オートテンショナユニット
CN220816448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轮系的皮带传动张紧轮
KR100508165B1 (ko) 밸런스 샤프트 스프로켓의 체인 소음 저감 구조
CN210118456U (zh) 骨架油封
CN222334407U (zh) 一种主离合张紧轮装配结构及张紧轮合件
CN215673249U (zh) 一种用于连接汽车转向传动轴的万向节总成
CN214946154U (zh) 一种皮带轮紧固机构
CN219257616U (zh) 摩托车驱动轮安装结构
CN213332278U (zh) 一种新型离合器链轮
CN212028340U (zh) 一种支轮总成和支轮装置
CN221299998U (zh) 具有双面密封防尘结构的张紧机构
CN215214648U (zh) 用于车辆的分动器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5

Address after: No. 199 Panlong Road, Jiangling Street,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Daigao (Suzhou) Drive System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000 E05, 1801 pangjin Road, W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AYCO (SUZHOU) AUTO PART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99 Panlong Road, Jiangling Street,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Muweike (Suzhou) Automotive System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99 Panlong Road, Jiangling Street,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before: Daigao (Suzhou) Drive System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