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3303U - 停车单元及含其的立体停车库 - Google Patents
停车单元及含其的立体停车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73303U CN211173303U CN201920272359.2U CN201920272359U CN211173303U CN 211173303 U CN211173303 U CN 211173303U CN 201920272359 U CN201920272359 U CN 201920272359U CN 211173303 U CN211173303 U CN 2111733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king
- structural frame
- parking unit
- unit
- gar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停车单元及含其的立体停车库,停车单元包括结构框架,所述结构框架的内部具有停车位,所述结构框架的侧面具有供车辆进出所述停车位的进出口,所述结构框架的顶部和/或底部能够与另一所述停车单元的结构框架连接。通过将该停车单元与其他停车单元一起沿高度方向相互固定,以堆叠的方式形成立体停车库的停车网格结构,利用这种单元模块堆叠的结构模式,可替代现有技术中横梁、竖梁交替组合搭建停车网格结构的方式,大大降低立体停车库的前期设计难度,并且仅需在工厂预制各个停车单元,并运输至现场再堆叠固定即可,可极大程度地降低现场施工周期和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单元及含其的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传统的立体停车库是整体框架结构式的,即通过在现场搭建横梁和竖梁以形成整个立体停车库的网格结构,导致前期设计难度大,生产制造图纸复杂,且现场施工周期长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立体停车库设计难度大,生产制造图纸复杂,且现场施工周期长等缺陷,提供一种停车单元及含其的立体停车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停车单元,其包括结构框架,所述结构框架的内部具有停车位,所述结构框架的侧面具有供车辆进出所述停车位的进出口,所述结构框架的顶部和/或底部能够与另一所述停车单元的结构框架连接。
通过将该停车单元与其他停车单元一起沿高度方向相互固定,以堆叠的方式形成立体停车库的停车网格结构,利用这种单元模块堆叠的结构模式,可替代现有技术中横梁、竖梁交替组合搭建停车网格结构的方式,大大降低立体停车库的前期设计难度,并且仅需在工厂预制各个停车单元,并运输至现场再堆叠固定即可,可极大程度地降低现场施工周期和难度。
较佳地,所述结构框架的侧面能够与另一所述停车单元的结构框架连接,以使多个停车单元之间还能够以水平方向实现连接,进一步扩大停放网格结构中停车位的数量。
较佳地,所述结构框架具有两个所述进出口,两个所述进出口沿一相同方向设于所述结构框架的两侧,使车辆能够沿相同方向进入再离开该停车单元的停车位。
较佳地,所述结构框架的所述进出口能够与另一所述停车单元的结构框架的进出口连接。
较佳地,所述结构框架的形状为立方形,两个所述进出口分别设于所述结构框架的前后两侧,所述结构框架的左右两侧具有斜撑,以实现对框架结构的加强。
较佳地,所述结构框架的形状为立方形,所述进出口设于所述结构框架的前后两侧,所述结构框架的左右两侧具有用于连接固定钢缆的连接接口。
在这些停车单元堆叠并固定完毕之后,通过固定钢缆连接于这些停车单元的连接接口,以提高停车单元之间的连接强度。
较佳地,所述停车单元还包括水平搬运机构,所述水平搬运机构用于搬运车辆进出所述停车位。
较佳地,所述结构框架的底面为镂空,所述结构框架与连接于所述结构框架的底部的另一所述停车单元的结构框架共同限定所述停车位。
通过设置该镂空部分,可降低每一个停车单元的结构框架的所用材料,进而降低单个停车单元成本和重量。
较佳地,所述结构框架的顶面为镂空,所述结构框架与连接于所述结构框架的顶部的另一所述停车单元的结构框架共同限定所述停车位。
通过设置该镂空部分,可降低每一个停车单元的结构框架的所用材料,进而降低单个停车单元成本和重量。
一种立体停车库,所述立体停车库设有车库开口,所述车库开口用于供车辆进出所述立体停车库,其包括:
若干如上所述的停车单元,每一个所述停车单元的所述进出口的朝向相同;
升降搬运机构,所述升降搬运机构用于在多个所述停车单元的多个所述停车位以及所述车库开口之间搬运车辆。
相较于传统平面移动设计的框架式立体停车库,具有图纸的加工工艺复杂,现场安装麻烦等缺点,该立体停车库可通过模块化生产的方式批量生产出多个停车单元,并通过堆叠固定的方式安装,有效降低现场施工的难度。
较佳地,所述升降搬运机构的升降轨道固定于所述停车单元的结构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停车单元及含其的立体停车库中,通过将停车单元与其他停车单元一起沿高度方向相互固定,以通过堆叠的方式形成立体停车库的停车网格结构,利用这种单元模块堆叠的结构模式,可替代现有技术中横梁、竖梁交替组合搭建停车网格结构的方式,大大降低立体停车库的前期设计难度,并且仅需在工厂预制各个停车单元,并运输至现场再堆叠固定即可,可极大程度地降低现场施工周期和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停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停车单元的组合状态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停车单元的组合状态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立体停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停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立体停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停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停车单元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立体停车库100
停车单元10
结构框架11,停车位111,进出口112,连接接口113
水平搬运机构12
镂空部分13
升降搬运机构30,升降平台31
固定钢缆40
车辆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停车单元10,其具体可包括一立方体形状的结构框架11,该结构框架11的内部具有能够供车辆A停放的停车位111,且该结构框架11的侧面具有供车辆A进出该停车位111的进出口112,以使车辆A通过该进出口112进出位于结构框架11内部的停车位111。
如图2所示,该结构框架11的顶部(或者底部)能够与另一个停车单元10的结构框架11相连,以通过堆叠的方式形成沿高度方向上升的,可供车辆A停放的网格,以进一步实现立体停车库的构建。其中,多个结构框架11之间的相互连接固定,可依靠螺栓螺钉等方式实现,且这些连接方式均属于现有技术范畴,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该停车单元10通过与其他停车单元10一起沿高度方向相互固定,以通过堆叠的方式形成立体停车库的停车网格结构,利用这种单元模块堆叠的结构模式,可替代现有技术中横梁、竖梁交替组合搭建停车网格结构的方式,大大降低立体停车库的前期设计难度,并且仅需在工厂预制各个停车单元10,并运输至现场再堆叠固定即可,可极大程度地降低现场施工周期和难度。
进一步地,该停车单元10的结构框架11的侧面也能够与另一停车单元10的结构框架11连接,以使多个停车单元10之间还能够组合并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停放网格结构。以本实施例为例,如图3所示,这些停车单元10的结构框架11之间,通过将不设置有进出口112的侧面互相连接固定,使这些停车单元10还能够以图2中展示的方式沿高度方向堆叠并连接固定,以构建出体积更大、停车位111更多的立体停车库。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以立方体形状的结构框架11为例来说明停车单元10与其他停车单元10之间的连接关系,但并不会将结构框架11的具体形状限定在立方体这一具体形状中,其他的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外形的结构框架11也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中相互堆叠并连接形状停车网格结构的功效。
另外,该停车单元10的结构框架11优选地可采用型材搭建而成。在本实施例中,该结构框架11的外形仅为说明示意之用,并非该结构框架11的实际尺寸或结构。
如图1所示,该停车单元10还包括有水平搬运机构12,水平搬运机构12可设置在结构框架11的停车位111上,以用于搬运车辆A进出该停车位111。
为了加强停车单元10的结构强度,使在某一停车单元10的上方能够堆叠更多的停车单元10,在该停车单元10的侧面还可设置有斜撑(图中未示出),以实现对框架结构的加强,当然,这些斜撑不能设置在具有进出口112的侧面上,以免阻碍车辆A进出。
另外,为进一步提高多个停车单元10在堆叠固定之后的相对连接强度,在结构框架11的侧表面上还可设置多个连接接口113,该连接接口113用于连接固定钢缆40。在这些停车单元10堆叠并固定完毕之后,将固定钢缆40同时连接在不同停车单元10的连接接口113上,并拉紧固定,以提高停车单元10之间的连接强度(具体参见图3)。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立体停车库100,该立体停车库100设有车库开口(图中未示出),车库开口用于供车辆A进出该立体停车库100,除此之外,该立体停车库100还包括多个停车单元10以及升降搬运机构30,每个停车单元10均与其他停车单元10相互连接,并且其进出口112的朝向方向一致,以形成沿高度和/或宽度方向延伸的停放网格。而升降搬运机构30设置在这些停车单元10的进出口112方向一侧,每一个升降搬运机构30均具有一升降平台31,该升降平台31通过搭载车辆A并上升或下降,以用于在多个停车单元10的停车位111以及车库开口之间搬运车辆A,实现立体停车的功能。其中,关于车辆是如何从地面驶入(或被搬运至)升降搬运机构30的升降平台31,以及升降平台31上升至某一停车单元10时,车辆是如何驶入(或被搬运至)该停车位111中,其均属于现有技术范畴,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相较于传统平面移动设计的框架式立体停车库,具有图纸的加工工艺复杂,现场安装麻烦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停车库100可通过模块化生产的方式批量生产出多个停车单元10,并通过堆叠固定的方式安装,有效降低现场施工的难度。
此外,利用这种停车单元10来搭建立体停车库100还具有其他优点,例如:这种通过堆叠停车单元10的方式搭建的立体停车库,随高度的上升,处于上方的停车单元10所需的负载比处于下方的停车单元10所需的负载更小,因此可对处于不同高度的停车单元10进行分类,以通过降低位置较高的停车单元10的所需的材料,并提高位置较低的停车单元10的所需的材料,以控制整个立体停车库的重量,并且能够节约材料。
在此以通过型材搭建而成的停车单元10为例,例如,可将停车单元10依据所安装的高度分为上停车单元10,中停车单元10和下停车单元10。上停车单元10所用的型材直径、厚度及强度较低,以适应于低负载并降低自身重量;而下停车单元10则应选用的较为重型的型材,其直径、厚度及强度均要求较高,以支撑整个上部的重量。
其中,该升降搬运机构30的升降轨道可以固定在停车单元10的结构框架11上,以增强升降搬运机构30与停车单元10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该升降轨道可由多段升降轨道单元组成,升降轨道单元沿长度方向拼接以形成整个升降轨道。其中,每一段升降轨道单元均可在制造停车单元10时就集成于该停车单元10的结构框架11上,以在停车单元10堆叠成型时组成完整的升降轨道,供升降搬运机构30升降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停车单元10,该停车单元10与实施例1中的停车单元10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停车单元10的结构框架11具有两个进出口112,这两个进出口112沿着一个相同的方向设置在该结构框架11的两侧,如图5所示,以结构框架11的形状为立方体为例,两个进出口112分别设置在结构框架11的前后两端,使车辆A能够沿相同方向进入再离开该停车单元10的停车位111。
如图6所示,相较于实施例1,该停车单元10可通过将进出口112与另一停车单元10的进出口112对接(参见图6中两停车单元10之间的交叉线标识),使车辆A能够从一停车单元10直接水平移动至另一停车单元10,以提高由该停车单元10堆叠组合而成的立体停车库100所能停放的车辆A数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停车单元10,该停车单元10与实施例2中的停车单元10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停车单元10还具有一镂空部分13。如图7和图8所示,该镂空部分13位于结构框架11的底部,并且延伸至位于两侧的进出口112,使该结构框架11从侧面看呈“П”形,通过设置该镂空部分13,可降低每一个停车单元10的结构框架11的所用材料,进而降低单个停车单元10成本和重量。
当多个停车单元10沿高度方向堆叠固定后,某一停车单元10的顶部即成为了另一停车单元10的底部,因此上述镂空结构不会降低停车单元10在堆叠固定之后的整体结构强度。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整个立体停车库最底部的停车单元10,由于其下方不再连接于任何停车单元10,因此为保证该停车单元10自身的结构强度,其结构框架11的底部是不具备镂空部分13的(具体参见图8)。
另外,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某一停车单元10的顶部与另一停车单元10的结构框架11共同围成并限定出供车辆A停放的停车位111,因此,用于在该停车位111中移动车辆A的水平搬运机构12可直接被安装在该停车位111下方的结构框架11的顶部,上述集成水平搬运机构12的步骤可以在制造工厂内提前完成。
除上述实施例之外,停车单元10还可以将镂空部分13设置在结构框架11的顶部,以通过与另一停车单元10的结构框架11的底部连接以实现整体加固,其具体结构与实施例3中的停车单元10大致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停车单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结构框架,所述结构框架的内部具有停车位,所述结构框架的侧面具有供车辆进出所述停车位的进出口,所述结构框架具有顶部和底部,所述结构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封闭,所述结构框架的顶部和/或底部能够与另一所述停车单元的结构框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架的侧面能够与另一所述停车单元的结构框架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架具有两个所述进出口,两个所述进出口沿一相同方向设于所述结构框架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架的所述进出口能够与另一所述停车单元的结构框架的进出口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架的形状为立方形,两个所述进出口分别设于所述结构框架的前后两侧,所述结构框架的左右两侧具有斜撑。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架的形状为立方形,所述进出口设于所述结构框架的前后两侧,所述结构框架的左右两侧具有用于连接固定钢缆的连接接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单元还包括水平搬运机构,所述水平搬运机构用于搬运车辆进出所述停车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架的底面为镂空,所述结构框架与连接于所述结构框架的底部的另一所述停车单元的结构框架共同限定所述停车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架的顶面为镂空,所述结构框架与连接于所述结构框架的顶部的另一所述停车单元的结构框架共同限定所述停车位。
10.一种立体停车库,所述立体停车库设有车库开口,所述车库开口用于供车辆进出所述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若干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停车单元,每一个所述停车单元的所述进出口的朝向相同;
升降搬运机构,所述升降搬运机构用于在多个所述停车单元的多个所述停车位以及所述车库开口之间搬运车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搬运机构的升降轨道固定于所述停车单元的结构框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72359.2U CN211173303U (zh) | 2019-03-04 | 2019-03-04 | 停车单元及含其的立体停车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72359.2U CN211173303U (zh) | 2019-03-04 | 2019-03-04 | 停车单元及含其的立体停车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73303U true CN211173303U (zh) | 2020-08-04 |
Family
ID=71827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7235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73303U (zh) | 2019-03-04 | 2019-03-04 | 停车单元及含其的立体停车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73303U (zh) |
-
2019
- 2019-03-04 CN CN201920272359.2U patent/CN21117330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577362A (en) | Module construction method in a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zone | |
KR101305913B1 (ko) | 프리캐스트 박스 거더용 철근망 조립대 | |
CN211173303U (zh) | 停车单元及含其的立体停车库 | |
CN213297194U (zh) | 垂直运输系统 | |
CN207079995U (zh) | 一种模块化梳齿智能立体停车设备 | |
CN111648631A (zh) | 停车单元及含其的立体停车库 | |
CN219973501U (zh) | 一种预制化钢结构建筑模块 | |
CN114890158B (zh) | 一种集装箱自动装卸的堆场设施及装卸工艺 | |
CN112707293B (zh) | 超大载重货梯结构 | |
CN117365122A (zh) | 立体车库的组装方法 | |
CN206767399U (zh) | 组合式曳引机座 | |
CN214055760U (zh) | 一种预制构件立体养护窑及码垛机结构 | |
CN220131014U (zh) | 一种轿厢式提升机 | |
CN109138499B (zh) | 一种预制楼梯定型化施工防护架 | |
CN217000177U (zh) | 模块化建筑 | |
CN221478863U (zh) | 模块车运输工装用支架 | |
RU177894U1 (ru) | Шахта грузового подъёмника | |
CN112374328A (zh) | 一种建筑工地升降运输平台 | |
JPH07252952A (ja) | 立体駐車装置 | |
CN215047176U (zh) | 一种采用机械式空中月台的多层仓库 | |
CN214302964U (zh) | 一种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的架体 | |
CN219604988U (zh) | 一种多层同升降载车系统 | |
CN216763987U (zh) | 施工电梯的可拆卸轿厢 | |
CN218950908U (zh) | 智能升降电车承重框架结构 | |
CN114538328B (zh) | 堆垛机及立体仓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