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30627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30627U CN211130627U CN201920559328.5U CN201920559328U CN211130627U CN 211130627 U CN211130627 U CN 211130627U CN 201920559328 U CN201920559328 U CN 201920559328U CN 211130627 U CN211130627 U CN 2111306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king
- cup
- cooking appliance
- cooking cup
- inner p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1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21395 porridg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21056 liquid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67 mil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080 mil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36 milk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内锅、盖体和烹饪杯组件。所述内锅设置在所述煲体中。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食物的烹饪空间。所述烹饪杯组件包括烹饪杯,所述烹饪杯由耐高温材料制成,且可取出地放置在所述内锅中,并支撑在所述内锅的底壁上或所述内锅内的食物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在其中设置烹饪杯,能够在一个烹饪器具中同时实现对两种不同食物的烹饪,从而能够实现一器多用,提高烹饪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由于在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增大,人们花在烹饪上的时间就会减少。而现有烹饪器具大多数只具有单一的烹饪功能,也就是说,现有的烹饪器具通常一次只能烹饪一种食物,由此使得烹饪效率较低,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
煲体;
内锅,所述内锅设置在所述煲体中;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在所述盖体盖合至所述煲体的盖合状态下,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以及
烹饪杯组件,所述烹饪杯组件包括烹饪杯,所述烹饪杯由耐高温材料制成,且可取出地放置在所述内锅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使其包括烹饪杯,能够在一个烹饪器具中同时实现对两种不同食物的烹饪,从而可产生不同的烹饪效果,进而能够实现一器多用,提高烹饪效率。此外该烹饪器具的操作简捷方便、易上手,从而可以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优选地,所述烹饪杯的底部设置有周向间隔开的凸筋。该方案可以使烹饪杯更稳定地放置在内锅中。
优选地,所述烹饪杯的外表面设置有相对于所述烹饪杯的轴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个把手。该方案可以便于用户将烹饪杯拿起。
优选地,所述烹饪杯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均匀布置的多个凸点。该方案可以便于对烹饪杯中的食物进行研磨。
优选地,所述烹饪杯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烹饪杯配合的杯座,所述烹饪杯可取出地套设在所述杯座中。该方案可以便于将烹饪杯放置在杯座中,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烫作用。
优选地,所述杯座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均匀布置的多个凸点。该方案可以便于将食物放置在杯座中进行研磨。
优选地,所述杯座的外表面设置有相对于所述杯座的轴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个把手。该方案可以便于用户将杯座以及放置在杯座中的烹饪杯拿起。
优选地,所述烹饪杯的底部设置有朝向所述烹饪杯的杯口方向凹入的凹陷部。该方案可以便于烹饪杯底部与底部具有凸台的内锅配合,从而可以提高烹饪杯放置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烹饪杯的外壁底部设置有围绕所述凹陷部均匀布置的多个突出点。该方案可以使烹饪杯的底部通过突出点接触内锅内部,从而便于烹饪时内锅底部沸腾的液体从烹饪杯底部与内锅底部之间的间隙排出,进而防止沸腾的液体将烹饪杯顶翻而倾倒。
优选地,所述烹饪杯组件还包括杯勺,所述杯勺的外底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凸点。该方案可以便于经由杯勺对烹饪杯或杯座中的食物进行研磨。
优选地,所述烹饪杯和/或所述杯座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刻度线。该方案便于对食物量进行量取。
优选地,所述烹饪杯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烹饪杯的杯口配合的护套,所述护套由隔热材料制成。该方案可以便于用户经由护套将烹饪杯拿起,从而可以起到防烫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该方案可以便于烹饪。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杯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杯组件的烹饪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杯组件的研磨功能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杯组件的调配功能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杯组件放置在内锅中的立体图,其中护套放置在烹饪杯上;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内锅的剖视图,其中烹饪杯放置在内锅中;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杯组件的烹饪杯的立体图,其中烹饪杯处于倒置状态;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杯的立体图,其中护套放置在烹饪杯上;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杯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杯组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杯组件的研磨功能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杯组件的调配功能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杯组件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杯组件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内锅的剖视图,其中烹饪杯放置在内锅中;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杯组件的烹饪杯的立体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杯组件的部分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烹饪器具 110、煲体
120、内锅 130、盖体
140、240烹饪杯组件 141、241烹饪杯
142、242护套 143、243杯勺
144、凸点 145、245刻度线
146、246把手 150、凸筋
244、杯座 250、凹陷部
251、突出点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烹饪器具100,该烹饪器具100能够同时烹饪或加热两种食物,并能实现研磨、调配等功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烹饪器具100主要可以包括煲体110、内锅120、盖体130和烹饪杯组件140。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19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00。各个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或对应的元件。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烹饪杯组件140包括烹饪杯141、护套142和杯勺143。
烹饪杯141可取出地放置在烹饪器具的内锅中,并且由诸如玻璃、不锈钢、食品级塑料等的耐高温材料制成。当对食物进行烹饪时,将烹饪杯141放置在内锅120中,可以同时实现对两种不同食物烹饪。例如,如图3所示,在内锅120中加入适量的米与水,在烹饪杯141中加入不同比例的适量的米与水,并将烹饪杯141放入内锅120里,选择烹饪器具的米饭功能。当烹饪结束后,在内锅120中的米饭烹饪完成的同时,烹饪杯141也可以完成粥或米糊的烹饪。又如,在内锅120中可加入适量的水,在烹饪杯141中加入适量的牛奶或者其他的液体食材,并将烹饪杯141放入内锅120里,选择烹饪器具的蒸煮功能。当烹饪结束后,在内锅120中的水沸腾的同时,烹饪杯141也可以完成牛奶或者其他的液体食材的加热。因此,烹饪杯组件可以实现一器两用或辅助加热的功能,从而提高了烹饪效率。
所述烹饪杯在使用时支撑在内锅的底壁上,作为简单的替换,若内锅中已现放置好其它食物,所述烹饪杯也可以支撑在内锅内的食物上。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烹饪杯141大致呈圆柱形,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烹饪杯141设置成其他形状,例如半球形、方形等。
优选地,如图4所示,烹饪杯141的内底面与杯勺143的外底面设置有均匀布置的多个凸点144。将烹饪好的粥或其他食物倒入烹饪杯141中,用杯勺143按压食物并与烹饪杯141的内底面相摩擦,可以将食物研磨得更细碎。实现的研磨功能有利于适宜婴孩食用的辅食类食物的制作。
优选地,烹饪杯141的内壁表面设置有与杯体一体的刻度线145。示例性地,在烹饪杯141为不锈钢材料的情况下,刻度线可以通过冲压处理形成,在烹饪杯141为玻璃和塑料材料的情况下,刻度线可以通过模制处理形成。该方案可以使刻度线显示清晰不易磨损,且避免了印花等非一体成型设置方式影响食具的食品安全。如图5所示,在实际使用时,利用烹饪杯141的刻度线145,可量取定量的食材倒入例如内锅等容器中,从而可实现精细化烹饪。以此方式,烹饪杯141即实现了类似量杯的量取和调配功能。
在烹饪过程中,沸腾液体会产生热运动。因此,为防止放置在内锅120中的烹饪杯141发生倾翻,烹饪杯141底部设置有防倾翻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具体地,烹饪杯141底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筋150,且凸筋150沿烹饪杯141的周向方向间隔开地分布。该优选的实施方式对于图中所示的内锅是特别有利的,即底部具有沿高度方向向内锅120的开口凸起的凸台的内锅,因为该方案可以避免烹饪杯141放置在凸台上。进一步,为使烹饪杯141在内锅120中的布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凸筋150具有足够的高度使烹饪杯141的底部与内锅120不接触。因此,在烹饪期间,内锅120底部的液体沸腾时可以从烹饪杯141的凸筋150之间排出,而不会致使烹饪杯141倾翻。
在烹饪结束后,从烹饪器具中盛出食物时可以先将烹饪杯141取出,以方便对内锅120中的食物的盛取操作。优选地,如图9所示,在烹饪杯141的外表面设置有相对于其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的两个把手146,以方便拿取。另外,当烹饪杯141表面的温度过高时,用手端取把手146可以减少与烹饪杯141表面的接触,从而起到防烫的作用。在该实施例中,把手的数量为两个,然而把手的数量不限于该实施例。把手的形状大致为平板状,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把手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弧状。
为进一步实现防烫功能,烹饪杯组件140还包括护套142。如图6和图9所示,护套142的形状与烹饪杯141的杯口大致地配合,可以相对固定至烹饪杯141侧壁的杯口处。当烹饪杯141表面的温度过高时,将护套142包覆地卡在烹饪杯141的杯口后拿取烹饪杯141,可以避免与烹饪杯141表面的接触,从而起到隔热的防烫作用。相应地,护套142可由诸如塑胶、硅胶等隔热材料制成。在图示实施例中,护套142由两相同的圆板形状活动连接而成,从而在相对固定至烹饪杯141的杯口时便于操作。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护套142也可以为中间开槽的U型结构,有利于相对烹饪杯141杯口的固定。
如图6和图7所示,烹饪杯组件140用于相应的烹饪器具100,烹饪杯141放置在烹饪器具100的内锅120中进行烹饪。因此可以理解的是,烹饪杯141的高度需要根据内锅120的高度设置在合理的范围内。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内锅高度的范围为120mm至155mm,烹饪杯的高度设计为70mm至110mm(例如,70mm、100mm或110mm),使得烹饪器具的盖体130能够完全盖合至煲体110,同时内锅120中的食物不会溢入烹饪杯141中而影响烹饪杯141中食物的烹饪效果。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10至图19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除了烹饪杯组件还具有杯座以及烹饪杯底部的结构之外,第二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具有大致相同的构造。由此,为简洁起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那些结构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结构。
如图10所示,烹饪杯组件240包括烹饪杯241、护套242、杯勺243和杯座244。
烹饪杯241的外壁形状与杯座244的内壁形状相配合,使得烹饪杯241可取出地设置在杯座244内。具体地,如图10所示,烹饪杯241的外壁在接近杯口处具有连续的凸缘,凸缘的外径大于杯座244的内径。当将烹饪杯241套放入杯座244中时,凸缘限制了烹饪杯241放入杯座244的高度,且杯座244的侧壁顶部在凸缘处支撑烹饪杯241。烹饪杯241及杯座244的侧壁形状不限于该实施例,例如烹饪杯241的侧壁可以为相对于高度方向成一定角度倾斜的圆弧形或波浪形等,只要烹饪杯241侧壁的外径至少部分地小于杯座244侧壁的内径,使得烹饪杯241可以套放入杯座244中。
可选地,杯座244由例如耐高温塑料的耐高温材料制成。当烹饪杯241表面的温度过高时,还可以将烹饪杯241套放入杯座244中以避免与烹饪杯241表面的接触,从而起到隔热的防烫作用。
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烹饪杯241的防倾翻结构设计为具有与球釜形内锅的凸台可配合的底部形状。如图16所示,具体地,烹饪杯241的底部设置有沿高度方向朝向烹饪杯241的杯口凹入的凹陷部250。烹饪杯241的凹陷部250的曲率半径等于或大于内锅120的曲率半径。相应地,烹饪杯141底部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围绕凹陷部的多个突出点251。如图17所示,该实施例的烹饪杯241底部具有四个突出点,且突出点沿周向方向间隔开地均匀分布。烹饪杯241的凹陷部250与突出点251的设置使得烹饪杯241在内锅120中的布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突出点251与内锅120底部的接触,可以避免烹饪杯241底部与内锅120之间由于空间不足而在液体沸腾时导致的倾翻,同时烹饪器具还通过突出点传递热量,以加热烹饪杯241中的食物。可以理解,烹饪杯241底部突出点的数量和布置形式不限于该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杯241的外表面不设置把手,把手设置在杯座244的外表面上,具体地,杯座244的外表面设置有相对于其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的两个把手246,以方便拿取。如图19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把手的数量为两个,然而把手的数量不限于该实施例。把手的形状大致为平板状,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把手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弧状。
优选地,与前述烹饪杯141的内底面相似,在本实施例中,杯座244的内底面也设置有均匀布置的多个凸点,而烹饪杯241的内底面不再设置凸点。如图12所示,将烹饪好的粥或其他食物倒入杯座244中,用杯勺243按压食物并与杯座244的内底面相摩擦,可以将食物研磨得更细碎。实现的研磨功能有利于适宜婴孩食用的辅食类食物的制作。
优选地,与前述烹饪杯141的刻度线相似,杯座244的内壁表面也设置有与杯体一体的刻度线24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使其包括烹饪杯,能够在一个烹饪器具中同时实现对两种不同食物的烹饪,并产生相同或不同的烹饪效果,进而能够实现一器多用,提高烹饪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还具有防烫、防倾翻等人性化设计,提高了使用便捷度和用户体验。通过烹饪器具的烹饪杯组件的设置,集调配、研磨等与烹饪相关的功能一体,实现了一器多用。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3)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100)包括:
煲体(110);
内锅(120),所述内锅(120)设置在所述煲体(110)中;
盖体(130),所述盖体(130)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110),所述盖体(130)和所述内锅(120)之间构成食物的烹饪空间;以及
烹饪杯组件,所述烹饪杯组件包括烹饪杯,所述烹饪杯由耐高温材料制成,且可取出地放置在所述内锅(120)中,并支撑在所述内锅的底壁上或所述内锅内的食物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杯的底部设置有周向间隔开的凸筋(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杯的外表面设置有相对于所述烹饪杯的轴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个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杯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均匀布置的多个凸点(1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杯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烹饪杯配合的杯座(244),所述烹饪杯可取出地套设在所述杯座(244)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座(244)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均匀布置的多个凸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座(244)的外表面设置有相对于所述杯座(244)的轴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个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杯的底部设置有朝向所述烹饪杯的杯口方向凹入的凹陷部(2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杯的外壁底部设置有围绕所述凹陷部(250)均匀布置的多个突出点(251)。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杯组件还包括杯勺,所述杯勺的外底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凸点。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杯和/或所述杯座(244)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刻度线(245)。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杯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烹饪杯的杯口配合的护套,所述护套由隔热材料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59328.5U CN211130627U (zh) | 2019-04-23 | 2019-04-23 | 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59328.5U CN211130627U (zh) | 2019-04-23 | 2019-04-23 | 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30627U true CN211130627U (zh) | 2020-07-31 |
Family
ID=71757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559328.5U Active CN211130627U (zh) | 2019-04-23 | 2019-04-23 | 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30627U (zh) |
-
2019
- 2019-04-23 CN CN201920559328.5U patent/CN21113062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80206437A1 (en) | Combined Steaming/Poaching and Sauce Preparation | |
WO2020155624A1 (zh) | 锅具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11130627U (zh) | 烹饪器具 | |
US20170354293A1 (en) | Silicone liner for slow cooker | |
KR20120031863A (ko) | 두 가지-기능의 취사 도구 뚜껑 | |
JP3046000U (ja) | 鍋 | |
CN209995941U (zh) | 内锅及烹饪器具 | |
GB2049400A (en) | Cooking vessel | |
CN208926147U (zh) | 炖盅支架、炖盅结构和养生壶 | |
CN218588827U (zh) | 一种备料盘 | |
CN215583881U (zh) | 一种多功能电煮锅 | |
CN207784956U (zh) | 一种可变形的电饭锅蒸架 | |
CN215604975U (zh) | 一种养生壶过滤网与炖盅的支撑结构 | |
KR200166317Y1 (ko) | 구이기능을갖는남비 | |
CN220967056U (zh) | 带盖的锅具 | |
CN205649392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蒸笼及烹饪器具 | |
CN215838443U (zh) | 蒸格组件、锅具和烹饪器具 | |
WO2005048789A2 (en) | Pot for cooking pasta and related lid and accessory | |
CN111481047B (zh) | 锅具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09391792U (zh) | 料理机杯组件及料理机 | |
CN201008505Y (zh) | 锅体的改进结构 | |
CN213028606U (zh) | 电磁烹饪器具 | |
CN215016243U (zh) | 一种新型电饭锅 | |
CN220832793U (zh) | 用于食品料理机的烹饪插件 | |
CN215016017U (zh) | 内锅和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