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49718U - 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 - Google Patents
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49718U CN211049718U CN201921740619.0U CN201921740619U CN211049718U CN 211049718 U CN211049718 U CN 211049718U CN 201921740619 U CN201921740619 U CN 201921740619U CN 211049718 U CN211049718 U CN 2110497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e
- transplanting
- bolt body
- cavity
- implan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预先植入栓体和移植器,预先植入栓体采用刚性栓体,预先植入栓体的后端侧部设置有与预先植入栓体一体的预先植入栓体手柄;预先植入栓体的前端设置为膨大部,膨大部的顶端外缘设置为环脊状凸起部,移植器由移植手持体和移植管构成,移植管前后贯穿移植手持体,双腔移植管的外管腔的前端配置有超声显影探头;双腔移植管通过移植管介入接头穿接入预先植入栓体的导向管。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可应用于人工受精的操作或试管婴儿受精卵鲜胚、冻胚的人工植入操作,或其他经阴的手术诊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
背景技术
一般的,移植管在传统医学上有胚胎移植管和人工授精移植管,二者用途不同。移植管的导向管传统上为同一种材料制成,导向管的软硬度是一致的,不能适合脏器的生理弯曲,也不方便配合施术操作者操作。
现有的移植管是在外界的超声设备观察下,进行操作。在外界的超声设备的视野观察下,存在导向模糊,定位不精确的问题。
现有的移植管在传统的操作上是与无菌注射器连接,现在用的无菌注射器大多是是医生手动控制进样速度,无法精确控制进样速度和流量,也无法保证胚胎移植体或人工授精细胞的维持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成活率,在给手术的成功带来一定的负面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其结构包括预先植入栓体和移植器,
预先植入栓体采用刚性栓体,预先植入栓体的后端侧部设置有与预先植入栓体一体的预先植入栓体手柄;
预先植入栓体的前端设置为膨大部,膨大部的顶端外缘设置为环脊状凸起部,
预先植入栓体的环脊状凸起部的形状和阴道后穹隆相吻合,可有效迎合阴道后穹隆,便于稳固预先植入栓体和宫颈的相对位置,有助于植入操作。
环脊状凸起部的中心设置为内凹部,内凹部用于迎合与宫颈的吻合;
预先植入栓体的中心轴线部开设有导向管植入通道,导向管植入通道于预先植入栓体顶端内凹部的中心开口为通道前端开口,通道前端开口外围的至少一侧的内凹部的凹面上设置有宫颈口窥视镜头,宫颈口窥视镜头配置的电源线和信号线通过预先植入栓体和预先植入栓体手柄向外界穿出并连接到宫颈口窥视影像器上;
预先植入栓体顶端内凹部的凹面上设置有弹性球囊,弹性球囊以通道前端开口为中心于预先植入栓体顶端内凹部的凹面上环形均匀分布,弹性球囊的数量至少设置有两个;
每一个弹性球囊内围处的预先植入栓体顶端内凹部的凹面上配置有球囊介质通道,球囊介质通道延预先植入栓体向后方延伸,并于预先植入栓体后端并联汇合,预先植入栓体手柄内开设有总介质通道,总介质通道与汇合后的球囊介质通道连通;预先植入栓体手柄末端连接有球囊介质双向输送器;
预先植入栓体的导向管植入通道固定配置有刚性的导向管,导向管的末端探出预先植入栓体后端,并配置有移植管介入接头;
移植器由移植手持体和移植管构成,移植管前后贯穿移植手持体,
移植管的管外径小于导向管内径;
移植管探出移植手持体前端的一段长度大于预先植入栓体的长度,
移植管采用双腔移植管,
双腔移植管的前端穿刺段设置为双腔软合金管体段,双腔软合金管体段后方的双腔移植管主体段设置为刚性管体段,双腔软合金管体段和双腔刚性管体段之间同轴同管径无缝焊接构成整体的双腔移植管;
双腔移植管的内腔管向移植手持体后方延伸连接恒温无菌自动推注器连接管的前端,恒温无菌自动推注器连接管的后端连接有恒温无菌自动推注器;
双腔移植管的外管腔的前端配置有超声显影探头;
超声显影探头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移植内窥影像器上;
双腔移植管通过移植管介入接头穿接入预先植入栓体的导向管。
通道前端开口外围的内凹部的凹面上设置有两个宫颈口窥视镜头,两个宫颈口窥视镜头于通道前端开口径向方向排列,每个宫颈口窥视镜头的窥视方向朝向通道前端开口前方。
多方位的宫颈口窥视镜头,可便于窥视宫颈口的位置,便于定位,方便移植管的植入宫颈管。
弹性球囊设置有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诸弹性球囊环形均匀分布在内凹面上,各弹性球囊分别罩扣球囊介质通道的前端开口,罩扣部与内凹面固定密封连接。
诸弹性球囊构成环形排列,当球囊介质双向输送器向各弹性球囊输送一定量的介质时,介质可选用无菌空气或无菌水,各弹性球囊膨胀一定体积,膨胀后的弹性球囊组充满环脊状凸起部的内围,并于环脊状凸起部前端形成穹隆,便于经阴探入预先植入栓体。
当球囊介质双向输送器将弹性球囊内的介质泻掉后,弹性球囊由于弹性的恢复作用下缩紧贴合内凹面,并暴露出宫颈口窥视镜头的前方视野,不影响寻找和观察宫颈口位置,便于后期快速植入。
恒温无菌自动推注器配置有脚踏调速开关。
双腔软合金管体段21和刚性管体段22分别采用不同材质的高分子合金材料,二者管段之间无缝焊接。双腔软合金管体段21可有效适应导向子宫前位或子宫后位的植入介入方向。
预先植入栓体手柄处设置有与总介质通道连通的球囊介质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管是不同材质的高分子制成,前段和后段的软硬度不同,方便临床医生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移植管的导向管前段有超声探头,可实现实时超声,不需要外界的超声设备协助。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和使用。
将无菌注射器改成自动化恒温无菌进样,可控制进样速度和流量,能保持精子、胚胎37℃左右,提高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的成活率。
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为胚胎移植管和人工授精移植管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支持的总机构器械,在选择胚胎移植或人工授精的器械上无需更换全套设备,只需要通过本器械进行对接相应的胚胎移植体或人工授精体,仅用一套操作设备即可执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可应用于人工受精的操作或试管婴儿受精卵鲜胚、冻胚的人工植入操作,或其他经阴的手术诊疗。
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植入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预先植入栓体,2、预先植入栓体手柄,3、膨大部,4、环脊状凸起部,5、内凹部,
6、导向管植入通道,7、通道前端开口,8、宫颈口窥视镜头,9、电源线,10、信号线,11、宫颈口窥视影像器,
12、弹性球囊,13、球囊介质通道,14、总介质通道,15、球囊介质双向输送器,
16、导向管,17、移植管介入接头,
18、移植器,19、移植手持体,20、移植管,
21、双腔软合金管体段,22、刚性管体段,
23、内腔管,24、恒温无菌自动推注器连接管,25、恒温无菌自动推注器,
26、外管腔,27、超声显影探头,28、移植内窥影像器,
29、脚踏调速开关,30、球囊介质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其结构包括预先植入栓体和移植器,
预先植入栓体1采用刚性栓体,预先植入栓体的后端侧部设置有与预先植入栓体一体的预先植入栓体手柄2;
预先植入栓体的前端设置为膨大部3,膨大部3的顶端外缘设置为环脊状凸起部4,
预先植入栓体的环脊状凸起部4的形状和阴道后穹隆相吻合,可有效迎合阴道后穹隆,便于稳固预先植入栓体和宫颈的相对位置,有助于植入操作。
环脊状凸起部4的中心设置为内凹部5,内凹部用于迎合与宫颈的吻合;
预先植入栓体1的中心轴线部开设有导向管植入通道6,导向管植入通道6于预先植入栓体顶端内凹部的中心开口为通道前端开口7,通道前端开口外围的至少一侧的内凹部的凹面上设置有宫颈口窥视镜头8,宫颈口窥视镜头8配置的电源线9和信号线10通过预先植入栓体和预先植入栓体手柄向外界穿出并连接到宫颈口窥视影像器11上;
预先植入栓体顶端内凹部的凹面上设置有弹性球囊12,弹性球囊以通道前端开口为中心于预先植入栓体顶端内凹部的凹面上环形均匀分布,弹性球囊的数量至少设置有两个;
每一个弹性球囊内围处的预先植入栓体顶端内凹部的凹面上配置有球囊介质通道13,球囊介质通道延预先植入栓体向后方延伸,并于预先植入栓体后端并联汇合,预先植入栓体手柄内开设有总介质通道14,总介质通道与汇合后的球囊介质通道连通;预先植入栓体手柄末端连接有球囊介质双向输送器15;
预先植入栓体的导向管植入通道固定配置有刚性的导向管16,导向管的末端探出预先植入栓体后端,并配置有移植管介入接头17;
移植器18由移植手持体19和移植管20构成,移植管前后贯穿移植手持体,
移植管的管外径小于导向管内径;
移植管探出移植手持体前端的一段长度大于预先植入栓体的长度,
移植管采用双腔移植管,
双腔移植管的前端穿刺段设置为双腔软合金管体段21,双腔软合金管体段后方的双腔移植管主体段设置为刚性管体段22,双腔软合金管体段和双腔刚性管体段之间同轴同管径无缝焊接构成整体的双腔移植管;
双腔移植管的内腔管23向移植手持体后方延伸连接恒温无菌自动推注器连接管24的前端,恒温无菌自动推注器连接管的后端连接有恒温无菌自动推注器25;
双腔移植管的外管腔26的前端配置有超声显影探头27;
超声显影探头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移植内窥影像器28上;
双腔移植管通过移植管介入接头穿接入预先植入栓体的导向管。
通道前端开口外围的内凹部的凹面上设置有两个宫颈口窥视镜头,两个宫颈口窥视镜头于通道前端开口径向方向排列,每个宫颈口窥视镜头的窥视方向朝向通道前端开口前方。
多方位的宫颈口窥视镜头,可便于窥视宫颈口的位置,便于定位,方便移植管的植入宫颈管。
弹性球囊设置有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诸弹性球囊环形均匀分布在内凹面上,各弹性球囊分别罩扣球囊介质通道的前端开口,罩扣部与内凹面固定密封连接。
诸弹性球囊构成环形排列,当球囊介质双向输送器向各弹性球囊输送一定量的介质时,介质可选用无菌空气或无菌水,各弹性球囊膨胀一定体积,膨胀后的弹性球囊组充满环脊状凸起部的内围,并于环脊状凸起部前端形成穹隆,便于经阴探入预先植入栓体。
当球囊介质双向输送器将弹性球囊内的介质泻掉后,弹性球囊由于弹性的恢复作用下缩紧贴合内凹面,并暴露出宫颈口窥视镜头的前方视野,不影响寻找和观察宫颈口位置,便于后期快速植入。
恒温无菌自动推注器配置有脚踏调速开关29。
双腔软合金管体段21和刚性管体段22分别采用不同材质的高分子合金材料。二者管段之间无缝焊接。在保证刚性管体段22正确导向的同时,双腔软合金管体段21能够在介入器官时适应性弯曲,可有效适应导向子宫前位或子宫后位的介入方向。
双腔软合金管体段21在预先植入栓体的刚性的导向管内穿入,当到达宫颈口后适应性弯曲,可有效朝向宫颈管的方向植入。
移植管的后座可以直接与注射器或抽吸装置链接,进行胚胎/精子的抽吸。使胚胎/精子介入到移植管中通过恒温无菌自动推注器内的液体动力自动控制推注量和推注速度进行移植操作。
预先植入栓体手柄处设置有与总介质通道连通的球囊介质压力表30。
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的双腔移植管,中间层+超声片,起到实时超声的作用。
探头和显影装置位置可以互换,探头可以以有线、无线等形式实现。
移植管:前段软、后段硬,实现无缝连接。两种不同硬度材质的管无缝焊接在一起。
使用说明:
移植管分为胚胎移植管和人工授精移植管。
1.胚胎移植管
1.1.将导入管弯曲至所需角度,用培养液冲洗宫颈后置入导入管,导管与无菌注射器连接吸取胚胎。
1.2取出导入管套芯,插入导入管至移植部位。
1.3导入管和导管上的刻度可以帮助判断移植管进入宫腔的长度,进行移植操作。
1.4将导管取出并确认导管内无胚胎滞留后将导入管取出,移植操作结束。
2.人工授精移植管
2.1置入窥器暴露宫颈。建议使用宫颈钳,更容易置入导管。
2.2带有套芯的导管:将带有套芯的导管完成所需要形状,插入子宫内,取出套芯,接上已经装有精液的无菌注射器缓缓注入精液。
2.3不带套芯的导管:与无菌注射器连接吸取精液,将导管插入子宫内,缓缓注入精液。
传统用的无菌注射器是医生手动控制进样速度,本实用新型将无菌注射器改成自动化恒温无菌自动推注器,可控制进样速度和流量,有效保证手术中的每一步操作温和有效,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Claims (5)
1.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先植入栓体和移植器,
预先植入栓体采用刚性栓体,预先植入栓体的后端侧部设置有与预先植入栓体一体的预先植入栓体手柄;
预先植入栓体的前端设置为膨大部,膨大部的顶端外缘设置为环脊状凸起部,
环脊状凸起部的中心设置为内凹部,
预先植入栓体的中心轴线部开设有导向管植入通道,导向管植入通道于预先植入栓体顶端内凹部的中心开口为通道前端开口,通道前端开口外围的至少一侧的内凹部的凹面上设置有宫颈口窥视镜头,宫颈口窥视镜头配置的电源线和信号线通过预先植入栓体和预先植入栓体手柄向外界穿出并连接到宫颈口窥视影像器上;
预先植入栓体顶端内凹部的凹面上设置有弹性球囊,弹性球囊以通道前端开口为中心于预先植入栓体顶端内凹部的凹面上环形均匀分布,弹性球囊的数量至少设置有两个;
每一个弹性球囊内围处的预先植入栓体顶端内凹部的凹面上配置有球囊介质通道,球囊介质通道延预先植入栓体向后方延伸,并于预先植入栓体后端并联汇合,预先植入栓体手柄内开设有总介质通道,总介质通道与汇合后的球囊介质通道连通;预先植入栓体手柄末端连接有球囊介质双向输送器;
预先植入栓体的导向管植入通道固定配置有刚性的导向管,导向管的末端探出预先植入栓体后端,并配置有移植管介入接头;
移植器由移植手持体和移植管构成,移植管前后贯穿移植手持体,
移植管的管外径小于导向管内径;
移植管探出移植手持体前端的一段长度大于预先植入栓体的长度,
移植管采用双腔移植管,
双腔移植管的前端穿刺段设置为双腔软合金管体段,双腔软合金管体段后方的双腔移植管主体段设置为刚性管体段,双腔软合金管体段和双腔刚性管体段之间同轴同管径无缝焊接构成整体的双腔移植管;
双腔移植管的内腔管向移植手持体后方延伸连接恒温无菌自动推注器连接管的前端,恒温无菌自动推注器连接管的后端连接有恒温无菌自动推注器;
双腔移植管的外管腔的前端配置有超声显影探头;
超声显影探头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移植内窥影像器上;
双腔移植管通过移植管介入接头穿接入预先植入栓体的导向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其特征在于:通道前端开口外围的内凹部的凹面上设置有两个宫颈口窥视镜头,两个宫颈口窥视镜头于通道前端开口径向方向排列,每个宫颈口窥视镜头的窥视方向朝向通道前端开口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其特征在于:弹性球囊设置有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诸弹性球囊环形均匀分布在内凹面上,各弹性球囊分别罩扣球囊介质通道的前端开口,罩扣部与内凹面固定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其特征在于:恒温无菌自动推注器配置有脚踏调速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其特征在于:预先植入栓体手柄处设置有与总介质通道连通的球囊介质压力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40619.0U CN211049718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40619.0U CN211049718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49718U true CN211049718U (zh) | 2020-07-21 |
Family
ID=71582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40619.0U Active CN211049718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4971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88376A (zh) * | 2021-06-11 | 2021-08-24 | 孙利娟 | 一种生殖医学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 |
-
2019
- 2019-10-15 CN CN201921740619.0U patent/CN21104971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88376A (zh) * | 2021-06-11 | 2021-08-24 | 孙利娟 | 一种生殖医学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 |
CN113288376B (zh) * | 2021-06-11 | 2022-06-17 | 孙利娟 | 一种生殖医学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259836A (en) | Hysterography device and method | |
EP1351612B1 (en) | Intra-uterine microcatheter | |
US20060183973A1 (en) | Endoscopic devices and method of use | |
US9357907B2 (en) | Device for performing examination through the uterine cavity | |
EP3263067B1 (en) | Device for inserting in or obtaining a fluid with gametes, embryos or any other type of solution from the oviduct of a sow | |
US9301780B2 (en) | Catheter, in particular for implanting an embryo in the uterine cavity of a human being or animal, and corresponding instrument | |
CN211049718U (zh) | 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器 | |
CN115944430B (zh) | 一种牛用胚胎移植装置及牛胚胎移植方法 | |
US8465412B2 (en) | Uterine devices and method of use | |
CN108597337B (zh) | 一种胚胎移植模型及教学方法 | |
US10779859B2 (en) | Arrangement for the ultrasound-assisted manipulation on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organs of large mammals and use of the arrangement | |
CN211460455U (zh) | 一种移植装置 | |
CN114246659A (zh) | 一种双腔胚胎移植管 | |
CN210903291U (zh) | 一种胚胎移植导管 | |
CN211158064U (zh) | 一种配合超声引导下介入操作使用的胃内除气导管 | |
Brambati et al. |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a new simple uterine washing system | |
CN209343630U (zh) | 一种胚胎移植模型 | |
KR20170033950A (ko) | 가축 및 동물용 채란장치 | |
CN221205610U (zh) | 一种可视胚胎移植装置 | |
CN218684331U (zh) | 一种辅助胚胎移植的宫腔镜 | |
CN114246655B (zh) | 卵母细胞采集器 | |
CN215228255U (zh) | 一种具有畸形宫腔探测功能的胚胎移植探针 | |
CN221060813U (zh) | 一种能够显影的胚胎移植组件 | |
CN211434406U (zh) | 一种腹膜透析导管辅助植入装置 | |
CN216148807U (zh) | 显影移植导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