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367141U - 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67141U
CN211367141U CN201922389489.7U CN201922389489U CN211367141U CN 211367141 U CN211367141 U CN 211367141U CN 201922389489 U CN201922389489 U CN 201922389489U CN 211367141 U CN211367141 U CN 211367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inner tank
outer tank
sewage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894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新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3894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67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67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67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Wast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包括立式生物化粪池和立式生物净化罐,所述立式生物化粪池包括第一外罐体和第一内罐体,所述第一内罐体位于第一外罐体内,第一内罐体上端与第一外罐体连接,第一内罐体下端与第一外罐体之间设有第一导流缝;立式生物净化罐包括第二外罐体和第二内罐体,第二内罐体下端与第二外罐体之间设有第二导流缝,第二外罐体底部内壁上方设有曝气管,第二内罐体内设有生物填料,农户综合生活污水流入立式生物化粪池的第一内罐体,进行一次沉淀,之后污水穿过内外罐体下部的第一导流缝进入内外罐体之间的夹层并进行二次沉淀,粪污分离效果更好,之后污水进入到第二内罐体内进行生化反应。

Description

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
背景技术
中国自然村落农户厕所普遍是不卫生的旱厕,日常生活污水无序排放,造成村落周边一定的环境污染。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任务,事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事关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因此将厕所卫生问题和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统一解决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一申请号为201820776210.3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PE三格立式结构壁增强型化粪池,包括化粪池本体、防护罩、保温棉、第二格、塑料管、气体搅拌管和气体搅拌孔,化粪池本体为立柱式结构,可以有效的减小在同等体积下顶部的受压面积及覆土重量,不易变型。
但是对比文件以及现有的立式净化罐存在以下问题,1、粪污沉淀分离效果差,同时在高度方向上较矮,粪污需要靠重力作用进行沉淀分离,由于垂直方向上距离较短,也导致沉淀分离效果差,2、沉淀的粪污清掏不便,增加清理难度,3、占地面积大,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占地小,粪污沉淀分离效果好,出水无色无味,既可以就近资源化利用又可以达标排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包括立式生物化粪池和立式生物净化罐,所述立式生物化粪池包括第一外罐体和第一内罐体,第一内罐体位于第一外罐体内,第一内罐体上端与第一外罐体上端固定在一起,第一内罐体下端与第一外罐体之间设有第一导流缝;
所述立式生物净化罐包括第二外罐体和第二内罐体,第二内罐体上端与第二外罐体上端固定在一起,第二内罐体下端与第二外罐体之间设有第二导流缝,第二外罐体底部内壁上方设有曝气管;
所述第一外罐体上端设有进水管和连接管,所述进水管穿过第一外罐体与第一内罐体连通,所述连接管一端与第一外罐体连通,连接管另一端穿过第二外罐体与第二内罐体连通,所述第二外罐体上端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第二外罐体连通,所述第二内罐体内设有生物填料。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管通过气管外接气泵,气管穿过第二内罐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罐体和第二外罐体下端均向内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罐体和第二内罐体上端均设有检修口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罐体和第二外罐体上端均向内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罐体、第一内罐体、第二外罐体、第二内罐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第一外罐体与第一内罐体以同一纵向轴心套叠在一起,第二外罐体与第二内罐体以同一纵向轴心套叠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农户综合生活污水经第一进水管流入立式生物化粪池的第一内罐体,比水轻的物质(例如厨房排出的油脂和轻质的粪渣)浮在第一内罐体上部,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降解;污水下向流到达第一内罐体下部,比水重的物质(例如洗涤水中的泥沙和较重的粪渣)沉积在第一外罐体的内部底端,污水穿过内外罐体下部的第一导流缝进入内外罐体之间的夹层,污水在夹层中上向流流动,依靠重力作用,污水中能沉淀的物质在夹层中二次沉淀并沉积到第一外罐体的底部,沉积物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降解。由于是立式结构,直径小,高度大,所以相比同样容积的化粪池其占地面积更小,更利于在农户院内安装。由于高度大,污水无论是在内罐体中的下向流还是在夹层中的上向流,其行程长,沉淀分离的效果会更好。固体沉淀物经长期厌氧发酵后成为有机肥熟肥,打开第一外罐体顶部的检查口盖板,清掏罐体底部的有机熟肥可用于农户院内蔬菜或果树施肥,就地资源化利用。夹层中二次沉淀后的污水经第一出水口流出。
2、污水从连接管流入第二内罐体内,在第二内罐体内下向流流经生物填料区,底部曝气装置为污水充氧,生物填料上自外向内依次生长有好氧微生物、缺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多种属微生物在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同步发生硝化和反硝化生化反应,去除氨氮和总氮,污染物被降解。污水穿过内外罐体下部的第二导流缝进入内外罐体之间的夹层,污水在夹层中上向流流动,依靠重力作用,污水中的活性污泥在夹层中沉淀并沿第一外罐体下部的斜面滑落到第二外罐体的底部,在曝气装置的气泡搅动下,活性污泥重新进入第二内罐体参与生化反应。夹层中沉淀澄清后的净水从第二出水口流出。污染物被降解后的出水无色无味,可以达标排放或者用于农户房前屋后菜园、果树灌溉用水,达到治理污水、节水和循环用水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外罐体和第二外罐体下端均向内倾斜,形成斜面。在立式生物化粪池中,能沉淀的物质在内外罐体夹层中二次沉淀后,沿着第一外罐体下端斜面滑落入第一外罐体的底部,该底部正好位于第一内罐体的下方,便于用清掏工具将底部沉积物及有机熟肥清理出来;同样的,在立式生物净化罐中,能沉淀的活性污泥在内外罐体夹层中沉淀后,沿第二外罐体下端斜面滑落入第二外罐体的底部,该底部正好位于第二内罐体的下方,滑落下来的活性污泥在曝气装置气泡的搅动下,重新进入第二内罐体,活性污泥重新参与生化反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中:第一外罐体1,第一内罐体2,第一导流缝3,第二外罐体5,第二内罐体6,第二导流缝7,曝气管8,连接管9,出水管10,生物填料11,气管12,检修口盖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包括立式生物化粪池和立式生物净化罐,立式生物化粪池位于立式生物净化罐前端,所述立式生物化粪池包括第一外罐体1和第一内罐体2,所述第一内罐体2位于第一外罐体1内,第一内罐体2上端与第一外罐体1上端固定在一起,第一内罐体2下端与第一外罐体1之间设有第一导流缝3;所述立式生物净化罐包括第二外罐体5和第二内罐体6,第二内罐体6上端与第二外罐体5上端固连接,第二内罐体6下端与第二外罐体5之间设有第二导流缝7,第二内罐体6下端设有曝气管8。
如图1所示,第一内罐体2外圆柱面上端设有定位凸起,第一外罐体1上端与定位凸起配合,二者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内罐体6外圆柱面上端设有定位凸起,第二外罐体5上端与定位凸起配合,二者通过螺栓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外罐体1上端设有进水管4和连接管9,所述进水管4穿过第一外罐体1与第一内罐体2连通,第一外罐体1上端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外罐体5上端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连接管9一端与第一外罐体1上端的第一出水口连通,第二进水口穿过第二外罐体5与第二内罐体6连通,连接管9另一端与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外罐体5上端设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与第二外罐体5连通,所述第二内罐体6内设有生物填料支架,生物填料支架上固定有生物填料11,生物填料11选用三维螺旋生物绳填料。所述连接管9位于第一外罐体1和第二外罐体5上端。
如图1所示,所述曝气管8通过气管12外接气泵,气管12穿过第二内罐体6,气管12下端与曝气管8连接,气管12上端穿过第二内罐体6与气泵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外罐体1和第二外罐体5下端均向内倾斜,在污水中能沉淀的物质在内外罐体夹层中二次沉淀,之后沿着第一外罐体1斜面落入第一内罐体2下方,方便污泥清理;同时沿第二外罐体5下端斜面沉淀的污泥在曝气管的作用下重新升起,进行生物反应。所述第一外罐体1和第二外罐体5上端均向内倾斜,减少受力。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内罐体2和第二内罐体6上端均设有检修口盖板13,第一内罐体2和第二内罐体6均呈圆筒形,打开检修口盖板13,方便清理第一外罐体1和第二外罐体5下端的粪污。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外罐体1、第一内罐体2、第二外罐体5、第二内罐体6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第一外罐体1与第一内罐体2以同一纵向轴心套叠在一起;第二外罐体5与第二内罐体6以同一纵向轴心套叠在一起。
改厕后,农户综合生活污水经第一进水管流入立式生物化粪池的第一内罐体,比水轻的物质(例如厨房排出的油脂和轻质的粪渣)浮在第一内罐体上部,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降解;污水下向流到达第一内罐体下部,比水重的物质(例如洗涤水中的泥沙和较重的粪渣)沉积在第一外罐体的内部底端,污水穿过内外罐体下部的第一导流缝进入内外罐体之间的夹层,污水在夹层中上向流流动,依靠重力作用,污水中能沉淀的物质在夹层中二次沉淀并沉积到第一外罐体的底部,沉积物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降解。由于是立式结构,直径小,高度大,所以相比同样容积的化粪池其占地面积更小,更利于在农户院内安装。由于高度大,污水无论是在内罐体中的下向流还是在夹层中的上向流,其行程长,沉淀分离的效果会更好。固体沉淀物经长期厌氧发酵后成为有机肥熟肥,打开第一外罐体顶部的检查口盖板,清掏罐体底部的有机熟肥可用于农户院内蔬菜或果树施肥,就地资源化利用。夹层中二次沉淀后的污水经第一出水口流出。
污水从连接管流入第二内罐体内,在第二内罐体内下向流流经生物填料区,底部曝气装置为污水充氧,生物填料上自外向内依次生长有好氧微生物、缺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多种属微生物在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同步发生硝化和反硝化生化反应,去除氨氮和总氮,污染物被降解。污水穿过内外罐体下部的第二导流缝进入内外罐体之间的夹层,污水在夹层中上向流流动,依靠重力作用,污水中的活性污泥在夹层中沉淀并沿第一外罐体下部的斜面滑落到第二外罐体的底部,在曝气装置的气泡搅动下,活性污泥重新进入第二内罐体参与生化反应。夹层中沉淀澄清后的净水从第二出水口流出。污染物被降解后的出水无色无味,可以达标排放或者用于农户房前屋后菜园、果树灌溉用水,达到治理污水、节水和循环用水的目的。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6)

1.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生物化粪池和立式生物净化罐,所述立式生物化粪池包括第一外罐体(1)和第一内罐体(2),第一内罐体(2)位于第一外罐体(1)内,第一内罐体(2)上端与第一外罐体(1)上端固定在一起,第一内罐体(2)下端与第一外罐体(1)之间设有第一导流缝(3);
所述立式生物净化罐包括第二外罐体(5)和第二内罐体(6),第二内罐体(6)上端与第二外罐体(5)上端固定在一起,第二内罐体(6)下端与第二外罐体(5)之间设有第二导流缝(7),第二外罐体(5)底部内壁上方设有曝气管(8);
所述第一外罐体(1)上端设有进水管(4)和连接管(9),所述进水管(4)穿过第一外罐体(1)与第一内罐体(2)连通,所述连接管(9)一端与第一外罐体(1)连通,连接管(9)另一端穿过第二外罐体(5)与第二内罐体(6)连通,所述第二外罐体(5)上端设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与第二外罐体(5)连通,所述第二内罐体(6)内设有生物填料(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8)通过气管(12)外接气泵,气管(12)穿过第二内罐体(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罐体(1)和第二外罐体(5)下端均向内倾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罐体(2)和第二内罐体(6)上端均设有检修口盖板(1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罐体(1)和第二外罐体(5)上端均向内倾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罐体(1)、第一内罐体(2)、第二外罐体(5)、第二内罐体(6)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第一外罐体(1)与第一内罐体(2)以同一纵向轴心套叠在一起,第二外罐体(5)与第二内罐体(6)以同一纵向轴心套叠在一起。
CN201922389489.7U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 Active CN211367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9489.7U CN211367141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89489.7U CN211367141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67141U true CN211367141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67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89489.7U Active CN211367141U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671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97657U (zh) 高效脱氮除磷水处理装置
CN103626295B (zh) 污水处理设备及工艺方法
CN110845012A (zh) 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
CN209835892U (zh) 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CN209481413U (zh) 一种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净化罐
CN208732876U (zh) 校区生活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2625992U (zh) 一种生活小区中水回用装置
CN211367141U (zh) 一种粪便和污水集成处理生物净化罐
CN209468279U (zh) 一种农村污水太阳能风能处理设备
CN203820591U (zh) 一种集成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7676987U (zh) 地埋式sbr污水处理装置
CN101462795A (zh) 一种低能耗、高效成套生活污水处理及臭气净化装置
CN210065479U (zh) 一种微动力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109734261A (zh) 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净化槽
CN110092548B (zh) 管状农村生活污水废水处理装置
CN209759234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1485357U (zh) 一体化农村养殖污水处理装置
CN209721708U (zh) 多级组合式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08200659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4163542B (zh) 生活污水滤料装置
CN208883674U (zh)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站
CN207646014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4693757U (zh) 一种粪污一体化立式生物净化罐
CN202226754U (zh) 一体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CN201209129Y (zh) 一种低能耗、高效成套生活污水处理及臭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