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07478U - 一种发光键盘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键盘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07478U CN211507478U CN201922231160.8U CN201922231160U CN211507478U CN 211507478 U CN211507478 U CN 211507478U CN 201922231160 U CN201922231160 U CN 201922231160U CN 211507478 U CN211507478 U CN 2115074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ayer
- thin film
- film circuit
- emit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795 ligh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05 input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光键盘结构,包括一背光模块、以及一设于背光模块上的按键总成,且背光模块包含一薄膜电路层、一叠置于薄膜电路下的导光层、以及一叠置于导光层下的反光底层;其中,薄膜电路系由透光材质制成,并具有一下表面与一上表面,所述下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以电性连接的发光单元,且各发光单元所产生之光源由薄膜电路层的下表面经由导光板扩散并透过反光底层通过上表面,来提供发光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键盘,特别涉及一种以透光薄膜电路构成的发光键盘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计算机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供使用者与计算机沟通或操作的键盘也成为不可或缺的产品之一。而现今的键盘除了作为基本的输入功能外,透过附加的发光功能,也能便于操作者于光线不足处操作使用、或是提供键盘在使用时搭配娱乐模式呈现额外的视觉效果。
而一般具有发光功能的键盘,主要即系于键盘下方增设一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通常具有一设有光源(如LED)的软性电路、以及对应的导光或反光等结构,且在采侧入式光源的情况下,光源经由导光或反光后的发光效果得以由键盘下方呈现。为了方便CPU或是GPU等笔电机构散热,灯片模块中央需要同时具有数量不少的散热孔,以维持计算机的效能,但同时会形成光效的断点,需要设计绕开破孔,使光效的设计难度增加,且侷限键盘的光效变化,无法多区甚至单键的控制光效。若是想增加光效变化,势必须要增加传统软性电路板中光源数目与排列,当基材面积增加时对于设计不规则形状的传统软性电路板将增加开发成本。
而一般具有发光功能的键盘,主要即系于键盘下方增设一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通常具有一设有光源(如LED)的薄膜电路、以及对应的导光或反光等结构,且在采直下式的情况下,为了使光源经由导光或反光后的发光效果得以由键盘下方呈现,势必须于薄膜电路上开设出光孔,如此将造成薄膜电路因破孔结构的设置,而在电路布设上需要回避该些破孔结构,因而造成不便。此外,在键盘功能上若欲搭配不同使用模式,所呈现特定位置产生指定发光效果,所需要的电路设计复杂与发光均匀度难以控制。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系为改善并解决上述之缺失,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之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之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发光键盘结构,其系以透光材质构成薄膜电路,即可不需进行任何破孔结构以达出光的效果,也不会对薄膜电路整体的电路布设上产生任何影响。
为了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发光键盘结构,包括一背光模块、以及一设于背光模块上的按键总成,且背光模块包含一薄膜电路层、一叠置于薄膜电路下的导光层、以及一叠置于导光层下的反光底层;其中,薄膜电路系由透光材质制成,并具有一下表面与一上表面,所述下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以电性连接的发光单元,且各发光单元所产生之光源由薄膜电路层的下表面通过上表面;
优选地,其中所述发光单元系为LED。
优选地,其中所述导光层于对应各所述发光单元处系分别开设有一裸空区,以供所对应之发光单元由所述裸空区上方处置入于其内。
优选地,其中所述导光层于各等裸空区内系形成有入光面。
优选地,其中所述反光底层系具有一反光层。
优选地,其中所述反光底层更具有一与所述反光层相叠置的底层,且所述反光层位于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底层之间。
优选地,其中所述薄膜电路层之上表面上系披覆有一遮光层,且于所述遮光层上形成有未遮光区。
优选地,其中所述按键总成系包含一底板、以及至少一排列并连结于所述底板上的按键。
借由上述结构,发光单元所产生之光源由薄膜电路层的下表面经由导光板扩散并透过反光底层通过上表面,来提供发光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系本实用新型之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背光模块于发光状态之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背光模块 1
薄膜电路层 10 下表面 100
发光单元 100a 上表面 101
遮光层 102 未遮光区 102a
导光层 11 裸空区 110
入光面 110a
反光底层 12 底层 120
反光层 121
按键总成 2
底板 20
按键 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揭露本实用新型之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之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
请参阅图1,系为本实用新型之局部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发光键盘结构,包括一背光模块1、以及一设于该背光模块1上之按键总成2;其中:
该按键总成2系可包含一底板20、以及一或复数排列并连结于该底板20上的按键21(图式以一者为例);由于此部分并非本实用新型改良之范畴,且其实施方式概与习知键盘结构无异、或可借由习知键盘结构来置换、变更等,故不予赘述。
该背光模块1即叠置于上述按键总成2下方,意即与该按键总成2之底板 20相叠置。且该背光模块1包含一薄膜电路层10、一导光层11、以及一反光底层12,该薄膜电路10系由透光材质制成,并具有一下表面100与一上表面101,且于所述下表面100上设有至少一以电性连接的发光单元100a(图式以一者为例),所述发光单元100a可为LED;而所述上表面101上则供上述按键总成2 叠置于其上。
承上所述,该导光层11系叠置于上述薄膜电路层10下方,意即叠置于该薄膜电路层10的下表面100下,且于对应各发光单元100a处即开设有一裸空区110,以供所对应之发光单元100a由裸空区110上方处置入于其内,并由该反光底层12叠置于该导光层11下方而遮闭于裸空区110下方处。而在本实用新型所举之实施例中,该反光底层12可由一底层120与一反光层121相叠置所构成,且该反光层121即位于该导光层11与该底层120之间。
据此,如图2所示,当各发光单元100a发光时,部分光源可直接由裸空区 110内的入光面110a进入导光层11、或是间接借由反光层121反射后再由入光面110a进入导光层11,从而使导光层11整体皆能够产生发光的效果。此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薄膜电路层10系由透光材质所构成,因此光源可由该薄膜电路层10的下表面100通过其上表面101,从而能使设于按键总成2下方的背光模块1提供均匀的发光效果。而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背光模块1提供的发光效果可依实际需求来设计,故可于该薄膜电路层10的上表面101上披覆有一遮光层102,且于该遮光层102上形成有未遮光区102a,以借由所述未遮光区102a的设计来提供所欲发光的部位,从而能在不影响薄膜电路层10在电路布设的情况下,更具灵活地来设计由键盘上所欲发光的部位、或呈现发光的各种型态等。
是以,借由上述之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实用新型发光键盘结构。
因此,借由本实用新型发光键盘结构,由于系采用透光材质构成薄膜电路,使得LED产生的光源可直接通过该薄膜电路,使键盘呈现多元的视觉效果,尤其在直下式的设计下,即可不需要特别设计绕开提供散热所需的破孔,光线经导光层11提供扩散并经由反光层121的反射,直接由透明的薄膜电路层10自上方键盘底板20破孔出光,不需进行额外键盘底板20的破孔结构以达出光的效果,也不会对薄膜电路整体的电路布设上产生任何影响,因此也能针对出光的部位作出更灵活的设计,从而增进键盘在发光功能上的多元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为不可多得之新型实用新型产品,其确可达到预期之使用目的,而解决习知之缺失,又因极具新颖性及进步性,完全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爰依专利法提出申请,敬请详查并赐准本案专利,以保障实用新型人之权利。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之范围内,合予陈明。
Claims (8)
1.一种发光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背光模块,包含一薄膜电路层、一叠置于所述薄膜电路下的导光层、以及一叠置于所述导光层下的反光底层;以及
一按键总成,设于所述背光模块上;
其中,所述薄膜电路系由透光材质制成,并具有一下表面与一上表面,所述下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以电性连接的发光单元,且所述发光单元所产生之光源能由所述薄膜电路层的下表面通过上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发光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发光单元系为LED。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发光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导光层于对应各所述发光单元处系分别开设有一裸空区,以供所对应之发光单元由所述裸空区上方处置入于其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之发光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导光层于各等裸空区内系形成有入光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发光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反光底层系具有一反光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之发光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反光底层更具有一与所述反光层相叠置的底层,且所述反光层位于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底层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发光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薄膜电路层之上表面上系披覆有一遮光层,且于所述遮光层上形成有未遮光区。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之发光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按键总成系包含一底板、以及至少一排列并连结于所述底板上的按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31160.8U CN211507478U (zh) | 2019-12-12 | 2019-12-12 | 一种发光键盘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31160.8U CN211507478U (zh) | 2019-12-12 | 2019-12-12 | 一种发光键盘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07478U true CN211507478U (zh) | 2020-09-15 |
Family
ID=72415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31160.8U Active CN211507478U (zh) | 2019-12-12 | 2019-12-12 | 一种发光键盘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07478U (zh) |
-
2019
- 2019-12-12 CN CN201922231160.8U patent/CN21150747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77487B (zh) | 输入装置 | |
TWI441044B (zh) | Self-luminous board with keyboard | |
TWI798573B (zh) | 發光鍵盤 | |
US8884174B2 (en) | Locally illuminated keycap | |
TWI401717B (zh) | 遮罩、背光模組以及發光鍵盤 | |
TWI523060B (zh) | 發光鍵盤裝置 | |
TW200945114A (en) | Light-emitting module and keyboard | |
CN103985586A (zh) | 发光键盘及其导光板 | |
TWM443218U (en) | Multiple-color input device | |
TW201413770A (zh) | 導光模組及電子裝置 | |
TWM395202U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lighting keyboard | |
US20130021297A1 (en) | Touch panel | |
CN105703758B (zh) | 背光触摸按键 | |
TWI592707B (zh) | 背光模組 | |
US20090262081A1 (en) | Light-emitting module and keyboard having the same | |
TW201516535A (zh) | 顯示裝置 | |
TWI576880B (zh) |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鍵盤 | |
TWI382793B (zh) | Self-luminous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 |
CN202905546U (zh) | 多彩输入设备 | |
CN211507478U (zh) | 一种发光键盘结构 | |
CN111508752B (zh) | 发光键盘及其发光模块 | |
CN101483108B (zh) | 键盘装置 | |
CN102314203A (zh) | 机壳构造以及此机壳构造与输入装置的组合结构 | |
CN201218465Y (zh) | 发光模块及键盘 | |
CN201655617U (zh) | 薄形发光键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