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01148U - 一种新型揿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揿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01148U CN211301148U CN201921996558.4U CN201921996558U CN211301148U CN 211301148 U CN211301148 U CN 211301148U CN 201921996558 U CN201921996558 U CN 201921996558U CN 211301148 U CN211301148 U CN 2113011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 pressing
- pressing needle
- needles
- adhes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揿针,属于中医针灸医疗器械领域。它包括揿针本体和承载体,所述承载体包括胶布和粘结固定片;所述揿针本体的针尖穿过胶布后,揿针本体的针尾端通过粘结固定片固定于胶布的上表面,相应的胶布的内表面上。此新型揿针可以是一针单独使用,也可根据需要三针、五针或多针使用,承载体的外形不受限,揿针数量不受限。因揿针只及皮下,不会发生滞针、晕针、弯针等现象,是一种非常安全、方便、价廉的治疗产品,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揿针形态和治疗方法单一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针灸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揿针。
背景技术
揿针法,又称“埋针法”,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位对应的皮内作较长时间留针的一种方法。揿:用手按,顾名思义揿针就是用手按针,这是一种新型的皮内针。
皮内针由日本——赤羽幸兵首创于1950年,后中国医学家承淡安先生继承和创新了更加简便的揿针。皮内针中医针灸理论是建立在:通过治皮毛而起到抗病防病之功的十二皮部理论;通过刺激人体浅表部位,调节卫气,激发体外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卫气理论;通过“吸则纳针,无令气杵,静以久留”(《素问·离合真邪论》记载),达到候气、调气于气血调和目的的基础之上。
梅花针是在镵(chán)针基础上,经历代医家继承和创新的一种在人体皮肤上进行敲击而不伤害肌肉,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驱邪扶正的一种外治疗法。又因针后皮肤叩刺部位泛起的红晕形状颇似梅花,故称之为“梅花针疗法”。
“梅花针疗法”是建立在刺激“十二皮部”而达到治病目的的经络感传理论基础上;是建立在刺激神经中枢而引起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抑制及各种调节作用,使人体局部或整体达到良性调节效应,而达到治病的医学基础上;是通过“因理相关理论”,运用刺通驱使力来接通人体脉络,达到治疗疾病医学理论和实践基础上。
阿是穴——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载“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借验,故云阿是穴也。”意为用针之时未必一定要扎在穴位上。若有效的话,扎在合适的地方,如果能够达到效果的话就可以。这些特殊的痛点就称之为“阿是穴”。阿是穴理论是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临床上根据按压式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而予以临时认定。
经检索,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5106013A,公开日:2015.12.02,一种埋置即贴型揿针,具有由针体和针柄连成的揿针本体,所述针柄为平面内弯曲体,针柄外面贴覆有一外胶片,所述揿针本体对应于该外胶片中心处,所述针体上穿置有一内胶片,该内胶片面积大于针柄所述弯曲体相应面积并小于外胶片面积,该内胶片中心部分粘合于所述针柄的内面,内胶片外周部分粘合于所述外胶片,所述外胶片对应针体的一面贴覆有与外胶片相应的离型纸片,该离型纸片中心部被切除而具有中心孔,所述内胶片对应于该中心孔。该发明用作为针灸类医疗器械。其不足之处在于形态和治疗方法单一,只能逐支使用,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揿针形态和治疗方法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揿针。可以是一针单独使用,也可根据需要三针、五针或多针使用,从而丰富针灸治疗方法。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揿针,包括揿针本体和承载体,所述承载体包括胶布和粘结固定片;所述揿针本体的针尖穿过胶布后,揿针本体的针尾端通过粘结固定片固定于胶布的上表面,可以是一针单独使用,也可根据需要三针、五针或多针使用,承载体的外形不受限,揿针数量不受限。
优选地,揿针本体均匀设有若干个,针对不同症状程度选择揿针本体的数量,以提高其通用性;在胶布的内表面上,环绕揿针本体的周围可固定有药膏层,药膏层的设计,可让施针医生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施药,从而达到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因揿针及药膏层的药力只及皮下,不会发生滞针、晕针、弯针等现象,是一种非常安全、方便、价廉的治疗产品。
优选地,揿针本体分布为阵列式,每行和每列均设有1个及以上的揿针本体,从而达到揿针本体的针与针之间的协同作用效果。
优选地,承载体上分布的揿针本体为丛针,承载体的外形为圆形、方形或三角形等几何形体,针对不同的症状范围进行相应的选择,进一步提高其适用范围。
优选地,粘结固定片与胶布之间还设置有UV胶层,方便光照固定后形成一个整体,避免脱针。
优选地,胶布为无纺布,质轻价廉,使用方便。
优选地,揿针本体尾端为针头倒钩,针头倒钩通过UV胶层固定在胶布上,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多针多刺:现有的揿针是一针一刺,而本新型揿针可以一针一刺或多刺,产品型号和种类多样,方便患者按病理情况选择揿针和药膏的结合,达到一揿超效的治疗效果和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需要医生参与的情况下,24小时针灸;而且起效快:对一些疼痛性质的疾病,新型揿针能起到针到痛减之效,适当留针还可以预防疼痛发作;
(3)本实用新型在洗澡的时候也不会掉落固定效果好;而且安全、无痛:新型揿针只揿入皮下,不伤及皮下神经、血管、脏腑等组织;对于任何年龄、体质和惧针的患者均很容易接受和适用,易于推广;
(4)本实用新型的胶布采用无纺布,使得整体结构透气;
(5)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一贴一揿即可,只要按痛取穴,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影响正常生活和运动、旅行:因揿针只及皮下,不会发生滞针、晕针、弯针等现象,是一种非常安全、方便、价廉的治疗产品;
(6)本实用新型包装不受限,针将药膏带入体内,易吸收,面积部位较大可选择丛针,选择性大;
(7)本实用新型的揿针与药膏结合使用,为了更加满足现代人们快速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产品的携带方便,使用简单,普及运用的道理,将针和药完美的进行合成,患者只需将针膏直接贴在患症部位,简单方便;
(8)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一次性使用,避免了重复使用的多种不足,单独使用时在外观设计上充分考虑到无菌操作的需要,从揭开密封盖纸到针体埋入,操作中的每一步骤都能避免手指接触针体,针体与针帽结构牢固,留针过程中患者活动不受任何影响,具有使用安全,操作简便的特点;
(9)本实用新型的揿针上设有膏药,即形成针膏,针膏设计时为了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设计了多种形态的针膏以供选择,也可根据实际使用者的要求制作不同形态的针膏,针膏还可根据使用者实际需求制作,可用无药型膏药与短针搭配,也可用各类药用膏药与短针搭配,起到使药膏的药性更快的发挥药效的作用;
(10)本实用新型的短针比传统的针灸针短,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各类药膏组合在一起,变成针膏,短针单独使用时,刺入人体时,刺感极轻,犹如蚊子叮咬,刚刚埋入时针感不太明显,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和间断按压,逐渐产生酸、胀的感觉;几乎无痛,患者接受度很高,尤其适合对疼痛敏感的患者以及女性患者;
(11)本实用新型的针体长度在0.1mm~0.5mm(0.1-0.5mm,短的用在浅层皮肤上,长的用在深处皮肤上),直径从0.20~0.26mm不等(不受限制,只是影响效果和舒适度,浅层无痛觉,提高身体舒适度),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揿针本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揿针本体排布方式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揿针本体排布方式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揿针本体单排列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形九支揿针排布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形九支揿针排布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胶布;2、药膏层;3、粘结固定片;4、揿针本体;5、针头倒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3,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揿针,包括揿针本体4和承载体,所述承载体包括胶布1和粘结固定片3;所述揿针本体4的针尖穿过胶布1后,揿针本体4的针尾端通过粘结固定片3固定于胶布1的上表面,相应的胶布1的内表面上,环绕揿针本体4的周围固定有药膏层2。
本实施例的新型揿针,药膏层2的设计,可让施针医生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施药,从而达到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因揿针及药膏层2的药力只及皮下,不会发生滞针、晕针、弯针等现象,是一种非常安全、方便、价廉的治疗产品。在具体使用中,本实用新型的揿针本体4比传统的针灸针短,针体长度在0.1mm~0.5mm0.1-0.5mm,短的用在浅层皮肤上,长的用在深处皮肤上,直径从0.20~0.26mm不等(不受限制,只是影响效果和舒适度,浅层无痛觉,提高身体舒适度),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各类药膏层2组合在一起,变成针膏,短针单独使用时,刺入人体时,刺感极轻,犹如蚊子叮咬,刚刚埋入时针感不太明显,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和间断按压,逐渐产生酸、胀的感觉。几乎无痛,患者接受度很高,尤其适合对疼痛敏感的患者以及女性患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揿针,揿针本体4可以均匀设有若干个,针对不同症状程度选择揿针本体4的数量,以提高其通用性。甚至可以分布为阵列式,如图6所示,每行和每列均设有1个或1个以上的揿针本体4,从而达到揿针本体4的针与针之间的协同作用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揿针,承载体上分布的揿针本体4可以为丛针,承载体的外形可以为圆形、方形或三角形等几何形体,针将药膏带入体内,易吸收,面积部位较大时选择丛针,选择性大;针对不同的症状范围进行相应的选择,进一步提高其适用范围,如图4-5所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揿针,粘结固定片3与胶布1之间还设置有UV胶层,方便光照固定后形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避免脱针。使用者在使用时,直接将揿针贴服在身体的表皮上即可,方便快捷。胶布1可以为无纺布,质轻价廉,使用方便。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揿针,揿针本体4尾端为针头倒钩5,针头倒钩5通过UV胶层固定在胶布1上,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不影响正常生活和运动、旅行,甚至洗澡:因揿针只及皮下,不会发生滞针、晕针、弯针等现象,是一种非常安全、方便、价廉的治疗产品。揿针与药膏结合使用,为了更加满足现代人们快速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产品的携带方便,使用简单,普及运用的道理,将针和药完美的进行合成,患者只需将针膏直接贴在患症部位,简单方便;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揿针,胶布1和药膏层2可以做单针包装也可多针结合包装,不拘于形式,可做成方形,圆形,异形均可,如图4-8所示;图4为圆形包装,从左到右分别为单支圆形包装,两支圆形包装、三支圆形包装、四支圆形包装、五支圆形包装、六支圆形包装和七支圆形包装;图5为方形包装,从左到右分别为单支方形包装,两支方形包装、三支方形包装、四支方形包装、五支方形包装、六支方形包装和七支方形包装;图6为长条形六支包装;图7为圆形九支包装;图8为方形九支包装。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揿针,是一次性使用,避免了重复使用的多种不足,单独使用时在外观设计上充分考虑到无菌操作的需要,从揭开密封盖纸到针体埋入,操作中的每一步骤都能避免手指接触针体,针体与针帽结构牢固,留针过程中患者活动不受任何影响,具有使用安全,操作简便的特点。
与药膏层结合使用,为了更加满足现代人们快速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产品的携带方便,使用简单,普及运用的道理,将针和药完美的进行合成。患者只需将揿针直接贴在患症部位,简单方便。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揿针,包括揿针本体(4)和承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包括胶布(1)和粘结固定片(3);所述揿针本体(4)的针尖穿过胶布(1)后,揿针本体(4)的针尾端通过粘结固定片(3)固定于胶布(1)的上表面,所述揿针本体(4)均匀设有若干个;相应的胶布(1)的内表面上,环绕揿针本体(4)的周围固定有药膏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揿针本体(4)分布为阵列式,每行和每列均设有1个及以上的揿针本体(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上分布的揿针本体(4)为丛针,承载体的外形为圆形、方形或三角形等几何形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固定片(3)与胶布(1)之间还设置有UV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布(1)为无纺布。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揿针本体(4)尾端为针头倒钩(5),针头倒钩(5)通过UV胶层固定在胶布(1)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96558.4U CN211301148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新型揿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96558.4U CN211301148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新型揿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01148U true CN211301148U (zh) | 2020-08-21 |
Family
ID=72052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9655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01148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新型揿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01148U (zh) |
-
2019
- 2019-11-18 CN CN201921996558.4U patent/CN21130114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70071825A1 (en) | Meridian bending needling method and filiform merge cluster needle device | |
CN201609569U (zh) | 手指肌力恢复套 | |
CN203677369U (zh) | 一种保健眼罩 | |
CN211301148U (zh) | 一种新型揿针 | |
CN211326798U (zh) | 一种中医穴位经络按摩刺激贴 | |
CN206026636U (zh) | 一种新型推拿按摩手套 | |
CN206198284U (zh) | 一种揿针 | |
CN209827513U (zh) | 一种中药外敷用的促吸收按摩装置 | |
CN2905098Y (zh) | 一种生物电药物贴片 | |
CN2662899Y (zh) | 梅花丛针贴 | |
CN204092615U (zh) | 一种止痛敷贴 | |
CN108210314A (zh) | 一种保健用艾灸披肩 | |
CN203524960U (zh) | 一种熏蒸型睑板腺按摩器 | |
CN221932811U (zh) | 一种一次性穴位刺激助眠贴 | |
CN220002365U (zh) | 一种改良式揿针固定结构 | |
CN202052208U (zh) | 磁性穴道刺激装置 | |
CN208113990U (zh) | 石墨烯足部保健袜 | |
CN207444385U (zh) | 一种具有保健理疗功能的鞋垫 | |
CN104922791A (zh) | 无创针灸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219835854U (zh) | 一种药贴揿针 | |
CN205948034U (zh) | 颈椎咽喉天灸治疗装置 | |
CN212187117U (zh) | 一种穴位按摩护臂 | |
CN202960893U (zh) | 用于复方治疗仪的热效应中药治疗垫 | |
CN204814827U (zh) | 一种随行回春暖宫温灸带 | |
CN212038245U (zh) | 一种针灸治疗保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