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8523U - 一对多旋转头线缆 - Google Patents
一对多旋转头线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28523U CN211428523U CN202020233537.3U CN202020233537U CN211428523U CN 211428523 U CN211428523 U CN 211428523U CN 202020233537 U CN202020233537 U CN 202020233537U CN 211428523 U CN211428523 U CN 2114285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connector
- cable
- printed circuit
- layer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线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对多旋转头线缆,包括导电线缆、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导电线缆的一端与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输出端包括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轴接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可在支撑架内旋转,所述旋转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分别与导电线缆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对多旋转头线缆结构紧凑美观,通过旋转部中心开设有贯通的过孔,工字转轴穿过过孔,旋转部绕工字转轴实现360°转动,创意新颖,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减少了多个连接器对线缆的依赖,整体结构抗应力能力增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线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对多旋转头线缆。
【背景技术】
市面通用的低压直流电力及数据传输线缆,通常配备为一对一的形式,即一个输入端口,一个输出端口,将低压直流电力或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即使有一对多的传输电缆,也是简单的在端口上增加多个一对一的转接器,实现一对多的接口转换,切换时,需要拔出之前的转换器,然后接通需求的转换器,切换方式比较繁琐,同时用于收纳这些转换器的结构直接连接于线缆上面,占用了有限的线材空间,显得累赘,整体结构抗应力能力不强,同时极大的影响了产品的美观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一对多旋转头线缆。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对多旋转头线缆,包括导电线缆、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导电线缆的一端与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输出端包括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轴接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可在支撑架内旋转;所述旋转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分别与导电线缆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呈U形,内部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工字转轴,所述旋转部中心开设有贯通的过孔,工字转轴穿过过孔,旋转部绕工字转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工字转轴包括上扣、下扣和中心轴,所述上扣和下扣分别固定于容置槽的上下两侧,所述中心轴固定于上扣和下扣之间。
优选地,所述容置槽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印刷线路板和下印刷线路板,所述上印刷线路板和下印刷线路板为双面线路板,上印刷线路板和下印刷线路板相对的两面分别设置有两凸形导电弹片。
优选地,所述导电线缆一端连接于支撑架,包括四根电子线,四根电子线穿过支撑架内部分别电连接于上印刷线路板和下印刷线路板,并且四根电子线通过上印刷线路板和下印刷线路板的线路分别一一电连接于凸形导电弹片。
优选地,所述旋转部包括四层线路板,所述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分别电连接于四层线路板,所述四层线路板与四个凸形导电弹片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四层线路板包括顶层线路板、第一中间层线路板、第二中间层线路板和底层线路板,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的引脚分别直接用锡丝焊接于顶层线路板,顶层线路板通过导线穿过过孔分别连接第一中间层线路板、第二中间层线路板和底层线路板。
优选地,所述顶层线路板、第一中间层线路板、第二中间层线路板和底层线路板相邻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层,并且顶层线路板、第一中间层线路板、第二中间层线路板和底层线路板分别电气连接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的引脚。
优选地,所述顶层线路板外侧电镀有顶层圆形跑道式线路,顶层圆形跑道式线路与凸形导电弹片接触导通。
优选地,所述底层线路板外侧电镀有底层圆形跑道式线路,底层圆形跑道式线路与凸形导电弹片接触导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对多旋转头线缆结构紧凑美观,通过旋转部中心开设有贯通的过孔,工字转轴穿过过孔,旋转部绕工字转轴实现360°转动,创意新颖,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减少了多个连接器对线缆的依赖,整体结构抗应力能力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对多旋转头线缆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对多旋转头线缆的输出端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对多旋转头线缆的支撑架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对多旋转头线缆的旋转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限于指定视图上的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对多旋转头线缆,包括导电线缆10、输入端20和输出端30,所述导电线缆10的一端与输入端20电连接,另一端与输出端30电连接。
所述输出端30包括一支撑架40,所述支撑架40内部轴接有旋转部60,所述旋转部60可在支撑架40内旋转。
所述旋转部6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70、第二连接器80和第三连接器90,所述第一连接器70、第二连接器80和第三连接器90分别与导电线缆10电连接。
具体的,所述支撑架40呈U形,内部设置有容置槽42,所述容置槽42内设置有工字转轴50,所述旋转部60中心开设有贯通的过孔63,工字转轴50穿过过孔63,旋转部60绕工字转轴50转动。
所述工字转轴50包括上扣52、下扣53和中心轴51,所述上扣52和下扣53分别固定于容置槽42的上下两侧,所述中心轴51固定于上扣52和下扣53之间。
所述容置槽4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印刷线路板43和下印刷线路板44,上印刷线路板43和下印刷线路板44通过螺丝固定于支撑架40上,或者粘接固定于支撑架40上。所述上印刷线路板43和下印刷线路板44为双面线路板,上印刷线路板43和下印刷线路板44相对的两面分别设置有两凸形导电弹片45,一共四个凸形导电弹片45。所述导电线缆10一端连接于支撑架40,包括四根电子线11,四根电子线11穿过支撑架40内部分别电连接于上印刷线路板43和下印刷线路板44,并且四根电子线11通过上印刷线路板43和下印刷线路板44的线路分别一一电连接于凸形导电弹片45,实现电气连接。所述凸形导电弹片45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带有弹性,包括中间凸起部分和引脚,引脚焊接于上印刷线路板43或下印刷线路板44上,在同其他相邻器件接触时,凸形导电弹片45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形变,与相邻器件形成有效接触。所述电子线11焊接于上印刷线路板43或下印刷线路板44上。所述导电线缆10与支撑架40的连接处设置有输出端线扣41,用于保护线缆外皮不被磨损。所述导电线缆10与输入端20的连接处设置有输入端线扣21,用于保护线缆外皮不被磨损。
所述旋转部60包括四层线路板61,所述第一连接器70、第二连接器80和第三连接器90分别电连接于四层线路板61,所述四层线路板61与四个凸形导电弹片45电连接,从而实现与导电线缆10的电气连接。
具体的,所述四层线路板61包括顶层线路板611、第一中间层线路板、第二中间层线路板和底层线路板,第一连接器70、第二连接器80和第三连接器90的引脚分别直接用锡丝焊接于顶层线路板611,实现电气连接。所述顶层线路板611、第一中间层线路板、第二中间层线路板和底层线路板相邻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层,并且顶层线路板611、第一中间层线路板、第二中间层线路板和底层线路板的线路不同,分别电气连接第一连接器70、第二连接器80和第三连接器90的引脚。所述顶层线路板611通过导线穿过过孔63分别连接第一中间层线路板、第二中间层线路板和底层线路板。所述顶层线路板611外侧电镀有顶层圆形跑道式线路62,顶层圆形跑道式线路62可导电,顶层圆形跑道式线路62与凸形导电弹片45接触导通。所述底层线路板外侧电镀有底层圆形跑道式线路,底层圆形跑道式线路可导电,底层圆形跑道式线路与凸形导电弹片45接触导通,从而实现从输入端20到输出端30的电气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对多旋转头线缆结构紧凑美观,通过旋转部60中心开设有贯通的过孔63,工字转轴50穿过过孔63,旋转部60绕工字转轴50实现360°转动,创意新颖,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减少了多个连接器对线缆的依赖,整体结构抗应力能力增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对多旋转头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线缆、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导电线缆的一端与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输出端包括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轴接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可在支撑架内旋转;
所述旋转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分别与导电线缆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对多旋转头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呈U形,内部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工字转轴,所述旋转部中心开设有贯通的过孔,工字转轴穿过过孔,旋转部绕工字转轴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对多旋转头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转轴包括上扣、下扣和中心轴,所述上扣和下扣分别固定于容置槽的上下两侧,所述中心轴固定于上扣和下扣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对多旋转头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印刷线路板和下印刷线路板,所述上印刷线路板和下印刷线路板为双面线路板,上印刷线路板和下印刷线路板相对的两面分别设置有两凸形导电弹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对多旋转头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缆一端连接于支撑架,包括四根电子线,四根电子线穿过支撑架内部分别电连接于上印刷线路板和下印刷线路板,并且四根电子线通过上印刷线路板和下印刷线路板的线路分别一一电连接于凸形导电弹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对多旋转头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包括四层线路板,所述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分别电连接于四层线路板,所述四层线路板与四个凸形导电弹片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对多旋转头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层线路板包括顶层线路板、第一中间层线路板、第二中间层线路板和底层线路板,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的引脚分别直接用锡丝焊接于顶层线路板,顶层线路板通过导线穿过过孔分别连接第一中间层线路板、第二中间层线路板和底层线路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对多旋转头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线路板、第一中间层线路板、第二中间层线路板和底层线路板相邻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层,并且顶层线路板、第一中间层线路板、第二中间层线路板和底层线路板分别电气连接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器的引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对多旋转头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线路板外侧电镀有顶层圆形跑道式线路,顶层圆形跑道式线路与凸形导电弹片接触导通。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对多旋转头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线路板外侧电镀有底层圆形跑道式线路,底层圆形跑道式线路与凸形导电弹片接触导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33537.3U CN211428523U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一对多旋转头线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33537.3U CN211428523U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一对多旋转头线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28523U true CN211428523U (zh) | 2020-09-04 |
Family
ID=72245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233537.3U Active CN211428523U (zh) | 2020-02-28 | 2020-02-28 | 一对多旋转头线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2852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80970A (zh) * | 2020-02-28 | 2020-05-19 | 深圳信佶科技有限公司 | 一对多旋转头线缆 |
-
2020
- 2020-02-28 CN CN202020233537.3U patent/CN21142852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80970A (zh) * | 2020-02-28 | 2020-05-19 | 深圳信佶科技有限公司 | 一对多旋转头线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18021Y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369693B (zh) | 电连接器 | |
GB2438746A (en) | Network connector hav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s wherein two contacts cross over one another | |
CN103579857B (zh) | 高频信号双层排线转接卡 | |
CN211428523U (zh) | 一对多旋转头线缆 | |
US6346676B1 (en) | Electrical cable | |
CN111180970A (zh) | 一对多旋转头线缆 | |
JP2587316B2 (ja) | 同軸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多極電気コネクタ | |
US5030137A (en) | Flat cable jumper | |
US20100184325A1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wire organizer | |
CN201243101Y (zh) | 电子产品的连接结构改良 | |
CN201004522Y (zh) | 电连接器 | |
CN112003097A (zh) | 电源插头、电源供应器及电源连接器 | |
CN101901995A (zh) |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连接件 | |
CN201562782U (zh) | 双面接触式柔性扁平电缆线连接器 | |
CN222563122U (zh) | 一种耐磨型电排线 | |
CN208315877U (zh) | 一种组合式线束装置 | |
CN214898935U (zh) | 半导体生产设备用线缆连接组件 | |
CN221041739U (zh) | 一种刀片式迷你公座电池连接器 | |
CN222995836U (zh) | 一种大功率板间连接结构 | |
CN201285843Y (zh) | 电连接器 | |
CN212671592U (zh) | 测井仪器辅助短节检查装置 | |
CN219739516U (zh) | 一种转换连接器 | |
CN219040769U (zh) | 一种新型ffc连接器 | |
CN219779310U (zh) | 一拖二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