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27648U - 一种校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校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27648U CN211027648U CN201921620874.1U CN201921620874U CN211027648U CN 211027648 U CN211027648 U CN 211027648U CN 201921620874 U CN201921620874 U CN 201921620874U CN 211027648 U CN211027648 U CN 2110276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axis
- shaft
- support
- ax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校直装置,涉及轴件校直装置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顶部的底座、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压料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于所述压料组件正对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两组夹紧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测量表,每组所述夹紧组件均包括基座、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侧壁的抵接轴,任一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抵接轴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抵接轴的轴线与轴类零件放置于支撑组件时的轴线重合,两个所述基座均沿平行于所述抵接轴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基座的紧固件。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提高作业效率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件校直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类的轴类零件进行热处理之后会产生弯曲变形,轴类零件若是发生变形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即会影响轴类零件的正常传动,也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磨损,影响轴类零件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轴类零件进行校直,对轴类零件校直时需要用到校直装置。
公告号为CN20303068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细长轴校直机,包括机座、机架、夹紧装置位于机座的两端,并在其中一端安装测量表座,测量表座上固定测量表;机座的工作台位于机座和机架之间,工作台上设有可移动的A组V型铁和B组V型铁,工作台上方的机架位置固定气缸,气缸上设有压力表并与压头连接,工件放置在固定位置后的A组V型铁或B组V型铁上,压头位于工件上方,通过气缸带动向下运动,并与工件连接。使用时,将细长轴的两端分别放置于A组V型铁和B组V型铁上,用夹紧装置将细长轴两端固定,再由气缸带动压头向下运动便可将细长轴压直,最后再用固定测量表测量细长轴的径向跳动是否合格。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部分轴类零件变形的位置有多处且变形的方向也有所不同,或第一次校直过度时会导致零件向另一侧变形,因此在校直时,需要在第一次校直完成后将轴类零件转动一定角度之后再进行第二次校直,而上述方案中将用夹紧装置将轴类零件固定后需要二次固定时,需要将轴类零件拆下之后重新夹紧,导致作业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校直装置,其具有可提高作业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校直装置,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顶部的底座、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压料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于所述压料组件正对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两组夹紧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测量表,每组所述夹紧组件均包括基座、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侧壁的抵接轴,任一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抵接轴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抵接轴的轴线与轴类零件放置于支撑组件时的轴线重合,两个所述基座均沿平行于所述抵接轴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基座的紧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时,将轴类零件放置于支撑组件上,再将两组夹紧组件朝向轴类零件一侧滑动,待轴类零件端部与抵接轴端部抵紧后用紧固件将基座固定,将轴类零件固定好之后压料组件压动轴类零件,结束后将测量表放置于轴类零件处进行测量;若需对该轴类零件进行二次校准时,则由驱动件带动任一抵接轴转动,该抵接轴转动时带动轴类零件转动,轴类零件转动时带动另一抵接轴转动,将轴类零件转动至所需角度后驱动件停止转动,从而便可将轴类零件转动至所需位置。通过设置驱动件带动抵接轴转动从而带动轴类零件转动,可使得需要进行二次校直时便于作业人员转动轴类零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侧壁沿平行于抵接轴的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抵接轴周壁固接有限位环,所述通孔内壁开设有供所述限位环嵌入且转动的环状的嵌槽,所述嵌槽内壁设置有多个可自由转动的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轴转动时,即为抵接轴周壁的限位环沿着嵌槽转动,通过设置嵌槽可防止抵接轴沿基座发生轴向移动,设置滚珠可使得抵接轴的转动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任一所述基座背离另一基座的一侧壁固接有连接座,所述驱动件包括轴线与所述抵接轴的轴线重合且与所述连接座螺纹连接的螺柱、连接于所述螺柱与所述抵接轴之间的伸缩杆、与所述螺柱连接的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抵接轴转动时,作业人员握持住把手并转动把手,转动把手时把手带动螺柱转动,螺柱转动时通过带动伸缩杆转动而带动抵接轴转动。此种驱动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将抵接轴转动任意角度,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包括分别固接于所述螺柱和所述抵接轴正对一端壁的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活动部沿平行于所述抵接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固定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沿垂直于所述抵接轴轴线方向的截面均为多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柱转动时,伸缩杆被拉伸或收缩,通过将活动部和固定部沿垂直于抵接轴轴线方向的截面设为多边形,可防止固定部与活动部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沿平行于所述抵接轴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架连接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进行二次校直时,若二次校准的位置与原有的校准位置不同,则需要将轴类零件移动直至需要校准的位置位于压料组件下方处,此时由驱动组件带动和底座沿平行于抵接轴的轴线方向运动。通过将底座设置为可沿支架移动,可无需将夹紧组件和轴类零件拆除之后重新固定。可提高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连接的导向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轴线沿平行于抵接轴的轴线设置且转动连接于支架侧壁的螺杆、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且与所述底座固接的丝杠螺母、与所述螺杆连接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带动底座运动时,即为电机带动螺杆转动,此处由于导向组件对底座有导向作用,而底座又与丝杠螺母固接,因此螺杆转动时便可带动丝杠螺母与之相对转动,丝杠螺母转动时便可带动底座沿平行于螺杆的轴线方向运动。此种驱动方式结构简单,可将底座停止于任意位置,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固接于所述支架侧壁的倒L形的安装架、固接于所述安装架上的驱动缸、与所述驱动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压料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料组件压动轴类零件时,即为驱动缸带动压料块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从而便可将轴类零件压动。此种压料方式结构简单且可提供较大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顶壁沿平行于抵接轴的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沿平行于抵接轴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滑槽内的支撑块,每一所述支撑块侧壁均沿平行于抵接轴的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V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轴类零件放置于支撑组件上时,即为将轴类零件的端部放置于支撑块上的V形槽内。通过设置V形槽可防止轴类零件于支撑块上发生径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抵接轴正对的一侧均设置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电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轴将轴类零件抵紧时,将电磁铁通电,从而便可将轴类零件固定。通过设置电磁铁可将轴类零件固定的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照明灯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测量表进行测量时,首先打开照明灯具,之后再进行测量。通过设置照明灯具可便于作业人员更加便捷的看清楚测量表上的数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驱动件带动抵接轴转动而带动轴类零件转动,可在需要进行二次校直时便于作业人员将轴类零件转动至所需位置,可提高作业效率;
2.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带动底座沿平行于抵接轴的轴线方向运动,可便于压料组件将轴类零件的不同位置压紧,可提高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
3.通过设置电磁铁可将轴类零件固定的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组件、夹紧组件以及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旨在表示三者的安装关系。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基座和抵接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导向组件;111、线性滑轨;112、线性滑块;2、底座;21、测量表;22、照明灯具;221、鹅颈管;222、照明灯;23、滑槽;3、压料组件;31、安装架;32、驱动缸;33、压料块;331、弧形槽;4、支撑组件;41、支撑块;411、V形槽;42、T形块;5、夹紧组件;51、基座;511、通孔;512、嵌槽;513、滚珠;52、抵接轴;53、限位环;54、卡槽;55、电磁铁;56、固定座;57、导向轴;58、紧固件;6、驱动组件;61、螺杆;62、丝杠螺母;63、转接块;64、电机;65、转动座;7、驱动件;71、连接座;72、螺柱;73、伸缩杆;731、固定部;732、活动部;7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校直装置,包括支架1、设置于支架1顶部的底座2、设置于支架1上的压料组件3、设置于底座2上的支撑组件4、设置于底座2上且于压料组件3正对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两组夹紧组件5、放置于底座2顶壁的测量表21。
参照图1,底座2上设置有照明灯具22,照明灯具22包括一端焊接于底座2顶壁的鹅颈管221、固接于鹅颈管221自由端的照明灯222。
参照图1,底座2滑动连接于支架1顶壁,底座2的滑动方向与轴类零件放置于支撑组件4时的轴线平行,支架1上设置有与底座2连接的导向组件11,导向组件11包括沿平行于底座2的运动方向通过螺丝固接于支架1顶壁的两条线性滑轨111、沿平行于底座2的运动方向滑动连接于每一线性滑轨111上的线性滑块112,底座2通过螺丝与两个线性滑块112固接,两条线性滑轨111位于底座2运动方向的两侧。支架1上设置有与底座2连接的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包括轴线沿平行于底座2的运动方向设置且转动连接于支架1侧壁的螺杆61、与螺杆61螺纹连接且与底座2固接的丝杠螺母62、一端与丝杠螺母62固接另一端与底座2固接的转接块63、与螺杆61连接的电机64,支架1侧壁于螺杆61两端处焊接有转动座65,螺杆61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转动座65上,电机64为伺服电机,电机64通过螺丝固接于转动座65侧壁且电机64的输出轴与螺杆61同轴连接。
参照图1,压料组件3包括焊接于支架1侧壁的倒L形的安装架31、固接于安装架31顶壁的驱动缸32、与驱动缸32的活塞杆固接的压料块33,本实施例中驱动缸32为液压缸,压料块33底壁开设有可与轴类零件接触的弧形槽331,弧形槽331的轴线与底座2的运动方向平行。
参照图1和图2,底座2顶壁沿平行于底座2的运动方向开设有滑槽23,本实施例中滑槽23为T形槽,支撑组件4包括至少两个沿平行于底座2的运动方向滑动连接于滑槽23内的支撑块41,本实施例中支撑块41的个数为3个,每一支撑块41底壁均焊接有沿平行于底座2的运动方向滑动连接于滑槽23内的T形块42;每一支撑块41侧壁均沿平行于底座2的运动方向贯穿开设有V形槽411。
参照图2和图3,每组夹紧组件5包括均包括基座51、转动连接于基座51侧壁的抵接轴52。抵接轴52的轴线与轴类零件放置于支撑组件4时的轴线重合,基座51侧壁沿平行于抵接轴52的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孔511,抵接轴52周壁焊接有限位环53,通孔511内壁开设有供限位环53嵌入且转动的环状的嵌槽512,嵌槽512每一内壁均设置有多个可自由转动的滚珠513,限位环53于嵌槽512内与滚珠513接触。两个抵接轴52正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54,每一卡槽54内均固接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电磁铁55。两个基座51均沿平行于抵接轴52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底座2上,基座51顶壁焊接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固定座56,两个固定座56之间焊接有轴线与抵接轴52的轴线平行的导向轴57,每一基座51均沿平行于抵接轴52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导向轴57周壁,底座2上设有用于固定基座51的紧固件58,紧固件58为与基座51螺纹连接且贯穿基座51后可与导向轴57周壁抵接的顶丝。
参照图2和图3,任一基座5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抵接轴52转动的驱动件7,任一基座51背离另一基座51的一侧壁焊接有L形的连接座71,驱动件7包括轴线与抵接轴52的轴线重合且与连接座71螺纹连接的螺柱72、连接于螺柱72与抵接轴52之间的伸缩杆73、焊接于螺杆61远离基座51一侧的把手74。伸缩杆73包括分别焊接于螺柱72和抵接轴52正对一端壁的固定部731和活动部732,固定部731中空设置,且活动部732沿平行于抵接轴52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固定部731内壁,固定部731和活动部732沿垂直于抵接轴52轴线方向的截面均为多边形,本实施例中固定部731和活动部732沿垂直于抵接轴52轴线方向的截面均为矩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作业时,将轴类零件放置于支撑块41上的V形槽411内,将轴类零件放置好之后将基座51沿着导向轴57滑动,直至电磁铁55与轴类零件端壁抵接,之后拧紧顶丝将基座51固定,再将电磁铁55通电便可将轴类零件固定。
将轴类零件固定好之后,电机64带动螺杆61转动,螺杆61转动时带动丝杠螺母62与之相对转动,丝杠螺母62转动时便可通过带动转接块63而带动底座2沿线性滑轨111滑移,直至将轴类零件需要压紧的部位移动至正对压料块33的下方处,再由驱动缸32带动压料块33向下运动便可将轴类零件压动变形,将轴类零件压设完成后将测量表21放置于轴类零件处进行测量,从而判断否合格。
若经检测轴类零件合格,则将电磁铁55断电,再松开顶丝,将基座51向远离轴类零件的一端滑移,最后将轴类零件从支撑块41上拿下即可。
若还需进行二次校直,且校直的位置不同时,若需转动轴类零件的角度,则作业人员通过拧动把手74而带动螺柱72转动,螺柱72转动时通过带动伸缩杆73转动而带动抵接轴52转动,抵接轴52转动时便可带动轴类零件同步转动;若需将轴类零件沿平行于抵接轴52的轴线方向移动时,则由电机64通过带动底座2运动而带动轴类零件运动至所需位置,校直结束后,检测轴类零件是否合格,若合格则将轴类零件从支撑块41上拿下,若不合格则重复上述方案直至合格。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校直装置,包括支架(1)、设置于所述支架(1)顶部的底座(2)、设置于所述支架(1)上的压料组件(3)、设置于所述底座(2)上的支撑组件(4)、设置于所述底座(2)上且于所述压料组件(3)正对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两组夹紧组件(5)、设置于所述底座(2)上的测量表(21),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夹紧组件(5)均包括基座(51)、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51)侧壁的抵接轴(52),任一所述基座(5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抵接轴(52)转动的驱动件(7),所述抵接轴(52)的轴线与轴类零件放置于支撑组件(4)时的轴线重合,两个所述基座(51)均沿平行于所述抵接轴(52)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2)上,所述底座(2)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基座(51)的紧固件(5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1)侧壁沿平行于抵接轴(52)的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孔(511),所述抵接轴(52)周壁固接有限位环(53),所述通孔(511)内壁开设有供所述限位环(53)嵌入且转动的环状的嵌槽(512),所述嵌槽(512)内壁设置有多个可自由转动的滚珠(5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基座(51)背离另一基座(51)的一侧壁固接有连接座(71),所述驱动件(7)包括轴线与所述抵接轴(52)的轴线重合且与所述连接座(71)螺纹连接的螺柱(72)、连接于所述螺柱(72)与所述抵接轴(52)之间的伸缩杆(73)、与所述螺柱(72)连接的把手(7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73)包括分别固接于所述螺柱(72)和所述抵接轴(52)正对一端壁的固定部(731)和活动部(732),所述活动部(732)沿平行于所述抵接轴(52)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固定部(731)滑动连接,所述固定部(731)和所述活动部(732)沿垂直于所述抵接轴(52)轴线方向的截面均为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沿平行于所述抵接轴(52)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架(1)上,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与所述底座(2)连接的驱动组件(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与所述底座(2)连接的导向组件(11),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轴线沿平行于抵接轴(52)的轴线设置且转动连接于支架(1)侧壁的螺杆(61)、与所述螺杆(61)螺纹连接且与所述底座(2)固接的丝杠螺母(62)、与所述螺杆(61)连接的电机(6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组件(3)包括固接于所述支架(1)侧壁的倒L形的安装架(31)、固接于所述安装架(31)上的驱动缸(32)、与所述驱动缸(32)的活塞杆连接的压料块(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顶壁沿平行于抵接轴(52)的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23),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至少两个沿平行于抵接轴(52)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滑槽(23)内的支撑块(41),每一所述支撑块(41)侧壁均沿平行于抵接轴(52)的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V形槽(4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抵接轴(52)正对的一侧均设置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电磁铁(5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照明灯具(2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20874.1U CN211027648U (zh) | 2019-09-26 | 2019-09-26 | 一种校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20874.1U CN211027648U (zh) | 2019-09-26 | 2019-09-26 | 一种校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27648U true CN211027648U (zh) | 2020-07-17 |
Family
ID=71560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2087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27648U (zh) | 2019-09-26 | 2019-09-26 | 一种校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2764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38001A (zh) * | 2020-09-11 | 2021-02-09 | 浙江九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圆棒料校直装置 |
-
2019
- 2019-09-26 CN CN201921620874.1U patent/CN21102764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38001A (zh) * | 2020-09-11 | 2021-02-09 | 浙江九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圆棒料校直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72082A (zh) | 一种多向调节的自动化加工夹具 | |
CN105945497A (zh) | 一种车身输送滑撬系统 | |
CN108340118A (zh) | 一种h型钢焊接用夹具 | |
CN111398059A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管抗弯曲能力检测装置 | |
CN211027648U (zh) | 一种校直装置 | |
CN206169709U (zh) | 一种加工曲轴键槽的快装夹具 | |
CN209706740U (zh) | 一种用于测量滚轮径向跳动的测量装置 | |
CN105716516B (zh) | 一种带有弹性元件的汽车传动轴长度检测装置 | |
CN106826057B (zh) | 一种t型工件对中装置 | |
CN219966965U (zh) | 一种集气管定位焊接辅助工装 | |
CN219581754U (zh) | 一种管道连接法兰加工定位装置 | |
CN113199577B (zh) | 一种板材弯曲加工装置 | |
CN216226644U (zh) | 一种工民建施工用钢筋快速折弯装置 | |
CN215143766U (zh) | 冷滚圆角机 | |
CN211425729U (zh) | 一种电动滚筒转矩的测量装置 | |
CN212811414U (zh) | 一种耐低温电机 | |
CN220583764U (zh) | 一种张紧轮轴承测试组件 | |
CN217276776U (zh) | 一种滚动轴承钢球振动测量仪 | |
CN220805021U (zh) | 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 | |
CN207655668U (zh) | 曲轴孔铰珩杆矫正架 | |
CN216730386U (zh) | 一种多向调节的变位机 | |
CN222588568U (zh) | 多功能液压缸焊接夹具 | |
CN219818564U (zh) | 一种膨胀节对焊夹具 | |
CN222308136U (zh) | 一种刀头加工用固定装置 | |
CN221443000U (zh) | 一种液压检测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