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70631U - 一种胶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胶囊内窥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70631U CN211270631U CN201922017854.1U CN201922017854U CN211270631U CN 211270631 U CN211270631 U CN 211270631U CN 201922017854 U CN201922017854 U CN 201922017854U CN 211270631 U CN211270631 U CN 2112706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sule endoscope
- negative pressure
- thin hose
- pressure generating
- genera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775 capsu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2
- 210000003238 esophagus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59 clinical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035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67880 Hirundin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64 cross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39 end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813 small intesti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784 stomac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胶囊内窥镜,包括胶囊内窥镜本体,吸贴面(4),细软管(5),负压产生装置(6)及密封塞(7),吸贴面(4)呈球面张开状吸贴在胶囊内窥镜本体的尾部,细软管(5)的一端与吸贴面(4)连接,细软管(5)的另一端与负压产生装置(6)连接。检查时先将细软管(5)与负压产生装置(6)的气嘴(61)套接,再将细软管(5)另一端的吸贴面(4)紧贴胶囊内窥镜本体的尾部,用力捏扁负压产生装置(6),负压产生装置(6)由于自身的弹性,在恢复形变时产生负压,负压使吸贴面(4)与胶囊内窥镜本体尾部牢固吸贴,当受检者吞服胶囊内窥镜后,通过拉动胶囊内窥镜尾部的细软管(5),控制胶囊内窥镜在食道中的位置,以达到完整的拍摄食道图像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可用于消化道检查的胶囊内窥镜。
背景技术
胶囊内窥镜日渐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诊断,胶囊内窥镜通过受检者以口服的方式进入人体体内,通过摄像组件近距离拍摄体内组织的状况,并将拍摄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到外部的图像接收装置,图像接收装置将图像数据接收并显示在显示设备上,便于进行临床诊断,从而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检查所具有的耐受性差的问题,减轻患者的临床痛苦。
虽然胶囊内窥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交叉污染、不影响受检者正常工作等优点,对受检者具有更好的受检体验,但是,胶囊内窥镜在针对食道部分的检查时,由于胶囊内窥镜通过食道的时间非常短,通常只有不足一秒钟或几秒钟,且通过的速度非常快,胶囊内窥镜能够拍摄到的图像非常有限和模糊,从而导致无法对食道进行很好的检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通过提高拍摄帧率或增加摄像头的方式,增加食道拍摄的图像,但仍然无法解决胶囊内窥镜通过食道速度快,导致图像模糊和不可控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便于控制胶囊内窥镜通过食道的速度,便于拍摄食道清晰图像的胶囊内窥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控制胶囊内窥镜通过食道的速度,便于拍摄食道清晰图像的胶囊内窥镜,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胶囊内窥镜,包括胶囊内窥镜本体,还包括吸贴面(4),细软管(5),负压产生装置(6)及密封塞(7),吸贴面(4)呈球面张开状吸贴在胶囊内窥镜本体的尾部,细软管(5)的一端与吸贴面(4)连接,细软管(5)的另一端与负压产生装置(6)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吸贴面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中心圆孔,中心圆孔与细软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负压产生装置两端分别设置有气嘴和密封塞,气嘴与细软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细软管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吸贴面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细软管的直径小于4mm。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胶囊内窥镜,可以有效控制胶囊内窥镜在食道检查中的位置,便于拍摄清晰的图像,方便分析影像结果,同时提升了受检者的耐受度,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胶囊内窥镜的组成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胶囊内窥镜的吸贴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胶囊内窥镜的细软管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胶囊内窥镜的负压产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号名称:1、胶囊透明罩; 2、光学镜头单元;3、胶囊外壳;4、吸贴面;5、细软管;6、负压产生装置;7、密封塞;41、中心圆孔;51、管口;61、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胶囊内窥镜由胶囊透明罩1,光学镜头单元2,胶囊外壳3,吸贴面4,细软管5,负压产生装置6及密封塞7组成。胶囊透明罩1、光学镜头单元2及胶囊外壳3共同组成胶囊内窥镜本体,光学镜头单元2位于胶囊透明罩1,便于拍摄体内影像并借由无线射频网络传输至外部数据接收装置(图1中未示出),胶囊透明罩1与胶囊外壳3紧密配合,形成密封空间,吸贴面4与细软管5的一端连接,细软管5的另一端与负压产生装置6的气嘴61连接。
请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胶囊内窥镜的吸贴面示意图,吸贴面4为圆形、轻薄的柔性材料,例如硅胶材料,其中心部位设置有中心圆孔41,吸贴面成球面张开状包裹住胶囊内窥镜本体的尾部,便于负压产生装置6的空气通过细软管5和中心圆孔41进行传输。
请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胶囊内窥镜的细软管结构示意图,细软管5的端部位置为管口51,管口51的尺寸与中心圆孔41的尺寸配合,达到紧密配合的目的,管口51的直径小于4mm,细软管5可以采用硅胶等人体耐受度较好的材料制成。
请参考图4:本实用新型胶囊内窥镜的负压产生装置结构示意图,负压产生装置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塞7及气嘴61,气嘴61的前端较细,后端较粗,便于紧固连接细软管5,负压产生装置6采用高弹性材料制成。
在利用本实用新型胶囊内窥镜进行检查前,先将细软管5与负压产生装置6的气嘴61套接,再将细软管5另一端的吸贴面4紧贴胶囊的尾部,用力捏扁负压产生装置6,负压产生装置6由于自身的弹性,在恢复形变时产生负压,负压使吸贴面4与胶囊内窥镜尾部牢固吸贴,达到连接胶囊内窥镜的目的。当受检者吞服胶囊内窥镜后,胶囊内窥镜进入食道,通过拉动胶囊内窥镜尾部的细软管5,控制胶囊内窥镜在食道中的位置,以达到完整的拍摄食道图像的目的。由于细软管5采用细且柔软的材料,对食道刺激较小,减轻了受检者的痛苦。
当检查完食道后,将负压产生装置后端的密封塞7拔掉,负压产生装置6与外界联通,负压消失,胶囊内窥镜由于失去负压的吸力,与吸贴面自动脱落,从而使胶囊内窥镜进入胃或小肠中继续其他消化道部位的检查,最后再握住负压产生装置将吸贴面和细软管拉出食道,将细软管从负压产生装置的气嘴上拔掉,细软管和吸贴面作为一次医疗耗材丢弃,而气嘴则可以消毒后重复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胶囊内窥镜,包括胶囊内窥镜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贴面(4),细软管(5),负压产生装置(6)及密封塞(7),吸贴面(4)呈球面张开状吸贴在胶囊内窥镜本体的尾部,细软管(5)的一端与吸贴面(4)连接,细软管(5)的另一端与负压产生装置(6)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贴面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中心圆孔,中心圆孔与细软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产生装置两端分别设置有气嘴和密封塞,气嘴与细软管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软管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贴面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软管的直径小于4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17854.1U CN211270631U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一种胶囊内窥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17854.1U CN211270631U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一种胶囊内窥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70631U true CN211270631U (zh) | 2020-08-18 |
Family
ID=72026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017854.1U Active CN211270631U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一种胶囊内窥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7063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25151A (zh) * | 2021-01-26 | 2021-06-08 | 江苏弘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熟食加工用传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2019
- 2019-11-21 CN CN201922017854.1U patent/CN21127063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25151A (zh) * | 2021-01-26 | 2021-06-08 | 江苏弘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熟食加工用传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2925151B (zh) * | 2021-01-26 | 2022-02-11 | 山东优越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熟食加工用传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45755B (zh) | 一种改进的可视气管插管 | |
WO2019153945A1 (zh) | 一种改进的可视气管插管 | |
CN101536895A (zh) | 胶囊内镜自动调焦系统 | |
CN105725955A (zh) | 一种可连接智能移动设备的枪式内窥镜系统 | |
CN110151110A (zh) | 可固定式胃出血监测胶囊内窥镜及胃出血实时监测系统 | |
CN111330128A (zh) | 一种一次性无线可视给药吸引型气管插管 | |
CN211270631U (zh) | 一种胶囊内窥镜 | |
CN109744990A (zh) | 一种多功能西医内科用胃镜 | |
CN211213070U (zh) | 一种用于咽喉胃部的管道型可用药透视镜 | |
CN114376498A (zh) | 可分离式胶囊内镜观察食管用辅助器 | |
CN205597881U (zh) | 一种可连接智能移动设备的枪式内窥镜系统 | |
CN105212883B (zh) | 一种食道内窥镜取样器 | |
CN113317752A (zh) | 内窥镜套以及双腔镜套 | |
CN211796355U (zh) | 可固定式胃出血监测胶囊内窥镜及胃出血实时监测系统 | |
CN209285461U (zh) | 一种新型食道内窥镜 | |
CN216020956U (zh) | 一种胶囊内镜辅助器械 | |
CN213963304U (zh) | 内窥镜套以及双腔镜套 | |
CN216257011U (zh) | 具有防护套结构的气管插管内窥镜设备 | |
CN205197943U (zh) | 一种新型的食道内窥镜取样器 | |
CN204910437U (zh) | 小肠双对比造影导管 | |
CN211299895U (zh) | 一种方便观察的电子喉镜 | |
CN211213047U (zh) | 一次性可视软性喉镜保护套 | |
CN217488621U (zh) | 一种辅助内镜吸引的装置 | |
CN207492750U (zh) | 一种一次性可视胃肠管 | |
CN220423869U (zh) | 一种小肠ct仿真内镜检查导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