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2400U - 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32400U CN211032400U CN201920966603.5U CN201920966603U CN211032400U CN 211032400 U CN211032400 U CN 211032400U CN 201920966603 U CN201920966603 U CN 201920966603U CN 211032400 U CN211032400 U CN 2110324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eccentric
- rotating
- vehicle
- mounted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包含两个架体、偏心部分、活动部分和弹性机构。所述两个架体分别为安装架和连接架,所述两个架体上分别设有转动部分和旋转架部分,且,转动部分和旋转架部分能相对转动。所述偏心部分和转动部分相对固定且偏心部分相对转动部分和旋转架部分之相对转动轴线偏心设置;所述活动部分和旋转架部分能相对活动;所述弹性机构连接活动部分且弹性机构能产生施加于活动部分的弹力,在弹力作用下活动部分和偏心部分相接触且偏心部分还受到活动部分施加的作用力。它能即时地对显示板和平板架重力产生的重力矩做出抵消,保护电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显示器的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车载显示器通常是安装在车内的顶棚上,为了减少占用车内空间,将显示器,如液晶屏(以下称显示板)安装在翻转装置上。这种翻转装置有一个固定在车顶棚上的安装架,一个安装在显示板背面的平板架,平时翻转装置的平板架向上翻转收起,使显示板的显示面贴靠车内的顶棚。使用时,翻转装置的平板架向下翻,使显示板竖立或接近竖立(下以竖立状态进行说明)。
典型的翻转装置中,平板架的一个边缘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旋转架。两个旋转架各枢接一根与安装架对应端头固定连接的横向短轴。蜗轮蜗杆减速电机(以下简称减速电机)固定在平板架上,它的输出轴通过连轴器连接右旋转架上的右侧短轴(通常称右固定轴)。
正向启动减速电机,由于它的输出轴通过连轴器与右固定轴相连,而右固定轴不能相对安装架转动,只能是减速电机的本体推动平板架及右旋转架相对减速电机输出轴及右固定轴做向下的翻转(例如顺时针翻转),与此同时平板架左侧的左旋转架也随之相对安装架左侧端头的短轴(通常称左固定轴)做向下的翻转,直至显示板竖立。反向启动减速电机,也是由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连轴器与右固定轴相连,相对安装架不做转动,只能是减速电机的本体推动平板架及右旋转架相对安装架及右固定轴做向上的翻转(例如逆时针翻转),与此同时平板架左侧的左旋转架也随之相对安装架左侧端头的短轴做向上的翻转,直至显示板回到水平状态。
平时,显示板及平板架贴靠车顶棚,处于水平状态,它们的重心远离安装架上的左固定轴和右固定轴,需要依靠减速电机中蜗轮蜗杆的锁定力矩对抗显示板及平板架重力产生的向下翻转力矩,使显示板和平板架大致保持水平。但是,在车辆行驶中遇到颠簸时,显示板及平板架会受到急剧的加速度冲击,一旦这种冲击与显示板及平板架的重力矩叠加,超过减速电机中蜗轮蜗杆的锁定力矩,就可能造成蜗轮蜗杆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能即时地对显示板和平板架的重力产生的重力矩做出及时的抵消,保护减速电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包含两个架体,所述两个架体分别为安装架和连接架,所述两个架体上分别设有转动部分和旋转架部分,且,转动部分和旋转架部分能相对转动;还包括偏心部分、活动部分和弹性机构;所述偏心部分和转动部分相对固定且偏心部分相对转动部分和旋转架部分之相对转动轴线偏心设置;所述活动部分和旋转架部分能相对活动;所述弹性机构连接活动部分且弹性机构能产生施加于活动部分的弹力,在弹力作用下活动部分和偏心部分相接触且偏心部分还受到活动部分施加的作用力。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活动部分和旋转架部分能相对滑动,使所述活动部分构成滑动部分;所述弹性机构产生的弹力为拉力,所述活动部分受到拉力且压靠接触偏心部分以向偏心部分施加作用力;所述活动部分具有顶抵接触偏心部分的接触部位。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活动部分设有贯穿部分,所述贯穿部分具有内壁,所述内壁具有上述的接触部位,所述偏心部分至少部分位于贯穿部分内,所述接触部位和偏心部分相接触,在弹性机构产生的拉力作用下所述接触部位压靠接触偏心部分。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活动部分包括作用板,所述作用板具有上述的接触部位,所述接触部位和偏心部分相接触,在弹性机构产生的拉力作用下所述接触部位压靠接触偏心部分。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活动部分包括固定连接的滑块和上述的作用板,所述滑块和旋转架部分能相对滑动,所述作用板和滑块相交设置。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活动部分和旋转架部分能相对滑动,且所述活动部分构成滑动部分;所述弹性机构产生的弹力为推力,所述活动部分受到推力且顶抵接触偏心部分以向偏心部分施加作用力;所述活动部分具有顶抵接触偏心部分的接触部位。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偏心部分包括偏心部和能滚动套设在偏心部外的滚套,所述活动部分和滚套相接触且活动部分施加的作用力作用在滚套外周壁。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活动部分滑动方向和转动部分之转动轴线垂直相交。
一实施例之中:上述设有转动部分的架体为第一架体,上述设有旋转架部分的架体为第二架体;所述弹性机构具有第一端和连接活动部分的第二端,所述弹性机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架体。
一实施例之中:上述设有转动部分的架体为第一架体,上述设有旋转架部分的架体为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为安装架,所述第二架体为连接架。
一实施例之中:上述设有转动部分的架体为第一架体,上述设有旋转架部分的架体为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为连接架,所述第二架体为安装架。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弹性机构具有第一端和连接活动部分的第二端,所述弹性机构第一端连接在旋转架部分。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活动部分设有连接座,所述旋转架部分设有弹簧座;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弹簧座,另一端连接在连接座。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旋转架部分包括旋转架和固接在旋转架的固接座,所述固接座上设有上述的弹簧座;所述活动部分包括滑块,所述旋转架部分设有导槽,所述滑块适配连接在导槽;所述旋转架具有正背布置的两侧,所述导槽位于一侧,另一侧设有连接结构,所述固接座适配固接在该连接结构。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导槽位于旋转架的正侧,所述旋转架的背侧设有上述的连接结构,且,所述旋转架背面和固接座背面齐平。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固接座设有容置腔,所述弹簧位于容置腔内。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活动部分具有导杆,所述导杆可滑动地连接在设于旋转架部分的导槽中;所述活动部分具有第一端部分和第二端部分,所述第一端部分设有上述的接触部位,所述第二端部分设有连接座;所述弹性机构具有第一端和连接活动部分的第二端,所述弹性机构的第二端连接在连接座。
一实施例之中:上述设有转动部分的架体为第一架体,上述设有旋转架部分的架体为第二架体;所述转动部分至少部分伸出第一架体之侧壁,所述旋转架部分位于第二架体之侧。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转动部分包括固接在第一架体的固定轴和固接在固定轴的偏心盘,所述偏心部分包括偏心部,所述偏心部固设在偏心盘上,所述固定轴轴线和转动部分之转动轴线重合;所述旋转架部分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旋转架和导槽,所述活动部分具有滑块,所述滑块设有导杆,所述导杆可滑动地连接在导槽中,所述滑块的下端设有连接座;所述旋转架部分设有弹簧座;所述弹性机构的上端与所述滑块下端的连接座相连接,下端与弹簧座相连接;所述导槽和弹簧座依次设在偏心盘下方。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转动部分包括固接在第一架体的固定轴和固接在固定轴的偏心盘,所述偏心部分包括偏心部,所述偏心部固设在偏心盘上,所述固定轴轴线和转动部分之转动轴线重合;所述旋转架部分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旋转架和导槽,所述活动部分具有滑块,所述滑块中部设有导杆,所述导杆可滑动地连接在导槽中,所述滑块的下端设有连接座;所述旋转架部分设有弹簧座;所述弹性机构的下端与所述滑块下端的连接座相连接,上端与弹簧座相连接;所述导槽和弹簧座依次设在偏心盘下方。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装设在连接架且传动连接安装架。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装设在安装架且传动连接连接架。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重力平衡机构,所述重力平衡机构包括上述的转动部分、旋转架部分、偏心部分、活动部分和弹性机构;所述重力平衡机构和驱动机构分别设在连接架之两侧。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转动部分包括固接在第一架体的固定轴和固接在固定轴的偏心盘,所述偏心部分包括偏心部,所述偏心部固设在偏心盘上,所述固定轴轴线和转动部分之转动轴线重合;所述旋转架部分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旋转架和导槽,所述活动部分具有滑块,所述滑块中部设有导杆,所述导杆可滑动地连接在导槽中,所述滑块的下端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架与旋转架部分相连,所述连接架上设有弹簧座;所述弹性机构的下端与所述滑块下端的连接座相连接,上端与弹簧座相连接;所述导槽和弹簧座依次设在偏心盘下方。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翻转装置还包括偏心部分、活动部分和弹性机构,弹性机构产生施加于活动部分的弹力,在弹力作用下活动部分和偏心部分相接触且偏心部分还受到活动部分施加的作用力,该偏心部分直接收到与显示器和连接架的重力产生的重力矩相反的反向力矩,或者,该偏心部分对活动部分施加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产生与显示器和连接架的重力产生的重力矩相反的反向力矩,该反向力矩能抵消该重力矩对驱动机构的负面作用,达到保护驱动电机的实用新型目的。它可以提高整个显示器翻转装置的抗颠簸、抗冲击能力。由于它使驱动机构的负荷明显降低,从而设计者可以选用功率和尺寸更小的驱动源,如选择更小的减速电机。
利用滚套使偏心销与压板之间相对运动的性质由滑动摩擦改变为滚动摩擦,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弹性机构产生的弹力为拉力,活动部分受到拉力且压靠接触偏心部分,以将弹性机构产生的拉力通过活动部分传递给偏心部分,即,活动部分向偏心部分施加作用力,结构紧凑、简单。
偏心部分至少部分位于贯穿部分内,接触部位和偏心部分相接触,进一步简化结构,使结构更加紧凑。
弹性机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架体,方便连接及结构设计、布局。
弹性机构第一端连接在旋转架部分,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驱动组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的重力平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重力平衡机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重力平衡机构在显示板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1为图6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二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的重力平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重力平衡机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三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三重力平衡机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三重力平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四重力平衡机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五重力平衡机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六重力平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六重力平衡机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七重力平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八重力平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八重力平衡机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九重力平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九重力平衡机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十重力平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十重力平衡机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的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请参看图1。翻转装置包括一个连接架和一个安装架 2,连接架如为平板架1。平板架1与显示板(图1中未示出)的背面相连接,该连接如固接。
安装架2固定在车顶棚上,它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向下伸出的右凸耳21和左凸耳22。平板架1上靠近安装架2的一侧依次固定安装有左旋转架部分、驱动机构和右旋转架部分,左旋转架部分包括左旋转架61,右旋转架部分包括右旋转架51。
驱动机构装接在连接架上且传动连接安装架2,如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3,减速电机3 的输出轴31通过离合器4同轴地连接穿套在右旋转架51上的右固定轴52,离合器4连接电机和右固定轴52,以起到“控制电机输出力矩,在负荷过大时,空转以保护电机不受损坏”的作用。右固定轴52的右端通过右法兰盘53与安装架2的右凸耳21做不可转动的连接。左固定轴62穿套在左旋转架61上,左固定轴62的左端通过左法兰盘63与安装架2的左凸耳22做不可转动的连接。左固定轴62与右固定轴52同轴,它们构成平板架1相对安装架2翻转的转轴。右旋转架51上安装转角开关8,该转角开关8提供右旋转架51与右固定轴52之间相对转动的角度信号。
请参看图2和图3,减速电机3、离合器4、右旋转架51和右固定轴52等组成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组件。离合器4的具体结构例如包括中轴41、多个C形摩擦片42和外套管43。中轴41设置在减速电机3的输出轴31右端面上,各个C形摩擦片42穿套在中轴41上。由于C形摩擦片42的内孔421为椭圆孔,中轴41的外周面与任一个C形摩擦片42的内孔421表面相接触,C形摩擦片42的开口422使得C形摩擦片42在中轴41插入内孔421时可以微微张开,从而对中轴41施加一定的抱紧力,外套管43罩在各个C形摩擦片42的外围,各个C形摩擦片 42外周上的凸点423卡在外套管43左侧的卡槽421中。外套管43的右端与右固定轴52的左端连成一体。本实施例中仅列举了一个离合器具体结构,根据需要也可采用其它结构的离合器连接电机和固定轴。在这种离合器中,利用各个C形摩擦片对中轴施加的抱紧力,控制减速电机的输出力矩,一旦负荷过大,各个C形摩擦片相对中轴打滑,从而保护减速电机不受损坏。这种只有多个C形摩擦片的离合器,相对于使用多个动、静摩擦片的传统离合器,结构更加简单、紧凑,而且容易装配、制作成本低。
转角开关8有底板81、第一微动开关82、第二微动开关83、角度限位块84几个零件。第一微动开关82和第二微动开关83并排安装在底板81下表面的左侧部。角度限位块84穿套在右固定轴52上。角度限位块84的内孔841与右固定轴52成静配合,角度限位块84外周的中部和右侧,对应第一微动开关82的触头和第二微动开关83的触头分别开出C形的第一限位槽 842和第二限位槽843;角度限位块84的左端部沿外周面开有相对的平台844。
右旋转架51的轴孔511内安装第三轴承512和第四轴承513,右固定轴52穿设在这两个轴承512、513的内孔中。右固定轴52的右端部沿外周面开有相对的平台521,右法兰盘53的中心孔531为长圆孔,右固定轴52的右端部紧密地插接在右法兰盘53的中心孔531中。借助转角开关8角度限位块84左端部的平台521调整角度限位块84上两个限位槽与两个微动开关 82、83触头的位置关系,使之相互配合,然后将转角开关8的底板81的右侧部固定在右旋转架51上。右法兰盘53被几颗螺钉固定在安装架2右凸耳21的左侧。
请参看图4和图5,左法兰盘63、弹簧座77、左旋转架部分、转动部分、偏心部分、滑动部分和弹性机构等构成本实施例中的重力平衡机构。左旋转架部分包括左旋转架61、导向块 75和盖板78;转动部分包括左固定轴62和偏心盘71;偏心部分包括偏心部和滚套73,偏心部包括偏心销72;滑动部分包括滑块74;弹性机构包括弹簧,弹簧为拉簧76。本实施例之中,将附加零件与旋转架部分一起都布置在平板架上的同一表面上,有利于控制整个显示器翻转装置的厚度(当需要并联使用多根拉簧时,这种效果特别显著),以满足当前薄型化的市场需求。
左旋转架61靠近安装架2一侧的轴孔611内安装第一轴承613和第二轴承614,左固定轴 62穿设在这两个轴承613、614的内孔中。左固定轴62的左端部沿外周面开有相对的平台621,左法兰盘63的中心孔631为长圆孔,左固定轴62的左端部适配且紧密地插接在左法兰盘63 的中心孔631中。偏心盘71固定安装在左固定轴62的右端,偏心盘71的右端面上靠近安装架2的那一侧(上侧)固定安装向右伸出的偏心销72,即,偏心销72相对左固定轴62之轴线偏心设置,相对左固定轴和左旋转架部分之相对转动轴线偏心设置,左固定轴之轴线和相对转动轴线重合。偏心盘71的直径大于左固定轴62的直径,以增大偏心销72与左固定轴62轴心的距离。
导向块75安装在左旋转架61远离安装架2的那一侧的右侧面上。导向块75的右侧面开有一道纵向的导槽751。滑块74的中部为长条状的导杆741,导杆741的上端固设向左伸出的作用板,作用板为压板742,压板742上设有接触部位,导杆741的下端设连接座,连接座为卡爪743。滑块74上端的压板742与导杆741相垂直。滑块74的导杆741可滑动地嵌在导向块75的导槽751中,盖板78盖在导向块75的右端面上,限制滑块74只能相对导向块75上下滑动。并排设置的三根拉簧76的上端分别与滑块74下端的卡爪743相连接,它们的下端分别与固定在平板架1上的弹簧座77相连接。三根拉簧76将滑块74向下拉,在拉力的所用下滑块74的压板74的接触部位压靠在偏心销72上的滚套73外周面上,以向偏心部分施加拉力。其中,导向块、连接座、弹簧和弹簧座依序布置在偏心销72之下。
所述偏心盘上靠近安装架的那一侧固定安装所述的偏心销,滑块上端的压板与导杆相垂直,且压板向左弯折,这种结构形式,直观性好,便于装配和维修。
正向启动减速电机3,由于它的输出轴31通过离合器4与右固定轴52相连,而右固定轴 52不能相对安装架2转动,只能是减速电机3的本体推动平板架1及右旋转架51相对减速电机输出轴31及右固定轴52做向下的翻转(例如顺时针翻转),与此同时平板架1左侧的左旋转架62也随之相对安装架2左侧端头的左固定轴52做向下的翻转,直至转角开关8中第一微动开关82的触头碰上角度限位块84第一限位槽842的后立壁,第一微动开关82发出断电信号,使减速电机3停止转动,显示板9停在竖立位置。
反向启动减速电机3,也是由于减速电机输出轴31通过离合器4与右固定轴52相连,相对安装架2不做转动,只能是减速电机3的本体推动平板架1及右旋转架51相对安装架2及右固定轴52做向上的翻转(例如逆时针翻转),与此同时平板架1左侧的左旋转架61也随之相对安装架2左侧端头的左固定轴62做向上的翻转,直至转角开关8中第二微动开关83的触头碰上角度限位块84第二限位槽843的前立壁,第二微动开关83发出断电信号,使减速电机 3停止转动,显示板9回到水平状态。当减速电机3运行时,显示板9遇到外力的阻挡并超过离合器4规定的限定值时,平板架1不能正常翻转时,离合器4的中轴41相对各个C形摩擦片42的内孔421打滑,减速电机3不会因外力的干扰而损坏。
平时,显示板9和平板架1向右翻起靠近车顶棚,大致保持水平,请参看图6。滑块74的导杆741和三根拉簧76大致水平向右延伸,在拉簧拉力作用下滑块74的压板742的内表面右侧(图6显示为上侧)压靠在偏心销72上的滚套73外周面,即,接触部分压靠顶抵在滚套外周面,使偏心部分收到接触部分施加的作用力。显示板9及平板架1的重力G相对左固定轴62的轴心产生顺时针向下翻转的重力矩。此时请参看图6-1,三根拉簧76通过滑块74的压板742 的接触部位压靠在偏心销72外的滚套,以向偏心销72施加向右的拉力F1,由于偏心销72、偏心盘71和左固定轴62都被固定着,既不会移动,也不会相对左固定轴62的轴心转动;相反,偏心销72上的滚套73外周面施加在滑块74压板742上的反作用力F2,使得滑块74相对左固定轴62的轴心产生逆时针转动的反向力矩,该反向力矩通过导向块75传递到平板架1,极大地抵消了上述重力矩,大大减小了显示板9和平板架1重力G对减速电机输出轴31施加的翻转力矩作用,提高了显示板9和平板架1在水平状态时的锁定能力。
当显示板9和平板架1处于向右下方倾斜状态时,或,当在显示板9和平板架1处于向下竖立状态时,或,一旦显示板9和平板架1向左翻起靠近车顶棚,大致保持水平时,三根拉簧 76通过滑块74的压板742向偏心销72施加拉力,由于偏心销72、偏心盘71和左固定轴62 都被固定着,既不会移动,也不会相对左固定轴62的轴心转动;相反,偏心销72上的滚套73 外周面施加在滑块74压板742上的反作用力,使得滑块74相对左固定轴62的轴心产生逆时针转动的反向力矩,该反向力矩通过导向块75传递到平板架1,极大地抵消了上述重力矩,大大减小了显示板9和平板架1重力G对减速电机输出轴31施加的翻转力矩作用,使减速电机输出轴31的运动更加轻松自如。
如图6、图6-1,显然,互为镜像关系的情况下,本重力平衡机构都能即时地对显示板9 和平板架1的重力产生的重力矩做出及时的抵消。同理,在显示板9处于向左下方倾斜状态时,参照其镜像图5的情形,可以推知本重力平衡机构也能即时地对显示板9和平板架1的重力产生的重力矩做出及时的抵消。具体情况不再赘述。
当车辆行驶中出现上下或前后颠簸时,无论显示板9和平板架1处于何种状态,本重力平衡机构都能即时地对显示板9和平板架1受到的冲击力所产生的冲击力矩做出及时的抵消。从而避免这些冲击力对减速电机3造成的损坏。
当遇到特殊情况,需要紧急将竖立的平板架1和显示板9收起来,不管显示器是否有电,车上的人员都可以强行向前或向后推平板架1和显示板9,使其做出相应的翻转,直至收拢到贴近车顶棚。为车上人员的疏散提供畅通的通道。由于有本重力平衡机构即时地对显示板9和平板架1所受推力产生的推力矩做出及时的抵消,减速电机3也可以受到保护。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的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结构,请参看图7。该翻转装置有一个连接架和一个安装架2,连接架包括平板架1。平板架1与显示板(图7中未示出)的背面相连接。安装架2 固定在车顶棚上,它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向下伸出的右凸耳21和左凸耳22。平板架1上靠近安装架2的一侧依次固定安装有左旋转架部分、驱动机构和右旋转架部分,所述左旋转架部分包括左旋转架61,右旋转架部分包括右旋转架51。
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3,减速电机3的输出轴31通过离合器4同轴地连接穿套在右旋转架51上的右固定轴52。右固定轴52的右端通过右法兰盘53与安装架2的右凸耳21做不可转动的连接。左固定轴62穿套在左旋转架61上,左固定轴62的左端通过左法兰盘63与安装架 2的左凸耳22做不可转动的连接。左固定轴62与右固定轴52同轴,它们构成平板架1相对安装架2翻转的转轴。右旋转架51上安装转角开关8,该转角开关8提供右旋转架51与右固定轴52之间相对转动的角度信号。
减速电机3、离合器4、右旋转架51和右固定轴52等组成的驱动组件与实施例一中的驱动组件相同,不再赘述。
本显示器翻转装置实施例中重力平衡机构的结构,请参看图8和图9。该重力平衡机构包含左法兰盘63、弹簧座77’、左旋转架部分、转动部分、偏心部分、滑动部分和弹性机构等构成本实施例中的重力平衡机构。左旋转架部分包括左旋转架61、导向块75和盖板78;转动部分包括左固定轴62和偏心盘71;偏心部分包括偏心部和滚套73,偏心部包括偏心销72’;滑动部分包括滑块74’;弹性机构包括弹簧,弹簧为拉簧76’。
左旋转架61靠近安装架2一侧的轴孔611内安装第一轴承613和第二轴承614,左固定轴 62穿设在这两个轴承613、614的内孔中。左固定轴62的左端部沿外周面开有相对的平台621,左法兰盘63的中心孔631为长圆孔,左固定轴62的左端部紧密地插接在左法兰盘63的中心孔631中。偏心盘71固定安装在左固定轴62的右端,偏心盘71的右端面上远离安装架2的那一侧(下侧)固定安装向右伸出的偏心销72’。偏心盘71的直径大于左固定轴62的直径,以增大偏心销72’与左固定轴62轴心的距离。滚套73可滚动地套装在偏心销72’上。
导向块75安装在左旋转架61远离安装架2的那一侧的右侧面上。导向块75的右侧面开有一道纵向的导槽751。滑块74’的中部为长条状的导杆741’,导杆741’的上端固设作用板,作用板为压板742’,压板具有接触部位,导杆741’的下端设连接座,连接座为卡爪743’。滑块74’上端的压板742’不做弯折且与导杆741’相垂直。滑块74’的导杆741’可滑动地嵌在导向块75的导槽751中,盖板78盖在导向块75的右端面上,限制滑块74’只能相对导向块75上下滑动。并排设置的二根拉簧76’分别安置在导杆741’中下部的两侧,它们的下端分别与滑块74’导杆741’下端的卡爪743’相连接,它们的上端分别与固定在平板架1上并靠近导向块75的弹簧座77’相连接。二根拉簧76将滑块74’向上拉,从而使滑块74’的压板74’的接触部位压靠在偏心销72’上的滚套73外周面上。其中,导向块、弹簧座、弹簧和连接座依序布置在偏心销72之下。
平时,显示板9和平板架1向右翻起靠近车顶棚,大致保持水平,滑块74’的导杆741’和二根拉簧76’大致水平向右延伸,在拉簧拉力作用下滑块74’的压板742’的顶面左侧压靠在偏心销72’上的滚套73外周面,即,接触部位顶抵在滚套外周面,接触部位向偏心部分施加作用力。显示板9及平板架1的重力G1相对左固定轴62的轴心产生顺时针向下翻转的重力矩。二根拉簧76’通过滑块74’的压板742’向偏心销72’施加向左的推力,由于偏心销72’、偏心盘71和左固定轴62都被固定着,既不会移动,也不会相对左固定轴62的轴心转动;相反,偏心销72’上的滚套73外周面施加在滑块74’压板742’上的反作用力,使得滑块74’相对左固定轴62的轴心产生逆时针转动的反向力矩,该反向力矩通过导向块75传递到平板架1,极大地抵消了上述重力矩,大大减小了显示板9和平板架1重力G1对减速电机输出轴31施加的翻转力矩作用,提高了显示板9和平板架1在水平状态时的锁定能力。
当在显示板9和平板架1处于向下竖立状态时,或,一旦显示板9和平板架1向左翻起靠近车顶棚,大致保持水平时,都能产生反向力矩,该反向力矩通过导向块75传递到平板架1,极大地抵消了上述重力矩,大大减小了显示板9和平板架1重力G1对减速电机输出轴31施加的翻转力矩作用,提高了显示板9和平板架1在水平状态时的锁定能力。
所述偏心盘上远离所述安装架的那一侧固定安装所述的偏心销、滑块上端的压板与所述导杆相垂直,这种结构形式,紧凑,整体性好。
实施例三
它与实施例一的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结构不同之处在于:
请参看图10,驱动机构和重力平衡机构分别设在平板架1之两侧,如分别设于右侧和左侧,从而降低平板架厚度,使显示器和平板架结合的厚度更薄,布局合理,结构紧凑。驱动机构固定装设在安装架2的右侧,例如可以固定安装在安装架2(图10中无标示出)的右凸耳之上,或,直接固定安装在安装架2上。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平板架1以带动平板架1绕转轴转动。根据需要,驱动机构包括内设离合器的电机3和传动连接电机3的带动轴35,带动轴35和平板架1不能相对转动连接,以通过带动轴35转动带动平板架1转动。带动轴35轴线和左固定轴轴线重合,带动轴和固定轴配合构成平板架转动的转轴。
本实施例的显示器翻转装置的重力平衡机构的结构,请参看图11和图12。重力平衡机构包含左法兰盘63、左旋转架部分、转动部分、偏心部分、滑动部分和弹性机构等。左法兰盘 63和平板架1相对固定,左旋转架部分固接在安装架2上。左旋转架部分除了包括左旋转架 61、导向块75和盖板78外,还包括固接座79;转动部分包括左固定轴62和偏心盘71,左固定轴62和左法兰盘6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在一起,偏心盘71固接在左固定轴62,偏心盘是指固接偏心销的盘体;偏心部分包括偏心部和滚套73,偏心部包括偏心销72,偏心销固接在偏心盘上,滚套套接在偏心销外,且,偏心销靠上侧布置;滑动部分包括滑块74;弹性机构包括弹簧,弹簧为拉簧76。
滑块74设有导杆741,滑块74具有第一端部分和第二端部分;第一端部分设有左右贯穿的贯穿部分744,所述贯穿部分744具有内壁,所述内壁具有接触部位;第二端部分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固接在第二端部分的定位销745。滑块74的导杆741可滑动地嵌在导向块 75的导槽751中,盖板78盖在导向块75的右端面上,限制滑块74只能相对导向块75上下滑动。
左旋转架61固接在安装架1上且左旋转架61右端面(背面)位于在平板架1之左侧,偏心部分位于贯穿部分744内;左旋转架61和固接座79固接,固接座79上设有弹簧座77;拉簧76的下端连接在弹簧座77,上端连接在定位销745,接触部位和拉簧76下端分别位于偏心部分之两侧。拉簧76拉接滑块74,使滑块74收到拉簧76的拉力,在拉力作用下贯穿部分744之内壁的接触部位和滚套外周壁相接触,所述接触部位压靠接触偏心部分以向偏心部分施加作用力,通过该拉力使偏心部分直接收到反向力矩,以平衡平板架和显示器产生的重力力矩。其中:导向块、连接座、弹簧和弹簧座依次设在偏心销之下。
进一步的:左旋转架61背面设有连接结构,固接座79固接在左旋转架且位于连接结构上,从而使左旋转架背面和固接座背面齐平,以进一步使结构更紧凑;左旋转架61左端面(正面) 设有凹导向固接槽,导向块固设在固接槽内且导向块的导槽开口朝左,盖板固定盖接在导向块的导槽的开口。左旋转架61右端面设有U形缺口612,所述固接座79包括底板、两分别固接在底板两侧的侧板和一固接在底板下侧的下板,以使固接座形成容置腔,所述一底板和两侧板配合以适配U形缺口,使固接座背面和左旋转架背面齐平,所述弹簧位于容置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贯穿部分744呈L字形结构,所述L字形结构包括基部7441和接通基部的凸出部7442,所述基部和凸出部沿弹性机构产生的拉力方向布置,所述基部之面向凸出部的侧壁构成上述的接触部位,基部7441一端通至滑块侧面,所述凸出部和基部的连接处7443倒圆角设置。贯穿部分呈L形,则既不干涉偏心部分活动,又能起到为作用力导向的作用。
实施例四
它与实施例三的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请参看图13,基部7441任一端都未通至滑块侧面。
实施例五
它与实施例三的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请参看图14,所述贯穿部分744呈凸字形结构,所述凸字形结构包括基部7441和接通基部的凸出部7442,所述基部和凸出部沿弹性机构产生的拉力方向布置,所述基部之面向凸出部的侧壁构成上述的接触部位。所述凸出部呈弧形结构,所述凸出部和基部的连接处7443倒圆角设置。贯穿部分呈凸字形,则既不干涉偏心部分活动,又能起到为作用力导向的作用。
实施例六
它与实施例三的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请参看图15和图16,偏心销靠下侧布置;滑块下端设连接座,连接座包括第一推板746,滑块上端设作用板,作用板具有接触部位;固定座79上固设的弹簧座包括第二推板791;弹性机构的弹簧包括压簧761,压簧 761上端顶抵连接座的第一推板746,下端顶抵弹簧座的第二推板791,使滑块74受到压簧761 的推力,在推力作用下滑块的接触部分顶抵在滚套外周壁,以向偏心部分施加作用力,该作用力产生反向力矩,以平衡重力矩。其中:导向块、连接座、弹簧和弹簧座依次设在偏心销之下。根据需要,盖板78上端具有伸出导向块之上的伸出部分,该伸出部分末端凹设形成中部缺口 782,伸出部分末端朝右延伸呈凸台781,凸台构成带打开和关闭的限位凸台。
实施例七
它与实施例六的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请参看图17,盖板78不具有伸出部分。
实施例八
它与实施例二的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请参看图18和图19,偏心销靠上侧布置;滑块下端设连接座,连接座包括第一推板746,滑块上端设作用板,作用板具有接触部位;连接架上或左旋转架上固接有一盒体,盒体包括底板、两分别固接在底板两侧的侧板和一固接在底板下侧的下板,盒体具有朝上的开口,朝前的开口,下板构成第二推板791;弹性机构的弹簧包括压簧761,压簧761位于盒体内;压簧761上端顶抵连接座的第一推板746,下端顶抵弹簧座的第二推板791,使滑块74’收到压簧761的推力,在推力作用下滑块的接触部分顶抵在滚套外周壁,以向偏心部分施加作用力,该作用力产生反向力矩,以平衡重力矩。其中:导向块、连接座、弹簧和弹簧座依次设在偏心销之下。
实施例九
它与实施例二的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请参看图20和图21,重力平衡机构包含左法兰盘63、左旋转架部分、转动部分、偏心部分、滑动部分和弹性机构等。左旋转架部分包括左旋转架61、导向块75’和盖板78;转动部分包括左固定轴62和偏心盘71,左固定轴62和左法兰盘6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在一起,偏心盘71固接在左固定轴62,偏心盘是指固接偏心销的盘体;偏心部分包括偏心部和滚套73,偏心部包括偏心销72,偏心销固接在偏心盘上,滚套套接在偏心销外,且,偏心销靠下侧布置;滑动部分包括滑块74’;弹性机构包括弹簧,弹簧为拉簧76’。
滑块74’设有导杆741’,滑块74’具有第一端部分和第二端部分;第一端部分设有左右贯穿的贯穿部分744,所述贯穿部分744具有内壁,所述内壁具有接触部位;第二端部分设有连接座。滑块74’的导杆741’可滑动地嵌在导向块75’的导槽751’中,盖板78盖在导向块75的右端面上,限制滑块74’只能相对导向块75’上下滑动。
偏心部分位于贯穿部分744内;平板架上或左旋转架上固设盒体,盒体包括底板、两分别固接在底板两侧的侧板和一固接在底板下侧的下板,盒体具有朝上的开口,朝前的开口,下板设弹簧座77’;拉簧76’位于盒体内,拉簧的下端连接在弹簧座77’,上端连接在连接座,接触部位和拉簧76’下端分别位于偏心部分之两侧。拉簧76’拉接滑块74’,使滑块74’收到拉簧76’的拉力,在拉力作用下贯穿部分744之内壁的接触部位和滚套外周壁相接触,所述接触部位压靠接触偏心部分以向偏心部分施加作用力,该作用力产生反向力矩,以平衡重力矩。其中:导向块、连接座、弹簧和弹簧座依次设在偏心销之下。
进一步的:所述贯穿部分744呈凸字形结构,所述凸字形结构包括基部7441和接通基部的凸出部,所述基部和凸出部沿弹性机构产生的拉力方向布置,所述基部之面向凸出部的侧壁构成上述的接触部位。所述凸出部呈弧形结构,所述凸出部和基部的连接处倒圆角设置。
实施例十
它与实施例二的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请参看图22和图23,两个弹簧座77’分别固设在盖板78和旋转架上。
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相对现有技术附加零件少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对减速电机保护的技术效果好,可靠性好。它的抗冲击能力强,又适合降低整机厚度。特别是,遇到特殊情况,不管显示器是否有电,车上的人员都可以强行向前或向后推平板架和显示板,在不损坏减速电机的情况下,强制平板架和显示板收拢到贴近车顶棚,为车上人员的疏散提供畅通的通道。这是预先不可预知的有益效果。本行业新的技术标准,就使用安全问题提出此要求;但现有技术尚未能实现。本发明在实现发明目的的同时顺带解决了这个难题。所以,本发明显示器翻转装置的重力平衡机构具有普及推广的商业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较佳实施例,然而不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例如,先将导向块与盖板制成一体型的导向块,将滑块的导杆、压板和卡爪分开制作,装配时将导杆可滑动地插在该导槽中,然后将压板和卡爪分别焊接在导杆的两端,形成完整的滑块,最后将安装了滑块的导向块直接固定在平板架上;如此等等皆应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围。
Claims (24)
1.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包含两个架体,所述两个架体分别为安装架和连接架,所述两个架体上分别设有转动部分和旋转架部分,且,转动部分和旋转架部分能相对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偏心部分、活动部分和弹性机构;所述偏心部分和转动部分相对固定且偏心部分相对转动部分和旋转架部分之相对转动轴线偏心设置;所述活动部分和旋转架部分能相对活动;所述弹性机构连接活动部分且弹性机构能产生施加于活动部分的弹力,在弹力作用下活动部分和偏心部分相接触且偏心部分还受到活动部分施加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分和旋转架部分能相对滑动,使所述活动部分构成滑动部分;所述弹性机构产生的弹力为拉力,所述活动部分受到拉力且压靠接触偏心部分以向偏心部分施加作用力;所述活动部分具有顶抵接触偏心部分的接触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分设有贯穿部分,所述贯穿部分具有内壁,所述内壁具有上述的接触部位,所述偏心部分至少部分位于贯穿部分内,所述接触部位和偏心部分相接触,在弹性机构产生的拉力作用下所述接触部位压靠接触偏心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分包括作用板,所述作用板具有上述的接触部位,所述接触部位和偏心部分相接触,在弹性机构产生的拉力作用下所述接触部位压靠接触偏心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分包括固定连接的滑块和上述的作用板,所述滑块和旋转架部分能相对滑动,所述作用板和滑块相交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分和旋转架部分能相对滑动,且所述活动部分构成滑动部分;所述弹性机构产生的弹力为推力,所述活动部分受到推力且顶抵接触偏心部分以向偏心部分施加作用力;所述活动部分具有顶抵接触偏心部分的接触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部分包括偏心部和能滚动套设在偏心部外的滚套,所述活动部分和滚套相接触且活动部分施加的作用力作用在滚套外周壁。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分滑动方向和转动部分之转动轴线垂直相交。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设有转动部分的架体为第一架体,上述设有旋转架部分的架体为第二架体;所述弹性机构具有第一端和连接活动部分的第二端,所述弹性机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设有转动部分的架体为第一架体,上述设有旋转架部分的架体为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为安装架,所述第二架体为连接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设有转动部分的架体为第一架体,上述设有旋转架部分的架体为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为连接架,所述第二架体为安装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具有第一端和连接活动部分的第二端,所述弹性机构第一端连接在旋转架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分设有连接座,所述旋转架部分设有弹簧座;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弹簧座,另一端连接在连接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架部分包括旋转架和固接在旋转架的固接座,所述固接座上设有上述的弹簧座;所述活动部分包括滑块,所述旋转架部分设有导槽,所述滑块适配连接在导槽;所述旋转架具有正背布置的两侧,所述导槽位于一侧,另一侧设有连接结构,所述固接座适配固接在该连接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位于旋转架的正侧,所述旋转架的背侧设有上述的连接结构,且,所述旋转架背面和固接座背面齐平。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接座设有容置腔,所述弹簧位于容置腔内。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分具有导杆,所述导杆可滑动地连接在设于旋转架部分的导槽中;所述活动部分具有第一端部分和第二端部分,所述第一端部分设有上述的接触部位,所述第二端部分设有连接座;所述弹性机构具有第一端和连接活动部分的第二端,所述弹性机构的第二端连接在连接座。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设有转动部分的架体为第一架体,上述设有旋转架部分的架体为第二架体;所述转动部分至少部分伸出第一架体之侧壁,所述旋转架部分位于第二架体之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分包括固接在第一架体的固定轴和固接在固定轴的偏心盘,所述偏心部分包括偏心部,所述偏心部固设在偏心盘上,所述固定轴轴线和转动部分之转动轴线重合;所述旋转架部分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旋转架和导槽,所述活动部分具有滑块,所述滑块设有导杆,所述导杆可滑动地连接在导槽中,所述滑块的下端设有连接座;所述旋转架部分设有弹簧座;所述弹性机构的上端与所述滑块下端的连接座相连接,下端与弹簧座相连接;所述导槽和弹簧座依次设在偏心盘下方。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分包括固接在第一架体的固定轴和固接在固定轴的偏心盘,所述偏心部分包括偏心部,所述偏心部固设在偏心盘上,所述固定轴轴线和转动部分之转动轴线重合;所述旋转架部分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旋转架和导槽,所述活动部分具有滑块,所述滑块中部设有导杆,所述导杆可滑动地连接在导槽中,所述滑块的下端设有连接座;所述旋转架部分设有弹簧座;所述弹性机构的下端与所述滑块下端的连接座相连接,上端与弹簧座相连接;所述导槽和弹簧座依次设在偏心盘下方。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装设在连接架且传动连接安装架。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装设在安装架且传动连接连接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或2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力平衡机构,所述重力平衡机构包括上述的转动部分、旋转架部分、偏心部分、活动部分和弹性机构;所述重力平衡机构和驱动机构分别设在连接架之两侧。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分包括固接在第一架体的固定轴和固接在固定轴的偏心盘,所述偏心部分包括偏心部,所述偏心部固设在偏心盘上,所述固定轴轴线和转动部分之转动轴线重合;所述旋转架部分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旋转架和导槽,所述活动部分具有滑块,所述滑块中部设有导杆,所述导杆可滑动地连接在导槽中,所述滑块的下端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架与旋转架部分相连,所述连接架上设有弹簧座;所述弹性机构的下端与所述滑块下端的连接座相连接,上端与弹簧座相连接;所述导槽和弹簧座依次设在偏心盘下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04002 | 2018-10-19 | ||
CN2018217040029 | 2018-10-1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32400U true CN211032400U (zh) | 2020-07-17 |
Family
ID=71540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66603.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032400U (zh) | 2018-10-19 | 2019-06-25 | 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3240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71167A (zh) * | 2018-10-19 | 2020-04-28 | 厦门鑫森越机电有限公司 | 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 |
-
2019
- 2019-06-25 CN CN201920966603.5U patent/CN211032400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71167A (zh) * | 2018-10-19 | 2020-04-28 | 厦门鑫森越机电有限公司 | 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 |
CN111071167B (zh) * | 2018-10-19 | 2025-02-14 | 厦门鑫森越机电有限公司 | 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375289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表示装置 | |
US20040261958A1 (en) | Automatic wind-up screen device | |
CN206086561U (zh) | 一种升降式车载显示屏装置 | |
US8052101B2 (en) | Rotating table for display device | |
WO2019154226A1 (zh) | 用于显示终端的旋转机构以及车辆 | |
CN109236945B (zh) | 显示器翻转装置及其重力平衡机构及显示器装置 | |
JP2004003594A (ja) | 回動部材と被回動部材との回動機構 | |
JP6635962B2 (ja) | カーテン開閉装置及びカーテン開閉システム | |
US9996116B2 (en) | Hinge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 |
CN211032400U (zh) | 一种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 | |
CN111071167B (zh) | 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 | |
WO2023125645A1 (zh) | 电子设备 | |
KR20240052010A (ko) | 지지 조립체, 보호 기구, 모터 조립체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 |
WO2021143761A1 (zh) | 运动结构、开合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17657011A (zh) | 安装单元、执行机构、车载显示终端和车辆 | |
KR101790775B1 (ko) | 차량용 모니터 어셈블리 | |
US11598575B2 (en) | Side-open left-right-door arbitrary-opening structure of refrigerator | |
CN101198238B (zh) | 枢转机构及折叠式电子装置 | |
CN100548096C (zh) | 折叠式电子装置 | |
CN113199986B (zh) | 运动结构、开合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221851831U (zh) | 一种双自由度调节装置及显示系统 | |
CN222127822U (zh) | 一种具有刹车保护功能的管状电机 | |
CN109253223B (zh) | 一种三角刚性连接承载式传动结构 | |
JP2599639Y2 (ja) | 電子機器の駆動装置 | |
CN211087110U (zh) | 一种具有翻盖自动开合功能的机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50214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50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