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4660U - 一种贯流风扇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贯流风扇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74660U CN211174660U CN201921846737.XU CN201921846737U CN211174660U CN 211174660 U CN211174660 U CN 211174660U CN 201921846737 U CN201921846737 U CN 201921846737U CN 211174660 U CN211174660 U CN 2111746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d cover
- flow fan
- cross
- blades
- wi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贯流风扇及空调器,贯流风扇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及多个长条状叶片,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同轴布置,多个叶片沿第一端盖、第二端盖所在的中轴线呈圆周布置,并设置在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之间;叶片的长边沿轴向布置,且叶片的长边呈仿波浪形或短边呈仿波浪形;相邻两个叶片的波峰与波谷相对应;本实用新型所示的贯流风扇确保了输出的风为紊流风,以减小风力的直吹现象,有效减小风力输出时所产生的风啸噪音,并在将该贯流风扇用于空调器时,大大增加了家居人员使用空调器的舒适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贯流风扇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贯流风扇又叫横流风扇,是在1892年由法国工程师莫尔特(Mortier)首先提出的,其叶轮为多叶式、长圆筒形,具有前向多翼形叶片。贯流风扇在旋转时,气流直接从其中一侧的叶片间隙沿径向进入贯流风扇内,再从另一侧的叶片间隙中吹出,在此过程中,气流两次横穿叶片。
目前,贯流风扇因其具有结构紧凑、风量大、送风平稳、气流射程远以及噪声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器。
然而,现有的贯流风扇大多为流线平面形,这种贯流风扇在旋转时,输送的风为分布比较集中的直流,并且该直流风过于强硬,会对家居人员带来不适性;与此同时,现有的贯流风扇在旋转时还会产生风啸噪音,这也大大影响了家居人员的舒适体验。
在申请号为201711372065.9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贯流风扇以及空调器”,其方案是通过设计贯流风扇的端盖或轴盖的直径大于叶片形成的外周周所在圆的直径,以此来达到减少噪音的目的,但是,该方案没有考虑到输出的直流风会引起人体不适的问题。
在申请号为201821605420.2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塔扇贯流风轮”,其方案是通过采用相邻两个叶片之间非平行设置的结构来使风力变得柔和,但是,该方案仅仅是改变了叶片的布局,而没有从叶片的本身结构出发,以进行优化设计,并且,叶片的不平行设置会引起风啸的产生。
由此可见,现有的贯流风扇在工作过程中,还难以同时兼顾到减小风力输出时的风力直吹与风啸噪音的问题,这也相应地影响到空调器对家居人员所带来的舒适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贯流风扇,用以解决现有的贯流风扇在工作过程中,难以同时兼顾到减小风力输出时的风力直吹与风啸噪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基于上述贯流风扇的空调器,用以防止因风力直吹与风啸噪音而影响家居人员舒适体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贯流风扇,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及多个长条状叶片,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同轴布置,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端盖所在的中轴线呈圆周布置,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所述叶片的长边沿轴向布置,且所述叶片的长边呈仿波浪形或短边呈仿波浪形;相邻两个所述叶片的波峰与波谷相对应。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所述叶片环绕所述中轴线呈圆周均匀布置。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所述叶片环绕所述中轴线呈圆周均匀布置。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叶片长边的形状呈正弦波,或所述叶片短边的形状呈正弦波。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叶片沿轴向分为多段,相邻两段的所述叶片之间通过固定环相连接,所述固定环的轴心沿所述中轴线布置。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端盖和/或所述第二端盖的外侧端的中心处设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内设有卡接轴孔。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均为法兰盘,所述卡接轴孔为十字中心轴孔。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叶片的短边与径向呈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为0°~30°。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内安装有上述所述的贯流风扇。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室内机内设有风道与电机;所述电机设在所述风道外,贯流风扇设在所述风道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伸入至所述风道内,并与转接头相对接。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室内机为壁挂式或圆柜式。
(三)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贯流风扇,通过对安装在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之间的叶片进行优化设计,在对每个叶片进行设计时,设计叶片沿轴向的长边呈仿波浪形或沿径向的短边呈仿波浪形,并在对各个叶片的安装结构进行设计时,设计沿圆周布置的两个相邻叶片的波峰与波谷相对应,这样组成整个贯流风扇的叶片相邻之间是波峰与波谷相对应排列的;由此,贯流风扇旋转时,气流从叶轮敞开处进入内部,当从波浪形叶片排出时,因为直流的气流要经过叶片的波谷与波峰,则使得排出的直流风变为了紊流风,增大了风向的扩散范围,减小风力的直吹现象;另外,由于叶片有波峰与波谷的存在,直流风进入贯流风扇时,要经过圆滑的高低两个面,从而大大减小了风力经过平面产生的风啸噪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由于采用了上述贯流风扇,则空调器在向室内送风时,输送的是不向人体直接吹拂的紊流风,并在送风的过程中不会产生风啸噪音,从而大大增加了家居人员使用空调器的舒适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示的贯流风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示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示的贯流风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示的贯流风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示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示的贯流风扇在风道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端盖;2、第二端盖;3、叶片;4、固定环;5、转接头;6、卡接轴孔;7、风道;8、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贯流风扇,包括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2及多个长条状叶片3,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2同轴布置,多个叶片3沿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2所在的中轴线呈圆周布置,并设置在第一端盖1与第二端盖2之间;叶片3的长边沿轴向布置,且叶片3的长边呈仿波浪形;相邻两个所述叶片3的波峰与波谷相对应。
具体的,多个叶片3均是沿轴向环绕布置在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2所在的中轴线的外圆,每个叶片3的两端分别设有沿轴向设置的连接部,以对应与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2相连接。
本实施例所示的贯流风扇在旋转时,只需将第一端盖1或第二端盖2的外侧端与电机8同轴连接即可。由于组成整个贯流风扇的叶片3相邻之间是波峰与波谷相对应排列的,气流从叶轮敞开处进入内部,当从波浪形叶片3排出时,因为直流的气流要经过叶片3的波谷与波峰,则使得排出的直流风变为了紊流风,增大了风向的扩散范围,减小风力的直吹现象;另外,由于叶片3有波峰与波谷的存在,直流风进入贯流风扇时,要经过圆滑的高低两个面,从而大大减小了风力经过平面产生的风啸噪音。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多个叶片3环绕上述中轴线的外圆呈圆周均匀布置。
具体的,将多个叶片3设计沿中轴线的外圆呈圆周均匀排布,有利于确保贯流风扇的重心均匀地分布在中轴线上,确保了贯流风扇受力的均衡性,从而使其能够长久地进行稳定地转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叶片3长边的形状呈正弦波。
另外,在将叶片3沿轴向的长边形状设计呈正弦波时,这在一方面确保了贯流风扇的各个部位重力分布的均衡性,也在另一方面确保了相邻两个叶片3之间的间隙也呈正弦的规律平缓变化,从而有助于减小风力经过贯流风扇时所产生的风啸噪音。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叶片3沿轴向分为多段,相邻两段的叶片3之间通过固定环4相连接,固定环4的轴心沿所述中轴线布置。
具体的,通过设计多个固定环4(图1中示意了一个),并将每个固定环4用来连接相邻两段的叶片3,大大确保了叶片3在安装结构上的稳固性,有效防止了叶片3转动的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其中,固定环4两侧连接的两段叶片3可以为连续的波形结构,也可以为不连续的波形连接,本实施例优选固定环4两侧连接的两段叶片3的形状呈连续的正弦波。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端盖1和/或第二端盖2的外侧端的中心处设有转接头5,转接头5内设有卡接轴孔6。
具体的,可以在第一端盖1或第二端盖2的外侧端的中心处单独设置转接头5,也可以在第一端盖1与第二端盖2的外侧端的中心处均设置转接头5,转接头5用于实现与电机8的输出轴的对接,其中,卡接轴孔6包括除了圆形以外的其它形状,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D”形等等,但不限于此,只要是用于限制与电机8的输出轴之间发生相对旋转的相应卡接结构均满足设计要求。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2均为法兰盘,卡接轴孔6为十字中心轴孔。
具体的,将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2均设计为法兰盘,有利于大大减小贯流风扇整体的重量。通过将卡接轴孔6设计为十字中心轴孔,有利于确保转接头5与电机8的输出轴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牢靠性,通过十字中心轴孔对该连接结构进行约束,减小了贯流风扇在转动时所产生的晃动,并有利于确保电机8实现较大的动力输出。
实施例2,
参见图3至图5,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其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叶片3沿径向的短边呈仿波浪形。
具体的,本实施例可设计叶片3短边的形状为一个周期的正弦波,参见图5,并且沿圆周排布的相邻两个叶片3的波峰与波谷也是相对应的。在对叶片3短边的形状进行如此设计后,在确保贯流风扇旋转稳定性的同时,其所达到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1相似,也是用于确保贯流风扇输出的风为紊流风,以减小风力的直吹现象,并有效减小风力输出时所产生的风啸噪音。
进一步的,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叶片3的短边与径向呈预设角度α,预设角度α为0°~30°。
具体的,在将叶片3的短边与径向设计为0°~30°的预设角度时,这样有利于在不影响风力从贯流风扇进出的情况下,还确保了贯流风扇输出的风呈发散状,即增大了风向的扩散范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内安装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贯流风扇。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示的空调器,由于采用了上述贯流风扇,则空调器在向室内送风时,输送的是不向人体直接吹拂的紊流风,并在送风的过程中不会产生风啸噪音,从而大大增加了家居人员使用空调器的舒适体验。
进一步的,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室内机内设有风道7与电机8;电机8设在风道7外,贯流风扇设在风道7内;电机8的输出轴伸入至风道7内,并与转接头5相对接。
具体的,室内机还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进风口和/或出风口处设有过滤网,壳体内形成有风道7,风道7的一端与进风口连通,另一端与出风口连通,在风道7内安装上述实施例所示的贯流风扇,并由电机8驱动贯流风扇转动;在风道7内、贯流风扇的入风侧或出风侧设有蒸发器,贯流风扇旋转时可驱动气流由进风口进入风道7内,与蒸发器进行换热后,再由出风口吹出。
在此应当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针对壁挂式或圆柜式的室内机进行了简单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室内机并不只局限于上述结构,关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壁挂式与圆柜式的室内机的其他构成等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贯流风扇,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及多个长条状叶片,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同轴布置,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端盖所在的中轴线呈圆周布置,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长边沿轴向布置,且所述叶片的长边呈仿波浪形或短边呈仿波浪形;相邻两个所述叶片的波峰与波谷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叶片环绕所述中轴线呈圆周均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长边的形状呈正弦波,或所述叶片短边的形状呈正弦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沿轴向分为多段,相邻两段的所述叶片之间通过固定环相连接,所述固定环的轴心沿所述中轴线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盖和/或所述第二端盖的外侧端的中心处设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内设有卡接轴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贯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均为法兰盘,所述卡接轴孔为十字中心轴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短边与径向呈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为0°~30°。
8.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内安装有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贯流风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内设有风道与电机;
所述电机设在所述风道外,贯流风扇设在所述风道内;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伸入至所述风道内,并与转接头相对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为壁挂式或圆柜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46737.XU CN211174660U (zh) | 2019-10-30 | 2019-10-30 | 一种贯流风扇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46737.XU CN211174660U (zh) | 2019-10-30 | 2019-10-30 | 一种贯流风扇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74660U true CN211174660U (zh) | 2020-08-04 |
Family
ID=71805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4673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74660U (zh) | 2019-10-30 | 2019-10-30 | 一种贯流风扇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7466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49817A (zh) * | 2020-08-13 | 2020-12-08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仿生学的贯流风机叶片 |
-
2019
- 2019-10-30 CN CN201921846737.XU patent/CN21117466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49817A (zh) * | 2020-08-13 | 2020-12-08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仿生学的贯流风机叶片 |
CN112049817B (zh) * | 2020-08-13 | 2022-04-12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仿生学的贯流风机叶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97751C (zh) | 送风机用叶轮、使用叶轮的送风机及使用送风机的空调机 | |
CN204227551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9053822U (zh) | 对旋风扇 | |
WO2007148645A1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US10052931B2 (en) | Outdoor cooling unit in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CN108758837A (zh) | 轴流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 |
CN202734137U (zh) | 通风对流装置 | |
CN105756976B (zh) | 一种直联混流风机 | |
CN106438466A (zh) | 一种离心风机及空调室内机 | |
CN103486081B (zh) | 轴流风叶、风机及空调器室外机 | |
CN211174660U (zh) | 一种贯流风扇及空调器 | |
CN103573694B (zh) | 贯流叶轮、贯流风机及壁挂式空调器 | |
CN203584898U (zh) | 一种低噪高效的中央空调室外机冷却轴流风机 | |
CN213808156U (zh) | 风机装置以及空调室外机 | |
CN105889128A (zh) | 离心风叶、外转子风机及空调器 | |
WO2021135696A1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05977816U (zh) | 导流圈、离心风机及空调 | |
CN111425459A (zh) | 一种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 | |
CN207935150U (zh) | 一种叶轮、风机及吸油烟机 | |
CN103629156B (zh) | 一种低噪高效的中央空调室外机冷却轴流风机 | |
CN217357468U (zh) | 一种导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 |
CN105201884A (zh) | 一种双进风离心风轮的风道结构 | |
CN212177503U (zh) | 一种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 | |
CN213808153U (zh) | 风机装置以及空调室外机 | |
JP2004060622A (ja) | シロッコ形遠心ファンロータを用いた遠心送風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