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9844U - 一种防褥疮医疗护理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褥疮医疗护理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09844U CN211409844U CN201922187239.5U CN201922187239U CN211409844U CN 211409844 U CN211409844 U CN 211409844U CN 201922187239 U CN201922187239 U CN 201922187239U CN 211409844 U CN211409844 U CN 2114098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bag
- patient
- bed
- decubitus
- air ba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褥疮医疗护理床;包括床体、可升降支撑装置、升降装置和垃圾盛放装置;可升降支撑装置包括中部开设有矩形凹槽的支撑板及与之转动连接的电动推杆;床体顶部的中部横向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第四气囊和第五气囊;垃圾盛放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床体底部的支撑筒体及盛放在其内部的垃圾桶;本实用新型不仅能保证病人身体的不同受压部位的透气性,使得病人受压部位处于干爽状态,从而达到防褥疮的目的;而且其还能收集病人排出的粪便或尿液,使得收集病人的粪便或尿液时比较方便,也有效地减小了医护人员对病人护理时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褥疮医疗护理床。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病人,由于体力极度虚弱,或感觉运动功能丧失,无力变换卧位,加之护理不当,致位于体表骨隆突和床褥之间的皮肤组织,甚至肌肉,因持续受压,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腐脱而形成的溃疡,称为褥疮。褥疮多见于截瘫病人。其他疾患也发生。好发部位为骶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等处,其次为跟骨、枕骨、髂前上棘、内外踝等部位。其形成过程分为红斑期、水泡期和溃疡期三期。褥疮的预防极为重要,主要以精心护理为基础。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除彻底切除溃疡外,多采用皮瓣等修复创面。
目前医院使用的护理床的功能比较单一,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1、其透气性较差,病人长时间躺在护理床上时,由于其透气性较差使得病人身体与护理床的接触部由于透气性差,从而使得病人身体上出现褥疮的现象。
2、现有的护理床不方便收集瘫痪病人排出的粪便或尿液,这使得医护人员在为病人进行护理时十分地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褥疮医疗护理床,不仅能保证病人身体的不同受压部位的透气性,使得病人受压部位处于干爽状态,从而达到防褥疮的目的;而且其还能收集病人排出的粪便或尿液,使得收集病人的粪便或尿液时比较方便,也有效地减小了医护人员对病人护理时的劳动强度。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褥疮医疗护理床,包括床体、可升降支撑装置、升降装置和垃圾盛放装置;所述床体的床头处设有可升降支撑装置,所述可升降支撑装置包括中部开设有矩形凹槽的支撑板及与之转动连接的电动推杆;
所述床体顶部的中部横向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第四气囊和第五气囊;且各气囊的同一侧分别连接有中部设有流量调节阀的导气支管,各导气支管汇聚至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自由端部连接有乳胶气囊充气球;
所述床体后部的中部纵向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顶部搭设有盖体,且圆形通孔的底部设有垃圾盛放装置,所述垃圾盛放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床体底部的支撑筒体及盛放在其内部的垃圾桶。
更进一步地,所述床头底部的一侧端固定设有L型安装板,所述L型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型号为DT500,功率为0.75KW。
其中,电动推杆的使用便于调节支撑板的安装高度,再配合支撑板和位于其底部的电动推杆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当病人背部依偎在支撑板上时,倾斜状态的支撑板能对病人背部进行有效地支撑,保证的病人依偎时的舒适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床头处的中部纵向开设有倒凸型结构的矩形通槽,位于上部的矩形通槽的尺寸与所述支撑板的尺寸相同。
其中,倒凸型结构的矩形通槽的设计使得当电动推杆处于初始状态(即未伸长状态)时,位于上部的矩形通槽的底部能对支撑板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当此状态下,平放的支撑板能作为枕头使用,十分的方便和实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凹槽外壁上胶接有与之相配合的海绵垫。
其中,矩形凹槽外壁上胶接的海绵垫的使用,使得病人身体的不同部位与之接触时,不仅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还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中部对称设有一组矩形连接耳片,所述连接耳片与电动推杆的顶部通过转轴相连接。
其中,连接耳片和电动推杆之间转动连接,使得倾斜状态的支撑板能对病人背部进行有效地支撑,从而实现对病人背部的有效地支撑。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第四气囊和第五气囊的底部均胶接有细软纤维面,所述床体的顶部胶接有与细软纤维面相配合的带有勾刺的弹性纤维,各气囊与床体顶部均通过魔术贴相连接。
其中,通过乳胶气囊充气球和各导气支管上的流量调节阀的配合使用能选择性地对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第四气囊和第五气囊中不同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便于灵活地对病人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支撑,同时也能保证病人身体的不同受压部位的透气性,使得病人受压部位处于干爽状态,从而达到防褥疮的目的。而且,气囊的使用还能为病人的身体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圆形通孔为倒凸型结构,且圆形通孔的中部固定设有用于支撑盖体的环形沿板,所述盖体的顶部胶接有布垫。
其中,环形沿板的使用便于支撑盖体,盖体顶部胶接的布垫的使用能对病人身体起到一定的支撑和缓冲作用,从而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底部的边缘处转动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筒体。
其中,横板的使用便于转动支撑筒体和位于其内部的垃圾桶,使垃圾桶位于圆形通孔的正下方,便于收集通过圆形通孔收集病人排出的粪便或尿液,使得收集病人的粪便或尿液时比较方便。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乳胶气囊充气球和各导气支管上的流量调节阀的配合使用能选择性地对各气囊中不同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便于灵活地对病人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支撑,同时也能保证病人身体的不同受压部位的透气性,使得病人受压部位处于干爽状态,从而达到防褥疮的目的。而且,气囊的使用还能为病人的身体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
2、电动推杆的使用便于调节支撑板的安装高度,再配合支撑板和位于其底部的电动推杆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当病人背部依偎在支撑板上时,倾斜状态的支撑板能对病人背部进行有效地支撑,保证的病人依偎时的舒适度。
3、横板的使用便于转动支撑筒体和位于其内部的垃圾桶,使垃圾桶位于圆形通孔的正下方,便于收集通过圆形通孔收集病人排出的粪便或尿液,使得收集病人的粪便或尿液时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与电动推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气囊与床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
1-床体、2-可升降支撑装置、3-升降装置、4-垃圾盛放装置、5-矩形凹槽、6-支撑板、7-电动推杆、8-第一气囊、9-第二气囊、10-第三气囊、11-第四气囊、12-第五气囊、13-流量调节阀、14-导气支管、15-导气管、16-乳胶气囊充气球、17-圆形通孔、18-盖体、19-支撑筒体、20-垃圾桶、21-L型安装板、22-矩形通槽、23-海绵垫、24-矩形连接耳片、25-细软纤维面、26-弹性纤维、27-环形沿板、28-布垫、29-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防褥疮医疗护理床,参照图1-5:包括床体1、可升降支撑装置2、升降装置3和垃圾盛放装置4;床体1的床头处设有可升降支撑装置2,可升降支撑装置2包括中部开设有矩形凹槽5的支撑板6及与之转动连接的电动推杆7;
床体1顶部的中部横向设有升降装置3,升降装置3包括第一气囊8、第二气囊9、第三气囊10、第四气囊11和第五气囊12;且各气囊的同一侧分别连接有中部设有流量调节阀13的导气支管14,各导气支管14汇聚至导气管15,导气管15的自由端部连接有乳胶气囊充气球16;
床体1后部的中部纵向开设有圆形通孔17,圆形通孔17的顶部搭设有盖体 18,且圆形通孔17的底部设有垃圾盛放装置4,垃圾盛放装置4包括转动设置在床体1底部的支撑筒体19及盛放在其内部的垃圾桶20。
具体地,床头底部的一侧端固定设有L型安装板21,L型安装板21的顶部固定设有电动推杆7,电筒推杆的型号为DT500,功率为0.75KW。其中,电动推杆7的使用便于调节支撑板6的安装高度,再配合支撑板6和位于其底部的电动推杆7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当病人背部依偎在支撑板6上时,倾斜状态的支撑板6能对病人背部进行有效地支撑,保证的病人依偎时的舒适度。
床头处的中部纵向开设有倒凸型结构的矩形通槽22,位于上部的矩形通槽 22的尺寸与支撑板6的尺寸相同。其中,倒凸型结构的矩形通槽22的设计使得当电动推杆7处于初始状态(即未伸长状态)时,位于上部的矩形通槽22的底部能对支撑板6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当此状态下,平放的支撑板6能作为枕头使用,十分的方便和实用。
矩形凹槽5外壁上胶接有与之相配合的海绵垫23。其中,矩形凹槽5外壁上胶接的海绵垫23的使用,使得病人身体的不同部位与之接触时,不仅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还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
支撑板6底部的中部对称设有一组矩形连接耳片24,连接耳片与电动推杆 7的顶部通过转轴相连接。其中,连接耳片和电动推杆7之间转动连接,使得倾斜状态的支撑板6能对病人背部进行有效地支撑,从而实现对病人背部的有效地支撑。
第一气囊8、第二气囊9、第三气囊10、第四气囊11和第五气囊12的底部均胶接有细软纤维面25,床体1的顶部胶接有与细软纤维面25相配合的带有勾刺的弹性纤维26,各气囊与床体1顶部均通过魔术贴相连接。其中,通过乳胶气囊充气球16和各导气支管14上的流量调节阀13的配合使用能选择性地对第一气囊8、第二气囊9、第三气囊10、第四气囊11和第五气囊12中不同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便于灵活地对病人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支撑,同时也能保证病人身体的不同受压部位的透气性,使得病人受压部位处于干爽状态,从而达到防褥疮的目的。而且,气囊的使用还能为病人的身体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
圆形通孔17为倒凸型结构,且圆形通孔17的中部固定设有用于支撑盖体 18的环形沿板27,盖体18的顶部胶接有布垫28。其中,环形沿板27的使用便于支撑盖体18,盖体18顶部胶接的布垫28的使用能对病人身体起到一定的支撑和缓冲作用,从而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
床体1底部的边缘处转动连接有横板29,横板29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筒体19。其中,横板29的使用便于转动支撑筒体19和位于其内部的垃圾桶20,使垃圾桶20位于圆形通孔17的正下方,便于收集通过圆形通孔17收集病人排出的粪便或尿液,使得收集病人的粪便或尿液时比较方便。
病人平躺在床体1上之前,先通过乳胶气囊充气球16和各导气支管14上的流量调节阀13的配合使用分别对第一气囊8、第二气囊9、第三气囊10、第四气囊11和第五气囊12进行充气,然后关闭各流量调节阀13,此时充气后膨胀的气囊不仅能对病人的身体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而且还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此时平放的支撑板6能作为枕头使用,十分的方便和实用。当病人长时间平躺在床体1上时,通过乳胶气囊充气球16和各导气支管14上的流量调节阀13的配合使用能选择性地对第一气囊8、第二气囊9、第三气囊10、第四气囊11和第五气囊12中不同气囊进行放气,便于灵活地对病人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支撑,同时也能保证病人身体的不同受压部位的透气性,使得病人受压部位处于干爽状态,从而达到防褥疮的目的。
当病人需要起身坐起时,医护人员通过电动推杆7控制器调节电动伸缩杆的伸长量,电动推杆7的使用便于调节支撑板6的安装高度,再配合支撑板6 和位于其底部的电动推杆7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当病人背部依偎在支撑板6 上时,倾斜状态的支撑板6能对病人背部进行有效地支撑,保证的病人依偎时的舒适度。
当病人需要进行大小便时,先将盖体18从圆形通孔17内取下(医护人员通过其手从圆形通孔17的下方将盖体18顶起,然后将盖体18取下),然后通过转动支撑筒体19和位于其内部的垃圾桶20,使垃圾桶20位于圆形通孔17的正下方,同时通过乳胶气囊充气球16和各导气支管14上的流量调节阀13的配合使用向第一气囊8、第二气囊9、第三气囊10、第四气囊11和第五气囊12注入空气,从而将病人背部(上半身)举起,便于病人进行大小便,同时也垃圾桶20的使用也便于收集通过圆形通孔17收集病人排出的粪便或尿液,使得收集病人的粪便或尿液时比较方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防褥疮医疗护理床,包括床体、可升降支撑装置、升降装置和垃圾盛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的床头处设有可升降支撑装置,所述可升降支撑装置包括中部开设有矩形凹槽的支撑板及与之转动连接的电动推杆;
所述床体顶部的中部横向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第四气囊和第五气囊;且各气囊的同一侧分别连接有中部设有流量调节阀的导气支管,各导气支管汇聚至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自由端部连接有乳胶气囊充气球;
所述床体后部的中部纵向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顶部搭设有盖体,且圆形通孔的底部设有垃圾盛放装置,所述垃圾盛放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床体底部的支撑筒体及盛放在其内部的垃圾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褥疮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底部的一侧端固定设有L型安装板,所述L型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型号为DT500,功率为0.75KW。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褥疮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处的中部纵向开设有倒凸型结构的矩形通槽,位于上部的矩形通槽的尺寸与所述支撑板的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褥疮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凹槽外壁上胶接有与之相配合的海绵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褥疮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中部对称设有一组矩形连接耳片,所述连接耳片与电动推杆的顶部通过转轴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褥疮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第四气囊和第五气囊的底部均胶接有细软纤维面,所述床体的顶部胶接有与细软纤维面相配合的带有勾刺的弹性纤维,各气囊与床体顶部均通过魔术贴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褥疮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通孔为倒凸型结构,且圆形通孔的中部固定设有用于支撑盖体的环形沿板,所述盖体的顶部胶接有海绵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褥疮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底部的边缘处转动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筒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87239.5U CN211409844U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一种防褥疮医疗护理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87239.5U CN211409844U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一种防褥疮医疗护理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09844U true CN211409844U (zh) | 2020-09-04 |
Family
ID=72247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18723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09844U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一种防褥疮医疗护理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09844U (zh) |
-
2019
- 2019-12-09 CN CN201922187239.5U patent/CN21140984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409844U (zh) | 一种防褥疮医疗护理床 | |
CN101926714B (zh) | 多功能预防褥疮护理床 | |
CN107496111A (zh) | 一种护理病床 | |
CN211750637U (zh) | 可充气调节型双侧翻身枕气垫背垫 | |
CN202933130U (zh) | 医用护理床 | |
CN206995424U (zh) | 一种防褥疮床垫 | |
CN204274862U (zh) | 多功能充气式防压疮体位护理垫 | |
CN212788942U (zh) | 一种压力性损伤防护医疗手术床 | |
CN211326336U (zh) | 一种头颈部手术后伤口护理枕 | |
CN203400282U (zh) | 俯卧位护理床垫 | |
CN213851581U (zh) | 一种褥疮护理床垫 | |
CN219110014U (zh) | 一种防压疮背垫 | |
CN218305388U (zh) | 一种预防足后跟压疮的保护装置 | |
CN216570538U (zh) | 一种用于脑外科护理的翻身装置 | |
CN207356194U (zh) | 胸腰椎病人舒适垫 | |
CN215081147U (zh) | 一种防褥疮护理床 | |
CN215960748U (zh) | 一种带充放气垫子的组合式病床垫 | |
CN219375269U (zh) | 一种防止患者跌落床外的防褥疮气垫 | |
CN210991309U (zh) | 一种康复训练护理床 | |
CN204121326U (zh) | 防止褥疮的护理床 | |
CN209662057U (zh) | 用于脊柱患者的便盆护理垫 | |
CN219071036U (zh) | 预防骶尾部压疮垫 | |
CN218792863U (zh) | 一种防褥疮床垫 | |
CN221451002U (zh) | 一种透气便于更换的护理垫 | |
CN213553112U (zh) | 一种升降式便携护理床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4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