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7726U - 标识信息载体及防伪结构 - Google Patents
标识信息载体及防伪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27726U CN211427726U CN201921540602.0U CN201921540602U CN211427726U CN 211427726 U CN211427726 U CN 211427726U CN 201921540602 U CN201921540602 U CN 201921540602U CN 211427726 U CN211427726 U CN 2114277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 information carrier
- counterfeiting
- markers
-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识信息载体及防伪结构。其中,标识信息载体用于结合在目标物内部和/或表面形成目标物的标识物,标识信息载体表面的材料中包括含有极性基团的材料。标识信息载体在纸张内部或表面分布位置的不同,防伪纸可以呈现不同的视觉或其它效果,例如全部或部分露出表面,或全部隐藏在纸张内部,使公众极易分辨真伪,这种效果通过印刷等方式是无法实现的,仿造成本很高,具有良好的防伪效果。标识信息载体和防伪结构可以应用于银行钞票、有价证券、文件证书、门票、商标和产品包装等物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识信息载体及防伪结构。
背景技术
防伪技术是指为了达到防伪目的而采取的措施,它在一定范围内能准确鉴别真伪,并不易被仿制和复制的技术。简单的说就是防止仿造,仿冒的技术。防伪技术产品是以防伪为目的,而采用了防伪技术制成的,具有防伪功能的产品。在通常的使用中,“防伪”和“防伪技术”可以互换使用。在不同的环境中,“防伪技术产品”也可以被简单地称为防伪产品、防伪制品或防伪物品等。
防伪技术种类很多,主要有印刷防伪技术、化学材料防伪技术、物理防伪技术、数码信息防伪技术、结构和包装防伪技术、人体和生物特征防伪技术等。在纸张防伪技术领域中,水印防伪、安全线防伪及彩色纤维防伪等技术手段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些技术手段采用的防伪标识物所含有的信息过于单一,无法满足更严格的防伪要求。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可靠的纸张防伪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标识信息载体及防伪结构。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标识信息载体,用于结合在目标物内部和/或表面形成目标物的标识物,标识信息载体表面的材料中包括含有极性基团的材料。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标识信息载体由含有极性基团的材料制成。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含有极性基团的材料为包含极性基团的高分子树脂。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含极性基团的高分子树脂为水性丙烯酸、羧基改性水性丁腈胶乳、丁苯胶乳、水性苯丙胶乳、水性聚氨酯、水性聚酰胺树脂和松香改性水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标识信息载体中含有防伪材料。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伪材料包括荧光材料、红外材料、激光材料、磁性材料、珠光粉、光变材料、温变材料和微型芯片中的一种或多种。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标识信息载体为透明或半透明状。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标识信息载体的材料中包括碳酸钙、钛白粉、硫酸钡、二氧化硅、高岭土、立德粉、颜料和染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标识信息载体表面上设置有信息标识。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应了预定信息的信息标识为图形、符号、文字、字母、数字、二维码或计算机编码。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标识信息载体为片状结构,并且/或者,包括至少两层片层。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片状结构的厚度为15~200μm,并且/或者,片状结构的面积为0.1~ 400mm2;优选地,片状结构的厚度为30~100μm,并且/或者,片状结构的面积为0.5~100mm2。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防伪结构,包括基体,基体具有预定厚度和宽度,基体内随机分布有多个标识物,标识物为第一方面中说明的任意一项的标识信息载体。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标识物在基体厚度方向上分布。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体包括至少两个层,多个标识物分布在基体的至少两个层内。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标识物中有部分标识物表面露出于基体。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标识物中包括至少两个不同颜色的标识物,和/或,包括至少两个具有不同透明度的标识物。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标识信息载体在纸张内部或表面分布位置的不同,防伪纸可以呈现不同的视觉或其它效果,例如全部或部分露出表面,或全部隐藏在纸张内部,使公众极易分辨真伪,这种效果通过印刷等方式是无法实现的,仿造成本很高,具有良好的防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标识信息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防伪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防伪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一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0a、10b、10c-标识信息载体,11-上层,12-下层;
100-防伪结构,110-第一片层,111-上表面,120-第二片层,121- 下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标识信息载体,可以制成多种形状,在例如包装纸的目标物(防伪制品)生产过程中,将多个标识信息载体加入至目标物内部和/或表面,形成目标物的标识物。标识物在目标物体内和/ 或表面随机分布,构成唯一的排布方式,该唯一排布方式可以作为防伪手段中的唯一标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标识信息载体,其表面的材料中包括含有极性基团的材料,极性基团也称亲水基(团),包括羧酸基、磺酸基、磷酸基、氨基、季铵基、羟基、羧酸酯和嵌段聚醚等。材料中的极性基团具有亲水性,使得载体表面与目标物体内的纤维之间的结合紧密稳定。标识信息载体整体不溶于水、表面亲水的特性,有助于目标物表面平整、光滑,更稳定地保持标识信息载体所承载的信息。
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标识信息载体1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标识信息载体10为六角形片状结构,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星形或不规则形状。标识信息载体10包括上层11和下层12两部分,上层11包括水性丙烯酸树脂和其他填料,下层12包括和羧基改性水性丁腈胶乳和填料,因此标识信息载体10整体外表面均是亲水性的,在纸浆中可以与浆体形成密切接触,与浆体之间不易产生气泡,且在干燥后仍可以与纸浆纤维之间牢固结合,不易起皱。本实施例中,上层11和下层12整体均是亲水性材料构成,而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层11和下层12可以是相同的基体,基体表面涂覆相同或不同的亲水性材料形成亲水涂层,同样可以实现前述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中,标识信息载体10的厚度为100μm,单面表面积为 200mm2。当然,其厚度和面积并不限于上述数值,其厚度还可以为15~ 200μm之间的任何数值,其面积可以为0.1~400mm2之间的任何数值。厚度的优选数值范围为30~100μm,面积优选数值范围为0.5~ 100mm2。例如,其厚度可以为15μm、50μm、85μm、100μm和200 μm等数值;其面积可以为0.1mm2、0.5mm2、1mm2、10mm2、50mm2、 155mm2、300mm2和400mm2等数值。
高分子树脂不溶于水,带有极性基团的高分子树脂则具有亲水性和不溶于水的特点,标识信息载体10的表面材料为亲水性高分子树脂时,标识信息载体10可以更好地结合在纸张纤维中。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丁苯胶乳、水性苯丙胶乳、水性聚氨酯、水性聚酰胺树脂和松香改性水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来制作标识信息载体10或给标识信息载体10涂覆表面。
图1中所示的标识信息载体10是包括了上层11和下层12的双片层结构,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标识信息载体10还可以为单层结构,即,标识信息载体10的主体仅由一种混合材料构成,如整体由羧基改性水性丁腈胶乳及填料混合物制成,或是纸基主体外涂羧基改性水性丁腈胶乳。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标识信息载体10中含有防伪材料。在制作标识信息载体10时,水性高分子树脂的混合物中还可以加入防伪材料,成型后的标识信息载体10内即含有防伪材料。如,标识信息载体10 中含有荧光材料时,标识信息载体10在紫外下可现荧光;标识信息载体10中含温变材料时,标识信息载体10在不同温度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当然,防伪材料的选择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是红外材料、激光材料、磁性材料、珠光粉、光变材料和微型芯片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另一些实施例或可选实施例中,标识信息载体10为透明或半透明或不透明状。标识信息载体10为透明或半透明或不透明状时,其在例如防伪纸的目标物内可以形成水印效果,透过纸张可看到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窗口。并且,通过标识信息载体10形成的水印效果与普通水印不同,因为标识信息载体10在纸张上所处的方位是随机的,无法通过印刷或复印再现,应用于防伪产品时具有更好的防伪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或可选实施例中,标识信息载体10的硬度、透明度、颜色、比重和强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通过改变其配料中的相应的填料成分获得所需的状态。填料包括但不限于,碳酸钙、钛白粉、硫酸钡、二氧化硅、高岭土、立德粉、颜料和染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例如当防伪纸的防伪产品中加入了不同颜色、透明度和大小的标识信息载体10时,仿制难度和成本会大大增加,防伪效果更好。
在另一些实施例或可选实施例中,标识信息载体10的表面设置有信息标识。信息标识可以对应有预定的信息,可以通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或直接人工读取,如图形、符号、文字、字母、数字、二维码、条码或计算机编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造标识信息载体的方法,标识信息载体用于结合在目标物中形成标识物,标识信息载体表面的材料中包括含有极性基团的材料。目标物可以是银行钞票、有价证券、文件证书、门票、商标和产品包装的用纸。
实施例一,荧光标识信息载体的制造。
步骤1、在酸值为140-180mgKOH/g的固体水基改性松香树脂中加入氨水和水,加热到80℃并保温,直至固体水基改性松香树脂完全溶解,对溶液进行冷却和过滤,最后产物备用。
步骤2、选用固体含量为40%的水性丁腈胶乳,加入消泡剂和流平剂,搅拌均匀,产物备用。
步骤3、取步骤1中制备的水基改性松香树脂液500g,加入水300g,加入细度为800~1000μm的碳酸钙200g,搅拌均匀;加入步骤2中制备的水性丁腈胶乳1kg,加入水性增稠剂适量,调整粘度为40~50 秒(涂4号杯)。
步骤4、在PET膜表面上设置隔离层,用涂布机将步骤3中制备的原料在隔离层表面涂布两次,制成厚度为40~50μm的薄膜。本实施例中隔离层为硅油层,硅油层表面为可涂覆树脂的承载面,隔离层能使涂层与PET膜之间更容易分离,防止粘连破坏涂层。
步骤5、将上述PET膜上涂覆的涂层干燥后,采用无色荧光油墨在涂层上印刷事先设计好的图案。如,在涂层上印刷图案、符号、文字、字母、数字、二维码或计算机编码。印刷方式可以为丝印、胶印、凹印、凸印和柔性凸版印刷,印刷采用的油墨是普通油墨或防伪油墨。
步骤6、采用模压型模切机将上述涂层上印刷了图案的部分切下,获得标识信息载体,即具有防伪功能的薄片。
实施例2:温变标识信息载体的制造。
步骤1、选用固体含量为40%的水基聚氨酯,加入消泡剂和流平剂,搅拌均匀后备用。
步骤2、选用固体水性丙烯酸树脂,加入氨水和水,搅拌混合物直至树脂溶解完全;再加入聚丙烯酸乳液,加水调整黏度合适,过滤后备用。
步骤3、取步骤2中制备好的丙烯酸树脂液600g,加水200g、温变材料200g,用分散机分散均匀;再加入步骤1中制备的水基聚氨酯 2kg,加入水性增稠剂适量,调整粘度至40~50秒(涂4号杯)。
步骤4、在制好隔离层的PET膜上,用涂布机将步骤3中制备的材料涂布至隔离层表面,涂布速度为10m/s,温度为80~90℃,重复涂布2遍,薄膜厚度为50~60μm。本实施例中隔离层为蜡质层。
步骤5、将上述PET膜上涂覆的涂层干燥后,在涂层上转印事先设计好的图案。转印方式可以是激光全息薄膜转印、真空镀铝薄膜转印、偏振薄膜转印和衍射光栅薄膜转印。
步骤6、将防伪薄膜上有图案的部分切割成需要的形状,获得标识信息载体,即,具有防伪功能的薄片。具体地,可以采用模压型模切机进行切割,或滚刀切割。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隔离层还可以为水溶性树脂层。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烘干后的涂层可以直接切割成预定形状,不必印刷信息标识。
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承载面上只进行一次涂布以形成涂层,该涂层厚度较小,最后制得的标识信息载体具有较小的厚度。
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两次涂布操作使用两种不同成分的胶,获得的标识信息载体表面可以有不同的亲水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伪结构100,参考图2至图5,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防伪结构100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一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防伪结构可以是多层复合防伪纸,或者是门票和票据等有价值的物品用纸。本实施例中以双层复合防伪纸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防伪结构100包括基体和多个标识物,基体具有预定厚度和宽度,基体内随机分布有多个标识物,标识物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标识信息载体。
具体地,基体包括第一片层110和第二片层120,可以按照实际需要设置其宽度和厚度。本实施例中两个片层的厚度相同,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二者还可以具有不同的厚度。第一片层110和第二片层120 中均嵌有多个标识信息载体10。标识信息载体10在第一片层110和第二片层120中都是随机分布的,在基体宽度和长度方向随机排列。
标识信息载体10的厚度小于第一片层110以及第二片层120,其在片层厚度方向上也是随机排布的。参考图5,在第一片层110中,标识信息载体10a的一个表面与第一片层110的上表面111平齐。在第二片层120中,标识信息载体10b完全被第一片层110的结构包围,标识信息载体10c的一个表面与第二片层120的下表面121平齐。当然,第一片层110中的其他标识信息载体也可以完全嵌入在片层内。另外,图中所示的标识信息载体与纸面是平行的,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标识信息载体还可以是与纸面有一定角度的。
本实施例中,标识信息载体具有不同的颜色;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标识信息载体具有不同的透明度;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标识信息载体具有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透明度。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标志信息载体具有相同的颜色,但标识信息载体在基体中厚度方向上的位置不同,即,不同的标识信息载体距离基体表面的距离不同,因此从外观上看,同一种颜色的标志信息载体的颜色深浅也是各异的。
本实施例中多个标识信息载体形成的标识物在基体厚度方向上分布,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标识物还可以位于厚度方向上的同一层上。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基体仅包括第一片层110及其内部的标识信息载体。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标识物均完全嵌入在片层内。
防伪纸的制造工艺:将制备好的标识信息载体事先在容器中加水浸泡2小时,加入纸浆中,搅拌均匀,放入造纸机的流浆箱中,即可抄造出含有标识信息载体的纸张。其中标识信息载体随机分布。
应用例1:标识信息载体在多层复合防伪纸中的应用
在一台具有3个或3个以上圆网的造纸机上将一种含有珠光防伪薄片的纸浆加入最后一张圆网的流浆箱中;将一种含有无色荧光标识信息载体的纸浆加入中间的圆网的流浆箱内;将一种含有温变标识信息载体的纸浆加入第一张圆网的流浆箱内,这样制成的纸张每一层含有不同效果的防伪信息。
应用例2:防伪纸在防伪印刷中的应用
采用应用例1中制成的防伪纸,印刷门票等票据可以使公众非常容易地看到其中的防伪信息,其效果是印刷无法实现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标识信息载体,用于结合在目标物内部和/或表面形成目标物的标识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载体表面的材料中包括含有极性基团的材料,所述标识信息载体为片状结构,并且/或者,包括至少两层片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识信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载体由所述含有极性基团的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识信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极性基团的材料为包含极性基团的高分子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识信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极性基团的高分子树脂为水性丙烯酸、羧基改性水性丁腈胶乳、丁苯胶乳、水性苯丙胶乳、水性聚氨酯、水性聚酰胺树脂和松香改性水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识信息载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标识信息载体中含有防伪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标识信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材料包括荧光材料、红外材料、激光材料、磁性材料、珠光粉、光变材料、温变材料和微型芯片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识信息载体,其特征在于在,标识信息载体为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识信息载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标识信息载体的材料中包括碳酸钙、钛白粉、硫酸钡、二氧化硅、高岭土、立德粉、颜料和染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识信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载体表面上设置有信息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标识信息载体,其特征在于,对应了预定信息的所述信息标识为图形、符号、文字、字母、数字、二维码或计算机编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标识信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结构的厚度为15~200μm,并且/或者,所述片状结构的面积为0.1~400mm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标识信息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结构的厚度为30~100μm,并且/或者,所述片状结构的面积为0.5~100mm2。
13.一种防伪结构,包括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具有预定厚度和宽度,所述基体内随机分布有多个标识物,所述标识物为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标识信息载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标识物在所述基体厚度方向上分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至少两个层,所述多个标识物分布在所述基体的所述至少两个层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标识物中有部分标识物表面露出于所述基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标识物中包括至少两个不同颜色的标识物,和/或,包括至少两个具有不同透明度的标识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40602.0U CN211427726U (zh) | 2019-09-16 | 2019-09-16 | 标识信息载体及防伪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40602.0U CN211427726U (zh) | 2019-09-16 | 2019-09-16 | 标识信息载体及防伪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27726U true CN211427726U (zh) | 2020-09-04 |
Family
ID=72288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40602.0U Active CN211427726U (zh) | 2019-09-16 | 2019-09-16 | 标识信息载体及防伪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2772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03890A (zh) * | 2019-09-16 | 2019-11-26 | 北京中防丽颜科技有限公司 | 标识信息载体、防伪结构及制造方法 |
-
2019
- 2019-09-16 CN CN201921540602.0U patent/CN21142772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03890A (zh) * | 2019-09-16 | 2019-11-26 | 北京中防丽颜科技有限公司 | 标识信息载体、防伪结构及制造方法 |
CN110503890B (zh) * | 2019-09-16 | 2025-01-10 | 北京中防丽颜科技有限公司 | 标识信息载体、防伪结构及制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538358B1 (en)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signature panels | |
US5438928A (en) | Signature panels | |
CN106573271A (zh) | 由产生凹场线的磁场发生装置制成的光学效应层的场内硬化方法 | |
TW200827186A (en) | Oriented image coating on transparent substrate | |
CN101204898A (zh) | 一种采用微型标记增强防伪特性的物品 | |
WO2012060939A1 (en) | Thermochromic ink and document printed therewith | |
CN109272858B (zh) | 一种具有多层防伪技术的吊牌及其制作方法 | |
KR100888288B1 (ko) | 보안장치 및 상기 보안장치를 이용하는 위조방지 물품 | |
AU2006327567B2 (en) | Method of producing a high security film and high security film produced by the said method | |
CN211427726U (zh) | 标识信息载体及防伪结构 | |
CN2477365Y (zh) | 光学变色防伪烫印薄膜制品 | |
US20150140334A1 (en) | Microparticle, particularly a microparticle for the counterfeit-proof marking of products | |
CN201544557U (zh) | 具有荧光效果的全息防伪烫印膜 | |
CN110503890B (zh) | 标识信息载体、防伪结构及制造方法 | |
CN209045025U (zh) | 一种具有多层防伪技术的吊牌 | |
CN1693070B (zh) | 防伪用薄膜 | |
US20130128325A1 (en) | Process for obtaining a variable high security hologram and its applications | |
US8100334B2 (en) | Security member having a relatively small format and comprising a through-hole and sheet comprising the same | |
JP5245402B2 (ja) |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中間転写記録媒体 | |
JP4280122B2 (ja) | 装飾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4203016A (zh) | 一种防伪标签及其应用 | |
WO2020152505A1 (en) | Preparation of novel security threads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anti-counterfeiting process | |
CN213635068U (zh) | 一种薄膜印刷可脱印标识 | |
US10384486B2 (en) |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multi-layer data medium with security inscriptions | |
CN220400121U (zh) | 一种多层数码防伪标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