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394015U - 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 - Google Patents

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94015U
CN211394015U CN201921822505.0U CN201921822505U CN211394015U CN 211394015 U CN211394015 U CN 211394015U CN 201921822505 U CN201921822505 U CN 201921822505U CN 211394015 U CN211394015 U CN 211394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plastic
dead lever
fixed
cir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225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勇生
言红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ongxu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ongxu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ongxu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ongxu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225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94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94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94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包括载体圈,所述载体圈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表面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塑料片,所述塑料片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载体圈的内部,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塑料条。本实用新型由塑料条通过固定套套接在固定杆的表面增加载体圈的重量,当载体圈达到合适重量后,再由挡套螺纹连接在固定杆的表面对固定套进行限位,从而具备了沉降性能较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生物膜载体的内部不具备一定的沉降结构,从而导致生物膜载体沉降性能较低,容易出现漂浮无法通过风机循环移动的问题,一定程度的提高了生物膜载体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动生物床技术领域,具体为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
背景技术
水处理生物膜载体即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二级生物处理中生物膜法的生物细胞及酶固定过程中所需要的介质,处于生化阶段的生物反应器或生化池内,即业内常说的生物填料,现在最新的生物膜载体是软性纤维载体。
而在流动生物床厌氧反应器的内部通常会用到生物膜载体进行挂膜,但现有生物膜载体的内部不具备一定的沉降结构,从而导致生物膜载体沉降性能较低,容易出现漂浮无法通过风机循环移动的现象,一定程度的降低了生物膜载体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具备了沉降性能较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生物膜载体的内部不具备一定的沉降结构,从而导致生物膜载体沉降性能较低,容易出现漂浮无法通过风机循环移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包括载体圈,所述载体圈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表面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塑料片,所述塑料片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载体圈的内部,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塑料条,所述固定杆表面的后侧螺纹连接有挡套。
优选的,所述塑料条远离固定套的一端滑动连接在载体圈的内部,所述塑料条的数量为六个,且塑料条呈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塑料片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塑料片呈均匀分布,所述塑料片的厚度大于塑料条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挡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载体圈的背面滑动连接有转杆,所述支撑板的后端固定连接在转杆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载体圈内壁的形状为六边形,所述塑料条、塑料片和固定杆均由聚丙烯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表面的直径与挡套表面的直径相同,所述转杆的直径大于塑料条的厚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由塑料条通过固定套套接在固定杆的表面增加载体圈的重量,当载体圈达到合适重量后,再由挡套螺纹连接在固定杆的表面对固定套进行限位,从而具备了沉降性能较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生物膜载体的内部不具备一定的沉降结构,从而导致生物膜载体沉降性能较低,容易出现漂浮无法通过风机循环移动的问题,一定程度的提高了生物膜载体的实用性。
2、该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通过将塑料条的数量设置为六个,能够增加塑料条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塑料条的挂膜效果,通过将塑料片的厚度设置为大于塑料条的厚度,能够增加固定杆与载体圈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固定杆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支撑板和转杆,能够便于使用者对挡套进行转动,避免了使用者无法有效转动挡套的现象,通过将载体圈内壁的形状设置为六边形,能够对塑料条进行限位,避免了塑料条在使用时出现转动的现象,提高了塑料条在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将转杆的直径设置为大于塑料条的厚度,能够增加转杆与载体圈的接触面积,避免了转杆容易出现损坏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载体圈的俯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图。
图中:1载体圈、2固定杆、3塑料片、4固定套、5塑料条、6挡套、7支撑板、8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包括载体圈1,载体圈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2,固定杆2表面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塑料片3,塑料片3远离固定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载体圈1的内部,固定杆2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套4,固定套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塑料条5,塑料条5远离固定套4的一端滑动连接在载体圈1的内部,塑料条5的数量为六个,且塑料条5呈均匀分布,通过将塑料条5的数量设置为六个,能够增加塑料条5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塑料条5的挂膜效果,塑料片3的数量为四个,塑料片3呈均匀分布,塑料片3的厚度大于塑料条5的厚度,通过将塑料片3的厚度设置为大于塑料条5的厚度,能够增加固定杆2与载体圈1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固定杆2的稳定性,固定杆2表面的后侧螺纹连接有挡套6,挡套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载体圈1的背面滑动连接有转杆8,支撑板7的后端固定连接在转杆8的表面,通过设置支撑板7和转杆8,能够便于使用者对挡套6进行转动,避免了使用者无法有效转动挡套6的现象,载体圈1内壁的形状为六边形,塑料条5、塑料片3和固定杆2均由聚丙烯材料制成,通过将载体圈1内壁的形状设置为六边形,能够对塑料条5进行限位,避免了塑料条5在使用时出现转动的现象,提高了塑料条5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固定套4表面的直径与挡套6表面的直径相同,转杆8的直径大于塑料条5的厚度,通过将转杆8的直径设置为大于塑料条5的厚度,能够增加转杆8与载体圈1的接触面积,避免了转杆8容易出现损坏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将固定套4放入载体圈1的内部,使固定套4套设在固定杆2的表面,同时塑料条5会与载体圈1的表面接触,使塑料条5增加载体圈1的重量,当载体圈1达到合适重量后,可转动转杆8,使转杆8通过支撑板7带动挡套6螺纹连接在固定杆2的表面对固定套4进行限位,最后当转杆8与载体圈1的表面接触后,可将载体圈1放入厌氧池的内部,载体圈1沉降加快,同时外设风机会通过循环管使水涌动,水会推动载体圈1循环移动,从而达到沉降性能较好的优点。综上所述,该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由塑料条5通过固定套4套接在固定杆2的表面增加载体圈1的重量,当载体圈1达到合适重量后,再由挡套6螺纹连接在固定杆2的表面对固定套4进行限位,从而具备了沉降性能较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生物膜载体的内部不具备一定的沉降结构,从而导致生物膜载体沉降性能较低,容易出现漂浮无法通过风机循环移动的问题,一定程度的提高了生物膜载体的实用性。

Claims (6)

1.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包括载体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圈(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表面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塑料片(3),所述塑料片(3)远离固定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载体圈(1)的内部,所述固定杆(2)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套(4),所述固定套(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塑料条(5),所述固定杆(2)表面的后侧螺纹连接有挡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条(5)远离固定套(4)的一端滑动连接在载体圈(1)的内部,所述塑料条(5)的数量为六个,且塑料条(5)呈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片(3)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塑料片(3)呈均匀分布,所述塑料片(3)的厚度大于塑料条(5)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套(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载体圈(1)的背面滑动连接有转杆(8),所述支撑板(7)的后端固定连接在转杆(8)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圈(1)内壁的形状为六边形,所述塑料条(5)、塑料片(3)和固定杆(2)均由聚丙烯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4)表面的直径与挡套(6)表面的直径相同,所述转杆(8)的直径大于塑料条(5)的厚度。
CN201921822505.0U 2019-10-28 2019-10-28 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 Active CN211394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2505.0U CN211394015U (zh) 2019-10-28 2019-10-28 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2505.0U CN211394015U (zh) 2019-10-28 2019-10-28 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94015U true CN211394015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09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22505.0U Active CN211394015U (zh) 2019-10-28 2019-10-28 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94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6053A (zh) 一种三维立体天然纤维球形生物膜填料
CN204224386U (zh)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11394015U (zh) 流动生物床生物膜法沉降型专用载体
CN209815785U (zh) 一种生物膜-人工湿地组合生态浮岛
CN204824356U (zh) 升降式浮盘组
CN103951050A (zh) 一种基于网状载体的反硝化细菌固定化直筒状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8328740B (zh) 一种表流湿地净化系统
CN207451747U (zh) 一种黑臭水体治理系统
CN106007011B (zh) 一种生物盘片及其构成的生物转盘
CN211920979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生活用净水机
CN216918784U (zh) 一种用于农村黑臭水体的生态净化系统
CN216073216U (zh) 一种净化河道的人工碳纤维草
CN206308099U (zh) 一种生化组合式曝气系统
CN201545732U (zh) 一种三维立体天然纤维球形生物膜填料
CN109553184B (zh) 一种mbr平板分离膜、mbr平板膜组件及其应用
CN209853842U (zh) 一种新型生物载体
CN211417541U (zh)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用打捞船
CN205115141U (zh) 基于smfc和大型丝状绿藻联合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装置
CN210945037U (zh) 分散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用填料结构
CN108083445B (zh) 一种具有增氧功能的河流污水治理装置
CN209668900U (zh) 一种用于水质提升的太阳能人工水草设备
CN209098318U (zh) 一种新型强化脱氮除磷双层人工浮岛
CN2545195Y (zh) 一种呈辐射状封闭弧形凸条的曝气转盘
CN201809219U (zh) 废水处理生物填料
CN202542940U (zh) 一组用于污水处理的好氧、厌氧悬浮生物填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