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82335U - 一种病人翻身气囊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病人翻身气囊垫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82335U CN211382335U CN201921175651.9U CN201921175651U CN211382335U CN 211382335 U CN211382335 U CN 211382335U CN 201921175651 U CN201921175651 U CN 201921175651U CN 211382335 U CN211382335 U CN 2113823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bag cushion
- airbag
- air release
- cushion
- fixing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4712 air sac Anatomy 0.000 claims 2
- 210000005077 saccule Anatomy 0.000 claims 2
- 238000013022 ve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04210 Pressure Ul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70923 Hesperostipa com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身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病人翻身气囊垫,包括第一气囊垫,第一气囊垫的一侧处设有第二气囊垫,第一气囊垫与第二气囊垫的外壁上均设有多个垫圈层,第一气囊垫与第二气囊垫的内部均开设有调节空腔,调节空腔内设有气囊,第一气囊垫与第二气囊垫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角度表盘,第一气囊垫与第二气囊垫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充气口,且充气口的内壁上均粘接有充气管,充气管的另一端均设有充气球囊,第一气囊垫与第二气囊垫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之间设有连接条,该病人翻身气囊垫,便于对病人进行翻身,较为省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身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病人翻身气囊垫。
背景技术
在医院里有许多患病而长期卧床的病人不可避免的都会发生或轻或重的压疮,压疮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不但加重了病情,甚至可危及生命,也给护理带来很大的难度,为了避免此类现象,需要经常对病人进行翻身处理,目前多会用到翻身垫来对病人进行翻身,但是,现有的翻身垫翻身较为不便,需要两个人将翻身垫托起来对病人进行翻身,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病人翻身气囊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人翻身气囊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病人翻身气囊垫,包括第一气囊垫,所述第一气囊垫的一侧处设有第二气囊垫,所述第一气囊垫与所述第二气囊垫的外壁上均设有多个垫圈层,所述第一气囊垫与所述第二气囊垫的内部均开设有调节空腔,所述调节空腔内设有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垫与所述第二气囊垫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角度表盘,所述第一气囊垫与所述第二气囊垫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充气口,且充气口的内壁上均粘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均设有充气球囊,所述第一气囊垫与所述第二气囊垫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之间设有连接条,所述第一气囊垫与所述第二气囊垫的前表面上均开设有放气口,且放气口处设有放气机构,所述放气机构包括放气管,所述放气管的圆周外壁上设有限位环,所述放气管的一端设有密封盖,所述第一气囊垫与所述第二气囊垫的前后表面靠近所述连接条的一侧处均设有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放气管与所述放气口之间紧密粘接,所述放气管远离所述密封盖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气囊的内部且所述气囊之间紧密粘接,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放气管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条与所述第一气囊垫之间以及所述连接条与所述第二气囊垫之间均通过针线缝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充气球囊之间粘接固定,所述充气管远离所述充气球囊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气囊的内部且与所述气囊之间紧密粘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螺母孔,所述螺母孔内焊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内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垫与所述第二气囊垫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上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病人翻身气囊垫,通过充气球囊、充气管、气囊和固定机构的设置,可对第一气囊垫或第二气囊垫呈一定角度的充气,便于对病人进行翻身,且较为省力,只需一个医护人员即可完成翻身作业,节省了人力,解决了现有的翻身垫翻身较为不便,需要两个人将翻身垫托起来对病人进行翻身,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气囊垫未充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气囊垫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放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气囊垫;2、第二气囊垫;3、垫圈层;4、连接条;5、角度表盘;6、充气管;7、充气球囊;8、放气机构;80、放气管;81、限位环;82、密封盖;9、调节空腔;10、气囊;11、透气孔;12、固定机构;120、第一固定块;1200、圆孔;121、第二固定块;1210、螺母孔;122、螺母;123、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病人翻身气囊垫,包括第一气囊垫1,第一气囊垫1的一侧处设有第二气囊垫2,第一气囊垫1与第二气囊垫2的外壁上均设有多个垫圈层3,第一气囊垫1与第二气囊垫2的内部均开设有调节空腔9,调节空腔9内设有气囊10,第一气囊垫1与第二气囊垫2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角度表盘5,第一气囊垫1与第二气囊垫2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充气口,且充气口的内壁上均粘接有充气管6,充气管6的另一端均设有充气球囊7,第一气囊垫1与第二气囊垫2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之间设有连接条4,第一气囊垫1与第二气囊垫2的前表面上均开设有放气口,且放气口处设有放气机构8,放气机构8包括放气管80,放气管80的圆周外壁上设有限位环81,放气管80的一端设有密封盖82,第一气囊垫1与第二气囊垫2的前后表面靠近连接条4的一侧处均设有固定机构12。
本实施例中,放气管80与放气口之间紧密粘接,放气管80远离密封盖82的一端延伸至气囊10的内部且气囊10之间紧密粘接,使放气管80牢牢的固定住且与气囊10之间相连通,密封盖82与放气管80之间螺纹连接,通过打开密封盖82,可将气囊10内的气体通过放气管80排出。
具体的,连接条4与第一气囊垫1之间以及连接条4与第二气囊垫2之间均通过针线缝接固定,通过连接条4可使第一气囊垫1与第二气囊垫2连接在一起,在不使用时,将第一气囊垫1与第二气囊垫2内气体放出,然后可将第一气囊垫1与第二气囊垫2折叠在一起,节省了空间,方便收纳。
进一步的,充气管6与充气球囊7之间粘接固定,使充气管6与充气球囊7之间连接的更牢固,充气管6远离充气球囊7的一端延伸至气囊10的内部且与气囊10之间紧密粘接,可使充气管6与气囊10相连通,通过手动按压充气球囊7,可将外界的气体充入到气囊10内。
除此之外,固定机构12包括第一固定块120,第一固定块120的内部开设有圆孔1200,第一固定块120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块121,第一固定块12与第一气囊垫1之间以及第一固定块12与第二气囊垫2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121与第一气囊垫1之间以及第二固定块121与第二气囊垫2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121的内部开设有螺母孔1210,螺母孔1210内焊接有螺母122,螺母122内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23,当需要对第一气囊垫1与第二气囊垫2呈一定角度充气时,先使第一固定块120与第二固定块121贴合在一起,然后使固定螺栓123穿过圆孔1200,使固定螺栓123与螺母122螺纹连接,可将第一固定块120与第二固定块121固定住,从而在对第一气囊垫1与第二气囊垫2充气时,会使其呈一定角度的倾斜,便于对病人进行翻身。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气囊垫1与第二气囊垫2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上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1,第一气囊垫1与第二气囊垫2均可采用柔软的硅胶材料制成,透气孔11可增强第一气囊垫1与第二气囊垫2的透气效果,增强了病人使用的舒适度。
本实施例的病人翻身气囊垫在使用时,当病人躺在第一气囊垫1上需要翻身时,先将第一气囊垫1前后表面上的第一固定块120与第二固定块121贴合在一起,然后使固定螺栓123穿过圆孔1200,使固定螺栓123与螺母122螺纹连接,可将第一固定块120与第二固定块121固定住,然后手动按压第一气囊垫1处的充气球囊7,可向第一气囊垫1内的气囊10内充气,可使第一气囊垫1呈一定角度充气,通过角度表盘5可观察出第一气囊垫1的角度,从而可将病人翻身到第二气囊垫2上,当病人躺在第而气囊垫2上需要翻身时,将第二气囊垫2前后表面上的第一固定块120与第二固定块121贴合在一起,然后使固定螺栓123穿过圆孔1200,使固定螺栓123与螺母122螺纹连接,可将第一固定块120与第二固定块121固定住,然后手动按压第二气囊垫2处的充气球囊7,可向第二气囊垫2内的气囊10内充气,可使第二气囊垫2呈一定角度充气,通过角度表盘5可观察出第二气囊垫2的角度,从而可将病人翻身到第二气囊垫1上,在不使用时,打开密封盖82,可将气囊10内的气体放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3)
1.一种病人翻身气囊垫,包括第一气囊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垫(1)的一侧处设有第二气囊垫(2),所述第一气囊垫(1)与所述第二气囊垫(2)的外壁上均设有多个垫圈层(3),所述第一气囊垫(1)与所述第二气囊垫(2)的内部均开设有调节空腔(9),所述调节空腔(9)内设有气囊(10),所述第一气囊垫(1)与所述第二气囊垫(2)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角度表盘(5),所述第一气囊垫(1)与所述第二气囊垫(2)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充气口,且充气口的内壁上均粘接有充气管(6),所述充气管(6)的另一端均设有充气球囊(7),所述第一气囊垫(1)与所述第二气囊垫(2)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之间设有连接条(4),所述第一气囊垫(1)与所述第二气囊垫(2)的前表面上均开设有放气口,且放气口处设有放气机构(8),所述放气机构(8)包括放气管(80),所述放气管(80)的圆周外壁上设有限位环(81),所述放气管(80)的一端设有密封盖(82),所述第一气囊垫(1)与所述第二气囊垫(2)的前后表面靠近所述连接条(4)的一侧处均设有固定机构(12);所述放气管(80)与所述放气口之间紧密粘接,所述放气管(80)远离所述密封盖(8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气囊(10)的内部且所述气囊(10)之间紧密粘接,所述密封盖(82)与所述放气管(80)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条(4)与所述第一气囊垫(1)之间以及所述连接条(4)与所述第二气囊垫(2)之间均通过针线缝接固定;所述充气管(6)与所述充气球囊(7)之间粘接固定,所述充气管(6)远离所述充气球囊(7)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气囊(10)的内部且与所述气囊(10)之间紧密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人翻身气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2)包括第一固定块(120),所述第一固定块(120)的内部开设有圆孔(1200),所述第一固定块(120)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块(121),所述第二固定块(121)的内部开设有螺母孔(1210),所述螺母孔(1210)内焊接有螺母(122),所述螺母(122)内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人翻身气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垫(1)与所述第二气囊垫(2)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上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75651.9U CN211382335U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一种病人翻身气囊垫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75651.9U CN211382335U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一种病人翻身气囊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82335U true CN211382335U (zh) | 2020-09-01 |
Family
ID=72206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7565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82335U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一种病人翻身气囊垫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82335U (zh) |
-
2019
- 2019-07-25 CN CN201921175651.9U patent/CN21138233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9032854A3 (en) | Lateral transfer mattress and rotational positioning device | |
CN211382335U (zh) | 一种病人翻身气囊垫 | |
US20170135885A1 (en) | Air cell, air mattress and air mattress system | |
CN210144903U (zh) | 一种侧翻身气垫床 | |
CN209695651U (zh) | 一种具有测量体重功能的医用充气床 | |
CN211244218U (zh) | 一种icu重症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床垫 | |
CN207055619U (zh) | 一种皮瓣手术用头颈部固定垫枕 | |
CN211934186U (zh) | 一种甲状腺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 |
WO2023000908A1 (zh) | 自动释压的止血器 | |
CN215129381U (zh) | 急诊护理用应急止血压迫装置 | |
CN209826638U (zh) | 一种防脱出内镜咬口 | |
CN210962747U (zh) | 一种重症患者用于冰毯使用时的多功能床单 | |
CN218105402U (zh) | 一种气垫床 | |
CN209899957U (zh) | 医用靠枕 | |
CN222194600U (zh) | 一种多层多气室结构的充气床垫 | |
CN106691730A (zh) | 气囊与气垫床 | |
CN221770778U (zh) | 一种心脏按压垫板 | |
CN216724533U (zh) | 一种中医脉枕 | |
CN211705198U (zh) | 一种可充气式的体位垫 | |
CN205107999U (zh) | 一种双层充气颈椎牵引 | |
CN207679668U (zh) | 可调节充气式体位垫 | |
CN209808330U (zh) | 一种桡动脉穿刺腕下气垫 | |
CN216222127U (zh) | 预防脑血管堵塞的护理头枕 | |
CN220801234U (zh) | 一种便携式人体担架 | |
CN210124516U (zh) | 一种新生儿鼻吸位枕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