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65397U - 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65397U CN211265397U CN202020135469.7U CN202020135469U CN211265397U CN 211265397 U CN211265397 U CN 211265397U CN 202020135469 U CN202020135469 U CN 202020135469U CN 211265397 U CN211265397 U CN 2112653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reaker
- button
- reset button
- housing
- res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解决了现有漏电断路器的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安装麻烦,空间浪费大的问题。它包括壳体、触头支架、动触头、脱扣系统、用于测试断路器漏电保护功能的试验按钮和用于断路器漏电跳闸状态下复位的复位按钮,所述的动触头设于触头支架上并由触头支架带动其运动,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安装板,所述的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均设于安装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板的设置,使得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可以一体式装配,结构简单、紧凑,零部件少,装配时不会相互干涉,装配方便,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动作可靠,产品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与低压断路器。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目前,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电的产生、输送、使用中,配电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配电系统包括变压器和各种高低压电器设备,低压断路器则是一种使用量大面广的电器。
漏电断路器(Residual Current Circuit Breaker),电路中漏电电流超过预定值时能自动动作的开关。常用的漏电断路器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类,而电流型又分为电磁型和电子型两种。漏电断路器一般由触头系统、灭弧系统、操作机构、脱扣系统、外壳等构成。当短路时,大电流(一般10至12倍)产生的磁场克服反力弹簧,脱扣器拉动操作机构动作,开关瞬时跳闸。当过载时,电流变大,发热量加剧,双金属片变形到一定程度推动机构动作(电流越大,动作时间越短)。有电子型的,使用互感器采集各相电流大小,与设定值比较,当电流异常时微处理器发出信号,使电子脱扣器带动操作机构动作。漏电断路器通常需要设置试验按钮(测试按钮)用于测量断路器的漏电保护性能,通常也需要设置(复位按钮)进行漏电脱扣后的复位,但是现有的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都是单独独立安装于壳体上,结构较为复杂,且在触头系统和安装支架处,安装时会相互影响,使得产品的零部件安装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漏电断路器的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安装麻烦,空间浪费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包括壳体、触头支架、动触头、脱扣系统、用于测试断路器漏电保护功能的试验按钮和用于断路器漏电跳闸状态下复位的复位按钮,所述的动触头设于触头支架上并由触头支架带动其运动,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安装板,所述的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均设于安装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试验按钮凸出壳体外,所述的复位按钮在断路器处于漏电跳闸状态下凸出壳体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的安装板设于触头支架与第二壳体内壁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安装板固定于第二壳体上,所述的安装板与第二壳体内壁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试验按钮、复位按钮的容置空间,所述的安装板上设有与第二壳体内壁相适配的定位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安装板和/或第二壳体上设有用于容置试验按钮、复位按钮的导向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壳体上设有铰接轴,所述的铰接轴上设有联锁件,所述的联锁件具有安装时与复位按钮相卡联锁的第一位置和漏电脱扣时解锁复位按钮的第二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壳体上设有限位件,所述的复位按钮上设有复位件,所述的复位件一端与复位按钮内壁相抵,另一端与限位件相抵,所的复位按钮上设有与复位件相适配的限位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的第二连接件具有与第一连接件相分离的第一状态和由试验按钮带动与第一连接件相贴合导通使得脱扣系统动作脱扣的第二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壳体上设有固定轴,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包括用于接线的连接部和与固定轴相适配的环形套,所述的环形套上设有弹性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壳体上设有定位轴和定位件,所述的定位轴和定位件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第二连接件的容置槽,所述的容置槽呈倒置的“L”型或倒置的“J”型,所述的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于试验按钮的下方,所述的试验按钮上设有用于按压第二连接件的按压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板的设置,使得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可以一体式装配,结构简单、紧凑,零部件少,装配时不会相互干涉,装配方便,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动作可靠,产品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去掉第一壳体11和安装板7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2中第二壳体1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2中脱扣系统4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7另一方向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附图2中试验按钮5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附图8中复位按钮6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附图7中安装板7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21、插孔;122、铰接轴;123、限位件;124、固定轴;125、定位轴;126、定位件;127、容置槽;13、第一连接件;131、连接部;132、环形套;133、弹性缺口;14、第二连接件;2、触头支架;3、动触头;4、脱扣系统;5、试验按钮;51、按压轴;52、凸耳;6、复位按钮;61、限位板;62、联锁孔;63、复位缺口;7、安装板;71、安装件;72、定位板;73、导向缺口;74、安装限位部;8、联锁件;9、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结合图2-11所示,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包括壳体1、触头支架2、动触头3、脱扣系统4、用于测试断路器漏电保护功能的试验按钮5和用于断路器漏电跳闸状态下复位的复位按钮6,所述的动触头3设于触头支架2上并由触头支架2带动其运动,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安装板7,所述的试验按钮5和复位按钮6均设于安装板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板的设置,使得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可以一体式装配,结构简单、紧凑,零部件少,装配时不会相互干涉,装配方便,试验按钮和复位按钮动作可靠,产品使用寿命长。具体的说,所述的安装板可以固定于第一壳体上也可以固定于第二壳体上。
所述的试验按钮5凸出壳体1外,所述的复位按钮6在断路器处于漏电跳闸状态下凸出壳体1外。试验按钮凸出壳体外,便于用户操作测试,便于分断断路器。复位按钮与联锁件相互配合,避免在复位按钮凸出的情况下操作合闸,防止用户在故障未排除时合闸;同时能提醒用户,电路中发生了漏电,如果不是因为漏电跳闸,复位按钮是不会凸出。
所述的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的安装板7设于触头支架2与第二壳体12内壁之间。这样的结构使得测试按钮、复位按钮与触头支架、触头系统互不影响,装配时不会干涉,便于产品装配,且可以将测试按钮、复位按钮通过安装板安装,实现一体式安装。安装板靠近触头支架一侧相对平整,便于触头支架的转动,不会影响产品的安装及分断性能,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所述的安装板7固定于第二壳体12上,所述的安装板7与第二壳体12内壁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试验按钮5、复位按钮6的容置空间,所述的安装板7上设有与第二壳体12内壁相适配的定位板72。安装板与第二壳体的内壁相互配合形成容置空间,对复位按钮和试验按钮进行一定的保护,使得测试按钮、复位按钮与触头支架、触头系统互不影响,试验按钮及用于测试漏电保护功能的连接件均设于容置空间内,安全性更高。具体的说,所述的安装板可以通过插接、卡接、扣接,过盈配合等方式实现安装板与第二壳体的固定,安装板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件实现安装板固定于第二壳体上。更具体的说,安装板通过插接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当然可以是安装板插到第二壳体的孔内上,也可以第二壳体上伸出插接轴插入安装板的孔上,也可以是通过安装板和第二壳体通过第三个部件插入形成插接配合。更具体的说,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设有插孔121,所述的安装板7上设有与插孔121相适配的安装件71,所述的安装板7与第二壳体12内壁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试验按钮5、复位按钮6的容置空间。当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安装板也可以固定于第一壳体上,固定于第一壳体内壁的安装板与第二壳体内壁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试验按钮5、复位按钮6的容置空间。更具体的说,所述的安装板固定于第一壳体内壁上的连接方式可以与上述安装板固定于第二壳体内壁上的连接方式相同或相类似。
所述的安装板7和/或第二壳体12上设有用于容置试验按钮5、复位按钮6的导向缺口73。导向缺口的设置使得试验按钮、复位按钮运行时更平稳,能快速可靠复位,
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设有铰接轴122,所述的铰接轴122上设有联锁件8,所述的联锁件8具有安装时与复位按钮6相卡联锁的第一位置和漏电脱扣时解锁复位按钮6的第二位置。具体的说,所述的联锁件8处于第一位置一端卡入复位按钮6内,另一端与脱扣系统4相连接,更具体的说,复位按钮上设有联锁孔62,所述的联锁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卡入联锁孔内联锁,所述的联锁件处于第二位置时转动解锁,此时复位按钮在复位件(弹簧)的带动上凸出壳体外。为了便于联锁件转动卡入联锁孔,所述的联锁孔处可以设置斜面导向,便于可靠按压,使得联锁件重新与复位按钮联锁。
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设有限位件123,所述的复位按钮6上设有复位件9,所述的复位件9一端与复位按钮6内壁相抵,另一端与限位件123相抵,所的复位按钮6上设有与限位件123相适配的限位板61。具体的说,所述的复位按钮上设有复位缺口63,所述的复位件设于复位缺口内,更具体的说,所述的限位件也设于复位缺口内,更具体的说,所述的限位件呈倒置的“L”字形或者“一”字形设置,“一”字形的限位件便于复位按钮的安装及复位件的安装。倒置的“L”字形限位件不但便于复位件的安装,对复位按钮的运动还能起到导向的作用。限位板能对复位按钮凸出壳体外的距离进行限位。具体的说,安装板上设有安装限位部74,所述的限位板设于限位件与安装限位部之间,作用对复位按钮的导向限位更可靠,从而使得产品复位可靠,便于可靠带动联锁件动作。
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设有第一连接件13和第二连接件14,所述的第二连接件14具有与第一连接件13相分离的第一状态和由试验按钮5带动与第一连接件13相贴合导通使得脱扣系统4动作脱扣的第二状态。具体的说,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导电件,所述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分别和零序互感器相连接,当实验按钮按下时,试验按钮能带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接触,使得零序互感器产生脱扣信号,从而使得脱扣系统动作实现(零序互感器带动脱扣系统动作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使得本产品可以进行漏电保护功能的测试。试验按钮可以由第二连接件带动其复位。
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设有固定轴124,所述的第一连接件13包括用于接线的连接部131和与固定轴124相适配的环形套132,所述的环形套132上设有弹性缺口133。弹性缺口的设置便于第一连接件的安装,连接部的设置便于接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可以采用导电材料一体成型。
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设有定位轴125和定位件126,所述的定位轴125和定位件126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第二连接件14的容置槽127,所述的容置槽127呈倒置的“L”型或倒置的“J”型,所述的第二连接件14的一端设于试验按钮5的下方,所述的试验按钮5上设有用于按压第二连接件14的按压轴51。这样的结构便于第二连接件的安装,同时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提供试验按钮的回复力,第二连接件设于试验按钮的下方,便于试验按钮按压。按压轴的设置便于可靠按压第二连接件,按压可靠,安全性能更高。所述的试验按钮上设有凸耳52,凸耳的设置对可以对试验按钮进行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触头支架(2)、动触头(3)、脱扣系统(4)、用于测试断路器漏电保护功能的试验按钮(5)和用于断路器漏电跳闸状态下复位的复位按钮(6),所述的动触头(3)设于触头支架(2)上并由触头支架(2)带动其运动,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安装板(7),所述的试验按钮(5)和复位按钮(6)均设于安装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验按钮(5)凸出壳体(1)外,所述的复位按钮(6)在断路器处于漏电跳闸状态下凸出壳体(1)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的安装板(7)设于触头支架(2)与第二壳体(12)内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7)固定于第二壳体(12)上,所述的安装板(7)与第二壳体(12)内壁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试验按钮(5)、复位按钮(6)的容置空间,所述的安装板(7)上设有与第二壳体(12)内壁相适配的定位板(7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7)和/或第二壳体(12)上设有用于容置试验按钮(5)、复位按钮(6)的导向缺口(7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设有铰接轴(122),所述的铰接轴(122)上设有联锁件(8),所述的联锁件(8)具有安装时与复位按钮(6)相卡联锁的第一位置和漏电脱扣时解锁复位按钮(6)的第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设有限位件(123),所述的复位按钮(6)上设有复位件(9),所述的复位件(9)一端与复位按钮(6)内壁相抵,另一端与限位件(123)相抵,所的复位按钮(6)上设有与限位件(123)相适配的限位板(61)。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设有第一连接件(13)和第二连接件(14),所述的第二连接件(14)具有与第一连接件(13)相分离的第一状态和由试验按钮(5)带动与第一连接件(13)相贴合导通使得脱扣系统(4)动作脱扣的第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设有固定轴(124),所述的第一连接件(13)包括用于接线的连接部(131)和与固定轴(124)相适配的环形套(132),所述的环形套(132)上设有弹性缺口(13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设有定位轴(125)和定位件(126),所述的定位轴(125)和定位件(126)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容置第二连接件(14)的容置槽(127),所述的容置槽(127)呈倒置的“L”型或倒置的“J”型,所述的第二连接件(14)的一端设于试验按钮(5)的下方,所述的试验按钮(5)上设有用于按压第二连接件(14)的按压轴(5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35469.7U CN211265397U (zh) | 2020-01-21 | 2020-01-21 | 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35469.7U CN211265397U (zh) | 2020-01-21 | 2020-01-21 | 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65397U true CN211265397U (zh) | 2020-08-14 |
Family
ID=71961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35469.7U Active CN211265397U (zh) | 2020-01-21 | 2020-01-21 | 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6539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28628A (zh) * | 2020-01-21 | 2020-05-08 |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
-
2020
- 2020-01-21 CN CN202020135469.7U patent/CN21126539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28628A (zh) * | 2020-01-21 | 2020-05-08 |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
CN111128628B (zh) * | 2020-01-21 | 2024-12-06 |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86626B (zh) | 小型断路器 | |
EP2355121B1 (en) | Circuit breaker having trip cause indicating mechanism | |
EP3026765B1 (en) | Withdrawal interlock device of vacuum circuit breaker | |
CN113035661B (zh) | 漏电断路器 | |
EP2015336A1 (en) | Air circuit breaker with mechanical trip indicating mechanism | |
EP2492944B1 (en) | Circuit breaker | |
KR900006145B1 (ko) | 상호교환가능한 전자개폐스위치장치 | |
CN112908791A (zh) | 一种智能断路器 | |
WO1995032515A1 (en) | Electronic trip assembly for high ampere-rated circuit breaker | |
CN211265397U (zh) | 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 |
CN118263069A (zh) | 一种塑壳断路器模块化安装结构 | |
CN101958212A (zh) | 插座式剩余电流断路器 | |
CN111128628B (zh) | 一种结构紧凑的漏电断路器 | |
KR101728759B1 (ko) | 과전류 보호버튼이 구비된 소형 배선용 차단기 | |
CN211788788U (zh) | 一种故障电弧保护断路器的带脱扣器的附加模块 | |
RU2461906C1 (ru) | Миниатюрный защитный выключатель | |
CN214505400U (zh) | 一种小型断路器 | |
CN214956668U (zh) | 一种小型断路器 | |
CN205645717U (zh) | 断路器用电子式控制器及断路器 | |
CN209880509U (zh) | 一种具有快速推入连接及防带电热插拨机构的断路器 | |
CN218456051U (zh) | 漏电脱扣机构、漏电保护模块和断路器 | |
CN105679616A (zh) | 断路器用电子式控制器及断路器 | |
CN219800774U (zh) | 一种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及充电桩 | |
CN218957663U (zh) | 一种塑壳断路器模块化安装结构 | |
CN214505410U (zh) | 一种小型断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