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37955U - 一种电感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感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37955U CN211237955U CN201922140852.1U CN201922140852U CN211237955U CN 211237955 U CN211237955 U CN 211237955U CN 201922140852 U CN201922140852 U CN 201922140852U CN 211237955 U CN211237955 U CN 2112379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 covering sheet
- magnetic core
- blocking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gulation Of General Use Transformer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感组件,电感组件包括:遮蔽件、磁芯以及两个端子,所述遮蔽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覆盖片和底覆盖片、连接顶覆盖片和底覆盖片的侧覆盖片、自顶覆盖片向底覆盖片弯折延伸的多个挡片、自底覆盖片向顶覆盖片弯折延伸的定位片、及设置在顶覆盖片、底覆盖片、侧覆盖片、挡片和定位片之间的容置空间;磁芯设置在遮蔽件中以通过挡片以及定位片定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磁芯嵌埋有线圈;两个端子与嵌埋于磁芯内的所述线圈电性连接并外露于遮蔽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遮蔽件的顶覆盖片向下弯折以包覆可视为闭磁路电感器的磁芯和线圈,以形成电磁遮蔽,且焊接部是设计于底覆盖片上,因此无需再行弯折,方便自动化设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电感组件。
背景技术
电感组件为一种能将电能以磁通量的形式储存起来的被动电子组件,会因为通过的电流的改变而产生电动势,从而抵抗电流的改变,这属性即称为电感。电感组件在电路中可具有滤波和震荡作用,另亦具有电磁波的干扰、电磁辐射屏蔽、过滤电流中的噪声等功能。电感组件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电源供应器、监视器、交换机、主板、扫描仪、电话机、调制解调器等。
一般而言,电感组件包括线圈和包覆线圈的磁性材料外罩,对于这种电感组件通常会设计有屏蔽结构以避免电路板上的电子零件被电感组件的电磁辐射所影响。例如,在电路板上设计大屏蔽板来遮蔽电路板上需要被遮蔽的电子零件,但是设置大屏蔽板在制程上复杂,不便于自动化设计。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感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感组件需要设置大屏蔽板,但是其制程上复杂,不便于自动化设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感组件,其中,所述电感组件包括:
遮蔽件,所述遮蔽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顶覆盖片和底覆盖片、连接所述顶覆盖片和所述底覆盖片的侧覆盖片、自所述顶覆盖片向所述底覆盖片弯折延伸的多个挡片、自所述底覆盖片向所述顶覆盖片弯折延伸的定位片、及设置在所述顶覆盖片、所述底覆盖片、所述侧覆盖片、所述挡片和所述定位片之间的容置空间;
磁芯,所述磁芯设置在所述遮蔽件中以通过所述挡片以及所述定位片定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所述磁芯嵌埋有线圈;以及
两个端子,所述两个端子与嵌埋于所述磁芯内的所述线圈电性连接并外露于所述遮蔽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芯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和底面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顶面和底面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及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多个挡片包括第一挡片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所述第一挡片和所述定位片相邻以共同覆盖所述第一侧面,所述侧覆盖片则覆盖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二挡片和所述第三挡片分别覆盖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遮蔽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覆盖片上的两个焊接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遮蔽件包括外露于所述两个端子的两个通口,其中一个通口设置在所述侧覆盖片和所述底覆盖片上,另一个通口设置在所述定位片和所述底覆盖片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遮蔽件由金属板一体成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芯通过磁芯粉末包覆所述线圈以一体成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磁芯尚未置入所述遮蔽件之前,所述顶覆盖片与所述底覆盖片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磁芯置入所述遮蔽件之后,所述顶覆盖片与所述底覆盖片以所述侧覆盖片为轴相接近以使该开口逐渐变小,直到所述挡片和所述定位片相邻以覆盖所述磁芯之同一侧面时,所述顶覆盖片与所述底覆盖片分别平行所述磁芯的顶面和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遮蔽件的顶覆盖片向下弯折以包覆可视为闭磁路电感器的磁芯和线圈,以形成电磁遮蔽,且焊接部是设计于底覆盖片上,因此无需再行弯折,方便自动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感组件的第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感组件的第二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感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感组件的第二视角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感组件的第三视角的组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感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感组件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感组件的第三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所述“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和图2中的点划线表示的是电感组件的装配方向,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感组件,所述电感组件包括嵌埋有线圈(未图示)的磁芯3、与线圈电性连接并从磁芯3内向外穿出的端子 21和端子23、包覆磁芯3并外露端子21和端子23的遮蔽件4。磁芯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面31、第二侧面32、第三侧面33和第四侧面34、以及连接于第一侧面31、第二侧面32、第三侧面33和第四侧面34的相对设置的顶面35和底面36。端子21与嵌埋于磁芯3内的线圈电性连接并可自第一侧面31穿出,而端子23与嵌埋于磁芯3内的线圈电性连接并可自第三侧面33穿出。
一般而言,磁芯3的材料可例如铁、铁合金、铁粉、铁合金粉末、铁氧体或其他磁性材料,其中,铁氧体可为含有镍锌或锰锌之铁氧体化合物,而铁合金粉末可包括铁镍钼合金、铁铝硅合金、或铁镍合金。此外,磁芯3可由一些磁性材料(如一种或多种铁粉)和非磁性材料(如树脂等黏着剂或填料)混合成型,同时将导电线圈包覆于其中而一体成型。举例来说,在模具中放入由磁性粉末和树脂粉末等所构成的混合的磁芯粉末,并使磁芯粉末完全包围线圈仅露出线圈的两末端,接着进行冲压作业以一体成形嵌埋有线圈的磁芯。此外,线圈外露的两末端可向下弯折并压扁以延伸至磁芯3的底面36来构成 L形的端子21和端子23,或线圈本身即为扁状设计,或着于外露的两末端焊接端子片并向下弯折以延伸至磁芯3的底面36来构成L形的端子21和端子23,以便于采用表面黏贴技术(surface mounttechnology;SMT)。
进一步地,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遮蔽件 4包含挡片411、定位片412、挡片42、侧覆盖片43、挡片44、顶覆盖片45、底覆盖片46、设置在挡片411、定位片412、挡片42、侧覆盖片43、挡片44、顶覆盖片45和底覆盖片46之间的容置空间47、以及连通容置空间47的开口48。结合图6、图7以及图8来看,挡片411自顶覆盖片45向底覆盖片46弯折延伸,定位片412自底覆盖片46向顶覆盖片45弯折延伸,组合完成时,挡片411和定位片412相邻以共同覆盖第一侧面31。此外,挡片42自顶覆盖片45向底覆盖片46弯折延伸并部分地覆盖第二侧面32,挡片44自顶覆盖片45向底覆盖片46弯折延伸并部分地覆盖第四侧面34,侧覆盖片43连接顶覆盖片45和底覆盖片46并覆盖第三侧面33。
进一步地,在磁芯3尚未放入遮蔽件4的容置空间47之前,顶覆盖片45与底覆盖片46相远离以在挡片411与定位片412之间形成开口 48,即顶覆盖片45与底覆盖片46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在磁芯3放入遮蔽件4的容置空间47之后,可将顶覆盖片45与底覆盖片46以侧覆盖片43为轴相接近以使开口48逐渐变小,直到挡片411和定位片412相邻以共同覆盖第一侧面31,此时顶覆盖片45平行于顶面35,始为组装完成。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遮蔽件4可由金属板经执行冲压 (stamping)或引伸(drawing)作业而一体成形。例如,屏蔽件4可将一薄铜板压印并形成覆盖磁芯3的形状而产生。另外,在冲压金属板之前,可于未来形成挡片411与挡片42之间及与挡片44之间、以及挡片42和挡片44与侧覆盖片43之间设计开缝410,以利于冲压作业时,文件片411、42和44以及侧覆盖片43能向下弯折。
再者,所述遮蔽件4还包括设置在底覆盖片46的焊接部462和焊接部464以及通口461和通口463,其中通口461和通口463分别外露端子21和端子23,可透过焊接部462和焊接部464而将电感组件焊接于电路板上,以作为电连接或接地用,另可提供电连接至端子21和端子23。
因此,本实施例中嵌埋有线圈之磁芯3即为一电感器,其具有封闭磁路,可直接套入一体成形之夹子型的遮蔽件4,由此可让磁路封闭效果更佳,并通过定位片412和挡片411定位于其中,且焊接部462 和焊接部464也已设置于底覆盖片46上,因此无需再进行弯折,方便自动化设计。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电感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
设置嵌埋有线圈的磁芯;
设置包括有顶覆盖片、底覆盖片、侧覆盖片、挡片、定位片以及容置空间的遮蔽件;
在所述挡片与所述定位片之间形成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开口时,将所述磁芯从所述开口放入所述遮蔽件中;
将所述顶覆盖片与所述底覆盖片以所述侧覆盖片为轴相接近以使所述开口逐渐变小,直到所述挡片和所述定位片相邻以覆盖所述磁芯的同一侧面。
具体地,本实施例首先设置嵌埋有线圈的磁芯,所述磁芯外露有与所述线圈电性连接的两个端子。优选地,本实施中,嵌埋有线圈的磁芯为一体成形。具体地,首先于模具中放入由磁性粉末和树脂粉末等构成的混合的磁芯粉末,且磁芯粉末包覆线圈仅露出线圈的两末端,接着利用冲头进行压铸作业以令磁性粉末和树脂粉末彼此压合并黏合以成形,由次将线圈包覆于其中以构成嵌埋有线圈的磁芯。此外,外露的线圈两末端即为两个端子或另焊接端子片以作为两端子,两端子可被弯折至磁芯的底面。
接着设置遮蔽件,所述遮蔽件包括有相对设置的顶覆盖片和底覆盖片、连接顶覆盖片和底覆盖片的侧覆盖片、自顶覆盖片向底覆盖片弯折延伸的挡片、自底覆盖片向顶覆盖片弯折延伸的定位片、及设置在顶覆盖片、底覆盖片、侧覆盖片、挡片和定位片之间的容置空间。优选地,所述遮蔽件是由金属板经冲压作业而一体成形,可先于金属板中未来会出现在挡片和挡片之间、或挡片和侧覆盖片之间的部位设计开缝,以利于挡片和侧覆盖片的弯折,且挡片经弯折后并未连接至底覆盖片。另外,遮蔽件该柏阔形成于底覆盖片的两个焊接部和供两个端子外露的两个通口。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设置嵌埋有线圈的磁芯的步骤以及设置遮蔽件的步骤可不受前述顺序限制,即可先设置遮蔽件再设置嵌埋有线圈的磁芯。
进一步地,在顶覆盖片与底覆盖片相远离以在挡片与定位片之间形成有连通容置空间的开口时,将嵌埋有线圈的磁芯自开口置入遮蔽件的容置空间中。此外,磁芯进入容置空间是以底面坐落在遮蔽件的底覆盖片上,并通过挡片和定位片而定位在遮蔽件的容置空间中,且两个端子可从遮蔽件的两个通口露出。
最后,将顶覆盖片与底覆盖片以侧覆盖片为轴相互接近以使开口逐渐变小,直到挡片和定位片相邻以覆盖磁芯之同一侧面。优选地,在嵌埋有线圈的磁芯尚未放入遮蔽件的容置空间之前,顶覆盖片与侧覆盖片之夹角乃大于90度;在嵌埋有线圈的磁芯放入遮蔽件的容置空间之后,将顶覆盖片以侧覆盖片为轴向底覆盖片靠近(也就是朝磁芯的顶面靠近),使得挡片与定位片之间的开口逐渐变小,即顶覆盖片与侧覆盖片之夹角逐渐变小,直至接近0度,此时顶覆盖片大致平行于磁芯的顶面,且挡片邻近于定位片以与定位片共同覆盖磁芯的同一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遮蔽件可类似于夹子,以将磁芯夹在顶覆盖片和底覆盖片之间,并通过挡片和定位片将磁芯定位于遮蔽件的容置空间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感组件,电感组件包括:遮蔽件、磁芯以及两个端子,所述遮蔽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顶覆盖片和底覆盖片、连接顶覆盖片和底覆盖片的侧覆盖片、自顶覆盖片向底覆盖片弯折延伸的多个挡片、自底覆盖片向顶覆盖片弯折延伸的定位片、及设置在顶覆盖片、底覆盖片、侧覆盖片、挡片和定位片之间的容置空间;磁芯设置在遮蔽件中以通过挡片以及所述定位片定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磁芯嵌埋有线圈;两个端子与嵌埋于所述磁芯内的所述线圈电性连接并外露于所述遮蔽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遮蔽件的顶覆盖片向下弯折以包覆可视为闭磁路电感器的磁芯和线圈,以形成电磁遮蔽,且焊接部是设计于底覆盖片上,因此无需再行弯折,方便自动化设计。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组件包括:
遮蔽件,所述遮蔽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顶覆盖片和底覆盖片、连接所述顶覆盖片和所述底覆盖片的侧覆盖片、自所述顶覆盖片向所述底覆盖片弯折延伸的多个挡片、自所述底覆盖片向所述顶覆盖片弯折延伸的定位片、及设置在所述顶覆盖片、所述底覆盖片、所述侧覆盖片、所述挡片和所述定位片之间的容置空间;
磁芯,所述磁芯设置在所述遮蔽件中以通过所述挡片以及所述定位片定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所述磁芯嵌埋有线圈;以及
两个端子,所述两个端子与嵌埋于所述磁芯内的所述线圈电性连接并外露于所述遮蔽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和底面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顶面和底面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及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多个挡片包括第一挡片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所述第一挡片和所述定位片相邻以共同覆盖所述第一侧面,所述侧覆盖片则覆盖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二挡片和所述第三挡片分别覆盖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覆盖片上的两个焊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件包括外露于所述两个端子的两个通口,其中一个通口设置在所述侧覆盖片和所述底覆盖片上,另一个通口设置在所述定位片和所述底覆盖片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件由金属板一体成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通过磁芯粉末包覆所述线圈以一体成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芯尚未置入所述遮蔽件之前,所述顶覆盖片与所述底覆盖片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与所述定位片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开口,在所述磁芯置入所述遮蔽件之后,所述顶覆盖片与所述底覆盖片以所述侧覆盖片为轴相接近以使该开口逐渐变小,直到所述挡片和所述定位片相邻以覆盖所述磁芯之同一侧面时,所述顶覆盖片与所述底覆盖片分别平行所述磁芯的顶面和底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40852.1U CN211237955U (zh) | 2019-12-03 | 2019-12-03 | 一种电感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40852.1U CN211237955U (zh) | 2019-12-03 | 2019-12-03 | 一种电感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37955U true CN211237955U (zh) | 2020-08-11 |
Family
ID=71926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14085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37955U (zh) | 2019-12-03 | 2019-12-03 | 一种电感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3795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53899A (zh) * | 2019-12-03 | 2020-02-28 | 重庆美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感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571292A (zh) * | 2021-07-28 | 2021-10-29 | 东莞市大忠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系统电源变压器 |
-
2019
- 2019-12-03 CN CN201922140852.1U patent/CN21123795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53899A (zh) * | 2019-12-03 | 2020-02-28 | 重庆美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感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571292A (zh) * | 2021-07-28 | 2021-10-29 | 东莞市大忠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系统电源变压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054872B1 (ko) | 전자기적 인터피어런스 차단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EP1763044B1 (en) | Inductor | |
CN106449014A (zh) | 磁性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用于磁性元件的导线架 | |
CN211237955U (zh) | 一种电感组件 | |
EP3297056B1 (en) | Secondary electrochemical battery with sealer body and packaged chip shielding structure | |
US20050073382A1 (en) | Shielded inductors | |
US5742488A (en) | Shield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ounting | |
CN110853899A (zh) | 一种电感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 |
US11264965B2 (en) | Noise filter | |
US6235985B1 (en) | Low profi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RF shield for radiating pin | |
CN212161516U (zh) | 一种电感组件 | |
EP2793321A1 (en) | Interface connector | |
TWM578007U (zh) | 電感元件 | |
CN109148116B (zh) | 一种电感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8315316U (zh) | 一种电感元件 | |
CN214585667U (zh) | 一种开环型霍尔电流传感器无焊点组件 | |
TW202030750A (zh) | 電感元件及其製法 | |
CN111667988A (zh) | 一种电感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214899220U (zh) | 一种高信号屏蔽的同轴连接器件 | |
CN215815551U (zh) | 一种防电磁泄露的压模电感 | |
CN208589344U (zh) | 一种电感元件 | |
JP6598714B2 (ja) | 印刷配線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1415797A (zh) | 一种电感组件以及制造电感组件的方法及自动化设备 | |
TWI677886B (zh) | 電感元件之製法 | |
JP2022034595A (ja) | コイル部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