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8596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08596U CN211408596U CN201921356282.3U CN201921356282U CN211408596U CN 211408596 U CN211408596 U CN 211408596U CN 201921356282 U CN201921356282 U CN 201921356282U CN 211408596 U CN211408596 U CN 2114085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am
- cover
- sealing
- pressure valve
- v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盖体、蒸汽通道、压力阀组件、压力阀开闭机构以及密封罩壳;盖体和煲体之间构成烹饪空间,盖体包括内衬和可拆盖,可拆盖设置有通气口;蒸汽通道的一端通过通气口与烹饪空间相连通,蒸汽通道的另一端与外界大气相连通;压力阀开闭机构用于控制压力阀组件使通气口密闭或开启,以调节烹饪空间内的压力;密封罩壳自可拆盖的上表面凸伸形成并位于可拆盖与内衬之间,密封罩壳限定蒸汽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以在通气口开启的状态下,避免蒸汽通道内的蒸汽向密封罩壳与内衬形成的空间泄漏。本实用新型密封效果好,其在压力调节过程中,既保证所需压力,又在释放压力时,避免蒸汽通道内的蒸汽向盖体中蒸汽通道之外泄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通常设置压力阀组件,压力阀组件用于使设置在盖体上的通气口密闭或开启,通过控制压力阀组件实现蒸汽的密闭和排放,进而调整烹饪空间的压力,以达到良好的烹饪效果。但是,压力阀组件通常直接设置于盖体中,在压力阀组件与盖体中的其他部件之间没有很好的密封保护,在蒸汽从通气口排放到外界大气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使所述其他部件所处的区域集结水汽,影响这些部件的工作性能,进而影响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改进的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之上,并在所述盖体和所述煲体之间构成烹饪空间,所述盖体包括内衬和与所述内衬可拆卸地连接的可拆盖,所述可拆盖设置有通气口;
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设置在所述盖体中,所述蒸汽通道的一端通过所述通气口与所述烹饪空间相连通,所述蒸汽通道的另一端与外界大气相连通;
压力阀组件,用于使所述通气口密闭或开启;
压力阀开闭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压力阀组件使所述通气口密闭或开启,以调节所述烹饪空间内的压力;以及
密封罩壳;
其中,所述密封罩壳自所述可拆盖的上表面凸伸形成,并位于所述可拆盖与所述内衬之间,所述密封罩壳限定所述蒸汽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以在所述通气口开启的状态下,避免所述蒸汽通道内的蒸汽向所述密封罩壳与所述内衬形成的空间泄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使所述密封罩壳自所述可拆盖的上表面凸伸形成,并位于所述可拆盖与所述内衬之间,密封罩壳限定蒸汽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以在通气口开启的状态下,避免蒸汽通道内的蒸汽向密封罩壳与内衬形成的空间泄漏,达到了良好密封效果,由此在进行压力调节的过程中,既能保证所需压力状态,又能在释放压力时,避免盖体中其他部件所在的区域存在水汽而影响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密封罩壳包覆所述压力阀组件,所述密封罩壳的一端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供所述压力阀开闭机构穿过以操作所述压力阀组件。
由此,通过设置容置孔,方便地使压力阀开闭机构操作压力阀组件,以实现通气口的密闭与开启。
优选地,所述压力阀开闭机构包括操作部和设置于所述操作部的第一密封件,所述操作部在使所述通气口密闭的初始位置与使所述通气口开启的操作位置之间移动期间,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容置孔始终保持密封配合。
由此,通过第一密封件与容置孔始终保持密封配合,在操作压力阀组件的同时,也达到了良好的密封效果。
优选地,所述操作部处于所述操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容置孔形成过盈密封配合。
由此,在操作部处于操作位置的状态下,即通气口处于开启的状态下,蒸汽通过通气口经由蒸汽通道排放到外界大气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密封件与容置孔之间形成的过盈密封配合,更好地避免了蒸汽向密封罩壳与内衬形成的空间泄漏,密封效果良好。
优选地,所述密封罩壳的所述一端从下至上逐渐向内倾斜以形成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倾斜过的角度α满足:10°≤α<90°。
由此,通过密封罩壳的倾斜表面,实现了密封罩壳与第一密封件的良好密封配合。
优选地,所述倾斜角度α满足:20°≤α<45°。
由此,通过对倾斜角度α的具体限定,进一步实现了密封罩壳与第一密封件的良好密封配合。
优选地,所述盖体中设置有蒸汽阀,所述蒸汽阀限定所述蒸汽通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密封罩壳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阀相连通。
由此,使得蒸汽顺利地经由蒸汽通道排放到外界大气中。
优选地,所述密封罩壳的所述另一端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蒸汽阀之间通过第二密封件形成密封配合。
由此,实现了蒸汽通道的良好密封,避免盖体中其他部件所在的区域由于蒸汽的泄漏而存在水汽进而影响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内衬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烹饪空间的容纳室,所述容纳室具有阶梯状顶部表面,所述密封罩壳位于所述容纳室中且具有与所述容纳室相匹配的顶部表面。
由此,使得蒸汽在经过所述密封罩壳时形成流动,顺利地排放到外界大气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形成所述压力阀开闭机构与所述容纳室之间的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密封件形成所述密封罩壳、所述蒸汽阀以及所述容纳室之间的密封配合,以限定所述密封罩壳与所述内衬形成的所述空间。
由此,通过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形成的密封罩壳与容纳室之间的密闭的空间,进一步增强了密封效果,避免了经过蒸汽通道的蒸汽泄漏到所述密闭的空间中而产生水汽,进而影响盖体中该密闭空间之外的部件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以及
图3为图1所示的盖体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可拆盖、内衬和电磁铁。
附图标记说明:
100:烹饪器具 10:盖体
11:面盖 12:内衬
121:容纳室 13:可拆盖
14:通气口 15:蒸汽阀
16:环形密封圈 21:压力阀座
22:钢球 23:压力阀罩
31:电磁铁 32:连杆
40:密封罩壳 41:容置孔
411:倾斜表面 50:第一密封件
60:第二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通常,烹饪器具100包括煲体(图中未示出)和盖体10。煲体中设置有内锅(图中未示出),盖体10可开合地设置于煲体上,当盖体10盖合在煲体上时,在盖体10和内锅之间可以形成烹饪空间。
煲体基本上可以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收纳部。内锅可以构造为能够自由地放入收纳部或者从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的清洗,也可构造为固定于煲体内而无法从煲体内取出。内锅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此外,煲体内还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控制装置,加热装置可以位于内锅下方,以对内锅中的食物进行加热,用户能够通过控制装置来控制烹饪器具的烹饪操作。
盖体10可以包括面盖11、内衬12以及可拆卸地安装至内衬12的可拆盖13。面盖11位于盖体10的最外侧,即图1中的最上侧。内衬12上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各种部件,例如电路主板等。可拆盖13上设置有通气口14,设置于盖体10中的蒸汽通道的一端通过通气口14与烹饪空间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大气相连通。
如图2所示,盖体10中还设置有压力阀组件和压力阀开闭机构。其中,压力阀组件用于使通气口14密闭或开启;压力阀开闭机构用于控制压力阀组件使通气口14密闭或开启,以调节烹饪空间内的压力。
压力阀组件通常可以包括压力阀座21、钢球22以及压力阀罩23。在本实施方式中,钢球22以盖住通气口14的方式放置在压力阀座21上,并由压力阀罩23限制其移动而将钢球22保持在压力阀座2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阀开闭机构为电磁铁31与连杆32(可以理解为操作部)共同作用。电磁铁31与连杆32相连,在电磁铁31通电时,连杆32远离电磁铁31移动至操作位置而推开钢球22,使得通气口14开启;在电磁铁31断电时,连杆32从操作位置反向移动回初始位置,使钢球22重新盖住通气口14,使其密闭。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压力阀开闭机构可以是电磁阀,电磁阀的阀芯根据磁场的有无而进退移动,这样通过钢球和电磁阀可以简单方便地控制通气口的密闭和开启。
盖体10中还设置有密封罩壳40。密封罩壳40自可拆盖13的上表面凸伸形成,并位于可拆盖13与内衬12之间。密封罩壳40限定蒸汽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以在通气口14开启的状态下,避免蒸汽通道内的蒸汽向密封罩壳40与内衬12形成的空间泄漏。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罩壳40是开口朝向烹饪空间的不规则壳体,其形成阶梯状的收容空间。
由此,达到了良好密封效果,进而在进行压力调节的过程中,既能保证所需压力状态,又能在释放压力时,避免盖体10中蒸汽通道之外的其他部件所在的区域存在水汽而影响烹饪器具10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密封罩壳40包覆压力阀组件,密封罩壳40的一端开设有容置孔41,压力阀开闭机构的连杆32上设有第一密封件50,连杆32穿过容置孔41以操作压力阀组件,连杆32在使通气口14密闭的初始位置与使通气口14开启的操作位置之间移动期间,第一密封件50与容置孔41始终保持密封配合。
由此,通过第一密封件50与容置孔41始终保持密封配合,在操作压力阀组件的同时,也达到了良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在连杆32处于操作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密封件50与容置孔41形成过盈密封配合。由此,在连杆32(可以理解为操作部)处于操作位置的状态下,即通气口14处于开启的状态下,蒸汽通过通气口14经由蒸汽通道排放到外界大气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密封件50与容置孔41之间形成的过盈密封配合,更好地避免了蒸汽向密封罩壳40与内衬12形成的空间泄漏,密封效果良好。
如图2和图3所示,密封罩壳40的具有容置孔41的一端可以从下至上逐渐向内倾斜以形成倾斜表面411,倾斜表面411倾斜过的倾斜角度α满足:10°≤α<90°。由此,通过密封罩壳40的倾斜表面411,既保证了密封罩壳40所限定的蒸汽通道的空间,又加强了第一密封件50与密封罩壳40的良好密封,以避免蒸汽向密封罩壳40与内衬12形成的空间泄漏。优选地,倾斜角度α满足:20°≤α<45°。该优选角度范围是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得出的,进一步实现了密封罩壳40与第一密封件50的良好密封配合,尤其是使得容置孔41与第一密封件50的过盈密封配合更加严密。
如图2所示,盖体10中可以设置有蒸汽阀15,蒸汽阀15限定蒸汽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密封罩壳40的另一端与蒸汽阀15相连通。因此,在通气口14开启的状态下,来自内锅的蒸汽依次经由通气口14、密封罩壳40以及蒸汽阀15最终排放到外界大气中(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其为蒸汽的流通路径)。可以理解的是,在通气口14密闭的状态下,烹饪空间内保持所需的压力进行烹饪;由于压力阀组件是设置在可拆盖13上的,通常将一环形密封圈16设置在压力阀组件(可以理解为压力阀座21)与可拆盖13的安装孔之间,来保证良好的压力密闭效果。
具体地,密封罩壳40的与蒸汽阀15连通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孔,连通孔与蒸汽阀15之间通过第二密封件60形成密封配合。由此,分别通过第一密封件50和第二密封件60实现密封罩壳40的密封,进而实现蒸汽通道的良好密封,避免了盖体10中蒸汽通道之外的其他部件所在的区域由于蒸汽的泄漏而存在水汽,进而影响烹饪器具100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如图3所示,内衬12上可以形成有开口朝向烹饪空间的容纳室121,容纳室121具有阶梯状顶部表面,密封罩壳40位于容纳室121中且具有与容纳室121相似的顶部表面。由此,使得蒸汽在经过密封罩壳40时形成流动,顺利地排放到外界大气中。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密封件50还形成压力阀开闭机构(连杆32)与容纳室121之间的密封配合;第二密封件60还形成密封罩壳40、蒸汽阀15以及容纳室121三者之间的密封配合,以限定密封罩壳40与内衬12形成的空间。由此,通过第一密封件50和第二密封件60形成的密封罩壳40与容纳室121之间的密闭的空间,进一步增强了密封效果,避免了经过蒸汽通道的蒸汽泄漏到该密闭的空间中而产生水汽,进而影响盖体10中该密闭空间之外的部件的工作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将密封罩壳设置在可拆盖上,密封罩壳限定蒸汽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以在通气口开启的状态下,避免蒸汽通道内的蒸汽向密封罩壳与内衬形成的空间泄漏,达到了良好密封效果,由此在进行压力调节的过程中,既能保证所需压力状态,又能在释放压力时,避免盖体中其他部件所在的区域存在水汽而影响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煲体;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之上,并在所述盖体和所述煲体之间构成烹饪空间,所述盖体包括内衬和与所述内衬可拆卸地连接的可拆盖,所述可拆盖设置有通气口;
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设置在所述盖体中,所述蒸汽通道的一端通过所述通气口与所述烹饪空间相连通,所述蒸汽通道的另一端与外界大气相连通;
压力阀组件,用于使所述通气口密闭或开启;
压力阀开闭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压力阀组件使所述通气口密闭或开启,以调节所述烹饪空间内的压力;以及
密封罩壳;其中,所述密封罩壳自所述可拆盖的上表面凸伸形成,并位于所述可拆盖与所述内衬之间,所述密封罩壳限定所述蒸汽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以在所述通气口开启的状态下,避免所述蒸汽通道内的蒸汽向所述密封罩壳与所述内衬形成的空间泄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壳包覆所述压力阀组件,所述密封罩壳的一端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供所述压力阀开闭机构穿过以操作所述压力阀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阀开闭机构包括操作部和设置于所述操作部的第一密封件,所述操作部在使所述通气口密闭的初始位置与使所述通气口开启的操作位置之间移动期间,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容置孔始终保持密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处于所述操作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容置孔形成过盈密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壳的所述一端从下至上逐渐向内倾斜以形成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倾斜过的倾斜角度α满足:10°≤α<9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角度α满足:20°≤α<4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中设置有蒸汽阀,所述蒸汽阀限定所述蒸汽通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密封罩壳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阀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壳的所述另一端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蒸汽阀之间通过第二密封件形成密封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烹饪空间的容纳室,所述容纳室具有阶梯状顶部表面,所述密封罩壳位于所述容纳室中且具有与所述容纳室相匹配的顶部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形成所述压力阀开闭机构与所述容纳室之间的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密封件形成所述密封罩壳、所述蒸汽阀以及所述容纳室之间的密封配合,以限定所述密封罩壳与所述内衬形成的所述空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56282.3U CN211408596U (zh) | 2019-08-20 | 2019-08-20 | 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56282.3U CN211408596U (zh) | 2019-08-20 | 2019-08-20 | 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08596U true CN211408596U (zh) | 2020-09-04 |
Family
ID=72283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56282.3U Active CN211408596U (zh) | 2019-08-20 | 2019-08-20 | 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08596U (zh) |
-
2019
- 2019-08-20 CN CN201921356282.3U patent/CN2114085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515773A (en) | Steam oven | |
JPH10192134A (ja) | 電気炊飯器 | |
US11339974B2 (en) | Multifunctional steam cooking appliance with active air inlet | |
JP2013236796A (ja) | 加熱調理器 | |
KR20070119284A (ko) | 마이크로웨이브 및 진공을 이용한 전기밥솥 및 진공보관법 | |
CN211408596U (zh) | 烹饪器具 | |
KR101618846B1 (ko) | 전기밥솥 | |
CN210227784U (zh) | 烹饪器具 | |
KR100643894B1 (ko) | 전자레인지 겸용 전기밥솥 | |
CN208755684U (zh) | 降温装置及蒸箱 | |
CN106805778B (zh) | 落料机构及具有该落料机构的烹饪器具 | |
KR101875259B1 (ko) | 증기 응축용 압력솥 | |
JP2007236405A (ja) | 圧力式炊飯器における安全弁構造 | |
JP2016129615A (ja) | 炊飯器 | |
CN211533958U (zh) | 烹饪器具 | |
KR200391165Y1 (ko) | 가열용기의 음식물 넘침 방지용 자동 압력조절 구조 | |
KR100643893B1 (ko) | 전자레인지 겸용 전기밥솥 | |
JP3828456B2 (ja) | 炊飯器における蒸気逃がし構造 | |
JP2016171941A (ja) | 圧力式炊飯器 | |
KR101521522B1 (ko) | 휴대용 압력조리용기세트 | |
CN211795962U (zh)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US20240057804A1 (en) | Cooking device | |
CN215383096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9090761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单向阀和烹饪器具 | |
CN110575076B (zh) | 一种烹饪器皿及带有该烹饪器皿的蒸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