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20100U - 一种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20100U CN211120100U CN201921724172.8U CN201921724172U CN211120100U CN 211120100 U CN211120100 U CN 211120100U CN 201921724172 U CN201921724172 U CN 201921724172U CN 211120100 U CN211120100 U CN 2111201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mber
- water
- tube bundle
- lithium bromide
- cooling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AMXOYNBUYSYVKV-UHFFFAOYSA-M lithium bromide Chemical compound [Li+].[Br-] AMXOYNBUYSYVKV-UHFFFAOYSA-M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8929 r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1069 regene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864 aqueous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4 vap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16 vapo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0 moistur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252 nontoxic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00 nontox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47 saturated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62—Absorption based systems
Landscapes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包括冷凝室;所述冷凝室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贮水槽、以及分别位于两侧的制冷剂汽壳室与制冷剂液壳室;所述制冷剂汽壳室以及制冷剂液壳室之间通过第一冷却管束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束上方连接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通过第一喷淋水泵连接第一贮水槽;所述喷淋头上方连接有第一收水器;所述冷凝室其第一冷却管束下方开有进气口;所述冷凝室顶部连接有第一通风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冷却系统的溴化锂制冷机,溴化锂制冷机冷却的冷凝冷却部分由原制冷剂走管外结构,改变为走管内,再利用蒸发降温原理,增加喷淋、通风结构,使其无需外部循环水系统,形成集成冷却系统的溴化锂制冷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溴化锂制冷机,尤其涉及与一种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
背景技术
溴化锂制冷机即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溴化锂水溶液为工质,其中水为制冷剂,溴化锂为吸收剂。溴化锂属盐类,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和醇,无毒,化学性质稳定,不会变质。溴化锂水溶液中有空气存在时对钢铁有较强的腐蚀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因用水为制冷剂,蒸发温度在0℃以上,仅可用于空气调节设备和制备生产过程用的冷水。
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中,由于溴化锂水溶液本身沸点很高 (1265℃),极难挥发,所以可认为溴化锂饱和溶液液面上的蒸汽为纯水蒸汽;在一定温度下,溴化锂水溶液液面上的水蒸气饱和分压力小于纯水的饱和分压力;而且浓度越高,液面上的水蒸气饱和分压力越小。所以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溴化锂水溶液浓度越大,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这也就是通常采用溴化锂作为吸收剂,水作为制冷剂的原因。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主要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换热器、循环泵等几部分组成。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运行过程中,当溴化锂水溶液在发生器内受到热媒水的加热后,溶液中的水不断汽化;随着水的不断汽化,发生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浓度不断升高,进入吸收器;水蒸气进入冷凝器,被冷凝器内的冷却水降温后凝结,成为高压低温的液态水;当冷凝器内的水通过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时,急速膨胀而汽化,并在汽化过程中大量吸收蒸发器内冷媒水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在此过程中,低温水蒸气进入吸收器,被吸收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吸收,溶液浓度逐步降低,再由循环泵送回发生器,完成整个循环。如此循环不息,连续制取冷量。由于溴化锂稀溶液在吸收器内已被冷却,温度较低,为了节省加热稀溶液的热量,提高整个装置的热效率,在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换热器,让发生器流出的高温浓溶液与吸收器流出的低温稀溶液进行热交换,提高稀溶液进入发生器的温度。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1945年研制成功的,它可以利用低温位热能,又有较高的热力系数(单级的热力系数在0.7左右),故发展较快, 在一些国家中已被普遍用于空气调节等方面。
在溴化锂机制冷系统工程中,需要设置循环水系统,用于冷却、吸收过程放出热量的带出,其总热量为再生放出的热量和制冷放出的热量和,热量大需要的循环水较大,特别是一些低温热水型制冷机组,其能效比低,需要的循环水量更大,这就需要外部较大的循环水冷却系统及动力循环,不仅使总投资增加,运行费用也相应的增加,使其整体经济性变差;而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冷却溴化锂制冷机,不需要外部的循环水系统,仅提供一定量的补水即可满足系统运行;使系统工程整体造价降低、运行电力、水源消耗都大幅降低,并且采用组合式结构,可根据应用现场整体或分体布局,应用更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提供一种仅需提供一定量的补水即可满足冷凝室系统运行的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蒸发室、与蒸发室连接的吸收室、与吸收室连接的再生室、以及与再生室连接的冷凝室;所述冷凝室与蒸发室连接;所述吸收室通过换热器与再生室连接,所述冷凝室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贮水槽、以及分别位于两侧的制冷剂汽壳室与制冷剂液壳室;所述制冷剂汽壳室以及制冷剂液壳室之间通过第一冷却管束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束上方连接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通过第一喷淋水泵连接第一贮水槽;所述喷淋头上方连接有第一收水器;所述冷凝室其第一冷却管束下方开有进气口;所述冷凝室顶部连接有第一通风机;所述制冷剂汽壳室侧边开有与再生室连接的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贮水槽侧边连接有第一补水管道。
所述第一补水管道上设有第一控制阀门。
所述第一冷却管束为横向管束。
所述吸收室包括位于上部的浓溶液布液层、以及位于底部的吸收稀溶液收集室与第二贮水槽;所述浓溶液布液层下方为布液吸收室;所述布液吸收室侧边开有与蒸发室连接的第二连接口;所述布液吸收室通过第二冷却管束与吸收稀溶液收集室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管束上端设有液膜配水室;所述液膜配水室通过第二喷淋水泵与第二贮水槽连接;所述吸收室其第二冷却管束一侧开有进风口,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收水器;所述述吸收室其第二收水器上方连接有第二通风机;所述第二贮水槽侧边连接有第二补水管道;所述第二收水器位于第二贮水槽上方。
所述第二补水管道上设有第二控制阀门。
所述第二冷却管束为竖向管束。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冷却系统的溴化锂制冷机,溴化锂制冷机冷却的冷凝冷却部分由原制冷剂走管外结构,改变为走管内,再利用蒸发降温原理,增加喷淋、通风结构,使其无需外部循环水系统,形成集成冷却系统的溴化锂制冷机;不需要外部提供冷却水,可使制冷系统配套工程费用大大降低,同时可减少钱部循环水的电能、水源消耗,在制冷工程中应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冷凝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吸收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冷却管束其中一管束与液膜配水室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参阅图1至图4。
一种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包括蒸发室1、与蒸发室1连接的吸收室2、与吸收室2连接的再生室3、以及与再生室3连接的冷凝室4;所述冷凝室4与蒸发室1连接;所述吸收室2通过换热器5 与再生室连接,所述冷凝室4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贮水槽11、以及分别位于两侧的制冷剂汽壳室12与制冷剂液壳室13;所述制冷剂汽壳室12以及制冷剂液壳室13之间通过第一冷却管束14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束14上方连接有喷淋头15;所述喷淋头15通过第一喷淋水泵16连接第一贮水槽11;所述喷淋头15上方连接有第一收水器22;所述冷凝室4其第一冷却管束14下方开有进气口17;所述冷凝室4顶部连接有第一通风机18;所述制冷剂汽壳室12侧边开有与再生室连接的第一连接口19;所述第一贮水槽11侧边连接有第一补水管道20。
具体的,所述第一补水管道20上设有第一控制阀门21。
具体的,所述第一冷却管束14为横向管束。
具体的,所述吸收室2包括位于上部的浓溶液布液层31、以及位于底部的吸收稀溶液收集室32与第二贮水槽33;所述浓溶液布液层31下方为布液吸收室34;所述布液吸收室34侧边开有与蒸发室1 连接的第二连接口35;所述布液吸收室34通过第二冷却管束36与吸收稀溶液收集室32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管束36上端设有液膜配水室37;所述液膜配水室37通过第二喷淋水泵38与第二贮水槽33连接;所述吸收室2其第二冷却管束36一侧开有进风口39,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收水器40;所述述吸收室2其第二收水器40上方连接有第二通风机41;所述第二贮水槽33侧边连接有第二补水管道42;所述第二收水器40位于第二贮水槽33上方。
具体的,所述第二补水管道42上设有第二控制阀门43。
具体的,所述第二冷却管束36为竖向管束。
使用原理说明: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对溴化锂的冷凝室4、吸收室 2部分全新设计,改变其结构形式;由原来制冷剂、吸收剂走管外,循环冷却水走管内方式,设计为制冷剂、吸收剂走管内;管外增加喷淋、通风装置形成蒸发冷却系统,无需外部循环冷却水系统,使整体工程造价降低,运行成本降低。
对于冷凝室4,由再生过来的制冷剂为汽态,仅需冷凝成液体,因此采用平行横管结构即第一冷却管束14,第一冷却管束14一端为制冷剂汽壳室12,另一端为制冷剂液壳室13,第一冷却管束14由制冷剂汽壳室12至制冷剂液壳室13可以有一定的角度,利于冷凝液排放汇集(比如:第一冷却管束14由连接制冷剂汽壳室12端至连接制冷剂液壳室13端倾斜向下);制冷剂液壳室13可设置沉积井,用于制冷剂的收集,输送;在第一冷却管束14上部设置喷淋头15、第一收水器22、第一通风机18,下部设置第一贮水槽11,用于水的循环喷淋,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冷凝室4通过第一喷淋水泵16将第一贮水槽11的水送至喷淋头15,喷淋头15对第一冷却管束14进行喷水,第一冷却管束14开始降温,最后喷洒的水由于重力会再掉入第一贮水槽11内,且本实用新型通过打开第一通风机18,外界的空气由进气口17进入,穿过第一冷却管束14以及第一收水器22再由第一通风机18排出,当外界的空气经过第一冷却管束14时,其可以加快第一冷却管束14的冷却速度,而第一收水器22可以防止外界的空气大量带走喷淋头15喷洒的水,减少第一贮水槽11内水的损耗,当第一贮水槽11内的水太少时,可以打开第一控制阀门21对第一贮水槽 11进行补水。
对于吸收室2部分,由蒸发过来的制冷剂为汽态,但需要与浓溴化锂溶液接触吸收,再通过冷却提高溴化锂的吸收能力,属于两种物质混合再降温过程,因此将第二冷却管束36设计为竖管吸收结构;吸收室2顶部为溴化锂的浓溶液布液层31,浓溶液布液层31下方为布液吸收室34与蒸发室1相联;浓溶液下落第二冷却管束36上部端板后,沿第二冷却管束36形成液膜下落,蒸发室1来的汽体在端板上部空间进入吸收室2,被浓溴化锂溶液吸收,形成液膜下降,并伴随外部的蒸发冷却,溴化锂溶液下降过程继续吸收汽态制冷剂;最后落入底部的吸收稀溶液收集室32,形成稀溴化锂溶液,完成吸收过程;其中第二冷却管束36外部喷淋冷却,采用液膜、通风蒸发冷却结构;在第二冷却管束36的上端板下部,利用次端板形成布水腔室,利用直径略大于第二冷却管束36的管束过孔51布水(参考图4),沿第二冷却管束36的管束外壁下落形成水膜,侧边设置第二收水器 40和第二通风机41利用水膜的蒸发冷却第二冷却管束36的管束内部的吸收液,实现吸收室2的吸收冷却;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吸收室2通过第二喷淋水泵38将第二贮水槽33的水送至液膜配水室37,液膜配水室37对第二冷却管束36外壁进行渗水,第二冷却管束36开始降温,最后渗出的水由于重力会沿第二冷却管束36外壁再掉入第二贮水槽33内,且本实用新型通过打开第二通风机41,外界的空气由进风口39进入,穿过第二冷却管束36以及第二收水器40再由第二通风机41排出,当外界的空气经过第二冷却管束36时,其可以加快第二冷却管束36的冷却速度,而第二收水器40可以防止外界的空气大量带走液膜配水室37渗出的水,减少第二贮水槽33内水的损耗,当第二贮水槽33内的水太少时,可以打开第二控制阀门43对第二贮水槽33进行补水。
其他结构与常规溴化锂机近似,故不多加阐述,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分立方式,形成独立的4部分实现集成冷却系统的溴化锂制冷机。
Claims (6)
1.一种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包括蒸发室(1)、与蒸发室(1)连接的吸收室(2)、与吸收室(2)连接的再生室(3)、以及与再生室(3)连接的冷凝室(4);所述冷凝室(4)与蒸发室(1)连接;所述吸收室(2)通过换热器(5)与再生室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室(4)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贮水槽(11)、以及分别位于两侧的制冷剂汽壳室(12)与制冷剂液壳室(13);所述制冷剂汽壳室(12)以及制冷剂液壳室(13)之间通过第一冷却管束(14)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束(14)上方连接有喷淋头(15);所述喷淋头(15)通过第一喷淋水泵(16)连接第一贮水槽(11);所述喷淋头(15)上方连接有第一收水器(22);所述冷凝室(4)其第一冷却管束(14)下方开有进气口(17);所述冷凝室(4)顶部连接有第一通风机(18);所述制冷剂汽壳室(12)侧边开有与再生室连接的第一连接口(19);所述第一贮水槽(11)侧边连接有第一补水管道(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水管道(20)上设有第一控制阀门(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束(14)为横向管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室(2)包括位于上部的浓溶液布液层(31)、以及位于底部的吸收稀溶液收集室(32)与第二贮水槽(33);所述浓溶液布液层(31)下方为布液吸收室(34);所述布液吸收室(34)侧边开有与蒸发室(1)连接的第二连接口(35);所述布液吸收室(34)通过第二冷却管束(36)与吸收稀溶液收集室(32)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管束(36)上端设有液膜配水室(37);所述液膜配水室(37)通过第二喷淋水泵(38)与第二贮水槽(33)连接;所述吸收室(2)其第二冷却管束(36)一侧开有进风口(39),另一侧连接有第二收水器(40);所述述吸收室(2)其第二收水器(40)上方连接有第二通风机(41);所述第二贮水槽(33)侧边连接有第二补水管道(42);所述第二收水器(40)位于第二贮水槽(33)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补水管道(42)上设有第二控制阀门(4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管束(36)为竖向管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24172.8U CN211120100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一种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24172.8U CN211120100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一种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20100U true CN211120100U (zh) | 2020-07-28 |
Family
ID=71700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24172.8U Active CN211120100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一种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20100U (zh) |
-
2019
- 2019-10-15 CN CN201921724172.8U patent/CN2111201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52648Y (zh) | 降膜蒸发冷却吸收式制冷机组 | |
CN1120969C (zh) | 吸收式致冷机 | |
CN203116193U (zh) | 直接蒸发冷却器与蒸发式冷凝器相结合的冷水机组 | |
CN105715382B (zh) | 蒸发冷却-吸收式制冷结合的燃气轮机冷却再利用系统 | |
CN106482384B (zh) | 复叠式溶液并串联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热泵机组 | |
CN109827270A (zh) | 一种蒸发冷却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空调系统 | |
CN107537167A (zh) | 蒸发浓缩结晶系统及蒸发处理方法 | |
CN203687251U (zh) | 干空气能与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 | |
CN110030765A (zh) | 一种干燥供暖供冷复合系统 | |
CN102410675B (zh) | 用于蒸发冷凝式制冷系统的过冷装置及方法 | |
CN205690733U (zh) | 一种单双效复合型吸收式制冷机组 | |
CN209054806U (zh) | 一种适用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空冷式冷凝器 | |
CN211120100U (zh) | 一种集成冷却的溴化锂制冷机 | |
CN201173639Y (zh) | 制得低于主制冷剂冰点以下冷源的制冷装置 | |
CN202955905U (zh) | 空气冷却器与蒸发式冷凝器相结合的冷水机组 | |
CN2500988Y (zh) |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及热泵冷剂蒸汽凝水闪发吸收装置 | |
CN108332323B (zh) | 一种扁平管板翅式热源塔热泵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2328942U (zh) | 用于蒸发冷凝式制冷系统的过冷装置 | |
CN206739674U (zh) | 一种精馏塔塔顶气相余热回收制冷冻水的装置 | |
CN113915795B (zh) | 一种太阳能溶液潜热储能双源热泵系统 | |
CN201497255U (zh) | 一种太阳能回热式硫氰酸钠—氨吸收式冰箱空调及热泵装置 | |
CN211782086U (zh) | 一种冷冻冷藏用增效减排节能压缩机组 | |
CN206056011U (zh) | 高温热泵系统 | |
CN212409128U (zh) | 一种溴化锂制冷系统 | |
CN112413925A (zh) | 一种低温热源制冷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