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9772U - 一种门铃设备和用于摄像设备的补光灯灯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铃设备和用于摄像设备的补光灯灯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09772U CN211209772U CN201922308089.9U CN201922308089U CN211209772U CN 211209772 U CN211209772 U CN 211209772U CN 201922308089 U CN201922308089 U CN 201922308089U CN 211209772 U CN211209772 U CN 2112097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flexible circuit
- infrared
- lamp
- le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铃设备和用于摄像设备的补光灯灯板,灯板包括: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包括薄片形状的环形壁,镜头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中心,且与柔性电路板位于同一平面内,柔性电路板上具有多个红外补光灯,多个红外补光灯在所述镜头的下方、左侧、或者右侧形成一个圆形补光区域;支撑板,支撑板与柔性电路板的背面贴合,并且与柔性电路板的形状一致,以支撑柔性电路板;每个红外补光灯自柔性电路板的表面上倾,其出射方向与柔性电路板的法向方向形成第一夹角,以形成覆盖镜头的拍摄角度的圆形补光区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红外补光灯的出射角度上倾而使得红外补光灯能够形成覆盖镜头的拍摄角度的补光区域,从而减少了红外补光灯的数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安防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门铃设备和用于摄像设备的补光灯灯板。
背景技术
红外监控摄像头包括红外灯和摄像镜头,在夜间红外灯发出人们看不见的红外光线去照亮被拍摄的物体,再由摄像镜头获取视频图像。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带红外的门铃都采用在一块或多块PCB(印制电路板)硬板上布局多颗红外灯方案来达到其所要求的补光视角范围,其中若采用单块PCB板布局,为保证镜头补光对称性,PCB板需要和镜头进光面平行,由于红外补光灯的出射角度小于摄像镜头的拍摄角度,为了达到补光对称均匀以及较大的补光角度范围,则至少需要4颗以上红外灯才能达到效果;若采用多块PCB板布局,则考虑PCB板连接的问题需要更大的成本和装配空间来实现补光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铃设备和用于摄像设备的补光灯灯板,其通过将红外补光灯的出射角度上倾而使得红外补光灯能够形成覆盖镜头的拍摄角度的补光区域,从而减少了红外补光灯的数量和减小了补光灯灯板所需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摄像设备的补光灯灯板,所述摄像设备包括镜头,包括: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薄片形状的环形壁,所述镜头位于所述环形壁的中心,且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平行设置,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具有多个红外补光灯,所述多个红外补光灯在所述镜头的下方、左侧、或者右侧形成一个圆形补光区域;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背面贴合,并且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形状一致,以支撑所述柔性电路板;
每个所述红外补光灯自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表面上倾,其出射方向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法向方向形成第一夹角,以形成覆盖所述镜头的拍摄角度的圆形补光区域。
优选地,所述多个红外补光灯以相等的角度差环形排列。
优选地,所述红外补光灯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夹角为35°。
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自其环形壁向内延伸的多个灯臂,每个灯臂的端部设置一个所述红外补光灯,
每个灯臂自所述环形侧壁以所述第一夹角上倾。
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三个灯臂和三个红外补光灯,
其中一个灯臂的端部位于其他两个灯臂之间,三个红外补光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地,所述多个红外补光灯位于所述镜头的下方,所述其中一个灯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镜头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进一步包括光敏器件,所述光敏器件位于所述镜头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门铃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表面具有红外透罩;
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摄像设备包括镜头,所述镜头透过所述红外透罩拍摄;
如上所述的补光灯灯板,所述补光灯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补光灯灯板位于所述红外透罩遮挡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进一步包括指示灯组,所述指示灯组沿着所述环形壁间隔排列。
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进一步包括条形壁,所述条形壁的一端与所述环形壁的底部连接,
所述柔性电路板进一步包括门铃按键组件,所述门铃按键组件设置于所述条形壁的另一端。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将红外补光灯上倾的方式调整红外补光灯的法向方向,使其法向方向A与镜头的法向法向B形成第一夹角α,从而弥补红外补光灯的光线的出射角度与镜头的拍摄角度范围之差。由于在平面范围内形成圆形的补光区域即可完全覆盖镜头的拍摄角度范围,因此能够减少红外补光灯的使用数量,并且避免了使用多块电路板导致的补光灯灯板占用空间过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补光灯灯板的第一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补光灯灯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镜头的拍摄角度和红外补光灯的出射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门铃设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补光灯灯板的第二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补光灯灯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爆炸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PCB板的布置方向导致红外补光灯数量多、补光灯灯板占用的空间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铃设备和用于摄像设备的补光灯灯板,其通过采用柔性电路板而将红外补光灯的出射角度上倾,从而使得红外补光灯能够形成覆盖镜头的拍摄角度的补光区域,从而减少了红外补光灯的数量和减小了补光灯灯板所需的空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补光灯灯板的第一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补光灯灯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摄像设备的补光灯灯板,其中摄像设备包括镜头,该补光灯灯板包括:
柔性电路板10,柔性电路板10包括薄片形状的环形壁11,镜头(图中未示出)位于环形壁11的中心,且与柔性电路板10平行设置,柔性电路板10上具有多个红外补光灯1a、1b、1c,多个红外补光灯1a、1b、1c在镜头的下方、左侧、或者右侧形成一个圆形补光区域;
支撑板30,支撑板30与柔性电路板10的背面贴合,并且与柔性电路板10的形状一致,以支撑柔性电路板10;
每个红外补光灯1a、1b、1c自柔性电路板10的表面上倾,其出射方向与柔性电路板10的法向方向形成第一夹角,以形成覆盖镜头的拍摄角度的圆形补光区域。
结合图5a所示,一般情况下,红外补光灯的光线的出射角度范围A1为130°,而镜头的拍摄角度范围B1约为166°~170°,因此,虽然三个红外补光灯以等角度间隔环形排列时即可形成一个圆形的补光区域,但是该补光区域并不能完全覆盖镜头的拍摄角度,从而导致摄像装置的视场内会存在暗区。一般情况下,补光灯灯板由硬性的PCB制成,因此其只能沿着平行于镜头进光面的方向布置,而为了弥补由于红外补光灯的光线的出射角度范围小于镜头的拍摄角度而造成的摄像装置的视场内存在暗区的问题,现有的红外补光灯板大多采用增加红外补光灯数量的方案来解决。
本实施例的红外补光灯的布置角度如图5b所示,本实施例通过将红外补光灯上倾的方式调整红外补光灯的法向方向,使其法向方向A与镜头的法向法向B形成第一夹角α,从而弥补红外补光灯的光线的出射角度与镜头的拍摄角度范围之差。由于红外补光灯形成的为圆形补光区域,因此,第一夹角α仅需要大于两者的角度范围之差的一半即可。即,红外补光灯通过上倾使得每个红外补光灯邻近镜头的一侧的出射角度范围可覆盖镜头的拍摄角度范围,而其远离镜头的一侧的出射角度范围可通过其他的红外补光灯来弥补,以实现其共同形成的圆形补光区域能够覆盖镜头的拍摄区域。因此,多个红外补光灯相互邻近的设置在镜头的下方、左侧或者右侧,以为镜头提供红外补光。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红外补光灯在镜头的下方提供补光的方案。
由于在平面范围内形成圆形的补光区域即可完全覆盖镜头的拍摄角度范围,因此能够减少红外补光灯的使用数量,并且避免了使用多块电路板导致的补光灯灯板占用空间过大的问题。
这样,在红外补光灯的光线的出射角度范围为130°的前提下,红外补光灯以相等的角度差环形排列,则仅需要三个红外补光灯1a、1b、1c即可形成圆形的补光区域。优选地,第一夹角α设置为35°。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红外补光灯的上倾是通过柔性电路板的局部变形来实现的。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柔性电路板10包括自其环形壁11向内延伸的多个灯臂2a、2b、2c,每个灯臂2a、2b、2c的端部设置一个红外补光灯1a、1b、1c,每个灯臂2a、2b、2c自环形侧壁11以第一夹角上倾。
由于柔性电路板10具有可变形的特点,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红外补光灯的设置位置处通过设置自柔性电路板10的平面上倾的三个灯臂来实现红外补光灯的上倾。相应地,支撑板30在与灯臂2a、2b、2c对应的位置也设置上倾的支撑臂30a、30b、30c,以对灯臂2a、2b、2c形成支撑。进一步地,支撑板30可由金属钣金件制成,除了为柔性电路板10提供支撑以外,还可以对柔性电路板10上的发热元件进行散热。
相应地,如图3所示,柔性电路板10通过背胶20固定至支撑板30。其中,背胶20的分布对应于柔性电路板10上的电气元件的分布,以起到隔离和固定的作用。
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0包括三个灯臂2a、2b、2c和三个红外补光灯1a、1b、1c,其中一个灯臂2a的端部位于其他两个灯臂2b、2c之间,三个红外补光灯1a、1b、1c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由于三个红外补光灯1a、1b、1c自柔性电路板10的环形壁11上倾,因此虽然三个红外补光灯1a、1b、1c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其依然可以形成一个圆形的补光区域。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红外补光灯所占据的空间,其特别适用于内部空间狭小的设备。
优选地,多个红外补光灯1a、1b、1c位于镜头的下方,其中一个灯臂2a的延伸方向与镜头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在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以柔性电路板10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方式进行了图示和描述。因此,灯臂2a的延伸方向与镜头位于同一竖直面内表示灯臂2a位于镜头的正下方。
可选地,柔性电路板10进一步包括光敏器件3,光敏器件3位于镜头的下方。其中,光敏器件3可邻近红外补光灯1a、1b、1c设置。其也可以位于红外补光灯1a、1b、1c的下方。
以上参考图1至4描述的红外补光灯灯板可适用于各种需要进行红外补光的摄像设备,本实施例的补光灯灯板围绕摄像设备的镜头设置,并不会对摄像设备的布置空间产生过多的影响,且由于调整了红外补光灯的倾斜角度而节省了红外补光灯的使用数量,整体价格低廉,结构简单。与现有的补光灯灯板相比,其比使用单块PCB硬板的灯板达到更大的补光角度范围,且补光灯的使用数量更少,价格更加低廉;而比使用多块PCB硬板的灯板结构简单、装配成本低廉,所占用的空间较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门铃设备,如图6和图7所示,该门铃设备包括:
壳体300,壳体300的表面具有红外透罩200;
摄像设备,摄像设备设置在壳体300内,摄像设备包括镜头100,镜头100透过红外透罩200拍摄;
补光灯灯板,补光灯灯板设置在壳体300内,补光灯灯板位于红外透罩200遮挡的范围内。
其中,补光灯灯板的结构如图8至图11所示。该补光灯灯板包括:
柔性电路板10,柔性电路板10包括薄片形状的环形壁11,镜头100位于环形壁11的中心,且与柔性电路板10位于同一平面内,柔性电路板10上具有多个红外补光灯1a、1b、1c,多个红外补光灯1a、1b、1c在镜头的下方、左侧、或者右侧形成一个圆形补光区域;
支撑板30,支撑板30与柔性电路板10的背面贴合,并且与柔性电路板10的形状一致,以支撑柔性电路板10;
每个红外补光灯1a、1b、1c自柔性电路板10的表面上倾,其出射方向与柔性电路板10的法向方向形成第一夹角,以形成覆盖镜头的拍摄角度的圆形补光区域。
本实施例的红外补光灯的布置角度如图5b所示,本实施例通过将红外补光灯上倾的方式调整红外补光灯的法向方向,使其法向方向A与镜头的法向法向B形成第一夹角α,从而弥补红外补光灯的光线的出射角度与镜头的拍摄角度范围之差。由于红外补光灯形成的为圆形补光区域,因此,第一夹角α仅需要大于两者的角度范围之差的一半即可。即,红外补光灯通过上倾使得每个红外补光灯邻近镜头的一侧的出射角度范围可覆盖镜头的拍摄角度范围,而其远离镜头的一侧的出射角度范围可通过其他的红外补光灯来弥补,以实现其共同形成的圆形补光区域能够覆盖镜头的拍摄区域。因此,多个红外补光灯相互邻近的设置在镜头的下方、左侧或者右侧,以为镜头提供红外补光。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红外补光灯在镜头的下方提供补光的方案。
这样,在红外补光灯的光线的出射角度范围为130°的前提下,红外补光灯以相等的角度差环形排列,则仅需要三个红外补光灯1a、1b、1c即可形成圆形的补光区域。优选地,第一夹角α设置为35°。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红外补光灯的上倾是通过柔性电路板的局部变形来实现的。具体地,如图8和图11所示,柔性电路板10包括自其环形壁11向内延伸的多个灯臂2a、2b、2c,每个灯臂2a、2b、2c的端部设置一个红外补光灯1a、1b、1c,每个灯臂2a、2b、2c自环形侧壁11以第一夹角上倾。
由于柔性电路板10具有可变形的特点,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红外补光灯的设置位置处通过设置自柔性电路板10的平面上倾的三个灯臂来实现红外补光灯的上倾。相应地,支撑板30在与灯臂2a、2b、2c对应的位置也设置上倾的支撑臂30a、30b、30c,以对灯臂2a、2b、2c形成支撑。进一笔地,支撑板30可由金属钣金件制成,除了为柔性电路板10提供支撑以外,还可以对柔性电路板10上的发热元件进行散热。
相应地,如图10所示,柔性电路板10通过背胶20固定至支撑板30。其中,背胶20的分布对应于柔性电路板10上的电气元件的分布,以起到隔离和固定的作用。
如图1所示,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0包括三个灯臂2a、2b、2c和三个红外补光灯1a、1b、1c,其中一个灯臂2a的端部位于其他两个灯臂2b、2c之间,三个红外补光灯1a、1b、1c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由于三个红外补光灯1a、1b、1c自柔性电路板10的环形壁11上倾,因此虽然三个红外补光灯1a、1b、1c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其依然可以形成一个圆形的补光区域。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红外补光灯所占据的空间,其特别适用于内部空间狭小的设备。
优选地,多个红外补光灯1a、1b、1c位于镜头的下方,其中一个灯臂2a的延伸方向与镜头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在图8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以柔性电路板10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方式进行了图示和描述。因此,灯臂2a的延伸方向与镜头位于同一竖直面内表示灯臂2a位于镜头的正下方。
可选地,柔性电路板10进一步包括光敏器件3,光敏器件3位于镜头的下方。其中,光敏器件3可邻近红外补光灯1a、1b、1c设置。其也可以位于红外补光灯1a、1b、1c的下方。
优选地,如图8所示,柔性电路板10进一步包括指示灯组5,指示灯组5沿着环形壁11间隔排列。
另外,柔性电路板10进一步包括条形壁12,条形壁12的一端与环形壁11的底部连接,柔性电路板10进一步包括门铃按键组件4,门铃按键组件4设置于条形壁12的另一端。
相应地,如图10所示,在与门铃按键组件4对应的位置处,柔性电路板10通过局部的背胶20与支撑板30固定连接。
在本文中,“一个”并不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相关部分的数量限制为“仅此一个”,并且“一个”不表示排除本实用新型相关部分的数量“多于一个”的情形。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摄像设备的补光灯灯板,所述摄像设备包括镜头(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电路板(10),所述柔性电路板(10)包括薄片形状的环形壁(11),所述镜头(100)位于所述环形壁(11)的中心,且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0)平行设置,所述柔性电路板(10)上具有多个红外补光灯(1a、1b、1c),所述多个红外补光灯(1a、1b、1c)在所述镜头(100)的下方、左侧、或者右侧形成一个圆形补光区域;
支撑板(30),所述支撑板(30)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0)的背面贴合,并且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0)的形状一致,以支撑所述柔性电路板(10);
每个所述红外补光灯(1a、1b、1c)自所述柔性电路板(10)的表面上倾,其出射方向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0)的法向方向形成第一夹角,以形成覆盖所述镜头(100)的拍摄角度的圆形补光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灯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红外补光灯(1a、1b、1c)以相等的角度差环形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光灯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补光灯(1a、1b、1c)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夹角为35°。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补光灯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0)包括自其环形壁(11)向内延伸的多个灯臂(2a、2b、2c),每个灯臂(2a、2b、2c)的端部设置一个所述红外补光灯(1a、1b、1c),
每个灯臂(2a、2b、2c)自所述环形壁(11)以所述第一夹角上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光灯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0)包括三个灯臂(2a、2b、2c)和三个红外补光灯(1a、1b、1c),
其中一个灯臂的端部位于其他两个灯臂之间,三个红外补光灯(1a、1b、1c)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补光灯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红外补光灯(1a、1b、1c)位于所述镜头(100)的下方,所述其中一个灯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镜头(100)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补光灯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0)进一步包括光敏器件(3),所述光敏器件(3)位于所述镜头(100)的下方。
8.一种门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300),所述壳体(300)的表面具有红外透罩(200);
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设置在所述壳体(300)内,所述摄像设备包括镜头(100),所述镜头(100)透过所述红外透罩(200)拍摄;
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补光灯灯板,所述补光灯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300)内,所述补光灯灯板位于所述红外透罩(200)遮挡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0)进一步包括指示灯组(5),所述指示灯组(5)沿着所述环形壁(11)间隔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0)进一步包括条形壁(12),所述条形壁(12)的一端与所述环形壁(11)的底部连接,
所述柔性电路板(10)进一步包括门铃按键组件(4),所述门铃按键组件(4)设置于所述条形壁(12)的另一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08089.9U CN211209772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门铃设备和用于摄像设备的补光灯灯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308089.9U CN211209772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门铃设备和用于摄像设备的补光灯灯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09772U true CN211209772U (zh) | 2020-08-07 |
Family
ID=71886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308089.9U Active CN211209772U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门铃设备和用于摄像设备的补光灯灯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0977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46287A (zh) * | 2020-11-25 | 2021-02-09 | 宁波为森智能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摄像模组 |
-
2019
- 2019-12-20 CN CN201922308089.9U patent/CN21120977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46287A (zh) * | 2020-11-25 | 2021-02-09 | 宁波为森智能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摄像模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14586B (zh) | 补光组件及其控制方法、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 |
EP2218959A1 (en) |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 |
GB2460150A (en) | Surveillance camera assembly in which illumination devices rotate along with camera lens | |
US20210215308A1 (en) | Downward illuminating lighting apparatus and lamp post comprising a light pole module thereof | |
US5657159A (en) | Video display apparatus | |
CN211209772U (zh) | 一种门铃设备和用于摄像设备的补光灯灯板 | |
CN113917733A (zh) | Mini-LED背光显示屏 | |
KR101599235B1 (ko) | 3d 포토 스캔 시스템 | |
US10146104B2 (en) | Lamp cup and camera | |
CN207780447U (zh) |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电子装置 | |
CN113050346A (zh) | 镜头外罩、镜头和电子设备 | |
CN111279692B (zh) | 测试拍摄稳定性的方法、校准装置和校准系统 | |
CN206878951U (zh) | 一种机器视觉系统及具有其的移动机器人 | |
JP2020027794A (ja) | 照明装置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 | |
KR200479099Y1 (ko) | 카메라용 엘이디 조명장치 | |
CN208112786U (zh) | 图像获取装置 | |
CN110677562A (zh) |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终端设备 | |
JP2002199253A (ja) | 書画カメラの原稿照明装置 | |
CN214501110U (zh) | 一种导光件、导光安装组件及镜面装置 | |
CN210348185U (zh) | 一种应用于全景相机的一体安装结构 | |
CN206332749U (zh) | 一种半球型摄像机 | |
CN212696085U (zh) | 用于高清成像的多闪光灯摄影装置 | |
KR101437618B1 (ko) | 모바일기기의 카메라 모듈을 이용한 스캔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CN210154613U (zh) | 光学ai检测设备中的打光机构 | |
WO2021027580A1 (zh) | 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