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8999U - 一种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18999U CN211318999U CN202020372024.0U CN202020372024U CN211318999U CN 211318999 U CN211318999 U CN 211318999U CN 202020372024 U CN202020372024 U CN 202020372024U CN 211318999 U CN211318999 U CN 2113189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veloping
- gear
- member gear
- photosensitive member
- develop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06010070834 Sensitis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313 sensi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盒,包括相互连接的粉仓和废粉仓,粉仓包括安装其中的显影件,废粉仓包括安装在其中的感光件,显影件与感光件接触;处理盒还包括位于显影件一个末端的显影件齿轮以及位于感光件一个末端的感光件齿轮,显影件齿轮与感光件齿轮相互啮合,感光件齿轮从外部接收驱动力;显影件齿轮不被安装在粉仓中,或者说显影件的两端分别被粉仓和废粉仓定位,在感光件齿轮驱动显影件齿轮时产生的沿显影件齿轮径向并指向显影件旋转中心的径向分力不再被施加至粉仓,从而确保了显影件与感光件之间的良好接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至例如激光打印机、复印机等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处理盒是激光打印机、复印机等成像设备工作时必须的耗材,其中,用于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件以及用于向感光鼓表面供应碳粉以将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件均以可旋转的方式被安装在处理盒中。为驱动感光件和显影件旋转,感光件和显影件的末端分别设置有感光件齿轮25’和显影件齿轮26’,且二者相互啮合,当处理盒被安装至成像设备后,预设在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力输出齿轮与感光件齿轮25’啮合,因而,驱动力可从动力输出齿轮依次传递至感光件齿轮25’和显影件齿轮26’。
为便于处理盒组装,现有显影盒被大体分为相互连接的粉仓和废粉仓,感光件和感光件齿轮25’一起被安装在废粉仓中,显影件和显影件齿轮26’一起被安装在粉仓中,显影件表面与感光件表面接触。
如图6所示,感光件齿轮25’向显影件齿轮26’施加的驱动力f可沿显影件齿轮的径向和切向分别被分解为径向力f1和切向力f2,其中,切向力f2推动显影件齿轮旋转,径向力f1指向显影件齿轮旋转中心。在径向力f1的作用下,显影件齿轮26’连同整个粉仓可能会远离感光件齿轮25’和废粉仓,由此不仅导致显影件齿轮26’与感光件齿轮25’脱离啮合,即显影件齿轮26’在感光件齿轮25’上“跳动”,显影件表面与感光件表面不再接触,反应在成像介质上即表现为该成像区域空白,因此,需考虑如何消除所述径向力f1对成像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盒,通过改进处理盒结构,使得所述径向力f1不再对粉仓作用,进而确保显影件与感光件良好接触,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处理盒,包括相互连接的粉仓和废粉仓,粉仓包括安装其中的显影件,废粉仓包括安装在其中的感光件,显影件与感光件接触;处理盒还包括位于显影件一个末端的显影件齿轮以及位于感光件一个末端的感光件齿轮,显影件齿轮与感光件齿轮相互啮合,感光件齿轮从外部接收驱动力;显影件齿轮不被安装在粉仓中,当感光件齿轮向显影件齿轮传递驱动力时,感光件齿轮对显影件齿轮施加的作用力在显影件齿轮径向的分力不被施加至粉仓。
优选的,显影件齿轮和感光件齿轮均被安装在废粉仓中。
其中,废粉仓还包括废粉仓框架以及分别位于废粉仓框架两个末端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感光件被安装在废粉仓框架中,在处理盒的长度方向上,感光件被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限制,显影件齿轮和感光件齿轮均被第一挡板定位。
第一挡板包括主体、与主体连接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其中,感光件齿轮被第一定位部定位,显影件齿轮被第二定位部定位;优选的,第一挡板主体、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一体形成;进一步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废粉仓框架一体形成。
显影件包括圆柱形基体、覆盖在基体表面的覆盖层、位于基体内部的磁芯、位于基体末端的末端部以及设置在末端部上的动力接收部,显影件齿轮被安装在末端部,并与动力接收部相对,显影件齿轮中与动力接收部相对的部分与动力接收部之间形成间隔。
本实用新型提供还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相互连接的粉仓和废粉仓,粉仓包括粉仓框架以及安装在粉仓框架中的显影件,废粉仓包括废粉仓框架以及安装在废粉仓框架中的感光件,显影件与感光件接触;处理盒还包括位于显影件一个末端的显影件齿轮以及位于感光件一个末端的感光件齿轮,显影件齿轮与感光件齿轮相互啮合,感光件齿轮从外部接收驱动力;显影件的一个末端被粉仓框架定位,另一个末端通过显影件齿轮定位,所述显影件齿轮被定位在不与粉仓框架连接的定位部上,优选的,定位部与废粉仓框架一体形成。
如上所述,用于驱动显影件旋转的显影件齿轮不再与显影件共同被粉仓定位,因而,所述径向力f1不再被施加至粉仓,即所述径向力f1不再对粉仓作用,显影件与感光件之间的接触得以有效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立体图。
图2A和图2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废粉仓框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部分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件齿轮的立体图。
图5是沿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件的长度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图6是现有处理盒中感光件齿轮和显影件齿轮啮合沿其径向剖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立体图。
处理盒100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包括通过连接件30相互铰接的粉仓10和废粉仓20,其中,粉仓10用于存储处理盒工作所需的碳粉,废粉仓20用于存储处理盒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粉。如图所示,粉仓10包括粉仓框架11以及安装在粉仓框架11中的显影件12,废粉仓20包括废粉仓框架21以及安装在废粉仓框架21中的感光件22,显影件12与感光件22接触。
进一步的,处理盒100还包括位于显影件12一个末端的显影件齿轮26以及位于感光件22一个末端的感光件齿轮25,显影件齿轮26与感光件齿轮25相互啮合;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设置有用于向处理盒100输出驱动力的驱动力输出齿轮(未示出),当处理盒100被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时,感光件齿轮25与驱动力输出齿轮啮合,因而,显影件齿轮26被驱动,最终,感光件22和显影件12均被驱动旋转。
如图所示,废粉仓20还包括分别位于废粉仓框架21两个末端的第一挡板23和第二挡板24,在处理盒的长度方向上,感光件22被第一挡板23和第二挡板24限制,优选的,第一挡板23和第二挡板24与废粉仓框架21一体形成,以减少处理盒100组装过程中不必要的程序,其中,第一挡板23与感光件齿轮25和显影件齿轮26位于处理盒的同一侧。
图2A和图2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废粉仓框架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部分部件的分解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影件齿轮26被安装在废粉仓20中,当感光件齿轮25驱动显影件齿轮26旋转时,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径向力f1不会被传导至粉仓10,因而,粉仓10与废粉仓20分离的趋势不复存在。
具体的,感光件齿轮25和显影件齿轮26均被第一挡板23定位,如图2A和图2B所示,第一挡板23包括主体231、与主体231连接的第一定位部232和第二定位部233,其中,感光件齿轮25被第一定位部232定位,显影件齿轮26被第二定位部233定位,结合图1和图6可知,径向力f1由第二定位部233承受,而不会被施加至粉仓10。
如图3所示,处理盒100还包括用于支撑显影件齿轮的支撑件27,所述支撑件27穿过第二定位部233并进入显影件齿轮26,进而将显影件齿轮26定位在第二定位部233;进一步的,为防止显影件齿轮26与显影件12直接摩擦,处理盒100还包括被安装在显影件12与显影件齿轮26之间的隔离件40,当然,所述隔离件40并不是必需的,例如,可以调整显影件齿轮与显影件12之间的结构,使得显影件齿轮26不会与显影件12摩擦。
显影件12包括圆柱形基体121、覆盖在基体121表面的覆盖层122、位于基体121内部的磁芯123、位于基体121末端的末端部124以及设置在末端部124上的动力接收部125,显影件齿轮26被安装在末端部124,并与动力接收部125相对,当处理盒100完成组装时,显影件12的一个末端被粉仓框架11定位,另一个末端通过显影件齿轮26被废粉仓框架21定位。当感光件齿轮25向显影件齿轮26传递驱动力,并产生所述径向力f1时,该径向力f1通过显影件齿轮26被传递至第二定位部233,如上所述,第二定位部233、第一定位部232均与第一挡板主体231连接,而第一挡板23与废粉仓框架21一体形成,最终,径向力f1仅作用在废粉仓20,而不会向粉仓10作用。
基于上述思路可知,所述第一挡板23优选为一体形成,作为变形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用于定位显影件齿轮26的第二定位部233也可以与第二挡板主体231脱离而成为一个独立的部件,此时,第二定位部233不必与粉仓连接,用于防止所述径向力f1通过第二定位部233被施加至粉仓10。总体而言,用于定位显影件齿轮26的第二定位部233不再与粉仓框架11连接,优选的,第二定位部233、用于定位感光件齿轮25的第一定位部232一体形成,更优选的,第二定位部233、用于定位感光件齿轮25的第一定位部232、第一挡板主体231一体形成,或者说,第二定位部233、用于定位感光件齿轮25的第一定位部232、第一挡板主体231以及废粉仓框架21一体形成。
当第一定位部232和第二定位部233连接或二者一体形成时,显影件齿轮26和感光件齿轮25之间的啮合可以得到有效保证,二者之间即使有所述径向力f1产生,显影件齿轮26和感光件齿轮25也不会出现脱离啮合的现象。
为进一步减轻所述径向力f1对显影件齿轮26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件齿轮26的结构被进一步改善,下面参照图4A、图4B和图5对显影件齿轮26的结构进行描述。
图4A和图4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件齿轮的立体图;图5是沿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件的长度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显影件齿轮26包括外表面布置有齿262的旋转体261、形成在旋转体261内的腔体263、从腔体263表面径向向内突出的突块264,沿与显影件齿轮26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和垂直的方向分别设置有动力传递面264b和阻挡面264a,所述动力传递面264b用于与显影件末端部124结合,以将驱动力通过动力接收部125传递至显影件12,阻挡面264a用于阻挡支撑件27,防止支撑件27进入显影件齿轮26过多,导致支撑件27不易被取出,同时防止支撑件27与显影件末端部124接触,从而增大显影件124旋转时的摩擦阻力。
优选的,动力接收部125为设置在显影件末端部124上的平面,且动力接收部125设置为径向相对的两个,同时,显影件齿轮26中的动力传递面264b也设置为径向相对的两个;当显影件齿轮26被安装至显影件12时,动力传递面264b与动力接收部125相对。在感光件齿轮25不向显影件齿轮26传递驱动力时,动力传递面264b与动力接收部125之间为非接触状态,如图5中局部R放大视图,动力传递面264b与动力接收部125之间形成间隔g;在感光件齿轮25向显影件齿轮26传递驱动力的过程中,径向力f1被施加至显影件齿轮26,尤其是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驱动力输出齿轮开始旋转的瞬间,此时,感光件齿轮25向显影件齿轮26施加一个较大的瞬时作用力,相应的,径向力f1也较大,由于间隔g的存在,显影件齿轮26与感光件齿轮25之间的啮合不至于过紧,因而,径向力f1过大导致显影件齿轮26和/或感光件齿轮25的齿断裂的风险被制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100中,用于驱动显影件12旋转的显影件齿轮26不再与显影件12共同被粉仓10定位,而是由废粉仓20定位,并与感光件齿轮25啮合,在感光件齿轮25向显影件齿轮26传递驱动力的过程中产生的指向显影件齿轮26中心的径向力f1不再被施加至粉仓10,而是由废粉仓20承受,即所述径向力f1不再对粉仓10作用,显影件12与感光件22之间的接触得以有效保证。
Claims (10)
1.一种处理盒,包括相互连接的粉仓和废粉仓,粉仓包括安装其中的显影件,废粉仓包括安装在其中的感光件,显影件与感光件接触;
处理盒还包括位于显影件一个末端的显影件齿轮以及位于感光件一个末端的感光件齿轮,显影件齿轮与感光件齿轮相互啮合,感光件齿轮从外部接收驱动力;
其特征在于,显影件齿轮不被安装在粉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当感光件齿轮向显影件齿轮传递驱动力时,感光件齿轮对显影件齿轮施加的作用力在显影件齿轮径向的分力不被施加至粉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显影件齿轮和感光件齿轮均被安装在废粉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废粉仓还包括废粉仓框架以及分别位于废粉仓框架两个末端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感光件被安装在废粉仓框架中,在处理盒的长度方向上,感光件被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限制,显影件齿轮和感光件齿轮均被第一挡板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板包括主体、与主体连接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其中,感光件齿轮被第一定位部定位,显影件齿轮被第二定位部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板主体、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一体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废粉仓框架一体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显影件包括圆柱形基体、覆盖在基体表面的覆盖层、位于基体内部的磁芯、位于基体末端的末端部以及设置在末端部上的动力接收部,显影件齿轮被安装在末端部,并与动力接收部相对,显影件齿轮中与动力接收部相对的部分与动力接收部之间形成间隔。
9.一种处理盒,包括相互连接的粉仓和废粉仓,粉仓包括粉仓框架以及安装在粉仓框架中的显影件,废粉仓包括废粉仓框架以及安装在废粉仓框架中的感光件,显影件与感光件接触;
处理盒还包括位于显影件一个末端的显影件齿轮以及位于感光件一个末端的感光件齿轮,显影件齿轮与感光件齿轮相互啮合,感光件齿轮从外部接收驱动力;
其特征在于,显影件的一个末端被粉仓框架定位,另一个末端通过显影件齿轮定位,所述显影件齿轮被定位在不与粉仓框架连接的定位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定位部与废粉仓框架一体形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72024.0U CN211318999U (zh) | 2020-03-21 | 2020-03-21 | 一种处理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72024.0U CN211318999U (zh) | 2020-03-21 | 2020-03-21 | 一种处理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18999U true CN211318999U (zh) | 2020-08-21 |
Family
ID=72081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372024.0U Active CN211318999U (zh) | 2020-03-21 | 2020-03-21 | 一种处理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1899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40170A (zh) * | 2020-03-21 | 2020-06-05 | 中山市鸿芃泰塑胶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盒 |
-
2020
- 2020-03-21 CN CN202020372024.0U patent/CN21131899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40170A (zh) * | 2020-03-21 | 2020-06-05 | 中山市鸿芃泰塑胶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盒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422502B2 (en) | Drum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capable of suppressing variation in position of electrical contact surface | |
JP5428846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 | |
KR100381601B1 (ko) | 커플링장치와 현상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인쇄기 | |
JP5273194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 | |
US11899392B2 (en) | Drum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capable of suppressing variation in position of electrical contact surface | |
JP7146410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CN211318999U (zh) | 一种处理盒 | |
JP4911228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379345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用の駆動機構 | |
CN110209026B (zh) | 显影盒 | |
CN216118398U (zh) | 驱动力传递组件、旋转组件和处理盒 | |
CN111240170A (zh) | 一种处理盒 | |
JPH05297647A (ja)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前記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を装着可能な画像形成装置 | |
JP5751363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 | |
JP5609060B2 (ja) | 動力伝達装置 | |
JP202412209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494863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 | |
CN112034693A (zh) | 显影盒 | |
JP2017032941A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
JP2008039903A (ja)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197720A (ja) | 電気接点構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