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214855U - 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和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和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14855U
CN211214855U CN201790001165.8U CN201790001165U CN211214855U CN 211214855 U CN211214855 U CN 211214855U CN 201790001165 U CN201790001165 U CN 201790001165U CN 211214855 U CN211214855 U CN 211214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supply
supply tube
nasal cannula
nas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900011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V·科尔特斯
G·C·邓根二世
M·科恩斯博格
C·布西
R·B·柯克兰
K·沃克
M·H·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eam Heat Co
Original Assignee
Steam Hea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eam Heat Co filed Critical Steam Heat C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14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148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ventilators;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66Nasal cannulas or tub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ventilators;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57Pumps therefor
    • A61M16/0066Blowers or centrifugal pumps
    • A61M16/0069Blowers or centrifugal pumps the speed thereof being controlled by respiratory parameters, e.g. by inha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ventilators;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83Holding devi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ventilators; Tracheal tubes
    • A61M16/08Bellows; Connecting tubes ; Water traps; Patient circuits
    • A61M16/0816Joints or connectors
    • A61M16/0841Joints or connectors for sampling
    • A61M16/0858Pressure sampling po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ventilators;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4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by mixing different fluids, one of them being in a liquid pha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ventilators;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66Nasal cannulas or tubing
    • A61M16/0672Nasal cannula assemblies for oxygen thera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ventilators; Tracheal tubes
    • A61M16/08Bellows; Connecting tubes ; Water traps; Patient circuits
    • A61M16/0816Joints or connect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和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包括:第一气体供应管,其具有端接于第一连接器的远端;以及鼻插管主体,其包括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部、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从第一端部延伸到第二端部的纵向轴线、以及与第一气体供应管流体连通的第一鼻叉。第一鼻叉可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围绕鼻插管主体的纵向轴线旋转。根据本实用新型,在与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有关的系统中提供增强的患者舒适度。

Description

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和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和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
背景技术
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可以利用呼吸辅助设备治疗,例如,向患者输送补充的呼吸气体的设备。此种设备可以使用高流量治疗 (“HFT”)将气体输送给患者。HFT设备经由诸如鼻插管的接口将高流量的呼吸气体提供给患者,以增加患者的吸入氧气分数(FiO2),减少患者的呼吸功,或实现两者。通常,鼻插管用于急性短期治疗和慢性病治疗。
通常,鼻插管具有用于将鼻叉插入患者鼻孔的插入角度的单个几何形状。然而,在一群患者中,鼻孔、鼻腔和鼻孔周围的面部结构的解剖结构存在差异。此外,鼻插管通常仅提供一种定向模式,并且可能难以以替代取向固定在患者上。结果,在一些患者中,鼻插管的鼻叉抵接鼻腔内的敏感组织,并且呼吸气体流被引导到组织中而不是进入鼻腔通道中,从而减少了治疗的效果并且引起对敏感组织或结构和粘膜的刺激。鼻叉在患者鼻孔内的不正确定位可能导致上呼吸道冲洗不足并降低呼吸治疗的有效性。为了使鼻叉适合患者,有时在医疗环境中用剪刀切割鼻插管叉以改变叉的尺寸、长度和/或角度,但这通常使叉具有锋利的边缘,其可能进一步刺激或损伤鼻腔内的敏感组织。此外,可能需要移除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以清洁鼻孔周围的分泌物、疏通闭塞的鼻孔或施用需要接入患者鼻孔的其它医学治疗。从鼻孔移除鼻插管叉停止呼吸治疗。
使用与鼻插管一起使用的限制和定向气体供应管的当前方法,患者移动和对气体供应管的调节可能引起摩擦和皮肤刺激并且可能导致鼻孔内的鼻叉的未对准或较差定向。在一些情况下,气体供应管的移动可能导致鼻插管的碰撞,导致鼻叉在鼻孔中定向不良并引起刺激和呼吸治疗效率的丧失。在其它情况下,鼻插管的移动,例如,由于患者说话、进食或以其它方式移动,导致气体供应管的移动,其可能在患者耳部上或其周围摩擦,也引起刺激和潜在的损伤。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对于接受呼吸治疗的儿科患者和新生儿,患者依靠呼吸治疗来维持适当的氧气和通气状态。只要鼻叉在鼻孔内保持正确定位,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固定气体供应管以保持叉的正确取向的方法(包括医用胶带和聚合物伤口粘合剂)通常难以移除或更换、不充分地固定管并且引起对患者皮肤的刺激或损伤。
来自鼻插管的创伤可能在长期治疗期间发生(例如,连续使用超过7天的时间段)并且可以包括形成医疗设备相关的压力性溃疡 (MDRPU)。气体供应管在未加压时可以是柔韧的和柔软的,但是由于加热的气体通过管道而可以在内部压力下膨胀并且变热。围绕耳部的硬管的摩擦可能导致真皮毛细血管床的血管压缩以及磨蚀性表面创伤。管的温热可能会导致出汗并加剧刺激和皮肤损伤。如果在长时间段穿戴太紧,供应管可能会对耳部周围和与患者皮肤的其它接触部位造成过度的压力和摩擦。在一些情况下,在耳部上的供应管的摩擦可能导致产生在耳后以及沿着鼻插管气体供应管路径的后耳和颞乳突区域中的压力性溃疡。
发明内容
因此,本文公开了在与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有关的系统中提供增强的患者舒适度的系统、方法和设备。例如,下面描述了具有能够可旋转地调节的叉的鼻插管,其允许患者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旋转叉以确保加热和加湿的呼吸气体从鼻叉的出口引导出并进入鼻腔通道而不是进入粘膜。可旋转的叉还允许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将一个或两个叉旋转到鼻孔外以放松鼻孔、清洁鼻孔周围的分泌物和/或接入鼻孔以用于替代目的。特别地,对于婴儿鼻插管,将一个或两个叉旋转出鼻孔的能力允许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将喂食管插入一个鼻孔中,同时在另一个鼻孔处继续呼吸治疗。
附加地或替代地,在鼻孔下方具有稳定取向的鼻插管(其同时允许鼻孔内的叉的旋转释放)允许鼻插管适合各种患者的解剖结构并且增加患者在短期和长期治疗中的舒适度。在鼻孔中具有旋转鼻叉调节能力的鼻插管组件防止了由于鼻叉抵靠鼻孔和鼻腔中的敏感组织的直接接触而引起的鼻腔通道的组织刺激和磨损。叉的旋转调节还引导气流进入鼻腔通道并远离敏感组织。
在另一个示例中,描述了在鼻叉之间具有可调节距离的鼻插管。叉之间的可调节距离允许鼻插管适合各种患者尺寸和解剖结构,同时对鼻腔通道中的敏感组织的刺激最小。此外,调节叉之间的距离允许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将叉定位在鼻孔的中心以优化呼吸气体流入鼻腔通道,以用于最佳的上呼吸道冲洗。
在另一个示例中,描述了用于将气体供应管和鼻插管固定在患者上的各种紧固机构。描述了旋转连接器,其不将扭矩从气体供应管传递到鼻插管。描述了管引导件,其利用可移除的粘合垫将气体供应管固定到患者的皮肤。管引导件配置成使得气体供应管可以从管引导件移除,并且气体供应管在更换时将具有适当的取向。描述了可滑动连接器,其用于将两个气体供应管保持在患者下巴下方而不会扭结。
还描述了各种条带系统,其将鼻插管保持在患者面部上的适当位置以确保将呼吸治疗有效地提供到患者的鼻孔中。同时,条带系统通过将气体供应管保持远离耳部或以其它方式保护耳部来防止耳部上和其周围的敏感皮肤的擦伤、刺激和溃疡。当气体供应管由穿过其中的呼吸气体的通过而受压时,气体供应管变硬,并且可能变热,导致出汗并导致皮肤更快地损伤,其中管抵靠耳部周围的骨突起摩擦。防止气体供应管抵靠耳部的摩擦增加了患者舒适度并降低了形成MDRPU 的风险,同时确保将鼻插管固定到患者以提供呼吸治疗。
在一个方面,一种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包括:第一气体供应管,其具有端接于第一连接器的远端;以及鼻插管主体,其包括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部、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从第一端部延伸到第二端部的纵向轴线、以及与第一气体供应管流体连通的第一鼻叉。第一鼻叉可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围绕鼻插管主体的纵向轴线旋转。
用于可旋转联接的装置可以变化。例如,在一些实现中,鼻插管主体的第一端部与第一连接器之间的可旋转联接是轴承。在一些实现中,鼻插管主体的第一端部与第一连接器之间的可旋转联接是轴颈轴承。此外,轴颈轴承可以提供不同量的静摩擦扭矩。例如,在一些实现中,轴颈轴承具有足够的静摩擦扭矩以维持第一鼻叉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的旋转位置。在一些实现中,轴颈轴承具有约0.1Nm至1Nm 的摩擦扭矩。附加地或替代地,在一些实现中,轴颈轴承具有内表面,其轮廓使得轴颈轴承具有间歇的旋转止挡。附加地或替代地,在一些实现中,鼻插管还包括锁定件,所述锁定件配置成锁定第一鼻叉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的旋转位置。
从鼻插管延伸的鼻叉的数量可以变化。例如,在一些实现中,附加于第一鼻叉,鼻插管主体还可以包括第二鼻叉。此外,第二鼻叉可以是可旋转的。例如,在一些实现中,第二鼻叉可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围绕鼻插管主体的纵向轴线旋转。在一些实现中,第一鼻叉可相对于第二鼻叉围绕鼻插管主体的纵向轴线旋转。附加地或替代地,鼻叉的位置和/或布置可以变化。例如,在一些实现中,鼻插管主体包括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其沿着鼻插管主体的纵向轴线相邻设置,并且第一鼻叉设置在第一部段上,以及第二鼻叉设置在第二部段上。在一些实现中,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通过轴颈轴承联接,并且第一部段可相对于第二部段围绕鼻插管主体的纵向轴线旋转。
气体供应管的数量和/或布置可以变化。例如,在一些实现中,鼻插管包括第二气体供应管,其具有端接于第二连接器的远端,并且鼻插管主体的第二端部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连接器。在一些实现中,第二鼻叉与第二气体供应管流体连通。在其它实现中,第一鼻叉不与第二鼻叉流体连通。在一些实现中,第一鼻叉和第二鼻叉由实心桥接连接器接合。附加地或替代地,在一些实现中,鼻插管主体可从第一供应管拆卸。
鼻叉的布置和/或其间的距离可以变化。在一些实现中,鼻插管主体包括表面,其轮廓使得提供第一鼻叉的离散数量的稳定轴向位置。附加地或替代地,在一些实现中,第一鼻叉和第二鼻叉之间沿着鼻插管主体的纵向轴线的轴向距离是可调节的。在一些实现中,第一鼻叉可沿着鼻插管主体的纵向轴线相对于第二鼻叉轴向滑动。
鼻插管中的呼吸气体的流量可以变化。在一些实现中,鼻插管包括气源,其中气源配置成以超过8升/分钟(LPM)(例如,10LPM、 15LPM等)的流量提供呼吸气体。附加地或替代地,鼻插管可以与各种部件一起工作以将呼吸气体输送给患者。例如,在一些实现中,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尺寸设计成接收第一气体供应管,以及第二部分尺寸设计成用于插入鼻插管主体的第一端部。第一部分在轴承处联接到第二部分,并且第二部分配置成相对于第一部分旋转。附加地或替代地,在一些实现中,鼻插管包括可滑动连接器,其具有:主体;第一开口,其尺寸设计成接收两个供应管;第二开口,其尺寸设计成接收单个供应管;第三开口,其尺寸设计成接收单个供应管;和楔形部,其设置在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之间。第一气体供应管穿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并且第二气体供应管延伸穿过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偏移,使得第一气体供应管和第二气体供应管在离开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时分叉。附加地或替代地,在一些实现中,鼻插管具有管引导件和引导连接器,管引导件具有柔性主体,以及引导连接器联接到柔性主体的第一侧。引导连接器具有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二开口,它们各自尺寸设计成接收气体供应管。第一气体供应管穿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并且柔性主体包括涂覆有生物相容的粘合剂的第二侧。在一些实现中,鼻插管包括弹性体环,其具有可拆卸地联接到气体供应管的连接器。连接器非流体地联接到第一气体供应管,并且弹性体环尺寸设计成悬挂在耳部上。
在另一方面,一种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包括鼻插管。鼻插管包括鼻插管主体和第一气体供应管,第一气体供应管具有端接于第一连接器的远端。鼻插管主体还包括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部、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从第一端部延伸到第二端部的纵向轴线、以及与第一气体供应管流体连通的第一鼻叉。第一鼻叉可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围绕鼻插管主体的纵向轴线旋转。
用于可旋转联接的装置可以变化。例如,在一些实现中,鼻插管主体的第一端部与第一连接器之间的可旋转联接是轴承。在一些实现中,鼻插管主体的第一端部与第一连接器之间的可旋转联接是轴颈轴承。轴颈轴承可以提供不同量的静摩擦扭矩。例如,在一些实现中,轴颈轴承具有足够的静摩擦扭矩以维持第一鼻叉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的旋转位置。在某些实现中,轴颈轴承具有约0.1Nm至1Nm的摩擦扭矩。附加地或替代地,轴颈轴承具有内表面,其轮廓使得轴颈轴承具有间歇的旋转止挡。
各种紧固机构可以与套件一起提供或者与套件一起使用,以舒适地将鼻插管和供应管固定患者上。例如,在一些实现中,套件包括紧固机构,紧固机构配置成在使用期间将鼻插管和第一气体供应管固定在患者上。在一些实现中,紧固机构包括织物套,其尺寸设计成覆盖第一气体供应管的在患者耳部上延伸的长度。附加地或替代地,在一些实现中,织物套包括在织物内的线结构,所述线结构围绕第一气体供应管的在患者耳部上延伸的所述长度周向地设置。线结构配置成将第一气体供应管的所述长度保持远离患者耳部。包含织物套的织物可以变化。例如,在一些实现中,织物套是芯吸(wicking)织物和低摩擦织物。在其它实现中,织物套是硅树脂(silicone)套,其尺寸设计成覆盖第一气体供应管的在患者耳部上延伸的长度。
附加地或替代地,在一些实现中,紧固机构包括条带,其尺寸设计成围绕患者头部的后侧延伸。条带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条带的第一端部在患者的第一耳部上方联接到第一气体供应管,以及条带的第二端部在患者的第二耳部上方联接到第二气体供应管。第一气体供应管和第二气体供应管固定在第一耳部上方和第二耳部上方。附加地或替代地,在一些实现中,条带通过条带的第一端部处的可调节固定机构联接到第一气体供应管。在一些实现中,条带的第一端部包括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具有围绕凸起部分的边缘的凹槽,凹槽尺寸设计成接收第一气体供应管。
附加地或替代地,在一些实现中,紧固机构包括带,所述带配置成在患者的第一耳部上方联接到第一气体供应管以及在患者的第二耳部上方联接到第二气体供应管。带尺寸设计成在患者头部的顶部上方延伸。在一些实现中,条带联接到带。
附加地或替代地,在一些实现中,紧固机构包括弹性体环,所述弹性体环具有可拆卸地联接到第一气体供应管的连接器。连接器非流体地联接到第一气体供应管,并且弹性体环尺寸设计成悬挂在耳部上。在一些实现中,弹性体环配置成在联接件处联接到第一气体供应管,所述联接件配置成定位在弹性体环的底部部位处。此外,可以覆盖弹性体环以为耳部提供额外的舒适度或支撑。例如,在一些实现中,弹性体环包括环套,其覆盖弹性体环并且配置成设置在耳套环和患者耳部之间。在一些实现中,环套包括流体填充的垫或泡沫。
附加地或替代地,在一些实现中,紧固机构具有管引导件和引导连接器,管引导件具有柔性主体,以及引导连接器联接到柔性主体的第一侧。引导连接器具有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二开口,它们各自尺寸设计成接收气体供应管。第一气体供应管穿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并且柔性主体包括涂覆有生物相容的粘合剂的第二侧。附加地或替代地,在一些实现中,第一气体供应管包括配置成接收呼吸气体的第一内腔和包围第一内腔的第二内腔,第二内腔配置成接收冷却气体。在一些实现中,第二气体供应管联接到鼻插管主体的第二端部。
附加地或替代地,鼻插管可以与各种部件一起工作以将呼吸气体输送给患者。例如,在一些实现中,套件包括可滑动连接器,其具有:主体;第一开口,其尺寸设计成接收两个供应管;第二开口,其尺寸设计成接收单个供应管;第三开口,其尺寸设计成接收单个供应管;和楔形部,其设置在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之间。第一气体供应管穿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并且第二气体供应管延伸穿过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偏移,使得第一气体供应管和第二气体供应管在离开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时分叉。附加地或替代地,在一些实现中,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尺寸设计成接收第一气体供应管,以及第二部分尺寸设计成用于插入鼻插管主体的第一端部。第一部分在轴承处联接到第二部分,并且第二部分配置成相对于第一部分旋转。在一些实现中,连接器配置成允许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旋转360°。鼻插管中的呼吸气体的流量可以变化。在一些实现中,套件包括气源,气源配置成以超过8LPM(例如,10LPM、 15LPM等)的流量提供呼吸气体。在其它实现中,气源配置成以超过 20LPM(例如,22LPM、25LPM、27LPM等)的流量提供呼吸气体。
所公开的特征可以以任何组合和子组合(包括多个从属组合和子组合)与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一起实现。以上描述或示出的各种特征,包括其任何部件,可以组合或集成在其它系统中。此外,可以省略或不实现某些特征。
附图说明
通过考虑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前述和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其中类似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类似的部件,并且其中:
图1示出了用于呼吸治疗的说明性鼻插管;
图2示出了具有可旋转插管主体的说明性鼻插管;
图3示出了说明性鼻插管,其中插管主体的第一部段可相对于第二部段旋转;
图4示出了鼻插管的说明性剖视图,其中可旋转插管主体部段包括鼻叉;
图5示出了具有可旋转鼻叉和实心桥接部分的说明性鼻插管;
图6示出了允许调节鼻叉之间的距离的说明性鼻插管;
图7示出了允许调节鼻叉之间的距离的替代说明性鼻插管;
图8示出了说明性鼻插管,其允许调节鼻叉之间的距离和鼻叉的旋转;
图9示出了用于联接到鼻插管的说明性旋转连接器;
图10示出了与鼻插管的气体供应管一起使用的说明性管引导件;
图11示出了与鼻插管的气体供应管一起使用的管引导件的说明性剖视图;
图12示出了与鼻插管的气体供应管一起使用的可滑动连接器的说明性视图;
图13示出了与鼻插管的气体供应管一起使用的紧固机构的说明性视图;
图14示出了与鼻插管的气体供应管一起使用的紧固机构的替代说明性侧视图;
图15示出了具有耳套环的替代紧固机构的说明性视图;
图16示出了与鼻插管的气体供应管一起使用的流体填充垫的说明性视图;
图17示出了与鼻插管的气体供应管一起使用的头部条带的说明性视图;
图18示出了与鼻插管的气体供应管一起使用的条带系统的说明性视图;
图19示出了与鼻插管的气体供应管一起使用的头带的说明性视图;
图20示出了与鼻插管的气体供应管一起使用的头部条带的端部的说明性视图;
图21示出了与鼻插管的气体供应管一起使用的头带的说明性顶视图;以及
图22示出了与高流量治疗一起使用的鼻插管系统的说明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提交于2016年6月30日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No.62/356,774的权益,其内容由此全文以引用方式结合于此。
为了提供对本文描述的系统、方法和设备的全面理解,将描述某些说明性实施方案。虽然将本文描述的实施方案和特征具体描述为结合高流量治疗系统使用,但是应当理解,下面概述的所有部件和其它特征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彼此组合并且可以适应和应用于其它类型的呼吸治疗和呼吸治疗设备,包括低流量氧疗、持续气道正压治疗 (CPAP)、机械呼吸、氧气面罩、文丘里面罩和气管切开术面罩。此外,应该注意的是,尽管本文讨论了通过不同装置(例如,鼻插管叉布置、紧固机构等)来增加患者舒适度的某些实施方案,但是这些各种实施方案可以以各种组合使用以增加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整体舒适度水平。
本文描述的系统和设备通过确保患者的解剖结构和鼻插管叉之间的良好配合同时保护敏感组织免受刺激而增加患者在呼吸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允许调节鼻孔内的叉取向的设备允许将呼吸治疗适当地提供到鼻腔中并优化上呼吸道的冲洗。不合适的鼻叉可能刺激鼻孔内的敏感组织,并且可能将呼吸气体引导到这些组织和粘膜中,从而引起不适以及降低治疗的功效。通过允许用户利用可旋转的叉来调节鼻孔内的鼻叉的取向和/或调节鼻叉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地定位鼻叉以向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
将鼻插管固定在患者面部上的设备包括紧固机构,其将气体供应管保持远离患者耳部。环绕在耳部上的温热或加压的气体供应管可能引起敏感组织和耳部周围的骨突起的刺激和溃疡。通过将气体供应管固定远离耳部,将鼻插管和气体供应管固定在患者面部上的适当位置,而不对耳部造成刺激。保持气体供应管免于干扰或刺激患者的设备也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并确保鼻插管保持适当定位以提供呼吸治疗。
图1示出了用于呼吸治疗的说明性鼻插管100。鼻插管100包括鼻插管主体104、第一端部106、第二端部108、第一气体供应管102、第一连接器110、鼻插管主体104的纵向轴线112、和第一鼻叉114。第一气体供应管102在第一连接器110处可旋转地连接到鼻插管主体104的第一端部106。第一鼻叉114通过第一连接器110和鼻插管主体 104与第一气体供应管102流体连通。第一鼻叉114可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102围绕鼻插管主体104的纵向轴线112在方向116上旋转。
尽管第一鼻叉114示出为从鼻插管主体104的表面直线向上延伸,但是第一鼻叉114可以是弯曲的,使得当使用鼻插管100时,第一鼻叉114延伸到患者的鼻孔中。第一鼻叉114可以在鼻插管主体104上定向,使得第一鼻叉114延伸到患者的右鼻孔或左鼻孔中。鼻插管主体104上的第一鼻叉114可在方向116上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102 旋转,使得第一鼻叉114可以在患者的鼻孔内旋转以实现舒适的配合。第一鼻叉114也可以旋转出患者的鼻孔,以便在治疗过程(session) 期间或之间放松鼻孔,以允许患者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清洁鼻孔或鼻孔周围的组织,或者在鼻孔处施用额外的治疗。鼻插管主体104在第一连接器110处旋转,以允许第一鼻叉114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102 旋转。第一鼻叉114能够围绕鼻插管主体104的纵向轴线112在任一旋转方向上可旋转地调节,使得第一鼻叉114可以由用户从面部向内或向外调节,以允许第一鼻叉114的重新取向。第一鼻叉114的重新取向可以改善鼻腔内呼吸气体的流动并且减少对敏感组织的刺激,同时更好地控制呼吸气体流动的方向性。
第一鼻叉114可在施加足够的力以影响旋转的情况下旋转。在不施加有意的旋转力的情况下,第一鼻叉114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102 保持静止就位。对第一鼻叉114的有意的旋转力的要求防止了意外的旋转滑动,其将改变鼻孔中的第一鼻叉114的取向,并且如果第一鼻叉114由于滑动未对准,潜在地减弱治疗的有效性或增加组织的刺激。第一连接器110和鼻插管主体104可以在具有足够材料摩擦以防止滑动的接合部处联接。第一连接器110可以通过轴承联接到鼻插管主体 104,所述轴承例如允许鼻插管主体104围绕其纵向轴线112自由旋转。在一些实现中,第一连接器110和鼻插管主体104之间的联接是轴颈轴承。在一些实现中,轴颈轴承具有足够的静摩擦扭矩以维持第一鼻叉114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102的旋转位置。轴颈轴承可以具有约 0.1Nm至1Nm的摩擦扭矩。在一些实现中,轴颈轴承具有0.05Nm、 0.1Nm、0.2Nm、0.3Nm、0.4Nm、0.5Nm、0.6Nm、0.7Nm、0.8Nm、 0.9Nm、1Nm、1.2Nm、1.5Nm、2Nm的摩擦扭矩,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摩擦扭矩。在一些实现中,第一连接器110和第一鼻叉114之间的联接具有表面,所述表面具有允许一系列间歇旋转止挡的轮廓,使得第一鼻叉114可以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102旋转到离散位置。在一些实现中,第一连接器110和第一鼻叉114之间的联接是带倒钩的。在其它实现中,第一连接器110和第一鼻叉114之间的联接是平滑的,以允许第一鼻叉114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102的连续旋转调节。在一些实现中,鼻插管主体104可以包括锁定机构,以用于将第一鼻叉 114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102锁定在旋转位置。
在一些实现中,鼻插管主体104包括适合于患者解剖结构的面向患者的部分(即,鼻插管主体104的与患者直接相邻的部段)。鼻插管主体104的患者配合部分在位于患者的面部上时为鼻插管100提供稳定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配合部分是塑料或其它材料的扁平部段,其配合至患者上唇上方鼻孔下面并且包含人中(philtrum)的患者面部表面。鼻插管主体104的额外稳定性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并且防止了鼻插管主体104在使用期间的滑动。
在一些实现中,第一鼻叉114可从鼻插管主体104移除。在此类实现中,第一鼻叉114以各种尺寸、直径、长度或角度制造,并且可以基于患者解剖结构进行选择并放置在鼻插管主体104上。可更换的第一鼻叉114允许对叉进行选择以适合患者并减少鼻腔通道的刺激,所述刺激由于不合适或过大的鼻叉引起。特别地,当鼻插管100与HFT 系统一起使用时,不合适的鼻叉可能将加热的呼吸气体引导到鼻组织中并且在长期使用期间对内部鼻组织和粘膜造成刺激或压力创伤。能够可旋转地调节和可更换的鼻叉提供使用的灵活性以及在鼻插管使用期间的增加的患者舒适度。
尽管图1示出了具有单个可旋转的第一鼻叉114的鼻插管100,图2示出了具有两个叉和可旋转插管主体的说明性鼻插管200。鼻插管200包括鼻插管主体204(其具有第一端部206和第二端部208)、第一鼻叉214、第一出口220、第二鼻叉218、第二出口222、纵向轴线212、第一气体供应管202、第一连接器210、第二气体供应管228、第二连接器230、位置锁定件224和旋转止挡指示器226。第一气体供应管202在第一连接器210处连接到鼻插管主体104的第一端部206。第二气体供应管228在第二连接器230处连接到鼻插管主体204的第二端部208。第一鼻叉214和第二鼻叉218与第一气体供应管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8流体连通,使得通过第一气体供应管202或第二气体供应管228的呼吸气体流流动通过鼻插管主体104并通过第一出口220和第二出口222排出。第一鼻叉214和第二鼻叉218可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8中的一个或两个围绕鼻插管主体204的纵向轴线212旋转。如在图1中所示,尽管第一鼻叉214 和第二鼻叉218描绘为从鼻插管主体204的表面直线延伸,但是第一鼻叉214和第二鼻叉218可以是弯曲的。
第一鼻叉214和第二鼻叉218作为单元围绕鼻插管主体204的纵向轴线212旋转,允许在患者的鼻孔内调节第一鼻叉214和第二鼻叉 218的位置。第一鼻叉214和第二鼻叉218的旋转可调节性允许用户定位第一鼻叉214和第二鼻叉218,使得呼吸气体流动通过第一气体供应管202、第二气体供应管228和鼻插管主体204以通过第一鼻叉 214的第一出口220和第二鼻叉218的第二出口222离开进入鼻腔通道而不是朝向鼻孔的敏感组织。通过第一鼻叉214和第二鼻叉218的旋转对呼吸气体流的定向调节提高了治疗效率,并通过限制刺激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刺激可能由于定位不良的叉引起。特别地,在HFT 期间,朝向鼻腔中的敏感组织或结构定向的鼻叉可能在将加热和加压的呼吸气体引导至这些组织时对组织造成压力创伤。
第一鼻叉214和第二鼻叉218的旋转可调节性还允许用户从鼻孔移除第一鼻叉214和第二鼻叉218,以便清洁或放松鼻孔或在不从患者面部移除鼻插管主体204的情况下提供其它治疗。不需要移除用于第一气体供应管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8的将鼻插管200保持在患者面部上的限制条带(未示出)来允许接入鼻孔。
第一鼻叉214和第二鼻叉218在施加足够的力以实现旋转的情况下可围绕鼻插管主体204的纵向轴线212旋转,并且第一鼻叉214和第二鼻叉218在没有有意的旋转力的情况下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 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8保持静止。因此,第一鼻叉214和第二鼻叉218在使用期间不会从所在位置滑动。第一连接器210和第二连接器230可以分别在具有足够材料摩擦以防止滑动的接合部处联接到鼻插管主体204的第一端部206和第二端部208。第一连接器210和第二连接器230可以通过轴承联接到鼻插管主体204。在一些实现中,第一连接器210和鼻插管主体204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器230和鼻插管主体204之间的联接是轴颈轴承。在一些实现中,轴颈轴承具有约 0.1Nm至1Nm的摩擦扭矩。在一些实现中,轴颈轴承具有0.05Nm、 0.1Nm、0.2Nm、0.3Nm、0.4Nm、0.5Nm、0.6Nm、0.7Nm、0.8Nm、 0.9Nm、1Nm、1.2Nm、1.5Nm、2Nm的摩擦扭矩,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摩擦扭矩。在一些实现中,第一连接器210和第二连接器230中的一个或两个包括位置锁定件224以将第一鼻叉214和第二鼻叉218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8锁定在旋转位置。在一些实现中,第一连接器210和第二连接器230中的一个或两个包括允许第一鼻叉214和第二鼻叉218旋转到离散间歇旋转位置的轮廓。在一些实现中,第一连接器210和第二连接器230中的一个或两个具有光滑表面以允许第一鼻叉214和第二鼻叉218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8围绕鼻插管主体204的纵向轴线212连续旋转。
尽管鼻插管200示出了具有第一鼻叉和第二鼻叉的鼻插管,但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鼻插管200可以包括用于输送雾化药物或提供其它治疗的第三鼻叉。第三鼻叉(未示出)可以定位在第一鼻叉214或第二鼻叉218的任一个中或其上。在一些实现中,第一鼻叉214和第二鼻叉218与第一气体供应管202流体连通,并且第一气体供应管202 将加热和加湿的呼吸气体供应到第一出口220和第二出口222以用于 HFT的施用,而第三鼻叉与第二气体供应管228流体连通,第二气体供应管将雾化药物供应到第三鼻叉上的第三出口。在此类实现中,第三鼻叉可围绕鼻插管主体204的纵向轴线212与第一鼻叉214和第二鼻叉218一起旋转。
图2的鼻插管200具有两个鼻叉,其作为单元围绕鼻插管主体的纵向轴线旋转。然而,在一些实现中,第一鼻叉可以可相对于第二鼻叉的位置围绕纵向轴线旋转。图3示出了说明性鼻插管300,其中鼻插管主体304的第一部段334可相对于第二部段336旋转。鼻插管300 包括第一气体供应管302、第一连接器310、第二气体供应管328、第二连接器330、鼻插管主体304、第一鼻叉314、第一出口320、第二鼻叉318、第二出口322、分隔壁332和插管轴承338,鼻插管主体具有第一端部306、第二端部308、第一部段334、第二部段336和纵向轴线312。鼻插管主体304分成第一部段334和第二部段336,第一部段包括与第一气体供应管302流体连通的第一鼻叉314,第二部段包括与第二气体供应管328流体连通的第二鼻叉318。第一气体供应管 302在第一连接器310处联接到鼻插管主体304的第一端部306。第二气体供应管328在第二连接器330处联接到鼻插管主体304的第二端部308。第一鼻叉314和第二鼻叉318可在方向116上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3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328中的一个或两个围绕鼻插管主体 304的纵向轴线312旋转。
包括第一鼻叉314的第一部段334可相对于包括第二鼻叉318的第二部段336的位置围绕纵向轴线312旋转。在一些实现中,第一鼻叉314和第二鼻叉318彼此流体连通。第一部段334和第二部段336 在插管轴承338处接合,允许在第一部段334上的第一鼻叉314和在第二部段336上的第二鼻叉318的独立旋转。插管轴承338可以是轴颈轴承。第一鼻叉314和第二鼻叉318的独立旋转调节允许用户独立地将第一鼻叉314和第二鼻叉318定位在患者的鼻孔内,以考虑鼻腔和结构的非对称解剖结构。另外,第一鼻叉314和第二鼻叉318的独立旋转调节允许用户将第一鼻叉314旋转出鼻孔,同时保持第二鼻叉 318指向鼻孔中,使得治疗可以在一个鼻孔继续,同时放松或清洁另一个鼻孔,或者同时在另一个鼻孔施用额外的治疗。
在一些实现中,第一部段334和第二部段336未流体连通,而是由分隔壁332分开。在此类实现中,第一部段334和第二部段336可相对于彼此并且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3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328中的一个或两个的位置旋转。第一部段334和第二部段336的流体分隔允许通过第一鼻叉314和第二鼻叉318施用不同的治疗。此外,第一部段334和第二部段336的流体分隔可以降低与通过鼻插管300施用呼吸气体相关的噪音。将第一部段334和第二部段336制造为在分隔壁332处接合的单独构件不需要围绕第一部段334和第二部段336之间的可旋转连接的附加密封。
图4示出了鼻插管的说明性剖视图,诸如图1、图2或图3中所示的具有可旋转鼻叉的鼻插管100、200或300。在图4中的鼻插管的剖视图示出了鼻插管主体404、位于患者鼻孔448中的第一鼻叉414。第一鼻叉414可在方向416上围绕鼻插管主体404的纵向轴线412(所述纵向轴线可以对应于纵向轴线112)旋转,使得第一鼻叉414具有第一鼻叉的第一位置414a,所述第一位置具有进入患者鼻孔448的高进入角,并且可以旋转到第一鼻叉的第二位置414b,所述第二位置具有进入患者鼻孔448的浅进入角。第一鼻叉414的旋转调节允许调节第一鼻叉414的位置以适合患者的鼻腔解剖结构。在一些实现中,第一鼻叉414围绕纵向轴线以平滑连续调节进行旋转。在其它实现中,第一鼻叉414旋转到由鼻插管主体404中的联接内的轮廓所指示的离散位置。
在一些实现中,鼻插管主体包括旋转部分和非旋转部分,其中鼻叉位于旋转部分上。图5示出了具有可旋转鼻叉和鼻插管主体504的实心桥接件542的说明性鼻插管500。鼻插管500包括鼻插管主体504、第一端部506、第二端部508、第一开口端部546、第二开口端部544、纵向轴线512、第一气体供应管502、第二气体供应管528、第一鼻叉 514、第一出口520、第二鼻叉518、第二出口522和旋转叉元件537。鼻插管主体504包括与第一开口端部546流体连接的第一端部506和与第二开口端部544流体连通的第二端部508。鼻插管主体504的第一端部506和第二端部508由实心桥接件542连接,其中没有气流通过实心桥接件。实心桥接件542可以包括面向患者的稳定表面,一旦将其固定到患者的面部,所述稳定表面防止鼻插管500移动。旋转叉元件537包括第一鼻叉514和第二鼻叉518,并且配置成插入鼻插管主体504的第一开口端部546和第二开口端部544。旋转叉元件537 可在方向516上相对于鼻插管主体504的位置围绕纵向轴线512旋转。在一些实现中,当旋转叉元件537插入鼻插管主体504中时,鼻插管主体504的第一端部506和第二端部508处于流体连通。在一些实现中,旋转叉元件537可从鼻插管主体504移除。
插入鼻插管主体504中的旋转叉元件537上的第一鼻叉514和第二鼻叉518的旋转调节允许调节定位在患者鼻孔内的鼻叉,同时经由鼻插管主体504的实心桥接件542保持与患者面部的稳定连接。在第一鼻叉514和第二鼻叉518在旋转叉元件537上旋转以定位在鼻孔中或从鼻孔移除以用于清洁或放松鼻孔或用于施用其它治疗时,鼻插管主体504不会滑动或移动。在不移动鼻插管主体504的情况下调节第一鼻叉514和第二鼻叉518在患者鼻孔中的位置的能力通过允许控制呼吸气体方向性以保护敏感组织来改善患者的舒适度。此外,调节以适合患者的鼻叉最小化了在治疗期间对鼻插管500或第一气体供应管 5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528进行多次重新调节的需要。气体供应管的移动可能引起耳部周围的刺激,并且在施用治疗期间的重复调节可能导致患者不适和产生压力性溃疡。在实心桥接件542保持与患者的面部接触以实现稳定时,在旋转叉元件537上旋转的第一鼻叉514和第二鼻叉518减少了重新调节供应管的需要。
在一些实现中,鼻插管500构造为安静(quiet)鼻插管,其中第一鼻叉514通过鼻插管主体504的第一端部506和第一开口端部546 与第一气体供应管502流体连通,但是第一鼻叉514不与第二鼻叉518 流体连通。在此类实现中,第一鼻叉514和第二鼻叉518在分隔壁(诸如图3中的分隔壁332)处连接,所述分隔壁可以配置为第一鼻叉514 和第二鼻叉518之间的实心桥接件542。将来自第一气体供应管502 通过第一出口520的呼吸气体流与来自第二气体供应管528通过第二出口522的呼吸气体流分隔最小化了在患者附近的鼻插管主体504处的噪声,因为呼吸气体流并不如在当两个叉流体连通时在第一鼻叉 514和第二鼻叉518之间交汇。
尽管图1、图2、图3和图5中的鼻插管100、200、300和500 包括可旋转调节的叉,在一些实现中,可以调节叉之间的距离。图6 示出了说明性鼻插管600的顶视图,其允许调节叉之间的距离。用于实现调节的机制可以变化。在图6中示出允许此种调节的一种机制。鼻插管600包括第一鼻叉614、第二鼻叉618、第一叉组件621、第二叉组件623、第一指状突舌631、第二指状突舌633、锁定齿656和锁定件658。第一叉组件621包括第一鼻叉614和第一出口620。第二叉组件623包括第二鼻叉618、第二出口622和包括锁定齿656的延伸部。第一叉组件621通过将第二叉组件623的延伸部(包括锁定齿656) 接纳到第一叉组件621的内部轨道中而与第二叉组件623接合。在一些实现中,第一叉组件621的内部轨道还包括锯齿部(tooth indent) 以与锁定齿656相互作用并将第一叉组件621和第二叉组件623保持就位。第一叉组件621和第二叉组件623通过第二叉组件623的锁定齿656和定位在第一叉组件621上的锁定件658保持就位。包括锁定齿656的延伸部朝向患者,并且锁定齿656的背侧形成实心面,其提供抵靠鼻孔下方的患者解剖结构的稳定性。第一鼻叉614和第二鼻叉 618之间的距离d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变:使用第一指状突舌631和第二指状突舌633将第一叉组件621和第二叉组件623朝向彼此推动或将其拉开。
鼻插管600可以制成为三个构件,包括第一叉组件621、第二叉组件623和锁定件658。可以重复调节第一鼻叉614和第二鼻叉618 之间的距离d,并且通过在鼻插管600的非患者面对侧上拉动或推动第一指状突舌631和第二指状突舌633来容易地调节距离d。精确地调节第一鼻叉614和第二鼻叉618之间的距离d是可能的,从而允许将第一鼻叉614和第二鼻叉618精确地放置在患者的鼻孔内,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率和最小化由于不合适或未对准的叉引起的刺激。
如图6(和下面的图8)所示,本文描述的鼻插管可以允许叉之间的可调节距离。在一些实现中,鼻叉之间的距离可以是可调节的,并且鼻叉也可以是能够可旋转地调节的。图7示出了鼻插管700,其允许调节鼻叉之间的距离以及鼻叉的旋转。鼻插管700包括鼻插管主体 704(其包括第一插管组件711和第二插管组件713)、第一叉组件721、第二叉组件723、第一鼻叉714、第一出口720、第二鼻叉718、第二出口722、第一指状突舌731、第二指状突舌733、锁定齿756、锁定件758、第一气体供应管702、第一连接器710、第二气体供应管728 和第二连接器730。鼻插管主体704包括第一端部706和第二端部708,第一端部包括第一插管组件711和第一指状突舌731,第二端部包括第二插管组件713、第二指状突舌733和包括锁定齿756的延伸部。第一插管组件711包括桥接件742,其内部具有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配置成接纳第二插管组件713的延伸部(包括锁定齿756)。中空通道(未示出)可以包括与锁定齿756相互作用的凹口,以将第一插管组件711和第二插管组件713保持就位。锁定齿756在桥接件742 的中空通道中滑动,以允许第一插管组件711和第二插管组件713在平行于纵向轴线712的轴向方向760上相对于彼此移动,从而改变第一插管组件711上的第一鼻叉714和第二插管组件713上的第二鼻叉 718之间的距离d。第二插管组件713上的锁定件758锁定第一插管组件711相对于第二插管组件713的位置。第一气体供应管702在第一连接器710处联接到第一插管组件711的第一端部706,并且还联接到第一叉组件721。第二气体供应管728在第二连接器730处联接到第二插管组件713的第二端部708,并且还联接到第二叉组件723。
第一叉组件721配置成允许围绕纵向轴线712在方向716上旋转。第一叉组件721可以通过轴承(诸如轴颈轴承)联接到第一连接器710,从而允许连续或棘轮式旋转。第二叉组件723配置成允许围绕纵向轴线712在方向716上旋转。第二叉组件723可以通过轴承(其可以是轴颈轴承)联接到第二连接器730,从而也允许连续或间歇旋转。对旋转调节以及第一鼻叉714和第二鼻叉818之间的距离的同时控制允许用户精确地调节鼻插管700与特定患者的配合。鼻叉与患者的精确配合减少了由于鼻叉接触鼻孔内的表面和组织而引起的刺激,并且通过将呼吸气体流引导到鼻腔通道中以最佳地冲洗上呼吸道来提高呼吸治疗的效率。此外,鼻插管700包括未流体连通的第一鼻叉714和第二鼻叉718,从而降低了与呼吸气体流在患者附近交汇相关的噪声。
图8示出了替代的说明性鼻插管800,其允许调节鼻叉之间的距离和鼻叉的旋转。鼻插管800包括鼻插管主体804、第一端部806、第二端部808、第一气体供应管802、第一连接器810、第二气体供应管 828、第二连接器830、纵向轴线812、第一鼻叉814、第一出口820、第二鼻叉818、第二出口822、滑动面板852和滑动轨道854。鼻插管主体804在第一端部806处通过第一连接器810连接到第一气体供应管802。鼻插管主体804的第二端部808通过第二连接器830联接到第二气体供应管828。鼻插管主体804包括以距离d分开的第一鼻叉 814和第二鼻叉818。鼻插管主体804还包括滑动轨道854,其配置为鼻插管主体804的外表面中的切口。第一鼻叉814定位在滑动面板852 上,滑动面板在平行于纵向轴线812的轴向方向850上在滑动轨道854 中滑动,使得第一鼻叉814和第二鼻叉818之间的距离d是可变的。例如,离第二鼻叉818距离为d1的在滑动面板852上第一鼻叉814a 可以在轴向方向850上移动到重叠的第一鼻叉814b的位置,其离第二鼻叉818的距离为d2。改变第一鼻叉814和第二鼻叉818之间的距离 d的能力允许鼻插管800适合各种尺寸的患者的解剖结构,从而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在一些实现中,第一连接器810与鼻插管主体804的第一端部806 之间的连接以及第二连接器830与鼻插管主体804的第二端部808之间的连接允许鼻插管主体804在方向816上分别相对于第一气体供应管8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828围绕纵向轴线812旋转。这允许调节叉之间的距离以及叉在鼻孔内的位置的旋转调节,从而允许优化叉在患者鼻孔中的取向。结果,可以优化气道冲洗,并且可以减少由于鼻叉或呼吸气体接触鼻孔中的敏感组织而引起的刺激。
图9示出了用于将第一气体供应管902联接到鼻插管主体904的说明性旋转连接器901。旋转连接器901包括第一部分966和第二部分968、轴承967、开口972和第一气体供应管902。鼻插管主体904 包括第一端部906、第二端部908、第一鼻叉914、喷嘴开口972和适配器970。旋转连接器901的第一部分966尺寸设计成接收第一气体供应管902。旋转连接器901的第二部分968通过轴承967联接到第一部分966,这允许第二部分968在第一部分966内旋转。第二部分 968能够沿径向方向962径向旋转并且能够沿旋转方向964旋转。第二部分968与适配器970接合,并且第一气体供应管902通过旋转连接器901的第一部分966和第二部分968并通过鼻插管主体904与喷嘴开口972流体连通。
第二部分968的在第一部分966内的旋转(rotational)和旋转 (swivel)运动允许鼻插管主体904以鼻插管主体的最小运动来适应第一气体供应管902上的移动和扭矩。在一些实现中,第二部分968 能够360度双向运动。在一些实现中,第二部分968的所允许的移动描绘了半球。在一些实现中,轴承967结合到鼻插管主体904中而不是在第一气体供应管902侧上。第一气体供应管902在患者和呼吸气体供应部之间的移动通过第二部分968的在轴承967上的旋转运动来适应,使得鼻插管主体904不会由第一气体供应管902的移动挤压。同样地,例如,由于患者说话、移动或进食导致的鼻插管主体904的移动不会转化为第一气体供应管902的运动。最小化第一气体供应管 902的移动减少了由于第一气体供应管902在患者皮肤上的摩擦而导致的患者受伤和刺激的发生。特别地,当第一气体供应管902用于输送用于HFT的加热和加湿的呼吸气体时,摩擦的最小化对于患者舒适性是关键的,因为加热和加压的供应管可能在它们摩擦患者皮肤的地方引起压力性溃疡。
图10示出了与鼻插管主体1004的第一气体供应管1002一起使用的说明性管引导紧固件1075。图11示出了管引导紧固件1075的剖视图。管引导件包括柔性主体1076、引导连接器1078、狭缝1080、第一端部开口1082、第二端部开口1084和粘合剂底部1077。柔性主体1076配置为平坦的,其中粘合剂底部1077在面向患者的侧上。引导连接器1078配置为跨柔性主体1076定位的圆形或管形特征,其中狭缝1080从引导连接器1078的第一端部开口1082延伸到第二端部开口 1084,从而允许引入第一气体供应管1002。引导连接器1078尺寸设计成接纳第一气体供应管1002,第一气体供应管可以通过狭缝1080 压入引导连接器1078,在引导连接器中第一气体供应管1002保持就位。通过第一气体供应管1002的呼吸气体的流动不会受到引导连接器 1078的损害,并且气体供应管与鼻插管主体1004流体连通。粘合剂底部1077配置成可释放地粘附到患者的皮肤上。
管引导紧固件1075配置成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002在患者上保持就位,例如在患者的脸颊上,以确保第一鼻叉1014保持在鼻孔1048 内的优化位置中。在一些实现中,两个管引导紧固件1075可以用于将气体供应管固定到患者脸颊的每一侧上。在一些实现中,引导连接器 1078可以尺寸设计成用于小口径管(例如,NG管、IV管、脐(umbilical) 导管)或大口径患者管。在一些实现中,引导连接器1078跨柔性主体 1076直线延伸。在其它实现中,引导连接器1078跨柔性主体1076的表面弯曲。在一些实现中,引导连接器1078形成几乎完整的圆形截面。在一些实现中,引导连接器1078在内表面上是粘性的或以其它方式夹持第一气体供应管1002以避免第一气体供应管1002的无意移动。在其它实现中,引导连接器1078能够沿着第一气体供应管1002滑动和/ 或围绕其旋转。
在一些实现中,柔性主体1076可以由塑料或硅树脂的单个构件构成。在一些实现中,粘合剂底部1077包含小的水凝胶水性胶体粘合剂。粘合剂底部1077是生物相容的和可移除的,其具有最小的刺激或残留物。在一些实现中,管引导紧固件1075配置成用于患者的脸颊、鼻或任何其它面部几何结构。管引导紧固件1075不仅提供用于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002固定到皮肤的机构,而且还允许用户定向第一气体供应管以将第一鼻叉1014最佳地放置在鼻孔1048中。狭缝1080允许引入和移除第一气体供应管1002,并且在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002重新引入引导连接器1078中的狭缝1080时,第一气体供应管1002立即返回到正确的取向。管引导紧固件1075可以与任何呼吸治疗一起使用。管引导紧固件1075对于保持用于输送HFT的气体供应管特别有用,因为在鼻孔中正确定位鼻叉对于提供上呼吸道的最佳冲洗是重要的。
图12示出了与鼻插管的气体供应管一起使用的可滑动连接器 1285的说明性视图。可滑动连接器1285包括主体1286、第一开口 1288、第二开口1290、第三开口1292和楔形部1294。第一开口1288 尺寸设计成接收第一气体供应管1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228。第二开口1290尺寸设计成接收第一气体供应管1202。第三开口1292尺寸设计成接收第二气体供应管。形成从第一开口1288穿过主体1286到第二开口1290的通道,其中第一气体供应管1202穿过第二开口。形成从第一开口1288穿过主体1286到第三开口1292的通道,其中第二气体供应管1228穿过第三开口。第二开口1290和第三开口1292由楔形部1294分开。第一气体供应管1214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218围绕楔形部1294分叉。楔形部1294指示其中第一气体供应管1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228从主体1286离开的角度1296。
可滑动连接器1285保持第一气体供应管1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 1228并且可沿第一气体供应管1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228滑动,以暂时缩短或延长气体供应管围绕患者耳部的外观,从而用于将鼻插管固定到患者的面部。其中第一气体供应管1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228 离开可滑动连接器1285的角度1296防止第一气体供应管1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228在主体1286的边缘处扭结。因为防止了扭结,所以通过第一气体供应管1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228向患者的气体流出是连续的并且是不中断的。扭结改变了气体的流动特性,并且当气体离开鼻叉时可能增加气体流出的噪音水平。在一些实现中,可滑动连接器1285包括用于第一气体供应管1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228的引导路径。在其它实现中,不需要在主体1286内包括引导路径。
在一些实现中,可滑动连接器1285的内部用于夹持第一气体供应管1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228的外部,以保持可滑动连接器1285 的不变尺寸而不会滑动,使得第一气体供应管1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 1228在可滑动连接器1285中保持就位,直到力施加到可滑动连接器 1285以沿第一气体供应管1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228移动可滑动连接器1285。在一些实现中,第一气体供应管1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 1228在第一开口1288处彼此平行并且分别在彼此远离的弯曲路径中被引导至第二开口1290和第三开口1292。弯曲路径防止皮肤楔入管和可滑动连接器1285之间。在一些实现中,主体1286的朝向楔形部 1294移动的端部(其面向患者)包括用于改善舒适性或减少皮肤上的滑动的材料。例如,主体1286的所述端部可以由塑料形成或者可以是带衬垫的。主体1286的带衬垫的端部可以用于在施用HFT期间保护患者的皮肤免受在加热和加压的管上摩擦,并且可以防止刺激以及第一气体供应管1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228的扭结。在一些实现中,主体1286的朝向楔形部1294移动的端部(其面向患者)包括支座部分(未示出),其升高以接触患者的下巴,从而进一步减少第一气体供应管1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228的扭结的发生,以用于连续输送呼吸气体。
图13示出了与鼻插管的第一气体供应管1302一起使用的紧固机构1303的说明性视图,其具有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397和第二挂耳式连接器1398以减少与气体供应管围绕耳部相关的疼痛的发生率。图 14示出了紧固机构1303的侧视图。紧固机构1303包括第一气体供应管1302、第二气体供应管1328、鼻插管主体1304、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397、第二挂耳式连接器1398、第一管滑动连接器1395和第二管滑动连接器1399。第一气体供应管13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328流体联接到鼻插管主体1304,以向第一鼻叉1314和第二鼻叉1318提供呼吸气体。第一气体供应管13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328分别通过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397和第二挂耳式连接器1398固定到患者的面部。第一气体供应管1302在第一耳部1391的底部处的第一管滑动连接器 1395和第二管滑动连接器1399处连接到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397。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397配置成放置在患者的第一耳部1391上并且在第一管滑动连接器1395和第二管滑动连接器1399处固定到第一气体供应管1302,使得第一气体供应管1302从环绕在第一耳部1391上的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397悬挂。第一管滑动连接器1395和第二管滑动连接器1399配置成可在第一气体供应管1302上滑动,以调节第一气体供应管1302的取向。在一些实现中,第一管滑动连接器1395和第二管滑动连接器1399配置为摩擦配合筒,其允许通过将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397的端部拉动通过第二管滑动连接器1399来调节长度。可以使用第二管滑动连接器1399多次调节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397的长度,并且紧固机构1303可以精确地配合到面部几何形状,使得第一鼻叉 1314和第二鼻叉1318适当地定位在患者的面部上。在一些实现中,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397是弹性体的。
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397和第二挂耳式连接器1398用于将鼻插管主体1304和第一气体供应管13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328固定到患者的面部,而不需要第一气体供应管13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328接触耳部。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3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328从耳部悬挂而不允许第一气体供应管13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328接触耳部周围的敏感皮肤用于将鼻插管主体1304固定到面部而不用热的和加压的管刺激耳部周围的皮肤。呼吸气体,特别是用于HFT的加热和加湿呼吸气体必须行进穿过第一气体供应管1302的较短路径长度防止气体在供应管中冷凝,其称为“沉降”。此外,紧固机构1303的挂耳悬架允许患者在佩戴鼻插管主体1304和紧固机构1303时不受阻碍地进食或饮食。在一些实现中,织物套覆盖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397的在第一耳部1391的顶部处的一部分,以进一步保护耳部周围的皮肤免受来自管的刺激。织物套可以是芯吸织物或低摩擦织物。在一些实现中,线结构围绕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397的在第一耳部1391的顶部处的全部或一部分,以将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397保持为进一步远离第一耳部1391。在一些实现中,线结构替代地包括柔韧塑料板的骨架或泡沫垫层。线结构可以包裹在织物套内。在其它实现中,织物套可以由硅树脂构成,以减少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397在皮肤上的移动。在一些实现中,硅树脂套包括硅树脂片,其围绕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397卷曲。硅树脂套可以包括通过硅树脂粘合剂接合的两个硅树脂片,其可以用于标记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397或者可以用于包裹第一气体供应管1302以在皮肤和第一气体供应管1302交汇的地方提供更舒适的表面。紧固机构1303 可以自己单独用于需要将气体供应管固定到患者的面部的任何呼吸治疗。紧固机构1303可以与其它特征一起使用以保持气体供应管,诸如与可滑动连接器1385一起使用。紧固机构1303可以与HFT系统一起使用,以通过用挂耳式环将气体供应管悬挂在耳部下方来防止由于大口径气体供应管在耳部上和其周围摩擦而引起的对皮肤的刺激。
在一些实现中,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397和第二挂耳式连接器1398 配置成与小口径气体供应管一起使用。在其它实现中,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397和第二挂耳式连接器1398配置成与大口径气体供应管一起使用。在一些实现中,第一气体供应管1302是双腔供应管。在一些实现中,第一气体供应管1302包括其中呼吸气体穿过的第一内腔、以及其中冷却气体穿过的围绕第一内腔的第二内腔。在一些实现中,第二内腔具有微孔,从而允许冷却气体流出第二内腔,以在患者的皮肤和气体供应管之间产生冷却气体的空气缓冲。在一些实现中,插管还构造成具有其中冷却气体穿过的围绕插管外部的单独的流动路径,所述单独的流动路径包括微孔,其中冷却气体通过微孔朝向患者的皮肤流动。在管和/或插管与患者皮肤之间产生的空气缓冲减轻了由管施加在皮肤上的压力,并且减少了皮肤上的摩擦,使得皮肤较少损伤。
尽管图13和图14示出了利用支撑悬挂在耳部下方的气体供应管的挂耳式连接器的紧固机构1303,但图15示出了替代的紧固机构 1503,其中完整的耳套环将气体供应管悬挂在耳部下方。紧固机构 1503包括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597、引导连接器1578和连接到鼻插管主体1504的第一气体供应管1502。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597配置为完整的环形以悬挂在患者的第一耳部1591上和其周围。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597在底部部位处联接到第一管引导连接器1578,所述底部部位配置成位于耳部的底部。引导连接器1578具有与图10中的引导连接器1078类似的形状,使得引导连接器配置为柱,所述柱在任一端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尺寸设计成配合第一气体供应管1502,并且在开口之间具有狭缝,使得第一气体供应管1502可以插入导向连接器1578 并保持就位。引导连接器1578可以以一定角度联接到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597,使得当第一气体供应管1502插入引导连接器1578时,其以特定取向保持在患者的面部上。第一气体供应管1502插入引导连接器 1578中并且由第一耳部1591上的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597支撑。第一气体供应管1502将气体供应到鼻插管主体1504并且通过第一鼻叉 1518供应到患者的鼻孔。第一气体供应管1502保持在一定位置,使得第一鼻叉1518适当地定向在患者的鼻孔中,以提供连续且有效的呼吸治疗。
尽管在紧固机构1503中仅示出了第一气体供应管1502,但是第二气体供应管1528由类似的挂耳式环支撑在第二耳部(未示出)上。用挂耳式连接器支撑第一气体供应管15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528以使得第一气体供应管15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528在耳部下方通过防止了对耳部周围的敏感组织的摩擦和刺激。在使用期间,第一气体供应管15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528可能摩擦或变热,特别是当与HFT 一起使用时,这可能引起不适并随着延长的使用产生MDRPU。在不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5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528放置在耳部上的情况下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5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528支撑和定向在患者的面部上防止了在将气体供应管和鼻插管固定到患者时引起的不适和刺激。
在一些实现中,引导连接器1578尺寸设计成配合小口径管。在其它实现中,引导连接器1578尺寸设计成配合大口径管或任何其它尺寸的医用管。在一些实现中,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597以不同的尺寸制造以适合各种患者耳部。在一些实现中,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597是柔性的或弹性可拉伸的以适合各种形状和尺寸的耳部。在一些实现中,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597和引导连接器1578是单独的构件,其可以单独地选择并且联接在一起以便适合患者。在一些实现中,附加的垫、填充或织物套与第一挂耳式连接器1597结合使用以为患者提供额外的舒适性。
尽管图13至图15示出了其中气体供应管在耳部下方通过的紧固机构,但图16示出了紧固机构1603的说明性视图,其使用流体填充垫1661以允许第一气体供应管1602在第一耳部1691上方和周围通过而不会引起患者不适。紧固机构1603包括流体填充垫1661、引导连接器1678、第一气体供应管1602和鼻插管主体1604。流体填充垫1661 在第一耳部1691和引导连接器1678中的第一气体供应管1602之间抵靠第一耳部1691安置。流体填充垫1661防止第一气体供应管1602 接触第一耳部1691周围的敏感皮肤。流体填充垫1661保护第一耳部 1691周围的皮肤免于在塑料气体供应管上摩擦以及免于可能伴随通过第一气体供应管1602的气体流的热量。流体填充垫1661联接到引导连接器1678。引导连接器1678配置为拼合(spit)管,其尺寸设计成紧固到第一气体供应管1602,以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602在第一耳部1691上保持就位。
流体填充垫1661可以是预填充的气囊或泡沫垫,其用作第一耳部 1691上的气垫。流体填充垫1661可以在第一耳部1691后面略微塌陷,以帮助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602和鼻插管主体1604固定就位,使得第一鼻叉1618适当地定位在鼻孔中。略微塌陷的流体填充垫1661可以防止在耳部周围和后面滑动和摩擦。在一些实现中,流体填充垫1661 完全包围耳部。在其它实现中,流体填充垫1661足够长以覆盖耳部的顶部或耳部的顶部和后部部分。在一些实现中,流体填充垫1661的长度为约3至8英寸。在一些实现中,在没有引导连接器1678的情况下使用流体填充垫1661,并且第一气体供应管1602直接安置在第一耳部1691上的流体填充垫1661上。
图17示出了与鼻插管的气体供应管一起使用的第一头部条带 1783和第二头部条带1787的说明性视图。第一头部条带1783具有第一条带闭合件1781。第二头部条带1787具有第二条带闭合件1789。第一头部条带1783配置成从第一耳部1791的后面沿正好在头部的后下部处的枕骨弯曲下方的颈部的颈背延伸到第二耳部(未示出)。在第一头部条带1783的端部处的第一条带闭合件1781配置成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702保持在第一耳部1791后面而不接触第一耳部1791。第二头部条带1787配置成从第一耳部1791跨越头部的顶部矢状延伸到第二耳部(未示出)。在第二头部条带1787的端部处的第二条带闭合件 1789配置成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702保持在第一耳部1791上方而不接触第一耳部1791,使得第一气体供应管1702悬挂在第一耳部1791的上方和后面而不接触第一耳部1791。第一头部条带1783和第二头部条带1787配置成还以相同的方式将第二气体供应管(未示出)保持在第二耳部的上方和后面。将气体供应管悬挂在患者耳部上方防止了由于来自气体供应管的热量和压力而在患者耳部周围产生刺激。
第一条带闭合件1781和第二条带闭合件1789可以是Velcro、带子或包围第一气体供应管1702的任何其它扣紧机构。在一些实现中,第一条带闭合件1781和第二条带闭合件1789由可拉伸材料构成,诸如织物、聚氨酯、橡胶或氯丁橡胶、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材料。在一些实现中,仅需要第一头部条带1783。在一些实现中,可能需要额外的头部条带。第一头部条带1783和第二头部条带1787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它紧固设备组合使用,诸如本文所公开的那些。
图18示出了紧固机构1803的说明性视图,所述紧固机构配置为与鼻插管的气体供应管一起使用的条带系统。紧固机构1803包括矢状头部条带1859、矢状条带臂1857、矢状条带扣1855、枕骨头部条带 1851、枕骨条带臂1853、枕骨条带扣1858和环状连接条带1849。矢状头部条带1859配置成在患者头部的顶部部分上矢状延伸。矢状条带臂1857配置成在第一气体供应管1802下面环绕并且在其自身上方往回折叠以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802保持在第一耳部1891上方。矢状条带臂1857由矢状条带扣1855保持就位。枕骨头部条带1851配置成在头部的后下部区域、枕骨附近或下方围绕患者的头部延伸。在枕骨头部条带1851的端部处的枕骨条带臂1853配置成在第一气体供应管 1802下方延伸,并在其自身上方往回折叠,以通过枕骨条带扣1858 扣紧就位。枕骨条带臂1853保持第一气体供应管1802并且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802悬挂在第一耳部1891后面。枕骨头部条带1851和矢状头部条带1859通过环状连接条带1849连接,使得矢状头部条带1859、环状连接条带1849和枕骨头部条带1851围绕头部的冠部以圆形连接,其中枕骨条带臂1853和矢状条带臂1857向外朝向耳部延伸。尽管仅示出了枕骨条带臂1853和矢状条带臂1857中的各自一个,但是紧固机构1803包括总共四个条带,其包括在所示条带的镜像中的第二枕骨条带臂和第二矢状条带臂,第二枕骨条带臂和第二矢状条带臂以相同的方式将第二气体供应管(未示出)悬挂第二耳部上方和后面。
可以使用冲压或模切从单一材料容易地制造紧固机构1803。在一些实现中,紧固机构1803由可拉伸材料构造,使得材料贴合患者的头部。在一些实现中,紧固机构1803由低变应性和/或透气性材料构成,诸如聚氨酯泡沫、聚酯或尼龙织物。在一些实现中,矢状条带扣1855 和枕骨条带扣1858是Velcro、可重复使用的带子或夹子、或任何合适的防滑紧固件,以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802保持远离第一耳部1891。矢状条带臂1857配置成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802拉离第一耳部1891 的顶部,使得第一气体供应管1802不与第一耳部1891接触。枕骨条带臂1853配置成朝向颈部的颈背的中心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802拉离第一耳部1891的下部部分。鼻插管主体1804以这种方式固定到患者,而第一气体供应管1802不接触并不刺激第一耳部1891或其周围的敏感皮肤。紧固机构1803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802牢固地悬挂在第一耳部1891上方,从而减少擦伤、起泡和溃疡的发生,同时将鼻插管主体1804在患者上固定就位。
图19示出了与鼻插管的气体供应管一起使用的包括头带1971的紧固机构1903的说明性视图,所述紧固机构具有凸起部分,凸起部分具有通道以用于保持气体供应管。图20示出了由与图19中的头带类似的机构操作的条带的端部的视图。紧固机构1903包括头带1971、第一带端部1917、第二带端部1919、包括第一凹槽1973的第一凸起部分1979以及包括第二凹槽1963的第二凸起部分1969。头带1971 的第一带端部1917包括第一凸起部分1979,其形成为具有围绕外侧的第一凹槽1973的圆形凸起构件。第一凹槽1973尺寸设计成接纳第一气体供应管1902并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902保持在患者的第一耳部 1991上方或后面。头带1971尺寸设计成在第一凸起部分1979的第一凹槽1973上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902保持在第一耳部1991上方和后面,以及在第二凸起部分1969的第二凹槽1963上将第二气体供应管1928保持在第二耳部1993上方和后面。头带1971可以以从第一带端部1917到第二带端部1919的各种长度制造,或者替代地,可以具有可调节的长度。流体附接到鼻插管主体1904的第一气体供应管1902 从头带1971的第一带端部1917悬挂,其中它围绕第一凸起部分1979保持在第一凹槽1973中。第二气体供应管1928联接到鼻插管主体 1904并且从头带1971的第二带端部1919悬挂。类似于第一气体供应管1902,第二气体供应管1928围绕第二凸起部分1969保持在第二凹槽1963中。第一气体供应管19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928通过第一凹槽1973和第二凹槽1963固定到患者的面部,而第一气体供应管1902 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928不接触耳部。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902、第二气体供应管1928和鼻插管主体1904固定到患者而不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9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928从第一耳部1991和第二耳部1993悬挂降低了刺激的发生率和MDRPU的产生。特别地,将用于HFT的鼻插管主体1904固定到患者而没有热的和加压的第一气体供应管 19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928摩擦患者耳部对于患者舒适性是重要的。
在一些实现中,第一凹槽1973和第二凹槽1963配置成接纳大口径气体供应管、小口径气体供应管或任何其它医用管。在一些实现中,第一凹槽1973和第二凹槽1963是通道状的并且将第一气体供应管 19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928保持就位。在其它实现中,第一凹槽1973 和第二凹槽1963允许第一气体供应管19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928 滑动通过第一凹槽1973和第二凹槽1963。在一些实现中,使用多于一个的头带1971以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9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928 固定到患者并且将第一气体供应管19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1928悬挂在患者的第一耳部1991和第二耳部1993的上方和后面。
类似于图19中的紧固机构1903,图20示出了头部条带的端部的视图,所述头部条带也具有用于将供应管固定在耳部上方的通道。图 20包括头部条带2071、第一凸起部分2079、第一凹槽2073和第一气体供应管2002。第一气体供应管2002围绕第一凸起部分2079固定在第一凹槽2073中。第一气体供应管2002通过头部条带2071保持在第一耳部2091上方。在一些实现中,头部条带2071是类似于图19中的头带1971的头带。头部条带2071的使用防止第一气体供应管2002 接触第一耳部2091并引起不适。
尽管图19的紧固机构1903包括气体供应管附接在其上的凸起部分,在一些实现中,凸起部分成形为模仿人耳。例如,图21示出了包括头带2171的另一实施例的替代紧固机构2103的说明性顶视图,其中第一凸起部分2179成形为类似人耳,以用于将鼻插管的气体供应管限制在患者耳部上方。紧固机构2103包括头带2171、第一凸起部分 2179、第一凹槽2173和切口2165。头带2171在第一带端部2117处包括第一凸起部分2179,其具有围绕第一凸起部分2179的顶部部分 2115的第一凹槽2173。第一凸起部分2179还包括切口2165。头带2171 配置成在患者头部上方延伸,使得第一凸起部分2179定位在患者的耳部上方。第一凸起部分2179的顶部部分2115中的第一凹槽2173提供通道或引导件,其中气体供应管(未示出)被限制在所述通道或引导件中,以防止气体供应管在耳部上或其附近摩擦。在一些实现中,切口1165为患者的耳部提供空间。在其它实现中,不需要切口。形成第一凸起部分2179以模拟耳部的轮廓,使得第一凸起部分2179和第一凹槽2173形成悬挂的人造耳,其中用于鼻插管(未示出)的气体供应管环绕在所述人造耳上。
将气体供应管悬挂在患者耳部上方的第一凸起部分2179上减少了热量和摩擦,这使得产生MDRPU并增加患者的舒适度。第一凸起部分2179上的第一凹槽2173将气体供应管支撑在患者耳部上方,从而保护患者的耳部免受摩擦和压缩。在一些实现中,头带2171由贴合患者头部的防滑柔性材料构成。例如,头带2171可以由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材料构成。在一些实现中,头带2171形成为宽带。在其它实现中,头带2171形成为窄带。在其它实现中,头带2171由半刚性网格形成。在其它实现中,头带2171由可拉伸材料形成,诸如硅橡胶。在一些实现中,头带2171包括穿孔,以用于增强患者头皮处的空气循环。在一些实现中,第一凸起部分2179包括在面向患者的表面上的凝胶垫,以通过减少摩擦来增强舒适性。在其它实现中,头带 2171包括在面向患者的表面或边缘上的梳齿,以用于改善在患者头部上的放置和支撑。在一些实现中,头带2171是可调节的。在其它实现中,头带2171以各种尺寸制造,例如适合新生儿、儿科患者和成年患者的尺寸。
在其它实现中,头带2171配置成围绕患者头部的后侧佩戴作为枕骨支撑件。在此类实现中,附加条带可以从头带2171的每个端部围绕患者的前额延伸。头带可以用Velcro或其它闭合件调节。头带2171 作为枕骨支撑件的放置允许在使用期间牢固地放置和抵抗鼻插管气管的任何“拖拽”。第一凸起部分2179可以包括第一凹槽2173作为结合到第一凸起部分2179的通道。
紧固机构2103可以与任何需要将气体供应管约束在患者耳部周围的呼吸治疗结合使用。在一些实现中,紧固机构2103与鼻插管一起使用,以与HFT系统一起使用。在此类实现中,第一凸起部分2179 和第一凹槽2173将加热和膨胀的气体供应管悬挂在患者耳部上方,以便防止可能导致发生压力性溃疡的摩擦和出汗。
上述鼻插管和紧固设备可以结合到呼吸治疗系统中,诸如图22 中所示的说明性呼吸治疗系统2207。呼吸治疗系统2207包括鼻插管主体2204、第一连接器2210、管引导件2275、第一气体供应管2202、第二气体供应管2228、可滑动连接器2285、控制台2241、显示屏2243、控制器2245、第一气体供应管端口2239和第二气体供应管端口2247。控制台2241包括显示屏2243和控制器2245,其允许用户控制所提供的呼吸治疗的方面,诸如呼吸气体的流量、呼吸气体的混合比、雾化药物的施用或气体的温度。显示屏2243还可以向用户显示当前设置,以及例如,如果在供应管中存在减少气流的扭结或泄漏,显示警告。在一些实现中,控制台2241包括呼吸气源、压缩机、气体混合器、药物源或喷雾器。在一些实现中,控制台2241包括加热器和液体储存器。在一些实现中,控制台2241控制超过8LPM的气体流量。在一些实现中,控制台2241控制超过20LPM的气体流量。
呼吸气体从控制台2241通过第一气体供应管端口2239流动到第一气体供应管2202,并从控制台2241通过第二气体供应管端口2247 流动到第二气体供应管2228。然后,呼吸气体通过第一气体供应管 2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28流动到鼻插管主体2204。第一气体供应管2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28可以使用本文描述的任何紧固机构或机构的组合固定到患者的面部,诸如图9、图10、图12、图13、图 18、图19和图21中所示的901、1075、1285、1303、1803、1903或 2103。例如,第一气体供应管2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28可以用管道引导件2275固定到患者的面部,管道引导件将第一气体供应管2202 以一定取向保持在患者的一侧脸颊上并且将第二气体供应管2228保持在另一侧脸颊上。管道引导件2275允许用户移除和更换第一气体供应管2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28,使得当在管道引导件2275中更换第一气体供应管2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28时,第一气体供应管 2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28相对于鼻插管主体2204和患者的面部解剖结构放置在适当的取向上。第一气体供应管2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28示出为悬挂在患者的第一耳部2091和第二耳部2093上,但是在其它实现中,第一气体供应管2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28可以与任何其它紧固机构一起使用以保持第一气体供应管2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28远离患者耳部周围的敏感皮肤。
在另一个示例中,呼吸治疗系统2207的第一气体供应管2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28可以在第一连接器2210(诸如旋转连接器901) 处联接到鼻插管主体2204,所述第一连接器允许旋转和旋转运动,使得第一气体供应管2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28的移动不会传递到鼻插管主体2204。因此,尽管第一气体供应管2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 2228运动或移动,但鼻插管主体2204仍保持在适当的定位。第一气体供应管2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28也可以与可滑动连接器2285 (类似于可滑动连接器1285)一起使用,以将第一气体供应管2202 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28保持在患者的下巴下方,以牢固地将鼻插管主体2204固定到患者的面部,同时防止第一气体供应管2202和第二气体供应管2228扭结。
此外,呼吸治疗系统2207可以与任何先前描述的鼻插管一起使用,包括图1、图2、图3、图5、图7和图8中描述的100、200、300、 500、700和800。呼吸治疗系统2207可以与鼻插管主体2204一起使用,所述鼻插管主体允许鼻叉的旋转,使得鼻叉在患者鼻孔中的位置是可调节的,以考虑鼻解剖结构或鼻孔尺寸的差异。鼻叉定位的调节允许施用呼吸治疗,而不引起与鼻叉和鼻孔中的敏感组织的接触有关的患者的不适或者将呼吸气体的流动错误引导到鼻组织。
鼻叉在患者鼻孔中的适当取向以及将鼻插管和气体供应管牢固地固定在适当位置允许呼吸治疗系统2207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正确地将呼吸气体,特别是用于HFT的加热和加湿的呼吸气体引导到鼻腔通道中促进了上呼吸道的冲洗以获得治疗效果。鼻孔中鼻叉的适当取向还减少了与导致鼻孔中鼻叉的摩擦或接触的不良定位相关的患者不适或由于错误引导呼吸气体流而导致的粘膜刺激。限制气体供应管并固定鼻插管的定位进一步增加了成功治疗结果的发生。保护耳部周围的敏感组织免受刺激和发生溃疡的气体供应管限制器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并且患者不太可能移动或调节不会引起刺激的气体供应管。这些设备通过确保向患者提供有效的呼吸治疗来改善治疗结果。
前述内容仅仅是对本公开的原理的说明,并且装置可以通过除了所描述的实施例之外的实施例来实施,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出于说明而非限制的目的给出的。应当理解,尽管示出为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本文公开的装置可以应用于在其它通气回路中使用的系统。
在阅读本公开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想到变化和修改。所公开的特征可以以任何组合和子组合(包括多个从属组合和子组合)与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一起实现。以上描述或示出的各种特征,包括其任何部件,可以组合或集成在其它系统中。此外,可以省略或不实现某些特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确定改变、替换和变更的示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文公开的信息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改变、替换和变更。本文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都通过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Claims (47)

1.一种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气体供应管,其具有端接于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远端;
第二气体供应管,其具有端接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远端;
鼻插管主体,其包括:
第一端部,其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
第二端部,其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器,并且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
纵向轴线,其从所述第一端部延伸到所述第二端部,
第一部段,
第二部段,其中所述第一部段和所述第二部段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相邻地设置,
第一鼻叉,其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流体连通,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部段上,其中所述第一鼻叉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旋转,所述旋转围绕所述鼻插管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以及
第二鼻叉,其与所述第二气体供应管流体连通,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部段上,其中所述第二鼻叉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气体供应管旋转,所述旋转围绕所述鼻插管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
其中包括所述第一鼻叉的所述第一部段能够相对于包括所述第二鼻叉的所述第二部段的位置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插管主体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之间的可旋转联接是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插管主体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之间的可旋转联接是轴颈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颈轴承具有足够的静摩擦扭矩以维持所述第一鼻叉相对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的旋转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颈轴承具有0.01Nm至1Nm的摩擦扭矩。
6.根据权利要求3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颈轴承具有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的轮廓使得所述轴颈轴承具有间歇的旋转止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件,所述锁定件配置成锁定所述第一鼻叉相对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的旋转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鼻叉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旋转,所述旋转围绕所述鼻插管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段和所述第二部段通过轴颈轴承联接,使得所述第一部段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部段围绕所述鼻插管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鼻叉不与所述第二鼻叉流体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鼻叉和所述第二鼻叉通过实心桥接连接器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鼻叉和所述第二鼻叉之间沿着所述鼻插管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的轴向距离是可调节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鼻叉能够沿着所述鼻插管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鼻叉轴向滑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插管主体包括表面,所述表面的轮廓使得提供所述第一鼻叉的离散数量的稳定轴向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插管主体能够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拆卸。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源,其中所述气源配置成以超过8升/分钟的流量提供呼吸气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尺寸设计成接收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的第一部分和尺寸设计成用于插入所述鼻插管主体的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轴承处联接到所述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配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旋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滑动连接器,所述可滑动连接器具有:
主体,
第一开口,其尺寸设计成接收两个供应管,
第二开口,其尺寸设计成接收单个供应管,
第三开口,其尺寸设计成接收单个供应管,以及
楔形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之间,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气体供应管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
其中所述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偏移,使得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和第二气体供应管在离开所述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时分叉。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引导件,所述管引导件具有:
柔性主体;以及
引导连接器,其联接到所述柔性主体的第一侧,所述引导连接器具有第一开口和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各自尺寸设计成接收气体供应管,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
其中所述柔性主体包括涂覆有生物相容的粘合剂的第二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体环,所述弹性体环具有可拆卸地联接到气体供应管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非流体地联接到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其中所述弹性体环尺寸设计成悬挂在耳部上。
21.一种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鼻插管,其包括:
第一气体供应管,其具有端接于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远端;
第二气体供应管,其具有端接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远端;
鼻插管主体,其包括:
第一端部,其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
第二端部,其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第二连接器,并且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
纵向轴线,其从所述第一端部延伸到所述第二端部,
第一部段,
第二部段,其中所述第一部段和所述第二部段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相邻地设置,第一鼻叉,其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流体连通,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部段上,其中所述第一鼻叉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旋转,所述旋转围绕所述鼻插管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以及
第二鼻叉,其与所述第二气体供应管流体连通,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部段上,其中所述第二鼻叉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气体供应管旋转,所述旋转围绕所述鼻插管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
其中包括所述第一鼻叉的所述第一部段能够相对于包括所述第二鼻叉的所述第二部段的位置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插管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之间的可旋转联接是轴承。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插管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之间的可旋转联接是轴颈轴承。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颈轴承具有足够的静摩擦扭矩以维持所述第一鼻叉相对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的旋转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3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颈轴承具有0.01Nm至1Nm的摩擦扭矩。
26.根据权利要求23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颈轴承具有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的轮廓使得所述轴颈轴承具有间歇的旋转止挡。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配置成在使用期间将所述鼻插管和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固定在患者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织物套,所述织物套尺寸设计成覆盖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的在患者的耳部上延伸的长度。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套包括芯吸织物和低摩擦织物。
30.根据权利要求28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套还包括在所述织物套内的线结构,所述线结构围绕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的在患者的耳部上延伸的所述长度周向地设置,其中所述线结构配置成保持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的所述长度远离患者的耳部。
31.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硅树脂套,所述硅树脂套尺寸设计成覆盖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的在患者的耳部上延伸的长度。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包括条带,所述条带尺寸设计成围绕患者的头部的背侧延伸,所述条带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条带的所述第一端部在患者的第一耳部上方联接到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并且所述条带的所述第二端部在患者的第二耳部上方联接到所述第二气体供应管,使得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和所述第二气体供应管固定在所述第一耳部上方和所述第二耳部上方。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带通过所述条带的所述第一端部处的可调节固定机构联接到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
34.根据权利要求32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带的所述第一端部包括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具有围绕所述凸起部分的边缘的凹槽,所述凹槽尺寸设计成接收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
35.根据权利要求32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带,所述带配置成在患者的第一耳部上方联接到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并且在患者的第二耳部上方联接到所述第二气体供应管,所述带尺寸设计成在患者的头部的顶部上方延伸。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带联接到所述带。
37.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弹性体环,所述弹性体环具有可拆卸地联接到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非流体地联接到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其中所述弹性体环尺寸设计成悬挂在耳部上。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环配置成在联接件处联接到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所述联接件配置成定位在所述弹性体环的底部部位处。
39.根据权利要求37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环包括环套,所述环套覆盖所述弹性体环并且配置成设置在耳套环和患者的耳部之间。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套包括流体填充垫、或泡沫。
4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包括管引导件,所述管引导件具有:
柔性主体;以及
引导连接器,其联接到所述柔性主体的第一侧,所述引导连接器具有第一开口和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各自尺寸设计成接收气体供应管,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
其中所述柔性主体包括涂覆有生物相容的粘合剂的第二侧。
4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配置成接收呼吸气体,并且所述第二内腔包围所述第一内腔,所述第二内腔配置成接收冷却气体。
4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滑动连接器,所述可滑动连接器具有:
主体,
第一开口,其尺寸设计成接收两个供应管,
第二开口,其尺寸设计成接收单个供应管,
第三开口,其尺寸设计成接收单个供应管,以及
楔形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之间,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气体供应管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
其中所述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偏移,使得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和第二气体供应管在离开所述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时分叉。
4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尺寸设计成接收所述第一气体供应管的第一联接器部分和尺寸设计成用于插入所述鼻插管主体的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二联接器部分,所述第一联接器部分在轴承处联接到所述第二联接器部分,其中所述第二联接器部分配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一联接器部分旋转。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配置成允许所述第二联接器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联接器部分旋转360°。
4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源,所述气源配置成以超过8升/分钟的流量提供呼吸气体。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配置成以超过20升/分钟的流量提供呼吸气体。
CN201790001165.8U 2016-06-30 2017-06-29 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和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1485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56774P 2016-06-30 2016-06-30
US62/356,774 2016-06-30
PCT/US2017/040079 WO2018005851A1 (en) 2016-06-30 2017-06-29 Cannula device for high flow therap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14855U true CN211214855U (zh) 2020-08-11

Family

ID=59315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9000116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14855U (zh) 2016-06-30 2017-06-29 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和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291789B2 (zh)
EP (2) EP3478351B1 (zh)
CN (1) CN211214855U (zh)
AU (2) AU2017290742B2 (zh)
WO (1) WO201800585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7463A (zh) * 2021-12-16 2022-03-15 东莞永胜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鼻插管
CN114796752A (zh) * 2021-01-27 2022-07-29 德尔格制造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鼻管装置的端部件、管结构件、连接单元和呼吸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285389A (zh) 2013-03-15 2025-07-11 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鼻套管组件和相关部件
ES2914031T3 (es) 2013-08-09 2022-06-07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td Elementos y accesorios asimétricos de administración nasal para interfaces nasales
CN211798112U (zh) 2015-06-30 2020-10-30 蒸汽热能公司 一种鼻套管以及一种呼吸治疗系统
US11291789B2 (en) 2016-06-30 2022-04-05 Vapotherm, Inc. Cannula device for high flow therapy
USD870269S1 (en) 2016-09-14 2019-12-17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Nasal cannula assembly
EP3678721B1 (en) 2017-09-08 2024-05-15 Vapotherm, Inc. Bifurcated cannula device
US20200016360A1 (en) * 2018-07-11 2020-01-16 Martin Allan Morris Low flow adaptor to deliver aerosols via nasal cannula without crashout
JP2020120864A (ja) * 2019-01-30 2020-08-13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経鼻カニューレ保持具
MX2021016082A (es) * 2019-06-28 2022-03-11 Vapotherm Inc Canula de geometria variable.
MX2022003715A (es) 2019-09-26 2022-07-11 Vapotherm Inc Nebulizador montado en cánula interna.
CN110975095B (zh) * 2019-12-31 2025-04-18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管组件、呼吸面罩以及通气治疗设备
GB2597515A (en) * 2020-07-24 2022-02-02 Flexicare Group Ltd Nasal Cannula
US20220362501A1 (en) * 2021-05-11 2022-11-17 Invent Medical Corporation Air flow system cannul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24534E (en) 1958-09-16 By-pass flow washer
US2941544A (en) 1955-09-27 1960-06-21 Renault Fluid control devices and elastic pressure-responsive valves
FR2265022B1 (zh) 1974-03-21 1977-08-19 Duveau Francois
US4422456A (en) * 1981-09-08 1983-12-27 City Of Hope National Medical Center Nasal cannula structure
US4790308A (en) 1984-04-04 1988-12-13 Sherwood Medical Company Nasal cannula harness
DE8604762U1 (de) 1986-02-22 1986-04-17 Kobold, Klaus, Dipl.-Ing., 6233 Kelkheim Regelventil
US4782832A (en) * 1987-07-30 1988-11-08 Puritan-Bennett Corporation Nasal puff with adjustable sealing means
US5099836A (en) 1987-10-05 1992-03-31 Hudson Respiratory Care Inc. Intermittent oxygen delivery system and cannula
US5113911A (en) 1989-12-11 1992-05-19 Advantec Corp. Pressure actuated elastomeric valve
US5433242A (en) 1993-10-12 1995-07-18 The Hoover Company Pressure activated dispensing valve
US5865174A (en) 1996-10-29 1999-02-02 The Scott Fetzer Company Supplemental oxygen delivery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805126B2 (en) 1998-12-01 2004-10-19 Edward P. Dutkiewicz Oxygen delivery and gas sensing nasal cannula system
US6679264B1 (en) 2000-03-04 2004-01-20 Emphasys Medical,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se in performing pulmonary procedures
US6561188B1 (en) 2000-08-21 2003-05-13 Ellis Alan D Nasal breat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7832400B2 (en) 2001-01-04 2010-11-16 Salter Labs Nasal and oral cannula having two capabilitie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US7364682B2 (en) 2001-01-04 2008-04-29 Salter Labs Nasal and oral cannula breathing detection device
US7743770B2 (en) 2001-01-04 2010-06-29 Salter Labs Nasal and oral cannula having three or more capabilitie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FR2827778B1 (fr) 2001-07-30 2004-05-28 Vygon Appareil nasal d'assistance respiratoire
US6986353B2 (en) 2002-08-21 2006-01-17 Medical Device Group, Inc. Divided nasal cannula assembly
NZ626589A (en) 2003-02-21 2016-01-29 Resmed Ltd Nasal assembly
GB0304576D0 (en) 2003-02-28 2003-04-02 Lonza Biologics Plc Protein a chromatography
US7353826B2 (en) 2003-08-08 2008-04-08 Cardinal Health 205, Inc. Sealing nasal cannula
US7406966B2 (en) 2003-08-18 2008-08-05 Menlo Lifesciences, Llc Method and device for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with nasal interface
US7946291B2 (en) 2004-04-20 2011-05-24 Novartis Ag Ventil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employing aerosol generators
US7290541B2 (en) 2004-04-20 2007-11-06 Aerogen, Inc. Aerosol deliver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ssure-assisted breathing systems
US7007694B2 (en) 2004-05-21 2006-03-07 Acoba, Llc Nasal cannula
US7735490B2 (en) * 2005-02-12 2010-06-15 Tracey Lyn Rinaldi Adjustable nasal cannula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US7329304B2 (en) 2005-04-05 2008-02-12 Respironics Oxytec, Inc. Portable oxygen concentrator
US7402193B2 (en) 2005-04-05 2008-07-22 Respironics Oxytec, Inc. Portable oxygen concentrator
US7565907B2 (en) 2005-06-17 2009-07-28 Salter Labs Nasal and oral cannula having two capabilitie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US8333199B2 (en) 2005-09-12 2012-12-18 Mergenet Medical, Inc. High flow therapy artificial airway interfac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7640934B2 (en) 2005-12-02 2010-01-05 Carefusion 2200, Inc. Infant nasal interface prong device
AU2006348403A1 (en) 2005-12-14 2008-05-22 Mergenet Medical Inc. High flow therapy device
US7735522B2 (en) 2005-12-23 2010-06-15 Bioquiddity, Inc. Fluid flow control device
US20080092969A1 (en) 2006-08-07 2008-04-24 Diperna Paul Mario Variable flow reshapable flow restrictor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s
US7481244B2 (en) 2006-06-05 2009-01-27 Bioquiddity, Inc. Fluid flow control device
US8161971B2 (en) * 2006-08-04 2012-04-24 Ric Investments, Llc Nasal and oral patient interface
US20080223375A1 (en) 2006-11-15 2008-09-18 Vapotherm, Inc. Single nasal prong nasal cannula
WO2008060587A2 (en) 2006-11-15 2008-05-22 Vapotherm, Inc. Nasal cannula with reduced heat loss to reduce rainout
EP3326676B1 (en) 2007-07-30 2024-09-11 ResMed Pty Ltd Patient interface
AU2008305591A1 (en) 2007-09-25 2009-04-02 Nektar Therapeutics Treatment of pulmonary disorders with aerosolized medicaments such as vancomycin
CA2713012A1 (en) 2008-01-25 2009-07-30 Salter Labs Respiratory therapy system including a nasal cannula assembly
DE102008010475A1 (de) 2008-02-21 2009-08-27 Seleon Gmbh Applikatoren für eine Luftbrille
US10092720B2 (en) * 2008-03-04 2018-10-09 Resmed Limited Unobtrusive interface systems
WO2009124198A2 (en) 2008-04-02 2009-10-08 Mergenet Medical, Inc. Clinical monitoring in open respiratory airways
US10792451B2 (en) 2008-05-12 2020-10-06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Patient interface and aspects thereof
US9044565B2 (en) 2008-10-30 2015-06-02 Oridion Medical (1987) Ltd. Oral-nasal cannula system enabling CO2 and breath flow measurement
JP5713406B2 (ja) 2008-12-02 2015-05-07 クール セラピューティ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微細氷粒子を有する呼吸ガスの送達のためのシステム
US9055888B2 (en) 2009-01-05 2015-06-16 Oridion Medical (1987) Ltd. Exhaled breath sampling with delivery of gas
WO2010115169A1 (en) 2009-04-02 2010-10-07 Breathe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non-invasive open ventilation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support
US8333200B2 (en) 2009-02-04 2012-12-18 Robert Tero Nasal interface device
US9962512B2 (en) 2009-04-02 2018-05-08 Breathe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cluding a non-sealing ventilation interface with a free space nozzle feature
US9433588B2 (en) 2009-11-09 2016-09-06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isty Delivery of submicrometer and nanometer aerosols to the lungs using hygroscopic excipients or dual stream nasal delivery
US8517729B2 (en) * 2010-03-04 2013-08-27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and Trudell Medical International Oral mouthpiece and method for the use thereof
US9387300B2 (en) * 2010-03-25 2016-07-12 Respcare, Inc. Adjustable nasal prong and headgear assembly
BR112013002588A2 (pt) 2010-08-09 2016-06-07 Takeda Gmbh dispositivo e sistema para fornecimento de um aerossol a um paciente em suporte ventilatório
WO2012037467A2 (en) * 2010-09-17 2012-03-22 Salter Labs Mask strap head, facial or ear cushion
TWI446940B (zh) 2010-10-13 2014-08-01 Hsiner Co Ltd Nasal breathing apparatus
US20120125332A1 (en) 2010-11-19 2012-05-24 Vapotherm, Inc.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piratory therapy
EP2701786B1 (en) 2011-04-29 2018-03-28 Robert Tero Nasal interface device
US9211388B2 (en) * 2011-05-31 2015-12-15 Resmed Limited Mask assembly supporting arrangements
US20120304992A1 (en) 2011-06-06 2012-12-06 Ratto David R Breathing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WO2013041996A2 (en) 2011-09-22 2013-03-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atient interface with expandable nasal prongs
WO2013042004A1 (en) 2011-09-22 2013-03-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atient interface device with automatically titling cushion
US20130092165A1 (en) 2011-09-26 2013-04-18 Anthony David Wondka Nasal Ventilation Cannula System and Methods
US20130146064A1 (en) * 2011-12-08 2013-06-13 Helen Dryden Nasal Cannula Support Device
US20130160772A1 (en) 2011-12-27 2013-06-27 Farrokh Tabrizchi Multi-functional nasal cannula
EP2806926B2 (en) 2012-01-24 2019-12-25 Vapotherm, Inc. Systems for providing respiratory therapy
EP4400136A3 (en) 2012-04-17 2024-09-18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A tube securement system
AU2013328916A1 (en) 2012-10-12 2015-05-14 Inova Labs, Inc. Oxygen concentrator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300236B2 (en) 2012-10-31 2019-05-28 Vapotherm, Inc. Quiet nasal cannula
CA3183619A1 (en) 2012-12-04 2014-06-12 Mallinckrodt Hospital Products IP Limited Cannula for minimizing dilution of dosing during nitric oxide delivery
US9795756B2 (en) 2012-12-04 2017-10-24 Mallinckrodt Hospital Products IP Limited Cannula for minimizing dilution of dosing during nitric oxide delivery
WO2014089506A1 (en) 2012-12-07 2014-06-12 Paul Boucher Nasal cannula for delivery of aerosolized medicaments
WO2014091362A1 (en) 2012-12-11 2014-06-1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Nasal cannula system and method
JP6094366B2 (ja) 2013-02-21 2017-03-1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ダンパ開閉装置
US20140261704A1 (en) 2013-03-14 2014-09-18 Nordson Corporation Gas regulator, control interface module, and methods for surgical applications
CN120285389A (zh) * 2013-03-15 2025-07-11 费雪派克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鼻套管组件和相关部件
EP2969861B1 (en) 2013-03-15 2020-02-26 Nadarasa Visveshwara Fluid and nutrition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US9522247B2 (en) 2013-06-28 2016-12-20 L'Air Liquide, Société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édés Georges Claude Method of treating a patient having pulmonary hypertension by long term NO therapy
US9566407B2 (en) 2013-06-28 2017-02-14 L'Air Liquide, Société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édés Georges Claude Nasal cannula assembly with flow control passage communicating with a deformable reservoir
US9522248B2 (en) 2013-06-28 2016-12-20 L'Air Liquide, Société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édés Georges Claude Breath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for delivery of nitric oxide to a patient by means of a nasal cannula assembly with flow control passage
US9925348B2 (en) 2013-07-17 2018-03-27 Upods, Llc Gas delivery device
ES2914031T3 (es) 2013-08-09 2022-06-07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td Elementos y accesorios asimétricos de administración nasal para interfaces nasales
MX2016010311A (es) 2014-02-12 2016-10-17 Koninklijke Philips Nv Pieza nasal respiratoria flexible con bajo espacio muerto para canula de muestreo de gas y metodo para elaborar la pieza nasal respiratoria.
NZ630742A (en) 2014-05-01 2016-02-26 Resmed Ltd A patient interface
US20160015925A1 (en) * 2014-07-16 2016-01-21 Human Design Medical, Llc Facial interface and headgear system for use with ventilation and positive air pressure systems
US9867553B2 (en) 2014-07-17 2018-01-16 Christian I. Garaycochea Attachable nasal cannula
ES2928472T3 (es) * 2014-09-19 2022-11-18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td Interfaz del paciente
US11420002B2 (en) * 2015-03-31 2022-08-23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Nasal cannula
US10100622B2 (en) 2015-04-29 2018-10-16 Baker Hughes, A Ge Company, Llc Autonomous flow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low
CN211798112U (zh) 2015-06-30 2020-10-30 蒸汽热能公司 一种鼻套管以及一种呼吸治疗系统
TWM512039U (zh) 2015-07-22 2015-11-11 Long Tai Copper Corp 恆流水波器
CA2999190C (en) 2015-10-06 2024-05-28 Snap Cpap, Llc Respiratory assembly
US11291789B2 (en) 2016-06-30 2022-04-05 Vapotherm, Inc. Cannula device for high flow therapy
DK3522962T3 (en) 2016-10-06 2020-12-07 B Helpware Aps A nasal delivery system
WO2018068085A1 (en) 2016-10-10 2018-04-19 Oventus Medical Limited A breathing assist system including an oral appliance and connector system therefor
JP6169771B1 (ja) 2016-12-05 2017-07-26 MiZ株式会社 鼻腔カニューラ
WO2019191814A1 (en) 2018-04-06 2019-10-10 ResMed Pty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a respiratory disorder
US11559651B2 (en) 2018-10-31 2023-01-24 Dynasthetic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xygen delivery to a patient during manual ventila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6752A (zh) * 2021-01-27 2022-07-29 德尔格制造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鼻管装置的端部件、管结构件、连接单元和呼吸装置
CN114177463A (zh) * 2021-12-16 2022-03-15 东莞永胜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鼻插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78351A1 (en) 2019-05-08
US20180001045A1 (en) 2018-01-04
US11291789B2 (en) 2022-04-05
EP3478351B1 (en) 2021-03-10
EP3851147B1 (en) 2023-01-18
AU2017290742B2 (en) 2021-07-29
WO2018005851A1 (en) 2018-01-04
AU2021254661A1 (en) 2021-11-18
US20230026216A1 (en) 2023-01-26
US12285563B2 (en) 2025-04-29
EP3851147A1 (en) 2021-07-21
AU2017290742A1 (en) 2019-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14855U (zh) 用于呼吸治疗的鼻插管和用于高流量治疗系统的套件
US11260194B2 (en) Breath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CA3176978A1 (en) Patient interface and headgear for a respiratory apparatus
AU2012265597B2 (en) Breath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HK40055264A (zh) 用於高流量治療的插管裝置
AU2021254530B2 (en) Breath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AU2015201920B2 (en) Breath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