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94612U - 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94612U CN211494612U CN201922313637.7U CN201922313637U CN211494612U CN 211494612 U CN211494612 U CN 211494612U CN 201922313637 U CN201922313637 U CN 201922313637U CN 211494612 U CN211494612 U CN 2114946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conveyor belt
- water
- production line
- fixed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35622 drink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36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223 reverse osm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2262 irri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973 irr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5000012206 bottled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44 sputte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239 natural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500 inorganic mine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68 load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07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0755 mineral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66 mineral e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13 purifi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188 drinking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51 drink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29 fi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097 nutrien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2 surface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73 trace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619 trace mineral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9 well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681 well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装箱机内部固定设置有顶推装置,所述顶推装置包括气缸支架、推进气缸、气缸导柱、气缸顶板、活塞杆,所述气缸支架固定设置在装箱机的平台上,所述气缸导柱的一端穿过所述气缸支架的通孔与所述气缸顶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导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两侧所述气缸导柱之间固定设置有所述推进气缸,所述推进气缸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推进另一端与活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顶板所述装箱机的工作窗处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本实用新型中,操作过程简单,在装箱的过程中避免造成产品的损坏,且效率高,进一步的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用水装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
背景技术
天然水对水源的要求相当苛刻,根据国际瓶装水协会(IBWA)的定义,天然水只需最小限度的处理的地表水或地下形成的泉水、矿泉水、自流井水,不是从市政系统或者公用供水系统引出的,除了有限的处理(例如过滤、臭氧或者等同的处理)外不加改变。它既去除了原水中极少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又保存了原水中的营养成分和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健康水意味着去掉有害的物质而保留有益的矿物元素。天然水保存原水中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有利于保持水的自然生态结构,使之处于离子状态,易被人体吸收。
饮用天然泉水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装箱运输,现有的装箱技术中,操作过程繁琐,需要通过翻转包装达到装箱的目的,在翻转的过程中内部的容器容易发生碰撞,造成产品的损坏,且效率低不利于安全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操作过程繁琐,需要通过翻转包装达到装箱的目的,在翻转的过程中内部的容器容易发生碰撞,造成产品的损坏,且效率低不利于安全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包括设备主体、传送带;
所述设备主体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上固定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水泵与控制器固定连接;
所述出水管道与净化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道与净化装置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孔径分层次由大到小递减,所述滤网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吸附层,所述净化装置的出水口固定设置有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膜底部连接有灌水喷头,所述灌水喷头下方设置有水桶,所述水桶与传送带滚动接触;
所述设备主体的内壁固定设置有摄像头,其中一个所述摄像头聚焦于所述灌水喷头与所述水桶的连接处,另一个所述摄像头聚焦于所述水桶的内部,所述摄像头的连接线穿过设备主体的侧壁与显示器连接;
所述设备主体的两侧内壁固定设置有定位夹紧装置,所述定位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定位夹、第二定位夹,所述第一定位夹包括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呈半圆形,所述第一夹具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可缩入所述第二伸缩杆内部,所述第二定位夹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夹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层内部设置有活性炭。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装置的出水口可拆卸,所述反渗透膜可取出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外部设置有防水护罩。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夹紧装置可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灌水喷头外部设置有防溅射护罩,所述灌水喷头可套装连接延长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为多层组合滤网,其孔径由上到下依次递减。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可单独拆卸更换。
通过上述方案,所述水箱上固定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水泵与控制器固定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水流的大小,其中,控制器时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器元件,不是本方案的创新点,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出水管道与净化装置固定连接,水流经过所述水泵的增压后进入净化装置的内部,所述出水管道与净化装置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孔径分层次由大到小递减,通过不同孔径的滤网过滤掉天然泉水中的大分子杂质,所述滤网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吸附层,通过吸附层吸附水中的其他异物及异味,所述净化装置的出水口固定设置有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膜底部连接有灌水喷头通过反渗透膜进一步净化水质,经过过滤净化后的水通过灌水喷头灌入容器内部;
所述设备主体的内壁固定设置有摄像头,其中一个所述摄像头聚焦于所述灌水喷头与所述水桶的连接处,便于观察所述灌装喷头是否准确对接所述水桶,另一个所述摄像头聚焦于所述水桶的内部,便于观察灌入的水量,所述摄像头的连接线穿过设备主体的侧壁与显示器连接,其中,摄像头和显示器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器元件,不是本方案的创新点,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定位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定位夹、第二定位夹,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夹与所述第二定位夹的配合连接,使得需要灌装的容器可以准确的对准灌装喷头,通过夹具对容器施加的作用力从而达到固定的效果。
所述吸附层内部设置有活性炭,通过活性炭可有效的吸附水中的杂质与异味;
所述净化装置的出水口可拆卸,所述反渗透膜可取出更换,进一步的提高了设备的净水能力,从而达到更高的生产工艺标准;
所述摄像头外部设置有防水护罩,避免灌装喷头喷出的水雾影响摄像头的效果;
所述定位夹紧装置可拆卸,便于更换不同尺寸的夹具,满足不同的生产工艺要求;
所述灌水喷头外部设置有防溅射护罩,所述灌水喷头可套装连接延长水管,在容器高度较低时可以更准确的进行灌装;
所述滤网为多层组合滤网,其孔径由上到下依次递减,可以有效的逐层过滤掉水中的大分子杂质;
所述滤网可单独拆卸更换,方便使用,进一步的有效维持水的质量。
还包括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主体、包括皮带、第一伸缩支腿、第二伸缩腿、底座、第一转轴、第二转轴;
所述传送带主体、固定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中部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贯穿同一侧的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槽和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皮带轮外部与第一转动槽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转轴相同;
所述连接梁的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弹性伸缩轴、弹簧,所述弹性伸缩轴与所述弹簧缠绕连接,所述减震装置底部固定设置有承载板;
所述承载板的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伸缩腿和第二伸缩腿,所述第一伸缩腿包括上伸缩腿和下伸缩腿,所述上伸缩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上伸缩腿和所述下伸缩腿通过螺栓与所述螺纹孔的适配连接,所述下伸缩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第二伸缩腿的结构与所述第一伸缩腿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上设置有横条状纹理。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主体可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可拆卸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转动槽连接处设置有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两侧高于中间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设置有多个从动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可反向转动。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皮带所述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转动,所述第一转轴带动同一侧的所述第一皮带轮转动,通过所述连接梁对两侧的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进行限位,使得其稳定在转动槽内转动;
所述连接梁的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弹性伸缩轴、弹簧,所述弹性伸缩轴与所述弹簧缠绕连接,所述减震装置底部固定设置有承载板,通过弹簧与弹性伸缩轴之间的配合,在弹力与来自皮带的重力相互抵消,进一步的提高了传送带的稳定性,底部设置有承载板使得来自上部的作用力可以均匀的施加于下部的承重结构;
所述承载板的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伸缩腿和第二伸缩腿,通过伸缩腿的相互配合,实现可以调整传送带两端的高度,进一步的加强了传送带运输的效率和工作换线的适用能力,通过螺栓与螺纹孔的适配,进一步的加强了底部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皮带上设置有横条状纹理,提高了皮带与被传送物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在传送过程中出现滑落的现象,所述传送带主体可拆卸进一步的提高了设备的灵活搭建与拆除能力,方便使用,所述皮带可拆卸更换,使得传送带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调整传送的距离,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转动槽连接处设置有卡扣,进一步的提高了传送带在工作期间的稳定性,避免出现传动轴滑出转动槽的现象,所述皮带两侧高于中间部分,避免由于重力的原因造成传送带内的物品滑落,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设置有多个从动滚轮,加强了传送带中部的承载能力,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可反向转动,提高了设备的灵活运转能力,可根据生产需要进行方向的调整。
还包括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包括装箱机、移动平台;
所述装箱机内部固定设置有顶推装置,所述顶推装置包括气缸支架、推进气缸、气缸导柱、气缸顶板、活塞杆,所述气缸支架固定设置在装箱机的平台上,所述气缸导柱的一端穿过所述气缸支架的通孔与所述气缸顶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导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两侧所述气缸导柱之间固定设置有所述推进气缸,所述推进气缸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推进另一端与活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顶板;
所述装箱机的工作窗处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侧边缘固定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另一端与第二传送带的一侧边缘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末端下方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包括横板,所述横板下方设置有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同一侧的所述第一行走轮通过第一传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行走轮与所述第一行走轮的结构相同,所述横板顶部一侧设置有扶手,所述横板另一侧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外部设置有减震缓冲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行走轮与所述第二行走轮可调整移动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下方固定设置有减震装置和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气缸顶板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内部均设置有若干滚筒。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送带远离移动平台的一端设置有包装箱操作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带远离装箱机的一端设置有封装贴标装置。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气缸支架将顶推装置固定在装箱机内部,所述气缸导柱的一端穿过所述气缸支架的通孔与所述气缸顶板固定连接,通过气缸导柱引导内部的推进气缸可以推动活塞杆,活塞杆顶部设置有气缸顶板,使得气缸顶板将作用力施加于气缸顶板,所述装箱机的工作窗处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侧边缘固定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另一端与第二传送带的一侧边缘固定连接通过气缸顶板将同一水平线上的瓶装水推入斜板;
所述第二传送带上设置有包装箱,包装箱口朝向装箱机一侧,在重力及气缸顶板的推力作用下,使得瓶装水可以直接推入到包装箱内;
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末端下方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包括横板,所述横板下方设置有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同一侧的所述第一行走轮通过第一传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行走轮与所述第一行走轮的结构相同,所述横板顶部一侧设置有扶手,所述横板另一侧设置有挡板,装箱完成的瓶装水通过第二传送带的进入到移动平台内,所述横板顶部的挡板可以阻挡装箱后的瓶装水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移动,通过移动平台下方设置的行走轮调整方向,使得移动平台在承载饱和的状态下可直接进入到运输车辆的内部进行长途运输。
所述挡板外部设置有减震缓冲层,通过缓冲层,减小装箱后的瓶装水在惯性的作用下经碰撞造成的损坏,所述第一行走轮与所述第二行走轮可调整移动方向,通过行走轮变化移动方向,进一步加强了移动平台的机动能力,便于操作,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下方固定设置有减震装置和支架,通过减震装置进一步的降低了重力对传送带的磨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气缸顶板的中部,使得气缸的推力可以均匀的分布于气缸顶板上,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内部均设置有若干滚筒,使得传送带中部得到充足的支撑,确保了传送带的正常运转,所述第二传送带远离移动平台的一端设置有包装箱操作台,通过包装箱操作台,将成品的包装箱通过第二传送带传送至斜板处进行装箱,所述第一传送带远离装箱机的一端设置有封装贴标装置贴标封装后的包装瓶通过第一传送带传送至装箱机处,通过顶推装置进行装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水质过滤净化更彻底,灌装过程中不易发生位移,加强了稳定性,水流可以准确的灌入容器内,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
(2)操作过程简单,在装箱的过程中避免造成产品的损坏,且效率高,进一步的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3)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振动造成产品的损坏,且运输装置稳定,不容易发生偏移,使得产品可以准确的运输至指定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灌装装置侧面结构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装箱机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顶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移动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顶推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设备主体,2-包括水箱,3-水泵,4-控制器,5-进水管道,6-出水管道,7-净化装置,8-滤网,9-吸附层,10-摄像头,11-反渗透膜,12-水桶,13-传送带,14-灌水喷头,15- 显示器,16-定位夹紧装置,161-第一定位夹,162-第二定位夹,1611-第一夹具,1612-第一伸缩杆,1613-第二伸缩杆,20-传送带主体,21-皮带,22-皮带轮,221-第一皮带轮,222-第二皮带轮,231-第一转轴,232-第二转轴,233第一转动槽,234-第二转动槽,24-连接梁,25- 减震装置,26-第二伸缩腿,27-承载板,28-第一伸缩腿,281-上伸缩腿,282-下伸缩腿,291- 螺纹孔,292-螺栓,30-底座,31-装箱机,32-顶推装置,322-气缸支架,323-推进气缸,321- 气缸导柱,324-气缸顶板,326-活塞杆,325-底板,33-第一传送带,34-第二传送带,35-斜板, 36-移动平台,361-横板,362-第一行走轮,363-扶手,364-第二行走轮,365-第一传动杆,367- 挡板,37-工作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还包括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用灌装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传送带13;
所述设备主体1包括水箱2,所述水箱2上固定设置有水泵3,所述水泵3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道5,所述水泵3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出水管道6,所述水泵2与控制器4固定连接;
所述出水管道6与净化装置7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道6与净化装置7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滤网8,所述滤网8的孔径分层次由大到小递减,所述滤网8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吸附层9,所述净化装置7的出水口固定设置有反渗透膜11,所述反渗透膜11底部连接有灌水喷头14,所述灌水喷头下方设置有水桶12,所述水桶12与传送带13滚动接触;
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壁固定设置有摄像头10,其中一个所述摄像头10聚焦于所述灌水喷头14与所述水桶12的连接处,另一个所述摄像头10聚焦于所述水桶12的内部,所述摄像头10的连接线穿过设备主体1的侧壁与显示器15连接;
所述设备主体1的两侧内壁固定设置有定位夹紧装置16,所述定位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定位夹161、第二定位夹162,所述第一定位夹161包括第一夹具1611。所述第一夹具1611呈半圆形,所述第一夹具1611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612,所述第一伸缩杆1612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613,所述第一伸缩杆1612可缩入所述第二伸缩杆1613内部,所述第二定位夹162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夹161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层9内部设置有活性炭。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装置7的出水口可拆卸,所述反渗透膜11可取出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10外部设置有防水护罩。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夹紧装置16可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灌水喷头14外部设置有防溅射护罩,所述灌水喷头14可套装连接延长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8为多层组合滤网,其孔径由上到下依次递减。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8可单独拆卸更换。
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简述:所述水箱2上固定设置有水泵3,所述水泵3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道5,所述水泵3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出水管道6,所述水泵2与控制器4固定连接,通过控制器4控制水流的大小,其中,控制器4时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器元件,不是本方案的创新点,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出水管道6与净化装置7固定连接,水流经过所述水泵2的增压后进入净化装置7 的内部,所述出水管道6与净化装置7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滤网8,所述滤网8的孔径分层次由大到小递减,通过不同孔径的滤网过滤掉天然泉水中的大分子杂质,所述滤网8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吸附层9,通过吸附层9吸附水中的其他异物及异味,所述净化装置7的出水口固定设置有反渗透膜11,所述反渗透膜11底部连接有灌水喷头14通过反渗透膜11进一步净化水质,经过过滤净化后的水通过灌水喷头灌入容器内部;
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壁固定设置有摄像头10,其中一个所述摄像头10聚焦于所述灌水喷头14与所述水桶12的连接处,便于观察所述灌装喷头14是否准确对接所述水桶12,另一个所述摄像头10聚焦于所述水桶12的内部,便于观察灌入的水量,所述摄像头10的连接线穿过设备主体1的侧壁与显示器15连接,其中,摄像头10和显示器15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器元件,不是本方案的创新点,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定位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定位夹161、第二定位夹162,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夹161与所述第二定位夹162的配合连接,使得需要灌装的容器可以准确的对准灌装喷头,通过夹具对容器施加的作用力从而达到固定的效果。
所述吸附层9内部设置有活性炭,通过活性炭可有效的吸附水中的杂质与异味;
所述净化装置7的出水口可拆卸,所述反渗透膜11可取出更换,进一步的提高了设备的净水能力,从而达到更高的生产工艺标准;
所述摄像头10外部设置有防水护罩,避免灌装喷头14喷出的水雾影响摄像头10的效果;
所述定位夹紧装置16可拆卸,便于更换不同尺寸的夹具,满足不同的生产工艺要求;
所述灌水喷头14外部设置有防溅射护罩,所述灌水喷头14可套装连接延长水管,在容器高度较低时可以更准确的进行灌装;
所述滤网8为多层组合滤网,其孔径由上到下依次递减,可以有效的逐层过滤掉水中的大分子杂质;
所述滤网8可单独拆卸更换,方便使用,进一步的有效维持水的质量。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主体20、包括皮带21、第一伸缩支腿28、第二伸缩腿26、底座30、第一转轴231、第二转轴232;
所述传送带主体20、固定设置有皮带轮22,所述皮带轮22包括第一皮带轮221、第二皮带轮222、所述第一皮带轮221与所述第二皮带轮222通过皮带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221中部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231,所述第一转轴231的一端贯穿同一侧的第一皮带轮221,所述第一转轴231与所述第二转轴232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梁24,所述连接梁24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槽233和第二转动槽234,所述第一转轴231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皮带轮221外部与第一转动槽23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32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转轴231相同;
所述连接梁24的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减震装置25,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弹性伸缩轴251、弹簧252,所述弹性伸缩轴251与所述弹簧252缠绕连接,所述减震装置25底部固定设置有承载板27;
所述承载板27的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伸缩腿28和第二伸缩腿26,所述第一伸缩腿包括上伸缩腿281和下伸缩腿282,所述上伸缩腿28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螺纹孔291,所述上伸缩腿281和所述下伸缩腿282通过螺栓292与所述螺纹孔291的适配连接,所述下伸缩腿28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30,所述第二伸缩腿26的结构与所述第一伸缩腿28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21上设置有横条状纹理。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主体1可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21可拆卸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231与所述第一转动槽233连接处设置有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21两侧高于中间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皮带轮221与所述第二皮带轮222之间设置有多个从动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皮带轮221与所述第二皮带轮222可反向转动。
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简述:通过皮带所述21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221与所述第二皮带轮 222转动,所述第一转轴231带动同一侧的所述第一皮带轮221转动,通过所述连接梁24对两侧的第一皮带轮221和第二皮带轮222进行限位,使得其稳定在转动槽内转动;
所述连接梁24的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减震装置25,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弹性伸缩轴251、弹簧252,所述弹性伸缩轴251与所述弹簧252缠绕连接,所述减震装置25底部固定设置有承载板27,通过弹簧242与弹性伸缩轴251之间的配合,在弹力与来自皮带21的重力相互抵消,进一步的提高了传送带的稳定性,底部设置有承载板27使得来自上部的作用力可以均匀的施加于下部的承重结构;
所述承载板27的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伸缩腿28和第二伸缩腿26,通过伸缩腿的相互配合,实现可以调整传送带两端的高度,进一步的加强了传送带运输的效率和工作换线的适用能力,通过螺栓292与螺纹孔291的适配,进一步的加强了底部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皮带21上设置有横条状纹理,提高了皮带21与被传送物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在传送过程中出现滑落的现象,所述传送带主体1可拆卸进一步的提高了设备的灵活搭建与拆除能力,方便使用,所述皮带21可拆卸更换,使得传送带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调整传送的距离,所述第一转轴231与所述第一转动槽233连接处设置有卡扣,进一步的提高了传送带在工作期间的稳定性,避免出现传动轴滑出转动槽的现象,所述皮带21两侧高于中间部分,避免由于重力的原因造成传送带内的物品滑落,所述第一皮带轮221与所述第二皮带轮222之间设置有多个从动滚轮,加强了传送带中部的承载能力,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所述第一皮带轮 221与所述第二皮带轮222可反向转动,提高了设备的灵活运转能力,可根据生产需要进行方向的调整。
实施例3:
如图5-8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包括装箱机31、移动平台36;
所述装箱机31内部固定设置有顶推装置32,所述顶推装置32包括气缸支架322、推进气缸323、气缸导柱321、气缸顶板324、活塞杆326,所述气缸支架322固定设置在装箱机31的平台上,所述气缸导柱321的一端穿过所述气缸支架322的通孔与所述气缸顶板324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导柱3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25,两侧所述气缸导柱321之间固定设置有所述推进气缸323,所述推进气缸323一端与底板325固定连接,所述推进另一端与活塞杆326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3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顶板324;
所述装箱机31的工作窗37处设置有第一传送带33,所述第一传送带33的一侧边缘固定设置有斜板35,所述斜板35的另一端与第二传送带34的一侧边缘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传送带34的末端下方设置有移动平台36,所述移动平台36包括横板361,所述横板361下方设置有第一行走轮362和第二行走轮364,同一侧的所述第一行走轮362通过第一传动杆36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行走轮364与所述第一行走轮36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行走轮364通过第二传动杆366转动连接,所述横板361顶部一侧设置有扶手363,所述横板361另一侧设置有挡板367。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367外部设置有减震缓冲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行走轮362与所述第二行走轮364可调整移动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带33与所述第二传送带34下方固定设置有减震装置和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326固定连接于所述气缸顶板324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带33与所述第二传送带34内部均设置有若干滚筒。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送带34远离移动平台36的一端设置有包装箱操作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带33远离装箱机31的一端设置有封装贴标装置。
实施例3的工作原理简述:通过气缸支架322将顶推装置固定在装箱机31内部,所述气缸导柱321的一端穿过所述气缸支架322的通孔与所述气缸顶板324固定连接,通过气缸导柱321引导内部的推进气缸323可以推动活塞杆326,活塞杆326顶部设置有气缸顶板324,使得气缸顶板324将作用力施加于气缸顶板324,所述装箱机31的工作窗37处设置有第一传送带33,所述第一传送带33的一侧边缘固定设置有斜板35,所述斜板35的另一端与第二传送带34的一侧边缘固定连接通过气缸顶板324将同一水平线上的瓶装水推入斜板;
所述第二传送带34上设置有包装箱,包装箱口朝向装箱机31一侧,在重力及气缸顶板 324的推力作用下,使得瓶装水可以直接推入到包装箱内;
所述第二传送带34的末端下方设置有移动平台36,所述移动平台36包括横板361,所述横板361下方设置有第一行走轮362和第二行走轮364,同一侧的所述第一行走轮362通过第一传动杆36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行走轮364与所述第一行走轮36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行走轮364通过第二传动杆366转动连接,所述横板361顶部一侧设置有扶手363,所述横板361另一侧设置有挡板367,装箱完成的瓶装水通过第二传送带34的进入到移动平台 36内,所述横板顶部的挡板367可以阻挡装箱后的瓶装水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移动,通过移动平台36下方设置的行走轮调整方向,使得移动平台36在承载饱和的状态下可直接进入到运输车辆的内部进行长途运输。
所述挡板367外部设置有减震缓冲层,通过缓冲层,减小装箱后的瓶装水在惯性的作用下经碰撞造成的损坏,所述第一行走轮362与所述第二行走轮364可调整移动方向,通过行走轮变化移动方向,进一步加强了移动平台36的机动能力,便于操作,所述第一传送带33 与所述第二传送带34下方固定设置有减震装置和支架,通过减震装置进一步的降低了重力对传送带的磨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所述活塞杆326固定连接于所述气缸顶板324的中部,使得气缸的推力可以均匀的分布于气缸顶板324上,所述第一传送带33与所述第二传送带34内部均设置有若干滚筒,使得传送带中部得到充足的支撑,确保了传送带的正常运转,所述第二传送带34远离移动平台36的一端设置有包装箱操作台,通过包装箱操作台,将成品的包装箱通过第二传送带324传送至斜板处进行装箱,所述第一传送带33远离装箱机31 的一端设置有封装贴标装置贴标封装后的包装瓶通过第一传送带33传送至装箱机31处,通过顶推装置32进行装箱。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箱机(31)、移动平台(36);
所述装箱机(31)内部固定设置有顶推装置(32),所述顶推装置(32)包括气缸支架(322)、推进气缸(323)、气缸导柱(321)、气缸顶板(324)、活塞杆(326),所述气缸支架(322)固定设置在装箱机(31)的平台上,所述气缸导柱(321)的一端穿过所述气缸支架(322)的通孔与所述气缸顶板(324)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导柱(3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25),两侧所述气缸导柱(321)之间固定设置有所述推进气缸(323),所述推进气缸(323)一端与底板(325)固定连接,所述推进气缸(323)另一端与活塞杆(326)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3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顶板(324);
所述装箱机(31)的工作窗(37)窗口处设置有第一传送带(33),所述第一传送带(33)的一侧边缘支架与斜板(35)较高的一侧相邻,所述斜板(35)较低的一端与第二传送带(34)的一侧边缘的支架连接;
所述第二传送带(34)的末端下方设置有移动平台(36),所述移动平台(36)包括横板(361),所述横板(361)下方设置有第一行走轮(362)和第二行走轮(364),同一侧的所述第一行走轮(362)通过第一传动杆(36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行走轮(364)通过第二传动杆(366)转动连接,所述横板(361)顶部一侧设置有扶手(363),所述横板(361)另一侧设置有挡板(36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67)外部设置有减震缓冲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轮(362)与所述第二行走轮(364)可调整移动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33)与所述第二传送带(34)下方固定设置有减震装置和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26)固定连接于所述气缸顶板(324)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33)与所述第二传送带(34)内部均设置有若干滚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带(34)远离移动平台(36)的一端设置有包装箱操作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33)远离装箱机(31)的一端设置有封装贴标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13637.7U CN211494612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13637.7U CN211494612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94612U true CN211494612U (zh) | 2020-09-15 |
Family
ID=72417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1363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94612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9461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20123A (zh) * | 2020-12-17 | 2021-03-19 | 陈伙生 | 一种生物胶囊用自动均匀装盒机 |
-
2019
- 2019-12-20 CN CN201922313637.7U patent/CN21149461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20123A (zh) * | 2020-12-17 | 2021-03-19 | 陈伙生 | 一种生物胶囊用自动均匀装盒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494612U (zh) | 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自动装箱设备 | |
CN102180371B (zh) | 用薄膜包裹货物堆的设备和方法 | |
CN106573279B (zh) | 螺旋行走台车以及螺旋行走清洗机 | |
CN211470733U (zh) | 一种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用灌装装置 | |
CN103706625A (zh) | 一种高效土壤修复系统 | |
CN108043871A (zh) | 一种高效土壤污染处理装置 | |
CN211496899U (zh) | 一种瓶装饮用天然泉水生产线用输送装置 | |
CN205873836U (zh) | 石板材快速翻转搬运装置 | |
CN103112697B (zh) | 单主线单输出托盘库自动码垛系统 | |
CN108213067A (zh) | 一种定点式土壤污染处理装置 | |
EP3632617B1 (en) | Mobile blasting apparatus | |
CN204184970U (zh) | 一种双压辊整型输送机 | |
CN208131037U (zh) | 一种脱硝催化剂再生清洗装置 | |
CN202828234U (zh) | 一种瓶底喷码装置 | |
CN215236491U (zh) | 一种矿井侧壁管道清扫装置 | |
CN207552872U (zh) | 缓冲型手扶压路机 | |
CN104686482A (zh) | 一种分体式轻便型高效宽幅喷杆系统 | |
CN107754503A (zh) | 一种空气净化车 | |
CN108935410B (zh) | 一种道路两边绿化带农药喷洒的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JP2018108813A (ja) | 浄水が充填されたペットボトルを製造する車両 | |
CN210653957U (zh) |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 | |
CN206494408U (zh) | 一种新型挡边输送带 | |
CN202605581U (zh) | 带高压细水雾的消防推车 | |
CN109183701B (zh) | 一种施工路面防尘喷雾装置 | |
CN208394824U (zh) | 一种突发性水体污染的治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5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