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0315U - 一种分体式金刚石磨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金刚石磨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20315U CN211220315U CN201921851231.8U CN201921851231U CN211220315U CN 211220315 U CN211220315 U CN 211220315U CN 201921851231 U CN201921851231 U CN 201921851231U CN 211220315 U CN211220315 U CN 2112203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inding
- interior
- connecting portion
- abrasive brick
- grinding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金刚石磨轮,包括安装盘、外磨块、内磨块,所述外磨块、内磨块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安装盘上设有主连接部,所述主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均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内磨块靠近所述安装盘的中心设置,所述外磨块设于所述内磨块的外侧;所述外磨块、内磨块均呈环状,所述外磨块的顶部间隔设有外磨削齿、外排屑槽,所述内磨块的顶部间隔设有内磨削齿、内排屑槽,所述外排屑槽、内排屑槽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保留安装盘与内磨块,仅更换外磨块即可继续使用本申请的分体式金刚石磨轮,可以节省成本,并且,内排屑槽的排屑顺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石磨轮,特别是一种分体式金刚石磨轮。
背景技术
金刚石磨轮或金刚石磨盘,是一种圆盘状的磨具,金刚石磨轮包括金属基体和焊接于金属基体上的金刚石磨齿,金属基体上设有安装孔用于与外设的驱动轴相连。外设的驱动轴是磨床的一部分,外设的驱动轴驱动金刚石磨轮高速旋转,将外设的工件贴近金刚石磨轮,即可对外设的工件进行磨削。工作时,磨轮的外圈的线速度比内圈的线速度大,升温更快,高温下金刚石的物理性能下降,容易被磨损,使用过的磨盘上的金刚石磨损程度不均匀,当磨盘上的部分磨齿损坏后,就需要更换整个磨盘,造成金刚石的浪费。
公开号CN2048438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斜齿的金刚石磨轮,其包括:“金属基体和金刚石刀头。所述的金刚石刀头呈至少两圈圆环状并设于所述金属基体边缘的一侧面。”其说明书中记载了“设计时将内刀头设计得比外刀头的径向厚度薄,从而使两者在使用时磨损量相近。”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内刀头设计得比外刀头的径向厚度薄,使得内刀头与外刀头总体的磨损量相近,但是外刀头单位面积上的磨损比内刀头单位面积上的磨损大,外刀头会比内刀头更快失去切削能力,在需要更换金刚石磨轮时,内刀头的仍然具有切削能力,造成昂贵的金刚石的浪费。所以需要一种新的结构,来解决金刚石磨轮磨损不均匀而造成浪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磨盘上的部分磨齿损坏后,就需要更换整个磨盘,造成金刚石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分体式金刚石磨轮,包括安装盘、外磨块、内磨块,所述外磨块、内磨块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安装盘上设有主连接部,所述主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均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内磨块靠近所述安装盘的中心设置,所述外磨块设于所述内磨块的外侧;所述外磨块、内磨块均呈环状,所述外磨块的顶部间隔设有外磨削齿、外排屑槽,所述内磨块的顶部间隔设有内磨削齿、内排屑槽,所述外排屑槽、内排屑槽相互连通。
所述外磨削齿的数量多于所述内磨削齿的数量;所述外磨削齿的数量为所述内磨削齿的数量N倍,所述N为正整数。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磨块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磨块的外侧壁抵接。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连接部为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通孔,所述主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于所述外排屑槽内、所述内排屑槽内。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沉头孔,所述沉头孔的沉头部分设于所述外磨块、或所述内磨块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外磨块需要更换时,可以保留安装盘与内磨块,仅更换外磨块即可继续使用本申请的分体式金刚石磨轮,可以节省成本。并且,所述外排屑槽、内排屑槽相互连通,可提高内排屑槽的排屑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体地:
一种分体式金刚石磨轮,包括安装盘10、外磨块20、内磨块30,所述外磨块20、内磨块30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31,所述安装盘10上设有主连接部11,所述主连接部1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31均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内磨块30靠近所述安装盘10的中心设置,所述外磨块20设于所述内磨块30的外侧。所述外磨块20、内磨块30均呈环状,所述外磨块20的顶部间隔设有外磨削齿22、外排屑槽23,所述内磨块30的顶部间隔设有内磨削齿32、内排屑槽33,所述外排屑槽23、内排屑槽33相互连通,可提高内排屑槽33的排屑能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排屑方向向外,如果内排屑槽33的外端被堵塞,则内排屑槽33内会堆积磨屑。由于外磨块20设于内磨块30的外侧,外磨块20比内磨块30更加容易磨损,当外磨块20需要更换时,可以保留安装盘10与内磨块30,仅更换外磨块20即可继续使用本申请的分体式金刚石磨轮,可以节省成本。当然,外磨块20的外侧和内磨块30内侧可以增设其他磨块,换新时仅更换已损坏的外磨块20、内磨块30或其他磨块即可,磨块的数量增加,有利于节省昂贵的金刚石。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磨削齿22的数量多于所述内磨削齿32的数量。由于外磨削齿22、外排屑槽23间隔设置,外排屑槽23的数量多于内排屑槽33的数量,该结构可减弱外磨削齿22的磨削能力,同时可增加外排屑槽23的排屑能力,使内磨块30和外磨块20的磨削能力更加接近,寿命更加接近。所述外磨削齿22的数量为所述内磨削齿32的数量N倍,所述N为正整数。该结构有利于在安装时对准外排屑槽23和内排屑槽33,降低安装时出错的可能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磨块20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磨块30的外侧壁抵接。现有技术中的内刀头与外刀头之间设有间隙用于散热和排屑,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该结构只适用于一体式的磨轮,而本申请的分体式金刚石磨轮中,主连接部1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31均可拆卸地连接,将外磨块20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磨块30的外侧壁抵接,可以增加外磨块20、内磨块30安装的稳固性,减少振动。虽然拆卸时内磨块30和外磨块20上磨损的金刚石可能会部分粘接在一起,但是粘接层的厚度很小,可以将内磨块30和外磨块20整体取下后敲击分离。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连接部11为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部21、所述第二连接部31均为通孔,所述主连接部1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所述第二连接部31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1、所述第二连接部31分别设于所述外排屑槽23内、所述内排屑槽33内。将外设螺栓从上往下穿过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31,再与主连接部11螺纹连接,该技术方案是一种简单的实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外设螺栓的螺头的位置应低于外磨块20、内磨块30的顶面,避免外设螺栓干涉外磨块20、内磨块30磨削外设工件。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部21、所述第二连接部31均为沉头孔,所述沉头孔的沉头部分设于所述外磨块20、或所述内磨块30的上部。如此,有利于降低外设螺栓的螺头位置,不仅可以避免外设螺栓干涉外磨块20、内磨块30磨削外设工件,还可以减小对排屑的影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分体式金刚石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盘(10)、外磨块(20)、内磨块(30),所述外磨块(20)、内磨块(30)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31),所述安装盘(10)上设有主连接部(11),所述主连接部(1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31)均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内磨块(30)靠近所述安装盘(10)的中心设置,所述外磨块(20)设于所述内磨块(30)的外侧;
所述外磨块(20)、内磨块(30)均呈环状,所述外磨块(20)的顶部间隔设有外磨削齿(22)、外排屑槽(23),所述内磨块(30)的顶部间隔设有内磨削齿(32)、内排屑槽(33),所述外排屑槽(23)、内排屑槽(33)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金刚石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磨削齿(22)的数量多于所述内磨削齿(32)的数量;所述外磨削齿(22)的数量为所述内磨削齿(32)的数量N倍,所述N为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金刚石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磨块(20)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磨块(30)的外侧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金刚石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部(11)为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部(21)、所述第二连接部(31)均为通孔,所述主连接部(1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所述第二连接部(31)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1)、所述第二连接部(31)分别设于所述外排屑槽(23)内、所述内排屑槽(3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金刚石磨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21)、所述第二连接部(31)均为沉头孔,所述沉头孔的沉头部分设于所述外磨块(20)、或所述内磨块(30)的上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51231.8U CN211220315U (zh) | 2019-10-31 | 2019-10-31 | 一种分体式金刚石磨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51231.8U CN211220315U (zh) | 2019-10-31 | 2019-10-31 | 一种分体式金刚石磨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20315U true CN211220315U (zh) | 2020-08-11 |
Family
ID=71940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51231.8U Active CN211220315U (zh) | 2019-10-31 | 2019-10-31 | 一种分体式金刚石磨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2031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47861A (zh) * | 2020-10-10 | 2021-01-22 | 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打磨钢轨端面磨超硬砂轮结构 |
-
2019
- 2019-10-31 CN CN201921851231.8U patent/CN21122031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47861A (zh) * | 2020-10-10 | 2021-01-22 | 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打磨钢轨端面磨超硬砂轮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20055184A1 (en) | Machining segment for the dry machining of concrete materials | |
US12030123B2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achining segment for the dry machining of concrete materials | |
KR100474030B1 (ko) | 연마방법, 표면연마기 및 작업편지지기구 | |
CN106272984A (zh) | 一种金刚石切磨圆锯片 | |
CN211220315U (zh) | 一种分体式金刚石磨轮 | |
CN101508093A (zh) | 行星研磨机 | |
CN209903002U (zh) | 一种适用于不同形面的打磨片 | |
CN213411678U (zh) | 一种用于齿轮修整的金刚石滚轮 | |
JP4545100B2 (ja) | 複合工具 | |
CN201333566Y (zh) | 一种不规则斜齿锯片 | |
CN210255775U (zh) |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金刚石磨削刀具 | |
CN220074422U (zh) | 一种金刚石精磨轮 | |
KR100369114B1 (ko) | 휠 커터의 얇은 블레이드 | |
CN217799368U (zh) | 一种具有排屑功能的凸台型耐磨圆锯片 | |
CN102837255B (zh) | 一种新型石材磨光机的磨头 | |
JP3306443B2 (ja) | ダイヤモンドコアードリル | |
CN213703085U (zh) | 一种金刚石砂轮 | |
CN207643436U (zh) | T型护齿金刚石圆锯片 | |
CN219293715U (zh) | 一种新型金刚石倒角轮 | |
CN207807473U (zh) | 一种平行砂轮 | |
CN203185453U (zh) | 金刚石阶梯型粉碎刀具 | |
CN216228867U (zh) | 一种降低劳动强度的组合式树脂修边轮 | |
CN221186056U (zh) | 一种陶瓷加工磨轮 | |
JP2003285273A (ja) | 切断用ホイール | |
CN221269884U (zh) | 一种锯片修磨砂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