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09242U -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09242U CN211309242U CN201922299502.XU CN201922299502U CN211309242U CN 211309242 U CN211309242 U CN 211309242U CN 201922299502 U CN201922299502 U CN 201922299502U CN 211309242 U CN211309242 U CN 2113092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x body
- electronic product
- box
- panel
- product packa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成本低且更加环保。所述电子产品包装盒,包括外盒体和卡纸内托,卡纸内托为一纸成型结构,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第一盒体的一侧边缘部位与第二盒体的对应侧边缘部位连接为一体使卡纸内托可通过翻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打开或关闭;第一盒体上形成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朝向第二盒体;第二盒体上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朝向第一盒体。本实用新型电子产品包装盒,其内部产品托采用卡纸内托,支撑性好,且成本低,同时相比EVA产品内托环保性好;卡纸内托呈可向两侧翻转打开的盒状,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使用也越来越普遍,比如蓝牙耳机、蓝牙音响、智能手环等。为了获得更多潜在客户的青睐,生产厂家不仅在电子产品自身结构上进行改进,同时对其外形包装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大部分的电子产品都使用精裱盒+产品内托结构,产品内托多为EVA材质,成本较高,材料不环保,并且颜色单一、粘胶多导致有难闻的异味。随着客户对包装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对成本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可降解纸类已经成了不可替代的包装材料,因此,纸类包装结构现在越来越受到客户的青睐,如何设计既省成本又牢固的彩盒包装也成了首当其冲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成本低且更加环保。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盒体和位于所述外盒体内部的卡纸内托,所述卡纸内托为一纸成型结构,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的一侧边缘部位与所述第二盒体的对应侧边缘部位连接为一体,使所述卡纸内托可通过翻转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盒体上形成有用于容置电子产品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朝向所述第二盒体;所述第二盒体上形成有用于容置电子产品配件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朝向所述第一盒体。
所述第一盒体包括第一周向侧板、远离所述第二盒体的第一外面板和面向所述第二盒体的第一内面板,所述第一凹槽由形成在所述第一内面板上的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外面板围成;
所述第二盒体包括第二周向侧板、远离所述第一盒体的第二外面板和面向所述第一盒体的第二内面板,所述第二凹槽由形成在所述第二内面板上的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外面板围成。
所述第一内面板上还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内壁上的第一缓冲板,且所述第一缓冲板朝向所述第一外面板所在侧翻折。
所述第一内面板上还形成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内壁上的第一止挡舌,所述第一止挡舌朝向所述第二盒体所在侧翻折。
所述第一内面板上还形成有扣手位,用于方便取出电子产品。
所述第一外面板为折叠成型的双层结构,包括第一外层外面板和贴合在所述第一外层外面板内侧的第一内层外面板。
所述第二内面板上还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内壁上的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朝向所述第二外面板所在侧翻折。
所述第二内面板上还形成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内壁上的第二止挡舌,所述第二止挡舌朝向所述第一盒体所在侧翻折。
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上形成有相互配合的插装结构,以在所述卡纸内托关闭时将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连接为一体。
所述卡纸内托呈矩形,所述外盒体为与所述卡纸内托相适配的矩形筒状,其至少一端开放,所述卡纸内托插设在所述外盒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电子产品包装盒,其内部产品托采用卡纸内托,比如白卡纸覆膜材质,支撑性好,且成本低,同时相比EVA产品内托环保性好;
2、卡纸内托呈可向两侧翻转打开的盒状,其第一盒体上设有第一凹槽用于容置电子产品,第二盒体上设有第二凹槽用于容置电子产品配件,第一盒体上的第一凹槽朝向第二盒体,第二盒体上的第二凹槽朝向第一盒体,则卡纸内托翻转打开时,电子产品及其配件完全展现,使用户可以更为直观地观察到电子产品及其配件,卡纸内托对合关闭时电子产品及其配件隐藏在内,使卡纸内托整体结构更为简洁,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产品包装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产品包装盒的卡纸内托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产品包装盒的卡纸内托折合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产品包装盒的卡纸内托刀版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包括外盒体100和位于外盒体100内部的卡纸内托200,卡纸内托200用于定位及盛载电子产品及其附件。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卡纸内托200包括第一盒体210和第二盒体220,第一盒体210的一侧处的边缘部位与第二盒体220对应侧处的边缘部位连接为一体,使卡纸内托200可通过翻转第一盒体210和第二盒体220的方式打开或关闭,图2所示以卡纸内托200左右翻转打开和关闭为例;第一盒体210上形成有用于容置电子产品的第一凹槽214,第一凹槽214朝向第二盒体220所在侧;第二盒体220上形成有用于容置电子产品配件的第二凹槽224,第二凹槽224朝向第一盒体210所在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子产品可以是蓝牙耳机或蓝牙音响等。如图2所示,以卡纸内托200左右翻转打开为例,本实施例中第一盒体210的第一内面板213的右侧边缘部位A和第二盒体220的第二内面板223的左侧边缘B固连为一体,第一盒体210和第二盒体220由此处作为翻转基准,左右翻转打开或关闭。第一凹槽214朝向第二盒体220所在侧,第二凹槽224朝向第一盒体210所在侧,则在卡纸内托200处于关盒状态时,第一凹槽214和第二凹槽224隐藏,从而使得其所容置的电子产品及产品配件不外露,使卡纸内托200关盒状态时整体结构更为简洁,提升了用户体验;而卡纸内托200打开时,第一盒体210和第二盒体220向两侧打开,类似书刊打开方式,两侧分别展示电子产品和配件,使用户可以更为直观地观察到电子产品及其配件。为提高放置可靠性,第一凹槽214轮廓形状优选与电子产品轮廓形状相适配,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14数量为一个,电子产品卡设在第一凹槽214内,第二凹槽224轮廓形状优选与配件形状相适配,配件卡设在第二凹槽224内,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根据配件的数量具体设置,以分别定位不同配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其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地,第一盒体210包括第一周向侧板211、远离第二盒体220的第一外面板212和面向第二盒体220的第一内面板213,同时第二盒体220包括第二周向侧板221、远离第一盒体210的第二外面板222和面向第一盒体210的第二内面板223。本实施例中卡纸内托200可采用白卡纸覆膜材质,支撑性好,成本低,运输途中不易产生粉末,裱纸覆膜可降低卡纸内托200对电子产品及配件表面的摩擦。由于卡纸内托200为卡纸材质,则其第一盒体210和第二盒体220为空心盒体,则为保证容置电子产品及其配件的可靠性,同时兼顾加工方便,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14由形成在第一内面板213上的第一通孔215和第一外面板212围成,第二凹槽224由形成在第二内面板223上的第二通孔225和第二外面板222围成。
其中,第一外面板212为卡纸内托200处于关盒状态时第一盒体210的主要外观面,第一内面板213为卡纸内托2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盒体210的主要外观面,第一周向侧板21处于第一内面板213和第一外面板212之间并将二者连接一起使第一盒体210成一完整盒状;同理,第二外面板222为卡纸内托200处于关盒状态时第二盒体220的主要外观面,第二内面板223为卡纸内托2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盒体220的主要外观面,第二周向侧板221处于第二内面板223和第二外面板222之间并将二者连接一起使第二盒体220成一完整盒状。参照图3和图4,第一周向侧板211相对第一内面板213折叠成型,最外侧周向侧板与第一内面板213及第一外面板212为一体结构,其余周向侧板折叠到位后通过插舌插孔结构连接,如图3和图4中所示插舌C和插孔D;同理,第二周向侧板221相对第二内面板223折叠成型,最外侧周向侧板与第二内面板223及第二外面板222为一体结构,其余周向侧板折叠到位后通过插舌插孔结构连接,如图3和图4中所示插舌E和插孔F。
为进一步对电子产品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同时可以辅助固定电子产品,在第一内面板213上还形成有位于第一通孔215的周向内壁上的第一缓冲板216,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板216在第一内面板213上向第一外面板212所在侧翻折折叠成型。第一缓冲板216环绕第一通孔215的周向内壁一周,且相对第一内面板213向第一外面板212侧折叠成型,即处于第一凹槽214空间内,形成用于支撑电子产品的底座部分,可以固定电子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可对电子产品起到缓冲保护的效果。
第一内面板213上还可以形成位于第一通孔215的周向内壁上的第一止挡舌(图2中未示出),第一止挡舌朝向第二盒体220所在侧翻折折叠成型,即与第一缓冲板216的折压方向相反。第一止挡舌可沿第一凹槽214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则当电子产品在第一凹槽214内卡设到位时,第一止挡舌止挡电子产品,防止其脱离出第一凹槽214,提高产品固定可靠性。
第一内面板213上还形成有扣手位217,具体也位于第一通孔215处,以方便用户由此取出电子产品,如图2所示。
为进一步加强对电子产品的缓冲保护作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面板212为折叠成型的双层结构,参照图3和图4,其包括第一外层外面板212A和贴合在第一外层外面板212A内侧的第一内层外面板212B。第一外面板212通过采用双层结构,一方面增强了第一外面板212的厚度和强度,以进一步增强对电子产品的缓冲保护效果,另一方面,第一内层外面板212B和第一内面板213之间还可以夹设说明书和保修卡等资料,在方便卡纸内托200加工的基础上,增加其功能。
同理,为对电子产品配件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同时可以辅助固定配件,第二内面板223上还形成有位于第二通孔225的周向内壁上的第二缓冲板226,如图2所示,第二缓冲板226在第二内面板223上向第二外面板222所在侧翻折折叠成型。第二缓冲板226环绕第二通孔225的周向内壁一周,且相对第二内面板223向第二外面板222侧折叠成型,即处于第二凹槽224空间内,形成用于支撑产品配件的底座部分,可以固定产品配件,更为重要的是可对配件起到缓冲保护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第二内面板223上还形成位于第二通孔225的周向内壁上的第二止挡舌227,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止挡舌227朝向第一盒体210所在侧折叠成型,即与第二缓冲板226的折压方向相反。第二止挡舌227可沿第二凹槽224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则当电子产品在第二凹槽224内卡设到位时,第二止挡舌227止挡产品配件,防止其脱离出第二凹槽224,提高对产品配件的固定可靠性。
由于电子产品的配件中通常含有适配器,本实施例中在其中一第二缓冲板226上还设有与适配器插头的插口229,如图3和图4所示。
另外,为使卡纸内托200关闭时形成一个整体,在无需打开时不会散开,以确保内部电子产品及其配件的固定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盒体210和第二盒体220上形成有相互配合的插装结构,如图2所示,以在卡纸内托200关闭时将第一盒体210和第二盒体220连接为一体。具体地,插座结构包括设在第一盒体210上的插孔218和形成在第二盒体220上的插舌228,第一盒体210和第二盒体220对合使卡纸内托200关闭时,插舌228卡设在插孔217内,将第一盒体210和第二盒体220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卡纸内托200呈矩形,外盒体100为与卡纸内托200相适配的矩形筒状,外盒体100至少一端开放,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外盒体100为两端开放的矩形筒状,卡纸内托200沿如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插设在外盒体100内或由外盒体100内抽出。外盒体100可由一长方形卡纸遮挡成型,长方形卡纸的对合边可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环保性好。卡纸内托200的端部边沿上也可设置扣手位230,以方便其由外盒体100内抽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盒体和位于所述外盒体内部的卡纸内托,所述卡纸内托为一纸成型结构,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的一侧边缘部位与所述第二盒体的对应侧边缘部位连接为一体,使所述卡纸内托可通过翻转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盒体上形成有用于容置电子产品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朝向所述第二盒体;所述第二盒体上形成有用于容置电子产品配件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朝向所述第一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包括第一周向侧板、远离所述第二盒体的第一外面板和面向所述第二盒体的第一内面板,所述第一凹槽由形成在所述第一内面板上的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外面板围成;
所述第二盒体包括第二周向侧板、远离所述第一盒体的第二外面板和面向所述第一盒体的第二内面板,所述第二凹槽由形成在所述第二内面板上的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外面板围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面板上还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内壁上的第一缓冲板,且所述第一缓冲板朝向所述第一外面板所在侧翻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面板上还形成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内壁上的第一止挡舌,所述第一止挡舌朝向所述第二盒体所在侧翻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面板上还形成有扣手位,用于方便取出电子产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面板为折叠成型的双层结构,包括第一外层外面板和贴合在所述第一外层外面板内侧的第一内层外面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面板上还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内壁上的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朝向所述第二外面板所在侧翻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面板上还形成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内壁上的第二止挡舌,所述第二止挡舌朝向所述第一盒体所在侧翻折。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上形成有相互配合的插装结构,以在所述卡纸内托关闭时将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连接为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纸内托呈矩形,所述外盒体为与所述卡纸内托相适配的矩形筒状,其至少一端开放,所述卡纸内托插设在所述外盒体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99502.XU CN211309242U (zh) | 2019-12-19 | 2019-12-19 |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99502.XU CN211309242U (zh) | 2019-12-19 | 2019-12-19 |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09242U true CN211309242U (zh) | 2020-08-21 |
Family
ID=72065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99502.XU Active CN211309242U (zh) | 2019-12-19 | 2019-12-19 |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0924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10611A1 (zh) * | 2021-07-31 | 2023-02-09 | 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包装盒及纸板结构 |
US12116182B2 (en) | 2021-07-31 | 2024-10-15 | ShenZhen YUTO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 Packaging box and paperboard structure |
-
2019
- 2019-12-19 CN CN201922299502.XU patent/CN21130924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10611A1 (zh) * | 2021-07-31 | 2023-02-09 | 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包装盒及纸板结构 |
US12116182B2 (en) | 2021-07-31 | 2024-10-15 | ShenZhen YUTO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 Packaging box and paperboard structur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309242U (zh) |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 | |
US20180346234A1 (en) | Pack for consumer goods | |
US20100213099A1 (en) | Recloseable, folding container and blank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 |
US20210061513A1 (en) | Folding panel packaging with tab locks | |
CN210853521U (zh) | 包装盒 | |
RU2607763C2 (ru) | Упаковка для табачных изделий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упаковки | |
WO2016168981A1 (zh) | 包装盒 | |
TWM267211U (en) | Pack for smoking articles | |
CN205010735U (zh) | 包装展示盒 | |
CN213009181U (zh) | 一种折叠式礼品包装盒 | |
CN107651269A (zh) | 翻盖包装盒 | |
CN217023265U (zh) | 商品包装盒 | |
CN221189503U (zh) | 相机包装盒 | |
CN212314160U (zh) | 一种礼盒 | |
CN211055591U (zh) | 一种包装盒 | |
CN114671119B (zh) | 一种包装盒 | |
CN211845278U (zh) | 一种对开式新型手机包装盒 | |
CN218537524U (zh) | 包装盒 | |
CN209852766U (zh) | 一种产品包装内托和产品包装盒 | |
CN216806182U (zh) | 一种一体式环保头戴耳机盒 | |
CN220431021U (zh) | 包装盒以及包装套装 | |
CN218490403U (zh) | 一种免打开盒盖放置电源线的包装盒 | |
CN212172851U (zh) | 一种包装盒 | |
CN212448458U (zh) | 带内衬的翻盖快速卡扣的包装盒 | |
CN111183096A (zh) | 包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06 Address after: 233000 85 Shengli Road, bengshan mountain, Bengbu, Anhui Patentee after: Bengbu wild hill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4 Room 308, North Investment Street Service Center,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