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1193685U - 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93685U
CN211193685U CN201921820583.7U CN201921820583U CN211193685U CN 211193685 U CN211193685 U CN 211193685U CN 201921820583 U CN201921820583 U CN 201921820583U CN 211193685 U CN211193685 U CN 211193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liding
cylinder
fixed seat
sli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205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宏耀
魏果果
陈晨
白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Luoyang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Luoyang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Luoyang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Luoyang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205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93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93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93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包括移动装置和拆解集成装置,拆解集成装置设置在移动装置的上方;所述的拆解集成装置由固定板、拉紧机构、后脚轮组件、轴承支撑组件和电动扳手构成,拉紧机构设置在固定板的左端下部,后脚轮组件前后对称设置在拉紧机构的两侧,轴承支撑组件前后对称设置在固定板的右端下部,电动扳手前后对称设置在固定板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固定板为水平设置的“U”型平板,在固定板的左侧上面前后对称设置有安全销;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移动装置和拆解集成装置的配合使用,可实现一次工作对称拆解两个对角螺栓的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省时省力,极大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机车检修领域,主要涉及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
背景技术
根据和谐型交流电力机车C6修修程要求,机车牵引驱动齿轮的组件--齿圈与齿轮毂须进行拆解检测、检修,满足精度要求后重新按照技术标准组装。齿圈与齿轮毂为螺栓连接,连接螺栓多达五十余颗,由于安装扭矩大,安装时涂抹螺纹胶及工件运动过程作用力影响,所以拆解时扭矩大,使用手工作业时,拆解劳动强度大、作业难度大、效率低下、安全系数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包括移动装置和拆解集成装置,拆解集成装置设置在移动装置的上方;所述的拆解集成装置由固定板、拉紧机构、后脚轮组件、轴承支撑组件和电动扳手构成,拉紧机构设置在固定板的左端下部,后脚轮组件前后对称设置在拉紧机构的两侧,轴承支撑组件前后对称设置在固定板的右端下部,电动扳手前后对称设置在固定板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固定板为水平设置的“U”型平板,在固定板的左侧上面前后对称设置有安全销,固定板的右端设置有防脱板与手柄;所述的防脱板为孤行板,防脱板设置在手柄的下方,且防脱板的端部与固定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电动扳手贯穿固定板,在电动扳手的下部左侧设置有电动扳手升降气缸。
所述的拉紧机构由固定座A、气缸B、推拉杆、连接轴和拉紧轮构成,气缸B设置在固定座A的左侧,推拉杆设置在气缸B的右侧,连接轴垂直设置在推拉杆的右侧,拉紧轮设置在连接轴的下部;所述的固定座A为“L”型板,在固定座A的右端下方设置有耳板,连接轴的上部通过耳板与固定座A连接;所述的连接轴中部设置有转轴,推拉杆的右端与连接轴上的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的后脚轮组件由固定座B和滚动轮A构成,滚动轮A设置在固定座B的内部;所述的滚动轮A为横向设置的圆桶轮,在滚动轮A的中部设置有水平放置的滚动轴A,滚动轴A的两端与固定座B固定连接。
所述的轴承支撑组件由固定座C、滚动轮B和定位轮构成,定位轮垂直均布设置在固定座C的左侧下部,滚动轮B设置在固定座C的右侧内部;所述的滚动轮B为横向设置的圆桶轮,在滚动轮B的中部设置有水平放置的滚动轴,滚动轴与固定座C固定连接,所述的定位轮中部均设置有定位轴,定位轴与定位轮转动连接。
所述的移动装置由移动小车、升降机构和伸缩机构构成,升降机构设置在移动小车上部右侧,伸缩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的上部;所述的移动小车右侧设置有立板,在立板的右侧面上垂直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的升降机构由固定架和电动伸缩缸构成,电动伸缩缸设置在固定架右侧;所述的固定架为倒置的“L”型钢架,固定架前后对称设置在移动小车立板的右侧,在固定架的下部设置有斜板,固定架的左侧架体垂直设置有均布的升降滑块,并与立板上的直线导轨滑动连接,固定架的上部设置有水平导轨;所述的电动伸缩缸底部与小车固定连接,顶部与固定架配合连接;所述的水平导轨后端设置有气缸支架与气缸A,气缸支架与固定架顶部固定连接,气缸A设置在移动小车的立板顶面;所述的伸缩机构由滑板和叉板构成,叉板前后对称固定设置在滑板的上部;所述的滑板为“U”型板,滑板的左端中部设置有与气缸A相连的连接头,滑板的底面设置有水平滑块,水平滑块与水平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的叉板为条形平板,在每个叉板上均设置有圆形销孔;所述的销孔为内螺纹孔。
所述的安全销下部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通过与叉板上的圆形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的电动扳手底部为可拆卸内六方螺栓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通过采用移动装置和拆解集成装置的配合使用,拆解集成装置以固定架为平台,集合轴承支承装置、拉紧机构、后脚轮组件为一体,方便操作,能够实现升降、旋转功能,固定两轴拧紧机集成装置,可实现一次工作对称拆解两个对角螺栓的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省时省力,极大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拆解集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升降机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伸缩机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拉紧机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后脚轮组件示意图。
图8是图1中轴承支撑组件示意图。
图中:1、升降机构,1-1、固定架,1-2、水平导轨,1-3、斜板,1-4、升降滑块,1-5、气缸支架,1-6、电动伸缩缸,1-7、气缸A,2、拉紧机构,2-1、固定座A,2-2、气缸B,2-3、推拉杆,2-4、连接轴,2-5、拉紧轮,3、后脚轮组件,3-1、固定座B,3-2、滚动轮A,3-3、滚动轴A,4、轴承支承组件,4-1、固定座C,4-2、滚动轴B,4-3、滚动轮B,4-4、定位轮,4-5、定位轴,5、伸缩机构,5-1、滑板,5-2、连接头,5-3、限位块,6、叉板,7、水平滑块,8、固定板,9、防脱板,10、电动扳手,10-1、电动扳手升降气缸,11、安全销,12、手柄,13、销孔,14、直线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包括移动装置和拆解集成装置,拆解集成装置设置在移动装置的上方;所述的拆解集成装置由固定板8、拉紧机构2、后脚轮组件3、轴承支撑组件4和电动扳手10构成,拉紧机构2设置在固定板8的左端下部,后脚轮组件3前后对称设置在拉紧机构2的两侧,轴承支撑组件4前后对称设置在固定板8的右端下部,电动扳手10前后对称设置在固定板8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固定板8为水平设置的“U”型平板,在固定板8的左侧上面前后对称设置有安全销11,固定板8的右端设置有防脱板9与手柄12;所述的防脱板9为孤行板,防脱板9设置在手柄12的下方,且防脱板9的端部与固定板8的端部固定连接,防脱板9的设置可增加固定板8的使用强度;所述的电动扳手10贯穿固定板8,在电动扳手10的下部左侧设置有电动扳手升降气缸10-1。
所述的拉紧机构2由固定座A2-1、气缸B2-2、推拉杆2-3、连接轴2-4和拉紧轮2-5构成,气缸B2-2设置在固定座A2-1的左侧,推拉杆2-3设置在气缸B2-2的右侧,连接轴2-4垂直设置在推拉杆2-3的右侧,拉紧轮2-5设置在连接轴2-4的下部;所述的固定座A2-1为“L”型板,在固定座A2-1的右端下方设置有耳板,连接轴2-4的上部通过耳板与固定座A2-1连接;所述的连接轴2-4中部设置有转轴,推拉杆2-3的右端与连接轴2-4上的转轴转动连接,拉紧机构2的设置可使拆解集成装置与齿圈内端面紧密贴合。
所述的后脚轮组件3由固定座B3-1和滚动轮A3-2构成,滚动轮A3-2设置在固定座B3-1的内部;所述的滚动轮A3-2为横向设置的圆桶轮,在滚动轮A3-2的中部设置有水平放置的滚动轴A3-3,滚动轴A3-3的两端与固定座B3-1固定连;后脚轮组件3的设置可对固定座A2-1起到支承作用。
所述的轴承支撑组件4由固定座C4-1、滚动轮B4-3和定位轮4-4构成,定位轮4-4垂直均布设置在固定座C4-1的左侧下部,滚动轮B4-3设置在固定座C4-1的右侧内部;所述的滚动轮B4-3为横向设置的圆桶轮,在滚动轮B4-3的中部设置有水平放置的滚动轴4-2,滚动轴4-2与固定座C4-1固定连接,所述的定位轮4-4中部均设置有定位轴4-5,定位轴4-5与定位轮4-4转动连接;轴承支承组件4与拉紧机构2构成三点,对拆解集成装置起到精准定位作用。
所述的移动装置由移动小车、升降机构1和伸缩机构5构成,升降机构1设置在移动小车上部右侧,伸缩机构5设置在升降机构1的上部;所述的移动小车右侧设置有立板,在立板的右侧面上垂直设置有直线导轨14;所述的升降机构1由固定架1-1和电动伸缩缸1-6构成,电动伸缩缸1-6设置在固定架1-1右侧;所述的固定架1-1为倒置的“L”型钢架,固定架1-1前后对称设置在移动小车立板的右侧,在固定架1-1的下部设置有斜板1-3,固定架1-1的左侧架体垂直设置有均布的升降滑块1-4,并与立板上的直线导轨14滑动连接,固定架1-1的上部设置有水平导轨1-2;所述的电动伸缩缸1-6底部与小车固定连接,顶部与固定架1-1配合连接;所述的水平导轨1-2后端设置有气缸支架1-5与气缸A1-7,气缸支架1-5与固定架1-1顶部固定连接,气缸A1-7设置在移动小车的立板顶面;所述的伸缩机构5由滑板5-1和叉板6构成,叉板6前后对称固定设置在滑板5-1的上部;所述的滑板5-1为“U”型板,滑板5-1的左端中部设置有与气缸A1-7相连的连接头,滑板5-1的底面设置有水平滑块7,水平滑块7与水平导轨1-2滑动连接;所述的叉板6为条形平板,在每个叉板6上均设置有圆形销孔13;所述的销孔13为内螺纹孔。在拆解集成装置需要工作时,由移动装置将拆解集成装置推到齿轮齿圈附近,升降机构1升起到需要高度,再由伸缩机构5推出拆解集成装置,使拆解集成装置与移动装置完全脱离。
所述的安全销11下部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通过与叉板6上的圆形螺纹孔螺纹连接,安全销11通过螺纹设置可使固定板11固定放置在叉板6上。
所述的电动扳手10底部为可拆卸内六方螺栓头,可拆卸的螺栓头的设置可用于对不同种型号的齿轮齿圈的拆卸。
本设备在使用时,先根据齿轮齿圈的型号,选择配套的电动扳手10的内六方螺栓头安装好,将移动装置推到齿轮齿圈附近,调整升降机构1升起到工作高度,操作伸缩机构5推出拆解集成装置至待拆解齿圈正上方,再操作升降机构1将拆解集成装置落在齿圈上部,使后脚轮组件3的滚动轮A3-2与轴承支承组件4的滚动轴B4-2完全落在齿圈上端面,拔下安全销11,将叉板6与拆解集成装置分离,然后操作拉紧机构2,将拆解集成装置与齿圈内端面紧密贴合,保证拆解集成装置中心与齿圈中心对正,然后使电动扳手10对准第一组螺栓,启动电动扳手升降气缸10-1,即可依次拆解螺栓,完成所需工作。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包括移动装置和拆解集成装置,拆解集成装置设置在移动装置的上方;其特征是:所述的拆解集成装置由固定板(8)、拉紧机构(2)、后脚轮组件(3)、轴承支撑组件(4)和电动扳手(10)构成,拉紧机构(2)设置在固定板(8)的左端下部,后脚轮组件(3)前后对称设置在拉紧机构(2)的两侧,轴承支撑组件(4)前后对称设置在固定板(8)的右端下部,电动扳手(10)前后对称设置在固定板(8)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固定板(8)为水平设置的“U”型平板,在固定板(8)的左侧上面前后对称设置有安全销(11),固定板(8)的右端设置有防脱板(9)与手柄(12);所述的防脱板(9)为孤行板,防脱板(9)设置在手柄(12)的下方,且防脱板(9)的端部与固定板(8)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电动扳手(10)贯穿固定板(8),在电动扳手(10)的下部左侧设置有电动扳手升降气缸(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拉紧机构(2)由固定座A(2-1)、气缸B(2-2)、推拉杆(2-3)、连接轴(2-4)和拉紧轮(2-5)构成,气缸B(2-2)设置在固定座A(2-1)的左侧,推拉杆(2-3)设置在气缸B(2-2)的右侧,连接轴(2-4)垂直设置在推拉杆(2-3)的右侧,拉紧轮(2-5)设置在连接轴(2-4)的下部;所述的固定座A(2-1)为“L”型板,在固定座A(2-1)的右端下方设置有耳板,连接轴(2-4)的上部通过耳板与固定座A(2-1)连接;所述的连接轴(2-4)中部设置有转轴,推拉杆(2-3)的右端与连接轴(2-4)上的转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后脚轮组件(3)由固定座B(3-1)和滚动轮A(3-2)构成,滚动轮A(3-2)设置在固定座B(3-1)的内部;所述的滚动轮A(3-2)为横向设置的圆桶轮,在滚动轮A(3-2)的中部设置有水平放置的滚动轴A(3-3),滚动轴A(3-3)的两端与固定座B(3-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轴承支撑组件(4)由固定座C(4-1)、滚动轮B(4-3)和定位轮(4-4)构成,定位轮(4-4)垂直均布设置在固定座C(4-1)的左侧下部,滚动轮B(4-3)设置在固定座C(4-1)的右侧内部;所述的滚动轮B(4-3)为横向设置的圆桶轮,在滚动轮B(4-3)的中部设置有水平放置的滚动轴(4-2),滚动轴(4-2)与固定座C(4-1)固定连接,所述的定位轮(4-4)中部均设置有定位轴(4-5),定位轴(4-5)与定位轮(4-4)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移动装置由移动小车、升降机构(1)和伸缩机构(5)构成,升降机构(1)设置在移动小车上部右侧,伸缩机构(5)设置在升降机构(1)的上部;所述的移动小车右侧设置有立板,在立板的右侧面上垂直设置有直线导轨(14);所述的升降机构(1)由固定架(1-1)和电动伸缩缸(1-6)构成,电动伸缩缸(1-6)设置在固定架(1-1)右侧;所述的固定架(1-1)为倒置的“L”型钢架,固定架(1-1)前后对称设置在移动小车立板的右侧,在固定架(1-1)的下部设置有斜板(1-3),固定架(1-1)的左侧架体垂直设置有均布的升降滑块(1-4),并与立板上的直线导轨(14)滑动连接,固定架(1-1)的上部设置有水平导轨(1-2);所述的电动伸缩缸(1-6)底部与小车固定连接,顶部与固定架(1-1)配合连接;所述的水平导轨(1-2)后端设置有气缸支架(1-5)与气缸A(1-7),气缸支架(1-5)与固定架(1-1)顶部固定连接,气缸A(1-7)设置在移动小车的立板顶面;所述的伸缩机构(5)由滑板(5-1)和叉板(6)构成,叉板(6)前后对称固定设置在滑板(5-1)的上部;所述的滑板(5-1)为“U”型板,滑板(5-1)的左端中部设置有与气缸A(1-7)相连的连接头,滑板(5-1)的底面设置有水平滑块(7),水平滑块(7)与水平导轨(1-2)滑动连接;所述的叉板(6)为条形平板,在每个叉板(6)上均设置有圆形销孔(13);所述的销孔(13)为内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安全销(11)下部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通过与叉板(6)上的圆形螺纹孔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动扳手(10)底部为可拆卸内六方螺栓头。
CN201921820583.7U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 Active CN211193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0583.7U CN211193685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0583.7U CN211193685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93685U true CN211193685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81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20583.7U Active CN211193685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936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2167A (zh) * 2019-10-28 2020-01-21 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2167A (zh) * 2019-10-28 2020-01-21 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83800U (zh) 一种可调节发动机装配小车
CN113291095B (zh) 一种汽车轮胎快速更换装置
CN214412014U (zh) 一种用于高压开关柜电流互感器拆装的辅助装置
CN205439811U (zh) 一种汽车轮胎拆卸装置
CN217702249U (zh) 液压支架销轴装配用升降对准装置
CN211193685U (zh) 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
CN114536274B (zh) 一种环冷机台车车轮及轴承拆卸装置及拆卸方法
CN208132856U (zh) 承载式轮毂拉拔器
CN201313106Y (zh) 立辊轧机检修专用小车
CN219617496U (zh) 一种可用于更换砂轮的移动平台
CN215548322U (zh) 一种轴箱体移动支撑装置
RU62552U1 (ru) Механизированная линия сборки-разборки локомотивной тележки
CN204894975U (zh) 一种内燃机车轮箍退出装置
CN211591727U (zh) 一种磁棒式圆网印花机橡毯下托辊拆装装置
CN211004354U (zh) 一种移动液压平台车
CN108972443B (zh) 一种气缸盖检修车
CN110712167A (zh) 一种交流机车驱动齿轮齿圈解体设备
CN202922512U (zh) 一种用于拆卸百米重轨吊车动滑轮轮轴的装置
CN220331191U (zh) 一种拆卸副车架衬套装置
CN109605282B (zh) 一种可移重心式晶闸管组件检修作业车及使用方法
CN219901981U (zh) 一种履带车辆负重轮轮毂用拔具
CN221272449U (zh) 重型脱胎器
CN221443816U (zh) 一种风炮固定机构
CN210082843U (zh) 轮胎拆卸辅助工具
CN210257821U (zh) 一种高强度的叉车轮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