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39552U - 液压控制结构 - Google Patents
液压控制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39552U CN211139552U CN201921998435.4U CN201921998435U CN211139552U CN 211139552 U CN211139552 U CN 211139552U CN 201921998435 U CN201921998435 U CN 201921998435U CN 211139552 U CN211139552 U CN 2111395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draulic cylinder
- channel
- brake
- opening
- ax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控制结构,包括:一本体,其具有液压缸及储液槽,液压缸具有第一、第二端,第二端设置有一输出口,输出口连接刹车油管;一活塞,设置于液压缸内并延液压缸的一中心轴线移动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以将液压缸内的液体自该输出口输出;液压缸与储液槽之间设有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具有第一轴线,第二通道具有第二轴线;当沿活塞的一中心轴线观察时,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之间具有一夹角,借此使刹车油管内的刹车油因高温产生的的气泡能往第一、第二通道回流而聚集在储液槽内,避免按压刹车把手推压活塞时,因液压缸内含有气泡造成刹车失灵危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液压刹车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能帮助液压缸内的刹车油含有的气泡导进储液槽,并可由第一/第二通道排出,避免按压刹车把手时,因液压缸内含有气泡造成刹车失灵的液压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中国台湾公告第M336909号自行车油压式刹车把手结构,包括有:刹车本体的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及一油压室,容置空间与油压室互成垂直状,容置空间的内端开设有一作动油路及一垂直的润滑油路并与油压室相通,容置空间在刹车本体的两侧开设有进油孔及进油螺栓,油压室贯穿刹车本体,且一端连接油管的输油孔,另一端在油压室的外侧设有一把手枢座,一软质的调压套在其开口端形成一定位面,在定位面的上端设有一固定件,固定件的中央开设有一调压孔,一呈半圆环状的锁固件螺合于容置空间远离油压室的上方,及一油压装置包含有作动缸、油封、封圈、弹性件及推杆所构成,作动缸的前后端设有容置油封及封圈的槽沟,在油封与封圈之间设有一润滑槽,且前端连接一弹性件如弹簧,作动缸的后端设有一凹槽并可设置一推杆,刹车把手的一端设有把手枢孔及活动件孔,活动件孔可套置一活动件,把手枢孔的前缘设有一微调孔并装置有微调件。
刹车本体的容置空间可置入一调压套,调压套的定位面朝上,并用固定件盖置于容置空间上,定位面及固定件以螺栓固定于刹车本体,油压装置由弹性件端置入油压室中,刹车把手以把手枢孔与刹车本体的把手枢座形成枢接,使刹车把手形成可扳动状,油压装置的推杆螺合于活动件中,使刹车把手可连动推杆,锁固件以螺栓锁固于刹车本体的容置空间外侧,并于刹车本体与锁固件间形成刹车把手的定位空间。当自行车行使刹车时,扳动刹车把手使活动件推动推杆,保持常开的作动油路受作动缸的位移封闭,使油管中的刹车油受到挤压,进而使油压升高,达到刹车效果。当放开刹车把手时,管内的油压与弹性件的反弹张力使作动缸向后退回,令油压室与作动油路形成相通时,油压经由作动油路而快速释放。
而其调压套的内侧与调压孔相通并为大气压力端,容置空间与调压套间为管路压力端,当管内刹车油因温度产生热胀冷缩时,将使油压上升及降低,当油压上升时刹车油即由作动油路流入容置空间,并挤压调整套,使调整套外侧的油压大于其内侧的大气压力。当刹车油冷缩时则由调压套端补充足够的油压,达到平衡管路压力的功效。
然而,因刹车油管接近刹车盘的一端,会因刹车产生高温导致刹车油管内的刹车油含有气泡,并且因气泡比刹车油轻会往油压室方向聚集,造成扳动刹车把手行使刹车动作有刹车不灵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帮助排除刹车油管内煞车油因高温产生的气泡回流到液压缸内,造成活塞推挤液压缸内的刹车油因含有气泡,造成刹车失灵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控制结构,组配在一自行车的车把上,包括:
一本体,其具有一液压缸及一储液槽,该液压缸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且该第二端设置有一输出口;
一活塞,设置于该液压缸内并延该液压缸的一中心轴线移动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以将该液压缸内的液体自该输出口输出;该液压缸与该储液槽之间设有一第一通道与一第二通道,该第一通道具有一第一轴线,该第二通道具有一第二轴线;当沿该活塞的一中心轴线观察时,该第一轴线与该第二轴线之间具有一夹角。
其中,该夹角小于180°角并大于等于5°角。
其中,该夹角小于150°角并大于等于15°角。
其中,该夹角小于120°角并大于等于20°角。
其中,该夹角小于90°角并大于等于22°角。
其中,该液压缸设置有一第一平衡通道,该第一平衡通道邻近于该第一通道靠近该液压缸的第一端位置。
其中,该液压缸设置有一第二平衡通道,该第二平衡通道邻近于该第二通道靠近该液压缸的第一端位置。
其中,该第一平衡通道在该液压缸壁上的开口孔径大于该第一通道在该液压缸壁上的开口。
其中,该第二平衡通道在该液压缸壁上的开口孔径大于该第二通道在该液压缸壁上的开口。
其中,该第一通道远离该液压缸方向具有一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借一第一螺丝螺合封住;该第二通道远离该液压缸方向具有一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借一第二螺丝螺合封住。
由于气泡较刹车油轻会往刹车油上面聚集,当刹车油管内的刹车油因高温产生气泡时,气泡会往液压缸方向回流。
借此,当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自行车的右车把时,沿该活塞的一中心轴线观察时,该第一轴线与该第二轴线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小于180°角,并大于等于5°角,使第一通道远离该液压缸方向的第一开口的高度高过于液压缸,因此会使液压缸内的气泡往第一通道聚集而进入储液槽内,使骑乘者按压刹车把手行使刹车操作时,不会有刹车失灵的危险问题。
而当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自行车的左车把时,沿该活塞的一中心轴线观察时,该第一轴线与该第二轴线之间具有一夹角,夹角小于180°角,并大于等于5°角,使第二通道远离该液压缸方向的第二开口的高度高过于液压缸,因此会使液压缸内的气泡往第二通道聚集而进入储液槽内,如此使按压刹车把手行使刹车操作时,不会有刹车失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旋开第一、第二通道的第一、第二螺丝,使聚集在第一、第二通道内及储液槽的气泡完全释出,以排除第一、第二通道及储液槽内的气泡。另外,因本实用新型液压控制结构可安装在自行车的左车把或右车把上,因此在制造上,只要使用一副模具,可大大节省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配在自行车的右车把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装设在自行车的右车把的剖视图一;
图4B为本实用新型装设在自行车的右车把的剖视图二;
图5A为本实用新型装设在自行车的右车把,以活塞的一中心轴线观察的断面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本体横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配在自行车的左车把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装设在自行车的左车把,以活塞放入一中心轴线观察的断面图。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10本体;
11液压缸; 111第一端; 112第二端; 113输出口;
12储液槽; 121开口;
13接耳; 131组配空间; 132第一孔; 133第二孔;
14凸部; 141 贯孔;
15第一通道; 151第一开口; 152第一螺丝; 153开口;
16第二通道; 161第二开口; 162第二螺丝; 163开口;
17第一平衡通道;
18第二平衡通道;
20液压组件;
21弹性件;
22活塞; 221第一凹环; 222第二凹环; 223第一油封;224第二油封;225被动杆;
23套管; 231延伸部; 232收纳空间; 233第一轴孔; 234第二轴孔; 235第一凸环; 236第二凸环;
30囊;
31头部; 311凹缘;
40刹车把手;
41枢接端; 411第一侧壁; 412第二侧壁; 413连接面; 414第一穿孔; 415第二穿孔;
416透孔; 417容设空间;
42作动端;
50连动机构;
51连动件; 511凸出部; 512受压部; 513抵顶部; 514第一螺孔; 515螺钉; 516穿管; 517环圈; 518弹性圈; 519勾部;
52定位座; 521凸缘; 522通孔; 523内凹面;
53枢轴; 531凹颈;
54制动梢; 541压制段; 542握把头;
55定位杆; 551第二螺孔; 552螺栓;
60包覆套;
61制动孔;
62组配孔;
63螺管;
64螺头;
65配合块;
66螺丝;
100a左车把;
100b右车把;
200刹车油管;
A1第一轴线;
A2第二轴线;
C中心轴线;
α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及技术说明,现以实施例来作进一步说明,但应了解的是,该些实施例仅为例示说明用,而不应被解释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3及图4A、图4B,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压控制结构,安装在自行车的左车把100a/右车把100b,包括有一本体10、一液压组件20、一囊30、一刹车把手40、一连动机构50及一包覆套60。本体10具有一液压缸11,液压缸11具有第一端111及相反于第一端111方向的一第二端112,第二端112设有一输出口113,输出口113衔接一刹车油管200,刹车油管200连接到自行车的刹车器(图未示),一活塞22设置于液压缸11内并移动于第一端111与第二端112之间。
该本体10的内部设有一储液槽12,储液槽12位于液压缸11的一侧并邻近自行车的左车把100a/右车把100b方向,储液槽12的直径大于液压缸11的直径,且相反于液压缸11的第二端112方向具有一开口121,该开口121的口径大于储液槽12的直径,液压缸11的第一端111的口径大于液压缸11的孔径,本体10邻近第一端111的两侧延伸出有两接耳13,两接耳13之间具有一组配空间131,该二接耳13设有垂直于液压缸11方向的一第一孔132及一第二孔133,本体10邻近自行车的左车把100a/右车把100b方向设有一凸部14,凸部14设有垂直于液压缸11方向的一贯孔141。
请再一并参阅图5A、图5B,本体10设有一第一通道15、一第二通道16,第一通道15及第二通道16用以连通液压缸11与储液槽12,第一通道15具有一第一轴线A1,第二通道16具有一第二轴线A2,当液压缸11装设在自行车的左车把/右车把上,以该活塞22的一中心轴线C观察时,该第一轴线A1与第二轴线A2之间具有一夹角α,该夹角α小于180°角,并大于等于5°角,该夹角α可小于150°角,并大于等于15°角,该夹角α亦可小于120°角,并大于等于20°角,在本实施例中,该夹角α为小于90°角,并大于等于22°角。
该液压缸11设有一第一平衡通道17,该第一平衡通道17邻近于该第一通道15靠近该液压缸11的第一端111的位置,该第一平衡通道17在该液压缸11壁上的开口171的孔径大于该第一通道15在该液压缸11壁上的开口153。该液压缸11设置有一第二平衡通道18,该第二平衡通道18邻近于该液压缸11的第二通道16靠近该第一端111的位置,该第二平衡通道18在该液压缸11壁上的开口181孔径大于该第二通道16在该液压缸11壁上的开口163。该第一通道15远离该液压缸11方向具有一第一开口151,该第一开口151借一第一螺丝152螺合封住,该第二通道16远离该液压缸11方向具有一第二开口161,该第二开口161借一第二螺丝162螺合封住。
该液压组件20,包含有可轴向伸缩的一弹性件21如弹簧及该活塞22,弹性件21与活塞22依序由液压缸11的第一端111装入液压缸11内,活塞22的外周设有一第一凹环221及一第二凹环222,邻近弹性件21的第一凹环221的外周套设有具有弹性的一第一油封223,远离弹性件21的第二凹环222的外周套设有具有弹性的一第二油封224,活塞22远离弹性件21的外端横向设有一被动杆225,被动杆225与活塞22互为垂直方向,液压缸11的第一端111组配有圆形的一套管23,套管23套在活塞22的外周,套管23设有露出于第一端111外侧呈片状的一对延伸部231,二该延伸部231组配在本体10的组配空间131,二该延伸部231之间具有一收纳空间232,延伸部231设有垂直于套管23方向的一第一轴孔233及一第二轴孔234,各延伸部231的外壁设有圆形的一第一凸环235及一第二凸环236,第一轴孔233与第二轴孔234分别贯通第一凸环235及第二凸环236,该对延伸部231组配在本体10的组配空间141,第一凸环235与第二凸环236分别套进本体10的接耳13的第一孔132与第二孔133内。
该囊30,安装在储液槽12内,囊30的一端具有一头部31,头部31的外周壁设有垂直于储液槽12方向的一凹缘311,囊30的头部31组配在储液槽12的开口121。
该刹车把手40,具有与该本体10枢接的一枢接端41及相反于枢接端41的一作动端42,枢接端41组配在套管23二延伸部231之间的收纳空间232,枢接端41的断面为ㄇ形具有相面对的一第一侧壁411、一第二侧壁412及连接第一、第二侧壁411、412的一连接面413,第一、第二侧壁411、412贯设一第一穿孔414及一第二穿孔415,连接面413设有一透孔416,且第一、第二侧壁411、412之间具有一容设空间417。
该连动机构50,受刹车把手40的驱动以推动活塞22在液压缸11内前后移动,并装设在套管23的收纳空间232与刹车把手40的容设空间417内,包含有一连动件51、一定位座52、一枢轴53、一制动梢54及一定位杆55,连动件51具有不同方向的两端,其一端为楔形的一凸出部511另一端呈开叉状具有一受压部512及一抵顶部513,凸出部511位于本体10的外壁与刹车把手40的连接面413之间,抵顶部513压制活塞22外侧的被动杆225,当按压刹手把手40的作动端42靠向自行车车把的左车把100a/右车把100b时,抵顶部513可推动活塞22的被动杆225朝液压缸11的第一端111方向移动,使液压缸11内的刹车油升压,受压部512与抵顶部513之间设一第一螺孔514,第一螺孔514供一螺钉515螺合,连动件51的中间设有圆形的一穿管516,连动件51的两侧各设有一环圈517,环圈517的外周套接有圆形的一弹性圈518,弹性圈518延伸出有弧形的一勾部519。
该定位座52,呈矩形块状并装设在刹车把手40的容设空间417,定位座52设有与刹车把手40的透孔416配合的一凸缘521,并有一通孔522贯通该凸缘521,通孔522与刹车把手40的连接面413的透孔416相对,定位座52远离连接面413方向设有弧形的一内凹面523,内凹面523的两侧各设有弧形的一凹沟(图未示),凹沟供弹性圈518的勾部519置入。
该枢轴53,其两端呈圆杆状中间设有小于枢轴53外径的一凹颈531,枢轴53由套管23其中一延伸部231的第一轴孔233穿入,再穿入刹车把手40第一侧壁411的第一穿孔414之后,并穿过连动件43一侧的环圈517及连接动43的穿管516以及连动件51另一侧的环圈517,再由套管23另一延伸部231的第一轴孔233穿出。而螺钉515螺合于连动件51的第一螺孔514之后,其末端抵在枢轴53的凹颈531,以防止枢轴53左右位移的定位功能。
该制动梢54,其两侧为圆杆,制动梢54的中间设有多边形的一压制段541,制动梢54的一端设有呈三角菱形的一握把头542以提供手握,制动梢54由本体10其中一接耳13的第二孔133穿入,使其一侧的圆杆穿在套管23其中一延伸部231的第二轴孔234,另一侧的圆杆穿在套管23的另一延伸部231的第二轴孔234内,制动梢54的压制段541具有至少一平面压制在连动件51的抵顶部513的外壁。
该定位杆55,为圆杆其中间径向贯设有一第二螺孔551,定位杆55的两侧分别穿在刹车把手40的第一、第二侧壁411、412的第二穿孔415,第二螺孔551供一螺栓552由刹车把手40的连接面413的透孔416穿入并穿过定位座52的通孔522再与定位杆55的第二螺孔551螺合,螺栓552的末端压制连动件51的受压部512,使调整螺栓552可微调连动件43的角度。
该包覆套60,呈U形具有相对的两端,包覆套60并配合本体10的凸部15包设在自行车的左车把100a/右车把100b,包覆套60的一端设有多边形的一制动孔61,另一端设有一组配孔62,一螺管63具有大于螺管63外径的一螺头64,且邻近螺头64位置设有与制动孔61外形配合的一配合块65,螺管63由制动孔61穿入并经过本体10的贯孔151及囊30的头部31的凹缘311再由组配孔62穿出,螺管63内部并与一螺丝66螺合,使本体10固定在自行车的左车把100a/右车把100b上。
请再参阅图1~图3及图4A、图4B、图5A、图5B,以组装在自行车的右车把100b为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液压缸11、储液槽12、刹车油管200、第一通道15及第二通道16内皆充满有刹车油,当骑乘者按压刹车把手40的作动端42使其靠向自行车的右车把100b时,刹车把手40的枢接端41会以枢轴53旋转,使连动件51以顺时针方向旋转,连动件51的抵顶部513会推动活塞22后方的被动杆225,使活塞22朝向液压缸11的第一端111方向移动,并使弹性件21受到活塞22的压制呈缩合状态,且弹性圈518的勾部519并受到定位座52下压而受力,如此当活塞22上的第一油封223封住该第一通道15在该液压缸11壁上的开口153及第二通道16于该液压缸11壁上的开口163时,可堵住储液槽12内的刹车油进入液压缸11,持续按压刹车把手40靠向自行车的右车把100b,会使液压缸11及刹车油管200内的刹车油升压,达到刹车效果。
反之,当骑乘者手放开刹车把手40时,刹车油管200内的油压及弹性件21的反弹张力会使活塞22向后退回,当活塞22上的第一油封223退离该第一通道15于该液压缸11壁上的开口153及第二通道16在该液压缸11壁上的开口163时,使储液槽12内的刹车油导进液压缸11内,刹车把手40受到活塞22的复位而受被动杆225推动复位,并且借圈设在环圈517外周的弹性圈518的勾部519的回复力,可增进刹车把手40的复位。
由于气泡较刹车油轻会往刹车油上面聚集,当刹车油管200内的刹车油因高温产生气泡时,气泡会往液压缸11方向回流。
当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自行车的右车把100b时,请参阅图5A与图5B,当沿该活塞22的中心轴线C观察时,该第一轴线A1与该第二轴线A2之间具有夹角α,在本实施例中,该夹角α为44°角,使第一通道15远离该液压缸11方向具有的第一开口151的高度高过于液压缸11,因此会使液压缸11内的气泡往第一通道15聚集而进入储液槽12内,使骑乘者按压刹车把手40行使刹车操作时,不会有刹车失灵的危险问题。
同理,当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自行车的左车把100a时,可再参阅图6、图7,当沿该活塞22的中心轴线C观察时,该第一轴线A1与该第二轴线A2之间具有夹角α,夹角α为44°角,使第二通道16远离该液压缸11方向具有的第二开口161的高度高过于液压缸11,因此会使液压缸11内的气泡往第二通道16聚集而进入储液槽12内,如此使按压刹车把手40行使刹车操作时,不会有刹车失灵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可旋开第一、第二通道15、16的第一、第二螺丝152、162,使聚集在第一、第二通道15、16内的气泡完全释出,以排除第一、第二通道15、16内的气泡,另外本实用新型液压控制结构可安装在自行车的左车把100a/右车把100b,因此在制造上,只使用一模具,可大大节省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然而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凡是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申请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液压控制结构,组配在一自行车的车把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其具有一液压缸及一储液槽,该液压缸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且该第二端设置有一输出口;
一活塞,设置于该液压缸内并延该液压缸的一中心轴线移动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以将该液压缸内的液体自该输出口输出;
该液压缸与该储液槽之间设有一第一通道与一第二通道,该第一通道具有一第一轴线,该第二通道具有一第二轴线;
当沿该活塞的一中心轴线观察时,该第一轴线与该第二轴线之间具有一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角小于180°角并大于等于5°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角小于150°角并大于等于15°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角小于120°角并大于等于20°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角小于90°角并大于等于22°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液压缸设置有一第一平衡通道,该第一平衡通道邻近于该第一通道靠近该液压缸的第一端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液压缸设置有一第二平衡通道,该第二平衡通道邻近于该第二通道靠近该液压缸的第一端位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平衡通道在该液压缸壁上的开口孔径大于该第一通道在该液压缸壁上的开口。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平衡通道在该液压缸壁上的开口孔径大于该第二通道在该液压缸壁上的开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道远离该液压缸的方向具有一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借一第一螺丝螺合封住;该第二通道远离该液压缸的方向具有一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借一第二螺丝螺合封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98435.4U CN211139552U (zh) | 2019-11-19 | 2019-11-19 | 液压控制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98435.4U CN211139552U (zh) | 2019-11-19 | 2019-11-19 | 液压控制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39552U true CN211139552U (zh) | 2020-07-31 |
Family
ID=71776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98435.4U Active CN211139552U (zh) | 2019-11-19 | 2019-11-19 | 液压控制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3955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56904A (zh) * | 2022-06-24 | 2022-09-16 | 珠海蓝图控制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行车液压刹车控制装置及自行车 |
-
2019
- 2019-11-19 CN CN201921998435.4U patent/CN21113955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56904A (zh) * | 2022-06-24 | 2022-09-16 | 珠海蓝图控制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行车液压刹车控制装置及自行车 |
WO2023245832A1 (zh) * | 2022-06-24 | 2023-12-28 | 珠海蓝图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行车液压刹车控制装置及自行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81898B (zh) | 液壓式自行車系統 | |
TWI510401B (zh) | 液壓煞車機構 | |
US7988173B2 (en) | Bicycle suspension system | |
TWI558606B (zh) | 自行車液壓元件操作裝置 | |
US8783429B2 (en) | Hydraulic brake device for a bicycle | |
US20090152063A1 (en) | Pumping device for a hydraulic brake of a bicycle | |
CN211139552U (zh) | 液压控制结构 | |
CN102862641A (zh) | 用于手把转向式车辆的制动器系统的可变比率连杆机构 | |
TWI704076B (zh) | 用於自行車管狀件之手把端部元件總成 | |
TW201505899A (zh) | 具有集成油液壓控制器的自行車手把元件 | |
TWI776223B (zh) | 液壓自行車控制裝置 | |
US20090140507A1 (en) | Bicycle with front and rear disk brakes operable approximately simultaneously | |
TWM590123U (zh) | 液壓控制結構 | |
US20090120750A1 (en) | Hydraulic brake lever | |
TWI733032B (zh) | 液壓操作系統 | |
TWM542602U (zh) | 油壓剎車把手組 | |
US20130025988A1 (en) | Sealing device for hydraulic brake lever assembly | |
CN201128472Y (zh) | 液压式刹车把手 | |
CN214222062U (zh) | 按压式阀芯结构 | |
TWI826499B (zh) | 用於自行車或用於包括浮閥的機車的液壓操作裝置 | |
US11492069B2 (en) | Brake lever assembly for hydraulic brake system | |
TWI636907B (zh) | 油壓煞車總泵 | |
US20120048660A1 (en) | Sealing device for hydraulic brake lever assembly | |
TWI715820B (zh) | 自行車液壓裝置 | |
TWI848601B (zh) | 半油壓碟剎雙缸式調整結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