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421930U -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梯笼及爬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梯笼及爬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21930U
CN211421930U CN201921842876.5U CN201921842876U CN211421930U CN 211421930 U CN211421930 U CN 211421930U CN 201921842876 U CN201921842876 U CN 201921842876U CN 211421930 U CN211421930 U CN 211421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seat
frame
ladder cage
ladder
c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428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时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ping Li Jian Scaff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ping Li Jian Scaff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ping Li Jian Scaff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ping Li Jian Scaff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428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21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21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21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梯笼,梯笼包括上框架、下框架、侧框架和楼梯,上框架的四个直角处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上连接座,下框架的四个直角处分别设有与上连接座对应的向上延伸的下连接座,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之间通过立柱相连,侧框架连接于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的四个侧面上,楼梯架设于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组装操作简便,运输成本低;在安装施工爬梯时,梯笼垂直叠加相连,利用下层梯笼的顶柱插入上层梯笼的下连接座的下半部分,这样梯笼之间能够准确定位,使相同结构的梯笼能够匹配安装,结构合理,更实用可靠,无需按特定顺序安装施工爬梯,安装更高效,能够实现标准化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梯笼及爬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梯笼及爬梯。
背景技术
施工爬梯常用于路桥建筑施工工程,现有的施工爬梯通常由钢管和连接构件搭建而成,需要在施工现场,将钢管和连接构件逐层垂直搭建形成爬梯,每层的安装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在高层空中作业时,安装效率非常低,且存在较大的安装隐患。市场出现一些组装式施工爬梯,将框架和楼梯预先在地面上完成组装形成梯笼,爬梯由多个梯笼垂直叠加组成,安装时将梯笼逐个吊到高空进行组装,为便于组装梯笼,相邻梯笼之间通过定位结构进行定位连接,如在一梯笼的上下两端设置凸出的连接管,另一梯笼的上下两端设置与连接管匹配的套管,这样相邻梯笼能够准确定位安装,但此种结构的爬梯需要采用两种结构不一致的梯笼,即现场需组装两种不同结构的梯笼,两种梯笼需交替叠加匹配才能完成组装,一旦吊装顺序出错便会影响安装效率,无法实现标准化安装,不利于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梯笼及爬梯,能够实现标准化安装,安装更高效快捷,结构实用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梯笼,包括上框架、下框架、侧框架和楼梯,所述上框架的四个直角处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上连接座,所述下框架的四个直角处分别设有与所述上连接座对应的向上延伸的下连接座,所述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之间通过立柱相连,所述侧框架连接于所述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的四个侧面上,所述楼梯架设于所述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所述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均为套筒且设有与所述立柱连接的螺孔,所述下连接座的高度大于所述上连接座的高度,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下连接座的上半部分连接,所述立柱的上端与所述上连接座连接且向上延伸高出所述上框架并形成与所述下连接座的下半部分高度匹配的顶柱。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座的上端与所述上框架的上表面持平,所述下连接座的下端面与所述下框架的底面持平。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座上设有至少两个上螺孔,所述下连接座上设有至少四个下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高度大于15cm,所述下连接座的高度大于30cm。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均为方形套筒,所述立柱为方形钢管。
优选的,所述上框架上设有与所述楼梯上端连接的支架,所述下框架上设有与所述楼梯下端连接的脚踏平板,所述脚踏平板与所述支架匹配以使得脚踏平板可覆盖于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楼梯上设有护栏。
优选的,所述侧框架包括边框和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与所述边框连接,所述边框内设有X形加固架。
进一步的,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分别通过凸耳与所述边框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爬梯,包括若干个上述的梯笼,所述梯笼垂直叠加连接,使得下层梯笼的顶柱插入上层梯笼的下连接座的下半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梯笼采用上框架、下框架、侧框架和楼梯组装而成,安装时将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通过立柱连接起来,侧框架连接在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的四个侧面上,然后将楼梯架设于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组装操作简便,组装过程完全可在地面上完成,且梯笼方便运输,可预先将组装好的梯笼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也可在施工现场组装梯笼,运输成本低;其中,立柱的下端仅连接下连接座的上半部分,立柱的上端与上连接座连接且向上延伸高出上框架并形成顶柱,在安装施工爬梯时,梯笼垂直叠加相连,利用下层梯笼的顶柱插入上层梯笼的下连接座的下半部分,这样梯笼之间能够准确定位,从而使相同结构的梯笼能够匹配安装,结构合理,更实用可靠,无需按特定顺序安装施工爬梯,安装更高效,能够实现标准化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梯笼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框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框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框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框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框架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实施例提供一种梯笼,该梯笼包括上框架10、下框架 20、侧框架40和楼梯,上框架10的四个直角处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上连接座11,下框架20的四个直角处分别设有与上连接座11对应的向上延伸的下连接座21,上连接座11与下连接座21之间通过立柱30相连,侧框架40连接于上框架10与下框架20之间的四个侧面上,楼梯架设于上框架10与下框架20之间,上连接座11和下连接座21均为套筒且设有与立柱30连接的螺孔,下连接座21的高度大于上连接座11的高度,立柱30的下端与下连接座21的上半部分连接,立柱30的上端与上连接座11连接且向上延伸高出上框架10并形成与下连接座21的下半部分高度匹配的顶柱31。
安装时将上连接座11与下连接座21通过立柱30连接起来,侧框架40连接在上框架10与下框架20之间的四个侧面上,然后将楼梯架设于上框架10与下框架20之间,组装操作简便,组装过程完全可在地面上完成,且梯笼方便运输,可预先将组装好的梯笼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也可在施工现场组装梯笼,运输成本低;其中,立柱30的下端仅连接下连接座21的上半部分,立柱30的上端与上连接座11连接且向上延伸高出上框架10并形成顶柱31。
在安装施工爬梯时,梯笼垂直叠加相连,利用下层梯笼的顶柱31插入上层梯笼的下连接座21的下半部分,这样梯笼之间能够准确定位,下层梯笼的立柱30顶端与上层梯笼的立柱30底端相抵,进一步稳定支撑结构。采用相同结构的梯笼能够匹配安装,结构合理,更实用可靠,无需按特定顺序安装施工爬梯,安装更高效,能够实现标准化安装。
实施例中,上连接座11的上端与上框架10的上表面持平,下连接座21的下端面与下框架20的底面持平,安装时立柱30插入下连接座21中,梯笼叠加时上框架10的上端面与下框架20的下端面能够精密贴合,上连接座11与下连接座21不影响梯笼的叠加,结构更实用可靠。
实施例中,上连接座11上设有两个上螺孔111,下连接座21上设有四个下螺孔211,其中,立柱30的高度大于15cm,下连接座21 的高度大于30cm,叠加时,立柱30下端与下连接座21的上方两下螺孔211连接,下层梯笼的顶柱31与下连接座21的下方两下螺孔 211连接。
参见图2至5,实施例中,上连接座11和下连接座21均为方形套筒,立柱30为方形钢管,上框架10上设有与楼梯上端连接的支架 12,下框架20上设有与楼梯下端连接的脚踏平板22,脚踏平板22 与支架12匹配以使得脚踏平板22可覆盖于支架12上,楼梯上设有护栏。
参见图6,实施例中,侧框架40包括边框41和防护网43,防护网43与边框41连接,边框41内设有X形加固架42,上框架10和下框架20分别通过凸耳与边框41连接,其中上框架10上设置上凸耳13,下框架20上设置下凸耳23,组装操作简便,结构牢固可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梯笼,包括上框架、下框架、侧框架和楼梯,所述上框架的四个直角处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上连接座,所述下框架的四个直角处分别设有与所述上连接座对应的向上延伸的下连接座,所述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之间通过立柱相连,所述侧框架连接于所述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的四个侧面上,所述楼梯架设于所述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均为套筒且设有与所述立柱连接的螺孔,所述下连接座的高度大于所述上连接座的高度,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下连接座的上半部分连接,所述立柱的上端与所述上连接座连接且向上延伸高出所述上框架并形成与所述下连接座的下半部分高度匹配的顶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座的上端与所述上框架的上表面持平,所述下连接座的下端面与所述下框架的底面持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座上设有至少两个上螺孔,所述下连接座上设有至少四个下螺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高度大于15cm,所述下连接座的高度大于30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均为方形套筒,所述立柱为方形钢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上设有与所述楼梯上端连接的支架,所述下框架上设有与所述楼梯下端连接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与所述支架匹配以使得脚踏板可覆盖于所述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上设有护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架包括边框和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与所述边框连接,所述边框内设有X形加固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梯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分别通过凸耳与所述边框连接。
10.一种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梯笼,所述梯笼垂直叠加连接,使得下层梯笼的顶柱插入上层梯笼的下连接座的下半部分。
CN201921842876.5U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梯笼及爬梯 Active CN211421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2876.5U CN211421930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梯笼及爬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2876.5U CN211421930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梯笼及爬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21930U true CN211421930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75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42876.5U Active CN211421930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梯笼及爬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219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43095A1 (en) Masonry scaffold system with truss level rosettes
CN201835512U (zh) 转向折叠脚手架单元
US20100032235A1 (en) Safety arrangement for use in constructing a wood frame building
CN211421930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梯笼及爬梯
CN211524191U (zh) 一种便于运输安装的组装式梯笼
CN201588422U (zh) 停车设备
KR20190096187A (ko) 조립식 케이지
CN211114971U (zh) 用于预制楼梯间的临时防护爬梯
CN210316280U (zh) 装配式施工安全防护楼梯
CN203238993U (zh) 模块化看台单元及组合式看台
CN211775603U (zh) 一种组合式阶梯施工平台
CN205314405U (zh) 一种组装楼梯
CN212453580U (zh) 一种盘口式脚手架新型安全爬梯
CN210316278U (zh) 多功能安全防护楼梯
JP2013133695A (ja) 既存建物の増築方法及び増築構造
CN210508494U (zh) 一种组合马道
KR20110084739A (ko) 조립식 워킹 타워
CN209523407U (zh) 一种分体组合插装式楼梯
CN109138499B (zh) 一种预制楼梯定型化施工防护架
CN209942187U (zh) 盘扣式脚手架作业平台
WO2009061702A1 (en) Modular building construction unit, system, and method
CN202767485U (zh) 一种多功能绝缘快装作业平台
CN221442275U (zh) 一种拼接式护栏
CN207110598U (zh) 一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
CN213774435U (zh) 一种建筑用铝板网脚手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