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44158U - 一种轮椅扶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椅扶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44158U CN211244158U CN201922376293.4U CN201922376293U CN211244158U CN 211244158 U CN211244158 U CN 211244158U CN 201922376293 U CN201922376293 U CN 201922376293U CN 211244158 U CN211244158 U CN 2112441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plate
- supporting
- wheelchair
- support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08000006011 Strok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2310 elbow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2615 epidermi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20852 Hyperton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3204 Joint disloc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5392 Spa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245 forear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2661 Dyskines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9468 Hemipleg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7101 Muscle Cramp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013 brain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14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5474 group of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323 shoulder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8 spas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8417 spastic hemipleg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椅扶手,包括:横梁,用于横向安装于轮椅的底部,横梁的长度方向上依次加工有若干个螺栓孔;伸缩支撑杆,包括固定板、杆一和杆二,杆一套于杆二内部,杆一和杆二的不同高度处均加工有通孔,用螺栓将不同位置处的通孔连接,实现伸缩支撑杆的长度的调节;固定板设置于伸缩支撑杆的一端,固定板上加工有至少两个通孔,通过螺栓将固定板固定于横梁上;卡箍,安装于伸缩支撑杆的另一端;托板,其底部设置有底座,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伸入卡箍,可拆卸地安装于卡箍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椅扶手。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至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临床症状为头晕头痛、肢麻、吐字不清、半身不遂等。
当患者中风后,早期在坐或站而抗重力时,会发生肩关节半脱位,使得患臂在体侧悬挂时间过久,会有下坠感和疼痛感。这种疼痛感可以在上肢被动上举或把患肢支持在身前的桌子上时立即缓解。
患者中风后,住院期间需要经常性地排队检查和排队康复性治疗,在检查和康复性治疗过程中,患者无法自己行走,只能依靠轮椅。所以,患者在轮椅上的时间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坐轮椅时,患者可以将手臂放于轮椅的扶手上,以缓解疼痛感和肩关节半脱位情况。现有的轮椅扶手无法调节,且医院中轮椅的大小都基本相同,而患者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患者体型偏大或体型偏小时,都会影响舒适感,进而对康复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在脑卒中痉挛期,肌张力逐渐增高而表现为痉挛性偏瘫,同时会伴有异常运动模式的出现,如,上肢的屈肌比伸肌重,导致患者无法将患肢放置在轮椅的扶手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椅扶手。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轮椅扶手,包括:
横梁,用于横向安装于轮椅的底部,横梁的长度方向上依次加工有若干个螺栓孔;
伸缩支撑杆,包括固定板、杆一和杆二,杆一套于杆二内部,杆一和杆二的不同高度处均加工有通孔,用螺栓将不同位置处的通孔连接,实现伸缩支撑杆的长度的调节;固定板设置于伸缩支撑杆的一端,固定板上加工有至少两个通孔,通过螺栓将固定板固定于横梁上;
卡箍,安装于伸缩支撑杆的另一端;
托板,其底部设置有底座,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伸入卡箍,可拆卸地安装于卡箍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横梁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可以将伸缩支撑杆的固定板安装于横梁的不同位置的螺栓孔上,进而调节扶手与轮椅本体的相对位置,以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
伸缩支撑杆的设置,使得轮椅扶手的高度可调,以适应不同高度患者的使用要求。
轮椅的体积较小,而脑卒中患者的身体较为笨重,所以坐上轮椅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困难。托板通过旋转轴安装在卡箍内,使用时,可以先将卡箍松开,将托板旋转,以减少托板对患者的阻碍作用,等患者坐上轮椅后,再将托板旋转至水平位置,紧固卡箍即可实现固定。使得患者坐上轮椅的过程更为轻松。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椅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板的底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托板,2、卡箍,3、杆一,4、孔一,5、杆二,6、螺栓孔二,7、第一螺栓,8、横梁,9、固定板,10、孔三,11、第二螺栓,12、旋转轴,13、槽体,14、手部支撑段,15、第一挡板,16、肘部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一种轮椅扶手,包括:
横梁,用于横向安装于轮椅的底部,横梁的长度方向上依次加工有若干个螺栓孔;
伸缩支撑杆,包括固定板、杆一和杆二,杆一套于杆二内部,杆一和杆二的不同高度处均加工有通孔,用螺栓将不同位置处的通孔连接,实现伸缩支撑杆的长度的调节;固定板设置于伸缩支撑杆的一端,固定板上加工有至少两个通孔,通过螺栓将固定板固定于横梁上;
卡箍,安装于伸缩支撑杆的另一端;
托板,其底部设置有底座,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伸入卡箍,可拆卸地安装于卡箍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箍的中轴线与横梁垂直。使得旋转轴从内侧向外插入卡箍,或从外向内侧插入卡箍(此处的“内”是指轮椅本体的一侧,“外”是指远离轮椅本体的一侧),进而调整了托板相对于轮椅本体的位置,即调整了两个轮椅扶手之间的间距,以提高不同胖瘦患者使用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卡箍采用螺栓进行紧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板的底部设置有2-4个并列槽体,槽体与托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每个槽体的槽口为缩口结构,槽体内放置有螺帽,螺帽可沿槽体滑动;
底座上设置有通孔,螺栓穿过底座上的通孔,与槽体内的螺帽配合,将底座固定在托板底部。
由于螺帽可沿槽体滑动,进而可以将底座固定在托板底部的不同位置处,再将底座的旋转轴安装在卡箍内时,可以实现将托板的安装位置前后调整。
还可以将底座与托板底部的不同槽体配合,进而可以调节轮椅的两个扶手之间的间距,以提高不同胖瘦患者使用的舒适性。
螺帽的外沿一般为六边形,可以将槽体的内部宽度设计为比螺帽的宽度稍大,使其仅可以沿槽体滑动,而无法在槽体内旋转,进而有利于螺栓的旋入。
槽体的槽口为缩口结构,可以对螺帽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螺帽从槽体中滑出。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包括支撑体和连接体,支撑体由柔性材料制成,连接体由刚性材料制成,槽体设置于连接体上,贯穿连接体设置,支撑体包覆于连接体上,且可将槽体的侧向开口封闭。
加工时,可以将螺帽通过槽体的侧向开口放入槽体内部,支撑体可以将槽体的侧向开口封闭,进而将螺帽限位于槽体内部。
支撑体由柔性材料制成,如,可以为包括由皮革、布类制备的表皮以及填充于表皮内的填充物等,填充物可以为海绵等柔性物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板为平板型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板包括本体、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设置于托板本体的中部的两侧。用于与患者的上肢的小臂进行限位,防止患者的手臂从轮椅扶手上滑脱。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还包括肘部限位板,肘部限位板为曲面结构,设置于托板的后端。
托板的后端是指安装状态下靠近轮椅后背的一端。
该肘部限位板安装于托板上,形成一弧形限位腔,将患者的肘部进行包绕,防止肘关节处在托板的边缘处受到卡压,并可以有效防止肘关节向后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还包括手部支撑段,手部支撑段设置于托板的前端,手部支撑段为支撑盘或分指板。可以改善手指因肌张力过高导致的屈曲痉挛。托板的前端是指安装状态下,远离轮椅后背的一端。
更进一步的,托板的前端和中部之间还设置有绑带。绑带可以将患者的手腕进行绑缚,以进一步防止患者手臂从扶手上滑脱。
如图1所示,一种轮椅扶手,包括:
横梁8,用于横向安装于轮椅的底部,横梁8的长度方向上依次加工有若干个螺栓孔二6;
伸缩支撑杆,包括固定板9、杆一3和杆二5,杆一3套于杆二5内部,杆一3和杆二5的不同高度处均加工有通孔,如孔一4和孔三10,用螺栓将不同位置处的通孔连接,实现伸缩支撑杆的长度的调节;固定板9设置于伸缩支撑杆的一端,固定板9上加工有至少两个通孔,通过第一螺栓7将固定板固定于横梁8上;
卡箍2,安装于伸缩支撑杆的另一端;
托板1,其底部设置有底座,旋转轴12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伸入卡箍2,可拆卸地安装于卡箍2内。卡箍的中轴线与横梁垂直。使得旋转轴12从内侧向外插入卡箍2,或从外向内侧插入卡箍2(此处的“内”是指轮椅本体的一侧,“外”是指远离轮椅本体的一侧),进而调整了托板1相对于轮椅本体的位置,即调整了两个轮椅扶手之间的间距,以提高不同胖瘦患者使用的舒适度。卡箍2采用螺栓进行紧固。
如图2和图3所示,托板1的底部设置有3个并列槽体13,槽体13与托板1的长度方向平行,每个槽体13的槽口为缩口结构,槽体13内放置有螺帽,螺帽可沿槽体滑动;底座上设置有通孔,螺栓穿过底座上的通孔,与槽体内的螺帽配合,将底座固定在托板底部。
托板1包括支撑体和连接体,支撑体由柔性材料制成,连接体由刚性材料制成,槽体设置于连接体上,贯穿连接体设置,支撑体包覆于连接体上,且可将槽体的侧向开口封闭。
加工时,可以将螺帽通过槽体的侧向开口放入槽体内部,支撑体可以将槽体的侧向开口封闭,进而将螺帽限位于槽体内部。支撑体由柔性材料制成,如,可以为包括由皮革、布类制备的表皮以及填充于表皮内的填充物等,填充物可以为海绵等柔性物质。
托板为平板型结构或其他结构,如图3所示,托板包括本体、第一挡板15、第二挡板、肘部限位板16和手部支撑段,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分别设置于托板本体的中部的两侧。用于与患者的上肢的小臂进行限位,防止患者的手臂从轮椅扶手上滑脱。肘部限位板16为曲面结构,设置于托板1的后端,形成一弧形限位腔,将患者的肘部进行包绕,防止肘关节处在托板的边缘处受到卡压,并可以有效防止肘关节向后滑动。手部支撑段14设置于托板1的前端,手部支撑段14为支撑盘或分指板。可以改善手指因肌张力过高导致的屈曲痉挛。托板的前端和中部之间还设置有绑带。绑带可以将患者的手腕进行绑缚,以进一步防止患者手臂从扶手上滑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轮椅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梁,用于横向安装于轮椅的底部,横梁的长度方向上依次加工有若干个螺栓孔;
伸缩支撑杆,包括固定板、杆一和杆二,杆一套于杆二内部,杆一和杆二的不同高度处均加工有通孔,用螺栓将不同位置处的通孔连接,实现伸缩支撑杆的长度的调节;固定板设置于伸缩支撑杆的一端,固定板上加工有至少两个通孔,通过螺栓将固定板固定于横梁上;
卡箍,安装于伸缩支撑杆的另一端;
托板,其底部设置有底座,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伸入卡箍,可拆卸地安装于卡箍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扶手,其特征在于:卡箍的中轴线与横梁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采用螺栓进行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底部设置有2-4个并列槽体,槽体与托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每个槽体的槽口为缩口结构,槽体内放置有螺帽,螺帽可沿槽体滑动;
底座上设置有通孔,螺栓穿过底座上的通孔,与槽体内的螺帽配合,将底座固定在托板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包括支撑体和连接体,支撑体由柔性材料制成,连接体由刚性材料制成,槽体设置于连接体上,贯穿连接体设置,支撑体包覆于连接体上,且可将槽体的侧向开口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为平板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包括本体、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设置于托板本体的中部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还包括肘部限位板,肘部限位板为曲面结构,设置于托板的后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还包括手部支撑段,手部支撑段设置于托板的前端,手部支撑段为支撑盘或分指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托板的前端和中部之间还设置有绑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76293.4U CN211244158U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轮椅扶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76293.4U CN211244158U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轮椅扶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44158U true CN211244158U (zh) | 2020-08-14 |
Family
ID=71965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7629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44158U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轮椅扶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4415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70261A (zh) * | 2020-11-09 | 2021-02-19 |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调节轮椅扶手机构 |
-
2019
- 2019-12-25 CN CN201922376293.4U patent/CN21124415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70261A (zh) * | 2020-11-09 | 2021-02-19 |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调节轮椅扶手机构 |
CN112370261B (zh) * | 2020-11-09 | 2024-10-29 |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可调节轮椅扶手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43473B2 (en) | Patient positioning frame device and application technique | |
CN108392782B (zh) | 一种用于辅助步行康复训练的骨盆姿态控制机构 | |
CN111281631B (zh) | 一种调整人体下肢力线的医疗辅助器械 | |
CN211244158U (zh) | 一种轮椅扶手 | |
DE202013002174U1 (de) | Ruhigstellungs- und Hochlagerungsschiene der oberen Extremitäten | |
CN211797563U (zh) | 一种普外科康复护理活动器 | |
CN211705780U (zh) | 一种骨科康复护理用辅助装置 | |
CN211485532U (zh) | 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用腿托 | |
CN207306810U (zh) | 多功能康复轮椅 | |
CN214772039U (zh) | 一种膝关节助力装置 | |
CN212491348U (zh) | 一种骨科康复护理用活动器 | |
CN108786001A (zh) | 一种基于下肢护理康复训练的辅助防护装置 | |
CN211461086U (zh) | 一种多功能后置座椅助行器 | |
CN210991314U (zh) | 一种骨科护理固定矫正设备 | |
CN209315708U (zh) | 一种护理用厕椅 | |
CN211834907U (zh) | 一种骨科护理牵引支架 | |
CN210785275U (zh) | 足踝骨科医疗康复辅助步行器 | |
CN211095809U (zh) | 一种脑血栓后遗症康复学步车 | |
CN208741323U (zh) | 一种骨科护理康复装置 | |
CN222172607U (zh)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多功能肢体康复治疗支架 | |
CN209137160U (zh) | 一种骨科用腿部固定装置 | |
CN213553429U (zh) | 一种脑卒中患者前臂旋后位上肢支具 | |
CN217430406U (zh) | 一种骨科康复用多关节主被动训练仪 | |
CN213607569U (zh) | 一种可拆卸多功能轮椅臂托 | |
CN211356585U (zh) | 一种脑卒中患者助行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4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